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安塞爾亞當斯的這張作品?


亞當斯的風光片也是風光片啊,內容上不需要理解,看到啥就是啥唄。

安塞爾亞當斯的貢獻不在於拍了多少風光片,而是區域曝光法。相比藝術家,他更像是一個科學家。顧錚編寫的《世界攝影史》並沒有把安塞爾亞當斯收錄進去。。。。

亞當斯最為重要的貢獻在於,他在自己的實驗過程當中發現了攝影技術和材料屬性的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相機的鏡頭無法達到像人的眼睛那樣可以應對不同光照度並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這個弱點的結果會造成不同光照條件下物體表面在感光材料上曝光過度或者不足。對於企圖將物體的表面狀態完美呈現出來的這一訴求來說,這個結果將導致攝影的獨特性不能得以完美的展現。威斯頓和"F64"解決的只是影像拍攝過程中物體的大景深控制和高清晰的感光,但卻無法保障在最終的影像階段完美地實現這一事物表面狀態的視覺表達。亞當斯開始嘗試用一種新的暗房製作技術,以補償攝影過程中這種無法由器材一次完成的不足和缺陷。他將此技術稱作"區域曝光法":根據不同光照條件的事物在感光材料上的不同呈現,採用分區域多次增加或者減少後期曝光量的方法,將現實事物的真實狀態完美的在相紙上顯現出來。真是簡單的一點兒招數!放在今天,這算什麼?可是,他是第一個。

  從這個意義上說,威斯頓或者亞當斯不是什麼靜物或者山水風光拍攝的大師,而是發現和完善起整個攝影語言體系中的辭彙系統的無可爭議的大師。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一伙人從理念到實踐(尤其是影像的實踐)兩個方面確立了攝影與繪畫的差異性,使攝影擺脫了繪畫的陰影,變成一種自在自為的獨立的語言。但是,它們的發現主要還是在於物體表面狀態的逼真呈現這一端,問題在於,任何物體在現實空間當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任何照片的畫幅當中由何種物體構成整個畫面的元素,這些視覺元素之間構成何種關係,這些問題還遠沒有解決。也就是說,有關攝影語言系統當中表述其關係的語法系統尚沒有解決,攝影的整個語言系統就還不算是完善。這個工作,自然有另一撥兒人在做著同樣重要的實驗。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按下不表。

  毫無疑問,正是威斯頓和亞當斯最終完成了施蒂格利茲、斯特蘭德等人倡導的那種尋找並表現攝影獨有的特性,以使攝影從對繪畫的依附關係中分離出來的重要使命。儘管這點兒事情在今天的攝影人看來真是不值一提,但在一個世紀之前,這件事情關乎到攝影本身的生死存亡。有意思的是,中國的攝影家和愛好者們總是喜歡將威斯頓或者亞當斯他們看成是拍攝風光照片的祖師爺級的人物,以為他們跟自己一樣滿懷豪情,無限熱愛大好河山和風花雪月,豈不知,他們的真正價值不在這裡。換句話來說,拍攝什麼題材,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他們關注的是怎樣拍和最終拍出什麼。他們探究的其實是客觀物象與影像之間構成何種必然的關係,以及攝影本身如何能夠完美地呈現這種關係。這種意義上的探究在歐美一直有一個傳承,比如,我們在德國攝影家彼特·柯特曼(Peter Keetman)等人的攝影實踐中同樣可以看到這種語言實驗的精美表現與延續。但中國的攝影家卻很少了解這樣一個傳承,相關的試驗也較為稀有。從我們習慣的角度上說,他們的模樣兒更像是一些科學家,而距離我們認為攝影藝術家的想像甚遠。對他們的這種誤解好象有好多年了,很多人總覺得自己一直在拍那種唯美式的風光照片事出有因淵源深遠,總覺得亞當斯就是自家大爺,站在攝影發展歷史的遠處給自己撐著腰呢!其實弄清楚了,你就知道,你家根本就沒有這麼個大爺。

參考資料:劉樹勇:攝影語言體系的基本構成_twelve_新浪博客


@不定年年你說拋磚引玉…但可能引來的還是板磚。藝術分析我不懂,雖然他一系列原版書我看過——

陰影本該是有細節的,但為了月亮的細節,Ansel不得不把1區搞成了全黑。(雖然有人覺得不好看但答主覺得還好啊 ?(???)?)

Ansel是「f64」成員之一,f64是當時最小的光圈,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影像全清晰」。

先說F/64的問題吧。當時最小的光圈並不是F/64,F/64隻是個象徵性的說法,誰要真以為當時最小光圈F/64那就…

看看下面這個:

美國Bausch Lomb 快門配RR鏡頭,1891年。

最小光圈寫明了是F/128,通用光圈標註,不是美製。

小光圈的鏡頭多了去了,不止這一個。

再說說全黑的問題…

這是Adams《Basic Photo: The Negative》原版的掃描。

IMHO,亞當斯可沒有把這部分搞成全黑(Zone 0),細節還是稍微有點的。相紙和底片的Zone System表述是一致的。不過到底是哪個區也有點見仁見智就是了。


@油潑面 大大的答案很專業,推薦去看。

@砸場子 根據大大的回答,重新訂正了關於f64與zone 0的問題,十分感謝這塊好玉。

—————————————————————————

Ansel對攝影最偉大的貢獻,毫無疑問是分區曝光法,最近在研究這個方面,所以就來拋個磚,能引到玉自然更好。

這是Ansel所拍帶有月亮的作品中數一數二的。與《月升》齊名。

名字叫《月亮與半圓山》

可以看出這幅作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是低調,2是中間調,3是高調。

這裡可能有人會奇怪了,明明月亮不算亮啊,為什麼算高調呢?

三個區域是相對而言的。

陰影本該是有細節的,但是顧及到月亮,Ansel不得不把1區搞得接近全黑,介於zone 0和zone 1之間。(沒有看過原作,無法得到一個正確的考據結果,但關於分區的問題確實如@砸場子說的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沒必要鑽牛角尖,否則就如研究站在針尖上的天使的那群人一樣了 )

Ansel是「f64」成員之一,f64是當時最小的光圈(這個說法引自百科,說來也是不夠嚴謹。根據@砸場子 的回答,f64並不是當時最小的光圈。),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影像全清晰」。

「影像全清晰」該怎麼理解呢?

不是現在流行的銳化到極點!

也不是飽和度加到最高!

而是細節!細節!細節!

也就是所有的區域都有恰當的反差。

請看這幾個區域,按Ansel的分區來看,它們都處在不同的區域。但是當你把它們單獨提取出來看,不受周圍的影像影響時,你會發現它們在各自的區域內都有明顯的反差。

再來看一點

這一點點光亮可能是光透過另一座山峰的間隙透過來的,但毫無疑問的一點,這一小塊區域是經過大師細微處理過的。

我們以經驗判斷,當陰影里存在豐富的細節時,裡面的高光區會變成一團白,也就是過曝。而這幅作品裡的這一點,難道還不能說明Ansel分區曝光的精髓嗎?

—————————————————————————

回過頭來看看一個月前的答案,想再補充一些。

構圖是一個很宏觀的話題,現在好多的公眾號,好多的初級攝影教程都會提到三分線,提到黃金螺旋。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諸如此類的圖網上太多了,各種黃金螺旋各種分割,答主實在受不了這種強行安插的意義)

答主並不是鄙視這兩種構圖方式,相反,我也是從這一步過來的。但現在,我不會故意為了三分而三分,也不會為了把視覺興奮點放在三分點上而捨棄能與主題契合的其他元素。

三分這些構圖法則,並不是給你一個答案,告訴你只能這麼去做,而是訓練你的構圖意識。

構圖意識很重要。當我們遇見某個絕好的瞬間時,供你舉起相機,調整焦距,按下快門的時間往往不會超過兩秒,甚至一秒。

在這一秒中,構圖就是你潛意識的動作。

好了,貌似扯遠了。下面再來多看幾張Ansel的作品吧。

(無視水印,舉的例子都是某度上搜的)

拙見,Ansel的作品有四個特點,可以分別從立體與平面兩個方向來看:

立體

①前中遠景豐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層次感很強。

②根據前中遠景而分配的影調,以及豐富的影調內層次。

平面

③幾何形式感強烈的構圖。

④影調比例很舒服,平面構成感強。

幾何形式感如何理解呢?

答主去年上素描課時老師說過一句話:你眯著眼睛看過去,它們都是色塊。

以上只是個人拙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亞當斯給老朋友拍了張肖像,蠻美。

技法為內容服務,大師在印放這張照片時候一定有用到了分區曝光的理念和遮擋曝光的技法。

他臻於完美的技法呈現出來豐富的黑白,恰當的對比和明確的細節。

最終。這張照片體現了半圓頂(Half Dome)的剛硬和溫柔。

亞當斯作為一個環保主義者,一直試圖通過拍攝美好風光喚起人們的環境意識。他以前是學琴的,他正式決定成為職業攝影師,就是在其25歲時拍攝半圓頂獲得讚譽和第一桶金開始的。

他一輩子中多次來到這裡拍攝這塊巨大的石頭和優山美地,就像老朋友一樣。

自然有時雲橘波詭。

有時溫柔不語。

除了學習大師的構圖和技法之外。

這張照片對我最大的意義是知道有這麼個美麗的地方,希望它能永遠這樣,更期待有朝一日能夠一睹真容。

想到亞當斯曾經扛著照相機在山林中穿行,就覺得相當心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劉文典?
季羨林是不是國學大師?為什麼很多地方稱其為「國學大師」?
為什麼現在沒有大師?
大部分教授(大師)(有真正學術志向的人)的行為習慣真的和普通人很不一樣嗎?

TAG:攝影 | 大師 | 攝影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