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起,北京房價是否還有繼續上漲的可能?還能漲多少?
先給出結論:如果中國不出現黑天鵝(比如戰爭,疾病等)事件的話,京滬深的房子起碼20年內是上漲的(短期內可能由於政策的原因有波動),部分強二線城市如杭州,南京,鄭州,成都,武漢,合肥,廈門會跟隨一線城市的腳步上漲,其餘的省會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基本不漲或下跌,這其實就是城鎮化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下面論述一下我的觀點:
決定房價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的流入和流出,產業的結構的調整和發展,土地的供應量,GDP,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政策,貨幣的放水等,但主要還是人口和產業,土地的供應量
首先,說一下人口,京滬深每年的人口凈流入量大家應該眾所周知吧,如果還有人質疑這一點,可以去坐坐北京早晚高峰的地鐵,沙丁魚罐頭大家都吃過吧,基本上就是那樣。所以人口,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生每年的流入量是非常可怕的,而且流入這些城市的精英非常之多,那有人可能就質疑了,即便是去北京這些城市了,將來離開的人口也是非常多的。其實這個觀點我之前剛開始是非常相信的,但是後來隨著我身邊好多離開的人迴流,我才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北京將來能買的起房的,基本上都會是精英中的精英,人中之龍鳳,這些人都是不差錢的主,而這些人經過幾年的發展,都得結婚,結婚差不多都得買房吧,即便不結婚,過個三五年,你也會受夠租房的日子,然後就會在你的最大能力範圍之內,買一套屬於你自己的房子用來住,這是最簡單的邏輯吧。但是在現有的階段下,房子好像並沒有那麼多,尤其是在帝都這樣的地方,新房基本沒有(最近新開盤的中國璽和崑崙玉,都被關係戶給定走了),已經是存放量也就是二手房的時代,而二手房現在的數量是一定的,但是精英人口每年都在湧入,這其實就是經濟學中最簡單的供需關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房價會跌嗎?咱們再接著看看東北,東北每年的人口流失是眾所周知的,很多牛逼高校(如哈工大)的大學生,有點闖進和幹勁的都來到了北上廣深這些地方,所以,房價會跌嗎,這都是中國新生代的知識分子用腳投出來的房價。其他的一些二三線城市基本上都一樣的道理,你看看你周邊上班的同事就知道了,有幾個土著。
下面是統計局公布的一份人口的數字:
2003年,北京有常住人口1456萬,到了2014年已經增加到2052萬;天津2003年有人口1011萬,到了2014年人口為1517萬;上海2003年人口為1766萬,到了2014年人口增加為2426萬;廣東省2003年人口為8963萬,到了2014年人口增加到10724萬。
對比一下,遼寧省2003年人口為4210萬,到了2014年仍然僅僅有4391萬;吉林省2003年人口2704萬,到了2014年為2752萬;黑龍江省2003年人口3815萬,到了2014年人口依然只有3822萬
來再看一張之前拍的一張照片:
是的,這就是北京西二旗地鐵站,你看到了什麼?對了,提醒一下:這裡面有三分之二是碼農,211畢業,三分之一以上年薪30萬+,還有,他們基本上都在35歲以下,所以,你告訴我房價怎麼跌?
其次,再來說一下產業,近10年來,最掙錢的幾個行業都有哪些,請你參考參考身邊的土豪,以及你上學的時可能都看不起,但現在比你薪水高的人。
說說我的理解:
房地產,2003年左右到2012年左右,隨便在那個城市搞房地產,我覺得都賺得盆滿缽滿,那是房地產最好的黃金時代,但是隨著最近兩年,尤其是去年房價的暴漲,導致並不是所有城市的房地產都能賺錢了,但是一線以及部分強二線還是有潛力的。所以現在應該是房地產的白銀時代,只要選對了城市,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房地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搞得起的,沒個關係,沒個本錢,你能搞的起嗎
金融,玩錢的東西,能不牛逼嗎,我覺得這個行業只要你感興趣,願意搞,還是非常有可能的,君不見多少牛逼大學裡出來搞這個金融的都掙了錢
互聯網,因為我自己在這個行業,我感觸可能更加的深刻一些。其實看看市面上有多少個搞IT培訓的,你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多火,君不見多少屌絲憑藉這個行業翻身把房買,說一個具體的例子,之前認識的一個阿里的P7,總包年薪100多W,沒有靠家裡一分錢(農村來的,也沒啥錢),愣是靠自己在回龍觀買了一套房子。人家當年是從一個小公司,一步一步慢慢做起來的。所以,我想說的是,互聯網給了我們每一個年輕人一個機會,它不像在老家,必須得靠關係才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只要有能力,有想法,有幹勁,有闖勁,這個行業就能給你機會,這個城市就能留的下你。
所以其實說了那麼多,我只是想說,中國80%的互聯網行業都在北上廣深杭,而北京佔了絕大多數,基本上你聽過的比較牛逼的公司都在北京,所以這就代表了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走向,你說年輕人能不來嗎?
再多一句,杭州為啥這兩年凈人口流入量巨大,因為它的產業結構非常好,阿里網易華為,還有一大批不錯的互聯網公司,這就是代表了未來呀。而且有比較宜居,是除了北上深之外的不二選擇。
再次,土地的供應量,其實我之前剛來北京的時候坐在13號線地鐵上,望著窗外,我就在想,他媽的這些土地要是全蓋成房子就好了。現在想想,真是too yong,too naive。
其實,中國大陸的實行的土地政策完全都是仿照香港的土地政策,感興趣的可以上網搜搜,香港現在啥房價,各位腦補一下,去過香港的朋友,大家都知道,其實香港有好多的土地並沒有開發,為啥,還不是政府不出讓,等著地價高了以後再賣,這不就是GDP的很大一部分組成嗎?還有,國務院從保障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要求出發,確立糧食基本自給方針,全國耕地總數目要至少保持在18億畝以上。決不能因為城市化、及工業化過程而使耕地大量減少。是經過科學計算得出的,保持我國糧食安全穩定的耕地總數。這個在百度百科上也能查到,所以既然這個耕地面積不能越過,但是人口的需求流入量又是巨大的,所以房價會跌嗎?如果想跌,政府一句話的事。關鍵是他想跌嗎?
再次次,GDP,不多說,自己查查去年GDP的構成百分比,房地產佔了多少。還有,一個城市的得GDP決定了一個官員的考核業績,所以地方政府不賣高價地能行嗎?昨天杭州老餘杭土拍了一塊地,樓麵價17000多,你能想像2015年的時候,土拍價才1500多,2年10倍,what a fuck!告訴我,房價將來怎麼跌?
再次次次,貨幣放水。其實說白了就是銀行的信貸政策,各位你去查查每年M2的發行量有多少,如果不懂M2是啥,最簡單的辦法,可以感受一下10年前的100塊錢和現在的100塊錢,哪個的購買力更強?
所以,超發的貨幣該咋辦?全民創業的風潮剛過去,實體經濟又萎靡不振,總不能大量投放到市場上,搞得物價飆升,民怨沸騰吧,所以房地產是個好去處。
故在15年的時候,開始去庫存,銀行的房貸利率能給你打到85折,什麼概念,就是鼓勵你去買房,甚至東北還推出了大學生首付貸買房的情況,在此背景之下,大量的資金湧向房地產,因為經過15年的股災之後,人民群眾再也不相信股市,從而催生房價大漲,樓市就像一個貨幣的蓄水池一樣,存滿了天量的資金,到了17年的3月,政府看見今年GDP指標已經差不多完成,故開始發布更加嚴格的政策,各地紛紛表忠心,限購限貸頻出,鎖住交易,鎖住流動。至此,天量的資金鎖在樓市,不能交易,不能流動。所以,政府在操盤整個過程,保住了外匯,又穩定了物價,超發的貨幣也有了去處。那說到這,是不是政府想讓房價降下來呢?完全不是,政府是想讓房價慢慢的漲,在一個人民群眾合理的接受範圍內漲,漲幅收窄不代表房價下降。
影響房價的還有很多因素,等閑了再說。
最後,再小結一下我的感受:
高房價的基礎,本質上就是,持續的年輕高素質人口的流入+持續的高收入,也就是高薪工作+上班時間40分鐘以內。
一個工作5年的碼農,薪水可以秒了那些熬了幾十年的局長處長。行業壁壘,時代特色,經濟的未來在互聯網,以前的中移動,聯動,電信要在全國的各省,市,縣,鄉設立分公司,找人,蓋樓,管理成本巨大。現在,微信的幾個技術大拿,在廣州控制十億台手機,這些牛人年薪500W,多嗎?同樣,阿里三萬人,控制著全世界的數據,生意,資金的流動。滴滴,百度,美團,58,,,中國的互聯網70%在北京,其中70%在西二旗-後廠村。。。
好了,等閑了再說吧。。。
看到這個問題已經是8月8日了,其實這一波已經過去了,2014年國家開始降准降息,同時推出去庫存政策,巨量的流動性加上政策放開,一大波投機份子進入了房地產市場,導致了2016年房價大漲。但是現在流動性已經控制住了,因為經濟好轉國家沒有必要繼續釋放流動性,而且美國加息縮表,歐洲、日本相繼要加息,這樣人民幣壓力很大,不得不收緊流動性;調控政策也已經相繼出台,且較為嚴厲,所以,2017年房價不可能上漲了,2018年也只會下跌,2019年以後要看當時的政策,現在不好推測。不過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房價跌幅會很大,因為共有產權房可以基本滿足剛需需求,同時2015-2016年透支了相當一部分剛需,這兩年將會比2014年跌幅更大。如果房產稅在2019年出台那可能就從此一蹶不振了,一切還要看後來的政策。
如果北京取消限購,隨便買幾套都行;取消戶籍,買房就能落戶;放鬆貸款,像日本一樣首付10%,利率0.5%,貸款50年。東西城100w一平米應該不成問題。所以一切還要看政策,應該好好感謝dang還能控穩房價!
推薦閱讀:
※國人為什麼願意花幾百萬買房,卻捨不得用幾十萬裝修?
※求高手幫忙看戶型圖和水電設計圖,站在生活方便和安全性的角度考慮,請幫我看看這樣走線設計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