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建築學中的建構與非建構?密斯為何為非建構?
如果建構是指建築結構對荷載的真實體現, 那麼意思是內外統一的有機建築是建構的? 而現在一些建築外立面/表皮和內部結構的關係的分離是非建構的體現?
譚奔的回答非常好,我都隱隱的要嫉妒了。那就附驥之尾,添幾個quotion吧:1)馮紀忠說過一句:「建構就是詩意的建造」;2)敝南大的青年老師傅筱在論文里提過,「建構」說的是去「表達」建造的真實;而不是去「暴露」。有個主客體的;3)密斯有個概念,叫做「ben?he nichts」,坊間有譯作「幾乎無物」的,其實那是從英文對應的「near nothing」轉譯過來的;德語願意應是「逼近無」,即「approximating nothingness 」。密斯的眼光和力道,就在於這個姿態,這個張力;
4)如要擴及,最好取比較的觀察場域:(1)看密斯的同代人里,他們對待「表達」與「暴露」的分野,後者如「新客觀性派」(Neue Sachlichkeit )等就是一個代表;(2)看一下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對視覺心理的研究論述,理解何以眼睛常認偽為真,反之亦然?為什麼密斯要對客觀建造的真實做一下修則,使之符合眼裡-心裡的真實?
5)這個問題其實是老問題了,但每個人都能答出點新意。可惜在手機上,不便上圖了。6)正因為涉及到主客體,所以「建構」是個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e)的概念,通俗地說,就是在主觀的對話之間找尋客觀。所以不好斷言哪一個做法就是「建構的」,相反就是「非建構的」;它更多體現在設計者的過程考量,而非成品的定格顯現。舉例來說,早些年朱濤對劉家琨的鹿野苑佛教石刻博物館的頁岩磚外皮混凝土夾心牆的質疑,說它是「非建構的」,繼而引起的爭鳴(彭怒),不就很說明了這一點么。首先指出一下題主問題中不太全面的一點,
Mies在其早期的確算是非建構的,以巴塞羅那世博會德國館為例:不難看出德國館採用的是鋼框架的樑柱結構,然而卻採用光滑的吊頂將結構掩蓋起來,牆也是不承重的,整個建築呈現出平滑的片狀構圖,很難判斷其結構。
那為什麼它不能安安靜靜地做自己呢?
因為Mies早年收荷蘭風格派先鋒美學的影響,尤其是van Doesburg的Counter-construction,他將體量都簡化成了板狀的片段,內外空間全部打通(如圖)。
如果天花是由梁構成的,那麼空間就趨向於被劃分為符合結構跨度的單元。而如果天花光滑平坦,隔牆就可以被置於任何部位,完全獨立於結構體系,這樣空間就被完全解放了,才有可能實現Mies所謂的"flowing space", " open plan"……然而到了Farnsworth House,Mies將柱子移到了建築外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空間,使其不能再自由滑動,但是吊頂還在的是不。
太晚了我得睡了!
改天有時間再和題主探討一下有機建築、表皮形式與建構的關係!
針對建構,各位論述的都非常好。
我想追問建構和非建構之劃分的意義何在?我理解的建構是美學層面的,有美學導向的,系統性的建造過程(材料,結構,構造方法及技術共同作用的系統)極其產物。 或者說,某元素或某幾種元素通過某種構成邏輯,以實現某種美學目的,構成的某個龐大的完整的系統。個人認為,中國古代營城造屋是一個極致的建構活動。可以舉例子來說明。1,中國古建築中(官式建築),坡屋頂為什麼要弧,大屋檐為什麼翹?輕盈又隆重的詩意效果,完全要靠一個建構體系去實現,可以說正是這個美學的追求造就出偉大的傳統木構建築,斗拱和榫卯構造。試想我們不追求弧屋頂,大屋檐,我們的傳統建築就簡單很多了,就和西方的屋架結構一樣了,沒那麼複雜。這個典型的建構系統解決了造型的詩意之美,材料表現之美,結構之力,和抗震之難(中國哲學裡面有施加力就一定有化解力,兩者對應的正好是結構承載力和消解地震力)。2,這個系統包含嚴謹的數理邏輯,比如通過建築的規模確定材分從而確定用工用料從而延伸到經濟領域。中國尺的模數關係不僅作用於一個根房梁,而且大到一個城市,比如長安城和北京城的規劃都以尺為基本單位;小到一根窗楞,為了實現這些建構我們有發明了各種刨子鑽子鑿子等等工具,這些工具同樣具有尺寸邏輯和建構特性,它們本身也成為一個文化現象和觀賞之物。 相對於各個朝代尤其是清代,唐代的美學思想是最為先進的,清代官式建築的很多結構部件已經輪為裝飾,這一點是反建構的。 在現代社會,封建禮制下的傳統大屋檐已經失去了意義,但是他的美學思想,人文意義將持續下去,這種傳承也是依託建構而實現的。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很是迷失和彷徨,因為理論上說,他們的美學思想確實不一定比我們的祖先先進,但是他們對材料和構造的探索和嘗試確實要更加廣泛。所以,他們學會表現各種材料,並因為這個目的發展了各種構造技術。他們不一定比中國古人精深,但他們廣泛,而且不斷發展和進取。反之,中國傳統建築極具審美價值,卻自我禁錮了。所以建構實際上是關乎美學深度和廣度的問題。3,除了對古建的建構之推崇之外,我要推薦Glenn Murcutt,他在Mies的影響下,走的又比伊東豐胸(哪怕早期作品)更深遠和純粹,他注重材料的表現性以及構造的表現性。現在太多的建築師都注重建築對社會的介入,而放棄了建築作為文明產物其在美學領域應有的建樹。以上都是狹義地論述建構,廣義的來說,建構不僅存在於建築,也存在於文學小說,繪畫,電影,戲劇等各個藝術領域。就比如我們可能不會聯想到康和建構有什麼關係,恰恰他的空間結構是十分建構的!還有小說《罪與罰》裡面我看到的全是妥式苦心而又天才的建構活動。
PS:相比較於大褲衩和鳥巢,我認為大褲衩更加建構,大褲衩的懸挑就象古建的大屋檐,至少是為了實現他的美學目的,在材料和結構技術上都做出了相當的努力,儘管仍顯笨拙,而浪費是必然的,中國古建也是非常浪費的。而鳥巢全是剛性結構的連接,材料特性,結構行式及如此大的跨度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鋼材和鋼筋混凝土可以搞定一切的想法本身就是極其反建構的。瀉藥~~埃森曼老先生那局我確實木有研究,建構倒是可以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
首先你要弄清楚建構、結構、構造、建造之間的概念關係,大家平時經常傻傻分不清楚。簡單來說結構(structure)是指建築物內承受力傳遞力的構件;構造是建築物各材料之間的連接方式;建造(construction)是指建築物形成的過程;而建構(tectonic)是指結構的詩意表達。具體這塊哈佛大學的愛德華教授專門寫過一篇論文,詳細的解釋了這幾個英文的含義,我覺得還是比較認同。
接下來,什麼叫結構的詩意表達呢?其實可以用語言來類比。比如說至尊寶對紫霞仙子說:「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如果上天願意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願意對那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我錯了,我後悔了,我們重新開始吧。」但是經過他藝術化和詩意的處理,使得這句話有了不同的感覺。建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普通結構就是正常的框架,橫平豎直,你抬頭看到了種種飛來飛去的梁,但是每一根都是有用的;2B結構就是你抬頭看到了亂如星辰的梁,粗得跟象腿一樣,而且很多都沒有用;文藝的結構就是你從它身上能感受到美感。那麼這個文藝的結構就是所謂的建構。
森佩爾認為最能體現結構美感的東西是原始人類的編織。編織既能形成有效的受力傳力關係,也能呈現出美感。換句話說建構與非建構的標準在於結構語言的純粹性和藝術性。大概你用下列標準去衡量下就能發現問題。1.假結構;外面各種仿歐式建築的柱廊神馬的,在柱子上麵包blingbling的東西的呀等等,都是假的,假的東西都是要被打的,所以是不美不藝術的,應該算2B結構。2.藏起來的結構;你走到房子里神馬結構都看不到,都是吊頂,房間都是四方的,你感覺不到建築傳力的過程,你的判斷被裝飾的東西打斷,那麼這種結構介於2B結構和普通結構中間或就是普通結構,也不能算建構;3.不經濟的結構;比如鳥巢- -,比如大褲衩,比如中國館(請不要跨省)。
所以綜上所述,建構與非建構是一種評判建築優劣,建築師技法高明與否的標準,不是絕對的準繩,不過有他自己的道理。雖然它不是強條,但個人認為建築師的作品應該盡量往這個高標準上面去靠。至於樓主你後面補充的說法,「有機建築」也是很大一個概念,建議慎用。舉幾個栗子,丹下健三老濕的那個體育館是建構的,庫哈斯早年那個一半懸挑一半支撐的房紙是建構的,霍爾的一些感覺被切掉後露出結構的房紙也可以說是試圖表示建構的,卡拉特拉瓦老濕就不用多說了,還有伊東豐雄的一些小品也是建構的,等等。至於密老濕,人家本來就不是靠結構出名的,他著名的十字柱據說還有一點宗教意味。反正個人覺得不能都一棍子打死,建構本來也不是卍解或者仙人狀態或者三檔等進階標準,它只是反映了一部分建築師和建築評論家對待建築的一種態度。
親,清楚沒有,好評請給5星~~譚同學的《大話西遊》比喻用得太好了,讓我忍不住也想多嘮叨兩句。
1.」建構「一詞只是一個代名詞,是tectonic的中文對應物(就像Jack的中文是傑克一樣),對於那些將」建築構造「簡稱建構的人,我只能呵呵了。而tectonic本身的含義是很比」建構「這兩個字要深刻得多的(詳見F的《建構文化研究》詞源學部分)2.」建構「是應對當下建築學逐漸淪為圖像擺設這個當代語境而提出的,所以不能離開語境去單純談建構。F在論述18 19世紀建築設計的時候都不用「建構」這個詞,都是說」希臘-哥特「的。
3.」建構「首先是一個過程,然後才是一個結果。所以就一個表現形式(結果)去談建構是本末倒置的。4.建構強調建造在建築中的地位,因而建構強調的是結構與構造,就是說建築的結構和構造要夠建築,要有詩性,不能亂來不能隨便不能粗製濫造。這也是建構理論在國內鬧得風風火火的一個原因。4.」建構「是」建築的詩學「,國內比較普遍的等價說法是」詩意的建造「,強調構造的表達。對於國內這個說法,本人認為是狹隘了」建構「的本意。建築的詩性不僅僅只是構造的表達,還包括結構、甚至建造過程。(這點是拋磚引玉,不喜輕拍)阿道夫·波拜因在1982年吧建構定義為「交接的藝術」,但在《建構文化研究》一書中則已擴大為泛指結構與建造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藝術——「建構「包含了文化內涵與詩意。
所以某些回答明顯在不懂裝懂。建構我的理解為在建築設計的的過程中考慮建築的氛圍和結構的關係做出的設計,關於結構營造氛圍有很多例子,比如篠元一男的住宅,olgiati給電影家做的atlierhaus,又或者meinrad morger教授做的basel的教學樓。我想類似這種名詞國內還有很多,現代建築的源頭在歐洲,在理論翻譯的時候國內會創造一些詞語,最好的方式還是看原著吧。
推薦閱讀:
※建築背後需不需要理念或者意義?
※建築設計時如何考慮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係和對環境的影響?
※建築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設計建築?好的建築能改變什麼或產生什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