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變法致使秦國強盛,為什麼六國不借鑒並施行適合本國的變法?
看了之前以張晨同學為代表的回答,存在三個問題:
1、過分強調了商鞅變法之於秦國崛起的重要性(問題也是這麼預設的)2、過分強調了秦孝公與商鞅的君臣相得。3、過分強調了東方六國的君主與貴族的利益矛盾。在這三個問題中,
第二條,「君臣相得」應該是受《大秦帝國》的影響。事實上,秦國君主對臣下的德行也是四個字「刻薄寡恩」,無論是外國人商鞅、張儀、魏冉、范雎、李斯,還是秦國人車家三良、白起、蒙恬等等。
最無語的就是「嬴渠梁」這個稱呼!先秦貴族「稱氏不稱姓以別貴賤」,秦國君主是贏姓趙氏——和趙國算是遠親。《史記》開始姓氏混用,但還沒有嬴渠梁嬴政,到近代這種不倫不類的說法就開始多了,尤其是柏楊最喜歡這麼用了。而且偏偏用在秦楚居多,一群嬴X羋X,最搞笑的是屈原還被叫成羋原——趙國是贏姓趙氏,沒人叫趙武靈王嬴雍;齊國是媯姓田氏,沒人叫齊威王媯因齊;魏國是姬姓魏氏,信陵君難道叫姬無忌?所以要麼直接說秦孝公,一定提名字的話,秦渠梁比較好一點。第三條,關於君主與貴族的利益矛盾問題的關鍵是,戰國的貴族真的強到可以影響君主意志嗎?
答案是否定的,起碼三晉和齊不是,因為他們就是卿大夫篡權得來的諸侯——楚國情況相對特殊一點,貴族的實力也相對較多。就以戰國四公子為例,信陵君是魏安釐王的弟弟,算是位高權重了吧!但是他還要偷兵符才能調動兵馬。最後還是被哥哥猜忌,鬱郁而亡——這就是一個戰戰兢兢的臣子,哪一點像是可以和君主抗衡的貴族啊!孟嘗君田文還是有封地的人呢,但是齊湣王一懷疑他,也只有逃到封地當寓公。這就說明,三晉和齊也已經一定具有君主專制的雛形,所謂貴族面對君主時其實近於後世的臣子。在國家大政上他們沒有既得利益者的實力來反抗君主。而且事實上,魏文侯、齊威王、韓昭侯、趙武靈王都變法,貴族勢力有一定阻礙,但這些變法都順利得推行,使得各國都一時富強。所以,作為既得利益者的貴族成為變法阻礙這是一個錯誤的結論。但有人可能會說,列國是因為變法不徹底所以才輸給秦國的。
嗯,這就回到了第一條問題,變成兩個新問題:1、商鞅變法的徹底性;2、商鞅變法是否具有決定性作用?
首先,「徹底性」其實是一個倒果為因的線性思維,因為商鞅成功了,所以它是徹底的。這個底難道就是君主專制嗎?如果按照社會演化的思路,齊國在管仲時期已經是國家資本主義了,那比君主專制還要先進啊……三百年後的商鞅搞君主專制豈不是開歷史的倒車?
其次,即使商鞅變法被看成是「徹底」的,我們就要看別國變法為什麼是「不徹底」的?商鞅變法被認為成功的有三條:設立郡縣制;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但這三條其實都是戰國群雄普遍實行的。郡縣制是春秋末年楚國最先開始的,本身就是作為君主直轄的領地進行管理,在戰國時期被各國採用;如果直接向農民徵稅象徵土地私有的話,那魯國的初稅畝是最早的,戰國群雄也是紛紛效法;獎勵耕戰自不必說,孔夫子這樣的儒家都說「足兵足食民信」是國之根本。最後,如果將商鞅變法和李悝變法對照一下,你就會發現商鞅在秦國的作為就是對李悝的移植。也就是說,假設商鞅變法的核心是徹底性的,那這種徹底也是列國共享的,所以這不是秦國崛起的主因。當然徹底性還有另一方面,就是執行的徹底,這確實是秦國所獨有的。
但這種徹底的執行究竟是商鞅變法賦予的,還是秦國本身的條件所決定的?這就是最後的問題:制度決定一切嗎?還是有其他因素決定了制度?某種制度存續有兩方面因素:適合、有效。「適合」就是這項制度能夠平衡各方利益,「有效」就是這項制度能否獲取更大的利益。這兩者中,「有效」常常會影響到人們對於「適合」的判斷,因而「有效」更關鍵。
從戰國各國變法的制度而言,都是適合的,但是其有效性只是一時的。只有秦國能夠產生持續不斷的有效性,從而反饋到變法的合法性,保證變法的持久。而保持商鞅變法合法性的根源就是秦國的地緣!(嗯,我是地理決定論)
戰國時期最終的決定因素是在土地,有土地才有耕地和人口,才能足兵足食。
秦國所具有的地理優勢在於佔據了關中和巴蜀兩大膏腴之地,這才是秦國崛起的基礎,也是秦國可以獨抗六國的資本。反觀山東六國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即使變法成功向外開拓時,就會受到來自不同方向上的絞殺。最早崛起的魏國向四周開拓必然觸及到趙國、韓國、秦國和齊國的利益。所以最後被齊國雙殺,並且被秦國奪去了最富庶的河西之地,失去了稱霸最重要的資本。乘勢而起的齊國呢,即使他不去碰各個老牌強國,而是吞併二等的宋國,就是享受五國聯軍的待遇,搞得差點滅國。到後期真正能和秦國扳手腕的國家只有趙國和楚國。最有希望的是趙國,趙國的地緣相對而言僅次於秦楚——這個可以參見《布局天下》一書,討論中國「四邊四角」的戰略格局。趙國的失敗是直接和秦國賭國運,即使沒有趙括的冒進,佔據關中和巴蜀兩大糧倉的秦國也是穩操勝券。因為魏趙齊這些同樣變法的國家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獲得變法帶來的持續有效性,也就無法一以貫之地執行下去了。所以秦國勝過三晉的地方,不在制度,而完全是重量級選手對中量級的實力使然——三晉合一才有對決的可能。秦國只有對楚國是制度完勝,因為他們體量相當,這才是比拼制度優劣的時候。所以,秦國崛起的邏輯鏈是商鞅變法是起點,是秦國獨有的地緣優勢獲得巨大的成功,間接證明了商鞅變法的合法性,並且使得秦人對商鞅的制度堅持一百年不動搖。等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易也」的漢朝,對於商鞅制度的合法性就要好好談談了……
①孝公+商鞅是極有執行力的君臣組合。孝公一生追求強秦,衛鞅一生追求法制。這兩人一結合,不僅變法布局上非常完整,在執行上也十分徹底。
②秦國變法的時間關口和地理條件也非常好,靠河西之地使秦國二十年無大戰。③秦國貴族本身力量就較於七國弱,獻公時代頻繁的戰亂讓貴族更弱。而六國呢,一個一個說。
韓國處於四戰之地,就算有鐵心變法的明君強臣也沒有那個變法的時間關口。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最終就因為魏國入侵而終結就是個例子。而且申不害的術制讓韓國的政治環境比較惡劣,頻出國際烏龍。趙國自趙氏孤兒後,趙國基本就種下了內亂妄殺的種子,趙國有君王十二代而有史料明確記載的重大兵變政變內亂有十一次,戰國絕無僅有。如何能徹底變法?燕國
以王道正統自居,自西周初期立諸侯到滅了,中間四十餘代君主也像周朝一樣史料少的可憐。邦交反覆無常,對齊戰而無勝一朝瓦解,長期對趙消耗。很難凝聚國力變法。魏國戰國大爭之世,最缺的是人才;我大魏國最不缺的是什麼,人才!我大魏國流失最多的是什麼?人才!商鞅孫臏樂毅張儀範雎尉繚子全部都滾犢子,尊賢而不用賢,談何變法。楚國楚國是貴族勢力最強的國家,大而不強,無法聚合國力。對中原文化接納而又排斥,變法難度極大。可以變法的時候君王又死的早。齊國最有可能與秦一戰的國家。可惜在最合適的時候沒有等到理想的明君強臣,卻出了個奇葩齊湣王。復國之後又出了個強勢母親君王后,其夫君和兒子都孱弱,四十多年無大戰。齊湣王好戰必亡,齊襄王與齊王建忘戰必危。燕韓最弱還跟始皇鬥了一陣子,趙國被郭開等折騰成那樣還能有李牧與王翦相持,魏國還能死守大梁一段時間,楚國還能有個返攻絕唱,而我煌煌大齊國呢,兵還沒臨城下直接去當「萬戶侯」了。說白了,拋開自身情況去談方法,就是耍流氓。秦國變法之前是積弱之國,所以相對來講變法的阻力與成本要小,貴族階級也完全沒有六國貴族那麼強大並深入國之骨髓,底層國民的上升通道被打開,國民積極性被完全調動了起來,底層國民亦開始不斷向上輸送人才。加之在孝公的力挺以及後續國君的持續貫徹,秦國變法相較六國更徹底。
反對 目前第一名 張晨,上班ing,回家再答。
-------------------------------------------終於回家了,可以刷知乎了么么噠-----------------------------------------------「商君變法致使秦國強盛,為什麼六國不借鑒並施行適合本國的變法?」假設樓主的問題沒有邏輯錯誤。王王 同學客觀地說明了一些同學對商鞅變法成功性的過分理解之處,張晨同學最後總結的六國神馬的沒看懂,若是在講六國滅亡原因就有些偏題的意思,若是在闡述六國不變法的原因就讓人不理解之處:因為趙國老是搞政變,所以就不應該借鑒秦國尋變法求自強?因為邦交反覆無常,所以也不應該借鑒秦國尋變法求自強?因為申不害變法使韓國強大,以至於最後被魏國攻打。所以當初韓國變法就是失敗的,就是不應該的?。。。。感覺他邏輯有錯誤,從結果推原因,有些本末倒置。
-----------------------------好了,讓我們回歸主題吧。----------------------------
樓主的問題是:「商君變法致使秦國強盛,為什麼六國不借鑒並施行適合本國的變法?」樓主的問題本身就是錯的。為什麼六國不借鑒並施行適合本國的變法?因為秦國的變法本身就是學六國的。商鞅變法的前前後後其實六國都有變革的:魏國李悝,齊國鄒忌,韓國申不害,楚國吳起,趙國胡服騎射,燕國樂毅(咳咳,這個勉強也算吧,燕國確實有些低調了...)
我覺得樓主的問題應該改為:
商鞅變法使秦強盛,為什麼六國不借鑒並從新實施適合本國的變法?好啦,樓主的這一點點小小的錯誤已經糾正完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愉快地問答吧:
------------------------------------------------------------------------------------------------
問:商鞅變法使秦強盛,為什麼六國不借鑒並從新實施適合本國的變法?答:什麼才算強盛?勢能齊全天下,氣可吞併八荒 ,出則威震九州,入則四海臣服?這些形容詞都太虛,通俗的說一些,無非就是政治進步,經濟發展,文化革新,軍隊戰鬥力增強,人口增長等等。如果樓主所說的強盛就是上面這些,那麼除了燕國子之no zuo no die,其他國家的變法都或多或少的實現了強盛。問:就算當時那麼多諸侯國都搞變法,商鞅變法一定是最成功最徹底的。
答:錯。商鞅變法的大概內容是1政府承認土地私有;2.獎勵更戰;3郡縣制;這一套諸侯國都在做,無非是大同小異,說得更直白了,就是學魏國,變法成功的多了去了,老魏家就是憑這個一躍成為大國的。問:啥?唯唯諾諾默默無聞的魏國貌似沒什麼建樹啊,什麼時候當過大國?
答:不僅是大國,而且是超級大國,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冷戰後的美國那種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囂張范兒。其時擁有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豪華陣容,壓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沒事時候梁王還能拉著莊子的手,談談」人生與蝴蝶「等哲學問題,狂拽酷炫D炸天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後來的秦國。各國變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到魏國居然也能這麼張揚而不失個性。問:魏國這麼強,說了半天,最後還不是被秦滅了么,還是商鞅的變法最成功。
答:錯。我相信好多人都有這樣的邏輯:商鞅變法--&>秦強大--&>秦滅六國,所以商鞅變法是最成功的。前面我們提到李悝變法使魏國一躍成為超級大國,你能說李悝不成功?我覺得他們的變法與國家最後的結局的因果關係並不是可逆的。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最後滅六國,你難道就能說秦國強大最後滅六國的原因就是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最成功?商鞅變法是秦國最後統一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歷史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魏國的衰敗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樣的秦滅六國也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商鞅變法只是必然原因的一種,其他原因還有秦國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我要點32個贊,並準備將所有鼓吹冷兵器時代長城無用論的小夥伴拉黑),六國內部的矛盾裂化,等等。秦國統一六國的偶然性也有許多啊:齊候剛好天然萌,坐等做東帝;小李一時想不開,放著好好的糧食局公務員不做,跑去考研;投資大師呂不韋的不良資產重置用;趙王偏偏中了反間計;荊軻竟然沒刺中小嬴;。。。。。。當然了,還有一千多年後潘金蓮無意間打開窗戶,嗯,潘金蓮看起來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蠻大的,雖然現在還沒想到她怎麼影響秦滅六國的O(∩_∩)O...
個人公眾號,關注騎行,讀書與生活瑣碎日常。現在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但是照抄了美國全套制度,就也能成為強國嗎?
事實上魏國的李俚,楚國的吳起也有變法,真正說起來是商鞅學李俚的。
其他國家一直在積極需求變法, 但是各國的情況不一樣, 詳細可以看秦國何以能打敗六國?簡單講要從政治經濟背景入手:1. 從春秋末年開始,周朝建立的基於氏族的公有制土地制度基本瓦解,出現了土地私有化。 諸侯君主,貴族士大夫, 大的宗族,自耕農都擁有自己的土地了。 (這個過程不詳述了) 君主和貴族士大夫和宗族就徵稅權展開博弈, 並且君權受到了制衡和削弱。 很多自耕農放棄國人身份,託庇於士大夫和宗族名下,可以少交稅。 在這種背景下,君主只相當於一個大一些的領主2. 隨著商業的興起,城市的繁榮,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群體也登上歷史舞台。 諸子百家也是社會各階層的代言人。 例如道家,代表新興公室,士大夫階層,農家代表小自耕農,陰陽家代表草根,墨家代表手工業行會,商會會長巨子,名家,刑名之術,如何代狀答辯,興訟索賠,維權律師。楊家,不拔一毛利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就是無代表,不納稅,自由主義的鼻祖。總的來講,齊楚之地基本上是道家,陰陽,農家的領地,貴族和小農和諧共生,追求和諧社會。 三晉中原因為地理位置適合往來經商,是墨名楊家的地盤,類似於無政府自由主義,追求經濟發展藏富於民。3. 只有儒家和法家代表了君主的利益,要幫助君主整合社會資源。目的都是幫助君主依靠官僚集團,壓縮管理層級,直接管理國民,保證稅源,充實國家(君主)財力。 但方法不同, 在和法家的PK中,儒家以其「仁, 愛」的不可操作性被法家完敗。 法家的藥方是,打擊豪門,拆分宗族,禁商愚民,在山東六國的嘗試都面臨著貴族,宗族,商人勢力的強烈反抗,在山東六國毫無生存土壤。 法家沒站住腳。 4. 秦國以其貧困落後,市場經濟不發達,商人,宗室等力量相對弱小成為了法家的樂土。 法家作為官僚集團,同時團結了外戚和宦官,站住腳了。 商鞅搞的那些政策,到處都有就不贅言了
變法,變的是祖宗家法,說白了就是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軍事體制改革,是全國性的利益再分配,是拿刀在割利益集團的肉,把利益集團的官位、影響力、錢、土地搶走。明白了這些,就知道權貴集團、利益集團來反攻倒算是分分秒秒的事。因此,這是你死我活的矛盾,變法者往往家破人亡、死無葬身之地;商鞅如此、張居正也如此;要不是宋朝不殺士大夫,王安石也懸。只有本朝的鄧太宗,借著平定大亂、撥亂反正、人心思變的大勢,整合各大勢力,成功變法,讓全國人民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自己也得以居於偉人之列,其政治智慧,遠邁古人。君不見,天朝的政治體制改革喊了多少年了,還停留在喊的階段,有哪個敢真正碰這個雷區,只能在經濟領域小修小補。
變法在於徹底,在於順應歷史的潮流。實際上各國也有相應的變法,但是都比不上秦國來得徹底。
吳起商鞅的下場是什麼?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太大,王都得順著他們。
秦國之所以笑到最後,原因有很多,商鞅變法只是其中一環。論變法,最早的是晉,三家分晉後,變法較好的是魏,秦的變法也有部分參考魏國,魏變法後,戰國二百多年,有一半時間是魏國獨大,之後一半時間則是秦齊,秦楚,秦趙爭霸,可見,秦變法後也不是一個以一挑六的超級大國,它只是施行了適合本國的制度,別國學不了,也不用學,秦國持續穩定積極的政局才更重要,秦始皇帝是奮六世之餘烈,才有一統天下,決不僅僅一場變法而已!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宮賦》或者《過秦論·上篇》也已經給出了答案。
從客觀環境來看,秦國相對其他六國較為落後,也就意味著舊的生產關係的薄弱,使得改革阻力減到最小;其次秦國背靠夷狄,坐擁關中,地理位置優越,減少了國外勢力對本國改革的掣肘。從主觀來看,孝公和商鞅的組合堪稱絕配。
中共改革得以長期執政,為什麼蘇東不借鑒並施行適合本國的改革?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國情。。。。。真的。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嗯哼,我說的是我們少女時代。
要真能這麼照搬就好了,人人都能成為XXX
有一部小說叫?江山美人謀?裡面分析過秦國變法為什麼不能在其他國家實施,雖然商鞅變法令秦國強盛了,但是大大傷害了老氏族的利益,所以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車裂。其他國家的老氏族一看到商鞅變法對老氏族利益造成的傷害,自然會極力阻撓變法
秦國牧馬起家,在當時是蠻夷之地。所以既得利益階層弱小。
山東六國都是豪族遍地,保守勢力非常強大。
事實上,最早變法的,都是山東六國。
李悝, 吳起,都是法家先賢。 信陵君後期也試圖過變法。
但是他們都失敗了,不僅下場凄慘,而且人亡政息。
商鞅雖然也下場不好,但是他的主張和制度被秦國保留了下來。天朝經濟增速世界最快,為何各國不學習天朝?朝鮮人口只及韓國人口半數,卻維持了比韓國多1/3的常備軍,韓國為什麼不像朝鮮學習?宋被蒙古滅了,明被滿清滅了~~~能打的不一定好的~~~秦國整個國家籠罩在恐怖之下,相比較之下,六國才是文明的、才是進步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