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屬加工技術有那麼好么?
01-11
比如,前兩天去兵馬俑,導遊說秦王馬車金銀鑄在一起,有多麼多麼了不起。青銅兵器含有多種稀有元素,短劍的鉻鹽氧化,直到上個世紀,西方才掌握這樣的技術。
比如,印加人的金蝴蝶翅膀只有0.1毫米厚。那古代何以做到近代才可以做到的金屬加工?為何這些技術,又似乎失傳了呢?
有趣的問題。
只能說工藝不錯,技術還是相對原始的。說道工藝,雖然經歷了工業革命技術革新,現代機械極大程度提高了生產力,可以輕鬆達到古代未曾達到的力量、能量、溫度等,但是實際上使用的基本工藝的本質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而工藝除了依靠工具提高,工匠的經驗與經歷投入也相當重要。
換句話說,古代土豪多找點熟練工匠,造出來的金屬器具肯定是比現代小作坊里的產品強出百倍的。換句話說,給你一台電腦,你做題也做不過學霸。
金銀鑄在一起屬於合金的範疇了,可是畢竟只是金銀合金,技術含量非常低。
因為,這種合金是天然存在的,並不能證明是秦朝專門合金合成的。青銅兵器含有多種稀有元素並不稀奇,這更多可能是原材料純度低雜質多照成的。稀不稀有無所謂,我覺得這裡稀有指的是含有稀土元素,而中國本身就是稀土元素豐富的大國,作為雜質出現在青銅器里再正常不過了。亂七八糟的元素的確可以增加硬度(precipitation hardening),用在兵器上是再好不過,古人發現參雜可以強化兵器,何樂而不為呢?
鉻鹽氧化雖然聽上去是牛逼技術(實際也就那樣),但是並不是需要科技支持的技術,但是在煉丹發達的秦朝被搗鼓出來並不稀奇。隨便猜想一下,鉻鉀礦是天然存在的礦石,用於煉丹毫不稀奇。煉丹爐是金屬鑄造的,與溶於水的鉻鉀礦發生反應產生保護膜被注意到是再正常不過,而戰亂紛飛的年代相關技術被轉移到軍事上更不稀奇。
金蝴蝶翅膀只有0.1毫米厚這個。。。對於延展性良好又天然以單質存在的金屬,真心毫無技術含量,只要稍微錘錘就好了,而且100um這種厚度。。。如果不權衡材料純度那真心不算薄。。。你在家都能做到更好。
最後:那古代何以做到近代才可以做到的金屬加工?為何這些技術,又似乎失傳了呢?古代和近代的技術並沒有多大區別,核心區別就在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差距:第一次極大提高了力量的極限,第二次極大提高了能量的極限。所以,在中央集權的古代,集中一下生產力比現代其實更方便。而且和你想的完全相反,例如forging、age hardening、tempering、quenching之類的古代冶金技術,在現代材料處理中依然興興向榮。仔細想想,我們其實離古代並不遙遠,只是生產力的差距讓你覺得遙遠罷了。第一,那些東西只能算工匠的技巧,而不是生產力的進步。你只知道有個畢昇的活版印刷,可是畢昇死後就失傳了,直到明代都還是雕版印刷你知道么?第二,那些工藝沒啥先進的,這樣說只是為了滿足你這樣的民族虛榮心。在現代工藝面前那些古代東西基本都是渣渣,不黑不吹。
你所說的近代工藝主要優勢在量產上,模具固定了,有質量管控,次品率非常低。古代集權社會一架秦王馬車得多少工匠的心血,而且不一定是一次就能成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