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濟性與城市規模的關係是什麼?
01-11
求大神解釋一下,第二段話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因為沒有上下文,所以不是特別確定本章節討論的背景是什麼;單從照片中的段落來看,本小節似乎是在討論「理想情況下,一個城市的最優規模與產業結構」。
第一段提出了一個觀點,即「不同類型城市的最優規模是不同的」,並舉了「金融中心城市」與「以紡織為主導產業的製造業城市」兩個例子。
這隱含了兩個假設:理想的發展模式下,城市(1)會演變成不同類型,並逐漸專註於發展某一領域的優勢產業;(2)不同產業主導的城市應該擁有不同的規模。 第二段實際上是對第一段「不同類型城市的最優規模是不同的」觀點的解釋。 解釋首先用到了兩個概念:外部經濟以及不經濟性。- 外部經濟(如降低生產成本的規模效應,更大的勞動市場精準高效的勞動力供求關係,信息交換和技術擴散)「往往在特定的產業產生」, 即A產業的外部經濟並不能給B產業帶來好處,如更多的水管工人並不能讓金融公司更方便招工,修理水管的知識散播也並不能為同城的時尚行業帶來多少進步。
- 不經濟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而累積,諸如交通擁堵,公共資源日益緊張,更少的醫生服務更多的市民等等。不經濟性與整個城市規模有關,與具體產業無關,城市大了人多了就是更低效擁擠了,與它有一個產業兩個產業還是365個不同的產業都無關。
第二段的核心意思是,由於A產業的外部經濟不能帶給B產業好處,而城市越大越不經濟,B產業的存在使城市更大,為A產業帶來不經濟性,那麼最高效的城市應該是集中所有資源發展一個產業,「專攻一個或幾個可以產生外部經濟的行業」,避免了以上的情況發生。
與此同時,就算城市都選擇了「專攻一個或少量行業」的發展道路,它們的城市規模還是會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行業間外部經濟的差異很大」,行業的不同性質導致了不同的最優規模。一個金融中心城市如果承攬整個國家的金融業務,成為國家金融中心,會非常高效高收益;但一個紡織城如果只承擔附近城鎮的紡織業務,做一個區域紡織中心,可能反而是最高效的選擇。因此,不同類型的城市會發展成不同的規模。
原理四 經濟要素章節吧 其實是探討產業與城市規模間的關係。 先佔坑 等我有空來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