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醬和味噌(miso)是同一種東西么?
東北大醬和韓國或者日本的味增好像都是用黃豆發酵的,口味差別不知道大不大,那個更好些?
味噌和黃醬的原料都有大豆,發酵過程中也都有米麴黴、酵母菌、乳酸菌的作用,但並不是完全相同的製作工藝。
1、味噌
味噌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加入鹽和不同的麹發酵而成的。味噌按照麹的不同,可以分為米麹製成的「米味噌」、麥麹製成的「麥味噌」、豆麹製成的「豆味噌」 及以上味噌混合而成的「調和味噌」。
以米味噌為例,現代版本的製作過程大概是醬紫的。 先用種麹來接種大米,幽幽地長出毛兒的大米就成了米麹,然後將米麹和蒸煮過的大豆、鹽混合(赤味噌通常用蒸制大豆,白味噌用煮制大豆)打碎、壓實,經過熟成(幾十天到幾年不等)就變成了米味噌,麥味噌也是相似的製作流程。而豆味噌則是直接用種麹來接種大豆,再熟成製作的。
總結一下味噌:主要原料:米+大豆;麥+大豆;大豆
流程:米、麥製成麹,再與大豆混合發酵熟成;大豆制麹,發酵熟成。
熟成條件:去除部分水分後密封,中途翻桶
2、黃醬/大醬
接下來看看和味噌長得有點像的黃醬(大醬)。這種在中國北方常見的調味料在南方倒似乎並不怎麼流行,與南方人說的帶豆粒的「黃豆醬」也不盡相同。對於不明真相的同學們,黃醬的長相是這樣的:
北京人做炸醬麵、京醬肉絲用的干黃醬也是黃醬體系中的。韓式大醬也是類似做法。豆瓣醬的製作流程與黃醬也有類似,但原料可以是大豆,也可以是蠶豆,且製作中可以添加多種香料。
(有津輕味噌即視感的干黃醬)
如果是以現代化製法,黃醬的製作流程是醬紫的:
大豆 →計量 →去雜、漂洗 →浸泡 →蒸料 → 冷卻 →混合接種 →通風制曲 → 第一次翻曲 → 第二次翻曲 →成曲 →入缸 →翻倒 →澥稀 → 打耙 →成熟研磨 →醬成品
簡單來說,就是將蒸過的大豆與麵粉混合,然後用種麹來接種、發酵、熟成而成的。在傳統做法中,往往是用發酵豆塊的方法直接制麹,而不另添加種麹、麵粉。
(可以砸死人的醬塊~)
總結一下黃醬:
主要原料:大豆+麵粉;大豆
流程:蒸過的大豆與麵粉混合,然後用種麹來接種、發酵、熟成
熟成條件:通風日晒、打耙翻攪
比較一下味噌和黃醬的做法:
1、主要原料:味噌和黃醬製作原料中都有大豆。他們都有只用大豆為主料製作的情況,也都有用大豆+麥為主料製作的情況,但麥味噌用的是麥粒,而黃醬用的是麵粉。
2、流程:味噌和黃醬製作都是通過豆類、穀物與米麴黴、酵母菌、乳酸菌作用實現的。但製作流程中最大的區別是:米味噌、麥味噌是製成麹,再與大豆混合發酵熟成,而黃醬是先將大豆與麵粉混合再發酵熟成。如果是只用大豆作為原料的情況,這種差異並不明顯。
3、熟成條件:味噌熟成時不需要日光照射和持續翻攪,而黃醬則需要。
(更多關於日本料理的內容請參考在下的知乎專欄 碗丸的料理研究 - 知乎專欄)
自從看了金福南殺人事件就不想吃了
味增的口味更濃厚,大醬就得味道平淡。冷天還是願意喝一碗濃厚的味增湯和一碗欲罷不能的鰻魚飯。哈哈口味好重!
不是的 味道完全不同
一個是doenjiang,一個是miso,自然是不一樣的。
這問題就像你是喜歡辣妹還是淑女一樣,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啊
說的是俺們純東北醬缸大醬嗎?
好喜歡喝大醬湯?(?)?
朝鮮族人告訴我大醬湯和味增湯是一個東西,儘管你們各種引經據典不服。
還有普遍的料理方式。大醬湯傾向於少放水,煮久些,豆腐、土豆等材料切片,入味較深,湯口味偏重;味增則是比起大醬同等量要多放水,豆腐切小塊、海帶或有時還會加上切成條的炸豆皮,稍煮一小會兒。
應該不是同一樣東西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