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怎麼才能對學習有興趣?

大學感覺每天不知道該幹嘛,一上課就覺得好睏,又沒有自學興趣,學不進去,怎麼辦?


早上看到微信朋友圈裡關於孩子教育的一雞湯文,其中有一句還是挺認可的,意思是說,「諸如金錢、取勝、獲獎、讚譽成為一個人做某件事的原因,那麼這件事本身就變得不那麼令人愉快了。獎勵會在無意中壓制興趣。」

最好的獎勵是「外在獎勵」+「內在價值」

「內在價值」可以是被認可、尊重而獲得的「感受」,還可以是收穫和愉悅感。

回想一下學生時代,凡是「正確」的事情總是讓人提不起興趣,比如學習。

我想是因為學習的原因錯了!如果僅僅是為了過級、考試、掙第一、找個好工作,那的確是不會太有興趣。

但若換成「關於這個世界我想知道更多」,「我想知道這個知識能用來做什麼」,「這條定理居然有這麼多故事」,「我要更自由地思考」,這樣的目的,就會發現學習的樂趣。

這個道理,我直到工作多年之後才明白,自發學習是那時才開始的,甚至重新溫習大學課本,只是因為有興趣。

轉變學習的目的之後,你也可能會說:「可是那些數學公式、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我統統沒興趣,怎麼辦?」

那我也只能說「發現和培養」興趣

如果你從來不肯花時間仔細研究一門學問,那幾乎是沒機會對任何事產生持久興趣的,也不會得到深層次的愉悅感,你總得要花時間培養興趣。

強烈的目的、取勝,讚譽,這些「外在獎勵」 往往是"學習的初始狀態"。如果你實在無法直接獲得「內在價值」,那麼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學習。

  • 因為某件事或某個人萌發了想了解某領域知識的興趣
  • 為一個非要成功的目的開始學習某門功課,一項「小且可達到「的內容。

  • 為了獲得某人或群體的認可。

  • 為了回答知乎上一個學科問題。

  • ......

當你有幸進入到「學習的初始狀態」,那麼可以繼續晉級。

針對學習過程中某個興趣點,深入追擊,掌握更多別人不知道的內容,獲得成就感。

做到了別人不能做的,掌握了別人遠不及你的知識,哪怕只是一個小領域,你也就具備了競爭力。

以上都是為了獲得「外在獎勵」而功利性學習,而真正開始學習,是在於做一件事的時候,產生了心靈的愉悅,不為給別人看,為別人做,這就是我說的「內在價值」了。

有些人喜歡讀書,有些人喜歡繪畫,有些人痴迷音樂,有些人愛好運動,那都是因為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她獲得了感受。

還有,「更自由地思考」還不足以激發你學習的興趣嗎?

謝謝邀請。


昨天收到教授的一封郵件,第一自然段就很喜歡,摘抄如下。

I believe that university, as they say in UK, is more than about getting a job. It is about discovering who you are, who you might become, who others are, and opening yourself up to the big world of ideas — all ideas — and the people who embrace all those ideas. That』s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試譯如下:

我相信,大學——正如他們在英國所說——不僅僅是為了找份工作。而是關於尋找你是誰,你將會成為誰,旁人都是誰,還有讓自己沉浸在這個充滿思想的世界裡——所有的思想——以及這些思想背後的人。正所謂博雅教育。

「學習」是指通過某種手段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它涵蓋的面很廣,而你是唯一一個有權決定自己要學習什麼的人。一上課就覺得困大概是因為你進入了一個被動的狀態,看不見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自己的未來之間的聯繫。

或許你應該花一點時間自己一個人靜一靜,比如說哪天半夜去空無一人的樓道里坐一坐。好啦這個例子有點瞎,但是我的重點是一定要夠靜,又不會被人打擾,這樣自己的思路才放得開。

可以去憧憬一下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又或是自己不想成為怎樣的人,去想一想自己從現在的狀態應該如何達到未來的一個理想的狀態,然後計算一下這中間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去填補,或許可以讓你之後的學習更有目標。

在這些地方或許能找到有幫助的文章:

十五言主題 - 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十五言主題 - 更好地學習


這是我在大三下學期一直考慮的問題『為什麼要讀書呢』「我的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可能到了大三或者大四這個階段,很容易就會有這樣的迷茫,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在這個階段?

認清所謂學習。大三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學習這件事,可喜可賀! 現在我想轉專業就業,也算是一搏。

我說我讀了這麼多年書,即將結束學生生涯的時候,明白了,學習這件事,不是你坐在課堂里聽著老師的講課,貌似認真的記著筆記,就是學習。很遺憾,很多應試教育下,缺少了思考,缺少了好奇,把這些都磨滅掉了,所以我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好像從 6點到晚上11點,馬不停蹄,非常認真的去完成很多科目,但是達不到我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只是持續了這種忙碌,沒有來的及或者沒有更多的意識去想自己想要學些什麼?

所以學習,請跳出學校的模式,多一點自己的思考,學這一刻的時候多想想和其他方面的聯繫。心理自問自答。你好像讀了很多年書,卻不知道學習是什麼了,請把學習的「熱情」放在你想努力的路上,不管是高中,還是大學,還是以後。特別是到工作上,你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去提升自己,以免被時代淘汰。 (20161121現在我覺得工作上,大部分是實踐,書籍是輔助,提升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實踐啊,悶頭看書還是不行。當然還是有不同職業要求,也要看個人。)

改變和堅持。

大三是我最迷失的時候,擇業壓力等。偶然間看到豆瓣上的一篇文章,忽然間從四月份開始到五月底,看了將近二十幾本書,從學習方法論開始(記憶思維,戰隼老師的方法,再到彭縈的微信平台「改變自己」,推薦推薦,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平台,看著那麼多人去改變自己),我覺得我改變了很多,並用周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從4月到現在,主要是讀書,英語,鍛煉。因為以前想做也都是三分鐘熱度,該看電視看電視就虛度了。這其中也記錄了我從很茫然,到比較茫然的階段。也是我覺得,在沒有別人的要求下,自覺做得最長久的事情。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看了很多知乎的分享和答案,主要是方法和經驗,對於某些觀點怎麼理解,看得比較少。實在是在方法和經驗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努力。後來發現,我的這些改變,只是想追上那些本身就擁有良好學習態度和付諸行動的人,所以我落後了很多很多,他們的少年時本身的已經養成的習慣,我卻要用幾年的代價換來。所以有人可以保證一天12個小時去學習一門外語,我問自己,可以嗎?現在的我也無法做到 (20161121當時主要還是集中的校園學習,現在看來寫得比較片面,對於學這件事不夠深刻。我想推薦微博:出版人周筠,她有一個讀初中的女兒,很有趣的提到她是怎樣引導孩子學習,這一部分還挺意思的。她也有知乎:周筠)

我在改變的途中,我覺得改變很好,去跟上別人的固有的步伐。這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有二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已經麻木了,因為教育麻木了,因為安逸的生活麻木了。(20161121雖然這句話不太合適,但是當時的感覺是忽然想學東西。)

改變自己,其實是找尋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不如想想,你想在這條專業道路上繼續走嗎?還是試圖找到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大學時相對比較安全的階段,你完全又機會去學習其他的東西,即使失敗了也在無形中增長了某方面的知識。(20161121目標和方嚮應該不止一個,可能會變,但是學校還是比較適合去嘗試的)

另外,我現在覺得Life only live once 。我們只能活一次,不管我們怎樣度過,這也是我們的唯一一次的人生。所以不管父母怎樣想,給你怎樣的壓力,你需要用一些實力去像他們證明,你在努力。他們會擔心,以後沒有出路,就業不好,工作辛苦。但是醫生說醫生辛苦,建築師說建築師辛苦,專業說這個專業就業不好。你做到最好就好了。 (20161121我還要好好加油啊!)

好的,其實,我們在聊人生。

20140915更新

第一次面試,雖然可能結果並不會那麼好,但是告訴我跨專業就業還是有希望的。往返上海南京,難得的經歷~各位也加油

20141203更新

在10月和11月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實習不順,懷疑和迷茫,讓我重新看待包括在大學的生活和將來的工作,也消沉了一段時間,現在正在走出的階段,也是思考自己人生的階段。

大學應該是一個嘗試的階段,或者說是需要找到今後的事業方向,為了這份事業你應該要有足夠的努力和時間去做,達到一定的水準,到之後的工作中,你可以去做這樣的一份工作,而不是對於專業的無知。

可能也有一部分同學和我情況比較相似,在大學裡目標沒有怎麼確定下來,可以早一點去找實習的機會,如大二、大三暑寒假,今早的接觸職場也是一種人情自己不足的方式。我是非常晚了,所以相當不適應。

少年,加油!

20161121更新

沒想到還有人在關注這個回答。原本寫下這篇答案的時候,我還有六個月畢業,現在,我也畢業一年半了。我開始明白人生不會像你想像的一樣走的順利,也覺得迷茫這件事可能一直相伴自己的一生。

工作之後,才是現實,該接受的東西坦然接受,該保持的東西繼續保持。作為一名感覺沒什麼成就的人來說,我可能會走上平庸之路,我有一段時間,常常看訂閱號的文章,現在雞血文已經對我沒有作用了,我明白世界上除了那些成功被人們知道的人,還有就是那些過得一般,卻不被人知道的人。畢業之後我明白:

1、社會的學習比學校的學習更加來得重要,自學的技能顯得更加重要,社會學習大部門來自實踐,輔助相關性閱讀

2、決定要自己做,別人的一件終究是建議,每一步都要自己做選擇,後悔了的話也是自己的。

3、我漸漸不太相信興趣找工作,更加偏信熟能生巧,因為做的好了更加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題目很雞血,看完給了新的感覺)

其他還有挺多的,感觸太多,進入社會後才會真切感受,這樣的文字沒有實感。如果說我現在過得怎樣,大概真的不太好,個中冷暖自知。

想法一直在變,感覺一直在變,每次看到之前寫的還是有點不太成熟,不過每次想到當時的狀態,恩,我只是表達出了自己想說的吧,也算是一種記錄了。

偶爾我回想起大三那會,那段時間還是覺得很充實。生活的狀態對寫出來的東西還是有影響的,低谷的人寫出來的文字也是帶著憂愁的吧。人生不只甜,還有苦。

PS之前的公眾號已經不再關注了,在那一段時間對於我還是有啟發的,現在關註:

圈外(很多關於職場的理論,剛開始關注的時候還是在做諮詢,現在已經出來幹了)

張良計 (營銷方面、生活、感悟)

Vicky日常生活的碎碎念(已經是四大的合伙人級別了,文章部分都是生活小事,沒有特別的主題,常常也是生活的流水賬,看著很輕鬆,忽然喜歡這樣的文章,沒有現在訂閱號很長很長的標題,可是很實在)

字潤之的人生教室(主管級別,真實的職場世界)


大三了,大概算是長你一兩屆,說說我的感受。

你不愛學習,拋去外界因素,最主要的內因是沒有方向。一切對你來說都太容易,太理所因當的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路上都是別人給你指好的路,你也沒自己做過什麼改變人生的選擇。高考結束了,你拿著身份證去上網,可你完全還是不知道你是成年人。

大學,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學習,學的是什麼。過去一切都是為了上大學,似乎準備上大學就是你頭十幾年人生的全部。然而,你什麼都沒準備好,撲面而來的社團班委學生會,不再每天有人叫你起床。以前沒機會玩很久的遊戲,現在有了一群人陪著你玩。看視頻逛淘寶,看學姐叫外賣。

世界一下都是你的了,而你也想要的太多。你追逐,貪婪的看著一片挺大又挺小的校園和世界。

學習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變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說實話,這時候最好能掛,掛的你都不知道能不能畢業。然後你才有空思考。

可能你掛了,也可能沒有,然後你終於找到了比海洛因更好的東西,安逸。命都可以丟掉,但是這安逸不會走。

沒幾個人真正喜歡自己的專業的,那些少數如願的人里沒有你。

沒有幾個人有方向的,但是那些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人里沒有你。

道理不是講的,就像別人的本事一樣,和你說了,也不是你的。像你這麼伸手問的階段我也經歷過,沒有用。

認真的想一下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算了,你想不明白的,你還在伸手向別人要答案呢。有些答案,一輩子只能自己得到。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我不能給你客觀的答案,抱歉。


大四了…這幾天一直白天複習考研,晚上回宿舍敲代碼,趕在明年四月前拿到專利把國創結題。

嗯…我比較想說的是,在大學比興趣更重要的是堅持。

我是學機電的,可能男孩子對這行感興趣的不少,可能堅持下去的沒有幾個。

大學不之前興趣那麼簡單的,大學裡那些真正的牛人都是能夠堅持下去的,我女朋友宿舍那個保送浙大的,大學三年每天六點半起床,風雨無阻,晚上十一點如果還沒回宿舍,那她肯定是在實驗室。我們隔壁班一個孩子在實驗室睡了三年,研究生做畢業設計都要找他請教。

所以,感覺題主應該把題目改一下,大學,怎樣才能堅持下去。

哦,還有如果真的碰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喜歡的事情,記得一句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哎…感覺有點偏題了… 算了…繼續看書了…摺疊我吧…

/*********************************************************/

嗯啊…看到有評論了…

嗯…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會懷疑興趣的重要性,我想說的只是,我個人感覺啊,大學裡毅力是比興趣更重要的,好多事情不是你不感興趣就不做的,支撐我們做下去的不只是興趣那麼簡單,況且大學裡(理工科至少是這樣…)有幾個人會對滿課本的公式感興趣,我感覺更需要我們學習的是怎麼時刻的說服自己,讓自己堅持下去。其實也可以這樣說了,不懂得堅持,你的大學將一事無成(好了…罵我吧…)。

哎~學長還有話要說~也是感觸挺深的,晚做,總比不做強~ 加油嘍~

看書去了…晚上回去繼續敲代碼…昨晚出bug了… T_T


相信我,你就是懶。

見過一堆堆的人號稱對xx感興趣,而僅僅是感興趣而已,說完就忘。

大學快讀完的人告訴你 真正牛逼的人里有很多人從來不問類似的問題,他們最開始也沒有興趣所在。

找到一個點,播種,堅持下去,收穫回報再次耕種。。。良性循環下去,這就是你的興趣了。

你得努力起來


無條件的認真去學,一旦學好了。興趣自然就有了。另外就是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如果實在用不上,至少把學習中的思維方式用到生活里,應用的多了學習也就有動力了。

偏下題多說兩句,如果題主對於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的話,再可以轉專業的情況下果斷轉專業,因為轉專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你在大一不能翹課,認真對待否則沒有轉專業的資格,轉到心儀的專業費得波折會讓題主更加珍惜這份機會,越難得到的越會珍惜。另一方面,一旦決定轉專業,則大一大二學習都會很緊張,大二需要補習大一的課程,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一隻強大的學霸,大三也很難輕鬆,所以轉專業的註定會不知不覺成為非常優秀的學霸。這已經比百分之七十的人強了。

如果題主已經失去選擇轉專業的機會,那培養興趣就很重要了。大學很多人都會遇到因為懈怠而學不好,然後要麼自暴自棄,要麼學些其他的安慰自己說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然後不斷強化不喜歡自己專業這個觀點。於是,他們就真的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了。咱們想一下,你課餘學的會比得上人家專業的嗎?在自己專業都不肯下功夫的人會靠有限的課餘時間把另一項專業學的比人家本專業更好嗎?

我的觀點就是,我們不是因為沒興趣而學不好,而是因為學不好而失去了興趣。


一個大四考研黨來說兩句。

這幾天綜測、保研各種事情充斥著,大部分的學霸都拿出自己幾年的學習結果,摩拳擦掌。

之前總覺得大部分的他們生活聊無趣味:少去聚餐、很少出去玩逛街、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話題也比較正經什麼的,所以大一大二輕狂的自己為自己不好好學習、混日子找了一個不「同流合污」的理由。

現在出來說這個也不是羨慕他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大學裡學什麼隨便你,時間很自由,我身邊也有大三去休學出國上班的大神,專業課績點很高,外語超神。人各有志。沒什麼說的,他們忙他們的。自己低頭走自己的。

題主不知道你大幾,如果快到大四,該忙活忙活。還早,那意識到這個問題挺好的。興趣不好找,一般都是偶然得知,太過刻意沒必要。不過,應該知道自己要什麼,有了目標,很多事情都會清晰很多,早作準備,早認清自己而學習,最好是變成對自己的一種投資。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投資的最高境界是投資人才嘛~~哈~跑題成功~==!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僅供吐槽。


不得不說,「學習」這東西徹徹底底被天朝的應試教育毀了,這本是一個滿足人類求知慾望和審美情趣的美好精神體驗過程,放在中國就變成了:「每周安排編寫含有乾癟思想和嘩眾取寵的辭藻的作文課」,「每天都做針對高考題型的各色各類浪費人生的重複性爛題」,到了大學就是」每期都要給自己塞滿滿足學校規定課程方向和學分要求的課程「,至於為什麼要學習,呵呵,你自己想去吧。

好,來解。

這宇宙太過龐大,不做討論,這人生也無分對錯,不討論。討論範疇局限在:學習周邊的東西讓我們在一個相對的範圍內了解身邊的生活。

舉幾個例子:

《高等數學》+《電磁場與電磁波》+《無線通信系統》 = 他媽的老子終於知道電磁波怎麼可以攜帶信息並在空中傳播的了!爽死了!

《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 = 他媽的老子終於知道計算機為什麼插上電可以打魔獸世界了!爽死了!

《C++程序設計》 + 《資料庫技術》 = 原來手機遊戲是這麼坑人啊,你不沖錢,伺服器的掉落範疇都是寫死的!shit再也不玩了

好,結論。

結論這裡要來個引論,計算機的世界是個奇葩的世界,閱讀計算機的歷史會發現西方人有一個完敗東方人的特質:」好玩有用,所以我去搗鼓,然後順便我改變了世界「(可參看Unix的發展歷史和C語言的興起,以及MacOS的演化blabla),所以請把」學習「換成一個接地氣的詞語--「搗鼓」,如果你發現你始終不喜歡搗鼓你自己所在領域的專業,那趁早趕緊罷手換領域。

興趣和求知慾,是引導你走向不迷茫和不失落的最好老師。


追一個學霸!


開始的一段時間要逼著自己學,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才談得上有沒有興趣。若是連內容都不了解,談何興趣呢?大學的課程學不好,基本上可以說是不努力,不認真,稍微認真一點,應付考試綽綽有餘。但若想真學到點什麼,還是要靠自己,找各種渠道學習更多的知識吧。

逼著自己學習是什麼狀態呢?對於我來說的話,就是寢室-教室-校外旁聽-圖書館-寢室,堅持了6個學期(掐頭去尾)。當時自然被各種揶揄學霸,其實也沒什麼。

如果感覺枯燥的話,想辦法克服一下。記得看到法理學的時候,有時候半個小時都翻不了幾頁,為了不走神,我都是邊看邊抄的,權當練字了。不誇張的說,重要點的課程我都抄了一遍。邊抄邊總結,標出不懂的、重要的、陌生的知識點。

高中的時候我是學習理科的,最厭惡政治,當時根本想不到大學會學習法律。大一上學期除了上課就窩在寢室打遊戲,頹廢了一學期,每天都鬱悶為何會學法律,以後做什麼、怎麼辦。其實現在想來,不過是越頹廢,越慌張罷了。下學期開始,我就有意識的培養興趣:看各種與法律、刑偵有關的書,福爾摩斯全集、各種重案要案解析、法醫學、犯罪心理,然後逐步過渡到專業性、思辨性較強的書籍,不久以後,看一般的教科書已經不會煩躁了(黃皮的很多書對我來說還是不一般的,個人覺得初學一門法律的話人大的教材更好,重點突出,條理清晰)。

真正有興趣應該還是複習司考的時候吧,那時候看各種不同的答案,各種觀點吵來吵去已經是樂趣之一了。

比較重要的是給自己一個定位吧,清楚自己的弱勢。自然有不用學習也混的風生水起的,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要想想自己有沒有資本。


我只是不原意把這個世界拱手讓給那些噁心的人


首先,「學習」這個概念是很廣泛的,不是說只有學習你的專業課才叫做「學習」,獲取你還不了解的知識,探究你未知的事物都是「學習」,而且相信我,不論是哪個領域,你學到的東西在你以後的生活中都將是有用的。

其次便是興趣,如果你所選的專業是你的興趣所在,那麼你就很幸運了,每一堂課都是有人在給你答疑解惑,自己也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書來看,無所謂是不是教科書,自己喜歡就好。

但是看你的答案,顯然你並不是對你的專業本身有興趣。那麼你可能是對你所選的專業以後要從事的工作感興趣。比如我的一位同學,也是學中文的,想要從是廣告業,但是不喜歡學語言學,也不喜歡讀古文的書,那麼也沒關係,實在不喜歡應付考試就好,你可以去學一些你認為今後的工作用得到的東西,比如她,經常看雜誌看廣告、逛展覽也不錯啊,就當是為了以後的工作,一點一點攢參數,這樣也很有成就感。如果你是被迫學的專業,那麼你就對你的本專業take it easy吧,(雖然我想告訴你,除非老師實在太不會演講溝通,不然你靜下心來聽聽還是會覺得挺有意思的),那麼就保證你的科目都及格以上,然後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果你從小想做個服裝設計師,卻被迫學了金融,那沒關係,大學裡寬鬆的時間正好能讓你利用學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如果你從小就是錢串子,想學金融分沒夠(我有同窗就是這樣),那就去學個雙學位,然後拿壓歲錢們炒炒股,學瑜伽、學畫畫都可以,甚至如果你的夢想是開咖啡館,不如去星巴克什麼的打打工,至少你知道哪些咖啡都是什麼,怎麼做的。在我的朋友中,有太多畢業之後或者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沒有從事自己大學專業領域,而是找了個與興趣相關的事情做。總之,若果你有興趣點,那麼這一切都不算是個問題了,只要學你鍾愛的東西,你肯定是有熱情的。

如果我對什麼都沒興趣呢?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那就有點小麻煩,你茫然、空虛是肯定的了。納悶就請你多加入一些社團,多認識一些積極向上的人,在不斷的活動、「玩」中找到你的興趣,找到你想做的事情,去盡情的學習。如果這些你也沒找到,那麼告訴你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報各種資格考試,英語的、計算機的、或者學一門二外,就讓那些昂貴的報名費激勵你吧!這些證書和隨之而來的能力訓練,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幫助你的。

大學是時間最充裕、最有利於學習的人生階段,真的無所謂學什麼,只要別廢了就行!


大四生。

1.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看看他們是不是還在辛苦,想想他們辛苦的理由。

2.在食堂送餐盤的時候,多注意下和我們差不多大,但在收餐盤的服務員,想想原因。

3.問問心儀的對象的未來安排,看看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她(他)的腳步。

4.給心儀的公司投個簡歷,看人家會不會回你。

早點兒認清現實的殘酷,拿書的時候,你會覺得:幸好,我還有機會讀書。

PS:我現在的書桌的座右銘:現在不努力,這可能是我最後一年的學生生涯。


我的動力就是知道這個公式結論是怎麼出來的,看到別人都不會就我會的那種成就感,還有去challenge別人的快感。。。
畢業之後的學習就是出於以上動機。


氛圍很重要。周圍同學都在學習,無意中你也會被同化。所以你就需要找一個學習氛圍好的環境了。

試試坐在前排,無論是聽課思考問題作筆記,關鍵是高效率攝入信息,就不會犯困了,當然足夠的睡眠也很重要。另外,沒事往圖書館走吧,到圖書館看到周圍很多比你優秀同學都在努力,大抵就有動力學習了。

以學習為興趣當然是好,但若沒有這等心境,還是為自己定一個目標吧。


換一個真正喜歡的專業就行了


我覺得好奇心和成就感可以激發強烈的興趣,可以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如何培養好奇心呢?

引用一段胡適之先生80多年的話:「

『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問題是知識學問的老祖宗:古往今來一切知識的產生與積聚,都是因為要解答問題——要解答實用上的困難和理論上的疑難。所謂『為知識而求知識",其實也只是一種好奇心追求某種問題的解答,不過因為那種問題的性質不必是直接應用的,人們就覺得這是無所謂的求知識了。

我們出學校之後,離開了做學問的環境,如果沒有一兩個值得解答的問題在腦子裡盤旋,就很難保持求學問的熱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個真有趣的問題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誘你去解決它,天天對你挑釁你無可奈何它——這時候,你就會同戀愛一個女子發了瘋一樣,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沒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沒錢也得縮衣節食去巴結她。沒有書,你自會變賣家私去買書;沒有儀器,你自會典押衣物去置辦儀器;沒有師友,你自會不遠千里去尋師訪友。你只要有疑難問題來逼你時時用腦子,你自然會保持發展你對學問的興趣,即使在最貧乏的知識中,你也會慢慢地,聚起一個小圖書館來,或者設置起一所小試驗室來。所以我說,第一要尋問題。腦子裡沒有問題之日,就是你知識生活壽終正寢之時!古人說,「待文王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試想伽利略和牛頓有多少藏書?有多少儀器?他們不過是有問題而已。有了問題而後他們自會造出儀器來解決他們的問題。沒有問題的人們,關在圖書館裡也不會用書,鎖在試驗室里也不會有什麼發現。」


首先,把每堂課學好把作業做好,不會做的不要緊,空著,然後你會發現之後每堂課都聽得懂,然後就有興趣了。聽不懂怎麼都不會有興趣的


我覺得是負能量。想我大三那年,失戀的陰影,掛科的焦慮,被排擠的痛苦,這些反而逼迫自己奮發讀書,到後來自然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也獲得了世俗的成功。懶惰的人不被逼一逼,潛力發不出來呀


推薦閱讀:

讀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哪個學校最好?斯坦福,麻省理工,伯克利還是卡內基梅隆?
如何合理地安排時間並進行高效率的自學?
出現「閱讀不耐煩」癥狀的時候怎麼辦?

TAG:學習 | 學習方法 | 學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