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所指的「合縱」和「連橫」分別是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上,合縱是南北縱向結盟,連橫是東西橫向結盟,戰國中期時強國是齊秦東西兩帝,這兩個國家剛好是在橫向的兩頭,其他國家是縱向分布,先有在公孫衍推動下,以楚國為縱約長的五國聯軍伐秦,結果聯軍潰敗於函谷關,未能撼動秦國,後有以樂毅為統帥的五國伐齊,齊國則大傷元氣進入秦國獨強的時代。長平之戰後六國齊黯,幸得之後以信陵君為統帥的五國聯軍大破秦軍於河外,延緩了六國二十幾年的氣數。

策略上講,合縱的核心是防止一家獨大,保持均衡之勢,連橫的核心是避免全面樹敵,各個擊破,所以後期發展出范睢的「遠交近攻」更精確的核心策略。


@沈曉波 君的回答很完善地解釋了歷史。我再補充一些細節。

合縱,合眾弱以攻一強;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合縱之所以為縱,因為地圖上看,合縱的經常成員國包括從北到南的趙、魏、韓、楚。而連橫所以為橫,則因為它的成員國通常為東西兩端的秦和齊。但這格局並不是絕對的,下面會提到。

合縱和連橫都是地緣政治構造聯盟關係的一種體現。請看圖(資料來自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ZH-戰國七雄地圖.jpg):

戰國七雄中,趙魏韓三國是三家分晉事件的產物。雖則三國行政上各自獨立,但相互之間的聯繫依然緊密。另一方面,三國都和秦國接壤,也時時遭到秦國的蠶食,這是他們能夠結成聯盟的事實基礎。楚國也是類似的。楚國的舊都,即郢都,離秦國距離較近,常常處在秦國的攻擊範圍之內,對秦國的侵略也有切膚之痛。這四國很容易走到一起。

反過來,秦國和齊國沒有直接接壤,相應地也沒有什麼戰爭威脅。所以容易結為同盟。至於燕國,它常常是一個牆頭草。它和秦國同樣不曾接壤,但燕國和齊國爭奪渤海灣的衝突導致燕齊無法齊心。燕國較弱,為了對抗齊國的壓力,也由於蘇秦起合縱於燕,合縱名單里經常有燕國,但它也和秦國保持過和親關係,是秦國在連橫政策中爭取的對象。

上面這張圖是公元前260年,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已經成功向北吞併義渠並威脅趙國北方邊境,而且滅了巴蜀兩國,掌握了後方糧倉,甚至已經順長江而下打下了郢都,逼迫楚國遷都壽春。這一年爆發了可能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即長平之戰。這是范雎的遠交近攻政策和蘇秦的合縱政策相爭的年代。

至於張儀的連橫和公孫衍的合縱這一對對手,則需要上溯到更遠一點,在秦國相對更加弱小的時期。那個時候秦國的爭取對象甚至包括楚國。楚國相對封閉,且由於楚國有自立為王的歷史,被中原各國譏笑為無文,所以楚國最初對合縱是並不那麼熱心的。如此才有《史記》里張儀騙楚懷王的那個經典段子和後來楚國的反覆。這個局面一直持續到周慎靚王五年,即公元前316年,司馬錯、張儀滅巴蜀之後。從此秦楚兩國進入直接對峙階段。隨之進行的秦楚丹陽、藍田之戰中,秦國和韓魏組成連橫盟約,擊敗了楚國。從此楚國國力大減,完全倒向後來的合縱。


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與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并弱國;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合縱的目的在於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并。連橫的目的在於侍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并和擴展土地的目的。當時的最著名的縱橫家除了蘇秦、張儀之外,還有公孫衍。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齊,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為了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公孫衍曾於公元前318年聯合魏、趙、韓、燕、楚五國攻秦。時人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後來蘇秦和趙的奉陽君李兌也曾於前287年聯合五國攻秦,使秦被迫廢除帝號,產生了很大影響。然而,張儀在秦推行的連橫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面事秦」(《史記·李斯列傳》),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并土地的目的。


像其它國家結盟對抗美國和美國拉攏部分國家侵略其它國家


兩位大哥回答都很全面了

我說一下合縱的目的,看起來合縱是為了抵禦秦國東出。

實則不然,蘇秦心裡明白,吞併秦國不可能,最多是拖延秦國東出的時間,可能拖個十幾年,而這十幾年就是一個機會,六國變法圖強的機會。

具體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公眾號《縱橫奇對》我會詳細的說一下。


實際是區分兩個不同人或國家相同外交手段(聯合鄰國)的一種說法


推薦閱讀:

讀經典,大家從什麼時候開始「摸到門檻」?
民國時的國學大師們的學問,現在還有傳承嗎?(誰是代表?)那些國學大師們的學問對現實社會有著怎樣的影響?

TAG:國學 | 戰國時期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