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侯謚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謚號變成兩個字?
以秦國為例,春秋的秦國君主都是三個字,秦X公,而到了戰國開始,有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等很多是四個字。而別的國家也有趙武靈王,趙惠文王之類。
原因我猜是恰好與前面的公撞謚號了?所以增加兩個字。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戰國不結束,以後會有五六個字的稱號嗎?還是另有別的原因嗎?注釋:原題目問的是為何戰國有些君主名字是四個字,後來有熱心知友改過來了。因此,下面的答主吐槽有理,我也為自己的無知掩面跑(其實是手誤,我知道稱呼和名字區別的。。
首先瀉藥
剛看到這個題目時,小小的吃了一驚,心想戰國人有很多四個字的名字嗎?沒印象啊。難道是我讀書粗心沒發現?看了補充部分,這才啞然失笑。
題主,趙武靈王、趙惠文王這些稱呼,不是名字,而是謚號。那些君主們有自己的名字,趙武靈王叫趙雍,趙惠文王叫趙何。
謚號,是人死後對他的一種評價,所以說「謚者行跡」。它產生於周代(當然,謚號的產生現在還有爭議,咱就不細說了),周代天子、諸侯、貴族都有謚號,並且產生了相應的規範,這就是《謚法解》。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齊桓公、晉文公、趙襄子等等。
謚號剛產生時,都是單字,但到發展到戰國,就出現了兩字的。此後謚號或是一字,或是兩字,延續了千年。比如劉邦謚號「高」,稱漢高帝,這就是單字謚,就和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一樣。而劉秀謚號「光武」,稱漢光武帝,這就和趙武靈王一樣。曹操謚號「魏武帝」,是一字,而劉備謚號「漢昭烈帝」,卻是兩字。
到唐朝時,謚號字數大大增加,變成了七字、九字、十一字乃至二十多字的。如唐玄宗謚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就是七字,宋神宗是「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是十六字,嘉靖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是十七字,努爾哈赤謚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是二十五字,也是中國歷史上謚號最長的皇帝。
為什麼這玩意越來越長呢?無他,其實就是一個從質樸向浮誇發展的過程罷了。謚號的最初的作用是對死者進行評價,這也是其「質」之所在,因此有美謚和惡謚之分,字數也比較簡潔,但後來它的評價功能漸漸喪失,成了顯擺和浮誇的工具,字數也就越來越長了。可以參考《大秦帝國之陽謀春秋》中關於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二人謚號的來歷,裡面也解釋了為何會取二字的謚號,如圖
謚號是君王薨了,繼任者評價他一生功績所用。對於在世王侯有一定警示作用,畢竟誰也不想掛了之後被評為靈,懷之類的。我猜也是因為時代變革亂世動蕩導致謚號變長的。環境所致,就像五六十年代一水兒的建國,文革,八九十年代又是李陽劉陽,王偉張偉。。佳佳,晶晶。。。到詩穎,亞楠。。
戰國不結束是會越來越長的,但到一定程度,大家又有新玩法,誰知道呢。可能叫,趙孝成吉思汗呢。。
不過趙武靈王的謚號很贊,有褒有貶。很正確。我還以為是說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呢。。。話說秦孝公,秦武王,楚懷王,梁惠王,燕昭王,齊威王。。。。。這都是戰國的人啊。。。
幸虧你沒去查明清皇帝的"名字"。。。
看到問題說明後發現會錯意了,不過還是答下。
事實上,先秦時期一些諸侯國君主是有四字名的。戰國時期有沒有不確定(到時候找一本世系錄查證下),西周時的吳國君主則有吳疆鳩夷、吳余橋夷吾這樣的名字,現在一般是認為這是方言轉寫的原因。題目把「名字」改成「謚號」了,這個答案就此作廢~是用了省稱,比如楚平王的全謚是景平王,後來三閭中的景氏就是景平王后人以其謚號中的景為氏。再比如衛武公的全謚是睿聖武公。
人越來越多,不夠用了。你看看北魏追封的皇帝們把單謚用完了導致接下來正兒八經的皇帝只能雙謚。
推薦閱讀:
※豫讓刺趙子究竟是出於什麼心態,趙子對他也不錯,只要他點點頭,不就榮華富貴不用愁了么?
※如果1938年武漢會戰之前日本接受了畑俊六的建議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