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外國語學校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我是廈外2014屆畢業生,對廈外的記憶還熱乎乎的

前幾天晚上看朋友圈時候看到了朋友轉發關於一篇自己中學的鏈接,我就在想,我母校的氣質是怎樣的?看了以上答案,發現該說的細節都說了。

所以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跳脫出原先的觀點。

我的看法是,廈門外國語學校本質上和其他重點高中沒啥不同。

可能全國的高中,凡是帶上「外國語」,都會有奶茶MM的即視感。但那是南京外國語或者杭州外國語。。實際上,我們廈外裡面女孩兒嘛,也挺漂亮的!

但是,如果我說外國語的妹子只是因為「外國語」的校名所以就漂亮,那麼這種鬼邏輯只能讓你覺得我小學都沒畢業。

不可否認呢,外國語妹子是不錯的。原因是:

1.男女比例:男生永遠佔少數。

首先呢,男生一般對漂亮的女生會有更深印象(只是說整體,答主我絕對不是這種人~ = =)那麼在一個群體中,女生基數一大,漂亮的必然在數量上更多,對男生的衝擊力也越大。舉個栗子:假設美女數是前20%,那麼男女比例4:5和男女比例5:5兩種情況中,4:5的情況平均每4個漢子就分到一個美妹子(原諒我這種無節操的說法),So……

2.文理比例:據我了解,廈門外國語學校是全省文理比例最低的學校(之一),800人中大概300多人選擇了文科。而文理科妹子的習性作風在統計意義上來說,確實有區別,這個不贅述(理科妹子別打我臉,我說的是統計意義~事實上理科妹子里各種校花呢)

所以,外國語妹子不錯。

所以,你也知道了,凡事皆有因果,外國語如果真的有什麼超脫於一般學校的地方,也會有原因;外國語若有哪些制度根源和其他重點中學相同,那麼外顯出來的氣質還是會很明顯地和其他中學相同。同樣的,外國語若有不如其他學校的短板,那也必有原因。

外國語學校在教學人員,教學內容,行政體制構成上來說,和我們的兩位老基友,廈門一中和廈門雙十中學相同。

老一輩老師們大多福師大畢業,年輕教師們呢就是廈大北師大,教師整體素質與一中雙十無異。(不過因為外國語在島外,且Too Young Too Simple,可能會讓人覺得占不到地利)。

內容:除了英語之外,完全一樣。全體廈外人民都很懷念一款叫 Supergoal 的英語教材,我們初中用的就是這個。我覺得這款教材真乃神器,必須全國推廣!高中時候換成了高中課標系列,好像很多人就沒怎麼上英語課了。小班教學,20多人配一個英語老師(其實到後來沒感覺和大班教學有什麼不同,除了沒交作業更容易被發現)

行政:貌似還是充滿了中國式的感覺。我聽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在黨性,真誠,智慧中只能同時擁有兩者。嗯!

在這些方面,外國語的DNA沒有不同。

但是,每個學校,都會有一些先驗的經驗和思想,這些思想經驗就如同我們小時候聽的閩南話,你有也得有,不想有,最後也得有。

對於雙十中學來說,他們以學(shua)術(ti)為基,輔以各種歡樂的娛樂,也是其樂融融。他們的學姐學長這樣做,於是他們也如此。

對於廈外來說,我們高中都會在各種跳蚤市場,十佳歌手,綠意社等等千奇百怪的名字中度過。說白了,就是玩心更重些。我們的學姐學長這樣做,於是我們也如此。

但是這兩種態度是沒有優劣的,雙十更像德國人,他們嚴謹,而且娛樂方面一點也不賴(BTW,我是德國偽球迷)。外國語像法國,天天喝著紅酒,順便也寫了作業。我個人氣質或許更偏向雙十,但是很感謝外國語讓我同時擁有了這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所以你看到了,外國語和他人不同的,是他們的文化內涵。這種內涵呢,語言描述會很蒼白,樓上有圖,你們可以腦補地感受一下~(對了,我們制服真是好看,贊一個哈)

事實上,每一所中學都保有其自己的文化精神,而這種精神一定也會印在其學生心中。福州一中,泉州五中,廈門雙十……這些學校的同學幾年後,或許都能夠以某種奇怪的氣場,認識出那茫茫人海中的校友。

其實很多東西,我們多想想也就能去除對其的某些特定看法。

凡事皆有因果。

但是太理性了也沒啥好玩的,高中就是自己成長過程中你的一個小戀人,Ta陪你走過那麼多歲月,你說最後你以一股子純理性看待Ta,你有考慮過Ta的感受么?

所以,那些三年中走過的情感和記憶,才是真正讓廈外學子留戀的東西。

而這,對於全國正處於青春年華的莘莘學子來說,亦是如此


2012屆畢業生。

初中三年,高中兩年半,後來出國了。

本篇答案針對不是廈外的人看的,雖然我感覺不是廈外的也沒人看。題主你是廈外的吧?

寫在前面:千百萬句的讚頌,如果非要我說一句廈外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廈外讓廈外人都太自信了,不過那又如何,我們天生狂妄,這就是我們的態度。

難掩激動,也想好好答一答這個題目。但是現在已經是袋鼠國深夜,腦子裡一團混亂,又很想把他寫完,不足之處多包含,輕拍。

首先先提幾個特色吧。

1)短髮女生也很可愛:) 是的,廈門外國語的女孩兒們都是短髮

(圖片上的菇涼是我的初中好友,已徵得同意使用這張照片,雖然她嫌不好看)

2)兔子舞讓你精神滿滿。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覺學校的傳統好像有了兔子舞。當然這可能只是屬於我記憶中的一部分,現在可能不流行了。

3)初中時周三大課間的勵志歌曲。周三的大課間都是不要運動的,當時的我是最喜歡周三了。

4)配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外教

5)高中配有新疆班,增強了民族間的交流:D

6)每年都會有年冊,記錄應屆畢業生的點點滴滴。也有出國和保送攻略供學弟學妹參考。

7)有模擬聯合國,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和presentation的能力

大概是這樣子,想要談談的時候卻突然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以下切入正題。

==============================分割線===============================

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我們關注的不外乎以下幾點:

(1)校園環境以及周邊

(2)學生日常活動以及生活

(3)師資和設備以及教學

(4)社團風采

(5)未來機會

而自然,對於我們這些答題者們來說,我們關注的都是那些抹不去的青春。

==============================分割線===============================

(1)校園環境

初中部位於湖濱北路,教學樓一棟,綜合樓一棟,宿舍樓一棟,操場一個,籃球場一個,外邊還有風雨跑道一個。校內種有許許多多的棕櫚樹,操場邊還有一顆大榕樹,etc。

初中部外面就是篔簹湖,中午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在湖邊散步。然後在12:45分時趕回來上午自習。

→_→是初中做班級雜誌的時候手抖寫的字,找不到原圖了,湊合著看。語法錯誤請忽略,那時候我還是個孩子。

高中部在島外海滄區,籃球場,大操場,藝術樓,宿舍樓×3,食堂×2,教學樓×1,千人報告廳×1,梯形教室×1,體育館(含游泳池)×1,etc。

PS:高中大部分學生都是住校的,周邊的環境也良好,環境優美,靜謐。

每個走廊都配有裝熱水和溫水的地方,初一一進去的時候老師還會關注身高,有校工伯伯幫你調整課桌椅的高度,讓你有個正確的坐姿。

教室配有電腦,投影儀,電風扇以及空調。

我校高中部的宿舍也是令眾多學子懷念的地方,六人一間,配有洗手間,男生宿舍還有陽台,好不快活。

大家可以從圖上看到,我校的綠化做的是真真極好的,高中還有許多雞蛋花,大家在這樣舒適的環境里學習和生活,像在世外桃源似的。

==============================分割線===============================

(2)學生日常活動以及生活

初中的話,島內學生都基本不住校。每天的生活就是7:20開始早讀,然後17:20早早放學回家。廈門外國語學校真的是業界良心,從來不把學生留到很晚,筆者的老爹一直很誇讚這一點,相比其他中學,我們學校的放學時間是最早的。

每天我們這些(熊)孩子們都帶著歡樂的心情在上學,偶爾犯困,上課打瞌睡。

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也良好,我六年來生活在這個學校,可以信誓旦旦地說我校不存在老師偏心學習好的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都良好,幾乎不存在打架鬥毆等行為,只會出現一群逗必一起去捅蜜蜂窩這種蠢事。

大家在迷茫中奮鬥,在奮鬥中玩耍,在玩耍中分別,在分別里流淚。

高中時期,由於大部分學生都是由本校直升上來,所以整體的氛圍和初中沒有大差異。多的就是更豐富的社團活動以及宿舍生活。

早晨6:30的起床鈴,每周五天都是不一樣的喚醒歌曲,refresh你的每一天。【雖然我從來沒聽到過,睡得死死的】

然後開始一天的課程,中午12點下課,14點上課,一直到17:20,基本學校每天提供的課程就告一段落,19點開始晚自習,21:50晚自習結束,22:30熄燈。高三生會多一節晚自習,23:30熄燈。

總的來說,在心靈上,學子們在這個和諧的氛圍里都是積極向上的。

(3)師資和設備以及教學

學校的老師每一個都很可愛,他們真心喜歡著學生,喜歡老師這個職業,都是用繩命在育人。

我校的老師除了在學習上對學生有幫助,在心理上對學生的幫助也很大。他們關注學生的情緒,關注學生的點點滴滴,有時候備課備到很晚,上課有條不紊。

設備上,相信每個學校都是差不多的,這裡就不多說了。

教學上,想提的是我校的教材。初中的時候英語使用的是美音的super goal,內容詼諧有趣,剛才看見其他答題者也有提到。

想補充的是,初中的時候,數學也會教得比其他學校快一些和深一些,我校有自己出的配套練習,稱之為校本作業【沒記錯的話,牛皮。】所以我校在數學和英語上會比其他學校多一些優勢。自然,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礎讓學子們在剛上高中的時候也會略微輕鬆一些。

我校並不是填鴨式教育,許多老師的教學方法都重在理解,並且他們的講課如涓涓細流,一點一點滲透到你腦海里。

最神奇的就是,高一的時候很lucky地上到鄒老師的語文課,他就跟你嘮一整節課的「廢話」,但是他帶的兩個班語文成績還是年段第一。

英語方面學校還鼓勵學生背誦新概念英語,這也是為何我校學生的英語基礎都會比較好的原因。每周都要背兩篇新概念英語,周四早讀要默寫其中一篇。【好的,雖然很多人都是事先抄好的哦→_→】

==============================分割線===============================

(4)社團風采

一直感覺我校最大的特色是學生會。

有幸在學生會工作兩年,很喜歡我校學生會的運作模式。

而社團在學生會的管理下也都如百花齊放,各有風采。

學校的幾個重大活動都少不了學生會的努力,而這些活動中也都少不了學校的社團:

外語節

體育節

元旦文藝匯演

初中部的六一匯演

運動會

校園十佳歌手賽

老歌會

前面的兩個節日都會為期3-4周,相關的活動都會在期間舉行。

比如外語節

有新概念英語背誦大賽,在香樟大道的兩側插滿各國國旗,每個班都會領到一個國家,要在板報上介紹這個國家,還要在外語節匯演上出一個節目,所有內容都是用英語的。

學校的管弦樂團,直屬吳老師:D

私心放一張我所辦的民樂團,廈外第一民樂隊→_→但是卻是社團的形式,感覺一直是一個遺憾。現在也不知道民樂社怎麼樣了。

學校也很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體育活動,強制學生運動。

雖然當時我對運動深惡痛絕,但是現在才發現有個健康的生活才是一切好事情的源頭:D

大家也要保持運動哦。跑題了。

體育節的時候還會有師生籃球賽,許多菇涼們的小鹿都要撞死在路上了:D

學生社團,就拿我所參與的兩年來說,也是很多樣化的。

比如:

瑜伽社,拉丁舞社,魔術社,魔方社,街舞社,還有我的民樂社等等。

當然,每屆學生裡面人才和興趣都會不一樣,所以每一屆學生會都是獨一無二的。

學生的課餘活動一般在中午午休期間,晚自習除非是部門開會,是不允許社團活動的。

每周都會讓社團們把下周的安排都遞交上來,周日晚上廣播統一會通知一遍。

所有的課餘活動也有條不紊並且多樣多彩,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都能得到鍛煉。

==============================分割線===============================

(5)未來機會

在我校的學生,一般來說,簡歷上都很有料。

學校的校園管理部聯合學生社團,定期提供志願者機會,可以在博物館當講解員,可以到養老院做義工。我校出國班也曾去四川工地搬磚【對不起我實在忘記你們的項目名稱了】。

這些活動都是學生們可以自主報名參加的。

同時,我校每年都能在各大高校拿到一定的報送名額,每年平均能保送150人,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有高考壓力的!

保送成功的同學也將會參加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

而在我校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許多也都出國深造,他們很多都有著很強的能力比如自己申請學校,找外教老師寫推薦信等等。

總的來說,在我校就讀過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能力:D比別人站在高一些的地方。

==============================分割線===============================

自認為還是挺認真在答題的!

我的目標讀者就是,不是廈外人的人。而本身也不想將答案寫成過多的回憶。

誇讚母校是肯定的,廈外真的成就了許多優秀的人。

今天我以廈外為驕傲,希望明天廈外以我自豪。

XMFLSers,我愛你們。=3=

==============================分割線===============================

深夜2點了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之後如果有看到不妥或者想補充我再來補充。

晚安各位。2014.8.23(北京時間)


2012界畢業生

做為一個在廈外只呆了三年的人,我也是有很多感觸的。

五年前(沒想到時間過去那麼久了),我中考失利,沒有考上和閨蜜說好要去的雙十(沒有考上是指沒有考上不收借讀費的的分數,雙十、一中分數線島外島內不一樣,而外國語的分數線是對全市統一的),這時候,我選擇了外國語。

要說外國語帶給我最大的財富,就是讓我從一個孤傲內向,不善交際的人成為一個積極向上、 樂觀開朗的人。(我現在有時候說我過去內向都沒有人信)

從幾個方面來說說我眼裡的廈外。

  • 你接觸到的同學

首先,外國語因為從初中生源就好,即使高中從全市招到的生源不比雙十一中(生源通常和當年的高考成績掛鉤),但是整體來說在這個學校里,你接觸到的算是全市最好的學生,而且因其初中的選拔制度,這些好學生不僅會讀書,還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我們那一屆有一個文科女生,學生會主席,據說上課常常因為學生會的事情不在,周末留校常常看到她在看武俠小說,但是成績穩居全年級前五,真正是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而這樣的人,在廈外很多。

說句真心話,廈外奇葩很多!換句話說,就是大家的思維都很跳躍,所以上課氣氛是很活躍的。各種各樣的怪人,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各種獨特的魅力。

畢業以後,你會發現高中的同學活躍在各個高校的學生組織、社團中,是當中的佼佼者。

  • 你接觸到的老師

廈外的老師大都很年輕,所以也比較能和學生打成一片,老師對我們來說更像是朋友,亦師亦友。通常教的好的教的不好的,都會得到同學們的喜愛。我高中三年數學都是龔叔教的(你們懂的),說實話,龔叔的課教的真不怎麼樣,但是我們都很喜歡他,班上同學從高一就開始記龔叔語錄,一直到現在,很多話都還記憶猶新,而那些笑點,也只有我們上過他的課的人才會懂,這就成為了我們同學之間的默契,畢業後,有時候拿出來再說,總是會心一笑。包括我高中三年的語文都是文恭教的,從高二分文理班之後,文恭就成了我班主任,高中我仗著自己還過得去的語文成績,常常上課看雜誌什麼的,寫作課睡覺(寫議論文真是毀一生啊)之類的,常常不交作文,文恭給我了無限的包容!

高三那時候壓力大,常常會找老師談心神馬的,老師也都會停下手上的工作。

當時我們的校長還是趙繼蓉,真的覺得她太和藹可親了!!一點沒有校長的架子,我記得我有一次是逃了下午的最後一節自習回寢室洗澡(掩面),然後半路碰到了她,我緊張得要死,不會罵我怎麼不上課偷偷跑出來吧之類的,之後我不知哪來的勇氣說了聲「校長好」,她親切地回我,「你好,吃飯了嗎?」感覺當時我的心都要化了(T^T)。之後知道要換校長還難過了好久。

(這邊只列舉了我幾個我比較熟悉的幾個老師,沒有提到的大家勿噴)

  • 你感受到的校園氛圍

我一直覺得廈外會有著和其他中學完全不一樣的氣質是因為他很年輕,廈外今年32歲,不比一中、雙十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歷史太長,往往會有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年輕,就意味著有更多可能。

廈外的作息是每天七點四十開始第一節課,四十分鐘一節課,下課五分鐘,早上五節課一直上到十二點,上午是比較累得。下午不管春夏秋冬,兩點開始上課,通常上兩三節課就下課,最晚也就是四點半下課,晚上七點才上自習,這段時間,學校就有各種各樣的活動,當然會有人選擇呆在教室完成作業,但,當大家都去看老歌會,十佳歌手賽參加各種活動,千人報告廳傳來各種聲音的時候,你還能靜得下心在教室或是離千人報告廳最近的圖書館自習嗎?

廈外相對於其他學校來說算是民主的。學校的大小活動都是學生一手操辦,有很多活動我覺得辦得比大學還好。對於學生的處分,學校參考自律會的意見進行處分,而處分常常包括,出一個關於禁煙的板報,做一個關於吸煙有害身體健康的演講之類。而學校每天的起床鈴和睡覺鈴,也是通過學生推薦,最終各班派代表選舉出來的。我還在學校的時候,最愛的就是每周二的《早安晨之美》,在「對啊對啊對啊對啊」中開始新的一天。

因為我高中才進廈外,初中就算英語成績再好,在接受過supergoal洗禮的各位同學面前只能算是渣渣一個,高一的時候我的英語成績通常都只有九十幾分(都是淚),有很多人會說進廈外英語會跟不上什麼的,根本就是瞎扯淡,不努力,就算智商再高也考不好。高二整整一年,我每天早上六點十五分起床,洗漱完畢六點半就到操場讀英語,這時候,操場上已經有很多人在晨讀了。差不多讀到七點,這時候操場上是人最多的時候,足球場上,各個樹蔭,角落,籃球場,都是讀書的人。經過一年,我的英語成績基本穩定在120。雖然依舊比不上那些輕鬆140+的大神,但應付高考還是可以的。廈外的英語是小班教學,所以老師可以關心到每一個同學,也讓你更有信心讀下去。

廈外對我們是真正的「富養」。物質上我們的住宿條件是很多大學都比不上的,食堂菜好吃,品種多,小賣部更是彙集了各種品牌的飲料、泡麵(大學都沒這樣的條件T^T)圖書館的自習條件也是相當棒。精神上,我們被灌輸的是「中國靈魂,世界胸懷」,而周圍的同學也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所以我們在高中時候眼界就已經很遠。

對於廈外的驕傲自豪感,不僅在於學校所獲得的榮譽,每年高考的錄取率,更是我們的凝聚力,每學期到了期末,總會有很多畢業生回廈外見見老師,找找當年的感覺,常常一回就是一整個班級。因為我們在這裡認識了一群可愛的人,所以不管走多遠都會想要常回家看看

(其實對廈外想說的太多太多,整理好語言再補充)

===============================補充1==============================

我突然想起來我之前和高中同學所說的,我覺得廈外像是一個烏托邦

我們每個禮拜天進入全封閉的校園,周五再出去,除了偶爾叫外賣,幾乎不和外界接觸,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全部來源於報刊亭的《看天下》等雜誌(那時候《看天下》應該是報刊亭銷量最高的雜誌吧)。

我們這些已經畢業的人,常常開玩笑在說,廈外把我們寵壞了,因為我們的高中生活太美好,我們雖然關在校園中,可是學習生活卻豐富多彩,以至於我們進入大學,發現一些所謂的211大學的校園氛圍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小小的廈外。

有人評論說配圖更好,然後之前高一高二的運動會,我都會把各班的展板拍下來,我摘取其中一些,有些真的比大學做的還好,嘖嘖嘖


  1. 來來來,開始回答。

  • 我,嗯,一個小渣渣,在七年前因為小學成績還不錯參加了外國語的考試,考試前提是你小學畢業三科全優。當時知道自己有資格參加考試,一點感覺沒有。。。學校還開了一個會,邀請家長學生一起參加,非常榮耀呢。當時只聽說考試非常奇葩,什麼法語啊,西班牙語啊,義大利語啊,腦筋急轉彎啊什麼都會考,完全沒其他概念啊!親友都來祝賀,好像自己已經上了大學一樣哈哈哈哈哈,當時簡直屌的不行了。

  • 接下來就被我媽強制抓去參加補習班,嗯,補習班。這簡直就是坑爹用的啊!那個老師是外國語的英語老師,長得超漂亮,對我超好,當時好喜歡⊙▽⊙簡直就是女神。但那個補習班真的超坑,在裡面碰到了好多以後的校友,現在都忘了有誰了,課程根本和考試沒關係,就是數不清的英語卷子和智商卷子,做的外焦里嫩,然後第一次見到了讓我們又愛又恨的supergoal!當時簡直和天書一樣。。補習班就十節課,兩千多,簡直敲詐,反正只要有關升學的課程都超級貴,不必多說。補習班沒什麼用,就說說就好哈,反正今後都是排位了,完全不需要這種課了哈,還省錢了。

  • 選拔考試就這麼開始了。。考的一團亂麻的一次考試,反正就是各種坑。印象深的不多。有個不知道什麼語言的題,分辨陰陽,好像是義大利語還是法語?考前看了相關的書,這題還是比較順利,現在忘光了簡直慚愧;有個大魚吃小魚之類的題,當時腦抽居然不會。。還瞎寫,事後才發現多寫倒扣分,直接扣掉20分直接跪了;一個小時有個課間休息,最坑的事就來了,莫名其妙就放了一段錄音,尼瑪還是福特汽車發展史什麼的,完全不在意,休息完後居然讓我們複述內容。。又跪了一次,斷斷續續寫了幾十字毫無頭緒;最後一題就是找規律,然後就是小學奧數水平,還是挺容易的,分數還挺大。印象不是太深了,反正考試挺坑的,什麼都考,從語言到閱讀但數學都有,這些東西現在都沒有了,因為排位招生了嘛,大家看看爽下就好啦。

  • 這之後就是入學分班考試,你的號數就是你的入學名詞,我居然晚了一小時去考試。。。結果就是號數非常坑,考試本身難度不大,稍微複習就好。

  • 終於到學校了啊哈哈哈好興奮,外國語學校是一個多元化的學校,不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也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一切活動,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我們是很看不起那些刷題機器學校的呢。在學校學習就一個詞,愜意!平常真是各種活動輪番轟炸:外語節,藝術節,田徑運動會,校運動會,音樂節,Christmas Party等等等等真是數不過來啊。比較有趣的就是外語節了,每個班級cos一個國家,從飲食文化生活習俗各方面作介紹,有兩天的展示時間,海報啊壁畫啊板報啊cosplay啊美食展啊應有盡有,你就感覺你親身到了那個國家一樣,還有各國外教參與其中真是酷炫的要命哦!!

  • 上課方面。每天七點半開始早讀八點上課,遲到是進不了門的要和保安叔叔喝喝茶聊聊天談談人生然後被段長帶走接受班主任的批鬥和懲罰,懲罰一般是下午掃地之類的,有的班主任會叫表演節目這酸爽簡直過癮啊!每天上午還幾乎都能見到壞學生硬闖保安亭的一幕,那叫一個刺激,不光武鬥還文斗,嘴皮子開動起來加上手腳並用,保安一句呵呵一個電話,段長駕到直接滅殺毫無還手之力啊,我基本一周遲到三次,和保安頭混的都挺熟,每天上午都是直接在保安亭找把椅子坐下聊半小時天再被帶走,學弟學妹可千萬別學我啊!!!每天九點二十有大課間時間,也就是自由活動,你可以到食堂買點雞排啊薯條啊汽水之類的和同學聚在一起聊聊天,也可以衝到球場打個半小時籃球一身臭汗回來吹空調上課然後被老師趕出去,學校廣播還會播報新聞和音樂,總之就是愜意和輕鬆啊!上課特色的話其實初中沒什麼特點,喲特色的就是我們英語課小班授課,一個班兩個老師,用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神書----supergoal,簡直及口語單詞語法聽力知識於一體的大全集啊,上三年用七年啊,一直到大學都在吃老本(真是慚愧死了)。每周還有外教課口語課,不能辱沒外國語學校的名聲嘛,英語必須頂瓜瓜,每次質檢都是虐殺第二名十分的水平【得意地笑。

  • 體育方面。每周兩節體鍛課兩節體育課加上周五放學早,體育課基本可以算上每天都有。體鍛課就是每周一三或二四的下午最後一節,可以自由活動,答主基本就是籃球籃球籃球。現在學校已經橡膠場地有機玻璃籃筐覆蓋,想想當時我們可是水泥地木板框簡直不能忍。打球時間持續到五點四十,之後保安會來清校,所有人都要從該體育場消失,嘴皮子好的可以商量下多打二十分鐘,但一般的策略都是游擊戰。保安一走我們再出來然後再被趕再出來,鬥智斗勇,教學樓,廁所都是躲藏的好地方哦。一般是持續到六點多天就黑了,不過有時碰到本鋼大哥也就是我們的教導主任就得記名字明天等死吧!!
  • 吃的方面。學校因為小人少所以只有一個食堂,其中有六個學生窗口一個教室窗口,教師窗口菜色普遍鮮亮可口,但價格也比較貴,適合改善伙食。一般老師不會幹涉但有的比較雞婆的老師會趕你走,打飯也是老師優先的原則。學生窗口的話菜比較普通,價格從初一六塊四個菜漲到現在十塊三個菜左右,真是越來越吃不起了。每天中午的十一點五十是一日一度的搶飯時間,那時學校就跟地震一樣整個學校都在顫抖,為了吃飯為了生存大家都毫無顧忌,有的人衝到食堂只花不到一分鐘簡直是神。不想吃食堂門口還有油炸攤,pizza,遠一點的還有蔡家坡,牛肉麵,砂鍋,大茶杯等一條龍服務,當然價格都比較貴,比較不適合每天吃。篔簹湖邊上還有燒烤,不過有人吃出過食物中毒聽說是貓肉所以還是不建議去吃。
  • 學校管理方面。之前還是比較寬鬆,但自從來了「茶哥」一切都變了。「茶哥」是我們的教導主任,因為國旗下講話神氣活現的「如火如茶」而得名。此人略微神經質,進校門帶零食記過;教師吃零食記過;打球太晚記過通報;早戀,呵呵可能會勸退。他為了抓早戀還發展學生間諜,記錄小冊子,各種手段用盡真是個大奇葩。學校門衛比較親和比較好說話,保安大哥資歷比較深從我們這屆開始已經七年了,我們都叫他「史瑞克」,他也欣然接受,每次我們遲到晚歸他都只是說說,還是比較和藹的,每次回學校都能碰到他和他聊聊天。
  • 學校一大特色就是直升政策,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人可以不參加中考進入高中,這也是我們很多人進來的原因,每年政策不同,我們這屆是380+人可以升高中,去除借讀生等基本你400名就可以進高中了,但聽說由於生源變差可能取消這個政策,也就只能扼腕嘆息了。直升班的生活簡直可以用糜爛來形容,基本沒人聽課,上課幹嘛的都有,吃零食玩手機調戲老師什麼的太普遍了,老師還會嚇唬你不好好上課趕出直升班這都是扯淡!!總之直升班學的東西高中基本沒用,就是認識下新同學提前開始假期罷了。但這段時間你也可以用來預習下高中知識來應付高中開始的分班考試,總之怎麼利用看你了,你想墮落還是上升全憑自覺了,這之後就是象徵性的參加下中考,考下體育,假裝很緊張的等成績其實都是學校自己改,然後你的初中生活就結束了,和老師合影擁抱謝師宴出去狂歡吧,高中就要開始啦!!
  • 總結下,外國語學校佔地面積不大,人也不多,但培養出的都是精英。我們沒有應試教育的死腦筋,更多的是世界胸懷,寬廣的視野。我們的校訓「進德修業」,要先有「德」才能談「業」。我們從不功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亮點,老師們也都很有特色,很有教學的一套方法,每個學生畢業後都只剩感激,就算像答主這樣的刺頭到畢業後和班主任還是和好朋友一樣,這也許就是外國語的魅力之一吧。毫不客氣地說,這是全廈門最好的初中,來到這你能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學習生活,你能得到多到不可想像的寶貴財富。坐落在湖濱南路88號市政府邊上篔簹湖畔的一所小小學校,充滿的是霸氣,是輝煌,是驕傲!我為成為一名廈外學子而自豪!!!
  • 說點有趣的點吧

  1. 小教室電腦經常不上鎖,可以打遊戲甚至看片(咳咳)哦!不過要記得拔u盤,後果自負。
  2. 學校最近在連廊裝了好多小長椅和花圃啊!!簡直是幽會勝地啊!!不能忍啊!!(答主又暴露了沒對象的現狀了。。。)
  3. 學校靠近乒乓球桌的後門可以翻牆進來的哦!!不過最近攝像頭有點多比較危險
  4. 學校有接近200個攝像頭,千萬別做傻事
  5. 小教室什麼的都換上大液晶屏,教室也是液晶電視什麼的真不能忍
  6. 教室攝像頭可是常年開著的,要注意
  7. 學校流傳各種情侶幽會門都是真的!!小盆友們可別衝動
  8. 生物實驗室那邊有個陳列室裡面各種超恐怖標本。。。。。
  9. 老師說的各種不讓你畢業理由都別信全是扯淡!!!!!!

作為一個廈外人我很驕傲也很自豪

once a XMFLSer ,forever a XMFLSer

敬請期待 @Gnostikoi萌妹的高中篇哦!!

--------------------------------------------------------------------------------------------------------------------------------------------

8.21修改

有個蠢貨叫我貼這個圖........請忽略

--------------------------------------------------------------------------------------------------------------------------------------------

修改於8.22

鑒於昨日與一位自認為引例充分而漏洞百出卻又言辭犀利鋒芒畢露的友人的探討,於今日做此修改。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

對於答案中充斥的譽美之詞我自己也感到不妥,畢竟問題是廈門外國語學校是一所怎樣的學校,無限的讚譽過於主觀,因為它代表了我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但我們仍不能讓它充斥於胸而遮蔽了雙眼,我們仍應以一種更加客觀的態度去對待,這畢竟是知乎而不是論壇(在這一觀點上,我贊同那位匿名用戶)。

外國語不自由但也很自由。畢竟它在我們心中再優秀也只是一所體制內的中學罷了,它還是有一般中學的管理制度,一般中學的部門建設,總體上還是以一種功利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就像畫了一個圈把學生約束其中,這些方面我深表遺憾。但在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當中,我們做著比別人更少的卷子,享受著比別人更長的假期,雖然個別老師仍然認為這會影響成績但學校的政策是不是依然從未改變呢?難道這就不是在現有體制內儘可能做到的最大改變嗎?讓學生的青春在體制內儘可能的自由而不是機械化的學習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初衷嗎?

外國語不學術但也很學術。誠然,高中的學術氛圍沒法和大學比較。但中學老師的社會地位,學校的規模,政府的扶持資金的投入哪一點有資本和大學叫板?單純的把大學和中學完全是耍流氓的行為。外國語的師資確實不如友校,但教師授課過程中傳授的人生態度以及做人準則又何嘗不會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使學生間產生良性競爭間接營造出一種學術氛圍呢?順便連帶「畢業生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為什麼大家有優越感?因為初中考進來的人在一定的社會輿論的誘導下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而高中考進來的也是同樣認為,這就好比羅森塔爾效應,對畢業生今後的人生軌跡有著無限大的改變力量,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把自己定位成精英,加以正確的人生態度,在日後生活中又有什麼問題呢?優越感有何不可呢?正因為大家都是精英,所以競爭就更大,加之學校強調的是全方位的發展世界胸懷,輔以學校展開的各種開拓眼界拓寬視野的活動,又怎麼能說學術氛圍不濃呢?

外國語在現行教育體制下,開始的DNA和普通中學沒什麼不同,但它卻發生了多種良性變異,但它仍有很多缺陷,仍不完美,但酒越久越醇,水越流越清,情越久越真,離別的越久對它的情也就越深,但讚譽還是應該留在類似「廈門外國語讀書是怎樣的一番體驗」來抒發更加妥當點吧。

誠如 @孫希民所言

其實很多東西,我們多想想也就能去除對其的某些特定看法。

凡事皆有因果。


對廈外的那種感情就是,

上了大學每一次別人問起我的中學,我都能特別驕傲特別自豪特別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廈門外國語的。

每天都能在大學校園裡見到廈外校友,即使曾經只是臉熟互不相識,現在也能很快地熟絡起來。

聊那些中學的八卦,分享消息的同時就像是在彼此間建立了排他的人際網路。

從來沒有後悔過在七年前參加了那場所謂的學習能力測試,參加了迄今為止最不知所云的一場考試。

感謝那場考試讓我成為六年廈外人。

感謝那所不過30多年的年輕的中學讓我的人生轉舵。

思明區湖濱北路88號 廈門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海滄區嵩嶼北路89號 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中部。

六年廈外人,一生廈外魂。


我是13屆高中畢業的,在廈外呆了6年,感觸真的頗為深刻。

遙想七年前我在外附小考點考的那場奇葩測試,沒有什麼準備,不過看到裡面都是一些智商測試的東西,好像還挺好駕馭的,反正不會就蒙嘛(我是沒有管那個倒扣分的規定啦),結果十分意外取得了蠻不錯的成績,然後從此和廈外結了緣,或者說,傍上了廈外這樣的好學校。

六年廈外人,一生廈外魂。

像那些外語節,音樂節什麼的別人都說過了,這裡我補充幾點,其實我一點都不羨慕那些能夠有大批學生考入清北的做題機器的學校,不可否認其中也一定會有綜合素質和見地廣闊的人,但是在這樣的學校里有大把的青春都被荒廢在了做題上。援引清華大學根據2011-2014年畢業生的質量評估,對全國百餘所重點中學進行了量化考核。但是,很多著名超級中學被評為「劣質」,讓人大跌眼鏡。這些「劣質」中學的特點為:考入清華人數非常之多,然而大多數學生在大學期間成績平平。在廈外讀了6年之後,你會知道,有一些東西,它是超越了高考,超越了清北那一紙錄取通知書的。不僅僅是能力素養,還是一種情誼和愛。不為清北而讀書是很傻的一件事,但是只為清北而讀書則是更傻的一件事。

廈外的活動真是非常能夠鍛煉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些社團活動,還有一些十佳歌手賽,辦得比大學還要好。我不是學生會的人,但是有幸接觸過幾個同學,不僅是那些在舞台上展示的同學,還有後台默默付出的人,他們真是非常用心的在籌辦準備宣傳推廣以及收穫,而這種活動實踐鍛鍊出來的能力,是天天做題得不到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倡導素質教育,我覺得原因就在於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廈外也恰好從各個方位提供了這樣一個舞台。在廈外這麼多的活動的籠罩下,廈外這幾年取得的成績沒有絲毫退步,每年一兩個常青藤,十幾個國外名校,一百七十多個國內高校保送生,還有三四版大版面的光榮榜,985更是不計其數。為什麼廈外能取得這麼優厚的碩果?

人文關懷。

其實我對於初中的感情是更好一點的,可能是初中的時候跟老師們的關係更近一些,而且一個年段里的人也少一些,很親切。具體的我就不談了,但是我能感覺得到,無論是什麼老師,不僅在課業上很用心,而且也很關心學生的成長。我覺得這就是廈外人文關懷的一個體現。你有遇到過改變你一生的老師嗎?我在廈外就遇到了好多個。他們不僅在功課上啟迪我無數,而且在生活與為人這一方面也讓我受益匪淺。進德修業,先做人而後做學問。

高考前,我在花園旁的木桌上自習,風有點大,這時候行政樓出來一個副校長,看到我他走過來問我為什麼在這裡,不回教室自習?我有些惶恐不安,因為權威,而且平日里很少接觸到他,覺得他刻板而嚴厲,對他的印象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支支吾吾的說了一些理由。然後他讓我衣服多穿點,小心著涼。還有就是燈不太亮,對眼睛不太好,然後就沒有再說什麼。

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高考那幾天,老師們都統一著大紅色的衣服,為喜慶也為祝福,我們踏著特意準備的紅地毯,和老師校長親密握手擁抱。倘若高考有任何一點使我緊張焦慮的話,這樣的情緒也輕而易舉被這種人文關懷所消融了。

貼幾張官微的圖片。就我們13屆的。

除了人文關懷,還有一點我想補充的是

教育理念。

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於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這是一句很著名的話,可惜我不知道出處,有誰能告訴我一下?)

當代世界教育發展有五大趨勢

1、教育終身化。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以人為本、面向世界。

4、教育信息化。

5、教育國際化。

其他答主有談到廈外的民主教育,我就不再贅言。至於國際化,私以為從我們初入廈外的錄取通知書上的期許就可見一斑:中國靈魂,世界胸懷。

當今中國有許多教育家批判填鴨式教育,欲求推廣啟發式教育,我覺得我們學校在這點上就做的很好。其他答主有提到supergoal這一本神教材,其實它不僅內容較為艱深,我覺得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的就是老師提供了全英授課這一環境,以及在授課過程中對於學習方法的傳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初中那三年對於supergoal和方法的融會貫通,讓每個廈外人都受益匪淺,一本書一個老師就能讓我們一直到大學二三年級還能夠吃老本無限受用。這箇中奧妙真是可想而知。我才不會告訴你多少學霸學神,在課外自發看了好幾本外語原著。有能力的多學,沒能力的也得逼著自己學。

眼界。

可能是地域的關係,因為廈門,也因為外國語,也因為世界胸懷,我覺得我們學校同學的眼界都是相對較寬廣的,這是我去中西部讀大學,接觸到許多內地的同學有感而發,他們對於世界的觀念僅僅局限在中國媒體,或是道聽途說其他一些國家或者政策的緣故,他們腦海中有著被曲解了無數遍的世界觀,而沒有真實的眼界,不過相對而言,可能每個人興趣點不太一樣,關注的內容也不一樣。我想說的是,沒有眼界你同樣也能生活得很好,但是眼界越寬廣,心胸越廣博,你一定能生活得更好。

總結。

我想把我們學校評價成一所「遊離在傳統教育觀念和制度邊緣的,民主平等關係融洽,出路多樣的重點中學」,畢竟在廈外,出路有這麼多,選擇也有這麼多,我是高考生,但是我可以感覺到高考對於我來說,真的只是一個比較無足輕重的選擇而已了。人文關懷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環境影響眼界是我想描繪的三大點。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取有舍有不一樣的經歷,而我只是在描述一個我眼中的六年的廈外。

---------------------------------------------------------------END----------------------------------------------------------

廈外,有你真好。


2016年6月29日更新。

作為一名海投物業的生管,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首先,大部分同學們都特別認真讀書,有的同學考上大學了還會來看我。我是非常感動的。當年有個黃同學,考上了北大,在那年的聖誕節,就回學校看我。

第二,半夜玩手機的同學, 被我收手機後誠懇道歉,讓我很有成就感。有些同學真的不為家裡著想,隨便買就是幾千塊的手機,上次有個同學買了個五千的手機被我收了,我跟好多的生管講,現在的小孩子啊。我一個月工資兩千多,買個愛瘋都是一筆很大的負擔。還是希望你們以後好好讀書。大概是14年的時候吧,那個時候我還在男生宿舍,有個高一年段宿舍竟然在宿舍里養倉鼠!我覺得這些同學,如果你們不想學習,還來學校幹什麼?我馬上報告了生管班主任翁老師和段長,對這些同學給予管教。

第三,有些同學喜歡學我說話,什麼宿舍長點名,熄燈之類的。我是為你們好,等你們長大了就知道了。

第四,你們要是再不聽話,我就要告訴生管班主任。小則停宿,大則退宿。不要做問題學生。

第五,同學們有空可以去李澤九老師的房間里玩飛鏢,看金魚,我是特別支持的。

打擊問題學生,我有思想準備,是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是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的,而且已經形成問題學生的這些人社會聯繫還蠻廣泛的,是有輿論能力的。我們敢於打擊問題學生,也就是說,像古人講的:「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就是要有這種精神!行為習慣不好,早上不準時離開宿舍,晚上不按時熄燈的同學,我要連同班主任,年段聯合打擊。

很慚愧,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我們的學校是一片凈土,請同學們不要搞什麼贊助,多去聽聽廈外數學中心組成員老師的數學講座才是好同學!


周二的大英課上老師給我們放了極地特快的片段,聽到響起熟悉的《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的時候,恍惚間才發現原來快到聖誕節了,才發現又要迎來母校校慶了。

瞬間想哭的情緒盈滿了胸腔。

步入了大三,壓力越來越大,每天都活得壓抑而忙碌,每天都喘不過氣的窒息感。真的特別特別懷念高中時候的日子,儘管那時候比起現在忙上百倍,卻仍舊是輕鬆愉快的。

周一的時候我們學院搞了個晚會,獎項全部內定,我們宣傳中心其實也保命參加了這個晚會,止步團隊三強。想到晚會之前領導一副噁心的口氣說「海報做得什麼玩意兒」;晚會前一天晚上還命令一般地讓視頻部的部員給幾個星期前就做好的視頻加字幕,想到晚會當天輔導員助理團隊放映的視頻和我們的一模一樣,她們的還是一改再改之後照搬我們的,時長是我們視頻的兩倍;想到晚會結束後全場合影,輔導員喊我們的時候是說「那個誰誰誰,幫我們照一下」……回來翻看電腦,從大一到大三為學生會做了這麼多東西,熬夜到凌晨做海報,因為領導催得急連課都來不及上要蹲在電腦前一直修改,瞬間真的有種不明白自己在幹什麼的疑問。

我想起廈外學生會的大家,想起宣傳的水母,想起文娛的M,想起學活的面癱,想起廣電的恩希……真的好懷念大家。

加上這學期課太多,越發有點跟不上的感覺,被課任老師定義為「ohne Begabtung」的學生……心情低落到想休學。

我好想回到過去。

想再看一眼你們的笑臉。

=原答案=

我是被小舜禹邀來的好害羞哦么么噠!

誒,大部分都和樓上一樣啦,不過我想來說說比較抽象的方面。

廈外的校訓是「進德修業」,注意了,這一點其實始終貫徹在廈外的教學理念里的,你很難再找出另外一所學校里的學生,擁有著這樣一種氣質。「德」在「業」先,這個字面意思就很淺顯,想必不用多說也能明白。廈外的素質教育真的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

廈外的學生敬師但絕不畏師,而且能和老師保持非常良好的關係,我以前下課沒事就愛去辦公室蹭蹭空調蹭蹭老師的吃的,或者和老師聊聊人生談談八卦,每個老師都有專屬他們的外號,我們每個人都愛死了他們。每次歌會都會邀請各種老師來擔任演唱嘉賓什麼的,然後全場一起嗨翻天哈哈哈哈。

廈外的學生會和社團基本做到了學生完全自主。我是宣傳部的,宣傳部的畫海報流程是社團向部長提交申請(雖然到後來我有自己接熟人的海報),然後部長給部員分配任務。社團的申請也是,向學活部提交立社申請,然後經過審核之後就可以成立社團。我當時擔任的是News Channel的編輯部部長和ACG社的副社長。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個周末趕海報的日子啦(ˉ﹃ˉ)怎麼體會到「學生完全自主」呢,挑明了說,在千人舉辦的活動,燈光是學生調的,舞台效果是學生弄的,舞台清理是學生自己的做的,表演編排是學生自己弄的,後台清一色學生。(嗯最後的畢業典禮上我也……知道了燈光咋調已經千人後台樓上那個全場電源開關啥的上面好神奇哦(。也是因為參加了學生會和社團,學會了PS,基礎的CE,參加了省際模聯等等……

可以說廈外的學生是一群特別有精力也特別有天分的人,經常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大神」,當然並不單單是學習上的,可能你不知道,托福7.5的那個人,也是做視頻的一把好手;可能你不知道,年段前十的人里,有參加了校管弦樂團的……

廈外的生活,已經提前和大學接軌了。

學習方面沒什麼好說,至少我個人體會到的樂趣是遠遠大於壓力的,在廈外生活久了,自然而然就會覺得,身邊有這麼多可愛的同學和老師和你一起努力拚搏奮鬥,一起嬉笑打鬧吐槽,是一件多麼多麼多麼美好的事情。

以至於現在,我再也找不到這樣一群純粹的人,也再也尋不回從前那樣純粹的心情。

最後呢,想起了初中我的班主任說的話:我們學校的學生,特別是那種待了六年的,對我們學校的感情,是刻骨銘心難以言喻的。


我有四個表姐,其中三個都是廈外出來的,不過她們讀理科,我讀文科。所以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我姐姐講廈外如何如何好,然後就立志一定要考廈外啊~~不過我是高中考上的,初考的時候數學才考了三十多分我會說T T,島內考生是考得比較「奇葩」的,什麼各種不知道那個國家的語言,然後給你資料,要你找出規律什麼的,都在考察學習能力,我記得還有就是聽說考試休息時間還播了考題....就是屬於那種完全沒法準備的那種,全看能力。樓上的 @Yu Michael 有提到這點,就不細說,島外考生就是考英奧、數奧、語奧。

廈外的副校長孫巧平,我很喜歡他,雖然他每次講安全就啰嗦好久,記得我們班那時候集體抗議換老師,周日抗議,周一就組織了談話,然後副校長還流淚了的說……剛開學的時候,他很慈祥地跑來問我們:習不習慣呀生活得如何啊什麼樣的。我翻了翻年冊,看到有一段保安寫關於孫校長的,就上圖上來好了。年冊是每個畢業生都會有的哦,是保送生做的,很精良很棒!有關於每個班級的,還有食堂阿姨啊保安啊老師等等很多有趣的東西在裡面!

年冊是這樣的啦!

右邊的k.o是附贈的一本攻略書!我記得一本年冊貌似是在50左右?有點久了想不起來了。

很多從廈外走出來的朋友,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好想回廈外看看,還是高中好。這裡的好,並不是因為大學的空虛寂寞,所以懷念高中的充實,而是廈外有一種獨特的氛圍。有很多非常非常厲害的人,在我眼裡,他們才是真的學霸:學習上遙遙領先,在其他方面也出類拔萃並且非常有想法。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自然而然體會到一種積極向上、自由而特別的力量,而不是每天身處在題海戰,一切都是在為了高考而拚命。我並不能夠說廈外就是無可挑剔的,廈外一直在做的,是在中國教育目前這樣的一個狀態下,儘力地為我們撐開一片與眾不同的空間。

對我來說,廈外開拓了我的視野。她是一所能夠容納各式各樣思想的地方,在這樣各種各樣有特色的人中,可以看到這個世界原來很大,有很多東西是值得學習的。

再說說老師,樓上有說道初中的老師很嚴,但是我覺得高中的老師是很松的,他們可以允許你在不退步的情況下去做你想做的事,我們高中的班主任讓我們去積极參加各種協會,告訴我們課餘生活也很重要~每個老師都很特別,有自己的綽號啊什麼的,跟同學關係都很好,記得有人說有的老師還會關切地問某對情侶最近關係如何啊哈哈。學校對於早戀如果不是在公共場合親親我我,是不會咋樣的哦,因為廈外存在很多對情侶在一起然後成績就!上!去!了的情況!

說說硬體,是無可挑剔的啦!該有的都有,後來我畢業了聽說學校的那個黑板可以打dota了,後來又變了,複製條消息:【廈重點中學大量裝備70寸平板電腦】「黑板」是個70英寸大的平板電腦,老師徒手就能觸屏操控,站在教室最後一排也能隔空寫板書!還能隨時插入視頻、圖片,變身高清電視。這就是雙十中學的「智慧教室」。廈門一中、外國語學校等也已著手開始推廣。宿舍教室食堂都有空調~

再說說課程,高一上的體育課我記得是學的太極拳,每周四要打,後來就跟大學一樣是選修課~有各種球啊有健美操啊還有踏板操啊,後來高二貌似有一整個學期是游泳課,連續兩節,那時候游泳池就在我們女生宿舍旁邊,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一群女生裹著浴巾。。。咻地跑回宿舍~(@^_^@)~

同時高一上音樂課,高二上美術課,高三上舞蹈課~跳的是sorry sorry,高三時候還有組織每天跑步,每天大課間老師都要跑來說:「快點出去出去教室不準留人。」高考前一個月還有運動比賽~我記得有個環校障礙跑,有一關是兩張課桌拼在一起,然後要求跳過去!!那時候我都震驚了,就不怕受傷么。。。考前半個月還有全年級一起跳兔子舞~校長段長都會參加!

主課程的話,英語課是分A,B班的,一班大約二十多個,小班教學,記得高一高二是全英教學,外教課每周都有,教過我的有被稱為「滷蛋」和「白煮蛋」的兩個外教,有次還來了個非常非常帥的外教!!但是我沒被教到!!畢業後聽說白煮蛋的老婆是騙綠卡。。。所以。。白煮蛋就回美國了。。。T T

關於課餘生活,幾乎每周都有講座而且有時候一周有好幾次,講座內容非常廣泛,質量很高,甚至比大學的很多講座都好,一般是中午十二點半開始,那時候沒有好好珍惜,聽得很少。記得有次聽個兩個女生自行車騎行環遊的講座,聽到了兩點多才回到班級,老師知道了,表示理解~

廈外最具有特色的應該就是外語節,12月的時候,為期一個月。老師會說:你們最近都忙外語節,所以作業給你們少點哦!有時候晚自習什麼的綵排,老師也不會咋樣哦~而且還臨近期末考(^o^)外語節有各種活動,超級有趣,各種展板都是亮麗的風景線,看到就會想:怎麼這麼厲害!能人輩出啊。廈外的各種協會是真的很!認!真!在做的!質量很高!什麼拉丁舞社啊魔術社啊模擬聯合國會啊,學校還有舞蹈團合唱團和管樂隊。對比下大學簡直了!外語節晚會超棒,經常聽走出去的學長學姐說:再也看不到比廈外外語節晚會更好的了!然後就是,就是好懷念以前運動會能夠隨便貼海報的時候,後來就不讓貼了,不然超級有趣呀!上圖上圖。

啊,還有,廈外作業超級少!對比一中,雙十…那就是小巫見大巫!最重要的是,作業少成績還好!廈外是活潑型的,一中屬於穩重型,雙十吧。。。個人不喜歡,雙十熱愛題海戰術,當時有舍友說他一同學在雙十高一時候就寫作業寫到凌晨一兩點寫不完。

關於吃飯的!!我記得我高一進去還有學校辦的食堂,早上一碗粥有肉有菜炒雞好吃,還是自己可以自己盛的~那時候一周不用50塊啊,後來。。。虧本倒閉了。總共有兩家食堂,各上下兩樓,味道很不錯,菜也多,個人更喜歡廈大。除了排隊的飯菜外,還有西北拉麵啊沙茶麵啊牛肉麵漢堡啊炸雞啊瓦罐,晚上還經常一起去吃麻辣燙~那個時候價格也不貴,而且一周一樣樣吃過來不帶重樣的,相對大學來說好太多!T T畢業三年了也不造現在咋樣,聽說還有牛排了。。。

啊對再講個制服好啦,夏天女生有三套衣服,一套制服,白色襯衫黑色百褶裙,還有兩套是普通校服,上衣一樣,不過下裝一條是褲裙,一條是長褲。冬天也是三套,兩套一樣的普通校服,一套藍色襯衫加深藍毛外套和圓領外套搭蘇格蘭裙。

(圖轉自人人網,侵刪)男生的找不到啊~就是夏裝白襯衫加西裝褲,冬裝藍襯衫毛背心西裝褲和西裝外套。

錄取率什麼的我想就不用說了吧~

最後,I LOVE XMFLS

---------------------------------------------------------------END----------------------------------------------------------


只想說一句話

六年廈外人 一生廈外魂


青春不過是集體清洗的裹腳布,自由超不過短短几里回家路。應試比不過各大高考大省,競賽一中雙十輕鬆秒去,素質更不比北上廣名校。在校生長長信心還在情理之中,離開了廈外的人們,若仍把它當作光環,大抵還是見得少了。這不是個招牌,只是個牌子,沒必要擦得鋥亮。

現在小升初屢屢遭打壓,我校最好的時候很可能已經過去了。今後更加沒有值得驕傲之處。

除了女生留短髮、百合朵朵開、分班特別多、六年一次性以外,跟別的中學沒有任何區別。廈外畢業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早該戒了吧。我對廈外仍懷有最深摯的感情,但這只是因為它像任何其他一所中學一樣承載了我和朋友們六年的時光,而不是因為它是一所好學校。

對了,不過除了高三一直有聖誕節過。平安夜留下很多記憶,當然忘記了的是多數。


不要整天想搞一個大新聞。你們知道行政樓的那些人天天在幹嘛嗎?2015年1月,保衛科叫來捕狗隊光天化日下打死校狗。而將這件事爆在微博上的老師隔周被處分。

學生會,有關係有後門你就可以進,所謂的民主不過是拉票。百分之70的班級代表根本不認識候選人。

技能點歪了的正義感爆棚的人很多,做出莫名其妙的事的人為 很多。

學校保安,對普通學生一張臉,對校領導孩子一張臉。

所謂的多倫多大學綠色通道,你在任何一個大的中介也可以找到,不管你是廈外的還是湖濱的。士嘉堡分校中國人80%,剩下20%是阿三。

莫名其妙的類似民族主義的愛校,有人在微博上發點對學校的牢騷,一小時內會被罵聲淹沒,無論是理性還是不理性。

曾經有段時間教育處發了一個「一雙外教師交流政策」,當時的某校長不僅不為老師發聲,而且阻止老師去抗議,有個數學老師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們能出國,就出去吧,永遠不要回來。」後來校長成了XZQ就更厲害了,裝模作樣發發言,LV皮帶配上大金錶,學校是暴發戶的遊樂場?

看看教學樓前新的燙金大字,核心價值觀。

看看成人禮誓詞上的擁護xxx。科科,噁心。

我懷念的,只是那些陪伴我一起走過的人,而不是外國語。順便還懷念學校游泳池。

反正在中國的名校,煽情是一種潮流,很多人一副我的學校它就是墜吼的姿態。然而畢竟還too young too simple。

匿了,有空再補充。


我覺得吧,不如把題目改成:

請你好好誇誇廈門外國語學校?

感謝知乎匿名


看到微信轉發就過來看了一下。從我入學那年開始,正好十年。一直沒回去過,母校的記憶已經有些淡了,但大多還是記得的。那年,我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參加了一場難度遠超我想像的考試,然後進了廈外。說到母校是什麼樣的,我只能說跟其他學校差不了多少。除了變態的LA讓我對英語直接失去興趣外,跟其他學校的生活沒什麼不一樣。看到很多人談到社團這個東西,可能跟性格有關吧,我一直不太喜歡這種東西,從中學到大學都沒參加過任何一個社團以及學生會。可能跟我們那時候環境也有點關係吧,總之,我在廈外的這六年也不會覺得比別人枯燥無聊什麼的,因人而異吧。廈外的校友好像都對母校有種很特別的感情,不是說畢業之後不如意吧,我想大多數校友在踏入社會之後的生活應該都還不錯。我本科畢業之後去了銀行,四大之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這種感情,應該是自豪、懷念等等結合在一起的。母校這些年也足夠讓我們自豪驕傲了。六年的時間,遇到的同學老師都很好,怎麼可能會不讓人懷念。其實很多人都對廈外存在誤解,我也不想解釋什麼,只能說來了你就不會後悔。一日廈外人,一生廈外魂。感謝廈外,希望這一生,我都能以你為榮。

--------------------------------------------------------------------------------------------------------------------------------------

看到一些其他答案,補充一下吧。

有一位今年畢業的校友談到校園的民主,我已經離開學校很久了,沒什麼發言權,但是我在校的時候深知此事純屬笑話,一個由學生組成的委員會,按照學校的意思開會,討論出學校的決定。現在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我不了解所以沒什麼發言權,只是把我當時知道的寫出來。微博什麼的我也經常看到學弟學妹在競選,這確實是很公平。至於學生會,我印象極差,主要是大學的學生會讓我非常非常失望,不談。之前我也說過,我沒參加過任何一個社團或者學生會的部門,發言如有失偏頗還請見諒。

廈外仍然是一所極具中國特色的學校。保送是優勢之一,也給學生提供了高考外的另一個選擇,儘管這個選擇比較狹隘,但比起其他學校,已經是極大的優勢。保送制度,也是他人誤解的重災區之一。再談出國,其實這並非廈外專利,其他學校也是一樣。一中雙十這樣的學校出國學生也是很多的,出去讀預科這種情況就不談了。所謂出國班,一雙外哪個沒有呢?

還有一位校友談到孫巧平副校長,此君教學水平我不得而知,但抓手機的功力確實一流。我這屆有位同學家境很好,成績很差,能進廈外多虧他是副校長的乾兒子,雖然最終因某事開除。孫副校長給我的另外一個感覺就是,非常啰嗦,不過領導都這樣,也不算什麼毛病。

既然談到母校較為不好的一面,不妨多說一些。為何我說廈外還是一所極具中國特色的學校?因為你在中國大陸所能看到的陰暗面在廈外也是存在的,權錢交易,考試黑幕等等等都是有的。譬如保送,譬如入學,又或者人事方面的安排。一個教務主任的老婆背名包開豪車的傳聞也不是一天兩天。某同學低分入重點班,然後保送這種事情我也不奇怪,07屆也有類似情況。

說這些東西,並非抹黑母校。我只是想說,廈外很好,但不要神話,不要過度描述,不要上綱上線。這只是一所普通學校,一所讓我永遠熱愛著的學校。


一個在廈外六年的應屆畢業高考考生應該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吧。

先上結論,其實答案很簡單:廈外是一所能真正把學生當人的學校。

理由以及補充如下:

(懶得看的看四五條就好)

1.首先我沒有說其他學校沒把學生當人,但在所謂現行高考競爭體制中,把學生不當人看的確是個普遍現象,本人接觸過衡水的學生深有感觸。但也同樣接觸過如同上外附中這樣名校的學生,的確十分優秀。

2.當人看不只是所謂的只是在校園內搞民主,這東西做得再好也只是表面的校園制度構建,與一個學校真正民不民主把學生當不當人毛線關係。因為民主是建立在裁決程序以及相關執行上的,我們學校不敢說十分的透明,我也沒有參與不能說沒有玩小把戲。但的確我們的選舉、投票、宣傳,都有做到公開透明,(學生關不關心是另外一回事)。以及有建立膳食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啥的,作為人大代表一樣的存在來收集民意,能確實看到由學生組成的他們正在努力(與學校高層的博弈是另一回事)。

3.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模聯,商賽什麼的更是家常便飯。你可以選擇做一個安心讀書泡圖書館的學霸,可以做一個隨意發展自己特長興趣愛好的社團達人,可以做一個在學生會內為人民服務鍛煉自我的校管,可以出國可以保送可以高考。尊重人的發展權以及自由權的確是把學生當人的表現

4.剛從高考中走來,切身體會說說吧。老師特別好,似乎在廈外執教的老師都受到了這裡氛圍的熏陶。在高考倒計時的日子裡,老師給學生們的比家長好太多,學生中的氛圍雖有競爭但是多為良性的互相調侃互相幫助,無論你學習好壞,老師對待你始終是耐心+認真,高考時期,每天最多的就是找老師,無論是班主任主課副課老師,你都可以找他們聊聊你在學習上的問題,但更為難得的是,你可以好好地和他們聊聊心理問題(比如說我就天天找老師聊天,處理我各種高考準備中出現的焦慮懷疑,我一直很感謝我的班主任),高考問題說到底還是80%知識問題+20%~80%浮動的心理問題,至少學校沒出現過什麼撕書打老師跳樓啥的,反而在學校的喊樓、高考進入考場的紅地毯、校長的擁抱、班主任在每個班中的激勵、保送生送來的祝福布置的備考室中你真真正正地能感受到家的溫暖。總結:在這裡就是戰友營,你能感受到那份一起走向高考戰場過程中的相互扶持,互相幫助,不落下每一個人。

5.一直到高考最後一科結束,回到班級收拾東西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你不知不覺淚流滿面,對這些曾經奮鬥過的日子你是多麼不舍,對這些曾經嘟嘴抱怨的入山的練習卷是多麼親切,對這些和你並肩作戰一同鬥嘴一同生活的人們你是多麼不想和他們分別,這時候你才明白:真正的高考不是剝奪人的權利,相反,高考讓你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6.文藝了一下,這不是我的風格啊。說些實打實的:作業量應該說是我見過最少的,不是機械重複而是精選有代表性的。並且高考時期都是以自習為主,或者說:學校給了你權利以及時間選擇是否要學習,大多的同學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學自立的學習習慣。(我這類周末從來不讀書的壞習慣也是一種選擇吧)

7.嘮叨一下住宿吃飯:學校是半封閉式,也就是你不走讀一般就是住宿。住宿的話我去過蠻多大學,感覺除了六人一間以外其他條件連清華都比不上,六人間+獨立衛浴+男生獨立陽台。定時熄燈保證學生睡眠(而不是如某校犧牲學生睡眠時間可自由自習至多少點)。吃飯的話兩個食堂,競爭關係,自由選擇,同樣可以作為理由。

其實還有保送高考什麼的可以寫,但是我覺得暫時沒必要。不想被認識的人關注所以匿了。


- 師資良莠不齊。教學質量和人品方面。

- 某些領導,某些教育學生的方式,配不上「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 曾經讓學生覺得「比起你今後的人生道路 學校方面的成績指標更為重要」。

一直覺得自己很奇怪,沒有周圍一些同學對XMFLS的自豪。我懷念的是和我度過6年時光的好友,真心熱愛學生的老師,青少年時期的幼稚和做過的傻逼事,但是這些東西真的沒有帶給我任何對於「廈門外國語學校」的集體榮譽感。


在廈門呆過一年,小地方,自然民生淳樸,但是問題也很多,比如小地方都小家子氣,稍微的自大。

廈門外國語學校,在我看來,就是老家河南隨便一個地區高中的水平,名字高大上,實際也就那,無論教育水準還是整個文化氛圍,都可以用普通來形容。當然,地方小的優勢就是資源優勢,很氣派,至少看起來很高端。相比之下,洛陽前20的高中都能把它打趴下


我剛畢業,高考那天還熱乎乎的,現在莫名其妙快要開學啦。我的中學滿滿六年全在廈外度過,所以無法與其他中學做比較。

相信我,任何地方都有糟糕的人糟糕的事,所以我只能討論我所經歷的事情和我能感受到的整體氛圍。

我最想跟沒在廈外待過的人形容的就是,廈外是個充滿可能性的地方;這也是我最驕傲,最熱愛的地方(此處可能有之一,忽略病句= =)。

剛進學校你就可以選擇小語種,一小撮人從此基本告別可愛的英語哭哭哭;然後你萬一覺得小語種讀不下去……那麼轉去英語沒問題,我有個同學高二轉英語,保送去復旦╮(╯_╰)╭至於活動,你可以選擇去試試學生會面試,或者進到無門檻社團尋找同好,當然也可以無事一身輕╮(╯_╰)╭升學選擇……中考的時候可以選擇別的高中,到高三的時候,高考保送出國隨便你╮(╯_╰)╭

這樣子開放的氛圍教會我幾件事:

1、老師可以像朋友,或者家人。我記得高考之前,有次班主任跟我說:「我最大的心愿不是幾個幾個清北,是你們全部高高興興地考完高考。」我高一的班主任影響我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但是不要以為他是心靈雞湯代言人,他到現在還記得我欠他綠豆冰棍,還了一根,還有四根,氣死我了。我初中的語文老師,滿腹經綸說的就是他!!!我有時候回初中,每次去看他,都像他還在教我一樣。更不用說兩個法語老師……完全是家人。

2、想做的事情,可能很困難,但是可以做到。標序號真不像我。舉個栗子。我們學校……禮堂的設備……扶額。我不說哪些個燈是壞的了╮(╯_╰)╭甚至投影還壞過,也是醉了。但是還是辦出了很多很棒的活動,儘管可能有瑕疵……活動完校管文娛有可能被訓訓訓╮(╯_╰)╭但是新人就是這樣成長的嘛。好像沒踩在這點上。好吧我再舉個栗子。我們主席團的選舉……從我高一的時候才變成直選╮(╯_╰)╭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堪稱創舉。從徵得學校同意,制訂選舉辦法,到組織選舉活動,處理選舉問題……扶額。但是我們辦到啦,一屆比一屆成熟,一屆比一屆參與廣泛,很欣慰,耶耶耶。

3、表達與發聲。高一的時候,有人覺得高三的學長學姐晚自習放學太吵,然後跟自律委員會反映,然後高三段長在班主任會議上強調。我高三的時候,高一的孩子突然學會了中午打羽毛球……吵得可怕。反映到高一年段,段長同樣統一做了規定。當然了……每次反映問題,問題不可能被解決得非常徹底(有些高一小朋友就是非常喜歡羽毛球),但是發聲總比不表達好,理性溝通與相互理解總比其他方式解決問題好。我們年段的壯漢們也沒去拗斷高一小朋友的球拍嘛,對吧。

好,我湊齊了三個,還不能召喚神龍。

我想起來,我跑去保送考試的時候,跟一個別的地方外國語的老師聊聊聊,她問我哪兒的,我說廈外~她就滿臉噢~好學校~的表情,把我們學校的學生誇了一遍,大概意思就是開朗,綜合能力強。誒我好大言不慚……但把廈外的孩子,放進一個陌生人堆里,他或者她八成是最先打開僵局的那個。

對我就是保送被踹回來然後去高考的傢伙別學我!!!

廈外年輕,所以不可否認,我們的一些部分還不夠成熟和完善……比如大部分扯到國際交流出國之類的事情……扶額。但是老師在努力,學生有信心;我們都是廈外一步步成長路上的見證人,這不是很好嗎?

我的無數個第一次給了廈外,我的熱血我的思考我的什麼什麼。我非常高興,在我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六年,有廈外。我遇見的所有所有,無論是好是壞,我都感恩我一生中,有可能是最不堪一擊的六年,仍有廈外寬厚的胸懷,以及許多許多人,陪我步步走來。

我想起來當時教師交流計划出台的時候……

但求廈外人,白首不分離。


無論表現得如何與其他學校不同,廈外目前來看還是一所比較傳統的高中。畢業生扣去保送生和出國生,高考還是占的大多數。這與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外國語學校比,畢業生出路方面還是相對單一了一些。當然在廈門本地乃至全省不可否認已經是佼佼者。

高考成績近年較為出彩,雖說如此但也與生源較好有關。廈門市教育局一直與廈外較真,有許多外國語學校的特權被逐年削減,這兩年的生源已經不如往年。至於廈外是否能依然保持住高考成績上的暫時優勢,尚未可知(14年似乎有下滑跡象,未關注具體成績不敢妄言)。

相對重視素質教育。校內活動比較豐富,具體的樓上幾位已經說過了,不多提,本人參加過競賽,僅以此展開,不代表其它活動。從競賽的角度來說,發展模式上更傾向自主發展,一方面是學校辦學的思想較為自由放鬆,學生相對有自主控制競賽與正常學業的權利,但另一方面不能忽視的是廈門本地(甚至全省)資源的把控和吸收相比其它老牌名校而言還是有一定差距,這一點從培訓、師資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來。廈外畢竟年輕。至於其它學校對競賽的培養模式如何,由於本人了解不多,不作評論。

由於比較重視英語,廈外學生的英語成績一向較好。在各個全省、市的統一測試中,英語單科無論從均分還是從最高分的角度來看廈外的成績都會稍勝其它學校一籌。當然這個差距也不會大到兩個檔次。廈外的好學生的成績水平與其它學校相比也差不多,沒有明顯優勢。

硬體設施、生活條件在本市乃至全省都是領先水平,可以看出廈外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善待學生的。地盤比較小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辦法。高中部在島外,交通比較不方便,但高中住宿的模式由於較好的生活條件和封閉式管理帶來的效率提升依然被廈外畢業生們所稱道和留戀。

還有一些其它比較零碎的小地方,涉及個人經歷,不提了。

利益相關:12屆畢業生。以上言論與對母校好惡無關。


#16屆畢業生# #六年XMFLSer#

Hogwarts is the best wizard school in the world!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當Newt說出這句話時,我反正是馬上想到了廈外。說她是the best in the world那或許是吹牛皮,但in my heart確是大實話。

至於為什麼好,優秀教師、傑出校友這些官方的話說多了實在沒什麼意思。太個性的東西拿出來又不是每個人都懂。折中一下,寫個略矯情的抒情小段子:

It"s everything but an ordina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 may forget how to spell the word aphorism, but long will I cherish the phrase a Chinese soul together with a global vision.

I may no longer remember the sequence of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but never will I leave our shared joy and sorrow behind.

I may discover a bright prospect ahead ,but my colorful youth belongs with you.

If it were not for you, my beloved Alma Mater, I wouldn"t dare to dream big and strive for it.

Thank you for furnishing me with the motivation to become a better person so that I won"t fail you:)

只有到真正離開之後,才發現「XMFLSer」這個標籤太精緻,太讓人愛不釋手。

最後,老套地來一句喊樓時候的口號,大愛廈外,再創輝煌!

寫於

公元二零一六聖誕夜 暨廈外三十五周年誕辰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和三國演義里都有哪些些不同?
儒、墨、道、法四派學說的四個人做為醫生,他們會給肚子疼的人開什麼藥方?
在大學當班長對一個人有哪些方面影響?

TAG:教育 | 廈門 | 社會 | 人文 | 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