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變淡了,是經濟變好了的緣故嗎?

以前只有過年才能買才能吃的東西,現在隨時都能買到。以往都是回家過年,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行過年。是否隨著經濟發展,節日的意義逐漸變淡了,年味也變得越來越淡了。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嗎?


從問題提出到目前為止(2.15),絕大多數贊都給了解釋為何年味變淡的答案,說明:「年味」變淡了可能是大多數知乎er的一個共識。我想總結一下贊多的答案,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可能被大家忽略的事實。

@豆子提到了以前村裡放電影多熱鬧,而現如今人寥寥無幾。他認為經濟發展開闊了人的見識使得節日氣氛變淡。可是經濟發展並不一定意味著節日氣氛變淡,比如像2.14,11.11,12.25,01.01這樣的節日可是越來越火爆越來越有氣氛。而春節的年味變淡與經濟發展之間確實有因果關係,這個因果我認為應該從這麼幾個方面去理解:

1、首先是經濟發展帶來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的變化。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消費和娛樂方式體現了農耕經濟的特徵。隨著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國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消費方式越來越體現工業和後工業化的經濟特徵,與30年甚至20年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反觀春節的娛樂和消費模式改變不大(甚至一些過年內容被人拋棄),對人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弱。而日常消費和娛樂,以及隨著人們城市生活方式興起的其他節日對春節形成了強有力的替代。這是人們感覺年味變淡的原因之一。

2、其次,我贊同 @扣小米社會原子化的觀點。隨著80後90後的成長,中國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快速轉變,以往農業經濟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而在城市中,單個自然人作為城市這台大機器的零件才是現如今真正的生產單位,家庭的組成有時候反而會增加生產的成本(婚育,買房)。以此為背景,女性在經濟上越發獨立,年輕人主動或被動選擇選擇晚婚晚育,人口的流動性變大,朋友和親人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變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相比農耕經濟下不再那麼『緊密』。所以以往過年時大家庭的團聚,而現在團聚的家庭越來越小,聯繫人們的紐帶只剩下血緣親情。而現在由於人口往大城市集聚,年輕人和上一輩聚少離多,加上生活方式的差異,親情這點聯繫也變得越來越淡。

3、最後,我認為年味變淡並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或許以後,在大城市才能體會到過年的氣氛。雖然團聚是春節重要的意義和內容,但說到底,承載春節內容的主要還是消費和娛樂。或許今後,大城市的年味相對於日益凋零的農村和小城市地區會越來越『濃』。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口越來越向少數大城市和發達地區集聚,而經濟和人口的集聚意味著更大的消費市場,使得第三產業的繁榮成為可能,此時城市的產業結構將發生質的改變。對於我們個體而言,人們的消費和娛樂包括節日觀都將跟以往不同。春節依舊在,只是人們將有了新玩法。我們或許還會懷念以前過年包餃子放鞭春晚守夜的美好記憶,可轉身就將投入更大的節日狂歡之中~


二十多年前,縣裡派人來村大隊院門口放電影時,總是人山人海,滿懷期待。十年前再來時,已經沒幾個人了。經濟發展會讓節味變淡,是因為它讓人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廣的見識。窮時期待未來的日子天天像過年,等實現了以後又懷念從前,不得不說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我倒是覺得所謂的」年味「變淡,淡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淡的是團圓的意義。

人都不喜歡對自己沒有好處的東西,現在大多數人的春節,除了吃吃吃,基本上就要面臨錢要花出去,隱私要被盤問,和並不熟悉不喜歡的」親戚「社交,還要學會忍耐。

這樣的春節,鬼才願意過吶。

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的春節都那麼開心?其實除開一切:好吃的、新衣服、有趣的玩樂活動這些春節的「好處」,最最重要的,還是有想見的人一起做這些事情。試問大家平時和朋友不能吃好吃的,買新衣服,玩兒些有趣的嗎?

經濟越來越好,我們能在平時也能享受到從前春節才能享受的東西,但是春節的核心意義,其實就是兩個字:「團圓」。

現在的人們工作都天南海北,很多人都背井離鄉在外打拚,很多「親人」,都是隔很久才見一次,大家的見識、喜好、共同語言越來越少,雖說血濃於水,但是無論哪種感情,都一定是需要經營的,疏遠了就是疏遠了,親情也不例外。所以很多我們的親人,七大姑八大姨什麼的,給人的感覺並不會比你朝夕相處的同事更為親近,然後這群人還要打著親人的旗號來「關心」你,詢問一些你並不想回答的問題,給你一些並不愉快的感受。所以這樣的團圓,除了表面上的親近,還有何意義呢?

這才是年味變淡的根本把。

-------------------個人經歷分割線-----------------

但是作為我個人,還是和小時候一樣期待過年的,非常期待。我過年時候發的朋友圈,身邊的朋友都非常非常羨慕,說你們家這個年看著就很想過啊。於是我才開始思考為什麼——因為我們家的所有人,都非常期待這個團圓的時刻,包括上一輩,我們這一輩。

我外婆生了8個兒女,我們這代80、90後也一共8個。所以家裡一聚會,少說都是20幾號人,菜都是要拿盆子裝的,吃飯要靠搶。你們感受一下:

那天吃春卷,人還來的不多。吃春卷也是我們家一直保留下來的一個傳統。超級喜歡。

我們家的活動還一直都是與時俱進的,特別是我們這一輩80.90,小時候什麼掛燈籠打炮仗穿新衣,小時候一起當熊孩子都和大家小時候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是,我們每一年都有新花樣。

小時候沒那麼多新鮮玩意兒,我們就玩兒炮仗,沙子,玩兒猜燈謎,玩兒麻將遊戲。

後來長大了,就一起玩兒小霸王,PS2,電玩,網路遊戲……

再大一些就是一起買烤架做BBQ,玩兒殺人遊戲,今年是玩兒三國殺撕名牌……

小時候的外號哈哈哈哈哈哈

去年我們還原一張我們小時候的照片,一樣的姿勢,一樣的地點,後面的柱子上了新漆蓋了字,裝了鐵門,我們也全部長大了。這就是歲月的痕迹吧

我們還還原了一張父輩的照片,他們的子女們,站在他們當年的地方,擺著同樣的姿勢。

總之就是有什麼新花樣,我們就一起玩兒,平時和朋友一起玩兒的,我們就帶回家一起玩兒。關鍵是我們不僅僅80.90後玩兒,我們還教長輩們一起玩!

你們見過一群60後和我們一起玩殺人遊戲,天黑請閉眼嗎… 不要總覺得上一輩人的接受能力低,你要願意帶他們玩兒,他們是很樂意和年輕人一起的。當然玩殺人遊戲的時候他們總會出現「我覺得他是殺手!因為我聽到他羽絨服摩擦的聲音了」這種神判斷,後來法官沒辦法了,要求殺手只能用眼神殺人,不能用手指。真的笑死人…

我們還會一家人一起去KTV,長輩們一喝多,那場面簡直了,唱紅歌的,伴舞的,唱他們的青春老歌曲的,背當年有趣的詩的,簡直比我們玩兒的6多了好嘛。

你們想想,你們不喜歡長輩們問東問西,覺得他們老了無趣,但是你們想過帶他們一起玩嗎?

今年我們又教會了他們發紅包……他們大多數會搶紅包,不會發,我們就建了一個群,教他們發紅包,教他們存表情包,於是現在天天群里都在刷圖……長輩們又大方,啊哈哈哈哈哈天天搶紅包開心死了。

說實話,他們也年輕過,也有過詩酒常伴的浪漫歲月,他們也希望和年輕人一起玩,帶他們體驗這個時代的新鮮事物。而正是大家能其樂融融地過春節,所以這個節日的「團圓」,才顯得那麼有意義。

不想七姑八婆問問題?那不如教會他們刷表情發紅包啊,哈哈哈哈哈……那個時候,他們真的就沒空理你了。

最後來張熊孩子們的萌照

個人公眾號:wuzhuzhiyan (無主之言)——談情說愛,插科打諢。


都說年味越來越淡,只因過去一年才敞開吃一頓肉,一年才穿一次新衣服,稀為貴,自然就味兒濃。就像春晚,過去難得看到一次文娛晚會,現在天天電視網路的,春晚就不新鮮了。

現在要想年味濃怎麼辦,還是要抓住廣大人民的需求呀,看什麼是稀缺的,過年的時候一次性給足。比如把雙十一搬到除夕,馬老闆給你送年貨,央視給奮戰在一線的快遞員拜年。一年敗一次家,一次管一年,絕對年味十足。再比如把春節休假放到十五天,天天睡到自然醒,那種感覺足夠你懷念一年的了。


謝邀 @Zampeli Diana 。

記得小時候,我們除夕夜都會穿上新衣服回奶奶家過年,那時候家裡人還一起包餃子,做一桌好菜。到了晚上8點都會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一直等到夜裡12點去外面放鞭炮。那時候街上跑的還是桑塔納和切諾基。

後來,大家生活越來越好,街上的賓士、寶馬越來越多。家裡人雖然還是會回奶奶家過年,但是大家在家待的時間越來越短,餃子也不會再自己包,而是到超市買速凍餃子,大家有時候吃完晚飯就各自回家了,春晚也漸漸失去了吸引力。越來越多的人抱怨:「現在真是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但其實是自己心裡早就沒有了「年味」。

為什麼會這樣呢?社會學家的理論可以適用於此。社會學理論中早已有「個體化」和「社會原子化」的概念。吉林大學教授田毅鵬認為,「社會原子化」在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有其特殊性。

社會原子化不是指一般性的社會關係的疏離,而是指在社會重大轉型變遷時期,由於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社會聯結機制———中間組織的解體或失缺而產生的個體孤獨、無序互動狀態和道德解組、人際疏離、社會失范的社會總體性危機。

其表現有三個方面:1)人際關係疏離化,人們開始從各種共同體中被「解放」出來而成為一種獨立的個體存在。2)個人與公共世界的疏離。3)規範失靈,社會道德水準下降。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1)原有的單位制逐步消解,並有原子化傾向。2)城鄉二元體制走向消解,鄉村社會衰落,社會流動化背景下的原子化動向。

以上是田毅鵬教授的觀點。雖然他並未說親情的疏離也是這種原子化的結果,但我認為他的理論用在這個問題上也是適用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特別是90年代以來市場化進程的加速,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如「單位」)逐步被打破,市場經濟背後的邏輯之一就是個體化,人以個體形式存在。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原來國有企業的「單位」制度,將家庭成員緊密聯繫在一起,生活範圍也限制在了當地。而現在工作機會和工作種類更加多樣,很多年輕人不再願意留在家鄉,而更願意到大城市打拚,這就增加了家庭成員之間生活的距離。距離會導致親人間感情的疏離,也會導致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的疏離,同樣,地理上的距離多多少少會成為一個不回家過節的「理由」,工作太忙或者學習太忙成為最常用的「借口」。

另外,改革帶來的「個體化」思想隨著市場化改革漸漸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以前相比變得更加「西化」,中國的家庭,特別是年輕人,越來越多關注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小家」。往年那種全家人的熱鬧場面對於不少人來說已不再那麼重要。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越是發達的地區(市場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如北京上海,人情世故沒有小城市那麼複雜,而人們生活的也更加獨立。從這個角度來說,經濟結構的變化確實是導致「節味」變淡的一個原因。

其他原因當然也有,比如現在物質生活已經有了較大提高,以前過年才能吃到的大魚大肉,如今每天都可以吃到。小孩子們平時都可以穿新衣服,而不必等到過年才捨得穿。

至於有人說「日本經濟發達,照樣很重視傳統節日」。日本的情況我不是很了解,但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正處在轉型期,剛剛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新老制度的碰撞會造成許多獨有的現象的出現,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會受到衝擊,這也正是「中國語境下的特殊性」。

說到年味淡,我想在國外的人可能感受更深。今年已經是我連續第四年無法回國過年了,雖然已經漸漸習慣這樣的生活,但看到朋友圈裡洋溢的過年氣息,心中還是會有些難過。難過倒不是因為過年對我個人來說有多麼重要,我想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過年的意義並沒有那麼大,但對於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是父母和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來說,過年可能是一年中難得的一次全家人團聚的機會,他們僅僅就是希望能夠多看看子女,看到合家團圓的情景。畢竟我們都有老的一天,到那個時候我們可能也期盼著過年了,期盼著看一眼在外奔波了一年的子女。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個視頻,2015年聖誕節德國超市EDEKA推出的廣告,講的是一位德國老人的子女由於太忙而無法回家陪老人過聖誕節。後來子女們得到通知,老人突然去世,他們才紛紛趕回家,到家才發現老人是騙他們的,就是希望能子女能夠回家一起過節。這個視頻當時感動了很多人。

德國超市EDEKA發布三天即破百萬點閱的「今年最溫馨聖誕廣告」 !

參考文獻:

田毅鵬:轉型期中國城市社會管理之痛——以社會原子化為分析視角

田毅鵬:轉型期中國的社會原子化動向

Granovetter,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過去大家因為貧窮,相互需求,依賴才在一起很親密。

而且當時的文化作用下,並不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好,或者親人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傷害。

但是隨著西方文化和現代科技的到來,我們認知到了我們的文化是落後的,我們的家庭模式是有問題的,這對我們的心理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再者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和老一輩人的一種文化割裂這也是必然的。

畢竟,老一輩很多的思想還停留在農耕文明,而年青一代人,比如90後可能都已經是最現代的思想了。比如婚戀觀、事業觀、價值觀已經和過去大相徑庭了。

隨著我們自己的財富積累,我們自己都已經可以靠自己立足於一個城市,立足於一個社會。

我們不太需求親戚對我們的關照了,我們靠自己的打拚就可以適應一個城市。

現在唯一能夠使我們親戚聯繫在一起的就是一些親情。

但是親情有一個現象是在於。

老一輩的人,從小到大可能兄弟姊妹都生活在一起。

而下一代人,他們在和沒有一起長大的表兄妹之間是沒有太多情感積累的。

所以,如果老一輩之間的一旦都去世了,下一代人就不會再像這樣聚集了。

應該說是這樣,中國的家庭,從過去的大家庭過渡到了現在的小家庭。

過去需要一個家族在一起才能生活的很好。

但現在不需要了,一個小家庭就可以。

一個夫妻,幾個孩子就完全可以應付了。

這其實是時代的進步。

所以物質的豐富使我們對於親人的情感需求不在那麼多,文化的進步是下一代人和上一代人有著思想的鴻溝。

農村走出去的人,還有一個階層劃分的問題。

如果階層不同那麼其實在一起也沒什麼好聊的。

親戚之間,如果沒有相同的三觀其實也走不到一塊了。

以後的血緣作用會越來越淡。

這其實是好事,因為越是古代,越是靠血統說話。

你血統的力量太強大了,幾乎就是王侯將相就是有種。

然而現在,父母生了幾個孩子,好好培養,讓他們自己去好好奮鬥,他們自己以後出生社會也必須靠自己。

如果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沒有獲得一致的三觀,其實也不見得這幾個從小長到大的兄弟姐妹能有多好的親密關係。

以後除了社會階層的劃分,還有心智階層的劃分。

如果不匹配是很難在一起玩耍的。

物質決定意識。

物質的極大豐富已經讓人們不在對親戚依賴過多,而是在於物質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更高的層次精神的層次智則需要更高的東西才能夠維持。

聊不到一塊實數正常。


其實不是年味越來越淡,而是我們越來越老了。記得三十年前我父親說過一句話,年是給小孩子過得!


我覺得除了經濟的原因,還有就是人在長大後對過年的定義變了。

人在年幼的時候喜聚不喜散,只要和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就覺得是快樂。那時候對過年的定義是期待。我上小學的時候,總是在臨近過年的幾天里充滿莫名的興奮,那興奮是一桌子飯菜、從別處趕來的姐弟兄妹、新衣的牽動。因為你是孩子,你不用管一頓飯怎麼做,家裡老小怎麼分工,走親戚串門的錢給多少............你只管放開肚子吃飯,跟兄弟姐妹玩樂。

等你長大了,你發現過年其實不是簡單的相聚那麼簡單。從外地到回家裡,你要在這幾天像例行公事一樣去拜訪不同的親戚,說著同樣的話。你要在回家前考慮買什麼禮品送給家人親朋,還要在這個原本喜樂的日子裡說些現實的問題,比如是不是考慮回家發展,結婚等等。

等離開家背上行囊再回程時候,你可能是一身的疲憊,而不是對過年的回味。時間越久,你越覺得過年像例行公事,在這段期間,你也覺得在盡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感受爆竹聲中的一歲除。人長大了,反而喜散不喜聚。因為早晚要散還不如不相聚。等你長大成人,你對過年的定義就是責任。

一件事情,有了責任就會減少些樂趣。

同理,過年在年少無知你的眼裡,只考慮到歡快的氣氛,和吃飽喝足的滿足。

現在的你,終於不用趕工作加班,想在這個長假里放鬆休息,但是知道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責任,而不得不登門拜訪,走親戚送禮品,說著有一句沒一句的客套話。其實,從骨子裡,你就不再對過年抱有幻想了,跟年味變沒變淡沒什麼關係了。

現在問問一個小孩子,他其實不會對年味的蛻變有感覺的,在他心裡,還在期盼著除夕的壓歲錢呢。


看了這次的春晚我知道年味變淡絕對不是這個理由。


年味淡了不是因為經濟發展了,而是因為家人越來越少了。過年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活動,而中國每個個體家庭都變小了,4-2-1(2)的結構使得家庭內部多樣化、層次化越來越差。

經濟發展肯定是大大豐富了節日期間人們的物質生活,但是我堅持認為,過年的首要意義是鞏固家庭的團結,聯絡家庭成員間的感情。家,就是由血緣和婚姻結合在一起的一群人,所以我們總說「回家過年」。不同於古代的大宗親氏族,也不同於幾十年前很普遍的多子女家庭,現在中國人的家庭太小了,人數少了,年的感覺自然會有所改變。

作為成長在北方城市裡的90後,我理解的過年,就是在天寒地凍的日子裡,貼上紅吊錢,穿上新衣服,回爺爺奶奶家,回姥姥姥爺家,跟親戚朋友們聚在一起吃吃吃聊聊聊,放點鞭炮送點禮,能收壓歲錢,還能傻瘋傻玩半個多月。晚上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大小盤子各式菜肴一層層堆滿了拼在一起的兩張圓桌。因為人太多了餐椅不夠用,連藤椅、小沙發、板凳也都高高低低地擺在桌子四周,小一點的孩子只能坐在爸爸媽媽的大腿上,用舌頭一口一口記錄下年的味道。

過年,每頓飯都必須吃得團圓、熱鬧。成家的子女們帶著自己的小家庭,齊聚在老人家裡。進門後還沒來得及脫下羽絨服,小孩子們就接過爸爸媽媽手裡的禮品,一邊懂事地說著吉祥話,一邊把禮物給老人送上。於是老人一臉寵溺的拿出給孫子孫女準備好的禮物和壓歲錢,再伸出手臂,摟住孫輩們,沒完沒了地問東問西。稍作休息,女人們就在老太太的指揮下全體湧進廚房,說笑著,忙碌著,擁擠卻不雜亂,麻利卻不慌張;男人們則默契地坐滿了老爺子的裡屋,有一搭沒一搭的從保健品聊到中南海,從張學良侃到宋祖英,再半遮半掩地數數公積金拆遷款,每個話題的跳躍都是用一陣響震天的男人低音笑聲帶過;老爺子話不多,卻也不走神,只是默默地看著,附和兩句,再喝口茶,偶爾還溜達到廚房,想要看看進展提個建議,卻馬上被一群嬉笑的伶牙俐齒給攔了回來;年齡相仿的表兄弟姐妹們滿屋子跑來跑去,前一秒還是小妹妹拉著小哥哥的手咯咯笑個不停,後一秒兩個人就為了搶玩具吵得小臉通紅,直到大人匆匆趕來把小哥哥數落一頓讓他謙讓,再另拿來一個玩具安扶哥哥,兩個小火藥桶才沒被引爆。

終於開飯了,大概是電視里開始播新聞的時刻,大人們端起小酒杯,孩子們捧高了一大杯嘶嘶響的碳酸飲料,所有人一起喊著:「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還有好多好多聽不分明的吉祥話,然後空氣猛地安靜下來,大家都仰起脖子把酒水飲料一干而盡,緊接著,就是大人們「吃菜吃菜」「嘗嘗這個」的讓菜聲,孩子們搶著要下一杯飲料的喊叫聲,還有「廚師們」對菜肴美味的誇讚之聲。吃了一會,孩子們就大概飽了,一個個溜下飯桌滿屋子瘋跑起來,卻總像悠悠球一樣,隔一會就返回到媽媽身邊,咬一口被媽媽吹得溫度適中的餃子,或者從老人的筷子上吞下一整塊沒有刺的魚肉,然後又呼的一下子跑開了,因為不想最新款的玩具被其他兄弟姐妹霸佔。大人們還是繼續吃吃笑笑,誇誇老人,聊聊自己,喝口酒,再侃侃鄰居,逗逗孩子,好不熱鬧(沒有手機和自拍的年代..)。

幾個小時後,飯菜都涼了,就算吃完了。女人們馬不停蹄地開始收拾碗筷桌椅;抽煙的男人們披上大衣出了門;小一點的孩子玩累了,橫七豎八的躺在老人的床上犯困,可是看見表哥表姐拿出乾果零食時,他們又馬上嘰嘰喳喳的跳起來賣萌耍寶。

吵吵鬧鬧忙忙碌碌的一天總算要結束了,老人的子女們準備回家。女人們一邊責怪喝太多酒的丈夫,一邊拿出大棉衣二棉襖圍巾手套武裝自己的孩子,生怕他們出門凍著。老人想挽留,卻也明白走得晚了天冷路遠不安全。於是大家嬉笑著亂鬨哄地道別,困到不行的孩子還要被老人拉過去依依不捨的親幾口。出了單元樓,大家一起點一掛鞭,放幾個花。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成了孩子,沒心沒肺地跑啊跳啊笑啊鬧啊,一家人一起,有時候還跟鄰居們一起... 「迪迪筋兒,冒白煙兒~」「甩響炮兒,嚇一跳~」... 這邊的鞭炮剛放完,不遠處的樓群里,又一掛鞭炮開始噼里啪啦的響起來...

-------------------------------------------------------

滿世界嗆人的硫磺味,一桌子飯菜餃子and雪碧的香味,壓歲錢的新鈔味,還有老人唇上淡淡的郁美凈香,在親人們熱熱鬧鬧的背景音下,印刻成了我記憶里最寶貴的年味。

後來,人變了,事也變了,老屋空空的,好安靜...

-------------------------------------------------------

社會不會停止發展,不知道以後的年會變成什麼樣,我只是希望,將來等我到了兒孫繞膝的年紀,我也能像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樣,在中國人最傳統最喜慶的節日里,有一屋子同我血脈相親的親人聚齊在飯桌前,熱熱鬧鬧的,說說笑笑,吃好多好吃的,過~大~年~ :)


今天回村。

小夥伴問我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子都不在路上放炮了?

我默默的看著他,買了兩盒擦炮放完。

然後問他:「你明白了嗎」

他搖搖頭。

我跳起來就是一巴掌

「一個個都真約炮去了!誰他媽來跟你約這個炮啊!」


我沒有感覺到年味變淡。

過年就是把你拉回到最開始的地方,一切你想迴避的過去都涌過來了。

因為你逃不掉,所以,逼著你去思考下一次再碰到時該怎麼辦。

而什麼吃喝只是為了襯托氛圍而已。

你小時候,只關注了氛圍。而沒有在意在思考的父母。

現在輪到你思考了。


生活水平的提高確實是讓過年那些繁瑣的準備程序變簡單了,這當中確實是損失了一些儀式感。但我不認為這是年味變淡的根本原因。

抱怨年味變淡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過年是的主要場景則是和親人團聚。所以,先說結論,年味變淡和獨生子女政策有很大關係。

說起來,這個想法還是源於本科時候帶隊打過的一場辯論賽(該不該開放二胎,沒想到幾年後變真的放開了)。當時一個師姐提到,我們看宏觀政策問題的時候,習慣從宏觀的方向去思考問題。但如果真的去思考每一個受獨生子女政策影響的家庭,當多子女家庭變成單子女家庭,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是深入社會每一個方面的。

所以,獨生子女政策實行 38 年後,它帶來的影響,在過年的氣氛里悄悄顯露出來。

在這個政策下,社會關係由複雜的網狀變成了簡單的樹狀。沒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對人情的感覺變淡了。親生同胞對於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對父母精力的分享,還是彼此之間的扶持,都影響了人對於人情的感知。這種影響是朋友、甚至堂表兄妹都不能替代的。

如果說單獨成長的經歷對性格的影響還不確定的話,那麼一個更明顯更直接的影響是,過年沒有親戚可走了。

第一代的獨生子女如今早已進入自己的 late 30s。成家立業養育了小孩,對於長一輩的親戚早已生疏。偶爾出於禮貌的走動,不僅算不上樂事,反倒覺得是一樁麻煩。於是過年寧願一家人待在家裡或者出去玩,也不願意去湊那些過年的熱鬧了。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在獨生子女政策下,這個總和變輕了。

就像我的父母,來到這個異鄉城市生活了 20 年,仍然對這個城市絲毫沒有歸屬感。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十多個兄弟姐妹、所有的熟人都在老家。對他們來說,在這個城市不叫生活叫漂泊。而每年過年回家,家家張羅的酒席能從除夕吃到大年。一年不見的親姊妹間有說不完的八卦打不完的麻將。對他們來說,年味從來沒有淡過。

而現在的年輕人,我們所說的 80 後、90 後,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離開故鄉去別處紮根的人越來越多了。說是紮根,其實也不過是去一個地方,結識一批朋友,生活一段時間。若是需要,一陣風便又飄到其他地方去了。這個過程中,若是幸運,結下幾個至交。但大部分朋友,都像兒時的玩伴、少年的同學一樣,漸漸就淡了。

中國人很多時候羨慕日本、北歐之類的國家,喜歡他們獨立、保持距離的人際關係,討厭國內這種人情世故的交往方式。他們不知道的是,隨著這個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越來越獨立,人情社會其實已經在不可逆轉地消融了,這變淡的年味早晚會成為新的常態。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那年味的濃淡呢。


~~~年味真的變淡了嗎~~~~

看了這麼多回答,又是從經濟學,又是社會學的。我讀書少,你們不要騙我哦!年味真的變淡了嗎?看看春運路上的人吧!天南海北,再遠的人也要趕回或繁華或偏僻、或熱鬧或平靜的家鄉。很多答主也是這樣吧!

說年味變淡的都是什麼人呢?從網上的言論看,當以年輕人為主。而看看我們的市場超市熱鬧程度,就知道,中老年人和小孩子們對於新年的熱情不減當年啊。道理很簡單,小孩子是圖新鮮,中老年人更注重家庭生活。對於很多年輕人,剛剛過渡到獨立生活,正式追求個性生活的時候,更沒有耐性去完成那些「繁文縟節」。正是這部分從對過年的新鮮感過渡到文化傳承的人覺得過年沒有年味了!

有人從稀缺性來解釋這個問題。覺得小時期待東西現在平時都能得到了,還用那張六七十年代的照片來說明這個問題。這裡他們偷梁換柱地更換了問題的關鍵點——什麼東西是稀缺的!上個世紀物資匱乏,我們自然期待一些物質上的滿足。而如今人們確實不再期待好吃的和新衣服。我們這個時代所稀缺的是親情陪伴、家庭生活,輕鬆的假期等等精神層面的東西。

(睡覺;待續)


每年一進臘月,我家就開始進行大掃除,洗洗洗擦擦擦刷刷刷,我也不知道家裡哪有那麼多活,又不是別墅。另外我咋不覺得收拾完了變乾淨了呢。

每天都是大規模的勞動,收拾收拾收拾來收拾去。大年三十早晨起來吃完飯又要收拾兩三個小時的屋子才開始和親戚們過年。

我從小就不喜歡做家務也不喜歡看別人做家務,可能因為我媽實在是太能收拾了。主要是我真是不覺得收拾完了哪裡乾淨啊。所以我就只好躲出去。

每當我跟我媽表示您是不是稍微有那麼點…潔癖,的時候,我媽都會慈祥地說: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咱們家可不算是乾淨人家哦。」

所以對我來說,年味並沒有變輕。而年味對我來說也從來都不意味著享受。


年味淡了,是小城市和鄉村的年味淡了。

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是導致這些地方年味變淡的原因之一。

我一年吃餃子的次數都數不過來,這放到以前,吃餃子就是過年的大事。我小時候還會等到過年才穿上新買的衣服,現在呢,我已經有五六年沒有在過年前幾天特地去買一整身的新衣專等過年穿了。有錢的時候,一些東西就不值錢了。

我爺爺有兩個哥哥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可是大家當年各奔東西,爺爺們都在那個地方安了家,落了戶,都離的太遠了,我只記得從我出生就沒見過一大家子一起過年,我家要是能一起過年,至少會有五六十人,可惜了。這些親戚,有些人我從沒見過卻已經過世了,有些人在我活這十多年裡也只見過一次,有些人我是從未見過。我想過,有一天走在路上,擦肩而過,無人知道那是自己的血親。這些是不是都淡了,幾十年風風雨雨,兄弟之間或多或少有些嫌隙,相隔千里,打斷骨頭還連著筋這句話我不知道還適不適用……

經濟越來越好,可環境越來越差,城市裡不允許放那些煙花,小孩子的樂趣又少了一樣。

人人都有了手機,過年時很多人也是手機不離手,有人是在玩,有些人是真忙。少了面對面的交流話家常,年味也是淡了。

大城市年味沒淡反而越發濃了,也有經濟的原因。

看春晚時也能看到那些分會場,處處透著過年了的喜慶,你只會覺得年味更濃了。人們隨著經濟發展也在往大城市遷,人多了也就會更熱鬧。這些城市往往都有很多活動,人們不是窩在家裡,而是選擇去街上轉一轉,年味這樣就更濃了。

我也想過年時熱鬧一些,可是我們城市沒有什麼像哈爾濱成都舉辦的那麼多活動,還有就是中國太大了。

以上。


應該是因為你長大了


年味確實變淡了,如果相較20年前的話。在年味變淡的同時,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想想那些年,過年需要提前好些天計划過年用的年貨,如蔬菜,肉,包子等等。而且,我們也會參與到大人們為過年而準備的所有活動中去。

作為一名農二代,在20年前過年時,我們需要蒸包子,甜的,菜的。需要買肉,做肉。所有活動我們都參與進去,每天都有成果,感覺真的是在準備一個盛大的節日。

等到了新年,將所有準備好的美食全部拿出來享受,和母親一起包餃子,因此我也練就了擀麵皮的技能。另一個活動就是放鞭炮,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最令人激動而興奮的就是有放不完的鞭炮。

從初二開始,不斷串門走親戚,每天累並快樂著。然後就是打燈籠,跟著鄰居的夥伴們,各自打著形態迥異的紅燈籠在傍晚行走在夜色中。

如今,經濟條件好了,新年的食物全部可以買到,連年夜飯很多家庭都轉移到酒店了。大把的時間都做著平時的事情,基本沒有了為過年而準備的活動,更談不上我們參與到一些特別的活動中。

沒有了參與,沒有了成果,沒有了勞動後所收穫的果實,就沒有了獲得成果時的心情。而且,伴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普遍化,對於遠方的親人少了那種距離感,大家都在「用手機過著自己的年」。

其實這也是一種懷舊心理,短短20年,過年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們的內心還沒有跟上這麼大的變化。

過年,終將隨著我們的青春逝去。


社會分工伴隨著社會分裂,你我他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特殊化,群體行為越來越分散,你的愛好和千里之外的某人是一致的,而方圓幾公里內你卻找不到有這樣的個體。在發達地區各種節日最後是靠商業和法定假期的形式來維持而不是每個人真想去以某種固定的方式去過。經濟落後地區往往節日氣氛更濃厚,但也會越來越向發達地區靠攏。節日不會死掉,只會異化。


要說是因為經濟的原因嘛。。。

黃世仁家過年肯定比楊白勞家喜慶熱鬧多了。

抖機靈而已。題主的意思應該是宏觀角度上的經濟發展而非個人經濟狀況。。。


推薦閱讀:

TAG:新聞 | 節日 | 春節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