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叛逆期」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它的形成機制是什麼?

比如題主就好像從來沒有叛逆過,哪怕是十三四歲最中二的那會兒也沒有各種與家人對著干,而是一直保持著與長輩們的良性溝通。關於「叛逆期」,周圍一部分朋友則表示同樣沒有經歷過這個時期,而另一部分表示經歷過的,則多半伴隨著家長對他們溝通要求的無視和敷衍。

故而,我想問問,所謂的「叛逆期」是真的確有其事,還是被圖省事,不願與孩子溝通的家長們造出來的概念?

如果「叛逆期」真的存在的話,它的形成機制是什麼?


我是學認知神經科學的,剛剛好上個學期就青少年叛逆的問題寫了一篇論文,就在這裡簡單說說。

最新的研究表明,人腦在二十歲左右才結束髮育。 青少年們比較叛逆,愛冒險,愛干出格的事情,不考慮責任等等一系列的行為,問題的根源就是: 人腦各個部分發育的時間段不一樣。

這個話題具體說來很複雜,但是和青少年行為聯繫最為緊密的兩個部位是: 大腦的杏仁核( Amygdala) 和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

杏仁核(Amygdala) 屬於情感中心的一部分, 它喜歡驚險,刺激的體驗。

而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主要負責抑制某些不合適的行為。

研究發現杏仁核發育要比前額皮質早很多。 杏仁核發育成熟而前額皮質還在發育中的一段時間就是青少年時期。所以不要太怪孩子們任性不懂事,那也可以叫做他們的「生理缺陷」吧!


觀點:青少年的大腦有較強的感知恐懼與焦慮能力,但在需要冷靜推理時,大腦卻發育得不那麼充分。

「在我們的文化里,青春期幾乎是冒險、情感鬧劇和各種出格舉動的同義詞,人們普遍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青春期焦慮。從發育的角度來看,青少年面臨一系列社交和情感上的挑戰,比如開始與家長分離、爭取同齡夥伴的接納,同時塑造自已的身份認同感。不需要精神分析專家,大家便可以發覺,這些轉變都會觸發焦慮

不過,人們現在才發現,青春期還有鮮有人了解的較為陰暗的一面:在青少年階段,焦慮和恐懼會激增。主要由於大腦發育的劇烈變化,相比兒童或成年人,青少年總的來說要面對更多的焦慮與恐懼,而且更難了解自己怎樣才能不那麼害怕。

大腦不同的區域和溝回以截然不同的速度發育成熟。現在人們已經發現,處理恐懼的大腦迴路——也就是杏仁核——比負責推理和執行控制的額前皮質要提前發育很多。這意味著,青少年的大腦有較強的感知恐懼與焦慮能力,但在需要冷靜推理時,卻發育得不那麼充分。」

引自原文《青春期焦慮症和大腦發育有關》: 青春期焦慮症和大腦發育有關


簡單來說,我認為"叛逆"就是孩子與父母"三觀不合",對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與孩子自己當作出的選擇不同。這時如果缺乏有效的溝通,那麼必然會導致衝突。在父母眼中,這就是"叛逆"。

在兒童時期,孩子的三觀尚未成型,缺乏自主判斷能力。所以對父母大多是比較順從的。這段時間也是培養孩子三觀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受到外界影響較大,沒有形成與父母相同的三觀,那麼之後就很可能會經歷"叛逆期"。

最後我想說,經歷叛逆期並不一定是壞事。它只能說明孩子與父母的觀念不一樣,並不能斷言父母的觀念一定要比孩子的觀念更好。所以父母也不應該過多的去介入。不過,對於一些必要危險的觀念(如犯罪),還是有必要去糾正的。


謝謝 @Matrix Frank的邀請。

我不是心理學專業,我查了一下手頭上有的幾本書。

《life-span development》(畢生發展)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兒童心理學手冊)

《心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自考教材

《psychology and life》(心理學與生活)

《psychology》(邁爾斯心理學)

在這些書裡面,我沒有找到叛逆期這個定義。

下面是我的推測,如果有專業人士能夠找到權威的論文和實驗數據的話,請指正。在這裡多謝了。

叛逆期這個說法怎麼來的我在現在的這些書裡面是無從考證了。我感覺心理學上面應不會使用這麼有傾向性的詞語來作為一種階段的劃分。所以我覺得心理學並沒有把我們認為的叛逆期作為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在特定年齡段由於生物性上的原因導致的一種心理特徵作定義。

但我感覺作為我們常常掛在嘴邊,而在心理學書籍上難以找到的這個叛逆期其實是一個多種因素構成的。我自己總結有這麼幾點。

個人的氣質

我也是看了書和身邊的養多個孩子的家庭。才認識到,孩子的氣質的差別大到難以想像。很多有一個孩子的家長往往覺得孩子的好與壞是自己教出來的。但有了第二個孩子了以後就會發現用同樣的方法是養不出同樣的孩子的。所以同樣的到了青年的時候,就算在同一個屋檐下,有些人會有叛逆。有些則完全沒有的可能是存在的。

成長的環境

教育模式

有證據證明適當的針對不同氣質的孩子進行干預,會增加孩子解決衝突的技能和更少的問題行為。同樣的,如果教育不合適,也會起到反效應。

社會文化

也有數據證明,同樣氣質的孩子,在北美和亞洲(中日)收到的鼓勵和抑制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而這種鼓勵或者阻礙氣質發展的概念我們稱為擬合度。擬合度的不同也會導致成長的影響,有研究發現,如果孩子的氣質被評為勇敢、大膽的,但是養育方式是嚴厲的。孩子在8歲時會出現持續的行為問題。

突發事件

由於小概率的事件導致孩子在思想和氣質上的急劇變化,比如戰爭,主要親人的喪失,意外事故造成的各種殘疾等等。

家長的教育模式

家長的氣質

家長的氣質特徵對孩子起到一種示範作用。特別是家長在與孩子互動時候的表現。

家長對於教育的認知

家長認識到教養質量的重要性是兒童發展的關鍵因素。能夠幫助家長做出有益於孩子發展的傾向的決定。能夠注意到孩子發展中的不利因素。及早發現孩子的行為問題。

家長執行教育的方式

無論家長是否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他們最終使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下一代是真正影響到孩子成長的。

生物性發展的階段

由於青年的各種生長激素的影響。年輕人更容易感受到情緒的波動,並且向外表露。情緒的起伏比較大。加上上面提到的各種因素如果不良的複合之後。就會激烈的表現出來。

至於成年之後,我覺得很多人並不是沒有了「叛逆期」而只是轉為不那麼明顯了。

至於所謂叛逆期的成因,我猜測可能和我們原始本能有關,在青春期的時候需要自己獨立去開疆拓土。需要有攻擊性,精神敏感。而原來的父母又要準備下一代。也需要將孩子趕出去。但現代的生活模式極速的改變。孩子往往在青春期還無法離開父母,這導致的這種矛盾就開始了。但孩子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離開父母,這樣的問題可能就會緩和得多。


謝邀!

父母為了教育與引導孩子,使孩子接受社會規則,難免與孩子出現對立與衝突。有些父母人格健全,當與孩子有衝突時會理解孩子、更換方式或妥協讓步等,因此親子之間的衝突不至於很強烈,即使有衝突也是有益於雙方的成長的:孩子逐漸地學會了約束自己的無所不能感,習得了社會規則;父母能夠去體諒孩子,放下對於孩子的過多的期望或要求。

而有些父母較為自我中心,一味地以自己的模板去塑造孩子,對孩子的想法或需要採取打壓的態度;或者有些父母總是忙於事業或顧自玩樂而疏於照顧孩子;或者有些父母本身人格不健全,過分溺愛孩子,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親子之間沒能建立起信任、理解、尊重的關係,因此更難包容彼此的差異,甚至因為差異而把潛在的不滿表達出來。在青春期時,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膨脹,他們會將幼時積累下來的怨恨暴發出來,這便是典型的叛逆期的表現了。

叛逆過於強烈及持久,會給青少年及其家庭帶來傷害。有些人由於幼時累積的強烈怨恨而無法寬恕父母,總會想方設法去或者潛移默化地表達怨恨。在那些事業有成的家庭中(這樣的家庭中,父母會忙於事業而疏於與孩子相處),往往會出現一個玩世不恭的孩子,孩子以一種自毀與放縱的方式去打敗父母,表達對父母的嫉妒與怨恨。我猜測,張默通過吸毒以及放縱的方式,潛在的表達了對父親張國立的不滿,因為這件事情最受傷的除了張默本人之外便是他的父母了,他以摧毀自己的方式摧毀了父母。在大學生中也會經常遇到一些沉溺於遊戲,或無法專註於學習而面臨退學的學生,他們的父母著急、失望、自責、憤怒,而孩子照樣我行我素,孩子也同樣以自毀的方式報復了幼時傷害他的父母。

青少年呈現出叛逆的言行,雖然表面上是壞事,但其實也可能是好事,因為叛逆的過程是建立自主性的過程,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態度、願望,並敢於跟一個「權威」人物對抗,這是需要勇氣與決心的。通過叛逆,孩子走出了依賴,能夠更現實的看待父母,以前高大偉岸的父母現在變得普通了,以前依賴弱小的自己現在可以跟他們平起平坐了,這無疑是一種真正成人的感覺。所以呈現出叛逆行為,相當於孩子長大了。有過叛逆期並比較順利地走出了叛逆期的人,重新理解了父母,放下了對父母的種種怨恨,部分認同了父母及社會的價值觀,算是完成了成人的過程。

叛逆是一種衝突的關係,如果衝突的雙方本來便有信任與尊重的關係,在出現衝突時又能彼此包容和理解,親子之間便不大可能暴發出嚴重的衝突,孩子也不會呈現出明顯的叛逆表現。所以題主沒有明顯的叛逆期,我猜是你們親子關係質量較高所致。

當然缺乏叛逆也可能是不健康的。有些孩子採取委屈求全,忍氣吞聲的方式壓抑了對父母的不滿,雖然表面上與父母沒有明顯的衝突,但彼此之間由於無法表達負面情感而並不親近。比如,有些父母過於專制與苛刻,導致孩子形成了攻擊性過度壓抑的「權威主義」人格(對領導或權威唯命是從),他們缺乏足夠的勇氣去對抗父母,這樣的人很難會表現出外顯的叛逆行為。或者有些人由於家庭的創傷,比如替代兒童(父母本來有孩子,但這個孩子意外去世了,於是父母再生下了他),由於對父母以及死去的兄長或姐姐強烈的愧疚感,他們也會壓抑對父母的不滿,過度地順從父母,成為典型的孝子。


青春期的叛逆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這個叛逆期不存在在所有人身上。處於青春期年齡的人,只有一部分人群經歷青春期。由於參考書不在手頭,我記不清具體的百分比。總的來說叛逆期大概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一個是特別叛逆,這種是類似少年犯那種的瘋狂叛逆。一種是比較叛逆,這種叛逆不需要外界疏導幫助就可以恢復。最後一種是沒有什麼明顯叛逆表現 平穩度過青春期。

從認知和神經學角度來看(前面有朋友回答了具體的神經學上的問題了,我這裡就不作詳細分析啦),一般認為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前腦在快速發展。而前腦的功能主要是價值觀,是非分辨,對未來的計劃,等等的高智慧思維。在青春期之前,孩子由於前腦不夠發達,自己年齡很小,很多事情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處處聽大人的。但是這個不代表孩子沒有反抗的心理和情緒。尤其是中國的孩子,當聽話稱為評價孩子優秀的重要標準,孩子自己的價值觀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很多成人看來根本不重要。但是無論成人怎麼想,孩子還是繼續成長。這種承載不僅僅是前腦的發育。在青春期,孩子的生理髮育,身體也逐漸強壯,見的世面逐漸多了起來。逐漸地覺得自己可以獨立了。這些生理變化,結合社會變化,促成了很大的心理變化。這些變化一起很可能促成青春期的叛逆。

青春期的叛逆看上去是青春期的一個不可救藥的行為,但是青春期的叛逆往往是童年時期家和老師長親自種下的惡果。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要有良好的家教。但是這種家教不是嚴厲的管教。往往家長玩命的管教好子,讓孩子無理由的聽話,服從,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無視孩子的心理,就會讓孩子從小內心極度渴望自由。渴望精神上的解放。這種渴望自由的一些衝動和慾望,很可能在孩子成長以後扭曲孩子的價值觀。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前認為的小小的自由(比如說想買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還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新的慾望接踵而來。最重要的就是性的萌動。但是,在中國,這個就是我們家長說的早戀。早戀就是現代家長和老師的謬論。一個人到了第二次性發育沒有性萌動,對他人產生愛意,那就真是哪裡有問題了。言歸正傳,當孩子從小心靈的不到關愛和滿足,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到了青春期時,自己身體強壯了,感覺有能力了,加上大腦有所發展。孩子逐漸的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這種堅持和家長及其他成人的高壓和孩子自己尋求自由的渴望可以促使青春期的叛逆。

總之,叛逆會發生在很多青春期孩子的身上。如果家庭不能給予孩子關愛,甚至傷害孩子。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有極端的叛逆。如果家長能給予良好的家教,精神上給孩子關愛,從小能給孩子一定的精神自由。這樣的孩子即使經歷叛逆期,其叛逆程度相對低。但是有一點對於青春期孩子很危險的是,很多孩子因為好奇而做一些極端的事情,但是有些極端行為及時只做一次就能毀掉一生。比如吸毒等。

所以,對待青春期的孩子要耐心耐心再耐心。而且要隨時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面他們意識的衝動和好奇惹出大亂子


叛逆期的真正原因是先天之炁(qì)和後天之氣換崗。

人在大約15歲以前,是有前天之炁在運行,15歲以後主要由後天之氣來主導性情,這個過程就會發生所謂的青春期。

15歲左右是明心見性的絕好機會。


高票沒有把事情說完Age differences in sensation seeking and impulsivity as indexed by behavior and self-report: evidence for a dual systems model.《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8, 44(6):1764-78

sensation seeking受到社會情感系統(包括邊緣系統,其中有杏仁核)影響,呈現二次函數的發展趨勢

impulsivity受到認知控制系統(包括外側前額葉)影響,呈現穩定的線性發展趨勢

故而,作者認為,10-15歲階段是risk taking的高發期

問題來了:如果叛逆期和「危險行為」等同,如何解釋文獻中突然「安全」的高中三年?

圖:實驗中用于衡量危險駕駛的一個指標,被試參與一個模擬駕駛遊戲,可見16-17歲危險的駕駛行為突然下降更新

A Meta-Analysis on Age Differences in Risky Decision Making: Adolescents Versus Children and Adults.《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5, 141(1):48-84

adolescents take fewer risks than children on tasks with a sure/safe option.

adolescents and children take equal levels of risk (g = -.00), and early adolescents and children also take equal levels of risk (g = .04).

從risk decision來看,並沒有發現特別之處


1.從生理角度而言,孩子的思維迅速發展,這也是青春期發展的重要發展方面,還有就是性器官成熟,初戀的懵懂就此發生;注意,人發展成長最快的階段一個是嬰兒期,另一個就是屬於青春叛逆期;

2.兒童的叛逆期是青春期的必經階段,這個階段(12-18歲)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八個階段中處於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埃里克森的相關理論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愛利克·埃里克森#.E5.9F.83.E9.87.8C.E5.85.8B.E6.A3.AE.E7.9A.84.E4.BA.BA.E6.A0.BC.E7.90.86.E8.AE.BA


從精神分析角度的發展心理學(1)來看,叛逆期關乎一個人的「獨立感」。用精神分析的術語來說(當然也是發展心理學的看法)叫:分離、個體化的過程。

在精神分析視角下的發展心理學來看,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經歷了:健康的自閉(初生第一個月)、共生(與媽媽彼此融合不分你我)、分離個體化(你是你我是我,客體、自體開始分化)、俄狄浦斯階段(開始理解三個人,暨你我他的關係,三人中有競爭了,比你我關係複雜)。。。

分離個體化,一開始是一個被動的階段。它開始於溫尼科特所形容的:足夠好的媽媽所帶來的局限。因為沒有完美的媽媽——完美的媽媽可以滿足嬰孩所有的需求,而且是立刻馬上滿足。當嬰孩的需求不能得到立刻馬上滿足的時候,嬰孩驚訝的發現:原來,媽媽是媽媽,我是我,媽媽不是我的一部分!媽媽不是我的手臂,可以聽我使喚。那種感覺是很複雜的,有憤怒、錯愕等等等等。

如果上述這些複雜的情感可以被養育著(通常是媽媽)體會到,並且給予理解性的回應(通常是安撫),那麼則可以幫助嬰孩順利的度過分離個體化最艱難的部分。之後,嬰孩則開始舒適的、甚至是愉快的自主探索。至此,一個自發的、充滿冒險精神的個體化過程則開始了。

分離個體化的另一個驅動力來自於 「自戀」 的發展。這一部分與上述的 「挫折造成的被迫分離」 又有不同。可以理解為 「人生來、天生具有自我實現的動力」。嬰兒自從出生就開始尋求自己的「勝任感」。比如,嬰兒在一定時期開始毀壞玩具,這個行為有可能是嬰兒在表達:看我多有力量!這個時候,同樣要求養育者對於這種行為給予 「理解性的回應」,而不是粗魯的打斷,尤其不能夠採用道德評價性的斥責。

以上的兩個觀點,一個來自於「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一個來自於「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理論」。但不管是什麼理論,對於養育著提出了同樣的要求:理解性的回應。因為理解性的回應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自己,不壓抑自己。孩子理解了自己,就好像他明白了 「我是在幹嘛」 ,並且明白 「我可以這麼干,我可以在什麼程度上這麼干」。

如果孩子被粗魯的打斷了上述過程,他則可能囫圇吞棗的知道:我不能這麼干。但他不明白:我不能幹什麼?我是不能毀壞玩具?還是不能表達我的力量?這就會引起一個糟糕的後果:成長的願望可以被壓抑,但不可被消滅。在適當的時機,孩子總會尋求表達自己的力量。

這,可能就是逆反期的成因,也是人各有別的原因。

有些孩子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可以表達的,什麼是不可以表達的。於是在青春期,荷爾蒙分泌旺盛的時候,不顧一切的突破以前的壓抑,表達自己的力量,尋求著獨立感。

而有些孩子由於良好的度過了前俄狄浦斯階段(共生走向分離個體化的階段),所以在青春期爆發的逆反行為會減少很多。

還有一種情況最值得關註:有些孩子被徹底束縛了,所以他們在青春期無力掙脫這些束縛,也會表現的很乖巧。但是,我悲觀的認為,最終成長的願望還是不可能被消滅的——火山總是會爆發的。也許在成人社會中遭遇的挫折多了,動搖了父母植入的「道德感帶來的壓抑」,火山就要爆發了。而那時的爆發,很遺憾的說,對孩子的破壞力量會很大。中國文化中所說的「討債鬼」,大概就是這樣產生的。

==============================================

(1)發展心理學,顧名思義,關注的是一個人心理自然發展的過程。它與一個人的年齡是有相關的。歷史上有一批精神分析學家,他們是弗洛伊德的繼任者(溫尼科特、馬勒等等),他們在關注精神分析的時候,尋根溯源,開始從嬰兒觀察開始。他們用精神分析的視角,描述了一個人從嬰兒到成人的發展過程。之後,當代精神分析更深入了這個視角,提出了更精確的方法(研究領域),比如研究「依戀關係」。在這個專題中,《心理治療中的依戀》這本書可以說是最前沿的著作。有興趣的話,可以讀一讀,比市面上的「讀心術」強多了——因為懂了依戀關係如何塑造一個人,則可以說 「是從起源學、病理學角度,了解了一個人為什麼這樣做」。


自我意識的崛起與家庭意識的衝突。

首先要知道叛逆叛得是什麼,逆得又是什麼,子女總歸是要脫離原有家庭的。有的家庭本來家教嚴厲或是家庭關係極為緊密(不是朋友式寬鬆的親近,是一種近乎溺愛的「管得寬」)加上子女自我意識強烈(一般性格會比較強,倔啊等等都是強的一種)會容易產生青春期叛逆現象(比如我現在在度假,同行的一個家庭里高一的男孩子就是典型青春期,他父母積極給他拍照或者要求和他合影他就會表現出很煩啊,你們不要來管我啊,如果不幸如果我在邊上正好看見,他就會表現得更加激烈。唉,小男孩啊小男孩,很明顯是感到不適和不好意思,急於脫離家庭的一種微表現。這是最典型的叛逆期之一,和朋友關係的日漸親密和對異性的嚮往都會隨之而來。用文藝的話說就是脫離家庭的保護,與這個世界激烈碰撞)

我青春期那會兒叛逆得我都不想回想。。。


其實在孩子心裡,根本沒有叛逆這個詞。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替孩子的各種讓父母讀不懂的行為背了不少鍋。對孩子來說,那只是他們成長的一個標誌而已,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

你能分清「叛逆行為」和「叛逆期」嗎?

首先,我們需要澄清兩個概念,就是所謂的叛逆行為和叛逆期。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隨時出現各種叛逆行為,而出現叛逆行為並不代表我們處於叛逆期。

孩子所謂的叛逆行為,與成人一樣,想要強調自己的意見,希望獲得尊重,或是表達某種不滿。

而叛逆期,指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時,集中表達自己的獨立性和能力,通過與周圍環境的抗衡顯示自己的價值。從幼年到成年,孩子會經歷三個比較明顯的叛逆期。

2-4歲:自我意識萌芽時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語言上,則開始說「不」,什麼都是「不」,做與不做都是「不」。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孩子正逐漸形成自己的想法。同時,他們掌握的辭彙量很少,暫時無法準確地表達內心世界,當父母聽不懂孩子說什麼時,孩子難免鬧情緒,看起來好像很叛逆。

另外,這一時期的孩子有種遊戲心理,大人們制止的事,他們反而覺得很好玩。比如媽媽說:「插座很危險,千萬別摸。」可有的孩子偏要用手捅一捅,看看會發生什麼。他並不是非要和父母對著干,只是想要探索未知的世界。

對待這一階段的孩子,家長無需講道理,更用不著使用武力。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對於成人語言並不能完全理解。道理講不通,父母也會越發火大。

與講理相比,更好的辦法是接納,並引導。先冷靜一些,聽聽孩子到底想說什麼,然後再用一些小技巧解決問題。

轉移注意力是個好辦法。比如,三歲的孩子晚上要吃巧克力,天已經黑了,沒辦法去買。這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像:我們要買一大塊巧克力,好多好多的巧克力,各種口味的巧克力……這樣開開腦洞,過一會兒再看孩子,基本上就會忘記買巧克力這件事了。

還可以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比如,父母與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放在床上。」不如換成:「你可以把鞋放在床邊或是鞋架上。」睡覺前,父母給出的選擇可以是:「咱們是現在上床,還是五分鐘後上床?」

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方面,父母給出的選擇經過了篩選,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會產生被控制感,相反還可幫助孩子培養自主選擇的能力。

7-9歲:准大人時期

此時的孩子,大約上小學二、三年級。脾氣突然轉變,以及強烈的逆反心理,都是這個階段的常見現象。孩子進入學校後學到了很多知識,急於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因此會開始要求獨立,行為上想要脫離父母的掌控。

孩子放學路上和小夥伴聊天,磨磨蹭蹭不回家,或是吃完飯後,又一溜煙跑出去瘋玩。很多父母看在眼裡,內心抓狂——給孩子設計的學習計劃就這麼泡湯了。

於是父母把孩子關在家裡寫作業,或者不許看電視,不許上網,不許玩手機……結果呢,孩子只好不情願地呆在家裡,卻深感沒有自由,學習也只是流於形式。有多少孩子邊寫作業邊玩,字跡潦草,時常出錯?因為他們將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

對此父母有什麼好辦法呢?

首先,可以試著改變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問問孩子為什麼做這件事。或許會發現,孩子的瘋玩並不是毫無用處,他們從中學會了怎麼和不同性格的小夥伴交流,怎麼與人協商建立並遵守規則,以及怎樣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都是孩子適應社會的必經之路。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學習全權攬過來,制定各種規範讓孩子遵守。這樣,學習就完全成了父母的事,跟孩子無關,孩子會越來越缺乏主動性。

其實,父母不妨適當偷個懶。比如引導孩子做時間成本計算,讓孩子明白他用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少,花在玩上的時間就越多,幫助孩子通過提高效率來達到多玩的目的。慢慢地,孩子能夠管理自己了,也能感受到一定的自由。

10歲之後:火星撞地球時期

在各種叛逆期中,父母們最頭疼的是青春期叛逆。青春期的年齡段,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是10-20歲。此時孩子的三觀正在初步形成階段,孩子們眼中的世界,與父母眼中的世界,可能截然不同。

父母說往東,孩子偏要往西;什麼都不跟父母說,回家就關門,躲在自己的小屋裡,神神秘秘的;沉迷遊戲,熬夜看網路小說,每天跟同學微信語音到深夜;聽不得批評,一說就炸毛,活像一隻貓……總之做各種父母眼中不務正業的事。

為了不被氣死,我們來看一看青春期的叛逆,對孩子來說有什麼重要意義。

叛逆是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的表現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髮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這兩者為基礎。叛逆說明孩子生理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父母反抗的資本。這樣一想,身為父母,有沒有開心一些呢?

叛逆是人格成長的需要

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的方式,通過與別人的差異去明白「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擅長什麼」,最終形成統一的人格。這是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務。如果孩子一直很乖,對父母言聽計從,反而要替他們擔憂,因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缺乏主見,流於平庸。

叛逆是釋放壓力的途徑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已發育成熟,覺得自己很強大,而心理尚未成熟,常常遭遇挫折。在身體與心理的矛盾中,女孩常常會變得內向,並體驗到自我懷疑、愧疚或抑鬱等情緒,男孩則更多體驗到暴躁和憤怒。於是叛逆也就成了他們發泄不良情緒、釋放成長壓力的途徑。

叛逆是對人際關係的調整

這一時期,孩子開始尋求同齡人的支持。具體表現為:好面子、自尊心強;重視朋友關係,易受朋友影響,可能會做一些自己不喜歡但朋友認同的事,如抽煙、喝酒、戀愛……對孩子來說,這是成人的象徵,代表他們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同時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一些危險,比如暴力、早孕、酗酒、犯罪等。

那麼父母可以做點什麼呢?

有的父母會過度憂慮孩子可能面臨的危險。事實上,大多數孩子都順利度過了這個特別的時期,我們可以信任孩子有這個能力。

除了信任,還可以少說一點話。當他們嘗試失敗時,只要讓他們知道,父母一直在那裡,就行了。孩子並不傻,默默支持比不停地嘮叨「我早告訴你不要XXX」,給他們帶來的感受好得多。

有的父母會說:「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你這麼大了就不能懂事一點?」孩子對這種抱怨,一句話頂回去:「又不是我要出生的。」父母又氣個半死。

的確,父母為家庭付出了很多。只是,讓孩子變得懂事,可以換一種交流方式。如果讓孩子多參與一些家庭事務的商量和決策,傾聽孩子的意見,能培養他們的家庭責任感。父母跟孩子講講自己的工作,也會喚醒他們對父母的理解,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比如做一些家務,盡量不讓父母操心。

叛逆期的孩子們如同刺蝟,渾身上下都是禁止父母靠近的刺,但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比任何時候都柔弱,渴望獲得尊重和愛。如果父母能從叛逆中看到成長,得到了父母的認可後,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從孩子一生的發展來看,叛逆其實是一個好的開始。

更多關於養育的問題,請關注公眾號HeyMom養育研究所(heymomnihaoma).


哪有什麼狗屁叛逆期!

不過是一幫教育失敗的家長為了把鍋丟給後輩背而YY出來的借口罷了!

絕大部分被指責叛逆期的孩子都是被冤枉的。


青春期發育開始後,大腦開始具備深度思考能力,能夠感知和理解更多的複雜信息,比如愛情、慾望、人生等,並開始通過對世界與人類本質的理解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觀念,這是人類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

而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因為孩子不具備獨立完整的思想觀念而由父母代為行使的人生決策權力必然要被孩子收回,如果這一過程中父母不妨礙孩子的獨立要求,自然就比較和諧;反而言之,如果父母仍然要用自己的想法決定孩子的一切,不肯讓孩子擁有獨立自主的人生決策權,孩子自然會產生叛逆造反的心理,因為阻礙他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他的敵人,即便這個人是他的父母。這無關對錯,而是生命的本能。


四歲時候孩子有一個叛逆期,然後青春期的時候有一個叛逆期。

基本上都是孩子自我意識成長到一個階段後,與社會意識(父母或者學校老師)發生衝突。

譬如孩子潛意識裡會覺得我已經長大了,可以注意到是兩個叛逆期都是出現在孩子身體快速成長階段。孩子會覺得我能(按照我的方式)做更多,我可以(按照我的方式)去怎麼樣怎麼樣了。但社會作為一個普遍意識需要個體去遵從、學習一些規則的東西,這樣衝突就來了。


叛逆,是非常寶貴的精神。叛逆很多時候會非常的淺薄,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叛逆而叛逆。但是叛逆的意義就在於——叛逆是獨立的起點,叛逆是走向獨立的一種自然動力。

叛逆要通過挑戰權威——父母和學校——打破原來的歸屬關係進行的。叛逆期的孩子會特別渴求在習慣的歸屬關係被打破之後儘快建立起新的歸屬關係。

所以,叛逆期的年輕人會特別注意在學校或社會中形成或加入到一個新的歸屬感之中去,比如某些小團體甚至黑社會。

叛逆的過程中,會將嬰幼兒時期形成的一些潛意識壓抑爆發出來,所以,壓抑越多的孩子,叛逆過程中思想和行為就越是激烈。

前面有大牛也說了,此時孩子的大腦仍未完全發育完整。所以,雖然叛逆是為了獨立,但卻並不具備獨立的幾個基本要素——包括獨立思考、獨立生存和獨立選擇。

迎接叛逆,接納孩子。


就我而言 已經21歲了 就在剛才迎來了我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 以前的我是大人說啥就是啥的乖乖女 現在成了知道大人是為我好但是就是不服氣的壞女孩 怎麼說呢 每個人的叛逆期都不一樣吧 道理我都懂 煞筆還是我 我控制不住我寄幾啊啊啊!!!!


引用《黑客與畫家》第一篇——為什麼書獃子不受歡迎里的內容回答一下,不是跑題,這篇文章里確實有一部分是提到青春叛逆期的~

有書的可以從第10頁倒數第二段開始看起:

—————————————————引用分割線————————————————————

  在我生長的這個地方,感覺整個世界就是這麼大,你根本沒有別的地方可去,沒有別的事情可做。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郊區就是故意這樣設計的,與外部世界隔離,不讓兒童沾染到外界有害的東西。

  至於學校,不過是這個虛假環境中關住牲口的圍欄。表面上,學校的使命是教育兒童。事實上,學校的真正目的是把兒童都關在同一個地方,以便大人們白天可以騰出手來把事情做完。我對這一點沒有意見,在一個高度工業化的社會,對孩子不加管束,讓他們到處亂跑,無疑是一場災難。

  讓我困擾的,不是把孩子關在監獄裡,而是(a)不告訴他們這一點,(b)把這監獄的大部分交給犯人來管理。孩子們被送進來,花6年的時間,記住一些毫無意義的事實,還要身處在一個由四肢發達的小巨人管理的世界,那些巨人們只知道追逐一個橢圓形的、棕色的球(註:橄欖球),好像這是全世界最天經地義的事情。這簡直就是一場超現實的雞尾酒化妝晚會,如果孩子畏縮不前,瑟瑟發抖,他們就會被視為怪人。

  生活在這個扭曲的世界,不僅僅對書獃子,對所有孩子來說,都是充滿壓力的。就像任何一場戰爭,勝利方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成年人肯定不可避免的看到了孩子們在受苦受難。他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那是青春期在作祟。成年人對自己說,孩子們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身體內部新出現了大量的化學物質——激素。激素在血液中奔流,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得一團糟。整個社會系統一點問題也沒有,孩子們到了這個年紀,不可避免地會感覺很糟糕。

  這種看法無處不在,甚至孩子們自己都相信了。但是相信這種話可能一點幫助都沒有。你告訴一個人,他的腳天生就是壞的,並不能阻止他去懷疑他可能穿錯了鞋子。

  我就不太相信這種理論,憑什麼說13歲的小孩自己有問題。如果這是激素過多的生理問題,那就應該普遍存在。可是,蒙古的游牧民族在13歲的時候難道也是這麼空虛嗎?我讀過許多歷史資料,找不到任何一條20世紀之前的歷史事實支持這個理論上應該普遍存在的現象。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青少年學徒看上去都很開心很投入。當然,他們彼此之前也有爭鬥和陰謀詭計(米開朗琪羅小時候就曾經被其他小孩打斷過鼻子),但是他們並不瘋狂。

  就我所知,青少年因為激素而行為失常的理論與美國中產階級遷至郊區的進程是同步出現的。我認為這不是巧合,青少年是被迫去過這種生活的,他們是被逼瘋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徒是整天勞碌的牧羊狗,而今天的青少年則是神經兮兮,供人玩耍的哈巴狗。他們的瘋狂源於到處都是一片可怕的無聊。

———————————————我是臨時的分割線——————————————————

  全打完太長了- -,部分意思比較明顯的段落我就部分縮略一下吧。。。

  作者認為人類喜歡工作,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你的工作就是你身份的證明。但是,我們那時候(中學時)做的所有事情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至少那時(中學時)看來是這樣。它所面向的實際工作是如此遙遠,以至於當時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練習這些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且,那些事情被設成一次次的考試,你被要求要過。我們學的東西就是為了考試而設計的,而不是講清問題。成年人已達成共識,認為逃避這種空虛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它屈服。

  在過去的社會中,青少年都是某種形式的學徒,扮演者一個更積極的角色,而不是被扔到一旁(學校),創造自己的小團體。他們似乎更尊敬成年人,因為成年人是看得見的專家,會傳授他們所要學習的技能。

  而如今的大多數青少年,對他們的家長在遙遠的辦公室所從事的工作幾乎一無所知。他們看不到學校作業與未來走上社會後從事的工作有何聯繫(實際上,還是有那麼一點點聯繫)。

  如果青少年更尊重成年人,那麼成年人也會更接受青少年。經過幾年的訓練,學徒就能擔當重要的職責。即使是那些剛招收進來的學徒,也能用來送信或打掃場地。

  如今的成年人根本不接受青少年。一般來說,他們都是在辦公室工作,所以就在上班的路上,順路把孩子送到學校去關著,這有點像他們周末外出度假時,把狗送到寄養的地方。

  隨著工作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就必須接受更長時間的訓練。工業化來臨之前,兒童最晚大約在14歲就要參加工作。如今只要一個青少年讀大學,他就要等到21或22歲才開始全職工作。

當今的青少年在生產活動中,根本就是毫無用處的。但是,他們又太年輕,不能放任不管,必須有人看著他們。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把他們集中在一個地方,用幾個成年人看守所有的小孩。

  如果事情只發展到這一步,那麼我們就是在描述一個監獄,唯一的區別就是這個監獄不是全日制的。問題在於,許多學校實際上真的停留在這一步。學校的使命據稱是教育兒童,但是並沒有多大的外在壓力監督他們把這件事做好。因此,大多數學校的教學質量都很糟糕。

  幾乎所有團體都存在等級關係。成年人形成的團體一般來說都存在個共同目標,團體的領導者往往由最善於實現目標的人擔任。學校就不一樣了,學生形成的團體不一樣,往往沒有一個共同目標,但是,等級關係依然存在。底層人員對上層人員毫無敬意,而上層人員也沒有傳幫帶的光榮感。

學校的平庸直接導致了學生的逆反心理。(答主:其實我個人的理解應該是平庸的學校教出來的平庸的學生,也就是學渣,導致了學生的逆反心理。回憶了一下,確實是學渣叛逆的居多,學霸叛逆則很少。)

  青少年都不喜歡孤獨一人,即使具有叛逆心理的青少年也是如此。他們通過共同做一件違規的事情來創造一種共同反叛的標誌。(文中是吸毒,對比一下天朝的抽煙喝酒弱爆了- -,還有,不喜歡孤獨不止青少年,人們都喜歡抱團,這裡我想到了 @李松蔚 老師關於廣場舞大媽的一篇文章,廣場舞大媽通過抱團跳舞來排遣寂寞,我想叛逆的青少年也是通過抱團叛逆來排遣監獄般學校的空虛無聊)

————————————————臨時分割線結束————————————————————

  作者總結:如果你覺得人生糟透了,那不是因為體內激素分泌失調(你父母相信這種說法),也不是因為人生真的糟透了(你本人相信這種說法)。那是因為你對成年人不再具有經濟價值(與工業社會的前期相比),所以他們把你扔在學校里,一關就是好幾年,根本沒有真正的事情可做。任何這種類型的組織都是可怕的生存環境。你根本不需要尋找其他原因就能解釋青少年為什麼是不快樂的。

  完。


我中二的時候在鑽研馬哲,雖然沒做什麼出軌的事情,但那種錯的不是我,是世界的感覺,和自認為自己看透了世界的真相的錯覺還是很明顯的。

所謂的叛逆期,很大程度上是個人對社會的認識與社會本身的偏差。


對於青少年叛逆期來講,我覺得還是越早經歷越好。

親身經歷,幸虧自己跑的快 要不就是殘疾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學習一門外語需要很久,而嬰兒只需要 3 年?
嬰幼兒有哪些關鍵期?如何利用這些關鍵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早教效果?
強調「嬰兒哭鬧時不要抱」的「外國媽媽育兒法」有危害嗎?
怎樣教育1歲的小孩子不要咬媽媽臉?
如何幫助早戀的孩子平衡好學習和感情?

TAG:心理學 | 學校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