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中有哪些名言?


曹操: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

許邵: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武帝紀》注引《異同雜語》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武帝紀》注引《雜記》

田豐:挾天子以令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武帝紀》注引《獻帝春秋》

曹丕: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癘數起,士人彫落,余獨何人,能全其壽?」——《文帝紀》注引《魏書》

曹髦: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三少帝紀》注引《漢晉春秋》

沮授: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袁紹傳》注引《獻帝傳》

毛玠: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毛玠傳》

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呂布傳》

圍急,乃下降。遂生縛布,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呂布傳》

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

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

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

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

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表大笑。

備因言曰:「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陳登傳》

荀彧: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傳》

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賈詡傳》

郭嘉:兵貴神速。——《郭嘉傳》

孫權: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張遼傳》

于禁: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于禁傳》

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張郃傳》注引《魏略》

徐晃: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徐晃傳》

曹彰:大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曹彰傳》

曹操: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曹彰傳》

邴原:人各有志,所規不同。——《邴原傳》注引《邴原別傳》

陳登: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兄弟;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清脩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所敬如此,何驕之有!餘子瑣瑣,亦焉足錄哉?——《陳矯傳》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先主傳》

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

劉禪:此間樂,不思蜀。——《後主傳》注引《漢晉春秋》

司馬徽:識時務者,在乎俊傑。——《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

諸葛亮:臣鞠躬儘力,死而後已。——《諸葛亮傳》注引《默記》

諸葛亮: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傳》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張飛傳》

初,超未反時,其小婦弟種留三輔,及超敗,種先入漢中。正旦,種上壽於超,超搥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馬超傳》

魏延: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傳》

劉巴: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劉巴傳》注引《零陵先賢傳》

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雍與先主游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簡雍傳》

劉備:芳蘭生門,不得不鉏。——《周群傳》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馬良傳》

劉備: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馬謖傳》

劉備: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黃權傳》

劉備:雖亡黃權,復得狐篤(馬忠),此為世不乏賢也。——《馬忠傳》

時論以嶷初還,股疾不能在行中,由是嶷自乞肆力中原,致身敵庭。臨發,辭後主曰:「臣當值聖明,受恩過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隕沒,辜負榮遇。天不違原,得豫戎事。若涼州克定,臣為籓表守將;若有未捷,殺身以報。」後主慨然為之流涕。既到狄道,簡悉率城中吏民出迎軍。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陳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張嶷傳》及注引《益部耆舊傳》

孫權: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鄧芝傳》

預復東聘吳,孫權捉預手,涕泣而別曰:「君每銜命結二國之好。今君年長,孤亦衰老,恐不復相見!」遺預大珠一斛,乃還。——《宗預傳》

宗預: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宗預傳》

孫堅: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孫堅傳》

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孫權傳》注引《吳歷》

慈臨亡,嘆息曰:「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太史慈傳》注引《吳書》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周瑜傳》

曲有誤,周郎顧。——《周瑜傳》

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衤復以(卿)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呂蒙傳》注引《江表傳》

及權為魏稱籓,魏使邢貞拜權為吳王。權出都亭候貞,貞有驕色,張昭既怒,而盛忿憤,顧謂同列曰:「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許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橫流。貞聞之,謂其旅曰:「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徐盛傳》

天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鎧著胄,持短兵。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屯。會據等至,魏軍遂潰。——《丁奉傳》


後主:「此間樂,不思蜀。」「誠如尊命。」

肅對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權嘆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

曹公破走,肅即先還,權大請諸將迎肅。肅將入閣拜,權起禮之,因謂曰:「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肅趨近曰:「未也。」眾人聞之,無不愕然。就坐,徐舉鞭言曰:「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征肅,始當顯耳。「權撫掌歡笑。

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原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荀彧:「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孫權:「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劉備:「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彭羕:「老革荒悖,可復道邪!」

魏明帝問權:「天下鼎立,當以何地為正?」權對曰:「當以天文為正。往者熒惑守心而文皇帝崩,吳、蜀二主平安,此其徵也。」

張遼;「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

孫策:「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諸葛亮:「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最喜歡裴注里曹丕那句話了,「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車之隧。

陳琳繼續寫道:「稍有


以短取敗,理之常數也


來幾個成語的。

《三國志·魏志·曹爽傳》裴松之注引《世語》:「及爽解印綬,將出,主簿楊綜止之曰:『公挾主握權,舍此以至東市乎?』爽不從。有司奏綜導爽反,宣王曰:『各為其主也。』宥之,以為尚書郎。」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是歲地連震」注引《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曹操《勞徐晃令》:「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直敵圍者也。」

《吳歷》曰:「……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還有

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劉備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劉備的兩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黃梁 已經總結的很完整了,我補充一個

劉備: 權投魏實不得以, 權未負我,是我負權!!


最喜歡曹操在赤壁戰敗後跟將士們的那段話,其中一句是:輸是為了讓我們以後更好的贏。

其次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也喜歡感覺經典要對數不過來了


推薦閱讀:

請問查爾斯蘭姆的這句格言出自哪裡 英文原句是什麼?

TAG:名言 | 三國 | 三國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