同樣的音樂,為什麼有人覺得好聽,有人覺得不好聽,人的音樂審美差異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這裡只考慮旋律,忽略歌曲的歌詞。

我音樂細胞匱乏,一般人家認為很好聽的歌曲,我也覺得一般般。我對此歸結為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有限,因為我聽過的曲子確實太少。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我發現了某個難得的曲子很好聽,推薦給人家,多數人也不會有反對意見。

那麼請問:1從人的角度來說:人的音樂審美機制是怎麼形成的呢?可不可以說,一個人聽過的音樂越少,就越不容易發現音樂中的美?

2從音樂的客觀角度來看:為什麼有些曲子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好聽,哪怕是lz這樣的音樂小白,這類曲子又有什麼特點呢?

感謝大家的回答,但是這個問題是個客觀科學問題,不是lz求助提高自身鑒賞


拋開人的主觀因素,一切音樂都有可取之處。

如果一個人說「聽到beatles都吐了」,這就是不理智的說法,主觀因素的作用太大了。如果冷靜地研究beatles的音樂,絕不是「也就那樣」能概括的,只能說明這麼想的人沒有能力理解beatles的音樂。

如果一個人說「beatles的音樂才是最好聽的」,也是不理智的說法,音樂本來就沒法比較,何來最好呢。只能說這麼想的人,對beatles帶有自己的情感,將beatles的某些特質視為自己的一個投影,借beatles來表達自己的與眾不同。

所以一個人如果真能做到聽音樂就是聽音樂,不是聽八卦、聽范兒、聽性衝動、聽勁爆酷炫屌、聽明星、聽情調、聽獨特、聽尋找認同、聽「我就是這麼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所以我的存在是多麼有意義啊」這種東西的話,這個人應該不會去想音樂好不好聽這件事情,而就是在聽音樂。


謝邀

樓上都說的很對,知識會直接影響到鑒賞能力。。不過這種解答並不完善,

從心理學理論上來解釋,因為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長時間集中在一個無法理解的事物上,鑒賞的結果不一樣。。而「喜歡」的感受是根據在,自己的已知記憶中,潛意識的相比較其他因素後得到的一個主觀標籤。如果主觀上並不具備著方面的經驗和知識,那刺激到對方感覺美的藝術內容當然無法獲得相同的主觀感受。但是另一方面,人類無時不刻的有在學習及時在聽一首曲子的十幾分鐘裡面,超一流的作曲大師正是了解到了這一點,在作曲時就把人的學習能力也一同考慮進去了。有很多曲子可能開頭不怎麼喜歡,但是隨著主題變化發展,重複再現等手法,讓即使不懂音樂的人,在聆聽的同時也「學會」掌握到了某種規律。最後曲終時反而喜歡上了音樂。A可以聽到屬於A的美,B有屬於B的美,如果C說:「只有聽懂了所有A和B的美,所以我更懂!你們都要聽我的解釋」這樣就對了嗎?。顯然不是,美,藝術沒有絕對,看到。。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恰恰相反,反而是那種知識代表美,因此美代表價值的思想,大大刺激了藝術領域向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能夠儘可能多刺激到普世大眾價值觀的藝術內容,就更容易獲得非常非常高的利潤。最後滋生出各種綜藝,選秀,用無所以然的定義,賦予一些特殊價值。。。。簡直是對藝術的強姦。。

至於人的審美機制非常的複雜,就算同一個時代的人審美觀點都有截然不同的,更不要說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審美觀的差距了。由此創作出的是否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又要另當別論,我的人生經歷中有幸接觸過一些非常出色藝術家有一個說:「審美是只屬於人的,因為審美是為了反對不美的事物。所以需要人去創作,也只有人能理解。在自然中已經有很美的東西,可是這些美不會去反對一些迂腐的社會制度。但是人類的美卻會這麼做。」還有一個說:「美是埋藏在人天生的本能當中的,就如同性慾,暴力,愛這些本能一樣。藝術是人類表達天性追求美的一種方式,我們平常說的審美,則是運用語言泛指將這種表達邏輯化的過程。」這兩種觀點似乎相矛盾,又相互呼應,但是目前看來自有人類文明以來智者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而至今都沒解決。在我看來,美的理念是不斷在變化的,所以我們或許不是要直接對美下一個定義說:「美,『是』(is)什麼什麼什麼」,相比之下更應該思考「美是否還可以『有』(have)什麼什麼什麼。」,如果說審美問題是一個客觀科學問題,難免也太片面了,相反如果說審美可以有科學客觀的一面,那麼我們可以研究討論的領域就寬廣一場了。。所以在學院派里三流水平研究作曲教授會對學生說:「你某個音符可以這樣,這樣更加好一點。」這種行為常常會被作曲家嗤之以鼻,即使當時非常服帖,內心難免都會有些抵觸心理,因為人類至今都無法解釋什麼叫「美」和「好」了?這些磚家叫獸只是將自己的審美強加在他人身上,顯然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讓學生在自由的創作中吸取經驗,找到自己的審美進而優化自身的方法。。。。

另外有一點我是要堅決反對的!!就是永遠都不要說:你不懂,你不能理解。。永遠不許這麼說!!因為對方只是暫時還沒有掌握到方法!因為教育的方法不夠完善。。所有理論既然被人研究出來了,那就是絕對可以被理解的,《頭腦的機制》里提到研究和教育的區別,研究是在未知中探索尋找已知與未知知識點並連接成思路,而就是指引某一種已經比較優化的思路,讓後人能夠更快的掌握技能,因此只要教育得當,逐步掌握知識點,智力正常的人都是可以理解的,有些被譽為神童其實就是用比較快的速度掌握到了一種比較優化的思路來理解。。。。

而如何達到一種比較快速的學習方法?努力學習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神奇的現象,人腦的神經網路對記憶和知識點儲存是非常複雜而且相互關聯,至今心理學家都沒有研究出比較完善詳細的理論,但是在實踐經驗當中我們發覺「玩遊戲」是訓練刺激人大腦活躍的最佳方法,這種訓練效果要大大的高於枯燥的學習訓練。。有些神童正是因為在平日生活中就專註於各種類似音樂鑒賞的「遊戲」,所以在真正受教育以前這種思維已經被訓練發展的非常純屬敏感了。。神通莫扎特幼年時就喜歡把整句句子用完全顛倒的發音說話,甚至嘗試編排一些能夠正念倒念同時都有意義的語句。這種遊戲大大的訓練了對聲音的記憶和排列能力,同時一定程度的抑制了語言所代表直觀的意義,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訓練音樂能力的遊戲。。。。梅湘在被囚禁的時候就對監獄柵欄的投影產生了有興趣,因為隨著時間變化太陽斜射出來的影子長度,寬度,斜度都不一樣,從而產生了各種交錯,平移,迭代,梅湘一次次的記錄著上面的變化尋找了幾個許多有「奇點」,並且運用到了他自己獨創的模調性和節奏格式裡面,最後完成了他的經典神作《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為最後時刻而作的四重奏)。。

所以永遠不要用知識和鑒賞能力去批評一個人的高低優劣和價值聯繫在一起,再怎麼了解一首音樂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音樂當中的每一個細節,去解析每一個音符。。。。這是在學院派里專門用來難倒博士的方法,是最愚蠢而野蠻的錯誤。。這種解析脫離了音樂性,而真正的音樂「是能讓平名百姓都能聽得懂,並且隨處可見的」。提出這個觀點,並且終身致力於音樂普及的偉人是我國近代最著名的音樂家曹鵬。如不是曹鵬老先生,有一大半的年輕人連接受到基本的音樂教育機會都沒有,所以現在這麼多自以為是的「音樂博士」實際上真正應該感謝的是那些願意奉獻自己人生和知識的人。


我自己並不認為不了解就欣賞不了。

本題的題目似乎默認了這種審美差異是不應該存在的,然後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的「好聽」的標準都應該是不一樣,這種審美差異的形成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但是,對音樂不了解的時候,就無法知道自己覺得」好聽「的這種感官刺激是怎麼來的,只能憑藉耳朵得出一個大致的概念,這是大部分人的情況。進一步講,大部分人的耳朵又是差不多的,就像同一時期大眾對妹子的審美有一個趨同的標準,於是就催生了主流音樂。

題主沒有必要覺得自己審美能力有限,相反的,不人云亦云的去聽音樂是更寶貴的能力。

如果自己喜歡或者感興趣,可以去多涉獵一點不同風格的東西,去感受一下不同音樂風格之間的差異。當然,其實聽一輩子大調abab的流行歌也沒什麼不好,就像有些人去餐館總盯著那幾道喜歡的菜點一樣。


謝邀

1.和一切人與人的差異都有關,你的基因,你的每一個細胞,你經歷的每一個瞬間。

當然也包括你音樂欣賞的積累量,不過哪怕你和另一個人花4年聽完全一樣的一大批音樂,你們的審美也不會相同。

2.你說的雅俗共賞的那類曲子,涉及到一定技術層面,個人總結常見的一些特點。(當然也有很多大家都喜歡的曲子和這個總結不同,那些要單獨分析)

基本上一般旋律要簡單、悅耳、有一定特色。有些有很多重複來強化旋律記憶。

和聲也是偏向簡單常見的一些連接。

基本就是讓人比較容易記住,但是悅耳和特色這兩點就是真正的創作者發揮的地方了。

但要出一個精品,是沒有明確菜譜的。


千言萬語不如先看一篇文言文:

《對楚王問》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皇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足亂浮雲,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崑崙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譯文:

楚襄王問宋玉說:「先生也許有不檢點的行為吧?為什麼士人百姓都那麼不稱讚你呢?」

宋玉回答說:「是的,是這樣,有這種情況。希望大王寬恕我的罪過,允許我把話說完。」「有個人在都城裡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裡跟著他唱的有幾千人;後來唱《陽阿》、《薤露》,都城裡跟著他唱的有幾百人;等到唱《陽春》、《白雪》的時候,都城裡跟著他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後引其聲而為商音,壓低其聲而為羽音,夾雜運用流動的徵聲時,都城裡跟著他應和的不過幾個人罷了。這樣看來,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鳳凰展翅上飛九千里,穿越雲霓,背負著蒼天,兩隻腳攪亂浮雲,翱翔在那極高遠的天上;那跳躍在籬笆下面的小鷃雀,豈能和它一樣了解天地的高大!鯤魚早上從昆崙山腳下出發,中午在渤海邊的碣石山上曬脊背,夜晚在孟諸過夜;那一尺來深水塘里的小鯢魚,豈能和它一樣測知江海的廣闊!

「所以不光是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士人之中也有傑出人才。聖人的偉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獨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為呢?」

(以上文章摘自百度百科)

——————作者觀點分割線————————

引用這篇文言文,是為了解釋一下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意思,古人之偉大,三言兩語就說明了藝術的本質。這個困擾了人類幾千年的問題,就算時至今日依舊無法解決。

不只是音樂如此,美術、建築、服裝等藝術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之所以會存在為什麼其他人覺得好聽而我覺得不好聽或其他人覺得不好聽而我覺得好聽這種事情,看似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實則有其他原因。

你會發現,在文學界,一篇好文章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是好文章,好小說,會出現萬人追捧,洛陽紙貴的現象。雖說音樂也會萬人追捧,但也有人就是不喜歡,甚至覺得難聽。

這就是我們在接受教育時的偏好設置問題。

語文,作為基礎課程被強制學習,當然這個強制是正確的,不會語言和文字你將無法正常生存,試想一個不識字的人,如何看得懂帶中文字幕的英語原聲電影。但是藝術卻往往被人忽略教育的重要性,越是偏僻、越是落後的地區,藝術教育與普及越是稀少,這些人連貝多芬都不知道是誰,你還指望他能欣賞的了古典音樂嗎?可悲、可嘆,中國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古時候勞動人民也許會唱唱勞動號子,現在估計也就把手機放口袋,開著功放,播著《那一夜》,跟著哼唱,跑著調。

之前我記得回答過類似這樣的問題,當你深入學習了這一門藝術,你就會發現不一樣的欣賞方式,發現隱藏在內部的美,發現創作者的別具匠心。

自我吐槽一下,就好像我不理解時裝秀那些千奇百怪的衣服,心中存在諸多疑慮比如:這些衣服能穿上街嗎?設計這衣服意義何在?好看嗎?不覺得……等等。或者一幅畫拿給我,我是不理解為什麼簡單幾筆,什麼都看不出來的畫賣好幾十萬甚至好幾百萬。

小時候我去學琴,我發小跟著我,我在上課,我發小在旁邊睡著了……是的,睡著了……對他來說,古典音樂,就是催眠曲。

當你深入了解並學習了之中的門道,並且研究了作曲技法等內容,你會發現作者的意圖,心中只有無限的敬佩與讚歎!此時,你已經脫離聽覺層面,真正的在「欣賞」音樂。

說說歌曲,歌曲除了旋律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歌詞,不得不承認,歌詞是歌曲的靈魂,歌詞越直白,傳唱度越廣,正映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意思。

再說說我是怎麼聽歌的,一首新歌入耳,第一步是要覺得舒服,就是好聽,這個好聽是人的基本審美,每個人都有對善惡美醜的基本定義,這個標準基本是持平的,當然,存在蘿蔔白菜的問題,比如我就是不喜歡這個風格,我就是不喜歡這個歌星之類的,這個與音樂本身無關,這個是個人主觀選擇,與審美的關係也不大。

接著就是歌詞,通過了第一關之後,這首歌我才會去關注歌詞到底寫的好不好。

之後我會仔細聽旋律,分析他的寫作是不是胡亂寫的,能不能經得住理論檢驗。

然後分析伴奏的編曲技術,以及仔細分辨他用的樂器以及後期處理技術。

最後,看看這個歌手的唱功是否真正的駕馭了這首歌。

從以上內容可以分析出這首歌的製作團隊的整體實力與水平,經紀公司對歌手的重視程度等隱性因素。

老百姓誰管你這些,這個動詞打次有節奏,這個聽著要睡著了,受不了!!

以上。想到再補充


任何藝術作品都是作者基於「主觀」因素創作的

既然是「主觀」 對於「別人」來講 必然會有喜歡和不喜歡的不同觀點

尤其音樂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藝術作品

音樂由和弦的銜接構成和聲 而每個和弦都有其不同的色彩 這些不同的色彩在音樂中體現出不同的情緒 不同的情緒銜接成完整作品後又會構成完整的情緒

你喜歡一首作品 也許是跟作者的「主觀」共鳴了 但也許又因為這首作品的「情緒」帶動你的思維 導致你自身情緒變化

比如你現在極度傷心 那你聽傷感類的作品會更傷心 反之如果聽歡快愉悅的作品 就算不能讓你開心 至少也不會讓你更傷心

再反之 你現在非常開心 那歡快的作品會讓你更歡快 而傷感的作品就算不能讓你從開心一下變的傷心 你之前高興的心情多少也會受點兒影響

除非 你沒讓自己進入音樂作品中 而只是把音樂當做陪伴 就好像有些孤獨的人夜裡睡覺時必須開著電視一樣 電視里的內容跟他無關 喇叭里放出的聲音只是陪伴


更新

評論區的朋友們和新回答這個問題的朋友有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

我說的專業知識,不是指學歷,是指你對這一類音樂,對這一首歌的了解。

比如我舉了鳳凰傳奇的例子,不是說喜歡聽鳳凰的人就沒文化,而是說鳳凰的歌門檻比較低,大家都聽得懂,所以所有人都可以聽。

再比如莫扎特,你可能沒有任何古典音樂知識,那你就聽不出什麼東西。你體會不出作曲者想表達的感情。如果你了解過這個東西,你就能知道這首曲子在說什麼,你才能「聽得懂」它。聽得懂的人裡面才會有人喜歡。

如果你沒有專業知識,你聽莫扎特可能就只是當輕音樂聽啊,你聽到的根本就不是古典音樂。

以前我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答案,說藝術攝影和商業攝影是不一樣的,有一個很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只要你看不出來哪兒好看的,就是藝術攝影。

不是不美,是看不懂。

——————————音樂是一種專業知識,你不學習就是比較難發現其中的美。

我拿數學做類比好了。流行歌可能就像是加減法,大家都會,都聽得懂。流行音樂中的優秀作品,比如周董的歌就好像加減法里用了巧算,大家都很驚嘆說哇原來5+5+5還可以用5*3算哦!大家都覺得周董的歌好聽就大概是這種感覺。

可是流行音樂之外,可能有一些比較有范兒的搖滾。比如the Beatles,你要是一首搖滾都沒聽過,然後隨便打開一首甲殼蟲的歌聽,其實會喜歡上這首歌的幾率不大的。就比如一個從來沒學過平方的孩子你跟他說50*50可以用50^2表達,他根本就不理解,甚至覺得用這種方法的都是裝逼。

再比如莫扎特,貝多芬這種高大上的音樂就類似微積分、三角函數。你的音樂素養不夠就是聽不懂,就是聽不出哪兒好。就好比給小學生講cosine,他最多覺得很高端,但是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會驚嘆三角函數是多麼美妙的東西。

僅個人觀點。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但是LS們的一些回答裝逼到讓我不得不

推翻以上全部的答案,我認為人的音樂審美差異我認為不在於受教育程度,而是一個人聽歌有多少,聽歌有多頻繁和你的思考與研究決定,因為音樂欣賞是一件唯心的事

對於一個一般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時間,時間會改變一切

比如流行歌曲,你如果偶爾聽聽,上下班聽聽,這是很享受的一件事,你並沒有熱愛音樂,它只是一件用來消費或者消遣的工具,這是一件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但是當你每天聽歌四五個小時的話,你很快就受不了它了,哪怕你換各種風格的流行樂

這時候你會非常在意它的情感,因為很走心的音樂在流星樂里並不常見

然後你把你的範圍擴大到通俗音樂的某個群體。比如爵士,bossanova,搖滾,民謠,new age等等頗為小眾的音樂,而它吸引你的原因是它很適合當前的你聽,它能帶給你某些你缺少的元素。

比如bossanova帶給你工作之後的閑適,朋克與金屬帶個你激情,雷鬼帶給你醉生夢死的開心,民謠帶給你認識失足女青年的機會,在這個階段聽古典音樂也並沒有什麼卵用。

這需要你投入一些時間去研究,去思考,去想它為什麼好聽,你會跟人去討論,抑或研究別人的一些樂評和想法,我認為出題人停留在這一程度或是沒達到這一程度

大多數人就停留在此了,因為人有自己生活狀態,聽符合自己生活狀態的音樂是最佳的選擇

在往後就是你覺得滿足自己生活狀態的音樂已經無法滿足自己或是打發無聊時間了。你會對更多的音樂進行深入的研究。到了這一程度,屬於你自己的音樂審美機制才剛剛建立,所以一般人討論它純屬浪費時間因為你對好的音樂有了自己的看法,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推薦,你更喜歡自己找,這是一個浪費時間的選擇。

這時候你會傾向於極為小眾的音樂,甚至全中國不超過20人聽過的歌曲,你聽吐了很多種風格,你想聽的歌必須要跟以前的不雷同,還要有更好的點,他必須給你新鮮感,不然它對你就是一錢不值的。

而世界上每一國家的民族音樂或者發展超過20年的音樂風格都有自己的內涵,這是受到了多高的教育都無法教授和理解的。你經常會對這種內涵非常不適合你而抓狂,或是對發現非常適合你的新音樂而欣喜若狂。

就我本人而言,我非常討厭英美音樂,我覺得beatles也就那樣,我認為喜歡美國民謠和英格蘭流行樂的人都是受到廣大資源帝和音樂平台毒害,我認為俄羅斯民謠和凱爾特音樂才是最好聽的通俗音樂,然後大多數人並不這麼認為。而一切的一切源於英格蘭和美國音樂我聽吐了。。。

當然我不否認善於思考的人在聽音樂上也有更高的天賦,也不否認知識有助於你理解音樂,然而聽的不多並沒有什麼卵用

所以奉勸LZ,你需要做的僅僅是思考你喜歡聽的音樂為什麼好聽,再聽再思考就行了。至於別人的看法,無所謂,深入的思考有助於你理解音樂。

我經常思考為什麼別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某些並不好聽的音樂,比如beatles,得出的結論總是他們被洗腦的很徹底且入坑爬不出來了,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說簡單點就是有的人聽音樂多還肯鑽研,能通過節奏音階什麼的區分出不同風格的音樂。大多數人都把自己框在流行音樂一隅,給好聽下了定義,接受不了其他音樂甚至接受不了沒有歌手演唱的純音樂。不研究音樂的無非就是聽個響,順耳好聽,逆耳,什麼玩意。


越是小眾的音樂類型就越考驗一個人的音樂鑒賞能力。


  • 經歷
  • 環境
  • 情懷


更新:好久以前寫的答案了,也沒管過。2016年有一項研究,說的是,找一個完全沒有接受過西方音樂的部落,給他們聽 」和諧音程「 和 」不和諧音程「 他們的喜愛程度是一樣的。 證明我們對和諧音程的舒適感,不是埋在基因里的,是後天訓練的。

這篇答案說的比較仔細

趙思家:不協和音程使人感到不和諧的原理是什麼?

還有幾點要補充

我現在覺得, 音樂的目的,或者說成功目標是

-調動聽者的情緒

-給聽者描繪一幅視覺畫卷

那麼有的音樂,它自身就完成了,再比如梁祝。 有的音樂,他需要其他的媒體一起協作才能完成。比如前兩天我覺得《星球大戰8》的預告片音樂很燃, 在仔細聽了幾遍以後, 我發現很多」燃「 的情緒, 來自於背景里一聲 」光劍「點亮的效果音樂, 和其他視覺因素。 如果我不仔細想, 我會產生印象, 就是那段音樂很好聽。 其實我後來試著光播放那段音樂,不看畫面,效果差了很多。

所以大家都覺得好聽的歌,確實在旋律/和聲/節奏/配樂上,是上乘之作,它們能成功地感動大多數人。

而有些人覺得好聽的歌,你覺得不好聽,那是有一個瞬間,那首歌感動了那些人,比如他們當時聽到這首曲子,心境整好比較符合曲子的意境,再比如他們可能聽曲子的時候正在玩一個遊戲。 或者他們產生了哪些聯想。

原答案 (2017年初,我對音樂的理解)

你給一歲小孩嘴裡放塊糖,他笑了,嘴裡放塊辣椒,他哭了。他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是喜歡甜的,討厭辣的。以後他長大了,可能會更喜歡吃辣的,這跟他的經歷是有關的。比如我,一直不理解辣的為什麼好吃,後來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吃辣的出了很多汗,從此就不反感了。就是一個際遇,有時候言語解釋不清楚。

音樂也是一樣,和聲和旋律的悅耳,應該是和味覺一樣,是物理和生物的共同作用,埋在人們基因裡面的。就像梁祝,或者命運第一樂章,我沒聽一個人說過不好聽。回答樓主的問題2,那些大家都覺得好聽的,就好像糖,旋律和聲非常和諧。不會給耳朵帶來任何負面刺激。

有些音樂的種類是需要培養才會喜歡的。比如搖滾,比如現代音樂,他們給你的耳朵和大腦的信號,直觀上說,是不令人舒服的。我就覺得搖滾很鬧心。但是生理上不令人舒服的東西加上你本人的際遇,可能能帶來糖和梁祝都無法相比的爽感。比如苦茶。再比如,極端一點的,有人能從窒息中找到快感。這些例子都是,生理上,直觀上,並不應該令人愉悅的東西,對於某些人來說,能得到更大的爽點。

還有一類音樂,比如拉三,音樂牛人說好聽的,我就沒覺得多好聽。所以這類音樂像苦咖啡。可能需要一定的音樂素養和閱歷才能欣賞。雖然我不懷疑肯定有人聽爽了,但是我強烈懷疑有人是裝13,才說好聽。如果說,有人喜歡聽某類小眾音樂,因此有了優越感,那真的跟吃咸豆腐腦的,看不上吃甜豆腐腦的一樣,完全不用理。回答問題1,我覺得不用刻意培養,除非你很喜歡音樂。或者你也想當裝逼犯。否則你真的沒損失啥。

最後,我加上父母一家三口,音樂審美高度一致。他倆就一致,然後從小我聽的歌就是那些。但是我們交流的時候,對於幾個歌,或者一個歌的幾個片斷,也是褒貶不一的。我總結,很多好歌水平都在一個層次上,就看哪首歌,在你聽得那一瞬間,和你心中的想法,產生了共鳴。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審美觀無法統一


這還真是挺難的,我指的是只聽旋律。

但是你可以這樣,譬如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這首歌,你覺得換個歌詞會影響傳唱度嗎?又或者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風,小蘋果等等,大膽想像一下,這些歌換掉歌詞會怎麼樣?

然後再聽聽忐忑,你會發現,這根本就沒歌詞。

這是不是可以側面說明一些問題,至少,歌詞不是這些歌大熱的根本原因。

只是給大家換換思路,具體的原因恐怕涉及到生物學和後天興趣培養,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也難以斷言。


我覺得審美是人性格和思維方式的延伸,也是人最核心部分的一種抽象表現形式。

音樂作為一種婦孺皆有涉獵的藝術形式,最能體現這一點。也就是說,喜歡不同的音樂風格,喜歡的程度不同,除了個人的性格、涉獵音樂的經歷不同之外,還能體現不同的價值觀、思維方式。

我自己的生活體會就是這樣的。


和見識有關。如果一個人只知道程度1,你跟他說程度80他是蒙的,他只會覺得怎麼這麼foreign。

如果一個人知道了1到100,他就知道了誰高誰低,建立起了客觀正確的評價體系。

從1到80的過程中,是一個認知學習的過程,可能開始並不知道美在哪裡,也要一點點進步的。

後來,他碰到了一套ABCD的體系,他學習能力夠強的話,就會去學習並且得知其中的要點,也就懂得了欣賞和交流。

但是每個人又存在著自己的審美偏好,這也會變化,跟個人的很多因素有關。

大部分人隨著年齡增長見識增多可能會集中在30-40左右,那麼一個50就足夠他們仰望而又不需要很費力。而常聽80的人也覺得這個50比整天充斥的10-20好太多了,這就是雅俗共賞吧。

如果一個人聽到20能夠充分理解20都表現在哪裡了,聽到99也能夠辨認出為何能到99,這就是一個積極的成熟的審美素養。


回答第一個問題,我覺得人的音樂審美機制是在聽覺和情感上的共鳴

從音樂起源勞動來講,人類在語言都沒發明的時候,大家捕到獵物一起吼吼吼大概只有簡單的節奏的時候也很振奮人心大家覺得也很美啊,而音樂的發展是人類認識的逐步提高,而思維的複雜性使人類對於音樂有了各種各樣的審美體驗。

所以我認為不可以說,一個人聽的音樂越少,越不容易發現音樂中的美。只能說,人對音樂認識的不同,以及人所對音樂寄予的情感和共鳴,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態度,不然音樂也不會產生那麼多不同的流派和風格。

尊重是很重要的。

關於第二個問題,在一個古典音樂(廣義的古典音樂)調查里顯示,積極樂觀的音樂會引起更多的人共鳴。

只考慮旋律而言,旋律紓緩優美,節奏前後連貫有序,和聲進行平穩的音樂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世界一切都可以用人的本質解釋,包括這個:

所謂人,會使用規則認識整個世界,而且樂於追新的同時又可能對舊有規則有不同心態 - 培養出的個性就是自我。沒有統一的自我方式。誰管你呢。


經歷。


越好的音樂受眾越廣。

還有就是適應。英倫,jazz音樂這些東西沒有接觸過剛聽感覺還是很迷惘的,聽多了自然有它的韻味在裡頭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Jacob collier及他的音樂?

TAG:音樂 | 音樂欣賞 | 樂理 | 作曲 | 感官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