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對《三體》的書評反映了怎樣的文化差異?

出於好奇,看了一下《三體I》在美國亞馬遜上的評價。總體來說還是評價很高的。

我重點看了一下差評。

我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1. 很多看過後兩部的讀者,普遍認為第二部更好看,而第三部更更好看。雖然在中國讀者中也普遍認為第二部比第一部稍好,但是通常會認為第三部沒有那麼好。
  2. 也有很多人提到了劉慈欣人物描述不夠豐滿,過於扁平化,這點和中國讀者類似。特別是對於人物的動機描寫讓他們無法理解。我看到一個評價點名提到無法理解讓三體人來消滅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中國讀者中並沒有看到這一點的評價。
  3. 有好幾個差評提到「讀起來像物理教科書」。是不是因為大多數科幻涉及的都是電腦網路/機器人科技(賽博朋克?),而涉及物理基礎類的不多?有人特別指出了《三體》遊戲中的劇情尤其像物理教科書,有中國讀者有類似感覺嗎?
  4. 翻譯問題,好評中有很多說翻譯得很棒,但是差評中也頻繁提到翻譯不盡人意。有看過英文版《三體》的English speaker來評價一下嗎?

問題(本來是)這些書評能反映出一些東西方讀者、文學審美、文化等的差異嗎?

相關問題:《三體》英文版的翻譯水平怎麼樣?


我看過亞馬遜所有三體英文版書評,

首先,說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的,幾乎都是中國用戶。

這兩本書沒出英文版。

有好多中國用戶就是為了推薦這本書而跑過去寫評論的,有點刷好評的意思。希望國內讀者不要出現大規模的因為愛而到處刷榜刷廣告時候的集體行為,哭。

另外,這裡面有一個評論者是大衛布林,著名科幻作家(我覺得是真人):

三體是劉慈欣的獲獎三部曲——可能是翻譯成英文的最好的一本中國科幻小說。劉慈欣使用了「三體問題」這個經典力學模型,對人類及文明的本質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問題。

該系列書籍講述了……(劇情和譯者介紹略)

特別提示:《三體》著重論述了地外文明以及費米悖論,以及我們是否應該對太空主動「發聲」——這些困境也是我在寫作中經常涉及的

但最大的新聞是,它證明了中國科幻已經成熟到可以進入頂尖的思想實驗領域,透徹而精彩。我一直認為,一個社會的開放和進步,可以用它科幻小說的生命力來衡量,因為科幻是真正的自我批判、反思和希望的表達。如果是這樣,祝賀中國!

劉宇昆本人的科幻作品被拿來比較,有用戶認為他的更好看。

英文翻譯質量,用戶眾口一詞地說翻得好。但也有些問題,比如Wenjie, Da Shi, 這些名字看不出性別。竟然書評里有人管葉文潔叫he。

差評集中在:

一.plot driven而不是character driven.人物蒼白。

二.其中的社會生活not convincing.對於文革和當代中國的集體主義的,中國特色的群體行為,讀者覺得確實無法代入。


我就怕被文革帶壞了,對文革的興趣超過對三體的興趣


我就認為第三部比二好 二比一好。三部曲層層遞進 想像力第三部達到高峰


題主自己去歪果仁的豆瓣看一下吧!

The Three-Body Problem (Three Body, #1) by Liu Cixin


1.第三部之所以不被國人接受,是因為聖母最後沒有死,而美帝人民顯然無法理解國人對於聖母的愛

2.缺少(X)奸文化的國家確實很難理解這種事,比如ETO,還有地球治安軍以及那些要求處死地球治安軍的落選人士

3.三體這個題目本身就是一個天體力學難題吧,這書出現物理學知識是肯定的,買書前需謹慎什麼的

4.誰能貼一段那幾份發往外太空的簡報……


現在才翻譯出第一本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cxNzY5NzI0MA==mid=200994433idx=1sn=f9f3cf97ddbdbc8d621b3017ba4d260f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其實我只看見了共同點,卻沒發現太多的差異。


推薦閱讀:

《塔希里亞故事集》放到日本漫畫作品當中是什麼水平?
怎麼閱讀《沉思錄》?你對這本書的理解、建議、意見有哪些?
如何評價賈平凹的自在獨行?

TAG:文化差異 | 科幻 | 三體書籍 | 書籍評價 | 物理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