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怎樣形成故事架構、設定人物形象?

沒有寫作虛構作品的經驗,現在腦子裡有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故事,但只有約略的概貌,不知道該怎樣把它充實為一部小說。

怎樣推進情節?怎樣把握節奏?怎樣豐富人物?怎樣展現人物關係?


我們可以把寫一個長篇小說,由大及小分成幾個部分,越大的部分越好說,但其實越難掌握;越小的部分越難細說,但其實熟練後較為簡單。

在描述整個詳細的過程前,我們先來為那些並不專業的人普及一下,什麼叫做筆力,或者筆感。

筆力這種東西,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廣度和深度是不同的,而我先給出一個定義:

當你用某種特定的方法、語調來敘事,而這種方法能夠接地氣的,不突兀將你設想的情緒表達到別人心裡。

我們首先說,定義一個文章的成功與否,並不是你是否帶給了別人相同的感受,而是無論你帶給別人什麼感受,這種感受要足夠深刻。

這二者結合,就是筆力,筆力隨著你的一切而成長,而只有經常寫作的人,自然而然的就知道自己適合用何種方式寫怎樣的文字。

那麼寫長篇小說,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推薦你要用自己擅長的筆力去寫,而前置條件就是你知道自己如何的方式寫的文章容易讓別人喜歡。畢竟文章一定是要給別人看的,雖然可以取悅自己,但取悅自己毫不重要。

這還決定了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就是一個優美而不做作,邏輯而不拖沓的敘事方式,能夠讓讀者心平氣和的看下去,這很重要,比任何情節還要重要。

當你擁有這個條件後,就可以進行長篇小說的第一步:設定架構。

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講述了什麼,要表達什麼,這一切都很重要,也就是整個故事的梗概,但往往寫作的新手容易忽略一點,就是無論整個故事再怎樣的好,更多時候都是一個自己的概念,但如何將這個概念擴展到讀者身上,讓你的故事架構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也能打動別人呢?

這就要涉及到另一個較為虛的概念:情懷。

但恰恰是情懷這種東西,當你學著去思考的時候,就是具體的。這裡不多說,簡而言之,要想保證整個故事的架構能夠打動別人,你需要確定一個情懷,就是故事具體表達了什麼樣的感受,而這種情懷通過怎樣的事情表達出來,這個情懷是怎樣通過一件件事來表達的,當你學會考慮這些,你就擁有了真正構架一個故事脈絡的能力。

長篇小說的第二步,就是了解故事風向。

我們都知道,寫的前提一定有讀,足夠閱讀量對寫作大有裨益,但往往我們忽略了一點,就是閱讀同時還會告訴我們,前人寫文章能夠走到什麼程度。

舉個例子來說,王子屠龍的故事也許兩千年前會讓人遐想連篇,但如此簡單的劇情如今只會讓看慣了電影、電視、英劇、美劇的人厭惡。

其實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在吐槽國產電視劇:你拿二百年前的敘事方法和台詞深度來糊弄我們,我們還不想給你一個銅板呢。

所以故事風向就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你現在寫故事描寫一個人心理和想法,就必須比曾經的大眾讀物有深度。而你足夠的閱讀,就知道故事可以如何講,有人曾經怎麼講,你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講。

畢竟最重要的,就是像一個人來講故事,作者自己的想像是無窮盡的,但也往往忽略,我們給讀者講述一個王子救公主的感動時,忽略了自己想像中王子與公主的相貌等一系列自然而然想像的東西,而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節。

第三步,構造全體。

寫長篇小說,註定是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你的情節會隨著人物變化而變化,而人物又會隨著情節需求變化而變化,所以三易其稿,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這時候一定要反過來說情懷。

我之所以這麼強調,就是因為當你確定了一個情懷,而去思考如何把情懷賦予故事情節,而不是自己的內心的感動時,就是一個長篇小說成功的開始。我不推薦你想寫故事寫成網文一樣,那沒有任何意義,你敘述,你想像,但你毫不複雜,更毫不精妙。比起爽,一個有追求的筆者,則是致力於能夠挑起任何他們希望挑起讀者的情緒。我來給你形容,網文就是把自己所想的感受,一股腦的暴力的,一點也沒有技法的,全塞給讀者;但是我提倡的應該是,我們不用任何情懷和感受去表達情懷和感受,而用一件件事,去傳達你想要傳達的東西,這是一切故事行文不可脫離的技巧,就像是用我愛你的台詞,來表示兩個角色的感情,就是最低端的手法。

最後也就是談談人物了。

人物的作用是架構情節,而架構情節的重點是足夠鮮活,而什麼叫做人物的鮮活呢?

這個地方其實可以說得極其複雜但是不負責任,比如作者本身要有人生的閱歷,但這樣答題也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來換成一個更加簡單的解釋:有心機。

世界上任何人都是有心機的,但是不同的性格註定我們的心機面對同一件事,會採取不同的做法。

故事人物內心與表現得不一致,與表現是為了與內心的一致,就是人物鮮活的基本要素。

我盡量意簡言賅,盼你早日成功。


= =謝邀。

其實我平時在知乎會避開這樣的問題,因為知乎並不是一個普遍具備小說理論素養的地方,長篇幅的理論很枯燥,即便能被看懂,也不好看,並且不好玩。

但鑒於這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個邀請,還是來答一下吧,我會盡量答得有意思一些,爭取讓看熱鬧的人也覺得「好看」。

那麼,題主提出了四個問題,容我一個個解答。

1、怎樣推進情節?

我將這裡的「推進情節」這個詞,理解為填充和充實情節因果,如果我理解錯了,請見諒。

首先,題主說你已經有了一個故事的概貌,那麼你的第一步,是把這個故事的概貌整理出來,寫在紙上或者打到文檔里——這似乎是廢話,但並不是廢話,而且很重要。

有些人認為設計情節是一個靈感堆砌的過程,但實際上,在那之前,這首先是一個邏輯推理的過程。

通常來說,題主整理所得到的應該是故事的一個個零散片段,你要把這些片段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好。然後在這些片段之間填充一些內容,讓它們由點連接成線。填充的內容所需要遵循的是,「按照邏輯,上一步情節之後要發生些什麼才能發展到下一步情節?」

當然也不只是如此,我舉一個小例子:

情節1:人物A來到甲城,找好友B聚會。

情節2:B在甲城得到了一件寶物,並且犯下命案,亡命天涯;A開始打一場官司。

已知條件:A性格穩重、智謀深遠;B性格輕佻,內心極具正義感;寶物是一件珍貴文物,體積小巧,受國家保護。

如果這是一道題,你如何解?

1、

B遇到歹人C,知道了C曾經偷竊文物,卻做得手尾乾淨。他本想收集證據,揭露出去,出個風頭,但A深覺不妥,認為B進了C的圈套。兩人爭執之後,B遵從了A的建議,但是仍落入C的圈套,於是最後決心幹掉了C,拿走文物。知道因果的A開始嘗試為B洗刷冤屈。

——這是常規解。那麼不常規的解呢?

2、

事情的基本發展與常規解相同,但A早就知道了C的意圖,並且掌握了C的犯罪證據。他希望將文物帶到某處去解開傳說中某片墓穴的機關,於是縱容C偷走文物,暗中挑唆B做出這些事,並且將之引往該地。之後,出於朋友情誼讓B全身而退。

這未免鬧得太大了些。因為這不僅關係到頭尾兩段情節,還關係到人物設計的主基調,還關係到這兩段情節之後的第三段情節。

那麼,真正的神展開是什麼呢?

3、

C因意外得到文物,之後穢物入體,日日夢魘壓身,已得重病,但因文物曾為C家族家傳,遵祖訓不得外流。知曉B的存在之後,C刻意縱容B殺死自己以獲得解脫。B雖得A建議,已知此事,但出於同情成全了C,之後迅速將文物損毀。A雖知B犯罪事實無誤,但出於朋友情誼,仍打算為他脫罪。

(以上全為胡言亂語,今天掃的文全是探險文之故= =)

你覺得哪種比較有意思?

其實對小說的大多數橋段來說,1即可,3或可佔個三分之一,用多了不免讓人覺得糾結厭煩,至於2……誰嫌自己的坑挖得不夠深,或可一用。

也就是說,如果已有故事的梗概,常規邏輯思維即可完成大部分情節,獵奇、尋求糾結式的思維可完成剩下那部分的情節。

現在,讓我們默認你已經完成了所有情節的填充。下一步,你需要審視這些情節,確定「每一個段落都有衝突和發展」。衝突,即人物想做到某事,但遇到了阻礙,他克服阻礙的過程。發展,即人物狀態之改變——或從無知到有知、或從貧困至富貴、或從小官至大官……當然,也可以反過來。

如果某一段情節里沒有衝突或者沒有發展,請加進去,因為,衝突和發展是小說的核心

於是你得到了一套完整的情節線,我們通常稱之為:大綱

2、怎樣把握節奏?

第二問和第一問居然接得很順承。

在你完成大綱之後,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標註每一段情節的大概篇幅。作為一個沒有寫小說經驗的作者,我不建議用字數來標註篇幅,你可以將某段情節所用的篇幅設為1,然後按1的倍數標註其他情節段落為0.5、0.7、2.5等等。

嗯,完全憑感覺來標註也可以。

那麼,如何達成這些篇幅呢?

首先,你得在落筆寫的時候把細節填充完畢。譬如說,大綱里通常會寫A和B吵了一架,B妥協了,但大綱里不會寫A說了什麼B又用什麼話還擊,而這在真正落筆的時候則是必要的——然而又不是每一部分都有必要填充細節。

我說一下小說的字數都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通常是:對話、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我們通常認為前三者是主體,後三者是點綴,但需要記住的是,一篇小說里最重要的部分永遠是對話和敘述,議論和抒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描寫的作用,而對話和敘述絕對無法取代(註:這裡的對話,是廣義的「對話」,即所有人物之間的交流內容,都稱作「對話」)。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因為……怎樣把握節奏?很簡單,所謂詳略得當,無趣的地方「略」,即使用敘述;有趣的地方「詳」,即使用對話和描寫;高潮部分濃墨重彩,即使用更多的描寫。

這就是把握節奏的方法,只要你能弄懂何謂有趣、何謂無趣,你就能按這個方法把握節奏(攤手)。

但請注意,這裡我們需要引入的另一個概念,即「渲染」。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小說中的「描寫、議論、抒情」統稱為「渲染」。渲染起到的作用,是使小說生動起來,形成畫面感、具備情感感染力,而不僅僅是一個乾巴巴的「故事」。渲染使用的好壞,是「寫故事的人」和「寫小說的人」最大的區別所在

所以我們可以換個詞來說明節奏了。所謂詳略得當,無趣的地方「略」,即使用敘述;有趣的地方「詳」,即使用對話和渲染;高潮部分濃墨重彩,即使用更多的渲染。

渲染理論是一套極為複雜的理論= =,在這裡,我只略微說一個大概。

我將渲染分為「場景渲染」和「情感渲染」兩個大類,顧名思義,前者寫景,用景物描寫;後者寫情,用心理描寫。如果用電影來比喻的話,前者大概相當於遠鏡頭,即拍攝場景;後者大概相當於特寫鏡頭,即表現人物內心想法。

可想而知,多場景渲染的小說,多半比較華麗;多情感渲染的小說,多半比較文藝。渲染特別多的小說,節奏比較舒緩;渲染比較少的小說,節奏多半明快。

就這麼簡單嗎?不沒那麼簡單……這裡還有一個概念,叫做「縱深」。什麼叫「縱深」呢?場景渲染中包含的情感渲染效果,即為「縱深」。

說得明白點,這叫「借景寓情」,說得更明白一點,這段話里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在寫景,但它是為了表情,這就叫有縱深。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嗎?不,縱深不一定要這麼含蓄。

起點文里主角和配角打打殺殺,場景渲染無比誇張,但歸根結底作者是在跟你說「你看主角多牛叉」,這也是縱深。

所以,沒有縱深的場景渲染不是好場景渲染。

所以,考慮到縱深以後,我們通常不提倡過多的純情感渲染,因為……太沉悶了。

看了看以上長篇大論……好枯燥的樣子,所以其他的就不多說了吧QAQ,我們進下一節。

3、怎樣豐富人物?

又是個有歧義的問題。

「怎樣豐富人物」這個問題可以有兩個解釋,一是怎樣寫出多種多樣的人物,二是怎樣使已有的人物性格變得更加豐富。

但在這裡我可以告訴你,無論哪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都一樣——靠天賦。當然網路上有很多人物設計教程,它會給你設置很多條條框框,讓你按那個規則填寫。這些東西都很有道理,但根據我的經驗……即便認真看了教程並認真按那個做了人物設定,大多數人也做不出出彩的人設。

不,我不是專程來打擊自信心的。

我沒辦法提供讓人物出彩的方法,但是我可以提供判斷人物是否出彩的方法。判斷標準其實只有一條:該人物身上是否具備某種戲劇性,以至於足夠讓他在小說中具備足夠的存在感?

什麼叫做戲劇性?簡單來說,就是他身上的矛盾、掙扎、匪夷所思。

人物及格與否取決於合理性,良好與否取決於戲劇性,優秀與否取決於獨特性。而一般來說,良好的人設足夠應對所有小說的寫作。

在這之後,例行地介紹一下人物設計的方案。

首先是如何獲得「合理性」。比較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前史」或者叫做「人物小傳」,用於介紹其性格成型過程。只要人物的一切性格要素都能獲得合理的解釋,那麼一般來說,人設就獲得了合理性。

而後,問自己以下六個問題,它能幫助你將人設提升至「良好」的水準:

1、他(她)性格上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2、一般情況下,當他(她)行事面臨障礙的時候,他(她)會怎麼做?

3、他(她)行事的內在推動力是什麼?

4、他(她)的目標是什麼?底線是什麼?有什麼極端畏懼的事物?

5、他(她)內心有無創傷?有無極端珍貴的回憶?

6、他(她)有什麼可以作為標誌的癖好或特長?

至於「優秀」,嗯,那是天賦(嚴肅)。

此外,關於人物的另一個注意點是,正如第一節所說,衝突和發展是小說的核心。對於人物而言,人物的所有性格也必須在衝突中才能體現。也即是說,對於重要的人物來說,每一個性格特質,都需要設計一個衝突去表現。

4、怎樣展現人物關係?

嗯,這個問題……沒看懂。容我跳過……

5、其他

我一直在說,小說的科班,有五成是編劇系、兩成是導演系、兩成是中文系、一成是心理系。

這其中……編劇系就不說了,這一專業包含的是全部的劇情體系和大半的人物體系;心理系也不說了,幫助主要是體現在人物和劇情邏輯方面,代替的是被認為不可或缺的「閱歷」的功能。導演系呢……則主要是鏡頭、視角、聚焦、畫面,綜合起來,這一專業解決的就是我在第二節里強調的「渲染」問題,這一節里需要具體說明的是中文。

其實,與其說寫小說需要中文系知識,不如說寫小說需要語文知識和公文寫作能力……

標點符號使用正確、詞能達意、沒有語病;句子通順流暢、句式簡明靈活;具備基本的辭彙量、具備基本的信息輸出結構功底、具備基本的渲染能力——以上是語文課所需要掌握的東西。

措辭嚴謹、不產生歧義、信息輸出節奏合理、按照內容的重要程度合理安排陳述順序和技巧——以上是公文寫作技能基礎。

此外,還有一項在語文和公文中都被強調的內容,也同樣是必修課——它叫中心思想。

嗯,這真的不是我被應試教育荼毒過久。

小說確實需要中心思想。哪怕是起點小白文也需要中心思想,不僅僅是整篇小說,小說中的每一卷、每一段情節都需要中心思想,需要一個「你想表達的東西」。一篇起點小白文,它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天下無敵」,他的所有情節中心思想都是「你看主角多牛叉」……但這也是中心思想。

「你想表達什麼」,這才是一篇小說的核心和根本吸引力所在,它使得整篇小說變得凝聚而不散亂、使所有情節被指向一個統一的方向。從這個統一的方向中,引申出來的有很多內容,譬如閱讀期待感、譬如情感導向、譬如主角的根本目的……

歸根結底,這決定了「你想讓讀者期待看到些什麼」。

(完)


首先第一點,熟能生巧。除非你是吉卜林那樣的天才,「拿起筆來就知道如何寫作」,否則還是多練為上。既然你寫的是長篇,那麼筆法應當會在此過程中漸漸變得成熟,就如同田中芳樹寫《銀河英雄傳說》一樣。

其次,模仿借鑒。才華橫溢者有如馬爾克斯,也是在17歲讀到卡夫卡的《變形記》才驚嘆道:「原來小說還可以這麼寫!」(引自高中語文課本)後成魔幻現實主義大師。最好可以選擇一個或者幾個為你所喜愛的作者,揣摩他們的風格和文筆,或者不知不覺浸淫其中,自然能得到啟發。

再次,讓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推進劇情:可以通過人物對話和行為推進劇情。當然比重要取決於你的故事。

把握節奏:因為無虛構作品經驗,可先以流暢為第一要求。起承轉合要自然得當。

豐富人物:當你腦中人物的形象足夠清晰的時候,就能夠毫不費勁地想像人物在各個場合下的言行舉止了。如果沒有太大自信,可從扁平人物(性格、形象較單一)起手,或少數圓形人物輔以多數扁平人物——所謂有詳有略。

展現人物關係:還是想像。就像日語里的敬語體,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或「名正言順」。當兩人明明是那樣的關係,卻說出不符合身份的話,就會產生違和感。在特定情況下,人物的言行是有限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那有限的內容發掘出來。

最後,還是一句話:多觀察,多YY。

完。

本人也寫長篇小說自娛自樂,與君共勉。

交流交流也無妨,把梗概發給我看看如何?-。-


可從小處著筆,以一條線慢慢牽引,小說的規模取自你發散的寬窄。


堅持一直寫,不要問。


編程序知道不?

框架、模塊~

寫大綱,根據大綱充實,根據需求寫細節。


推薦閱讀:

寫小說是什麼樣的一個創作過程和體驗?
如何組織一個既允許一定偏差又圍繞既定結局的故事?
為什麼人們總是喜歡給反派塑造一個悲慘的過去?
求推薦一些腦洞大開的奇幻故事!?

TAG:小說 | 創作 | 文學 | 長篇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