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鍾愛爵士樂,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先說結論,根本原因是從明治維新以來,美國被日本視為自身的一面鏡子,爵士只是一個投影。從歷史上來看,日本民眾對爵士樂及其衍生文化的接受是從19世紀中葉以來步步漸進的結果,歷經了明治、大正、昭和三個重要時期:
1853年,著名的「黑船事件",為日本帶來了」明治維新「,也為日本帶來了第一支銅管樂隊。這是日本音樂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之後的30-40年間,基督傳教士相繼來日本傳教,與此同時,日本學校逐漸開始教授西洋音樂課程,明治時期的全盤歐化政策也使得西洋樂器、音樂理論和音樂標記方式廣為人知,可以說銅管樂隊、音樂教育是日本爵士樂消費人群形成的基礎(可以看矢口史靖導演的電影「Swing Girls」,從某一角度反映了日本爵士的音樂教育基礎)。
大正期間(1912-1926),脫亞入歐的國家思維下,舞廳文化盛行,爵士成為日本時髦生活的一部分。爵士樂一詞,真正被日本民眾接受是大正時期。在儘管在1912年,日本才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本土爵士樂隊——Hatano
Jazz Band,但此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奢侈拜金思潮盛行,誕生了菲茲傑拉德筆下的」爵士時代(Jazz Age)「,以新奧爾良為代表,爵士樂得以飛速發展。到1926年,爵士音樂,準確地說是極具舞蹈性的搖擺樂,作為美國文化的附屬物,被打上了精英階層的標籤,與美國電影、時裝一道,成為日本時髦生活方式的代名詞。但真正推動爵士樂的是日本的舞廳文化,甚至出現了所謂taxi dancer的陪跳行業,黃皮膚的花花公子和享樂女郎越來越多,號稱「日本芝加哥」的大阪,成為這輪風暴的中心,最高一年新開了50家舞廳。由於曲目質量、長短與舞者、舞廳收入有直接聯繫,負責演奏的爵士大樂隊的地位空前高漲。
在昭和初期(1929年前後),日本建立了本土唱片業體系,催生了更多的樂隊,同時,劇院、音樂廳等產業設施也相繼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著名導演溝口健二(他妻子早年就是從大阪舞廳的taxi dancer出身)同年導演的「東京進行曲」原聲帶成為日本唱片工業線的第一個產品,叫好又叫座。其中電影主題曲有一句歌詞寫道:「隨爵士樂起舞,把酒歡飲到天明」,這是當時日本民眾的真實寫照,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西洋舶來品之一——爵士樂在1930年左右,已經被日本人普遍接受。爵士樂,成為在那個時代東京銀座和赤坂、大阪道頓堀和神戶的舞廳找樂子聽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代的上海灘,舞廳文化也蔚然成風。據1928 年《上海指南》記錄,當時上海有大中華、巴黎、桃花宮、遠東、爵祿( 西藏路)、月宮、鳳凰、大東、東亞、新新(南京路)、嫦娥(天主堂街)等十多家舞廳,大部分集中在今西藏路、南京路、四川路一帶。但不同於日本的本土化,在上海舞廳里,只有菲律賓人和一些西方人偶爾會演奏一些搖擺樂,沒有國人參與的上海早期爵士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留下曇花一現的歷史背影。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爵士樂才在上海找到了生存的間隙。
其實在1936年,日本天皇發布了極端民族主義的《國民戰爭精神總動員》,明文禁止舞廳、想扼制歐美音樂、奢侈品等歐美元素的傳播,但由於live house、 78rpm黑膠唱片的興起,禁令形同虛設。那個時候,Gene Krupa、Louis Armstrong、Oscar Peterson等音樂人來日本演出人氣爆棚,爵士已經融入日本社會的血液。至於1950年代後,美國進駐戰敗國日本,開展了類似文化移植的「輸入式革命」,以及日本輸出自己的爵士音樂和音樂人,那是後話,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P.S.傳奇的爵士俱樂部Blue Note Jazz Club除了美國紐約總店外,只在義大利開了一家米蘭分店,在日本,卻擁有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家分店,比任何國家包括美國都要重視,爵士在日本人心目中的普及度和推崇度可窺一斑。
前面的大佬都提到了日本爵士樂的萌芽時期,即20世紀初期。日本由於「脫亞入歐」,很快就接受了來自美國的爵士樂。論輩分的話,日本爵士的歷史是美系嫡傳,幾乎是同步跟進。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但我想補充一點:這段時間,也是爵士樂擴大群眾基礎的黃金時期。錯過了這段黃金時期的國家,基本不可能有大規模的爵士樂愛好者了。日本被稱作爵士樂第二大國,關鍵是符合了歷史的進程。
追溯爵士發展史,早期的Blues與Ragtime並沒有進入主流,只是流行於下層黑人的音樂,形式與內容都很糙很原生態。爵士樂真正風靡,還要等到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Jazz Age。這個時期的標誌是源自黑人的音樂與白人音樂家結合,迅速成為白人中產階級的時尚。在舞廳、酒館、以及當時的重要媒體收音機里,鋪天蓋地全都是爵士樂。
在日本也是如此,仿照美國的舞廳、咖啡廳層出不窮。
經歷過這個時期的國家,才能有廣泛的爵士樂受眾基礎與歷史根源。美國第一,其次就是日本,歐洲都差一截的。
過了這個時期,爵士樂的流行地位開始下滑。另一方面,爵士樂手自身也在追求新的突破。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Charlie Parker與bebop。你能跟著bebop唱歌嗎?能跟著跳舞嗎?所以說,bebop捨棄了swing的歌曲、舞曲的通俗流行功能,創立了自己的審美體系。當然,bebop的群眾基礎還不算太小,但從此以後,「嚴肅」爵士樂手的追求與大眾通俗需求越來越分道揚鑣。你讓群眾聽Giant Steps,群眾肯定是蒙蔽的:這是個毛?又不能唱又不能跳的。
有個新聞說崔健抱怨中國即興教育不行什麼的(我忘了原話)。我就想說,你也別抱怨了。全世界趕上爵士樂擴大群眾基礎黃金時期的國家就那麼幾個,過了這村沒這店。你現在想推行爵士樂?抱歉,它已經成為美學價值遠遠大於商業價值的小眾音樂了,沒法大規模推行的。除非等到全民音樂素養都極高的那一天。
異國文化能流行起來,歸根結底是相關的人能夠自由在兩國間通行。因此,爵士樂在東亞的發展初期跟美國是相當同步的,因為當時的中國、日本都和美國關係密切,交通順暢——我們都知道當年黎錦暉的身邊可是有 Buck Clayton 這種級別的樂手。
二〇年代大量美國樂人湧入日本討生活,從此和本土樂人的互通有無就一直在進行。即便是珍珠港事件後有那麼幾年的交惡,到了戰後也都迅速化解了。然後就到了爵士樂(作為美國文化的重要代表)向全世界輸出的五〇年代。許多喜歡上爵士樂的日本人也開始紛紛到美國學習爵士樂,親眼看到這門音樂在巔峰時期的巔峰人物的演出——這一點極其重要。
所以可以這麼簡單地說,日本人為甚麼鍾愛爵士樂,因為他們有機會了解真正的爵士樂,並且確實了解到了真正的爵士樂。那樣持久、癡狂的迷戀,靠「小資情調」是不可能維持的。一直把爵士樂當小資情調的是我們。手上很多日本資料,準備有時間翻譯過來寫一下。
就說一點,你知道日本有個「日本學生爵士音樂節」么?日本第十六屆學生爵士音樂節Student Jazz Festival
大概在二戰前後吧(具體真的不確定),一方面因為爵士樂就是當時的流行樂,另一方面戰後日本對美國強國文化的一種嚮往,包括棒球及爵士樂,不過這些只是一個開頭,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日本人對於音樂的包容度及本土音樂人在融合日本音樂與爵士樂上做出的努力,推動了日本爵士樂的發展和長久的生命力,簡單來說,就是唱片市場的開放及歐美爵士樂的本土化,比如最有名的的就是坂本九的《上を向いて歩こう》,在那個時代里,還鼓舞了二戰後日本的人心,起到一定的治癒作用。到後期,日本的爵士樂也反向輸出到了歐美等地,例如Ray Charles的《Ellie, My Love》就是翻唱自 南天群星 的《いとしのエリ》,以及上原廣美、穐吉敏子等爵鋼演奏家。與各種其他音樂元素的融合,也使得爵士在日本能更廣泛的被接受,如jazzhiphop的nujabes,融合了搖滾的椎名林檎,自成一派的PE『Z、SOIL"PIMP"SESSIONS,融合和風的→Pia-no-jaC←、跟mathrock有點關係的toe、Jizue等,與中國不同,爵士在日本已經被打散,不再是一個條條框框或者離得太遠的東西,而是平民化、內涵更為豐富、信手拈來的東西,可能它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歐美定義的爵士,反倒成為日本音樂自己的一部分。
這個我忘了哪裡看的,就是大概二戰後,日本開始受西方影響流行起爵士樂,也是追求一種小資的享受吧,總之也算是一個熱潮,很快就火起來了
看見這個問題想到小野麗莎的日本爵士,bossa nova,藍調。趕緊去複習一下。
日本有哪種音樂風格不愛嗎,歐美人難道比起日本人不愛爵士嗎
歐洲人不愛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