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一個東方考據黨?

Σ(|||▽||| )實話實說,東方的考據是我短短的wiki生涯里看到的最複雜的功課了,求經驗


謝邀 並不是考據大佬但前來強答

一設考據是以追溯一設為目標,是為了探尋一設的本源而進行的活動。

何為一設的本源,並不是說,東方里的某個設定跟其他作品的設定有所重合,就是其本源了。

而是說,zun在進行東方的設定創作時,借鑒了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滋瑪麗,zun了解並且會去使用的這部分設定重合之處,才有可能是一設的出處。(重點)

所以,最恰當的考據方式,應該是盡量的站在zun的角度,去找尋這些設定的出處。

比方說,zun讀過的書,喜歡的作者,看過的漫畫或者電影,欣賞過的音樂和舞台劇,了解過的神話和歷史,都有可能是東方一設的來源。

當然,我們並不能了解zun究竟是如何思考的,所以只能做到盡量貼合而已。

當然,一直以來也有從人物設定貼合度出發,逆向尋找一設本源的考據做法。

我不太好說這兩種考據方法哪種更好,但就我認為,從zun的思路出發,順向延伸得出的結果,比較少出現因 巧合 而出現的設定重疊,應該更加的具有說服力。當然,因為需要對zun本人有比較深的了解,難度可能也比較大一些。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請指點。


小透明來回答一下

自己雖然依然奔走在追隨大佬背影的路上,但是對於這一點還是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其實我覺得大家在敘述中都把「考據」神聖化了,覺得這種創作方式似乎就比同人小說亦或是同人動畫要高一等。個人覺得他們的核心思路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找到故事中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然後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對這個問題給出答覆,而隨著問題的深入,自己對於作品的理解也會更上一個層次。無論是考據,還是一般的創作,最大的忌諱都是「為了創作而創作」,就好像「為賦新詞強說愁」一樣,既不能讓自己學到更多知識,也無法讓更多的人了解作品的魅力與精妙之處。所以從自己擅長或者感興趣的方向,對自己比較關心的問題加以探究,在不知不覺中,便會有更多的收穫,無論是對於作品本身,亦或是其他方面的知識。

但是在這之中也是有嚴謹的方法存在的,這也是一般意義上的「研究」所需要遵循的方法。比如材料的選取,論據的篩選,邏輯的編排,做到有理有據才有被討論的意義。換而言之,你需要有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並且按照合理的方式對其加以表達,這就達到了基本的要求,而至於說水平的高低,就要看自己所提出的問題的質量與討論的深度了。

對於一設分析和考據的關係,囧仙、六神等大佬已經有了很多的分析,詳細的可以參考《東方文化學刊》第六卷六神的那篇文章。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與思路,所得出的結論的有效性也就不一樣了。

作為一個創作者最應該著力培養的方面,我認為一個是自身的特色與獨創性,另一方面就是持續產出的能力。在現在這個知識領域已經相當細分的時代,即使是專家也很少有人能通曉所有領域的知識,而對於我們這些一般的愛好者來說更是這樣。所以從一個點出發,持續不斷的深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像六神就經常從原作入手,宮酒對於諏訪信仰與宗教精神的深入分析,院長的旁徵博引,atr聚聚的一針見血,胡大大對於現實的考量都是他們能做出成果並且比人記住的重要原因。而日本的考據黨們則更是劍走偏鋒(日本的資深東方「考據黨」是如何看待「設定之爭」及「過度解讀」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雖然其中很多作品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考據」,但是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卻能讓辛勞過後的快樂更加持久。而另一方面只有持續不斷的產出,才能保證自己在同一個主題上不斷地保持關注,如果不斷地拖延,所有的想法也終究只能停留在腦海里,自己也無法從中真正的得到快樂與成長。

所以無論怎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不斷的創作中尋找自己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水平,你就是一個合格的「考據黨」了。

最後,歡迎關注《東方文化學刊》(東方文化學刊)也歡迎向學刊投稿,希望有朝一日能拜讀題主的大作。

也敬請關注東方現世求聞 哦


其實考據沒什麼複雜的東西,核心精髓就是——多看、多問、多查、多想。

多看:看一設,不光是看遊戲正作,還要對ZUN的各種訪談有所了解。一設的範圍說大也不大,但是說小也不小,想要完全了解還是很困難的。比如說有些訪談真的很無聊,但是有時候細節就隱藏在這些無聊的訪談之中。

多問:有不懂的問題,要提出問題,這個提問不是在公共場合向其他人提問,那是下一步要做的事,這裡說的實際上是向自己提問,找到問題,找到一設中的矛盾點,這些都是考據突破的重點,也是考據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多查:有了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去一設中查找解決方案,一設中沒有提到的,可以去調查相關的原設,查找可能存在的原設出處。最方便的辦法其實就是百度,其次方便的是去調查日文原典,最簡單的辦法是在貼吧啊論壇啊微博啊這些地方提問,發動群眾的智慧,讓大家幫助你思考,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想:最後一步,就是把你關於某個問題調查出來的資料進行整理的過程。用這些資料來解決你提出的問題,然後獲得一個自己看得懂、別人聽得懂、與原作不衝突的答案。這個過程考驗你的信息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考據歸根結底是一種二次創作,而二次創作就是要給人看的,如果你的考據大家都不愛看、看不懂,那就說明你的二次創作失敗了。失敗並不可怕,但是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然後獲得進步。不是每個畫師剛一提筆就能畫出世界名畫級別的同人本,考據也是一樣。

慢慢來吧,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比急功近利的表現自我要強得多。


說到底我一天東方圈意義上的考據黨也沒當過,只是對東方做做評論,不過題主想要的經驗還是可以說一下。

首先,最好自己本來就對ZUN喜愛並且經常引用致敬的一些領域,如民俗神話及其背後的社會心理、日本傳統文化、懷舊電子遊戲有所涉獵。你不需要ZUN的每個興趣領域都喜歡,但是你只要和他興趣範圍有那麼個相同的地方,就一方面能駕輕就熟,不吃力還好玩,一方面更容易接近他的思路。能夠做到這條,你就可以對東方中引用的奇怪典故發表觀點了。

其次,最好能脫離自己原來作為東方愛好者的心態,擺脫思維里已經形成的定式,把ZUN作為一個非常聰明複雜的人,各部作品作為它本身來看待:不是渾然天成、無始無終的天降神諭,而是ZUN這個具體的人(及其合作者)在特定的時代,基於自己當時的認知(如此前的東方創作、日本社會時事和ZUN閱讀的書籍)、有感他當時的喜怒哀樂、關切之事,為抒發特定的感情、實現特定的遊戲設計目標,運用有限的時間和其它資源而進行的創作。做到這一條,你就不僅能討論東方一部作品中」有什麼」,還能探討其」為什麼「。

最後,最好能看到ZUN這個人逍遙電腦前、冷眼看世人,深愛同人遊戲的自由精神,又愛作怪唱反調,又能陪人喝酒說笑通宵不醉的一顆心。有這一條,你的觀點大概就不會偏離正軌太遠了。不過最後這條也許是最難的吧。

總之,考察和作曲作畫、和同好聊天一樣,只是不同的人作為東方的受眾、東方愛好者社群的一員獲取樂趣的一種途徑。覺得考察沒意思的話,改做有意思的事就行了。這方面我為一個和本題主旨有重疊的問題另外寫了個回答。

漏舟齋:學習東方一次設定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又如何得知自己所學習到的一次設定是「正確」的?


首先要明白考據只是一種二次創作。

而且是一種局限性很強的二次創作。

它的局限性是什麼,是因為你是在「考據」一個事物,你不能超出這個事物去分析。

你不能超出作者本人的學識,不能超出作者本人的所思所想,你不能比作者知道的更多。

那麼,考據的目的是什麼?

考據的目的就是,通過作者告訴你的事情,去分析推理猜測 作者想到了,但是卻沒有告訴你的事情。

分析的內容有兩點必要性:

1. 作者想到了

2. 作者有意或無意的沒有直接說出來

簡單地說,作者進行一個創作,它寫出來的東西,做出來的東西,自然而然是基於他的個人知識水平的。

他沒有辦法在他的作品裡寫出他不知道的東西來,更沒有辦法隱含他不知道的東西。

所以考據首先一定要限定在作者知道的範圍內,而不要無邊無際的瞎猜。

其他答案里推薦的某個人就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問題。

不要嘗試逾越作者,然後再在字裡行間各種資料內容中,去分析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作者在創作的時候想到了什麼才會這麼做。

沒錯,就跟做閱讀理解似的。

然而你在這麼做的時候,你的知識要豐富,首先你得知道的和作者一樣多,才能猜出作者想利用什麼。如果作者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那麼你就無法去分析作者的想法了。

因為知識體系決定了思維方式。

其次,你要試圖去培養和作者類似的思維模式和方法,然後試圖設身處地的去理解作者在創作時候的所思所想。

沒錯,這很累,而且也不討好,還會局限自己的思維。

然而因為你熱愛這個作品,你喜歡這個作者,才會試圖去分析這個作者的創作模式和創作時候的思路,才會試圖去挖掘作者使用了哪些neta,有哪些靈光一閃的小想法,才會去思考作者有什麼隱藏設定沒有說出來。

因為你喜歡這個作者喜歡這個作品,所以才會去考據,考據只是因為喜歡它而已。

那麼考據到底有什麼用?

1. 能讓自己更加理解作品,更加理解作者。能夠感同身受,發現作者的伏筆與隱藏設定。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2. 如果你進行二次創作,那麼你通過考據分析,在你眼裡的原作,在你眼裡的一設,就比別人眼裡的更多。

別人可能會說出「ZUN只是酒後亂寫寫」抑或是「一設沒啥內容」之類的屁話。

然而你就可以一笑而過覺得這些人好蠢好lowB,因為你分析過了,你知道ZUN有很多伏筆neta小設定很有趣,而且也成體系。

那麼你眼中所見所知的原作就比別人更豐富。

原作是什麼?是二次創作的材料和倉庫。

那麼你就有更多的材料和內容可以去進行二次創作,這些是不考據的人不知道的。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用?

最多也就是當有人問起你某些一設里的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去解答一下而已了。

沒別的用。

明白這些,你就是一個合格的考據黨了。

而水平,取決於你的知識儲備、理解能力、與作者感同身受(或者說共鳴)的程度了。

有人可能會反駁,說考據為啥非得局限在原作和原作者之上。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不想局限的話為啥要考據,直接開腦洞做二次創作不好嗎。

知道的越少,想像力越豐富,這話可能大家也不是沒聽過。

如果你知道的一設太多太詳細,了解了太多ZUN的隱藏neta伏筆小設定,那麼你很可能會被綁定在上面,不管幹啥都會先考慮這個符合不符合一設,這個符合不符合ZUN的設定,就難以進行更加豐富多彩的創作了。

比如我。


其他回答已經在方法上講了很多,雖然也不無歧見,但你應有自己的判斷,看哪種講法比較接近你的思路與期望。

我有史學碩士、文學博士的學位,看來似乎應該能寫出最嚴整全面的答案,但就因為這樣,我怕了、也懶了。普通業餘愛好者講錯不算甚麼,我講錯就糗大了。

所以我選擇這樣回答:先搞清楚你為什麼"想要"做一個"考據黨"。不論"黨"在你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組織是嚴密還是鬆散,你會用這個字,就代表有在嚮往那樣一種身分認同,或者成就。

這裡不是公家機關,沒有人逼你做這個,你是自己想做;或許你也有一點名利心在其中,但我們多半還是出於興趣,或者強烈的興趣(就如有那麼多一流的文人學者來研究紅樓夢)才來玩的。所以我們要先想好,自己的動機、興趣是甚麼,然後可以思考往哪邊去發展。

像我其實對一設、原捏的了解,都比不上寫THBwiki的同仁們細,我就是看他們文章補課的,我也不想和大家比這個,首先是我真沒這麼狂熱,再來,我更感興趣的是這整個東方同人創作文化圈的演進與維持,具體來說:幻想鄉內怎麼以異變保持動態平衡,幻想鄉外的神主及他的夥伴們,又是如何以連載和新作和各種活動、雜談來作鬆緊適中的管理和調整。這對正處在大IP戰國時代中的我們這一輩,有直接的借鑑意義。我也想藉由這樣的探討,順便捅一下學界裡還在各種老套間打轉的同仁,你看看人家外面的怪物都長得這麼大了,ACG的受眾多到爆了,現在的小孩已經幾乎都是玩遊戲長大的了,我們還在內捲。明明我們這一輩是跟網路一起成長起來,做起這方面的歷史,天然就有前輩與後輩都不能及的優勢。我又好不容易在學校裡練了十年功,如果出來又學非所用,或者只能堆論文給寥寥幾個人看,那未免太悲哀了。我是因為這些來辦學刊的----雖然我一開始只是出於興趣而發了這麼一個念頭,但隨之而來,我要將之合理化,我要把它做到合理且有意義有價值,那這些想法就一條條冒出來了。

不一定對,不一定好,但我是這樣想的,於是我寫文章必然就會溢出"考據"的範疇,往闡釋和借鑒、觀摩、評論的方向發展。正好我從小到大既看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也認真研讀過幾本古書,那我能做的就很明顯了。然而我是"考據黨"嗎?我不認為自己是。君子群而不黨嘛,我們只有東方文化學勘討論群和東方文化學刊書友群。

有一些人是出於想得到認可、歡迎的慾望,而想來做考據黨的。這種人會比較危險一點,容易一言不合就引起罵戰。其實這種慾望人皆有之,我也不例外,只是首先要懂得節制,再來是,我入坑的時候已經是在主流社會評價體系裡面算是有一點地位的名校畢業生,那我最好就是利用這個光環來為大家打氣,辦起學刊來給認真有實學的同人一個發表園地,也給大家提升一些逼格。我的虛榮心是要建立在這個上面啊。單論對正作的了解,我也就是破完官作的N級到H級之間;我不同的是我有自帶一大堆文學和史學、雜學的B,我可以靠放這些B來打L級。至於NB的挑戰,就給我們幾位牛逼的真正下過考據功夫的道友來,我做總編給稿費就好了。

我這條路數不太可能適合你,那麼你想走甚麼路數呢?為什麼呢?你到底想要甚麼呢?這個問題先想清楚,做起功課來也才有趣。我們不是考試。饅饅來吧!


作為文章寫了

論《東方》考據的實質

======================

謝邀w

如何做一個東方考據黨,我們先「考據」一下什麼是考據吧

《現代漢語詞典》解「考據」為「考證」,而「考證」意思為

「研究文獻或歷史問題時,根據資料來考核、證實和說明。」

漢典上的《國語詞典》解「考據」為

「依據可靠資料對古代文物制度加以考核辨證,詳明真偽的研究方法。」

詞語「考據」的解釋 漢典 zdic.net

這說明個什麼問題呢?那就是考據的對象,通常是可以被證實的,是我們能通過某種手段證明其真假的,也就是其具有「可證偽性」。例如和戀戀原捏相關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削弱其學術地位的就是其不具「可證偽性」。

打個比方,二妹翅膀上至少有12個「LED」,這個命題是可證偽的;二妹翅膀上長著「LED」,則是不可真偽的。

那麼《東方》的內容具有還是不具有「可證偽性」呢?或者說《東方》可考不可考呢

嚴格的說,《東方》的一部分是可考的,

比如久樹輝幸對日本的東方社群進行的研究/考據

博麗神主傳說探真

比如白鷺雪對東方樂曲的考察

東方音樂分析專著《遊戲時代的新邦樂》開始預購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而這一部分,主要是和《東方》的媒介、傳播者、受眾本身相關的,或者說《東方》其現實中的部分是可考的

而另外一部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東方》的考據對象我們所最關心的《東方》內容的考據絕大部分都是不可考的。

比如阿求,乃至於所有的御阿禮之子,是不是八雲紫的式神?

「御阿禮之子」何以是八雲紫的式神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比如萃香,她會不會是「中西合璧」之鬼?

萃香能力小考:維特魯威之鬼

比如梅麗是不是八雲紫?八雲紫是不是小泉八雲?

比如蕾米莉亞有沒有威嚴?等等

這些都是不可考,也即不可證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是因為,《東方》,不像《寒蟬》,不像《攻殼》,其最根本的前提就是「成立於幻想之中」,正如靈夢符卡中「夢想」,其實指的就是虛幻

幻(zui)想(hua),也是鱒的核心設計理念之一,比如鱒為什麼人要「口授」設定,讓妖怪長老為設定/歷史「把關」(gatekeeper 八雲紫w),甚至請天狗記者「報道」設定。所以即便有官方設定集,《東方》的內容依然不可證偽。

記得《學刊》的主編胡又天曾在多個場合強調過,《東方》不是科學的東西,而是人文的東西,也就沒有什麼你對我錯。用我們設計學(符號學)的觀點來看的話,鱒筆下的《東方》不是科學信文,而是設計或者藝術信文

你想做一個東方考據黨,我認為你得牢記這個前提,掌握這個「方法論

那麼似乎看起來,東方相關的考據(狹義,指內容考據)都不存意義了?既然無法證明對錯,考據黨所追求的「說服力」就等於空話,那還做什麼「考據黨」?《東方文化學刊》上的那些文字不都變成了廢話嗎?

我作為為《學刊》碼了不少字的撰稿者,也就是所謂 利益相關者(笑),我是這麼看待自己的活動的——你假如真心想在幻想鄉中計較個真真假假,那麼你的「考據」就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我們換一個思路,不按西方那套「二元論」,按我國的「混沌論」傳統來「考據」《東方》,最終達到「真亦假時假亦真 假亦真時真亦假」的境界,這才是正道。

也就是說,所謂「《東方》考據」不是真正的考據,而是創作,而且是一種有理有據、有資料有邏輯的理性主義的創作。《東方》考據的活動過程和一般的「考據/研究」相同,但由於對象不具可證偽性,所以並非真正的考據,而是一種介於考據和創作之間,亦真亦假的中間狀態,正所謂「致中和」

只不過我們這些所謂「東方考據黨」,有著強烈的身份認同感,希望我們的活動和一般的創作區分開來,但實在沒有一個更好的詞來形容,只好打著「考據」的旗號進行創作。

比如《東方文化學刊》最資深的一位考據黨 院長,就稱自己的考據為「續寫」,也就是置身於鱒所在的人文語境下續寫《東方》。

而日本的「考據黨」,稱自己的活動為「考察」(日語中的「考察」,並不強調對象的可證偽性),甚至直接就叫做「創作」

日本的資深東方「考據黨」是如何看待「設定之爭」及「過度解讀」 - 東方討論區 - 喵玉殿論壇 · 喵玉漢化組 - Powered by Discuz!

《東方》及其社群現在是一個存在中心的「開放世界」——以《東方》正作為中心,其他創作及二創眾星拱月,而它的未來趨勢是走向去中心的「共同世界」——所有創作平起平坐(所以鱒金盆洗手之時,不會意味著幻想鄉的滅亡)。那個時候的「考據」,就會真正達到「假亦真」、「真亦假」的混沌境界。這裡「真」指的是原作,而「假」既可以指「考據」,也可指「二次創作」。

而《東方》內容的考據,就是一個「弄假成真」的過程,而當你的考據/創作,讓別人覺得「鱒可能這樣想呢」,「鱒的幻想鄉的話就有可能呢」 的時候,恭喜你,你成為了一個「考據黨」了。


以下全為個人觀點。

先釐清一設愛好者和考據黨的區別。

如果只是熟悉一設,在看到設定的時候能夠記起出處之類的,是不算考據黨的。進一步知道了部分故事的原型、原捏他,但只是從別人的考據成果中學習,也算不上考據黨。我的觀點是,能夠根據原型或者原捏他,對一設進行解讀,提出自己的觀點,才能算上考據黨。

再談如何成為考據黨。如前面所說,對於原型、原捏的掌握是必要的。

1、背景:2un在創作一個重要人物的時候,肯定會有一些參考。《紅》里大量jojo梗,《妖》則與西行法師有關…除了《紅》之外,大多數背景都是和歷史、神話有關,這方面的書籍應該要看,尤其是記紀神話,構成了東方世界觀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2、遊戲:這個乾的人比較少,主要是對zun在遊戲里用的素材出處、想要表達的意思考據。素材出處這裡怎麼搞我也不懂…圖片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能夠反映出設定的,比如永夜抄里平安神宮的圖、風神錄諏訪大社的圖,去關注一下這些東西也是很有趣的。

3、除此之外的話,建議去看一些zun看過的書,能夠揣測他的思維方式能更好理解。

有了知識背景後,再從一設中挖掘細節,進行合理推理與補全,這就是考據。對於「合理」的標準需要自己把握,考據出來內容放出來討論的話,能夠參考別人的意見。

當然,最有可能的時候還是會出現一火車皮的人問:「zun能想到這些嗎,你怎麼比zun想的還多?」這種話無視就好了,儘管考據出來的內容不一定是zun所想的,但zun真能想到很多,去猜測他的思維就是樂趣所在。

祝願題主成為一個考據聚聚。


考據能力一來需要很強的資料搜索能力,二來需要過關的邏輯性。

實際上,光是資料的搜索就能卡住大部分人,不少考據黨有文學、歷史學的專業素養,要獲得這種素養需要相當的積累。

至於邏輯水平的獲得,就比較隨緣了。

要成為考據黨,意味著你首先要有研究日本文化歷史的動力,再加上日語的學習,這樣才能說是能夠勝任一個主要部分的考據,但zun還有運用理科自然科學的知識,他國文化的知識,


我09年入東方坑12年開始研究一設,今年才敢在逼乎講道理然後花式被大佬懟。

所以說想要三個月速成是不可能的,不存在的。


這個問題你可以去喵玉殿論壇上問一個叫院長each的傢伙,免得走彎路。

他的考據水平是我見過的東方愛好者裡面最高的,對萌新也友好。


興趣是第一位

找到一個喜歡的角色或者事件

然後把一設過一遍

然後搜索相關資料(百科,文獻,書籍)

然後試著把原neta里的東西和一設里進行對應,梳理一下原設里相關neta什麼的有沒有其他的在一設里出現的地方。

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的吧。

不過要注意,無論你多麼用心,你的考據也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而已,或者說你認為zun在想,可能會出現的東西。

過於深入的話可能會陷入自己腦補的陷阱,然後被打臉什麼的。

反正先下載一本古事記再說


這種東西首先就是要去wiki去了解一設。

順著zun對人物的描繪,去查找原neta的資料。

這種東西自己看看就好,考據黨這頂帽子是別人扣給你的,如果你願意拿那些neta和別人高談闊論的話。

腦洞不要開的太大,最好不要去文字狩獵,有可能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腦洞一開就成的東方的原neta。這種考據,還是當了解日本古代文化比較好,拿到東方感覺更像是反向的同人創作,同時neta日本古代文化和東方project的產物。

考據這種東西自己看看就好。東方里明的neta很容易就能考據出來,暗的neta怕是一言不合就變成了千人千鄉,甚至可能有不存在的東西被狩獵進來。zun說話非常曖昧,他沒說明白的東西,誰說的都有可能是真的,誰說的也都有可能是假的。所以說考據享受一下其中的過程了解了解日本文化就好了。考據多了,自己自然就會產生一些想法,補完自己心中的幻想鄉,讓它更完整,更美好,也就足夠了。


你得先明確圈子裡煩心的事。考據的本來意義是,試圖倒推揣測作者的創作思路,

並且根據社會、歷史背景、文化思想趨勢、作者的生活經歷,探尋作者產生這種創作思路的原因和來龍去脈,其受影響於什麼和誰,歸屬於哪一種創作傳統和流派等。最後據此反哺對作品本身內涵和意義的發掘,以便更清晰的研究作者的創作意圖。

事情到了東方圈子裡面比較麻煩了。一方面,出現了一大群一大群高度反智,看見考據就一票打死「Zun喝多了」的群眾。另一方面,把考據當作是二次創作一般,信口開河,無端聯想牽強附會的傢伙也有。

東方的同人文化性質決定了東方是一個沒有自己看法在裡面就乾乾癟癟,沒有內容的架構。或許這是最開始考據邁出考據應有範圍的起因。作為回應,「Zun喝多了」出現。一部分對考據的這類批評只是對迷之考據進行的調侃語氣的,事實上比直接批評「瞎想什麼玩意,這麼明顯的泛希臘化影響隨十字軍自東向西回歸看不明白」(例子隨口胡編,請勿見怪)要更溫柔一些。尤其是,zun也是活人,沒法遍歷世界五大洲八大洋的民俗歷史神話心理哲學社會問題非嚴肅文學藝術還來得及在新作里淫夢營業。喜歡一個作品就要強行給它加料提升(很多的時候反而是降低)逼格,何必呢。人在ACG屋檐下,安心當宅男不好嗎。

反過來講,動機不明的反考據黨也冒出頭,看見啥都是一招「Zun最喜歡看你們研究他喝醉酒寫出來的東西」這話簡直大錯特錯。Zun儘管是電機大學出來的,博聞強記和思想水平是絕對不(太)差的,尤其是日本本土文化和歷史,對於一般的博學「國際人」是片空白區域。宗教、歷史、民俗文化、人文科學......就算Zun真懂多少我們不知道(這要拜託考據人士),他好歹是看過的,其博聞無可置疑,並且有極為可貴的天分能將其有機組合而創造人物。不管是出於跟風還是仇視,我這裡只能送一句無知小兒。

總之,考據這事有沒有前途要辯證地看。好考據,有助於理解東方文化內涵,拓寬東方二創視野的要支持;強行拉聯繫造作者意圖,無限誇大Zun神神力的壞考據要反對。

下面是操作部分。如何成為考據大神?

首先,充分理解一設內容,這是比零設還基礎的基礎。我沒聽說過能不讀原作品而考據的人。並且不僅僅是原作設定,Zun的一切輸出輸入都要顧及,輸出方面音樂碟片早年作品博客內容啥的都別拉下,輸入就比較困難。畢竟信息時代神主學過啥我們都不好判斷,只能從他自己說的裡面找蛛絲馬跡。有些去他家拍的訪談拍到書架,你就可以看一眼。提到家鄉什麼地方,你去瞧瞧。說及自己以前喜歡的遊戲、音樂,你看看在遊戲史里這些遊戲的地位,去玩玩看。

然後,要有充分的人文素養。這不僅僅是零設neta就夠,你還得有充分的文化訓練和史學思想,能了解信息和思想如何發酵,怎樣影響一個人。很不幸的是,研究一個人往往要求你比他本人知道的還多。總之多讀文史哲,尤其是學究氣的研讀著作。

最後,你得明白為啥要考據。很多考據淪落成找Neta湊零設,比如最近B站搬運的外國東方人物考據——呃,咋說呢?傳統考據而言,人物啊、符卡啊的neta,找來有趣又簡單,很多時候卻不太有意義。

因為這麼一條鐵律:一個人掉的書袋越多,他想說的越少。很多人誤把neta深、neta多當作深度和內涵,並不。作者的致敬和映射只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是多了,尤其是東方這樣多的,就僅僅是自娛自樂而已。對角色來源的考據有助於二創和核心考據,但是不能太深入,找齊彩蛋圖個樂呵就行。

別忘了考據不是要糾結作者知道什麼,而是要糾結作者想說什麼。


推薦閱讀:

早苗1v13是個啥梗。。。?

TAG:東方Pro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