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織一個既允許一定偏差又圍繞既定結局的故事?


謝邀。

先設定結局。

再設定這個結局需要的最核心人物。設定這些人物的性格。

根據這些最核心人物的設定,設計他們彼此的衝突關係。以上兩步其實可以當一步來,甚至可以根據自己要的衝突關係來反向設置人物性格。

如果覺得已有人物不夠,設計一些外圍人物。實際上,類似故事裡,總是需要一些遊動的、動機不明顯、性格單純的不既定人物,作為輔助,以方便隨時機械降神解決問題。

然後盡量將已有人物,安置牽引到一個相類似的開頭,一個類似的時間/空間點。就是說,這些人物登場,或者得在類似的地點,或者得在類似的空間。

設置一些多人物可能同時匯總其中的衝突點,就像軍隊集中分散的據點一樣。

然後開始。

比如要寫《西遊記》這樣的小說,那麼:

取經是結局。

需要幾個核心人物,那就是四師徒。性格上各有偏重,沒有重複。

白龍馬和南海觀音其實屬於外圍線索,需要的時候登場來解決問題(遇到奎木郎時,白龍馬勸豬八戒去花果山請猴王)。

由觀世音菩薩設定了幾位徒弟給唐三藏做保鏢這個開始,又設定了妖怪們要吃唐僧肉這個大衝突。

於是就能開始。

比如要寫《戰爭與和平》。皮埃爾、安德烈公爵和娜姑娘是三個核心主角。

結局設定好了,就要給他們增加彼此的經歷。難的是根據戰爭的歷史安排,給他們設情節。

於是就需要增加別祖霍夫、海倫這些人物。

而要給這些人物一個開場,就是小說開頭那連續的幾場舞會,給所有人登場的機會,這就是個共同的時間點。

大仲馬寫《基督山伯爵》,是先聽了一個人對三位仇敵復仇的故事,想寫,於是設定了結局,再想到了馬賽伊夫堡這個監獄,主幹人物(復仇的主角和復仇的對象)解決後,又開始畫各條線,設定其他線索人物。最後設定一個最開始的矛盾:1815年百日復辟前夕,一下子將主角和其他三個反派的關係建立起來了。

其實線索人物的強弱與否,就體現作者的編劇功力。中國評書的一個問題是,有情節抹不平,就常會強行讓某個牛鼻子道士軍師(諸葛亮、徐茂公、劉伯溫),一個二貨喜劇人物(程咬金、胡大海、牛皋),一個對方的弱智將領,來一起二二乎乎地過渡掉一個情節。這就比較兒戲了……

最簡單的一個設計流程:

結局:張佳瑋沒吃到白薯。

好了,設定張佳瑋。設定一個阻礙張佳瑋吃白薯的人。如果要增強對比,那就設定一個與張佳瑋爭奪白薯吃的人。

設定動機和出發地。比如兩個人是同時或者同地出發要去吃白薯。好就假設是鄰居。

然後不能各自單線發展,最好在搶到白薯前夕倆人要打一架。為了戲劇性,最好他們最初還是好朋友,還曾經一起喝酒說最後要一起喝酒吃白薯的。

加一個外圍線索人物,比如愛喝酒迷迷糊糊的鄰居老大爺,總是不小心泄露哪裡又新賣白薯了。

然後就能開始了。

白薯當然也可以替換成許多其他東西,以便潤色故事。比如,白薯是個女人,這就是個情愛故事。白薯是一個高地的旗幟,這就是個戰爭故事。諸如此類。


去買塊大白板,拿出馬克筆,畫張拓撲圖(相信我,這感覺太酷了)。

我一般是以人物為節點,他們之間發生的事件為連接。

按我的經驗來說,一般是某件事或者某個人觸動了你,一個關於故事核心的事件湧現出來——這個核心事件可能是結尾,也可能是你寫這個故事的最關鍵情節,但不管怎樣,這個絕對具有衝擊性的點肯定存在,否則你也無需寫故事了。然後以其為核心加入必需人物,做好大結構,剩下的東西,比如另外一些人物和副線,視心情和一些靈感而定即可。

記得隨時調整拓撲圖,馬克筆別是油性的,否則擦不掉。

其實,我不認為結尾不可以改變,只要那個關鍵的點不變就可以,否則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這個問題好抽象啊,可以有各種理解。

沒有試過,但我覺得可以有一種合理的倒推的方式:先設置出結局,然後把人物填入結局裡,也就是為人物安排好命運,再來思考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導向這個命運,儘力把人物的性格、習慣和行為細節豐富到最大化,畢竟任何文學作品都以人物為核心。

當每一個人物足夠生動了,生動到你可以清晰觸摸到他們是誰,知道他們各自會如何說話和思考,熟悉他們的一舉一動……就讓他們自然地相互遭遇,產生故事和情節,當然這種故事和情節的產生還是由你的想像驅動的,但有真實的人物形象作為基礎,一些偏差和細微的不合理就可以容忍了。

不知這是否算回答了問題。


倒過來想。

就和玩走迷宮一樣,如果要編一個可控的故事,我應該從終點的位置出發,然後允許在道路當中出現一些曲折。

在設計曲折的時候,也遵照迷宮原則,該上的時候下,然後到該下的地方上,在總體上保持一個動態平衡。

我再想想找一個例子給大家感受一下。


一直寫到所有人都死掉。(早晚的事)


寫一個故事,需要設計的元素有非常非常多,不把這些元素捋清楚,並且置於一個劇作體系之下,會出現混沌,無從下筆,也很難達到既定的規定結局。總體思路上,之前答案提到的「倒著寫」是對的,事實上,大部分的影視劇劇本也都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組織的。具體執行起來思路有很多,這裡介紹一種我習慣的創作方法。

首先需要介紹一種戲劇的基本邏輯模式:情境+人物→行動→場面→段落→幕,意即設計好的人物進入相應情境,會產生戲劇行動,戲劇行動交織的節點產生場面,場面就是戲劇的基本單元了。而題主所說的允許一定偏差,但是結局是既定的實際上是說故事的主行動線終點是既定的,那麼根據這個基本邏輯模式,有如下設計方法可供參考。

第一步,明確主控思想,也就是這個故事用一句話表達出來是什麼,例如:「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因為警察的方法比罪犯還要殘忍」。主控思想的確立,在《故事》中有詳盡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找這本書去看,這裡就不贅述了。主控思想是整個故事設計的綱要,之後所有的工作都會圍繞這個來進行。這一步的目的在於保證劇作的完整性,保證後面的設計不會跑偏。

第二步,設計人物,人物是劇作的核心和靈魂,一個故事不管表達怎樣的主控思想,亞里士多德說過,我們要讓故事身日人心,都要通過「陶冶」的方式,我們可以理解為「打動觀眾」,而完成這個步驟最重要的方法便是用情感來打動觀眾,人物就是情感的載體,也是故事中行動線的產生者和實行者。設計人物時,我們需要設計人物的性格,前史,人物關係,口頭禪,最高目標,貫穿行動等等。其中前史、最高目標和貫穿行動是這一步中最重要的事情,最高目標即人物最想要的是什麼,可以是具體的東西,也可以是抽象的,這個要明確的指向既定結局,貫穿行動即為了達到人物的目標,人物做了什麼,這將是組織故事轉折的重要參考,而人物前史則提供了人物產生目標和行動的原因,例如:有個女孩為了賺錢去打拳擊,原因是小時候家庭不和以及貧窮。

第三步,明確情境,情境包含三部分,環境,人物關係和情節構置。其中最有活力的是人物關係,劇情的轉折,行動線的轉折,情境的變化很多都來自人物關係的變化和發展,因此可以適當的將人物關係複雜化,在每兩個人物之間都設計多重的人物關係,比如既是父子,又是師生,同時兒子還捏著父親的把柄,父親則掌握著兒子的生活費。情節構置中,包含有行動線的設計,這承接人物設計也是人物設計的發展。

在明確了以上三步之後,剩下的就是體力活了,把行動線條條捋順,人物關係的發展與變化過程想清楚,將場面與場面結構起來,並且給場面內和場面之間加入轉折。就可以啦。

以上~

參考資料:《故事》羅伯特·麥基著

《論戲劇性》譚霈生著

《詩學》亞里士多德著


先寫結局,就像某些活動策劃稿,不管過程如何,結局一定能實現既定目標。


請參考君東編劇的《炊事班的故事》和寧財神《武林外傳》


我認為結局反映的是故事的價值核心。寫故事的方法很多。其一就是:

先確立故事的內核;

然後設定合理的情節框架和人物。這裡的「合理」即情節符合邏輯,人物設定符合故事的背景;

接下來一個重點就是塑造人物了,人物的塑造是在角色設定的基礎上的創作。這需要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把握;

最後就是情節的展開。這個是人物塑造為基礎的,同時也是為人物塑造服務的。


出偏差的人物都死掉了。。。


採取民主集中制,掌握多數人即可。


倒著寫,設定悲劇人物和喜劇結尾人物,倒著寫回去的時候,將悲劇寫成喜劇,將喜劇寫成悲劇,寫到二分之一的時候再改一次風向,這樣就變成了悲喜悲,喜悲喜,合情合理,最後又讓人唏噓


如果看故事開頭就自然想到結局,那故事就算不得故事了, 私以為無論怎樣寫故事結局總能回來的,即使主角都掛了,還是可以看到他們的幻影,有來生也說不定呢。 當然如果結局既定, 那在到結局之前,總要有幾處暗示,這樣才不顯得突兀。


這個問題太開放,寫作者經驗不一,也許每一個劇本或者小說都有不同的方法罷。


「老公,我想要」,「今天不要了吧,有點累」,「不嘛」.........「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總是喜歡給反派塑造一個悲慘的過去?
求推薦一些腦洞大開的奇幻故事!?

TAG:小說 | 創作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