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統一成一個國家會怎樣?

是好是壞?


以目前的世界經濟水平,實現政治上的號令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各地區經濟文化水平發展不一,同樣的政策,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像中國這種體量能穩定的維持中央集權已經是一個奇蹟了。所以,必然會以地區為單位由各自的利益訴求形成集團(暫且稱之為「省」吧)。

軍隊由整個國家共有,但是很多時候直隸和幾大強省有相當強的控制力。各省對這種局面有所不滿,所以除了較弱的省份以外,多數省份會發展自己的暴力機構,逐漸形成枝強幹弱的局面,國家軍隊主要在小範圍衝突中行使維和職能,包括直隸在內的各省自有軍隊日漸龐大。各省以國家和諧統一的名義,要求強省不要窮兵黷武,要求裁軍和限制軍費支出,強省紛紛實施裁軍和精兵政策。

經濟上,由於工業發展的不平衡,工業省會對農業省造成強烈的經濟和人口的掠奪,為限制這種問題,移民不會完全放開,海關也不會撤除,但總體上,世界經濟實現較高的一體化,特別是發達省份之間,幾乎沒有太大阻隔,即使政治上對立的省份之間,經濟合作依然緊密。

文化上,很多文化凝聚力過於弱小的省份會徹底被主流文化強烈沖刷甚至融合。較強大的文化的在主流文化的強大衝擊下,為穩定地區民眾的文化情緒,這些省份和主流文化的交流會相對保守。如何處理本地民眾的情緒和不同文化間的孤離歧見成為這些省份的一個難題。

哎?等下,這好像和現在也沒多大區別么……


文明國家將會被黑人和穆斯林拖垮,國界線是民族隔離的最好屏障。


將會書同文,車同軌。

全世界的社會生產效率將會有質的提高。

========================這是分割線========================

規模經濟理論是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之一,也是現代企業理論研究的重要範疇。規模經濟理論是指在一特定時期內,企業產品絕對量增加時,其單位成本下降,即擴大經營規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從而提高利潤水平。

========================這是分割線========================

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看,亞當·斯密是規模經濟理論的創始人.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中指出:「勞動生產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斯密以制針工場為例,從勞動分工和專業化的角度揭示了制針工序細化之所以能提高生產率的原因在於:分工提高了每個工人的勞動技巧和熟練程度,節約了由變換工作而浪費的時間,並且有利於機器的發明和應用。由於勞動分工的基礎是一定規模的批量生產,因此,斯密的理論可以說是規模經濟的一種古典解釋。

========================這是分割線========================

規模經濟理論真正意義的規模經濟理論起源於美國,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產的經濟性規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Marshal1),張伯倫(EHChamberin),羅賓遜(JoanRobinson)和貝恩(JSBain)等。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大規模生產的利益在工業上表現得最為清楚。大工廠的利益在於:專門機構的使用與改革、採購與銷售、專門技術和經營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劃分。」馬歇爾還論述了規模經濟形成的兩種途徑,即依賴於個別企業對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組織和經營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內部規模經濟」和依賴於多個企業之間因合理的分工與聯合、合理的地區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規模經濟」。他進一步研究了規模經濟報酬的變化規律,即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規模報酬將依次經過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三個階段。此外,馬歇爾還發現了由「大規模」而帶來的壟斷問題,以及壟斷對市場價格機制的破壞作用。規模經濟與市場壟斷之間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馬歇爾衝突(Marshall』sdilemma)」。他說明企業規模不能無節制地擴大,否則所形成的壟斷組織將使市場失去「完全競爭」的活力。之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和美國經濟學家張伯倫針對「馬歇爾衝突」提出了壟斷競爭的理論主張,使傳統規模經濟理論得到補充。

傳統規模經濟理論的另一個分支是馬克思的規模經濟理論。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詳細分析了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必須以大規模的生產與協作為前提的主張。他認為,大規模生產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有效途徑,是近代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礎上,「才能組織勞動的分工和結合,才能使生產資料由於大規模積聚而得到節約,才能產生那些按其物質屬性來說適於共同使用的勞動資料,如機器體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為生產服務,才能使生產過程變為科學在工藝上的應用」。馬克思還指出,生產規模的擴大,主要是為了實現以下目的:(1)產、供、銷的聯合與資本的擴張;(2)降低生產成本。顯然,馬克思的理論與馬歇爾關於「外部規模經濟」和「內部規模經濟」的論述具有異曲同工的結果.新古典經濟學派則從生產的邊際成本出發,認為只有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企業才能達到最佳規模。

美國第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70年)保羅·A·薩繆爾森(PaulASamuelson)在《經濟學》一書中指出:「生產在企業里進行的原因在於效率通常要求大規模的生產、籌集巨額資金以及對正在進行的活動實行細緻的管理與監督.」他認為:「導致在企業里組織生產的最強有力的因素來自於大規模生產的經濟性。」從傳統成本理論觀點看,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在大規模經濟規律的作用下,企業生產成本將不斷降低,直到實現適度生產規模.如再繼續擴大規模,則會因管理上的不經濟而導致成本增加。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哈維·萊賓斯坦(HarveyLeibenstein)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提出了效率理論。哈維在《效率配置和效率》一文中指出:大企業特別是壟斷性大企業,面臨外部市場競爭壓力小,內部組織層次多,機構龐大,關係複雜,企業制度安排往往出現內在的弊端,使企業費用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難以實現,從而導致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效率降低,這就是「X非效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企業病」.「X非效率」所帶來的「大企業病」,正是企業發展規模經濟的內在制約。

以美國學者科斯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論則從市場交易成本的角度出發,對企業規模經濟做出獨到的解釋。科斯在他著名論文《企業的性質》一文中指出,交易費用的存在是企業產生的根本原因.科斯認為,企業最顯著的特徵是,它是市場價格機制的替代物。以價格機製為導向的市場每組織一筆交易都要花費一定費用,即交易成本,包括獲得市場信息的成本、談判和簽約的成本、合同風險的成本等.當生產同樣產品、零部件以及工藝流程階段的人將各生產要素集中生產時,就可以減少交易數目、交易次數和交易摩擦等交易成本。換言之,如果通過「組織」並以「權威」方式來「安排」有關活動,交易成本就會得到節省。這裡的「組織」就是企業;「權威」是指企業內部的行政管理;「安排」代表了「交易的內部化」。因此,企業實際上成為市場的替代物.只有當組織交易時企業內部的管理費用等於其所節約的市場交易成本時,企業的規模擴張才會停止.此外,交易成本理論對企業的一體化問題也做了解釋.科斯認為,當兩個或更多企業組織的交易由一個企業來組織時,便出現了一體化,企業一體化的過程就是交易活動內部化的過程.或者說,企業間關係結構的每一步變化,都和規模經濟有關.企業間合併是否成功取決於所增加的組織費用和所節約的交易費用的比較。

美國著名企業史學家錢德勒(AlfredDChandler)在《看得見的手》一書中也指出:「當管理上的協調比市場機制的協調帶來更大的生產力、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利潤時,現代多單位的工商企業就會取代傳統的大小公司.」以科斯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論闡明了企業代替市場機制組織交易條件下,管理對規模經濟的貢獻.企業管理水平越高,則在相同生產條件下,管理成本越低,從而企業規模擴張程度就可以提高.可見,交易成本理論不僅是現代企業理論的核心,同時也是規模經濟理論的重要發展。


舉個例子,歐盟東擴,剛開始西歐這些國家還吃得消,後來東歐窮弟兄大半加入後,各種矛盾就出來的,現在呢,英國要退,穆斯林入侵,呵呵呵


我也想像過這個問題


肯定完蛋。

如果只有一個國家,估計我們還在工業革命前時代吧


推薦閱讀:

世界各國人民相互之間有哪些蔑稱?
從語言和民族上劃分,亞洲版圖將會是怎麼樣的?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為什麼西方國家在很多尖端的科學技術上對中國依然禁運?

TAG:國家 | 戰爭 | 全球化 | 國際經濟 | 歷史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