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里「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與孔子推崇的聖人之說的矛盾?

中庸中有這樣一句話,「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這句話後半句的意思應該是 在如今的時代想要推行古治,最終會招致災禍。可是孔子的一生卻時刻推崇文武周旦的古治,請問這個矛盾作何解釋。


謝邀,

中庸裡面的道有兩層意思,一者:率天命而須臾不可離者,此乃天道近於大道。二者:可修可費,時中之君子所行也。大道者遍周無不從,君子近而從之,是為儒家盡人以合天之道。大道者,儒道無不同,如何從之?卻各有側重。故儒道處世不同。互為表裡。以人觀則為理,應於綱常則為禮,禮者理之所出也。中庸里的道字大部分代表著的是禮。君子所行之綱常,而非天道。

在這二十八章中

道若是大道,就如戚兄所解釋的那樣,反為反對,因為古之道與今之道無不同。今人反古之道,愚也。見道之薄而反其實。不為貴也。

道若是規矩倫理,即為禮之義。反為復也。復古之禮,愚也。非時中而反中庸,小人不為貴也。

德居其位而能作禮樂,夫子無位,而諸侯無德,故從周禮。夏禮久遠不足征,殷禮費而可知可言不可從,卻可一窺理之所出也。

中庸出自子思。已納道家之天道觀為己用,而據孔子之學發明君子之道。儒道之別,大體如此,其實一個體系裡面的東西。君子之道,四端常行,誠而自明,持而久之,由儒復道,由人而天。古之以此上升者不鮮見也。


不矛盾。

先來看《中庸》第二十八全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

孔子說「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很清楚地說明當時政治制度就是周禮,春秋時期是禮樂敗壞的時期,孔子所要的,不是反古,而是復古,所以這並不矛盾。

不過這個問題我沒注意過,現在想想,孔子說「愚而自用」和「賤而自專」是不是批判宋國人搞得那個復辟殷禮的運動?請教兩位 大神,@陳攖寧@管伯輿 。


感謝您的閱讀,筆者還有一個公眾號「若昧若退」,主要發一些哲學和歷史的隨筆,有興趣歡迎關註:

http://weixin.qq.com/r/hTm_povEBdZ6rc-F92y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或者可以來本人的小站:晏如齋隨筆,看看:)


不矛盾,孔子本身就是周人,對孔子來說「周之道」就是今之道,夏、商之道才是古之道。所以孔子「從周」並不是復古。

孔子之時,周天子尚在,諸侯在名義上還是尊崇周天子為共主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的時候,還要到周天子那裡討要分封爵位,得到周天子的承認,不然別人逮到機會就會有理由攻擊。

「禮崩樂壞」很大程度上是周自己造成的。因為周國力漸弱,無法對諸侯逾越用禮進行懲處糾正。大國攻擊吞併小國時,周天子作為共主卻只能幹瞪眼的看著,由此權威盡失,天下越來越亂。

後來爭霸戰爭開啟,霸主們實際上是在履行周天子的職責,維護封建秩序。到了戰國之後,兼并戰爭更加劇烈,霸主們也靠不住了。直到強秦打遍天下無敵手,開始統一六國,這時封建制度才真正的完蛋。

秦製取代周制是孔子之後很久的事,孔子身為春秋末年的人,此時維護周制並不算復古,因為此時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有周制可選。

事實上到了戰國後期,天下大一統的趨勢愈發明顯。這時孟子、荀子這些儒家代表們並沒有抗拒新時代的到來,相反他們還是維護大一統的,儒家經典《春秋公羊傳》中更是明確提出了「大一統」這麼一個概念。

如果看過儒家經典就會發現,儒家是非常強調與時俱進的,《易經》說「惟變所適」,《大學》說「新民」,《中庸》說「時措之宜」,都是強調隨時變化,與時相合。

秦漢之後,儒家成為所有秦制統一帝國的官方思想,如果這時做不到與時俱進,放棄恢復周禮的理想,那儒家早就隨著王莽一起完蛋了。


嘗試回答:

愚賤者自以為是,生於今時,卻反對古已有之的大道,這樣的話,災禍會降臨在他身上。

不知道這個「反」字是什麼意思。


中庸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一下就給它跪下了。感嘆自己之前跟個文盲一樣~~


推薦閱讀:

「中國有13億人,他們越崛起,我們就會越沒飯吃…」 是奧巴馬說的嗎?是直譯還是意譯?
已知「真理會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是真理性認識,真理性認識是否等於真理?

TAG:政治 | 文學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