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和消除動畫片中暴力、撒謊等情節對小朋友的不利影響?

模仿灰太狼烤羊 男童燒傷兩同伴


鏈接打不開,所以我只能猜測,發生這種慘劇,責任不在動畫片,而在家長。

我們都知道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這個世界並不像在動畫片里表現的那樣美好,如果信動畫片,那你就輸了。做家長和老師的,尤其不應該成為一道屏障,把壞的東西都過濾掉,小孩子也需要認識到,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從小也要培養他們辨別美醜、善惡的能力,教會他們自我保護和保護別人。如果要把他們裝在氣泡里、真空里,那將來他們走上社會,發現、意識到這一切的醜惡、虛偽、不義……的時候,他們該怎麼辦?

所以我不認為動畫片、書中,乃至生活中的這些醜惡的東西需要預防或消除,而應當從小引導他們學習分辨和應對,教導他們成為完整的人。


在其他地方加強教育,比如說家長的言傳身教。

我真的想不通一個九歲的孩子,家長會從來沒有教育過火是樣危險的東西。


動畫片是需要加強指引。但是若一點「動作」和「暴力」因素都沒有的話,恐怕就沒有動畫片了。(就算我們小時候看的奧特曼也是要打怪獸的,我們的數碼寶貝也是可以噴火燒對手的)。

所以私以為,內容上或許現在的尺度並不算過度。

動畫方的檢討應該是需要讓兒童知道其中某些動作的危險而不能在現實中模仿。如在開始前「以下節目僅為虛擬動畫,請觀看兒童勿模仿其中行為」等加以相關引導。

而在家長教育中我們能做得都是教好自己的孩子,引導好動畫與現實的差距。而遇到「腦殘」家長,就如現實一樣會遇到腦殘的大人一樣,實在難以避免但教導自己的孩子別和人家一起「瘋」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此類悲劇的發生。新聞中報道似乎兩兄弟並沒有明顯的拒絕此類此模仿。就憑一個9歲的孩子是不可能依靠暴力把其他兩個孩子綁到一個掃帚上的。


總有些專家喜歡把特例當典型,兩件事情有關聯並不代表就一定是因果關係,難道所有看喜羊羊的小朋友都會把另外一個小朋友放火上烤?

一部兒童動畫片要想做到不給兒童帶來影響 那隻能證明這是個小孩不喜歡看的爛片 現在的小孩蠻可憐的,我每次回家看我的小侄女津津有味的看著稀爛的國產動畫一點選擇都沒有,最近幾年好點了 央視和金鷹卡通引進了好多國外的動畫片,小孩們至少有選擇了。

喜洋洋作為一部主打衝突的動畫片,不出現爭鬥暴力的場面是幾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最經典的動畫片《貓和老鼠》就是通過湯姆和傑瑞的衝突來講故事,「暴力尺度」比喜洋洋要大的多,但從來沒有人說《貓和老鼠》很暴力,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貓和老鼠運用了大量誇張的拉伸和運動變形來減弱觀眾對暴力的印象。

還有一種講述衝突的動畫片則是通過各種手段強化壞人的形象比如華斯比歷險記里的大反派

積極塑造主角正面可愛的形象

並且正義的角色不會卑鄙的使用各種手段,而壞人則是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最終壞人會吃盡苦頭而主角一次次的勝利來達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一部動畫片主打衝突而不去涉及暴力是沒法講故事的,如果弄的太高深小朋友也看不懂也不喜歡看,你不能指望靠天線寶寶這樣的動畫片來教育所有小朋友吧?雖然本人很討厭喜洋洋,但最起碼它傳達的故事是好的,只要你善良你正義你就會勝利,你要是像灰太狼一樣狡詐兇殘你肯定會失敗。

還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電視台播的有些國產動畫各個方面都太弱,從美術原畫到故事,什麼都太弱,做的一丁點誠意都沒有,這樣的糟粕和國外優秀的動畫比起來所傳達的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吧。


這個問題是真黑吾等宅男啊,作為一個不合格的動漫宅,從四歲的大力水手、黑貓警長到最新的雞血動漫進擊的巨人,看了快20年的動漫,我也沒變成一個變態連環殺手真是萬幸。。。。

好吧,學了心理學其實我也明白題主的問題是怎麼來的。心理學當中有一個很經典的試驗,既B.F.班杜拉所做的社會模仿學習試驗。大概就是把兩組孩子放在兩個房間里,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那種不倒翁娃娃,然後給試驗組呈現一系列暴力的影片,而另外一組沒有,最後可以看到被呈現了暴力影片的孩子攻擊性行為顯著增多。所以可以的出結論,人有模仿學習的能力,示範的作用很關鍵。

好吧,回顧完心理學的一點知識,班杜拉大神告訴我們類似在動漫、電影、電視劇甚至生活當中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有負面行為的榜樣,而孩子們的特點:天真和無知,還有尚未建立的道德體系,這幾個因素使他們的行為表現出來的殘忍的一面是很令人心驚的。而另外一方面來說是孩子們強大的模仿學習能力,讓他們能夠很快的學習,有的甚至只需要觀看一遍就夠了。而作為一個教育者,應該怎麼去消除這種負面榜樣的作用呢?

答案很簡單:行為主義的看家本領--強化。注意,這裡只是強化,而沒有懲罰。可以對孩子的正確行為進行獎勵,對孩子的不正確的模仿學習的結果進行忽視,不給予任何的強化。站在這個理論的角度,題主所描述的那個個案,那個孩子實際上是獲得了不應該獲得的強化,個人推測是可能與家庭的溺愛有關。到這裡為止,理論上來說,就可以很好的解答題主的問題了。

最後弱弱的吐槽兩句,為什麼之前的各種回答都說到家長的問題?孩子的行為不單單是家長的責任,也是社會和環境等等因素一起起作用的結果。。。腫么可能是某一個因素應該負全責?


媒介對人的影響永遠不會是單方面的.有孩子模仿傷人犯罪,就有孩子模仿保護弱小建立正義三觀.我同意對一些特別暴力和色情的東西進行規範、分級、或者禁播.但如果廣義地說,還是要看這小孩身邊環境和成年人對他的近身影響和教育.與其致力於消除動畫片中的暴力撒謊情節對小孩的不利影響,不如致力於增長監護人的責任心和陪伴時間,把不利畫面變成反面例子,用在正確引導和教育上.


暴力和撒謊,都是生活技能,只不過不能濫用而已。讓孩子學會這些技能未必是壞事,越獄裡史高飛同學看起來人畜無害,但其實是個撒謊大王,而正因其高超的撒謊能力,他才能打敗敵人生存下來,成為一個英雄。

動畫片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相對抽象簡單的想像空間,它不可能教會孩子大便是臭且噁心的,相反經過抽取簡單的線條來再現一砣大便,只可能給孩子帶來更多關於大便的奇異且美好的想像(比如大便像冰激凌),產生這些想像未必是壞事,所以動畫片同時也是一個自由的空間,它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自由,暴力和撒謊在動畫片里就像大便一樣,它可以帶來許多趣味,而這些趣味本身可能與邪惡無關,甚至與善良也無關。比如貓和老鼠打來打去,我們能感受到的就是搞笑,即使貓在這裡影射了一些什麼邪惡醜陋的東西,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微乎其微的,孩子最多只能感受到「以大欺小沒有好下場」這種不算道理的道理,而這可能與製作者的目的有差別,不管怎麼說,動畫片里最大的正能量應該是開心快樂自由想像,而不應該是其他,至於是不是有負能量,實際上通常不會有,如果確實有,我相信大部分人會識別出來並禁止兒童觀看的。

所有遠離生活事實的教育都不會真正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善惡,父母和周圍人的實際行動才可能影響。

說半天沒注意審題,原來是說小孩模仿灰太狼烤羊,我想這個問題顯然是家長教育的問題,跟喜羊羊屁關係都沒有!

喜歡暴力攻擊別人的小孩有三種可能性,一是本身腦子有問題;二是經常被家長暴力教育;三是從來沒有家長暴力教育,長期暴力教育家長!也就是被溺愛。這種小孩,今天不學灰太狼,明天就要學古惑仔,遲早出問題……


活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把孩子隔離到完美無害的童話里才是危險的。比如被大人猥褻卻渾然不知的幼童。


嚴格的分級制度是有效的方案。你沒法讓成人能夠消費的動畫完全適合幼兒看。記得小時候看黑貓警長就覺得特恐怖。有老鼠咬死白貓警衛的情節,母螳螂把公螳螂生吃了的劇情,說實話都不是很適合幼兒觀看


教育。家長,學校的教育抵不過動畫片么


還是得靠家長。也得靠自己。

說一個事情吧。小學的時候到鄉下過暑假,和弟弟妹妹一起把鄰居家的草垛給點著了,當時火借風勢呼呼就大燒了起來。結果十幾個大人都過來救火。我們幾個小孩子嚇得要死。最後不僅挨罵挨打,家裡人還賠了鄰居一些錢。最後還懂了一個道理,其實賠錢人家還不要呢,把那些草給燒了,人家是有別的用處的。這是從家長方面得到的教訓。

再說靠自己。小時候從小學開始,就經常偷偷和同學一起出去游泳。從游泳池發展到下河裡游泳。當時的心情是混不吝,直到有一天下河去游泳當場看到一個淹死的小孩。肚子漲得鼓鼓的,渾身青黑。。。雖說以後還是經常去游泳,但還是多了一點小心。

水火無情,光是說教是不可能讓小孩理解的。我只能說,家庭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自己的體驗。如果這兩條還不能奏效,那麼。。。。只能聽天由命,適者生存。。。


在中國,教壞孩子是教好孩子的唯一捷徑。


轉微博上幾個神回復:

@撒丫子捶地的鼻涕妞:我看西遊記拿棒子打人沒?我看紅樓夢早戀了沒?我看水滸殺人一家沒?我看三國放火了沒?教育不好孩子別說喜羊羊,給他看數學課本都能用圓規扎死人。 //@白小起:這事兒賴得著人灰太狼么。我們小時候看貓和老鼠,jerry玩tom的時候讓tom摸電門,跳懸崖,被車撞,甚至被保齡球砸成八瓣兒,我們學了嗎?

所以並不存在說暴力鏡頭更少的優秀動畫,《葫蘆娃》、《黑貓警長》、《飛天小女警》什麼的同樣存在暴力鏡頭,甚至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除去對動畫片質量的點評,顯然《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暴力情節設置並不過分。

列舉過去對於電視暴力與兒童行為之間關係的研究可以發現,有關電視暴力對兒童的影響依舊存在爭議。

Gerbner的涵化理論說電視看多了會讓人混淆現實與擬態環境,覺得現實世界不安全(比如電視上的新聞、影視片中犯罪行為曝光率高,而實際生活中並非如此)。同時也指出,電視暴力與兒童攻擊性行為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

Seymour Feshbach, Robert D. Singerz兩人的實驗中,看非暴力影片的青少年比看暴力影片的青少年更表現出攻擊行為傾向。其認為觀看暴力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從而導致兒童減少攻擊性行為。這也就是所謂的宣洩假說。

Bandura的波波玩偶實驗以及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會模仿電視中的暴力行為。(大概就是與宣洩假說相對的刺激假說)。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研究認為,雖然兒童確實會模仿電視中的暴力行為,但是兒童更傾向於模仿積極行為。

但幾乎以上所有的研究都存在爭議。可以肯定的是電視中的暴力行為等對兒童有影響,但至於這個影響的大還是小,積極還是消極,直接還是間接,存在著不同的聲音。

基於此,John Murray認為應該強化電視節目的教育價值,並且呼籲電視從業者在6 p.m. -10 p.m.這一兒童觀眾數量較高的時段避免過分的暴力畫面。另有一些學者認為應該動畫片中應該塑造更多的積極角色。

但規避電視中的暴力畫面是很難的,畢竟新聞節目、影視片甚至廣告當中都充斥著暴力或者犯罪鏡頭,並且比動畫片更具衝擊力,所以家庭的引導才顯得更為重要。正如Huesmann和Bacharach所總結的那樣:

Family attitudes and social class are stronger determinants of attitudes towards aggression than is the amount of exposure to TV, which is nevertheless a significant but weaker predictor.

參考文獻

  1. Joseph R. Dominick, "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ransition"
  2. Seymour Feshbach, Robert D. Singer, 「Television and aggression: an experimental field study」

  3. John Murray, "The Impact of Televised Violence"

  4. Johnathan L. Freedman, 「Media Violence and Its Effect on Aggression」


其實我覺得關於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這件事更具危險性。


用充實有意義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填滿孩子的時間。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日本動漫,高中以上人會看的動畫基本上都是深夜檔(可以用錄影機定時錄製下來第二天看),能夠在白天和晚七點黃金檔放映的動畫片都是《海螺小姐》、《櫻桃小丸子》、《忍者亂太郎》,還有柯南海賊火影口袋妖怪這樣的可以合家觀看的全年齡、幼童或者少兒向的精品動畫。動畫的質量自不必說,即使出現了過激的畫面,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也是第一時間有效消減負面影響的最有用的措施。

至於第二點自救啥的…老實說這個話題談起來很傷心,家長學校社會三位一體——這完全是廢話。小孩子要是能像大人一樣有效趨利避害保護自己,那他們就不是小孩子了嘛不是…


表示我從小是看一隻老鼠虐待一隻貓長大的,現在的我沒有人格障礙,也沒有危害過社會


表示我小時候有電腦後看的(都是青年動漫)比你說的出格多了暴力變態情節多得是,我還是聽殘殘疾,對認知都滯後的類型.....然而什麼事都沒,不過確實不適合幼兒觀看,說到底還是分級問題和教育滯後,雖然我父母不管我,看到你認為極度危險動漫情節還能正常成長起來_(:зゝ∠)_


很少有小朋友去模仿這些動畫情節的,暴力、撒謊情節也很少造成不利影響

這鍋不應由喜羊羊或者是其他低齡動畫片來背,反而家長們要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有錯誤和缺失

這不是動畫片的問題,而是家庭教育上出了問題


建議孩子的眼睛弄瞎,一勞永逸


建議用小孩的視角來做動畫。我說的用孩子的視角,其實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他們自己的動畫,就是把孩子們的想法用現在的動畫技術來付諸實現。所謂電影,就是取材於現代人的觀察和想像,那動畫,就讓我們也把它們交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去想像,我們來幫忙完成。這樣,就不存在題主所說的暴力或者撒謊之類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小孩什麼時候可以打架?

TAG:動畫片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