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字是「日」和「取」的組合?
誰會拆文解字? 為什麼「最」字是「日」和「取」的組合?
首先要糾正題主的一個誤區,那就是「最」字上頭不作「日」或「曰」。
「最」字的字形,來自於他的說文小篆,上頭作「冃」(「冒/帽」字的象形初文,象帽子之形)。
類似的字還有「冒」、「冕」等等。他們的說文小篆如下※※※※※※※※※※※※※※※※※※※※※※※※
接下來筆者談談「最」字的來龍去脈。
先上結論:「?」、「冣」、「最」很可能是一字之分化。
《說文解字》:「冣,冣積也。從冖從取,取亦聲。」
《說文解字》:「最,犯而取也。從冃從取。」說文沒收「?」字。筆者按:《說文解字》中「最」的字義很是可疑。徧査經典,「最」字不曾有訓爲「犯而取也」的語例。後來査閱資料,馬敍倫先生的說法證實了這一點。馬曰:「倫按鍇本(《說文解字大徐本》)於本部又出一「?」字,訓「犯而見也」,從「?冂一」,從「見」。「犯而見」與「犯而取」同有「犯而」二字,而上文「冒」下訓「冡而前也」。句法又同,其有譌誤可知……絕無犯而取義。玉篇有聚也一訓,疑本作取也或聚也。……「犯也」乃「冒」下之一訓。」
馬說甚是。《玉篇》曰:「最,齊也,聚也。」,當爲本訓。大徐本《說文》的「犯」義,應當是「冒」字下的釋義,傳抄的時候不小心放到了「最」字下,進而與「最」的本訓「取也」一起構成了「犯而取也」。
因此「最」的本義,很可能是「取也」、「聚也」(與「冣」字義相同)。說文釋義站不住腳。
至此「最」的字義說完了,我們下面說說字形。
此処我們暫時先按下「最」不提,先說說「?/冣」字。---------------------------------------------
「?」字字形最早見於殷墟甲骨,如下圖「?」從宀從取,會意爲物聚於宅。於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字釋林》中如是說:「?字從宀訓聚,?係古文宅字,聚積物品於宅內,於義尤爲符恰。」同時他又指出:「從宀與從冖晚周及漢代往往不分。」因此此字到了漢代的說文小篆就成了從「冖」的「冣」字。---------------------------------------------接著我們繼續說「最」字字形。「最」的古文字字形最早見於睡虎地秦簡,字形如下圖所示
※※※※※※※※※※※※※※※※※※※※※※※※
最後我們照舊做一個大總結:
「?」、「冣」、「最」很可能是一字之分化,其中出現得最早的字形是 「?」,從宀從取會意爲物聚於宅。後來在戰國至漢代,由於「宀」、「冖」、「?冂一」、「冃」字字形相近而互相混淆,於是「?」字變形產生了「冣」與「最」。這兩個字都收入了說文的正字字頭中。釋義應該分別是「冣積也」、「取也」(含義相近)。再後來到了中古時期,人們在傳抄說文解字的時候,不慎將「冒」字下的釋義「犯也」混入了「最」的釋義中,最終形成了今本說文所看到的「最,犯而取也。」「最」、「?」等字都訓爲「聚」,聚則多,多則最(第一)。因此傳世經典中,「最」字字義大多和「第一」的含義接近。「第一」乃「最」字本義「取也」的引申義。最字的舊字形上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冒」部,一些與含義帽子相關的字上面的日類似物一般都是這個冒部,例如冕。
順便一提,在新字形中,一些冒部的字被改成了日部,例如最,以及幾個其他的字,但是我現在想不起來了推薦閱讀:
※「鱅、鰱、鯉、鱸」等魚字旁的字,當初古人發明的時候,與右側單字聯繫起來的緣由是什麼?
※「獐」、「狍」都是鹿科動物,食草,為什麼從「犭(犬)」?
※「隸」和「錄」是否是同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