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韻母「eng」和「ong」在部分漢字中有什麼區別?
轉自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99262
宇宙一人:(請討論)關於普通話韻母eng和ong在部分漢字中的區別我一直打算編一部韻書,可是在實際中,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當韻母eng與聲母b、f、m、p、w相拼時,其讀音與ong與b、f、m、p、w相拼非常接近。也就是說,eng甚至可以換成ong。在eng與這些聲母相拼時的讀音,與它跟ch、d、g、h等明顯不同。我是南方人,我不明白,為什麼eng與聲母b、f、m、p、w相拼時,不寫成bong、fong、mong……。eng與聲母b、f、m、p、w相拼和它與ch、d、g、h等相拼,到底有何不同?能否將二者分開,把eng與聲母b、f、m、p、w相拼的統統改為bong、fong、mong、pong、mong?更進一步說點題外話,南方比如四方,「風」的讀音是hōng,而不是fēng。普通話中,將此字的讀音定為fēng,從四川一帶來說,根本沒人理會,它基本上不會讀成fēng的。這就涉及到普通話和方言的讀音問題,情況複雜,在北方不少地方自然讀fēng,但在南方方言中,hōng變成fēng,屬於強制的了,這涉及到古音變今音的問題。情況複雜,這方面的東西,我不懂。 但對我編韻書來說,雖然要按普通話來歸類,但這類字比如「風」的讀音,到底該如何取捨?好久不寫東西了,文章很不流暢,見諒。 謝謝。
普通話發音中,雙唇音並不會讓 eng 顯著圓唇化,即 beng 不成為 bong(沒有雙唇音與 e 相拼時統一圓唇化為 o 的現象)。如果感覺 beng 像 bong(而普通話中是沒有 bong 這個音的),那麼就是受方言影響──比如四川話。
漢語發音的這些問題本來也無所謂對錯,只是既然要討論普通話這一標準,那就確實是有標準的。四川普通話中所謂「根本沒人理會」,就是四川普通話之所以「椒鹽」的原因之一。
普通話和各方言(各官話以及各個更特殊的方言)的語言差異太多了,如果覺得一切都要顧全各地方言習慣,那就沒法辦了。最常見的普通話標準應該就是新聞聯播了,這些發音很容易從新聞聯播的語音中求證吧。
三個層次:普通話語音的共時體系,普通話音系的共時體系,以及漢語的歷時體系。
普通話語言若以現代標準的新聞聯播音(或者一般北京人的讀書音),b, p, m, f, w連eng的時候確實就是和zheng, geng, deng之類的韻母是一樣的,就是[??],而非ong的[??],換句話說,嘴型就是開的。這一點其實沒有疑問。脣音後接ong的都不能算標準普通話語音。
普通話音系裡面,一套韻母是包含開口呼、合口呼、齊齒呼、撮口呼的,對於這組來說,開口eng,合口ong,齊齒ing,撮口iong。用注音符號就是engㄥ、ongㄨㄥ、ingㄧㄥ、iongㄩㄥ。漢語的聲母除脣音外多數可以有開口/合口對立,如有geng也有gong,有dan也有duan,而脣音的b, p, m, f沒有開合口對立,有beng就沒有bong,有ban就沒有buan。現代漢語絕大多數方言的共時體系也是如此,只不過一些方言的脣音只能接合口的ong,不能接開口的eng。(話說東北的開口更多,有be沒有bo [p?o]。)
歷時體系裡面,eng和ong的來源也不止一個,包括曾攝、梗攝和通攝。本來,曾攝和梗攝變成洪音,多數是開口字是eng(如曾攝的崩、梗攝的萌),少數合口字一開始是ueng(如曾攝的肱、梗攝的宏)(爲方便起見沒寫國際音標),而通攝全是ong(包括埲、風等脣音字和公、洪等)。後來就是曾、梗、通攝大面積合併,合口部分完全相同了,也就是通攝成了曾、梗攝開口相應的合口。非脣音字裏,開口(包括曾、梗攝大部分)都成了eng,合口都成了ong(包括通攝和曾、梗攝的肱、宏)等。脣音因爲普遍不分開合,或者像北京這樣都成eng(也包括原先通攝的字如風、埲、翁),或者像南方很多地方都成了ong(也包括原先曾、梗攝的崩、萌等字)。
首先,如果目的是做韻書,先確定是古韻還是新韻,因為上古、中古、近代、現代漢語的語音變化很大。現在的漢語方言從不同層次保留了古代漢語的語音,所以音系有變也很正常,若用方音語感的話可能比較複雜。
如果完全按照現代漢語普通話做新韻,那麼 ueng 普通話讀法就是 [u???] 歸到 eng (庚)韻也不錯。《中華新韻》就是這麼做的。
但問題是,即使是在現在,很多人發音 「翁」 依然不是發 ueng [u??] 而是發 ong [??]
往回上溯,至少直到近代漢語 ueng、ong 也是同音。比如1913年制定的注音字母中,翁和轟的韻母都寫作 ㄨㄥ(也就是 ueng ong 不分,但都寫成 u-eng)。轟的韻母寫成 ong 只是《漢語拼音方案》的做法,你可以去查《漢語拼音方案》原文,韻母表裡面 ueng ong 對照的注音字母都是ㄨㄥ,也就是說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的時候把原來不嚴格區分的兩個音區分開了。
漢語拼音方案里 ong 的發音用國際音標是 [??]或[u?] 注意實際母音是 [?],而實際上發 [??] 的時候 [?] 的舌位轉到 [?] 的舌位的時候容易帶出央母音 [?] 。
老韻書裡面,《平水韻》分為一東二冬八庚九青十蒸,但在《十三轍》統歸中東,反映出在古代 ueng ong 可以是同韻的。在往古,《廣韻》裡面是「翁」是「烏紅切」。現在很多方言裡面也是不區分這兩個韻的。
另外,台灣搞的「通用拼音」中為了顯示和漢語拼音不用,規定「通用拼音」中「連韻 eng 接於韻母 f- 、w-(風、翁)拼音時之後,改拼成 ong。」
以上說的只是 ueng/ong 同音。說現代韻裡面都歸成庚韻,同韻可以不同音。如北方方言常說的 甭 béng 這個字本身南方沒有 ,但拼音裡面同音的 崩beng潰 很多南方人會念成類似 bong潰的音。
至於你說的唇音 b, p, m, f 有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漢語普通話的 b, p, m, f 本身是帶圓唇化的。在和聲母 o 拼的時候,bo 實際是 [p?o] , fo 實際上是 [f?o] 你發成 /fuo/ 都沒有關係,北京人聽起來覺得 /fuo/ 更接近普通話。這一特性是南方人學習普通話要特別注意的,因為南方方言(吳粵閩等)本身有 mo 音節,而且可以感覺和普通話的 [m?o] 差異很大。不過這和 ueng 韻沒有關係,算題外話。。。。介音u結束時,嘴唇是近閉合狀態;響母音ong開始時,嘴唇是半打開狀態。從u的結束態轉換成ong的開始態,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跑氣、斷音的現象。如果把u結束時的開口度增大,把ong開始時的開口度減小,那麼就會導致音色不正(氣流過盛,響度過衰)。普通話在音節的選擇上是比較挑剔的,跑氣、斷音的不可,音色不正的亦不可,所以便放棄了u ,ong這一對「冤家」。
從小就有這個疑問,就是「風」到底是讀成「F-ONG」還是「分恩」。不管是讀成哪一個,老師也都不糾正,這讓我不知道到底哪個是對的。今天和同學討論,衍生到「崩潰」的「崩」,同學是北方人,他覺得讀B-ONG,彭為P-ONG 。這樣的話倒是統一了。但是我只糾結「風」。其他還都是讀成 -ENG。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ONG更像。本人方言應屬吳語。
讀一下 疼(teng)痛(tong)
東北人把bopomofo讀成bepemefe怎麼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