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荊州是必然還是偶然?

感覺關帝運氣不好,如果好的話世界可能不是現在這樣子的。


還是先看隆中對: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對荊州和益州的分析是不同的。

荊州的長處在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帶來的地緣戰略優勢,總結為四個字,「用武之國」。益州就不同了,首先是險塞,這就意味著,主要的地理優勢是易守難攻,別人不容易打進來,那麼同樣的,自己也很難打出去。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意味著在當時的生產技術條件下,總體來說是比較富裕的。

基於此,諸葛亮為劉備所做的戰略規劃藍圖是:

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兩路北伐的前提條件包括:1,跨有荊益,保其岩阻,也就是說,先立足於做好防守,把籬笆紮緊,讓別人打不進來;2,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確保這些少數民族土著比較安定,不會給自己添亂,也不會給敵人幫忙,至少是保持中立;3,結好孫權;4,搞好內政。這四個條件有一個不具備,北伐都很難成功。但問題首先就出在了第三個上,也就是和孫權的關係。

隆中對的時候,劉備還很屌絲,什麼都沒有,所以,無論是當時已經基本統一北方的曹操,還是已經在江東站穩腳跟的孫權,對劉備來說,都是足夠強大的敵人,都不是劉備能夠在短期之內消滅的。當時的劉備急需的是一個穩固的根據地,所以,諸葛亮的意思是要先找有縫的蛋,在當時的條件下,比較合適的就是荊州、益州。

這時候孫權還在幹什麼呢?才剛搞定黃祖。從建安五年接盤開始,孫權先是搞定廬江,接著就開始繼續向西擴張,主要是持續的進攻江夏的黃祖。一直到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之前,孫權才最終搞定了黃祖。黃祖的地盤主要是江夏郡,但轄區不小,最東部實際上到了現在九江一帶。

還有一個重要條件是,當時劉表還在,曹操還沒南征,赤壁之戰還沒打,也就是說,劉備要奪荊州作為根據地,也是從劉表手裡可以比較輕易的奪來,而不用費之後那麼大勁,更不用和孫權有借荊州的糾紛。

也就是說,當時的條件下,劉備結好孫權的條件是,承認孫權對江夏郡的佔領,而孫權也對荊州其餘部分被劉備佔領沒有意見,能夠接受。對孫權來說,江夏是上游地帶,也是江東的門戶。沒有江夏,東吳君臣睡覺都得睜隻眼。有了江夏之後,雖然荊州的威脅仍然很大,但是畢竟有了江夏做第一道防線,就不用那麼擔驚受怕了。所以,這個戰略規劃的前提就是東吳只要得到江夏,就可以獲得戰略安全,不用非得拿下荊州全部不可。

在這種條件下,劉備和孫權不需要結盟,只要保持相互諒解和和平就可以了,而且關係是完全平等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劉備在是否奪荊州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劉表死了,赤壁之戰接踵而來,劉琮和劉備反目成仇,束手投降曹操,劉備頓時沒有地方立足了,只能在走投無路、極端危險的情況下和孫權結盟,這種條件下的結盟,自然不可能是平等的,站在孫權一方的角度看,說劉備是來投靠的都沒問題。

各方面史料對赤壁之戰的記載不大相同,現在也說不清楚赤壁之戰中抗曹的主力到底是孫權還是劉備,但從東吳一方的角度看,顯然認為自己出人出兵,才是抗曹主力,好不容易擊退曹操,當然荊州都是我們的,但是劉備卻跑來摘桃子,憑什麼?自然不能接受。而從劉備的角度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抗曹就算你東吳是主力,我也是出了力的,曹操被擊退了,荊州當然是誰先搶到手就是誰的,我是從曹操手裡搶來的,跟你東吳有什麼關係?

這樣一來,雙方就有了分歧。但這麼快就翻臉,雙方刀兵相見,結果只會是剛退回去的曹操得利,對孫劉兩方誰都不好,所以最後就達成了所謂借荊州的這個扯皮說法。對孫權來說,等於給自己將來要回荊州留個借口,對劉備來說,也是緩兵之計。

之後,孫權開始在淮南一帶用力,曹操也多次南征,雙方在江淮之間多次拉鋸,結果是誰也占不到什麼便宜。劉備又趁此機會,拿下益州,並且擊退曹操,佔據了漢中,成為赤壁之戰後最得利的一方。

孫權在江淮之間沒有什麼進展,只好如東吳的戰略分析人士所言,繼續沿著長江擴張。這一時期,孫權一邊進剿各地山區的山越部族,一邊開始在長江上游的江西、湖北一帶改變行政區劃,大力經營,包括在今天的皖南地區、贛北地區都採取了比較積極的開發措施,同時,重點經營建業和武昌,作為兩個主要的軍事據點。

隨著對江西的經營和開發,武昌防線的重要性就提高了。如果說建業的經營主要是防備北方的曹操,那麼武昌的重要性就不僅是防備曹操了,同時也是對處在上游的劉備所佔荊州部分的防禦。

雖然荊州是抗曹前線,留著關羽軍可以替東吳抵禦曹操,但是站在孫權一方來看,如果能佔據荊州全部,當然更好。畢竟有摘赤壁之戰的桃子的前車之鑒,孫權一方對劉備一方的信任早就打了折扣。如果有機會,當然要先發制人。

從劉備一方的角度看,荊州的戰略意義也是雙重的。

始終保持荊州作為前哨基地,不僅是保留了一個重要的北伐基地,同時也保留著對東吳的戰略威懾能力。從荊州出兵,不管用兵多少,東吳都是很危險的。而且,有一部分荊州在自己手裡,一旦孫劉雙方翻臉,劉備也有主動權。畢竟,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再好的聯盟,也難免有翻臉無情的時候。

但是,荊州對孫權和劉備的戰略重要性是不同的。

失去荊州,劉備只要封鎖三峽一線,孫權進攻益州的難度就太大了,歷史上幾乎只有桓溫滅成蜀成功過。沒有荊州,劉備一方只是失去了戰略進攻能力,自保還是相對輕鬆的。

而對孫權一方來說,只要荊州還有劉備一方的據點,孫權一方佔據的長江中游一帶就始終處於劉備的戰略威脅之下。所以,荊州對孫權來說是必爭之地,就如同漢中對益州的重要性一樣。也就是三國志吳主傳所說的,直到關羽被徹底消滅之前,孫權對關羽始終是內心比較害怕的。

所以,在建安十九年,雙方第一次在荊州歸屬問題上爆發衝突的時候,孫權一方只是試探性的,雖然出動了兩萬人,奪佔了零陵,長沙,桂陽三郡,但是並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荊州問題的戰略決心,對駐守在公安的關羽軍只是監視,而沒有主動進攻。

但劉備這時候擺出的架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邊境衝突而已,而是一舉率領五萬軍隊出川,進屯公安,同時命令關羽軍向益陽方向進攻。

劉備從益州帶來的五萬軍隊加上關羽的三萬人,就是八萬人。這對素有孫十萬的稱號的孫權來說,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軍事衝突,而是有意與荊州附近的孫權主力進行戰略決戰。

而且,和孫權一樣,作為主力的劉備的五萬人並沒有馬上發動進攻,而是在公安駐紮修整,卻讓關羽的三萬人到益陽從側翼展開攻勢。只要拿下益陽,孫權派出去奪佔三郡的呂蒙的兩萬人和在巴丘的主力魯肅軍就被切斷了聯繫,對魯肅軍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然而這時候三國鼎立的戰略格局的麻煩就出來了,當劉備想在荊州和孫權大打一場,進行戰略決戰,徹底解決荊州問題的時候,曹操在西線對漢中發動進攻,對孫權一方進行了戰略策應。漢中對劉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聽到這個消息,劉備馬上與孫權議和,達成了和解,也就是孫劉雙方以湘江為界,分割了荊州。

在孫權已經佔據三郡,而且在陸口,巴丘一帶駐有主力兵團的情況下,仍然同意把剛吃下去的一部分肉吐出來,就可以看出劉備帶來的五萬人對孫權一方來說,壓力有多大。如果一點面子也不給,把劉備惹毛了,就地進行決戰,孫權一方覺得自己是會吃虧的。

機會終於再次出現在關羽大舉北伐,荊州軍主力都在北伐前線,而劉備剛結束了與曹操在漢中的大戰的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身後的荊州空虛了。

即使曹操派來的增援部隊已經和徐晃匯合,對關羽軍已經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孫權也沒有堂堂正正的大舉進攻荊州,和曹軍兩邊夾擊關羽軍,而是採取了非常陰暗的偷襲戰術,才一舉得手。

之後,劉備在漢中戰線已經穩定,後方基本安全的時候,又一次率軍大舉出川,來與東吳爭奪荊州。雖然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迫使劉備退守白帝城,但孫權也沒有敢趁勝追擊,反而是在知道劉備退到白帝城之後就住下來,沒有完全退回益州以後,主動派人和劉備議和。和議能夠成立的理由不難猜測,劉備一方受到重大挫折,一時半會兒無力組織新一輪攻勢,只能暫時默認孫權對荊州的佔領,孫權一方則很顯然要承諾不主動進攻益州。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主政時期,蜀漢與東吳的戰線基本上保持了穩定,雙方都未主動發動對對方的大規模攻勢。這就意味著,劉備一方失去荊州,失去了戰略進取能力,而孫權一方對劉備一方的戰略安全需求也基本上得道滿足了,達成了均勢。

總體來說,如果結果是劉備一方能夠完全佔據荊州和益州,則對孫權始終是壓倒性的優勢,所謂的對孫權保持和平則意味著對孫權一方給出安全保證,承諾不主動進攻孫權一方。而在赤壁之戰後,這個條件已經變了,劉備未能完全佔據荊州,又將主力帶去平定益州和漢中,留給關羽的軍隊並不足以對孫權形成壓倒性優勢。

兵法說,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所有的戰略規劃都是在一定前提條件下做出的,不可能在規劃的時候預料到尚未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劉表去世荊州陷入內亂和赤壁之戰能來得這麼快,所以隆中對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關羽兵團鼎盛時期擁有南郡、長沙、武陵、桂陽、零陵五郡,看上去很強大(當時江東一共才6郡呢),實際上打起來則全是漏洞。以前也不明白為什麼215年戰役,劉備集團會如雪崩一般的迅速丟掉荊南三郡,後來看了地圖,有很大啟發。

只能說,孫權是不會把江陵白白送給劉備的,肯定是留了後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扼守長江、湘江、洞庭湖三水咽喉的軍事要地巴丘(也就是岳陽)仍掌握在吳軍手中。周瑜、魯肅都曾在此及陸口(湖北嘉魚)駐紮、訓練水軍,周瑜更是在此病逝,可見吳軍對此地的重視。

控制了巴丘地段,吳軍就有幾乎絕對的制水權和機動優勢,可以順湘江南下直取長沙(湖南人想必對此應該很有概念)。一旦長沙失守,孤懸在荊南的桂陽、零陵兩郡就處在吳軍兵鋒的直接威脅之下。或者吳軍也可以沿著洞庭湖和沅江進攻武陵(常德)。關羽按照一般通用的說法,屯兵荊州、公安一帶,都遠在湖北西部的長江沿線,戰端一開,頂多能通過陸路救援到武陵。

更何況,關羽在荊州肯定第一是要防備北面曹軍的進攻,不可能帶很多兵力救援荊南四郡,這就是為什麼215年戰役時,劉備甚至需要在川中調集大軍趕往荊州救援的緣故。

215年戰役的過程大致就是如此,孫權派呂蒙進攻荊南,魯肅進兵益陽阻援("是時劉備令關羽鎮守,專有荊土,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而備自蜀親至公安,遣羽爭三郡。權時住陸口,使魯肅將萬人屯益陽拒羽")。

結果吳軍剛開始進攻,長沙、桂陽兩郡就望風而降。吳軍隨即包圍了零陵(永州),此時關羽援軍才趕到益陽。(" 蒙豫敕四將,各選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門。須臾普出,蒙迎執其手,與俱下船。語畢,出書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見書,知備在公安,而羽在益陽,慚恨入地。")

因此,即便關羽不北伐,單同吳軍發生衝突,吳軍從關羽手上逐步蠶食掉荊南四郡也是很有可能的,如果荊南四郡全部丟失,江陵就不過一個孤城而已。所以關羽在219年決心拿下襄陽,說不定也是出於破局的考慮。


關羽失荊州,是否必然,並不好說。

因為這裡面確實涉及了一定的戰術問題和運氣成分。

但從戰略上講,在荊州有變時,東吳奪荊州,一定是必然的。

因為,荊州對於東吳集團而言,比對季漢集團更為重要。

下面,我們需要結合地圖來看這個問題。

這是三國時期,荊州範圍的行政圖。(= =!我拿美圖秀秀描的,如有細微偏差,請諒解……)

從行政圖上看,荊州的戰略位置已經很明顯了。其中紫線以上的部分屬於曹魏。

為了能有一個更直觀的效果,我又用谷歌地圖,截出了一個地形圖。

大家來看一下。

荊州以西是季漢的,荊州以東是孫吳。

從圖上,可以明顯看出,荊州西邊的那條紅線是依山地畫下來,幾乎成隔絕狀態。而荊州東邊的那條紅線則幾乎是全是平原,一馬平川。

換言之,如果孫吳沒有荊州在手,也沒能把季漢徹底推出荊州的勢力範圍,那麼自己政權的整條西線都將處於一個危險的狀態。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裡,就凸顯出了,諸葛亮《隆中對》里的一個規劃矛盾。

即「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跨有荊、益」「外結好孫權」,是很難同時實現的。

但這裡,並不是說諸葛丞相錯了,因為這其中除了地理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他因。

即,北方有著一個強大的曹魏勢力,正在虎視眈眈。孫劉聯合,是自保的唯一道路。

而關羽「威震華夏」的北伐,聲勢過於浩大,使得在那一階段,這個他因被打破了。

東吳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就成為了必然,即便沒有曹魏的挑唆,隨著關羽北伐的進行,東吳也一定會藉此機會襲取荊州,來確保自己政權在未來的穩定。

同時,整個孫吳集團對荊州覬覦,是自始至終都存在的。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經 @小奇 提醒補充於此)

朝堂上下,文臣武將,都一心想要佔據荊州。再結合地形上,荊州如同孫吳的命門一樣,決定著其政權能否穩定存在,即所謂利害存亡皆繫於此。

因而,無論身在荊州的蜀漢最高領導人是誰,無論蜀漢決定何時動兵,東吳都一定會從背後出兵攻打荊州。即便關羽沒有中計,呂蒙的盤算也沒能成功,孫吳也將聯合曹魏夾擊,解決掉關羽的這次軍事行動。

三國,之所以是三國,就因為他不是二打一,也不是兩國單挑+一國看客,他是三個國家的博弈。

所以,也許關二爺的運氣真的不好。

但無論怎樣,東吳的出兵都不是歷史的意外,而是歷史的必然。


先上結論:失去荊州並不是必然性的事件。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孫劉聯盟表面和諧,實際上暗流涌動的事實。

事實上,雙方早在建安二十年就發生過軍事衝突了。建安十九年,劉備拿下益州,孫權索要荊州(其實是荊南三郡),劉備卻「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劉備沒有明確表示拒絕,但是也沒答應孫權,明顯是想要無限期的拖下去。孫權於是派遣呂蒙襲取三郡,連本是溫和的魯肅這一次都無話可說。此時在荊州的關羽不存在如此後的襄樊之戰兵力不足的問題,然而這次衝突中,已在荊州經營五年的關羽的表現著實不敢令人恭維。呂蒙只是寫了兩封勸降書信,三郡中的二郡毫無抵抗就投降了。這件事本應該引起劉備集團的高度重視的,聯盟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如何處理與孫權集團的利益糾葛也需要仔細考量。

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正如饒勝文先生所說:聯盟原本只有部分的共同利益,只有階段性的共同利益。聯盟的共同利益是抗曹。但是,在抗曹背後,孫劉的最終目標是不一致的。劉備的最終目標是復興漢室----不管是漢獻帝還是他本人代表的漢室;孫權的最終目標是成就江東新的帝業。江東新的帝業以「漢室不可復興」為前提,只是由於曹操「不可卒除」這一現實,他與劉備才走到一起。所以,聯盟的共同利益註定是階段性的。

在雙方方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卻傳來了曹操攻打漢中的消息,漢中是益州的門戶,於是劉備不得不和孫權和好,約以湘水為界,暫時平息了這場爭端。

咋建安二十二年,曹孫雙方交戰後,孫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公報使修好,誓重結婚。雖然曹操並未釋放善意的信號。而是在居巢留下重軍防範。【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接著劉備發動漢中之戰。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韋紀、耿晃發動叛亂,九月,曹操西征劉備。十月,宛守將侯音反,曹仁圍宛城。

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淵被殺,劉備據有漢中,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為了防範東線孫權,曹操又命令諸州兵戍守淮南。在孫權牽制了曹操大量兵力的情況下(進攻合肥),關羽也在配合劉備,開始了如火如荼 的北伐,儘管開始關羽對呂蒙也是有所防範的。

接著關羽打出了輝煌的戰績,生擒于禁,水淹七軍。因為糧食不夠,關羽擅自奪取湘關米。加上【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城久攻不下,關羽大量抽調荊州的士兵往前線。最終使得孫權下定決心取荊州。

此時的孫權並沒有把握自己可以兩線作戰,於是向曹操請降,曹操正焦頭爛額,立即同意了。或許是讓孫權放心,曹操逐漸調走淮南的軍隊,好讓【羽與權相持以斗之。】

荊州的局勢本就很嚴峻,劉備又沒有妥善處理複雜的聯盟關係,關羽本該凝聚人心,小心翼翼維護聯盟關係。但是因為性格上的缺陷,高傲,使關羽不善於和士大夫相處,反倒加速了聯盟的破裂。同僚關係也是一塌糊塗。最終促成了士仁糜芳的反水。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當治之」。

史書言關羽善待士卒,但是最終【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恐怕是有溢美之詞的,關羽的能力也有待商榷。

關於荊州之失,廖立的話不無道理。

軍當遠出,卿諸人好諦其事。昔先(主)不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於巴,幾喪一州。後至漢中,使關侯身死無孑遺,上庸覆敗,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

我們可以看出在建安二十四年前,劉備在聯盟中獲取的好處遠遠比孫權大的多。建安十三年的劉備尚無立足之地,此後卻逐漸擁有了荊南四郡、南郡、益州,而孫權卻並無所得。因此,孫權對於聯盟並不滿意。雖說孫權佔據了交州,但是交州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不能和荊南相比。

更重要的是,自從赤壁之戰到襄樊之戰前,曹操從未主動和劉備集團發生衝突,反倒是多次南征孫權,即《後出師表》所謂的「五越巢湖而不下」,孫權也主動出擊曹魏。孫劉聯盟抗曹的重擔幾乎全部由孫權承擔,單方面指責孫權背盟是不公平的。

  1. 十四年春三月,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
  2. 十八年春正月,進軍濡須口,攻破權江西營,獲權都督公孫陽,乃引軍還。
  3. (十九年)秋七月,公征孫權。
  4. (二十年)八月,孫權圍合肥,張遼、李典擊破之。
  5. 二十二年春正月,王軍居巢,二月,進軍屯江西郝溪。權在濡須口築城拒守,遂逼攻之,權退走。三月,王引軍還,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屯居巢。
  6.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主公。劉備留下的人不是投降了就是當了帶路黨,還有良心的少數幾個跑了。這些人是劉備留下的,關羽既指揮不了也惹不起。糜芳傅士仁二位,關羽大軍在前線拚命,居然敢軍資故意供給不足。所以關羽說還當之,實際上拿二人無可奈何。因為他們一個是劉備的小舅子,一個是同鄉。別小看同鄉, 盧綰就這樣當上了燕王,還能隨便出入劉邦的卧室,這是其他大臣都不能奢望的。蜀漢無史官,誰知道他們之前什麼關係。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認為劉備只是敷衍,(漢中未下如何攻取涼州?劉備簡直是在調戲孫十萬。劉備怎麼也該想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吧。孫十萬說這我不能忍。)於是派太守要接管荊南三郡,關羽一一加以驅逐。孫權大怒,派遣呂蒙都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二萬兵西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呂蒙向三郡致書勸降,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服,惟獨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肯降。 呂蒙用鄧玄之成功誆騙郝普投降。此時,曹操進攻漢中的張魯,劉備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已經仇視劉備、關羽君臣。也就是說,劉備任命的人都投降了。長沙太守是當時的荊楚名士廖立,棄城逃走 。從呂蒙傳里可以看出,如果郝普堅守的話,桂陽是不會丟的,何況,趙雲之前做過桂陽太守,城防工事也早已得到了加固。郝普最後也是懊悔自己為什麼沒有堅守,而不是暗自竊喜幸虧投降了否則腦袋搬家了。

劉備委任的南郡太守糜芳,公安太守傅士仁,潘濬都投降了。(劉備統治荊州後,任命潘濬為治中從事,入蜀後又將潘濬留下管理荊州事務。可見,在馬良走後,他成為了劉備任命的關羽的副手)。而且在三國人物散論里,方詩銘先生提到,很早之前潘濬就和孫權一方有勾結,孫權之所以敢長驅直入,就在於潘濬早已做了帶路黨。荊州軍團的家屬都在關羽加固後的堅城江陵,拿下江陵,就等於把荊州軍團的家屬扣為人質,所以後面關羽軍團的人基本上都跑完了,只剩下幾百人留在關羽身邊。(關羽敗於徐晃,但主力猶存,他的水軍仍然牢牢的控制著漢水)(控制家屬的重要性可以參見袁紹傳。初平四年(193年),太僕趙岐奉命勸和,袁、公孫雙方宣告休戰。三月,袁紹南下薄落津。這時,魏郡發生兵變,造反的兵士和黑山軍會合後,佔領了鄴城。當時袁紹部隊正在全軍開慶功宴,聽到這個消息,袁紹的部下們特別是家屬在鄴城的,要麼臉色大變,要麼放聲大哭,唯獨袁紹容貌自若,不改平時的風 。整個鄴中有十多支黑山軍的部隊。但黑山軍中有一個叛徒陶升,他入鄴城後把袁紹和州內官吏家屬保護起來,並把他們送往斥丘。袁紹迸屯斥丘,任陶升為建義中郎將。古代沒有什麼人權,打仗的時候家屬被別人扣住,是很致命的。)只不過,做帶路黨這事很丟人,特別是在士族裡面說出去。所以,潘濬後來和孫權一方演了不少戲,潘濬後來自然得到了重用,為荊州二把手,而且呂壹 亂政的時候呂壹連丞相顧雍都差點幹掉,結果聽說幹掉顧雍,潘濬就會回來,只得放了顧雍。這哪裡是降將的待遇,這是元勛的待遇。個人認為潘濬反水應該是劉備殺雍茂,潘濬 看清楚了劉備的本來面目,故而反水。這和曹操殺邊讓而張邈和陳宮帶領兗州反水是一樣的。可惜三國志記載實在過於簡略,已經很難追查。

綜上所訴,劉備任命的南三郡太守,二個投降,一個跑路。劉備留給關羽的三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二個全部投降,一個主動做了帶路黨。有人會說,那廖化(廖化最初任前將軍關羽的主簿。關羽戰敗身亡,廖化曾一度從屬孫吳。之後他為了回到劉備勢力,用詐死的方法騙過人們,帶著母親晝夜趕路西行。劉備此時率軍東征(見夷陵之戰),與廖化在秭歸相遇。你看,逃亡的時候是不是要帶上家屬?)和趙累怎麼沒有投降?因為他們是關羽的人!劉備的人都投降了,關鍵時候,還是關羽的人靠得住。廖化為什麼沒有和關羽一起跑?有可能他認為跑不掉,畢竟夷陵已被陸遜佔領,而走北道上庸又要經過曹操的地盤,沒有勝算。或者說,他的老母親正被呂蒙扣為人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裡應該改成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主公。其實,關羽並不寂寞,龐統也是這樣死的。(龐統其實也不寂寞,在劉備陣營,諸葛亮其實待遇連他也不如,田餘慶先生在隆中對再認識裡面已經有所論述。所以入蜀,決定對劉璋動手,攻取漢中,東征都看不到諸葛亮的身影,反倒是能看到趙雲的身影,因為趙雲是中護軍,匡正主公,正是他的職責。但是,諸葛亮實際上是不贊成東征的。這可以從他後面那句意味深長的孝直若在可以看出。 )

龐統跟隨劉備入蜀,並提出奪蜀提案,但劉備不從。劉備後來與劉璋決裂,龐統再提出上、中、下三策取蜀:

上策:「秘密挑選精兵,晝夜不停趕路,突擊成都;劉璋不懂軍事,平時又沒有準備,大軍突至,一舉可定,這就是上策。」

中策:「楊懷、高沛是劉璋手下名將,各持強兵,據守關口、山頭,聽聞他們曾數次上書勸諫劉璋,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你派人到他們處問候,說荊州有緊急軍務,要還軍救助,並假裝收拾,裝作要離開;此二人既服於你的英名,又為你的離去而高興,我推想他們必定乘輕騎來求見,你藉以捉拿他們,奪取他們的士兵,向成都進攻,這就是中策。」

下策:「退還白帝城,與荊州兵聯合,慢慢消滅他們,這就是下策。」

更認為:「若是還沈吟不做行動,將失去時機,不可再等了。」劉備認為上策過急,下策又太緩,故依採取中策而行。先斬楊懷、高沛,再攻成都,結果龐統死了,益州打了三年,劉備的軍隊從巔峰期三萬多人(還不包括動手前劉備要一萬劉璋實際上給的那四千人)打到一萬多,不得不出動本來留守荊州的張飛、趙雲和諸葛亮部,而三年的戰爭對益州的損失也比較大。如果直接用上策,龐統不會死,諸葛亮和張飛趙雲在荊州,孫權也沒有機會攻下荊州。就算張飛和趙雲悉數入蜀,那至少還會留下諸葛亮吧?或者說留下趙雲?田餘慶先生在隆中對再認識裡面說劉備缺乏幹略膽識,是相當準確的。

至於關羽為什麼出兵,可以參見詭異的假節鉞。之前呂蒙打南三郡的時候關羽按兵不動,劉備到公安了指示關羽出兵關羽才出兵,但是戰機已失。這是因為關羽沒有假節鉞,只能鎮守不能出兵。是不是關羽罵了孫權之後得到的,也不清楚。因為三國志不是編年體,本身又極為簡略,連赤壁之戰諸葛亮、魯肅、周瑜見孫權的順序現在都爭論不休。不過罵了孫權劉備把關平派到關羽身邊,關羽也算是有人可用了。不然,憑藉上面幾位牆頭草去北伐,那不是去北伐,那是去送人頭。

關羽其實是個很穩的人。在徐州劉備讓他守下邳,結果劉備跑了他還按兵不動;劉備當陽兵敗,關羽用水軍接應劉備,並不與曹軍交手;215年呂蒙收復南三郡的時候,沒有劉備的命令,關羽依然按兵不動。等到劉備以兵五萬入公安,命令關羽出動的時候二爺才出動。甚至於在許田圍獵時,關羽想宰了曹操,(參見關羽斬顏良,二爺有這個實力,更何 況還有張飛從旁協助)還要徵求一下劉備的意見。劉備最後怕關羽宰了曹操,自己也不能倖免,命令關羽終止刺殺計劃。( 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 眾散!劉備在想什麼!)關羽這個人,實際上是很穩的,絕對不是三國演義裡面描述的二愣子。

至於有人說荊州守不住,我是不贊成的。夷陵之戰後曹軍三萬餘人在曹真、夏侯尚和張郃帶領下攻江陵 ,江陵五千餘人在朱然的帶領下堅守了半年還擊潰了曹軍。荊州為什麼守不住?防守本來就有天然優勢——克勞塞維茨。至於零陵,非戰略要地,可以放棄。武陵的五奚蠻夷一直都在支持劉備,可以為援。荊州怎麼可能守不住?


關羽失荊州是偶然,失荊州是必然。


關羽丟失荊州與孫吳偷襲荊州是兩個話題

孫吳攻打荊州是必然,但手段不一定是偷襲,在關羽北伐期間後方空虛,以至於孫吳找到了最好的機會,最終乘虛而入得以打下荊州,但這個過程的執行是有賴於關羽本人的失誤和孫吳的優秀執行力。

首先關羽沒有處理好同僚關係,尤其是公安和南郡守將,都是與自己不和的人來擔當,孫吳攻擊時甚至主動投降,不惜以私廢公就是為了害關羽身死,糜芳投降情有可原,當時他一個人恐怕也防守不了太久,但傅士仁如果也不投降,而是選擇拚死守衛,在後方的郡城都會效仿,江陵更是位於要點,離關羽近所以導致關羽回防江陵,但還沒到江陵就淪陷,以至於關羽敗走麥城,當時無論是公安還是江陵,只要肯抵抗,撐到關羽主力回來的機會是完全有可能的。

孫吳的軍隊陸戰很糟糕,攻城就更別說,打一輩子合肥都沒打下來,公安與江陵雖然兵少又無後援,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東吳也並沒足夠信心能一口氣吞下公安與江陵,可以說這兩個人的緣故導致關羽沒有足夠時間去看清楚局勢。

從這裡能看到整體的形勢圖,首先要說這裡沒有的沔水之戰。

關羽在沔水之戰時期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後來敗退時身死,而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關羽的目的在於包圍樊城,但樊城久攻不下,軍士疲乏難以繼續作戰,徐晃軍隊前期想要找機會斷關羽退路,導致關羽不得不退讓避免戰線過度拉長,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拉鋸戰,關羽的軍力見底,難以同時包圍徐晃又包圍樊城,最終讓徐晃可以與樊城通訊合作作戰。

第二是關羽的戰線在徐晃來之前其實就已經被拉扯過長,又過度依賴水路補給線,導致在包圍樊城時長期處於被動,盲目的信任公安和江陵的城防堅固。當時曹操方面已經知道關羽戰線太長,雖然能持久但已經是強弩之末無法再進,只是擔心日久後樊城肯定生變,一直尋找機會在決戰里壓制關羽。

第三是關羽軍隊糧盡,就算死撐著到最後也肯定要撤退,掠奪附近糧食的行為不能保證長期補給,甚至陸遜還讓關羽拿糧食來麻痹關羽,讓關羽以為東吳仍然是堅實的後盾和盟軍。關羽軍隊基本輸在缺糧這一點,跟諸葛亮北伐一模一樣,因為缺糧所以關羽責罵江陵和公安,引發守將二人不滿,另外搶奪孫吳糧食讓孫吳察覺到關羽軍糧不足,故而密謀圖之。

沔水決戰時,關羽犯了一些策略上的錯誤,但隨後親自帶領精銳陷陣衝殺,最後卻落得失敗不得不敗退,跟以上三點有很大關聯。

總結就是,征戰太久,士氣下降,缺乏糧食,兵卒體力不濟,且被孫吳得知其底細,最後決戰時因為戰線太長,導致後續支援部隊都無法及時趕到,最終關羽的樊城布局被攻破。

以前有人考證過,忘記在哪看的了,但數據我還記得,似乎曹魏與蜀漢人數大致相當,關羽總兵力在兩萬上下,徐晃則有剛滿兩萬,徐晃本部為五千左右,與關羽的精銳差不多。

但經過長期的分布和損失,關羽北伐時帶動的三萬多人,除去水軍後,在跟徐晃總決戰時,剩下的應該是在一萬六千人上下,對比徐晃軍兩萬的總數其實是少的,而且還要包圍樊城。

沒辦法集中力量來防禦敵人,最終徐晃跟關羽的對拼里,徐晃利用優勢兵力擊退了關羽的精銳部隊,讓關羽不得不拔寨撤退。

然後呢,出現了一個大問題,關羽自己害死了自己,那麼是什麼大問題呢?

且羽為人強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操曰:「善!」即敕徐晃以權書射著圍里及羽屯中,圍里聞之,志氣百倍;羽果猶豫不能去。

曹魏軍隊把他們跟孫權密謀共擊關羽的事情故意泄露給關羽,按照資治通鑒的說法是通過這個方式逼迫關羽回防,避免跟關羽進行決戰,有意保留關羽實力去跟東吳拚命。

但關羽認為公安和江陵城防堅固,果然沒有回防,而是花時間去跟徐晃相爭,這裡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關羽明明平時對糜芳跟不好,但在關鍵時刻卻覺得後方可靠,這是關羽個人的問題導致了悲劇發生。

南郡淪陷雖然是守將直接投降的過失,但本來兩個守將都不可信,關羽卻把身後交給他們,這是非常嚴重的失誤,堪稱歷史上的二爺極為愚蠢的行為。

不過說到底,也可以理解兩個守將覺得私事大於公事,而且都是慫貨,寧願投降也不願死戰,寧願報仇也不願以身作則。

等被徐晃打退以後,實際上關羽至少還有近兩萬人,水路上關羽依然保持優勢,並且能控制漢水運輸補給,但活動範圍受限制,這個時候想要急忙趕回江陵,中間多次跟呂蒙互通書信,能看得出關羽非常著急,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甚至可能是不相信呂蒙那面襲擊了自己,覺得是盟友誤會,想要搞清楚事實。

呂蒙抓到了機會,藉機瓦解關羽軍心,這個時候還有更致命的打擊,就是關羽軍隊因為回防的緣故,補給線跟不上,加之軍心瓦解,很快就潰散了,關羽不得不撤退到麥城防守。

綜上所述,關羽在徐晃透露孫權來攻事情時,盲目信任後方防禦,自己本身卻對守將不遜,如同將手槍交給你的仇人,讓他用手槍保護你一樣,這是關羽在人事和外事關係處理上的缺點,直接導致了南郡失守,是丟荊州的主要原因。

我們知道,孫吳打荊州是必然無法避免的,那麼關羽丟荊州是必然還是偶然呢?

從事實來看,恐怕還是必然的,丟荊州不應該跟關羽是否會死放在一起討論,首先荊州被攻陷是因為南郡門戶被打開,迅速失去了內地郡城,而南郡失守主要的原因在於關羽的人事關係沒有處理好,關係如果足夠好,必然死守城池,就算不能守也會守,關係很差就算可以守也不會去守,因此關羽以短取敗是沒錯的。

回師後中途猶疑不決,沒有搞清楚情況選擇迅速突圍,給東吳機會把他包餃子。看地圖能發現關羽知道江陵失守後還往江陵持續走了一段路,之後才突然轉變方向往麥城走,也就是往西北

就算關羽的主力沒有在回師途中瓦解,也會因為沒有江陵和水路的補給線而無法長期作戰,但也有一些可能如下。

關羽沒有北伐,留在城池內威壓糜芳,故此就算公安淪陷,江陵加上關羽才能,光靠堅守等到益州援軍是完全可能的。

糜芳不投降也同上,這樣關羽就能有機會回到江陵主城內堅守。

以上兩者情況下關羽可以保住荊州,背面曹操剛剛打完樊城之戰,沒有消滅關羽有生力量,又有上庸在,如果輕易深入會被人包圍,變成剛剛在樊城被打退的關羽,何況江陵比樊城防禦更好。同時期曹操已經病入膏肓,外事剛剛結束,忙於處理身後事和內務,無心再攻南方。

孫吳方面前面也說過了,正面戰場能否打贏關羽精銳存疑,江陵不丟的話,荊州腹地也不會輕易失守,就算包餃子了也免不了被上庸和樊城那面來人背後插刀。

所以關羽丟荊州,關鍵就在於江陵的問題上,首先他在人家提醒的時候沒有立刻回師,是戰略上的特大錯誤,放心把江陵乃至整個南郡交給糜芳是人事錯誤,瞧不起他們是性格有毛病。

題外話: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是,關羽丟荊州但不死,關羽到最後被包圍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的猶豫不決,如果知道江陵沒戲了以後立刻往西北方向跑,按照當時的情況絕對跑得掉,但荊州是挽不回的。

因為陸路全部失去,關羽的水軍也就沒用,假設沒了軍糧供應,軍心又散的情況下,關羽及早放棄已經開始潰散的大部隊,極速跑回去,是沒什麼問題。

關羽被抓就跟一個人被人告訴家裡著火後始終沒有立刻離開,等往一片冒煙的樹林跑去,想要回家救火時,中途又猶豫不決導致火勢擴大到整個樹林,貼的足夠近時,火焰已經把整個森林包圍,只能躲在石頭上,好不容易衝出去後,卻發現周圍都是山火,他奔跑的速度已經趕不上火焰蔓延的速度了。

關羽被捕捉的地點有好幾個說法,我這裡列圖

此處是麥城到遠安,走大路要十三個小時,古代沒有大路,就算是騎馬但也有幾十人,恐怕至少也要一天以上。

這一副則是麥城到南漳,走的相當遠,步行至少兩天以上,騎馬的話幾十人恐怕沒四五天走不完。


同意@李正Str的觀點,其實戰術上的問題沒有必然,偶然之分。存在著太多可能性。而個人認為關羽失荊州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劉備在戰略上部署存在的問題。

襄樊戰役始於建安廿四年7月,此時劉備已取西川、平漢中,地盤已經超過東吳,從一年之後劉備統帥70萬(三國演義的數據)發動吳蜀戰爭來看,此時在益州兵力已經十分強大,而荊州的兵力卻只有3萬(三國志數據),因此,劉備、諸葛亮應該及時調整兵力部署,增加在荊州的兵力,至少應該把征西川時從荊州帶出來的部隊要發還荊州,這樣一來,即使關公北征失利,也不至於敗得如此之快,況且戰役初期,關公大破于禁、龐德等所率七軍,已讓曹軍膽寒,曹操甚至想到要遷都。既然決定不遷都,那就只有跟關羽血拚一條路,第一路軍于禁、龐德被消滅以後,曹操又派出4路兵馬,包括徐晃、張遼領軍的王牌部隊,再加上守備樊城的曹仁部隊,總兵力是關公軍的數倍。而東吳呂蒙的部隊,面對只有三萬兵荊州守軍,也不敢正大光明的與關公對壘,而是使陰招突襲,這也是為何關公在突圍的絕境中還對東吳罵不絕口。由此可見,關羽的威懾力是何等強大,對劉備成就霸業是何等重要。

在劉備、諸葛亮西征過程中,一路凱歌高奏,趙雲、張飛等立下赫赫戰功,漢中戰役,有了孔明、法正的運籌帷幄,武將們為取得更多的戰功,你爭我搶,特別是魏延,跟黃忠約好時間各打一寨,卻暗自提前去打黃忠打的一寨,結果中了埋伏,若非黃老將軍及時趕到,幾乎性命不保。幾番論功行賞之後,關公坐不住了,居五虎將之首,受到的賞賜比二弟張飛都多N倍,當接到進攻樊城的指令,關公欣然北征。如果取得西川之後,讓趙雲、法正鎮守荊州,讓關羽加入在漢中對曹操的作戰,悲劇也許不會發生。當然了我們只是以後人的角度在看問題,或許換一種布局,可能就會有新的悲劇吧。歷史已經發生,我們去欣賞它就行了。


以下談的是包括後勤兵雜兵的總兵力,而不是那些人數只有近千的精兵。

周瑜說劉表荊州七郡一百一十七縣有八九萬,大概兩個縣近兩萬戶養一個營1500脫產軍人,也就是西歐中世紀和日本戰國常說的13戶養一個職業軍人的比例。劉備得到了荊州六郡之地,經營下來招滿加上舊部大概七萬兵力,劉備入蜀帶走了三萬,之後諸葛亮趙雲又帶走了一兩萬,給了東吳兩郡,關羽大概還剩下三郡和不到三萬兵。

西晉初期,南鄉郡太守轄兩縣,有兩個牙門督將駐防兩個縣的1500人的牙門大營,和一個300騎的騎督保護太守。

鎮南將軍曹仁當初南郡對付周瑜,直到去居巢,大概有一萬人,在宛城平叛和駐防彈壓用掉了一半,龐德趕到樊城支援襄陽呂常的估計只有數千,于禁長期駐守長安,七軍按每軍二到三個1500人營加一個300騎騎督計算,七軍大概是三萬多人。

關羽出動了大概兩萬人進攻襄陽和樊城,擊敗了曹軍四萬人,殺死數千,抓獲三萬,曹軍只剩數千。

此時,各縣響應關羽,關羽此時大概有四萬多的實力,本部只有兩萬。

于禁是左將軍,徐晃是更低的平寇將軍,估計第二波援軍是比于禁要少的兩萬人,曹操看到曹仁于禁戰敗,於是又讓徐商呂建殷署朱蓋四個將軍加起來十二個營二萬人去加強徐晃,徐晃部達到四萬,加上曹仁于禁,與關羽勢力持平。

除非關羽見好就收,放回三萬曹軍里不願歸降的,大笑退兵,保守幾個就近投降的城池,賺個氣勢,否則必輸無疑。

或者也可以趕緊把家屬們全帶到前線,空城割讓給東吳一到兩郡,退守剩下的南郡。


必然。

《隆中對》里諸葛亮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然而二爺帶著荊州兵北伐的時候,天下有變乎?劉備帶益州軍出於秦川乎?二爺北伐,荊州後方穩固乎?二爺傲上而不忍下,北伐時身邊有能攔得住二爺的人么?


贏了是自己實力,輸了就怪運氣?


主要是關羽在荊州讓孫吳覺得,即使結盟了,威脅比曹魏還大,當時雖然整體實力曹魏一直佔上風,但關羽要真是拿下襄陽,控制整個荊州,蜀國真的就入日中天了,說不定就順手滅個江東,畢竟孫吳是連個張遼都搞不定的渣。所以孫吳肯定不會坐視關羽拿下整個荊州,曹魏更不會了。曹魏兵力雄厚,控制了襄陽江陵,相當于震懾著荊南、江東,劉備就不敢把主力全放到漢中去打雍凉,然後在自己佔據主動時,一個諸葛亮怎麼可能同時拿穩漢中和荊南


荊州失守,我認為是必然的。

一來,荊州交通不便。 當初創立蜀漢公司後,劉備自守總部漢中,派張飛坐鎮益州,關羽坐鎮荊州,三地看似相近,但實際上各自隔著崇山峻岭,溝通成本極高,一旦出事,各方很難相顧。後來事實證明:荊州被攻,隔著三峽,劉張難以相援,關羽進不可攻,退不可守,只能疲於奔命。

二來,荊州人才稀缺。

人才的問題出在三方面:

1、漢中集團作為初創公司,人力資金稀缺,撥給荊州的預算自然就少;

2、關羽傲嬌,本就不是個好相處的上司,人才難留

3、荊州窮山惡水,本地人才難尋,不比當時的首都漢陽,地靈人傑,出了一撥諸如郭嘉、荀攸、荀彧這類人才。

所以你看,老闆沒錢,人才難有又難留,荊州分公司還開得下去嗎?


曹操為了以防孫權,在合肥一座城就留了三員大將:張遼,李典,樂進。

劉備在荊州,必然會受到曹操和孫權的兩方進攻,況且荊州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曹操和孫權都虎視眈眈,整個荊州卻只留下了關羽一員大將。

何不再留下趙雲,兩人在荊州各防守一方。就算關羽去進攻樊城不管成敗如何,趙雲也可在東面防守東吳呂蒙的進攻。


荊州位置不好,如果荊州算一國,四面八方都是敵手,是不能主動出擊的

防守都來不及啊

尤其是盟國蜀國不能快速支援的時候,必然亡國

周圍三國誰拿下荊州,誰就多了一塊戰略緩衝


是必然!

《隆中對》兩大基石「跨擁荊益」與「東和孫權」,本身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荊州這個地兒,也就是關二才守了這麼久,換了別人早就丟了。


命中注定吧


孫權如不攻下荊州,何以稱帝?不稱帝何來三國乎?


我不拿什麼地理人文什麼的來分析,我也分析不好,我只能用自己的想法來給你分析。

孫權為什麼要荊州,是因為可以和江東連成一片,水戰本就強勢,再有地利足可自守數年。而且孫權不同劉備,劉備可以出漢中,出南郡。孫權不打關羽,他只能去打壽春,就是淮南部分,假設打下了壽春,他就沒有地方推進了,徐州,豫州孫權吃不下的,東吳打下了也不能鞏固。

總結,打荊州收了地利,水軍守得住,賺。打曹操,打下來守不住,陸戰打不過,吃大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曹丕終制中說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
為什麼曹叡也不重用曹植?

TAG:三國 | 關羽 | 三國志書籍 | 東吳三國 | 季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