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神分析里出來的人是不是一定會喜歡精神分析?
你當初是為什麼接觸精神分析的?
你當年是為什麼接受精神分析的?你現今是怎麼看待精神分析的?如果您最愛的人(伴侶,孩子,家人)想去接受精神分析治療,您是怎麼看待的?
我覺得從精神分析當中出來的人不一定會喜歡精神分析。但是我覺得至少會很客觀的描述精神分析所描述的東西,而不會很簡單的就把精神分析放在偽科學裡面不削一顧。
我個人來說,我接觸精神分析是因為我本科的授業恩師是中德班出身的精神分析師。那個時候我沉迷於變態心理學癥狀學的描述里,因為有困惑,所以我就試著把自己的困惑描述給我的老師聽,當時我確實很擔心我的老師會覺得我的問題很沒必要,但是當她細細的給我描述每一個癥狀背後精神分析師的看法的時候,我當時被這一個其妙的圖景吸引了,而這也吸引我以一個更加特殊的視角去看待癥狀背後的東西。我學會了試著在貼上標籤之後更多的去思考標籤背後的原因。而這是我目前工作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在後來研究生階段對申何永教授這邊的榮格心理學有更多更深入的接觸之後,變革了我整個看待問題的角度。我在研究生階段剛開始的時候對榮格的心理學是保持著很深的戒備,因為榮格心理學的東西是與目前科學心理學是矛盾的,雖然在這個領域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洞見,但是這些洞見是目前科學沒有辦法去驗證的,對於沒有驗證的東西,對於我這個一無所知的人自然是抱著戒備的。但是隨著我對榮格式的分析心理學沉浸的越深,我發現榮格所描述的圖景的正確性遠遠超出我的意料。這一點無論是在我個人的體驗過程還是我的個案身上都有很好的體現。雖然沒有科學能夠證明我所相信的東西的正確性,但是我個人的心靈告訴我,我所相信的東西是正確的。至少在我目前正在行走的諮詢師之路上來說,榮格式的思想對我影響確實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才能對我在諮詢室中的行為進行思考以及評估,最重要的是對來訪者的行為進行反思,尋找原因,進而保證諮詢過程的進行。
以上是我接觸與喜歡精神分析的過程,目前我尚未從這個圈子裡走出去,所以可以看到我個人的偏向性。在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都有同學接觸之後感覺精神分析有很多荒謬的地方,比如說榮格所提出的「思考與情感都是理性功能」這一論述,在同學內部引起了很大的爭論,但是在爭論之後,大部分人都不得不承認,假如把理性功能這一概念看做是對人類價值判斷機制的描述的話,那麼理智和情感確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而這樣就會給在當今社會常常被壓制的情感因素一個機會,使這個社會出現更多的溫暖的東西。單單從這個例子上來說,可以看到,精神分析所提出的東西,雖然不一定會被科學所驗證,但是對於心理學這一研究人類自身的學科來說,信念本身的力量就會帶來一定的變化。所以雖然主流的科學心理學有資格討厭精神分析,因為精神分析離科學太遠,離哲學太近,但是這並不意味這精神分析是沒有價值的。而對於個人來說,精神分析確實是一套成熟的自我探索工具,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哲學性對話會給人帶來更多的發現。
所以假如讓我說精神分析如何,我會認為精神分析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至少它提供了一套成熟的進行自我探索的方法論體系,所以假如說我的親屬想要進行精神分析式的旅程的話,我會支持。我想這是我目前的看法。最好是自己學了精神分析,去精神分析自己。
少去分析別人,對於單純愚蠢的靈魂,精神分析有效。 對於比自己強的,精神分析只是在自取其辱。做了三年的精神分析了,覺得分析家和任何一個努力想幫助自己的平常人沒什麼兩樣,就是靠猜,我不覺得他們真的完全理解我,也並不指望如此,因為靠猜也總有一定的幾率幫到自己,主要可以有一個自己梳理的空間。的確,比起普通人,他們給我的明顯的負面影響會更小,因為自我覺察能力較高吧,但如果有負面影響的話一般偽裝得比較好,不像普通人的那種帶著私心的令人不適的「假幫助」一樣,一下子就能識別出來,他們會讓你不適但難以表達清楚。
我並不信什麼他人,所以難以完全認同精分,只是認為它部分地有幫助。
精神分析是臨床發展出來的學科,也就是說,和中醫相同是經驗學科,他推測到了百年後才能證明的東西,但依然具有時代局限性。也就是說精神分析理論是有很多漏洞甚至謬誤的,所以至今其學派是非常多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