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該如何更深層的解釋?


《論語》一書,言近旨遠,詞約義豐。我們通常所見的翻譯,可能是為了普及方便,相對簡單明確。而其實呢,很多章句的意思兩千年來一直爭論不休,並沒有統一確定的答案。所以要想知道深層的解釋,就得去多看註解。

我們先一句一句來,看歷代注家的註解,主要有哪些解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爭議點主要在「學」「習」二字,有兩種解釋。

①學是學知識,習是誦習,這也是我們語文課本上採用的解釋。

②學是學修身,習是演習、實習。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爭議點主要在「朋」字,有兩種解釋。

①朋是弟子、學生。「來」的目的是求學。

②朋是同窗、朋友,是志同道合之人。「來」的目的是交流學問。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爭議點主要在「人」「知」二字,有兩種解釋。

①不知學,即學生對所學有不知解的地方。君子易事不求備,不苛責學生,所以「不慍」。

②不知我,即世人不理解我的思想和行為。「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古之學者為己」,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不慍」。

這三句話其實是存在內在邏輯的。

先說前兩句,第一句不論說的是學問(解釋①)還是修養(解釋②),可以確定是孔子在講自己的學習。自己學有所成的,自然有學生來求學(解釋①),或有知己朋友來切磋探討(解釋②)。不論是教學,還是以文會友,都是指學有所成的結果,邏輯關係很明顯。

第三句的解釋①更適合對應第二句的解釋①,那麼這三句的邏輯就是:從自學,到教學,再到教學態度。第三句的解釋②更適合對應第二句的解釋②,那麼這三句的邏輯就是:從自學,到以文會友,再到為學為人之態度。

最後貼一段楊樹達先生的話:「時習而說,學者自修之事也;朋來而樂,以文會友之事也;不知而不慍,則為德性堅定之人矣。孔子之言次第極分明也。」


看一下樑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第141,142夜-論語1,2就是對這三句的詮釋。看完相信你會有所啟發的


推薦閱讀:

最聰明的人是知道自己無知的人,那麼「最愚蠢的人最博學」嗎,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人生需要怎樣的智慧去抉擇?
如何獲得智慧,讓自己聰明一點?
如何解讀「順勢生,逆勢亡」?
「望梅止渴」中曹操的做法符合道德嗎?

TAG:智慧 | 論語書籍 | 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