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購物比價平台沒火起來,反倒很多商品推薦平台火了(美麗說、蘑菇街、禮物說)?

很早前就有很多多平台商品比價平台,你只要在平台搜索你要的商品,它可以把淘寶、天貓、京東、一號店等的價格列出來,並推薦一個低價。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沒有哪個平台最終火起來。

另外一種引流方式是推薦商品,這樣的平台很多,美麗說、蘑菇街、禮物說等等,這些平台的發展勢頭一直不錯。

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比價的需求比接受推薦的需求大,但最終比價還是沒有玩過推薦。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我也思考過

加上海淘行業的工作經驗

現在的理解是這樣的:

價格很重要

但都是最終考慮的因素

如何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東西

才是消費者核心需求

選好東西 最後再比價

然後各種花式購物推薦累應用就火了

內容豐富

尤其適合消磨時間

這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沒有嚴密論證

為沒有調查和數據支持

憑感覺說說而已

~

而這種比價應用更適合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商品的用戶

比如我明確知道自己要一款菲爾可二代忍者青軸機械鍵盤

那麼我剩下就是比較一下哪裡最便宜

這時候還會因為我京東用的順手

退換貨方便

而放棄比價

直接京東了

用戶的需求也是有階段的

比如我是怎樣知道我想要這款產品的呢?

當然還是相關的信息網站裡面泡一段時間

如果這個信息網站直接有鏈接

可以直接下單

並且這個網站過來的還可以有優惠

並且可以保障正品

那就沒有比價應用什麼事兒了

需求頻率需求量解決需求要用的時間都會導致單純的比價應用干不過信息推薦導購類應用~


這個反過來倒是說明一個問題,

現在網上消費的群體,大部分是不理性的,但是比價這個東西,反而是理性的工具。

這個不理性是一點。

還有一點恨關鍵,很多普通的網上消費者,對於平台是有潛在的依賴性(這個依賴性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何那麼多導購的平台都是真的淘寶天貓做的了),造成這個依賴性的因素有很多。

既然,就喜歡在淘寶天貓上買東西,那比價工具還有什麼意義?淘寶、天貓的一個按價格排序功能就把這個比價工具給幹掉了。。。。


如果有單一網站比價網站可能會火。畢竟淘寶上面賣的東東同款的還是非常非常多的,能挑個最便宜的出來看上去是個不錯的主意。

多平台比價的主要問題在於用戶每願意把自己的銀行賬號輸入到一個網站上面都要經過一番掙扎的。新啟用一個購物網站意味著:一個新的密碼,更換手機號時需要增加一個綁定修改,手機或者銀行卡發生丟失的時候需要增加一個新的賬戶凍結操作,等等其它我暫時沒有想到的未知麻煩。這些事情足以讓一個略有謹慎的人在看到推薦的一堆自己從未發生過支付的網站時覺得崩潰。


比價平台只是對比價格,不考慮電商的服務、物流和商品質量

比價只是正常價格幾選一,並沒有什麼值得買等價格大幅推送刺激購買慾望

電商的用戶行為偏好為逛,而不是目的品購買。這也是淘寶單店粘性不佳的原因


從團購引入類似問題的思考:

曾經有個團購比價叫團800,那是當年百團大戰中唯一一家盈利的團購平台,原因很簡單,因為團800不需要去洽談商家、不用去地推、不用提供商家補貼,他只是把各個團購平台抓進來比價。

但後來它沒有活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後來百團大戰後沒有百家爭鳴的景象,團購就只剩下那麼三家,而且每個人對團購平台有自己的偏好,所以比價的意義不大。

另外,反過來想。購物平台的比價不成功,推薦成功了。一個美團的朋友告訴我,現在美團通過專題的形式來為商品導流,但效果一般,現在內部一直在思考著除了砸錢補貼的方式,有沒有其他導流的方式。而在電商平台美麗說、禮物說都是紮根一個垂直領域做推薦導流,如果團購也在默寫垂直領域出推薦或攻略,有沒機會開闢新的導流模式?


慢慢買就是做比價的網站和APP,可能也是僅存的一家堅持為用戶提供價格服務的平台,包括歷史價格查詢和全網同款比價。

隨著國內的消費升級,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更注重品質和服務,對價格的敏感度有所下降,但不管消費怎麼升級,消費者骨子裡對商家還是不信任的,會擔心商家做的促銷活動(比如雙11)是真是假?京東的商品價格是不是比其它商城高了?總之誰都不想做購物的冤大頭。

所以比價平台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只要足夠方便使用,消費者肯定會順手用一下。


我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每個網站都要註冊多了亂還記不住..那還是用淘寶和京東好了...如果比完價後可以用他的帳號直接買那就好了


我老婆說了,看中某件衣服有時候是很衝動的買下來,但是有時候比來比去的過程中,就會冷靜下來,最後的結果就是不買了。


可能因為大家都想買點什麼 卻又不知道買什麼


比價是有的,但是一直沒有推廣起來。

有時候也不僅僅是用戶的選擇,比價平台的發展方向和依託的平台也是制約發展的因素。比價平台僅僅靠做比價來發展,也不是什麼長久之計,同時,那些被比價的平台也不會不拿出相應的對策,任其影響轉化,畢竟同時得罪這麼多大戶來滿足用戶的需求,也不是一個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好選擇。

而蘑菇街、美麗說這些,之前只是做淘寶天貓引流,後來因為各種因素都開始轉型自己做銷售平台,畢竟靠樹樹會倒,靠人人會跑,還是自力更生來的踏實。

現在算是比價性質的平台說有也有,折800,這個平台怎麼說,名氣有,固定用戶也比較多,但是我之前還真沒用過,只是周圍有朋友在用,近期找了謝娜當代言人,也開始推廣告了。理念好像是做高性價比、全網最低價商品(感覺和坡姐還挺搭的,233333……),剛開始是往天貓淘寶引流,現在也開始轉型做自己的商城了,或許可以再看看,畢竟電商現在越來越精細,百花齊放還是蠻值得期待的


先選商品,再比價格。

所以用戶先接觸導購,再有比價需求。

一般情況越上游的用戶基數越大,也就是越火。


作為女生,綜合生活中的朋友來說,買衣服會選擇自己承受得了,符合心目中價位的商場,比如買好一點貴一點的去大商場,買便宜可能去地下商城,然後就是選衣服,要在自己選擇支付的範圍內選擇看起來最好看,質量最高,穿起來適合自己,總的來說就是性價比了,而美麗說,蘑菇街這種已經考慮到女生大眾的這種購買心態,所以在搜索寶貝那一欄,可以選擇價格區間,有銷量排序,熱度排序,上新排序,和不同的風格,特別方便,最主要流行什麼,它們賣什麼


買什麼做決策的需求大於價格需求。無論是人群規模還是使用頻次。我們不知道具體買什麼喜歡逛逛。


推薦平台是給用戶找理由,其中包括價格理由,但肯定不止價格原因。比如禮物說可能就主打商品蘊含的社交等價值;蘑菇街等可能強調買手更懂你或者更懂穿衣,其實這時候已經不是更便宜的衣服了,而是更適合自己的衣服;還有搭配類的,其實也差不多。UGC或者買手模式會把商品真正的價值挖掘得更透徹,實際上用戶本身的需求也不僅是買到便宜的貨,實際場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沒有錢買 有時間看


1、用戶角度:

比價網站主要搜集知名度高的購物網站,比一些新興的小購物網站的可信度高。人工二次挑選商品,已經幫用戶過濾掉部分商品,商品更是優中選優。

比較網站直接跳轉至其他網站,省去了賬號註冊等用戶二次操作;且用戶不用重新下載其他很多購物APP。

2、比價網站:比價網站自身只需要開發、編輯。推廣等人力成本,省去了進貨採購,發貨,退貨的流程,把精力主要放在選品、推廣等方面,更加提升用戶體驗。

3、購物平台的商家推動:一些大型購物網站(如淘寶)的商家為了店鋪銷量和評分等,會來比價網站進行某款商品報名,提升店鋪UV,打造爆款。


推薦閱讀:

哪些導購型網站比較火,你看好導購的未來么?
蘑菇街CEO陳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新浪微博、蘑菇街、美麗說發布的內容不能修改,只能刪除?
蘑菇街通過怎樣一個機制來識別和過濾托兒、spam 等不可信內容?
蘑菇街最近開發了一個App叫Top,是不是平台做不下去又要回歸做導購了?

TAG: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電子商務 | 美麗說 | 購物比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