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學物理的會不喜歡科幻作品?
數學系的學生喜歡看科幻小說;物理系的學生受不了科幻電影。
數學系和物理系學生有什麼差別?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我是分割線————————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理解成「所有」,我當然不會認為所有學物理的都不喜歡科幻。題目已經補完,題主來幫大家審審題。主語是「學物理的」,這裡是修飾而非代指,表示學物理又不喜歡科幻那部分,省略真實主語「人」。謂語是「不喜歡」,解讀成「討厭」或「無法喜歡」都對。賓語是「科幻作品」,就是指「科幻」本身。為什麼一個解釋討厭「三體物理學家」的跑題答案會得那麼高票= =,討厭民科還需要解釋嗎。重音是「會」,語氣是「居然」,表達了題主的震驚、疑惑、感慨,是問題的出發點和答案的歸宿。——我也是分割線——————— 從點贊情況來看,貌似很多人都不相信物理系的會「討厭」科幻。
不妨逆向思考一下,世界這麼大,「科幻」總會被某些人討厭(啥?你認為所有人都應當/樂意「不討厭」科幻。它又不是毛爺爺…)。那什麼樣的人會討厭「科幻」呢?比如科幻小說,標籤是science fiction。搞文學的當然不會去反科幻小說,在文學領域高格逼的對象很多。那麼只有搞理工的來反科幻小說了。沒錯,「討厭」科幻不僅是理工科特有的現象,而且據題主觀察(在看到引用的這句話之前我就注意到這類現象了,這也是為啥我直接問「為什麼」,而不需要問「是不是」),對科幻持冷漠或反感(重申一遍,我的問題不是「討厭」,而是「不喜歡」)態度在物理系並不少見。(當然也有「喜歡」科幻,這個貌似不需要解釋,「不喜歡」才需要解釋。題主不是物理系的,是物理系隔壁的)答案中也確實有物理學工作者明確表示自己「討厭」科幻,說明我的問題不是空穴來風對吧。另外,喜歡科幻的朋友別一看到有人表態自己討厭科幻就拚命踩了,他們只是現身說法回答「為什麼有些學物理的會不喜歡科幻作品」,並非論述「科幻為什麼不值得喜歡」故意貶低科幻。請尊重我的問題謝謝。
其實他們並不是討厭科幻本身。科幻小說/電影只是文學/藝術作品,與物理學和數學沒有什麼關係。
他們討厭的是:不懂物理和數學,卻喜歡看科幻,看完了以為自己學了物理、數學,再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思考,還把思考結果拿去和專業的物理、數學從業者討論的人。謝邀, @sym physicheng 很早之前邀我答的,當時問題好像被管理員關閉了,沒來得及答上。
科幻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層次一般的科幻可以激發未成年人想像力,提高他們學習理科的興趣。層次高的科幻則什麼都能探討,且由於不受固定文學體裁的限制,可以非常自由的發揮,天馬星空,光輝燦爛。
記得多年前科幻界某前輩(忘了是大劉還是吳岩)說過,主流文學其實只能算是科幻文學的一個子集,主流文學能討論的,科幻都能討論,且往往更有深度;反之科幻經常探討的,主流文學只能瞠目結舌。
個人深以為然。
舉個印象深刻的栗子,羅傑·澤拉茲尼的《光明王》,全篇用奇幻的筆法描寫宗教世界裡諸神的明爭暗鬥,卻在零星的隻言片語中泄露出諸如電離層、飛船、通訊頻帶這樣的技術字眼,在華麗冗長的神話體系背後投下了巨大的技術背影,令人拍案叫絕。澤拉茲尼還有一部非常詩化的短篇科幻《趁生命氣息逗留》,想必很多人都讀過。這兩篇都拿了雨果獎。
科幻可以非常有趣,最近在聽攻殼的一個插曲《be human》,從一個機器人視角寫它是如何渴望獲得人性,歌詞十分精彩。
國內的科幻文學界嘛,一來是起步晚,二來是有文化斷層,三來是從業者待遇低下,沒有成熟的產業鏈,所以總體質量相較歐美日本還是差了不少。許多有天賦的作者只能以其為副業,憑著興趣在業餘時間寫一寫,其中甚至是大學生居多,試問大學生的生活閱歷能有多少,寫出來的東西能有多耐看?
國內的作品,個人非常喜歡拉拉的《綠野》和《永不消逝的電波》,科幻寫到了這種地步,讀者的技術背景越深,看得越爽。
好了回歸正題,為啥有些學物理的會不喜歡科幻?
其實不是這樣的,學物理的人只是欣賞科幻的閾值更高,普通作品難入法眼。也有一些本來看科幻就不多的同學接觸了一些渣作品之後,以為科幻都是這樣,下了蓋棺定論。
話說今年的雨果獎被一幫拉票狗鬧得烏煙瘴氣,對於本來就不景氣的科幻文學來講無疑又是一個打擊。中國的科幻有氣無力,美國的科幻步入暮年,日本的科幻繼《攻殼》和《星際牛仔》之後再無神作。自己也多年不看科幻了,現在想起來,也都只是些年代久遠的回憶。
活到今天這個異想天開的時代,技術已經完全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感覺科幻文學差不多是時候淡出它的歷史舞台了。
或許就像大劉說的那樣,科幻文學的盡頭,就是科幻電影,《黑鏡》就是個很好的例證。或者變成遊戲,大都會新聞 | 專註報道兩百年後的世界 《大都會新聞》的遊戲貌似也快搞好了。這個「宣言」是我寫的,我最愛看的電影包括 futurama, the matrix, 2001: a space odyssey
為什麼說物理專業的學生受不了科幻呢? 主要是很多(大部分)號稱科幻的作品水平太差 —— 或者是因為作者太不用心,或者因為作者水平太差,有時兩者兼有。
一個作品如果用心去做,你是能感受出來的。例如futurama —— 它對科學乃至科幻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交叉引用實在是太讓人佩服了。 這不表明futurama的設定有多麼嚴謹,恰恰相反,它的設定是很寬鬆的,但是它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好的科幻作品都能找到它的優異之處,三流科幻作品缺乏的從來不是讀者的熱情,而是作者的用心。我只想說問題本身就是錯的。
學物理的不一定就討厭科幻,不過很有可能看不進去科幻,原因在於對於物理專業的人而言,科幻小說的邏輯真實更為脆弱。簡單地說,就是容易齣戲。
關於物理真實和邏輯真實,可以看一下俺這個回答:
為什麼會主動尋找藝術作品中虛構性故事的真實性? - 知乎用戶的回答比如三體中智子利用量子糾纏進行超光速通信的情節。普通人看了可能就「哦」……但是物理專業的人看了就會想「量子糾纏不是這麼回事啊,沒法用來超光速通信」。頓時就齣戲了。
註:請那些發明了量子糾纏超光速通信的同學別浪費時間在我評論區,您應當整理出一篇論文,然後坐在家裡等諾貝爾獎。我們只是不喜歡那種只想通過一堆看不懂的名詞公式來糊弄大眾賺噱頭的科幻作品
我是學物理的,就是因為看科幻。
一般真正做研究的都不會反感科幻,因為研究本身就充滿了「幻想」。
因為看到硬傷多了就看不下去了唄。。。
如果看不了解的東西, 自然不會齣戲, 比如給我看克蘇魯神話什麼的, 我會覺得好驚悚。 一旦你了解太多, 就會被細枝末節吸引注意力, 瞬間齣戲。
看哥斯拉2014版的時候一直在糾結劇情裡面用到民兵三導彈打怪獸, 但是民兵三第一級是固體發動機,一個噴管。但是劇組的模型用的是四個噴管, 妥妥的東風三的配置, 一下子就有了鄉土氣息。
我喜歡 這個男人來地球,這部科幻片
其實不少學物理的是被科幻帶上這條道的。然後學了物理之後看科幻就越來越齣戲就看不下去了。
農民從來不渴望田園生活。
- 很多科幻喜歡探討時間旅行、多維空間和平行宇宙,多數概念只是理論物理學家尚未被證實的理論探討。而許多物理學工作者對類似工作抱有負面態度,從而在一開始就有了偏見。
- 有時科幻作家會憑空製造一些理論,可能會讓部分物理學工作者覺得莫名其妙。
- 科幻可能會讓大眾對物理學和物理學家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科幻作品需要把深刻的物理學原理講的深入淺出,但事實上,每一個物理學現象蘊含的原理都十分深刻,不經過長期的訓練很難掌握。因此有的物理學工作者可能覺得,這種看似深入淺出的講解實際上是一種僭越。
事實上,學物理和寫科幻完全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工作,所需的特質也幾乎沒有重合。張揚的想像力和嚴謹的計算之間的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畢竟想像力是無限的,而物質世界是有客觀規律的。這當然是一件遺憾的事。
當然,也有很多物理學工作者是熱愛科幻的。在一個特定背景下講好一個故事才是電影和小說最重要的特質。時時刻刻都在分析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也是對自己的虐待。喜歡一些,但讀書已經讓人頭疼了,就不能看點輕鬆的?
他們在看科幻片時,我們在糾結如何用Mathematica做出漂亮的Feynman Diagram。
稍高端一點的影視作品與物理的差別、通常也就是劇中和文章中的差別:生活大爆炸里的所有科學家都喜歡科幻電影吧……謝耳朵是物理學家,可能有演繹的成分,但我覺得還是可信的
誰告訴你學物理的不喜歡了。雖然現在看是有點容易齣戲……
主要齣戲點:
科幻電影裡面的角動量和動量真心沒辦法守恆的樣子。
Lucy這種亂七八糟的理論。
假如你看電影,對方找了一個日本人來演秦始皇,說一口關西中國話,你是什麼感覺。
不是物理系的,不過從小就很喜歡物理,高考靠理綜,理綜靠物理。
也有類似的感受,純科幻的電影不愛看,就一個感覺,扯。小時候喜歡看科幻小說,現在也不喜歡了。編劇的確天馬行空,但就是覺得扯,還不如看看尼古拉特斯拉的紀錄片,感覺這個更刺激。
不過去年看了《星際穿越》,很是喜歡,雖是科幻,但都有物理理論在裡面,比如用向心力模擬重力,在五維空間里改變四維的時間,這些都讓我感到特別興奮。
所以,把物理知識融入科幻電影的電影才是好電影~推薦閱讀:
※身邊幾個朋友的孩子,在玩湯姆貓的時候玩的方式都驚人的一致,就是不停的打它到湯姆貓完全暈倒為止,好玩的說話功能卻提不起這幫小孩的興趣,能否有育兒行家解釋下這種行為的原因,家長如何應對,制止還是順其自然?
※如何評價張堯學任校長以來中南大學的變化?
※國際象棋在世界上非常流行,為什麼在中國很難推廣普及?
※「好為人師」是不是我們的國民性格之一?背後的深層動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