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絕對不是打出來的」是否正確?

我從小也挨了不少打,可是現在打心裡理解父母甚至還感謝他們,我自己最終也沒成為社會的負擔,有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和自己的愛好。


我覺得這個未必非得是關於兒童教育的。老闆對員工的管理手段包括為讚揚和批評。到底是讚揚好,還是批評好,每個老闆都看法不同。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當小時候我做出超出大家對我的期望的事情後,我是期待表揚的。但是有時候沒表揚,我非常傷心:「原來父母覺得這事是我應該做的啊,不是超出大家對我的期望啊」。然後我就知道了,在這個領域裡,我做出這個事情,不是95分(優秀),而是70分(及格)。

而有時候,我覺得某件事是我應該做的,然後做到了,父母卻大力表揚我。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個不是我應該做的啊,及格線在下面啊,明白了。如果下次我還做到這樣,父母就得表揚我,否則我會很不高興。

這樣幾個回合下來,我對父母的打分標準就比較熟悉,雙方磨合好了。什麼事情該表揚,什麼事情是及格,什麼事情應該批評,做什麼樣的錯事會得到什麼樣的懲罰,大家都瞭然於心。規則有了,雖然是不成文法,但大家都遵守,獎勵和懲罰,孩子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看到很多家庭里,這種規則是隨便變的。某件事情,今天是及格,明天就不及格了;某件事情,今天是表揚,明天就不表揚了;某件事情,今天是對的,明天就不對了;某件事情,80分(良好)獎勵很多,95分(優秀)反而不獎勵了;某件事情,這個孩子表揚,那個孩子卻不表揚……孩子永遠琢磨不到家長的評分標準,甚至家長自己也不知道。在一個規則不透明而且多變,概率(運氣)占很大成分的獎懲系統裡面,成年人尚且不願意努力,何況孩子。

什麼是好的教育?到底是鼓勵還是批評?多年以前我看到過一句話,深以為然:

只要孩子看到公平和公正兩個詞,腦海里就會浮起你的身影。

做到這點,夫復何求。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打完了仍然嘻皮笑臉,有的孩子打一下就心存芥蒂。總之教育孩子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簡單方法。

對打孩子的尺度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樣。在美國用張開的手掌打小孩屁股是勉強可以接受的,但用拳頭或打屁股以外的部位是不允許的。打出印來也是不允許的。

從統計來講沒有研究表明對於四歲以上的孩子被體罰比不被體罰更聽話。可以說體罰孩子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對於很小的孩子,比如一兩歲,如果孩子做了很嚴重的壞事,打屁屁會起到立桿見影的效果。但即使這樣也不宜多用。總之,有很多有效的非體罰辦法,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使用。體罰往往是父母黔驢技窮的表現。父母言行一致,建立明確的規則,說到做到。這些比體罰要有效得多。

就事論事的誇獎是有效的。泛泛地誇是無效的。比如,「你花了這麼多努力畫這幅畫,畫得真好!」而不是「你好有繪畫天賦!」下次孩子會花更多的努力把畫畫好,而不是自以為有天賦,就不去努力了。

對孩子總得來講要以褒獎為主。提出批評時也要先讚賞他們哪裡做得好,然後再指出哪裡還需努力。多讚揚他們的後天努力。少讚揚他們的先天資質。

無論哪種教育方法,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多自己做決定,哪怕是失敗的決定。不要自以為比孩子經驗多,就事事管著。就像開車,很多中國父母永遠想自己做司機。其實到一定時候,就要讓孩子做司機。「酒後駕車」一定要防,但不能永遠讓孩子做生活的乘客。


「孩子是誇出來的」是個錯誤說法,「孩子是打出來的」也是個錯誤說法。正確的教育不是誇和打的二元選擇。誇的效果沒那麼神奇,打的影響也沒那麼恐怖。就如同「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誇和打也有個程度問題,離開程度談影響一樣是耍流氓。

有趣的是誇和打的程度不像毒性的程度那麼絕對,誇和打的程度及其影響因所在社會文化環境而不同。咱們的文化是不隨便誇孩子的,因此偶爾誇一句就比較給力,平時批評多了也算正常,小打打也算能夠接受。西方的古代文化和咱們區別不大,現代就不同了,平時誇多了早就已經麻木,偶爾批評一句都算恐怖,打的話就要翻天了。但是社會文化不是固定不變的,咱們也在向他們接近鳥~

對小時候挨過打,理解可以,感謝就不必了。當然一般意義上的感謝父母是可以的,那是另外的話題了。


這絕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它營造了一個和美的氛圍,給懦弱的父母找到了不必與孩子「對抗」的借口。但是它並沒有解決如何面對孩子不值得誇時的狀況。更沒有正面解決如何面對負面評價的教育。

如果一個孩子只成長在「誇」裡面,那麼一旦某一天,他做的事情遭受到他人的「損」,那他如何是好?不要活了?

如果一個孩子只成長在「損」裡面,那麼他有生之年,爭取你的「誇」便成為了他的人生目標,這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還怎麼活?

謹慎使用「絕對不是」,如果一個「錯失最佳教育時機的被寵壞的孩子」,極有可能「打」成為最後有效的警鐘。但是一般情況下,「在教育時機正常的情況下」,不能用「打」來作為教育方案。你的小時候沒少被打,在沒有理清楚你的父母「打」的邏輯之前,評價不了你的父母這個「打」是否合理,但並不等於你現在的「體面生活」歸功於你過去的被打。父母的教育功過評價並非以孩子成人之後的社會地位為衡量標準,而是看兩代人親密程度和孩子成人後心理積極能量。光用個「打」是理不出你的父母教育是否優質的。

教育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做得好的時候鼓勵,做得不好的時候指出並求進步。兩者結合。「玉不琢,不成器」,光拿皮膚蹭蹭,玉石固然亮,但是要成有用的器皿而不是淪為玩物,恐怕要多花點時間先雕琢為好。


我其實就是想回應一下川寧的回答,沒有惡意的。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但就我親身經歷而言,我只能說這個說法在我身上是成功了的。

身為一個男生一次都沒有被打過,也算是挺奇怪的。老媽從小到大都是朋友,老爸從小到大都是老師。在剛開始的20年的人生平凡正常,小彎路走了不少,大彎路卻一個沒有,他們的教育成果自以為還不算差。

其實小時候被誇多了自己也能明白自己的斤兩,被別人損被別人打的時候會更為難受,不過熬過來了就過來了。家長不打孩子並不是不對孩子狠,我只是覺得孩子是能夠被教育到以講道理的方式來與父母討論,而不是在說不過父母的時候因為強詞奪理而挨一頓揍。

我覺得這還是得看老爸老媽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們在我小時候就能融入我周圍的小團體,並且認識我的朋友。我說的事情他們也都認真聽。自然他們說的,我也會認真聽。小學剛接觸電腦,喜歡玩兒遊戲,老爸就陪我玩兒,甚至還拉一幫小朋友一塊,現在回憶起來都很溫馨。老媽更是在初中就鼓勵我早戀,不過可惜自己一直沒實行,開家長會的時候還跟我說哪個小姑娘長得不錯,是個好坯子。老爸從初中開始會跟我講真歷史,講89,講文革。老媽會跟我講泡妞技巧,講種植技巧。說實在的,覺得從他們那裡怎麼學也學不夠。

只能說自己跟老爸老媽到現在還能做到推心置腹,感覺非常慶幸。也希望自己能成功地用這種方式教育下一代。

——————————————————————————————————————————

分割線上方是第一次的回答,看了川寧的評論,我覺得更要說一下我的觀點了。

對於問題前半段,我並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誇出來的,但對於問題陳述的後半段,我知道孩子不是打出來的。孩子十幾歲飛揚跋扈,看似沒救。但其實真的還有救。

我見過的例子有:偷家裡錢的,私奔的,離家出走的,早戀的,打群架的,入黑社會的,終日無所事事的,這些孩子在被打之後往往也沒有什麼改變,但是通過一些其他方式,確使他們進入了更為合適的道路。

我覺得家長的教育手段才是真正的匱乏,竟然到了不打不行的程度。對於以上這些孩子,我見過家長長期給孩子寫信的,努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朋友的,甚至還有給孩子找小帥哥/小美女,讓孩子暗戀並以此來鼓勵孩子積極性的。利用創造性的手段,這些家長獲得了成效,並且獲得了孩子的友誼。

說真的,我真覺得被逼到不得不打孩子的時候,是家長的無能,並且反面效果嚴重到髮指。

在小的時候能讓孩子以父母為傲是多麼難得一件事情啊,但我小時候確實以「爸媽從來沒有打過我為傲」。我也希望在我孩子小的時候,也能讓他/她從這點以我為傲。

孩子未來的成功與失敗,是和小時候是否被打過沒有什麼關係的。但是孩子與父母間的關係可與打沒打過有非常大的關係。為人父母的話,我更希望能在孩子20歲之前與孩子在餐桌前互相大笑,為了這個目的,付出多一點的心智又有什麼關係呢?


同意@姜鋒 和@唐藝 說的。

這裡我想要說的是,從這句話來看,它和行為主義有著很大的淵源。但,這不是一句嚴謹的行為主義用語。因為,行為主義並沒有定義「誇」為正強化,定義「打」為負強化。什麼是正強化,什麼是負強化要看情況。

舉個例子,比如,我小的時候,一個我討厭的老師誇我10句,也比不上一個我喜歡的老師誇我一句所產生的正強化有效。相反,我討厭的老師誇我,有可能成為負強化,使我以後都不再出現該行為。

同理,打也不見得一定就是負強化。

但不得不承認,這裡舉的例子都是比較稀少的情況,一般人的生活里,誇是正強化的可能性更大,打是負強化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這句話其實只是把行為主義的觀點用非專業的,讓人更容易理解的語言來總結出來,方便人們記憶和應用。這種現象在很多領域好像都有出現,只是用在心理和教育上面,更容易出現誤解。

如果想了解正確的心理學觀點,可以查找行為矯正,行為塑造等方面的專業書籍。

關於打孩子,其實挨過打也不見得就一定成為社會的負擔,因為你的父母也許除了打還有其他有效的教育方式。這些教育方式也許對你起了更大的作用。

我是不贊同打孩子的。我曾經提了個問題《該不該打孩子》。得到了很多經典而有價值的答案可供參考。個人比較推薦@張小雨 的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83860/answer/14616551


我覺得:你「最終沒成為社會的負擔,有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和自己的愛好」的原因,未必是因為「挨了父母的打」。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打屬於懲罰,誇屬於正強化,從行為塑造的角度上來說,正強化效率要比懲罰效率高,所以說一遍來說誇更好的可以塑造一個人的良好行為。但是懲罰也具有積極意義,可以告訴孩子什麼行為是不可以做的,對負面行為的矯正應以懲罰和負強化二者一起使用效果最好。

負強化是指把厭惡刺激去除掉,會強化一個人的行為


表揚和批評,都應該基於事實。不以事實為基礎的表揚或批評,會造成孩子是非標準混亂,這個更危險 。

」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句話是有前提的。我們的社會文化是精英化的,社會評價體系也是金字塔狀的,焦點永遠是塔尖上的一小撮。占絕大多數的普通人群,沒有機會獲得積極、正向的評價,所以中國人長期表現不自信、不張揚。 我們的教育體系同樣是精英化的,優秀、突出的才能得到表揚、表彰,受到關注。占絕大多數的普通孩子,很難獲得正面、積極的肯定和鼓勵。

一些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經驗,嘗試給學生多給予正面肯定。有進步就表揚,有改善就肯定,實行一段時間,發現收到很好的反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個人行為、精神面貌各方面都有改善。這個辦法,操作簡單收效明顯,於是慢慢就形成了」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個說法。

」孩子是誇出來「,絕不是讓家長拚命的表揚,無中生有的表揚,上綱上線的表揚。我的理解是,及時發現、肯定孩子的努力,對於一些細小的變化和進步,及時予以表揚,給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孩子遇到問題時,及時肯定他們的能力,支持他們繼續努力和嘗試;孩子遇到挫折時,幫助他們發掘現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


不正確。

誇的最基本原則中你不能誇孩子聰明有天分有能力之類沒有實質內容的東西。應該誇孩子的勤奮努力認真之類的。當然還有別的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正確的誇確實能對孩子起到很好的效果。

不能完全否認體罰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但不能把所取得的成就全歸功於此。體罰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而且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很多情況下粗暴的體罰反而起副作用。在我國的文化背景下非常不贊成提倡體罰,極意導致部分無知家長的濫用。


我不同意一味讚賞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情都說:寶貝你最棒,在我看來,這是不負責的表現,在很多孩子看來,有時會覺得這是父母的敷衍,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讚賞。

我覺得讚賞或表揚,應該盡量基於客觀事實來表揚或批評孩子,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要發自內心。


讚美的核心是愛,只有當我們真正地正確的表達愛時,讚美的健康效果才會發生,這種愛是無條件的

當你說「寶貝,你語文考了95分,媽媽真高興,媽媽愛你。」時,孩子就會把只考了60分的數學試卷偷偷地藏到身後。

當我們對孩子表達說「你做**事時,我好喜歡。」,孩子聽來會是:1.我做了**事,才被喜歡;2.我不做**事,就不會被喜歡。

孩子內心真正的興趣和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愛就容易被忽略,他們想獲得父母的認可和愛,於是努力表現出父母喜歡的樣子,當孩子取悅我們時,我們會覺得高興,但是,那些壓抑在他們內心的恐懼、傷心呢?他們將很難成為一個健康和幸福的人,因為從小,從最親的父母那裡他們就學會了——當我們不做出讓別人高興的行為時,我就會不被喜歡

如果你只想培養出一個取悅自己、按自己期待表現的孩子,並不關心他內心本來的興趣與熱愛,也不在乎他長大後是否會不斷地壓抑和否定自己,你可以依然用過去的方式批評或讚美他。但我相信,每個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你也一樣,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一些方法和一點勇氣,改變自己過去的方式,把自己的擔憂和期望留給自己,讓孩子去活出屬於他的精彩生命。

既然讚美的核心是愛 那什麼是愛呢?

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定義,借用偉大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說法: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當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當孩子偷錢時、當孩子躲在父母身後「不叫人」時,我們有沒有試圖去了解他心裡在想什麼,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在不理解孩子這些行為的那個時刻,我們對孩子是沒有愛的——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這點——有的可能是憤怒、擔心、失望,而這些東西是無法與愛共存的。

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女孩畫了一幅畫,名為《陪媽媽逛街》,畫中既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車水馬龍,更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數不清的大人們的腿……為什麼呢?因為女孩的身高只到媽媽的腰,逛街時,她除了看到大人們的腿,還能看到什麼呢?在看到這幅畫時,無論你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會是無效甚至是有傷害的。真正的讚美,只有在理解和接受之後才能發生

從現在開始,每次當你準備批評或讚美孩子時,想一想孩子現在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有什麼需要?如果這些你清楚了,你的讚美將具有無與倫比的力量,成為你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


玉不琢不成器是對的 難道我們忘了玉碎瓦全的道理 你成全了玉 就不能容瓦片么 關愛是最重要的 懲罰可以 你讓他自己承擔後果就是了 要平等嘛 一定讓他明白家裡的港灣永遠等著支撐他 始終用觀察 引導 鼓勵的方式來對孩子 我是覺得 無論男女 都要富養


我覺得這個還是因人而異的,首先了解孩子是什麼樣性格的,再對症下藥。

順便說一下,我是打出來的、- -。

總的來說我個人方面會比一些人好一些,自立能力也比較強,洗衣做飯所有家務沒問題。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獨立在家了。

而我妹妹家裡就是一直誇,但是初三了,什麼都不會幹,襪子都洗不幹凈。

形成對比了。

總之沒有絕對的。

威嚴是要樹立的,不是靠打,父母可以分工啊,偶爾爸爸嚴偶爾媽媽嚴。

或者就一個人管某方面。

切記不可嬌慣或放縱。

後果不堪設想,也不要因為眼淚而心軟,不然你會培養出一個演員。


不一定,得看孩子的性格


『誇』『打』完全對立開來絕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要軟硬兼施,恩威並行。


誇打有度...


誇和打貌似不是封閉選項


不管認為「孩子是誇出來的」,還是「棍棒底下出人才」,其實都是一樣的,一個度的問題,把握好了就萬事OK。


僅針對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發表意見,因為越來越多家長認識到打孩子不對。

不當的表揚或者誇獎方法常見的後果:

孩子會為了表揚和獎勵做事而不是真想做。外部獎勵也容易上癮,孩子可能會無休止尋求關注而過於依賴別人。一旦他們無法從別人那裡感覺到自身的價值,就會產生失敗感。孩子可能會驕傲、不能接受批評、不能承受挫折、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隨著孩子長大,他會認為家長有的獎勵和表揚是在試圖操縱他的行為。他會表面上裝作合作或者乾脆對表揚置之不理甚至反感。家長可能轉而用懲罰或者提高物質獎勵籌碼的方式管教孩子,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鼓勵孩子?以下是四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引導孩子關注他的感受。

即使很小的孩子,自己吃飯、穿鞋、畫一幅畫,完成一件小任務都能體會到成就感。我們只需要說「你看起來好像很高興」「你覺得你畫得怎麼樣」,強化孩子內心的成就感就好。

如果孩子告訴你他在學校是老師的小助手,可以問「你喜歡這項工作嗎」「你喜歡幫助別人嗎」,讓孩子看到你的對他的感受和經歷感興趣,還會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

多使用「我」為主語的語句,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當我們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時候,孩子會感受到我們的真誠並回報以真誠,而不會認為我們試圖用表揚操縱他。例如:

「我真高興你把書收得這麼整齊」而不是「你會收拾書真是個好孩子」

「我愛看你打球時的樣子」而不是「你是個很優秀的球員」

「我很高興你回家就先做完了作業,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玩了」而不是「你做完了作業真是個乖孩子」。

對事不對人,越具體越好,不要給孩子下論斷。對孩子表現出興趣和認可。如果孩子展示他的畫,不要說「你將來一定是個大畫家」「你真是太聰明了」。只需告訴他你有多喜歡他的畫,尤其是色彩、創意、或者是他的簽名。

關注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孩子常常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飯自己去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家長一頓批評,孩子也許就不敢嘗試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長說:「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廚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鬆了,慢慢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鼓勵,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並告訴他如何改進,這樣效果較好。

讓孩子從小就真切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鼓勵和愛是無條件的,這樣能大大減少他將來面對挑戰和困難時的痛苦和焦慮,給他更多勇氣和信心,

轉載請註明出處漫悠遊公眾號。「慢養孩子,悠遊人生」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誰說床上用品就是四件套!你們被綁架了多少年?
我擁有一個烤箱,作為有追求的吃貨,想要自己做蛋糕,還需要買什麼?要學會什麼技能?

TAG:生活 | 教育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