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思維 解決服裝定製行業做不大的難題?

服裝定製 大數據 UGC 尺碼痛點 互聯網 第三方點評


謝邀!

#新零售金融智庫專註於提供零售銀行與最新科技結合的資訊智庫平台(微信號:NewRetailFinance)#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因為行業不一樣, 我們的答案在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參考。

題主的提問有些含糊,「解決服裝定製行業做不大的難題」是指製造過程需要用到大數據的支持,還是營銷推廣過程?還是物料採買過程出現問題需要運用大數據解決?不同的問題運用的工具不盡相同,也不限於大數據,煩請題主想清楚要解決的問題,才能更精確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支撐,目前在互聯網公司較為廣泛的應用是需求分析、客群定位、營銷推廣、供應鏈管理等方面。

之所以有互聯網大數據的概念,因為互聯網每天都產生大量的數據,根據演算法可以將客戶某一類的行為「歸納總結」了解到某種連人類自己都不自知的決策/行為。在營銷方面的應用,比如,美國某大超市從數據發現颶風天它的甜甜圈銷量會劇增,每當颶風天到來時,安排工作人員將甜甜圈放在顯眼的位置。或者,通過測算,發現企業運作/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從而提供解決方案。

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有一定的數據量才能根據數據制定解決方案,所以,你的第一步最簡單的是在現有客戶中,通過溝通的形式,了解他們為什麼需要定製,為什麼其他人不需要定製。或者通過線上調研的形式分析出問題,這中間涉及到最簡單的統計分析知識、問卷設計知識、人類行為分析知識,說大一點,還涉及經濟、人文和人類消費習慣等方面。所以,先把第一步先做了,再另發問解決下一步問題才有意義。


謝@doyenfok邀請,題主提的這個問題,私以為可以引用我們曾經採訪過的衣邦人CEO方琴的一些觀點。

那麼首先介紹一下衣邦人的商業模式:衣邦人是服裝定製平台衣邦人,公司的業務核心邏輯,是通過搭建一個C2M平台,消弭消費者和工廠之間的所有溝壑——客戶生成的數據,直接進入工廠訂單系統,加工製作完成後,再由工廠直接發貨給消費者。方琴選擇了和一批經過工業4.0改造的工廠合作,藉助工廠的訂單管理、自動製版和裁剪系統,實現「單人單版」的定製

工業4.0,它已經引入自動裁床

在衣邦人上,每名用戶都有專屬服裝顧問,打開手機,大概花10秒鐘,就能一鍵預約上門量體服務。

按照預約日期,服裝顧問會帶上面料和樣衣上門,為用戶測量身材數據並確認定製方案。

「量體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確認用戶偏好。」一位顧問告訴新零售100人。

「有人喜歡看上去有腰線,顯得胸肌發達;有人喜歡寬鬆休閑,可以穿著西裝打籃球。」對於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方琴熟稔在心,「我們要做的,就是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盡量做到客戶不動,我們動。」接著,訂單將會傳送至廠家,服裝生產完成後由廠家負責寄送,一套流程下來周期一般 10 天左右。

衣邦人剛成立時,市面上同類競品還不多。發展到 2016 年,已經有越來越多創業者希望在成衣定製這個細分領域中抓住個性化消費的風口。

方琴認為,這條賽道上大家玩法看似雷同,實際比拼的會是服務運營能力。

目前,衣邦人在全國31個城市,擁有兩百多名服裝顧問,這是公司里人數規模最大的部門。為了提升現場服務體驗,所有服裝顧問,上崗前都必須進行兩個月專業培訓,課程包括商務禮儀、量體技巧、產品知識、系統操作等幾個方面。

△ 衣幫人美女顧問

「定製服裝是一個需要技術含量的活,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你得有好的培訓團隊,才能把更多好的顧問培訓出來。」方琴告訴記者,「雖然這些人原本就是培訓師出身,但從嚴格意義上講,所有培訓師其實都是衣邦人自己培訓出來的。」

衣邦人的下單系統(客戶端APP、顧問端APP、企業內部ERP)都是自主研發的,而上門量體服務的標準動作流程、顧問的篩選和考核評分標準等,又是在服務過程中不斷更新改進的,在此之前,市場上沒有可參考的範本。

△ 美女顧問上門量體

「除已有的培訓技能外,他們還需要學習衣邦人的系統平台操作、量體手法和現場量體流程等知識。」

這些由衣邦人制定的行業規則,在方琴看來,「是最難的,也是最自豪的部分。」

工業4.0加持

衣邦人合作的12家工廠,都是經過了工業4.0改造的工廠。

「近十年發展起來的IT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起了關鍵作用。」衣邦人合作品牌,拉峰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相哲說。實際上每個人一個尺寸、一個碼,每個人都應有唯一的版型。

2015年,拉峰服裝公司在中國率先完成牛仔工廠的轉型升級,從傳統的工業2.5的工廠升級成工業4.0的牛仔工廠,從大規模批量生產轉型為大規模定製生產。

用信息系統實現訂單對接,自動生成版型,自動上裁版裁剪,然後再縫製,最後通過WMS系統發貨。客戶可以通過後台,查詢訂單的一切情況,接單、製版、質檢、打包發貨以及快遞過程中的任何狀態,直到客戶簽收。

如果沒有這些改造的話,單人單板做一件衣服價格昂貴,效率極低,且無法標準化。

△ 衣幫人培訓師出席某次活動照片

傳統的製版過程,熟練的老師傅效率高時,一天也只能做5套褲子的版型。現在自動推版軟體系統(CAD)和自動單件裁剪系統,只需要輸入客戶數據,就能形成唯一的版型,再傳送到自動裁剪機,4分鐘裁完一條褲子。

青島紅領集團,是國內服裝行業智能製造改革的旗手,也是衣邦人第一家合作工廠。2014年前,紅領集團主要幫國際高定店做加工,他們自主研發系統,直接接受國外訂單,然後再由國內發貨到國外門店或者終端客戶。

直到和衣邦人合作,紅領集團看到了國內市場的巨大機會。「但他們是工廠出身,以前都是代加工,並不擅長零售。」

和工廠榮責共擔,衣邦人遵循零售法則,所有服裝都貼工廠自有商標。平台上的品牌故事,直接面向消費者介紹工廠實力、擅長品類、技術優勢等內容。

「這些工廠的生產製造能力非常成熟,但可能缺少設計能力。」接下來,衣邦人也會考慮以風格區分,整合設計師,推出獨立的原創設計品牌。

綜上所述:按照衣邦人的商業模式,這條路是能走得通的,但是能不能做大做強,就是市場的考驗了,模式是正確的。


謝邀,我們不做這行,不過大數據的應用應該是互通的。

比如根據以往的數據積累,分析目標客戶在定製服裝時比較認可接受的價格、從哪些渠道而來、消費頻次、顏色尺碼款式最普遍等,可以在後續跟進時,避開滯銷冷僻的方面,更好地預測樣式和產量。轉化渠道哪種最有效,可以重點發力,避免資源分散,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


別把重點放到服裝上,放到客戶上,成文客戶的私人顧問,私人裁縫,衣服也不是一人一件而是一時一件。顧客要的是舒適漂亮,而不是服裝,服裝只是一個媒介。顧客不是按人數來衡量的,是按時間來衡量的。這是也許是未來的方向。


如果你有真正可行的方案,賣給我。


推薦閱讀:

TAG:人工智慧 | 定製服裝 | 大數據 | 分享經濟 |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