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麗來相比富士拍立得的弱勢在哪裡,為什麼沒落了?又該如何復活?

寶麗來已經停產,而同為一次成像的富士相機卻依舊暢銷。除了價格的天然弱勢以外,別的方面到底失敗在哪裡?如果想要重生的話應該如何操作?


首先Fuji並不是Polaroid的主要競爭對手,Fuji是在Polaroid申請破產後向其購買的專利,可以說是一次成像(One-Step)技術的傳承者。同時大幅降低了相紙成本,起到了很好的推廣作用。

Polaroid業務廣泛,沒落原因複雜,我只說說民用相機領域:沒有把握主流市場需求,民用相機市場的主流需求是方便而低成本地拍出「好看的」照片。Polaroid公司在1991年左右營收到達頂峰(約230億美元),兩年後迅速下降,2001年申請破產保護,在此之前135單反相機從對焦、測光到處理器和圖像感測器都積累了大量的技術進步。與之相比,Polaroid成像速度有優勢,對焦速度劣勢;機身體積劣勢(攜帶性低,這個弱點容易被忽視但是致命的);相紙成本劣勢;進入SX70時代後由於缺少對光學鏡頭的開發以及跟光學公司的合作,並且直到申請破產時也沒有一套真正的可更換鏡頭系統,可玩性低,成像質量劣勢。另一方面,同類產品型號繁多(和HTC一樣),推高成本的同時也失去了打造明星產品的機會。

好在有個Polaroid的腦殘粉技術團隊啟動了The Impossible Project並在2010年購買了Polaroid的相紙生產線和10年廠房租權,重製了PX600系列相紙將其投入生產。至於機身方面由目前的母公司PLR IP控股集團與Summit Global在2009年簽訂了一份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由後者負責生產Polaroid品牌的數碼相機等產品,對此我並不看好,還不如眾籌一款適用PX600系列相紙的機身,不要加太多花樣,在保證之前600系列機身功能和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把相紙銷售作為盈利方向。

最後,不管是富士還是寶麗來,我希望一次成像技術能傳承下去。那種期待照片顯影的過程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好像寶麗萊的產品線有些單一吧,印象里這公司好像就這麼一個主要項目,一旦受到較大的市場衝擊,很容易倒閉。富士就不一樣了,攤子鋪的相對大一點,電影膠片、攝影膠片、鏡頭、數碼相機、感光晶元什麼的都攙和,在一步成像系統受到衝擊時,其他項目可以為其供血。


首先寶麗來和富士拍立得不是同一時代的產品,寶麗來並不是被富士拍立得淘汰的。寶麗來盛行的年代沒有數碼感光元件,沒法按下快門立即看到所拍攝的影像,只有經過膠捲沖洗才能得到拍攝內容,那時候寶麗來是唯一可以即影既有的機器;而富士拍立得只是在數碼攝影普及的今天為小部分人所推崇而掀起的復古風潮。

其次「寶麗來」的一詞所囊括的範圍比「富士拍立得」要大得多得多,寶麗來這一品牌曾推出過不勝枚舉的全自動、半自動和全手動相機,還有品種豐富的相紙;而富士只有寥寥十幾款全自動拍立得而已,僅相當於寶麗來一個很小的分支的復刻品。寶麗來相機的豐富程度和機器操控感受是富士拍立得所無法企及的。

非要說劣勢,那就是相紙。一是絕大多數型號相紙的停產導致很大部分的寶麗來機器(即使完好卻)無法使用,如今寶麗來相機最常用的兩款FP-100c和FP-3000b相紙竟是富士出品,且後者已宣告於2014年停產;二是除富士之外的相紙價格太高,最便宜的也幾乎是富士拍立得相紙價格的三倍。

個人認為寶麗來若要想重生要主推全自動即影即有相機,同時保證充足的廉價相紙供應。


推薦閱讀:

為什麼相機鏡頭直徑越做越大?
蘋果為什麼不開發專業相機產品?
關於新手相機選擇,索尼a6000還是尼康d5300?
不考慮便攜性的話,4000左右價位的微單是不是無法和入門級單反相比?

TAG:為什麼X會失敗 | 攝影 | 寶麗來Polaroid | 相機 | 拍立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