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英文名為什麼不是吳語譯名「Zaon he」,而是「Shanghai」?而香港的卻是粵語譯名「Hong Kong」?

百年前在南京條約中就是Shanghai而不是吳語發音之類的譯名,這是為什麼?


題主問的有點小問題。

Zaon he是吳語法式拼音,也只是吳語眾多舊拼音方案的一種,還有趙元任的趙式,錢乃榮的錢式,石汝傑的石式(蘇州音系)等等。

而Hong Kong是當年英軍在香港仔登陸問當地人該地叫什麼得到的音譯罷了,就像葡軍在媽祖廟登陸而把澳門叫Macao一樣。要是英軍在什麼龍王廟上岸,說不定香港今天的英文名有可能就叫LongWong。

按粵拼,香港應該叫Hoeng-gong。

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中國的地名還沒有統一的對外翻譯標準,所以使用上較為混亂。在南京條約里的廣州被稱為Canton,有一說是取自「首府」之意(最早為鄉區、市區之意),另一說是早期西方人把「廣東」與「廣州」的譯名混用(在我後來查找到的一些資料看,的確有這種現象)。現在粵拼是讀Gwongzau,清末威妥瑪拼音則是KwongChow。

而廈門(Amoy),可能來自葡人取自福州話或漳州話的音譯,至少不是廈門方言。

福州(Foochow)寧波(Ningpo)及上海(Shanghai)則比較像基於官話的音譯,從Foochow可以看得出來,閩南語里沒有f,福州早期用用Hockchew、Hokchew等譯法。

其實Shanghai這個音要比zaon he更符合英文發音習慣,zaon he也不可能會被外國人按原音讀成/"saun he/,那麼這樣一改,也失去意義。


這不是很簡單么......

因為在廣東跟「洋大人」打交道的主要是廣東人,而在上海跟「洋大人」打交道的,不是上海人.......

————

想早期開埠史,僅有廣州和洋人通商,有十三大洋行,通商不用官員,多是粵人自發進行聯絡,自然熟識的是廣東話和英語的互譯。

在這個時期,清政府的自大,使得中外的官方其實長期缺乏交流。

而後來洋人在華勢大,除了貿易通商,日益有更多利益訴求,也要求開放更多口岸,以一次鴉片戰爭為例,洋人攻打廣州城,岐善寧願棄城而逃也不願意與洋人談判解決問題,而洋人只好通過沿海北上,不斷攻擊沿岸城鎮,逼清廷答應談判事宜,直至簽訂了南京條約,廣州的官員依然不願意管轄洋人事宜,每每洋人有狀上告廣州府衙,官員們就假裝沒有看到,於是兩年後洋人開始要求領事裁判權,並終於與清政府簽署五口通商章程中約定此事。

在這之後,清政府的官員們才慢慢願意與洋人談判約定商榷及處理事務,而清廷依然不願洋人北上(直至二十年後因公使進京一事而誘發二次鴉片戰爭),因而與洋人談判皆在南方進行。

上海真正騰飛發展,正是自1843年開埠之後的事,開埠之後,大量湧入的,正是因為北方不得開放而南下的商人、官員(上海各國租界最多,而又有最早的中國海關)。


香港政府法定威妥瑪拼音

中國政府法定漢語拼音


→_→偷偷告訴樓主汕頭原來的英文是Swatow,廈門原來的英文是Amoy,都是音譯過去的。。後來推普了,就全部給換成普通話了。。


因為當時香港島沒什麼人,英國士兵去問人家這兒叫什麼,然後從一個村子的名字得到Hong Kong這個音譯,然後用了下來。

上海,好像不是先到達的上海吧,所以沒必要非要用吳語的音譯。


推薦閱讀:

TAG:香港 | 翻譯 | 吳語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