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領孩子進行藝術入門?
說點關於繪畫的吧。
(一)我記得在之前有個回答里說過女兒同班有個同學,從小酷愛自然科學,對植物有濃厚的興趣,開始的時候只是簡單收集,媽媽鼓勵他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後他就開始痴迷於用繪畫記錄研究過程。每找到一棵不同的植物就把它畫下來,從2歲到6歲,他畫的樹也從簡單的畫輪廓變成了枝繁葉茂的寫真。其中他特別酷愛蘑菇,爸爸媽媽帶他走遍了全國各地,幾年下來他採集和購買了上百種蘑菇,研究它是否可以吃,形態特徵,生長條件,並把它們畫下來,後來他能準確地畫出每一種蘑菇和他們的生長環境,製作了好幾本蘑菇圖譜。
他看到恐龍化石,開始畫恐龍,但開始總也畫不好腿,後來爸爸就給買《伯里曼人體結構手冊》,開始研究動物的骨骼,漸漸畫出了恐龍的骨骼和肌肉特徵、血盆大口、鋒利的爪子、結實的肌肉。
因著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畫了大量速寫,7歲考中國美院的速寫考級,直接過了5級,之後他又開始畫水粉,爸爸媽媽在假期帶他出去玩,他每去一個地方都會把風景畫下來。在學校的課堂接觸到了國畫,馬上就被吸引了,在學校里畫、回家畫,去年在全國比塞里得了北京賽區一等獎,全國總決賽銀獎。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我不好講未來這個孩子會怎麼發展,但是他現在已經進入藝術之門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積極支持和引導推動了興趣的深入發展。(二)
孩子們在2、3歲、第一次拿起筆在紙上畫出稚嫩的線條時,他們那會兒是繪畫的天才,完全不被束縛地、充滿了童趣和天真。我記得女兒那時的畫經常讓我這個自覺有藝術細胞的媽媽汗顏,她是在創作。我把她那個階段的畫一張張裝進塑封畫冊,足足有5大本。讚賞、給她成就感、對畫的內容不加任何束縛,是我在那個階段能做的。
我不敢教她畫畫,怕教壞了她,給她請了一個專門從事幼兒美術教育的老師,實際上那個老師在之後的2年之內,幾乎沒教她畫任何造型的內容,任由她在畫紙上塗抹,種類倒是很豐富:炭筆、水彩、油畫棒、彩鉛、水墨,還有各種手工。有的時候就是幾種顏色隨便一擠就是一幅,我其實對老師有點抱怨,明明就是帶著玩兒,沒教什麼。
現在回想起來,我有點慶幸當時的未加干預,至少保護了女兒的創造性,她直到現在都是說畫就畫,畫得很快,帶著天真,這些都是我已經喪失的才能。
鼓勵孩子創作,讚賞和成就感會激發興趣。如果不能有更好的引導,不加干預和束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只要興趣沒有被抹殺,孩子有創造力,任何時候一旦發現有想深入的興趣,家長就可以順其自然地為孩子提供條件。
(三)
在我們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美」是個很奢侈的東西。我的藝術啟蒙是家裡的一本掛曆,封皮是著名的油畫《打破的花瓶》,後來我在盧浮宮找到了。直到現在,這個美麗的姑娘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里。讓孩子從小就接觸「美」,從為孩子挑選第一本漫畫書開始,我們就應該考慮它的畫面是否精美。
從藍天、白雲、小草、花朵、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的色彩。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衣服顏色和式樣。我們不經意的一個小細節,很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審美。創造條件讓孩子看「美」的事物,多和好東西在一起。
(四)
雖然我喜歡繪畫那麼多年,但是直到那次歐洲之行,看過了若干藝術博物館、美術館之後,才真正開啟了我的藝術之門。在一個有藝術氛圍的世界,和大師的畫近距離接觸,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它吸引我想探究得更深入一些,無論是大師的心理還是當時作畫的場景。帶著孩子去看各種畫展吧!國內也經常有世界著名藝術館大師級的巡迴展。比如今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在北京、上海的展覽。
(五)
一本好書,也會激發繪畫的興趣。我記得中學時代,第一次在新華書店看到豐子愷的小開本畫書時就被吸引了,簡單幾筆就能勾勒出意境和生趣來。我當時做過不少仿他漫畫的剪紙貼,這對我後來的審美有著深刻的影響,喜歡簡單、質樸的風格。前幾天看到讀庫老六齣了一套他的宣紙畫冊,立馬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到手時,心裡是有點小激動的。
現在物質極大地豐富,有那麼多優秀的藝術書籍可看,去三聯書店吧,哪怕不買只看看呢。我購買了很多藝術類書籍,包括藝術史、名家畫冊、畫傳、甚至俄羅斯美術學院的專業教材,書房裡堆滿了這類書籍。女兒喜歡畫漫畫,我就給她買了一些漫畫風格的繪畫書,就放在那兒,她時不時過來翻翻看。最近拿到一本理想國出的我的第一本藝術啟蒙書,覺著很不錯,很適合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看。
引用書上的兩句話結束回答吧:「對於孩子來說,藝術和創造是多麼自然而然的事。」「藝術和生活的關係,是如此親近。」強烈反對目前幾個提出「灌輸」、「洗腦」之類的回答。
尤其是所謂「灌輸審美」,居然就是指在孩子面前用很
judgemental的語氣說「這個很好看」、「這個不好看」?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這哪裡是在引導評論藝術,簡直是十足的市井閑談,還帶有中學語文歸納中心思想的餘毒。末了還
要問孩子「你覺得怎樣能更好看」?天哪,難道您想成為那些在美術館面對Pollock和Kandinsky對著自己孩子大聲解說的家長之一嗎?「寶寶快看這畫裡面像不像有一朵向日葵?」好吧,在書櫃里放幾本書,試圖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卻放上名人傳記……我還以為這是三線城市新華書店裡的美術教材區呢。
====================================================
吐槽結束。說說實際的。閱讀藝術相關書籍,不能替代欣賞藝術。
盡你所能,帶孩子去接觸藝術,當孩子面對藝術產生疑問時,不要做主觀的評價和引導,也不要引用什麼你認為權威的第三方客觀評論。
你所要做的就是默默的支持。支持的方式,除了多掙錢,多給孩子買票看畫展聽演奏會,多買印刷質量好的畫冊,多買幾個好的藝術啟蒙app,甚至帶孩子出國去幾個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懂藝術啊。
你自己都不懂,在博物館裡只知道看熱鬧,在演奏會上只知道打哈欠,怎麼能讓你的孩子體會到藝術的魅力?
如何帶領孩子藝術入門,請先讓家長藝術入門。
假如自己是個俗人,就別指望孩子文藝。孩子不會按你說的那樣成長,他們看的是榜樣。
花錢學藝術,可以當成技術培養,不過藝術氣質這種東西,得等到孩子有自覺的選擇這門藝術之後,才會形成。塗鴉。(能夠不把繪畫工具和顏料吃掉時開始。一般在兩歲左右)家長不怕臟不怕亂,不評價或者保持客觀評價,例如:這個線條很流暢,這裡色塊很飽滿,這裡顏色很均勻。反例:寶寶你太厲害了,寶寶你真棒。不評價隨機事件:寶寶你這個圓畫的真圓。提供一塊專門畫畫的地方(最好包括牆壁)。各種顏色,各種形式,各種筆,各種工具。《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走進孩子的塗鴉世界(暢銷二十餘年的劃時代早教經典)》(日)鳥居昭美 著,於群 譯噹噹現在才賣12塊5!12塊5!你買不了吃虧,你買不了上當,就能帶孩子走入藝術的殿堂!報金寶貝的藝術課,非常系統豐富的藝術體驗。(價錢有點貴,一線城市200左右一節課45分鐘,但是物有所值)另外主要推薦瑪蒂娜系列貼紙書。有條件請持續購買多種繪畫風格的繪本。
有能力看畫展的話,建議年紀不要過小,起碼大小便能自理。時間不宜過長。
首先,作為一個經歷過「美術教育」的人,我決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再去接受任何社會上的美術班,這樣的地方根本不會教你什麼是美的,只會把自己的理解和審美磨掉,並灌輸給你全國統一的畫法(不要爭論,是全國統一),亮部要暖,暗部要冷,近處要實,遠處要虛,用筆要鬆動,形體要結實,當時被我當作標準的東西,現在想想真是可笑至極,其實並不是這些是錯的,確實這樣標準下出來的畫符合審美,或者說」很好看」,但是把學員的審美和理解認定是錯的這就是他們不對了,自我的獨立審美和創造力,一旦失去,後悔一生。(並不是說各種培訓班老闆不懂藝術教育,當今的藝術高考情況也讓人無奈,雖然連評畫的老師都再罵,都認為這些畫沒有價值,但是全國高考每年接近百萬人次,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如果有興趣學藝術,考不上國內美術院校的話就出國,因為體制和模式原因,中國的藝術院校註定沒法和歐美藝術院校比,即使拿中國最好的和人家的普通院校相比。這絕不是崇洋媚外,當初我和許多人一樣看著所謂世界藝術院校排名里母校的名字沾沾自喜,但冷靜下來以後,發現那排名不過是某個無知的人意淫而已。 說的有點遠了,總之,我認為對藝術能力的培養大部分是來自父母的影響,以後我會在他面前畫畫,家裡擺優秀的藝術品,不論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還是名作的仿品,首先激起他的興趣,如果他願意繼續下去,那我會在能力範圍內為他指引方向,絕對不限制他的思維和表現手法。審美與品味,大部分靠他自己的眼和腦。
擴充孩子的生活體驗
記得有一次帶米粒去歐洲旅行時,我們在盧浮宮裡參觀,大大的展廳里,會聽到有孩子的哭聲,然後就會看到一些老外夫婦,抱著特別小的孩子在欣賞名畫。也許小孩未必真能看懂什麼,但我相信,讓孩子從小就浸泡在這樣的藝術氛圍中,其實會帶給他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以別擔心孩子年齡小,理解不了,小孩天生就有靈性,他們所感受到的會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現在的孩子們都很幸運,在大城市有很多機可以欣賞到一些高水準的藝術展覽,甚至能夠親眼目睹藝術大師們的真跡,還可以去看高質量的兒童劇和音樂會……這些體驗都能讓孩子的精神世界獲得極大的豐富。也有不少家庭熱愛旅行,一到假期就會帶孩子在路上遊走,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領略多樣的文化藝術,這樣的經歷都會擴充孩子的生活體驗。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幾年前去西班牙旅行,在巴塞羅那有幸見到了建築大師高迪的很多建築。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我走進聖家族教堂時,心靈和視覺所受到的震憾。
在教堂的展室里,我了解到,高迪的設計靈感全部來自於大自然的動物和植物,那些曲線的設計原型其實取於動物的骨架、蝸牛殼上的螺旋、烏龜殼上的碎紋還有貝殼上的花紋、植物彎曲的藤蔓、動物的翅膀及形態各異的花瓣……這些都在高迪的建築中得到靈活的運用和展現。
我在展室中得知,原來高迪在幼年時因為身體不好,沒有上學,於是他經常在家附近的樹林中獨自玩耍,他從小就生長於大自然中,這樣獨特的經歷帶給了他無窮無盡的靈感來源。
所以我們要時常帶著孩子到自然中去,觀察每一片樹葉、每一朵小花,那些樹葉的紋理、色彩的變化、花瓣的不同形態、花開的奇妙過程,走在自然中隨地可以撿拾到的落葉、枯樹枝,還有成熟的樹種和果實,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姿態。帶孩子去細心地觀察和感受,把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寶貝收集起來帶回家,在樹葉,石頭及貝殼上進行彩繪,用枯樹枝做各種創意,一些果實可以和粘土結合成為活靈活現的小動物……這些天然素材的靈活運用,會帶給孩子很多新鮮的靈感。
觀察和發現身邊的美
藝術是源自生活、融入生活的。父母平時在和孩子相處時,要注意隨時開啟孩子發現的眼睛,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都足夠豐富,但需要父母在生活中有技巧的引導和打開。
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每一樣東西,對孩子來說,都可能是美育的啟蒙。
我們帶孩子讀繪本,孩子學到的不僅是書里的知識,他還能感受到書的質感、書籍的裝幀藝術、書裡面美麗的畫面……;我們帶孩子去聽音樂,看展覽,耳朵里輸入的是優美的旋律,歡樂的節拍,眼睛裡看到的是色彩的衝擊,不同畫面的表現形態,未知世界的樣子……打開孩子的各種感官體驗,不知不覺中他們對美的感覺就會慢慢提升。
無須刻意,藝術存在於每時每刻的生活細節中。若想對孩子有好的引導,父母自己也要打開發現美的眼睛,而且我們也會從中受益——當你能發現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的時候,心情自然就會愉悅,這種愉悅也會自然傳遞給孩子。
讓藝術啟蒙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發生
很多父母會說,工作太忙,沒時間和孩子去進行互動。其實,對孩子的藝術啟蒙不一定要特意的進行,我們只需要抓住各種生活的瞬間。
比如,帶孩子外出,看看天上的雲,問問他,那些雲朵讓他聯想到了什麼?和孩子行走在大自然,找找草叢裡的昆蟲,撿撿地上的落葉,小樹枝,碎石;當你在廚房做飯時,也可以讓孩子來參與,讓他去聞聞不同食材的氣味,認識各種蔬菜的形狀........生活中處處都是孩子的美育機會。
多自己聽聽音樂,無論什麼樣的,只要你覺得孩子會得到陶冶。孩子聽到了就會慢慢喜歡上。
如果是繪畫,無論中式還是西式,一定不要弄的髒兮兮 ,我小時候學過,無論做什麼都弄的髒兮兮,導致特別討厭(天賦差),我覺得和沒有家長教育也有關係。如果我養孩子了,看他弄的一塌糊塗,一定會好好鼓勵他,讓他一步一步來,沒有什麼比髒兮兮的畫面更打擊人了!小孩子看東西應該和成人不一樣,其實可以刺激這種天賦(沒有度過發展心理學純屬扯淡)我覺得主要是想像力,我6歲的時候把家裡的門上畫了12個太陽,全部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甚至有點梵高的樣子)現在想想只有孩子幹得出這種事,一定不要告訴他「你這畫的什麼破東西」要鼓勵他。繪畫過程中左腦右腦其實都有參與,還有一個是孩子的控制力,反正我是有多動症,沒畫多久就不想幹了(不過席勒也是個畫一半的傢伙),在這種時候可能進行一些干預,培養他們的耐心和忍耐力,還是建議以積極鼓勵為主。反正繪畫挺好,但是培養審美也很重要,我覺得未來孩子我要多帶她去藝術館,美術館,多看名畫,多親近大自然,因為花朵,鳥類,植物,有很多變化多端的色彩,而寫生是抓形,繪畫又講究表達情緒,藝術又講究新的創造…(純不懂亂說歡迎噴)但是真的變成藝術家這樣思考了,我覺得不適合給孩子,是否會扼殺創造力?樂器方面,真心推薦小提琴。弦樂是宇宙的音樂!(扯淡)總之弦樂比鋼琴難學。大提琴(看某視頻吐槽,小孩子背大提琴實在是好的bully對象)(太大了)書法我覺得鋼筆書法可以學,很容易長出老繭,話說握筆姿勢一定要糾正,寫字書桌凳子也要書法,到後期寫長卷真心腰肌勞損的節奏。我是硬生生長出超大的老繭,也沒體悟到硬筆書法的美,感覺就是照樣畫葫蘆。後來參觀很多展覽,才發現,書法真心美!中國人的寫意情操,之類等等,還是要靠中國畫,書法。所以藝術熏陶很重要,同上段。後期很重要的是鑒賞出品位,小孩子不容易有,可能更需要要強調樂趣性,像書法中國畫這種,只能給予正向反饋以引導了??總之還是毛筆書法美阿,但是我覺得以一般熊孩子的心境,是體悟不到毛筆書法的美的。我也玩過合唱,反正天天練就是了。沒什麼好說的,合唱團小學都有吧。坐姿,拉嗓子,唱歌…注意事項老師都會說,主要是保護嗓子。頂多說下化妝吧,小孩子要臭美,給他們買適合他們的化妝品,反正經常聽說某童星化妝太多,皮膚不能看的…跳舞我也練過,一定要熱身好,就算老師說她成不了舞蹈明星,時間允許還是可以學,可以練,因為跳舞出來的肌肉形態會更好看,看看人家赫本,不必多說,而且老了,柔韌性差。
一起看動畫片,然後一起看漫畫,他要是想自己畫就OK了。願望強烈的叛逆期會強烈的渴望畫畫。
漫畫有的無節操,家長注意。平時一起看個畫展啥的。告訴他,他能成為大師。
去那些最好的藝術博物館。
現在哪個孩子是被帶進藝術之門的!?
都是被家長踹進藝術之門的吧!!!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欣賞下 女兒以琳的粘土作品,以表示我作為爸爸的成就感。
釣魚的爸爸
韓國人。前面還有兩休閑躺椅。
小熊,好像是媽媽做的。
這個,其實是爸爸做的。
我非常喜歡這個系列的杯子。造型稚拙、有趣,大氣。不知道如果這個做成實物,會是什麼效果。以後一定要抽空去下景德鎮。
這個,其實是一個戒指。
比較早的作品了,漢堡包。
以琳最愛的冰激凌。
來一個全的。
作品欣賞結束,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分享一下:
我是學畫畫的。但我從未向女兒 灌輸 過畫畫的想法。如果她也喜歡畫畫,那當然是最好。我只是自然的,坐在地板上畫自己的畫。這時,以琳因為好奇,自然湊過來看、問問題。我邊畫、邊回答她的問題。興緻好的時候,即興編故事,同時將故事畫出來。
直到有一天,以琳開始用畫筆在紙上亂塗。我知道,她啟動了。
我從不要求她,隨性。好些次,冰冰對我說:以琳真的畫的好嗎?有時候,我看到同齡小孩的畫後,也在猶豫,以琳真的畫的好嗎?
但每一次冰冰這麼問我時,我總是說:以琳畫的好。
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較,她畫的好不好,就不重要了。
非常珍貴的是,以琳真的喜歡上畫畫了。只要手裡有筆有紙,她就能安靜的開始畫,一個人獨處時,在火車上,在餐廳。每次看到她一個人獨自畫畫時,總是心生憐愛,但同時,也是非常欣慰,因為她有愛好。
這是在以琳成長過程中,作為爸爸,我最大的成就感。
大家看到上圖這批粘土作品,一定是非常欣賞的。但看看下面這張:
看到以琳「玩」出這個,我還是沒忍住說:以琳,你做的是大便嗎?孩子單純,不理解我話後的意思。但我真心要悔改,不應該這樣去打擊孩子,打擊自己的孩子。
另外,再分享一些我的觀點:
- 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男人的時間,不再屬於自己一個人,的確有更多的責任;
- 孩子需要陪伴、需要培養關係。在孩子小時,不投入時間,孩子長大後,絕對是要後悔的。
- 養育孩子真的辛苦,但和孩子帶給爸爸的快樂相比,可以忽略。我想每位體會過親子快樂的爸爸,不會反對這句話。同樣,爸爸也需要讓孩子感到快樂。
- 發現、培養你和孩子的共同愛好。如果你喜歡寫小說,試著和小孩子一起編編小故事;如果你喜歡編程、那麼叫孩子做做簡單的程序;如果你喜歡運動,和孩子一起運動。而我,喜歡畫畫、手工、藝術,所以,就有了以上的粘土作品。如果做的是你和孩子都感興趣的事,你絕不會感覺在浪費時間;反倒,你會有成就感,而且,會從孩子身上學到、領悟到新的東西。
- 不要和同齡人比較。
- 不要打擊孩子。
- 原則:孩子享受其中就好。
最後,再給中國的爸爸媽媽一個建議,需要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只要有機會,我就刻意讓以琳將她的作品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這個非常重要。見下面的視頻。
elim—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最後,放張我的粘土作品:
引用我朋友婧子的《怎樣長大的孩子,才有藝術細胞?》的一部分,來回答這個問題再好不過了~
很多家長對帶孩子入門藝術有誤區,其實只要觀念和方法都擺正了,不少孩子是天生的藝術鑒賞家,稍加培養就事半功倍。
最近婧子去了一位朋友的少兒美術培訓中心,大家聊了有關少兒的藝術啟蒙話題,該培訓中心負責人說到「現在絕大部分家長認為藝術教育都是一種培養個人特長的需求,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技能」。
What?
技能?
藝術教育什麼時候變成了技能教育???
藝術教育 ≠ 技能教育
▲我的寶寶和我家網紅B總看展
給孩子做
藝術教育是一種能量儲存的過程,
同樣也是在培養孩子的品行,素質,審美;
會令孩子慢慢學會發現和欣賞生活的美,
感知世界的繽紛。
有朋友問道
「不知道如何著手藝術教育」
我回答:
帶孩子去看展覽就是一個直接的藝術熏陶渠道。
▼▼▼▼▼▼▼▼▼
幾乎每個周末我都習慣地帶大小寶去泡「館」,無論是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美術館,我都熱衷帶他們去。
但往往是一提到帶著娃去美術館或藝術類的展覽就會有收到質疑的提問「娃還小,帶去能看到什麼,能學到什麼」?
每每聽到這質疑聲音,我只會回答說:「就是帶他們隨便逛逛!」
不可否認,帶著幼兒時期的孩子去看展確實是一件體力活。
精力旺盛的孩子們會四處跑動,不斷要家長作提醒不許亂跑,像看小猴子一樣看住。
還有孩子不懂什麼是藝術,甚至不懂什麼我們大人認為的美。
但是,藝術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越早讓娃接觸就容易讓藝術分子滲透到每個細胞。
並不是看一兩次藝術展覽就可以改變孩子什麼的,藝術教育與熏陶需持之以恆,逐步深化;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去看展,就是帶TA去玩玩。
註:以上的展覽圖片,多為廣東美術館的展覽~
去藝術家的工作室參加派對,和藝術家玩。
給小盆友洗腦其實是最容易的,因為他完全沒有招架之力啊
在他最容易接觸到的書櫃里塞滿畫冊,小說童話詩歌,帶彩圖的藝術史書籍;
在家裡的牆壁上掛畫;平時經常播放古典音樂,播那種容易入耳的,莫扎特啊維瓦爾第之類的;小朋友好奇心很強,他自己會去看,看多了就喜歡有感覺了。
總有一天他自己會說,媽媽我要學畫,媽媽我要學鋼琴。小時候我家小,書櫃就放在我房間,挨著床觸手可及,我每天中午不想睡午覺(小孩都這樣?),就偷偷翻書看,沒別的可玩了,沒辦法,只能看書,總有看得下去的。
然後我爸爸喜歡放天鵝湖啊梁祝啊什麼的給我洗腦,洗著洗著就喜歡了。
刻意的帶小朋友去上各種培訓班我看有點太勉強,當然也是一種方法,就是不夠自然。就我接觸過的朋友們來看,小時候很多被迫學琴,學書法的,長大之後或者走專業路線,或者就丟掉了,並沒有成為長期的愛好和修養。捨得投入,不只是金錢,還有時間,另外父母不是單純提供環境就完了,更要參與其中。最好能帶入門,剩下的孩子自己去探索即可。
我的結果,每次我聽完音樂會看個畫展,文物展覽回來,我娘就說我又陽春白雪去了,他倆其實懂得並不多,但是為我付出了很多。
舉例,我爹小時候帶我去國家博物館看珍寶特展,然後回來一起看相關紀錄片,買相關的書,現在我對這方面特別感興趣。博物館,文化史我超級喜歡。 另一個例子,我娘覺得我該學樂器,傾其所有在給我買了鋼琴,然後每節鋼琴課給我做筆記,後來在我小學的時候,我媽為了保護我耳朵不讓我聽cd機,就給我買了Sony的迷你音響,不到2000年的時候幾千塊錢還是不少錢的,然後每天早上放古典音樂精選集叫我起床。然後我現在是個古典音樂迷。
我父母是出版社的編輯,所以我家書超級多,後來去了別的小朋友家才發現並不是都是這樣,我娘為了讓我好好學琴,給我買了一堆音樂家傳記,後來擴展成作家藝術家,看多了把故事記下來也有幫助,雖然我小時候就好八卦吧,另外小時候我自己的書看無聊了,就去我爸媽床頭翻書看,我家除了廚房沒有書,到處都是書。藝術類書籍,很多是畫冊,很好看,小朋友應該也願意翻。另外我喜歡音樂的同學都對小時候貓和老鼠的配樂印象深刻。
我這樣作為愛好,父母已經做的足夠多了。 至於要搞專業,那父母的毅力更要大才好。
最後感謝我父母為我怎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精力投入。給他以自由。
之前提到過的一定要有和小朋友相處的時間。這是關鍵。
關於舞蹈 這類2─6歲學齡前的是很重要的階段。
嬰兒時期亦可開始「舞蹈」訓練,當然這一階段只能做些基礎性工作,比如培養嬰兒對音樂的感受,練習一些簡單的爬行動作等等。
4歲以下幼兒。孩子的骨骼韌帶處於不成熟時期,應當注重興趣的培養與動律的訓練,達到四肢協調,有節奏感,如:學習一些簡單而有趣的小舞蹈、幾種簡單的步伐,但動作切莫複雜,不宜給予某一局部動作過多重複的訓練,如蹲、彎腰、跳躍等;亦不宜給予強烈的外力訓練,如強壓、強扳等。
4~7歲幼兒。此階段還應以動律訓練為主,另外可適當加入一些簡單的軟開度訓練,但應當恰如其分,不可操之過急。另外此階段不宜進行控制力量訓練。同時,家長也要記住:不能以軟開度好壞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成果。
7~12歲兒童。此階段應在軟開度方面有更多要求,但由於生理條件逐漸成熟,訓練要遵循適度原則,在孩子承受範圍內,不要造成對身體的傷害,也不提倡力量型的控制訓練,如身體各部位的控制。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也逐漸成熟,對於一些情感和美感都有了相當的認識,因此要讓他們多接觸各種風格的舞蹈,包括:芭蕾、古典、民間和各民族的舞蹈藝術。
12~15歲少年。孩子生長到這一階段,身體條件已經基本成熟,應當進行一些控制力訓練,如腿的控制、腰的控制及各種較高難度的跳躍和技巧訓練,同時還應具有相當的表現力,這就要求教師多進行各類舞蹈的編排,從而使孩子增加學術積累。
﹏﹏﹏﹏﹏﹏﹏﹏﹏﹏﹏﹏﹏﹏﹏﹏﹏﹏﹏﹏﹏﹏﹏﹏﹏﹏﹏﹏﹏﹏﹏﹏﹏
回到2─6歲 為什麼我說這個階段重要呢。
即興舞蹈這一塊就跟創作畫畫一樣。
學習動作只是對動作的儲備,
真正舞蹈也應該是小朋友們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自由發揮自己的理解。
一般在教學當中我是準備好不同的音樂風格鮮明一些。讓小朋友閉上眼睛聽。聽到音樂里有什麼先告訴我,或者邊放音樂邊講故事。然後讓她們自己想。再合著音樂跳出來。動作完全即興。整個教室範圍都可以舞蹈沒有隊形約束。
我發現6歲以下學齡前的小朋友是最沒有被規範制約自由的舞蹈。動作也非常不羈,而且豐富,最重要的是她們特別享受自由舞蹈的過程。
再大一點的小朋友,特別第一次上課,站在原地根本動不了,她們或許是怕自己跳不好,或許膽小,已經經過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年齡階段,習慣了學校里老師的命令安靜整齊把自己束縛起來了,不太能放的開。要經過長時間的引導才能慢慢好起來。
經過足夠的即興訓練之後 對音樂節奏有足夠的理解 東西也有一定的儲備。小朋友聽到音樂就能無束的起舞。就是最好的表現。
這個年齡段即興訓練是創作力和表現力的訓練。比起基本功和規範舞蹈動作重要的多。
1.不帶功利之心。2.身教勝於言傳。孩子會通過家長的情緒和態度感知世界。在陪伴寶的時候,家長或畫畫或做工藝痴迷和沉醉的狀態是最容易感染娃滴。我學油畫的滴,我寶家熊孩紙和我一樣愛看畫冊愛畫畫!嘻嘻~
興趣是最好的入門老師,讓他對藝術感興趣吧!
培養對藝術的興趣重在體驗創作。藝術最好玩兒的地方是可以實現個性表達,每個人都需要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情感,孩子也一樣。所以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用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比如鼓勵他畫張小畫告訴爸媽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鼓勵他開心的時候表唱一首歌或跳一支舞;鼓勵他表演動畫片兒里的角色;鼓勵他編童話故事,做木偶玩具……通過讓孩子自己參與創作,讓他對美術,音樂,表演,寫作等某個藝術領域感興趣後,家長可以開始引入具體培養措施。
包括準備系統的書籍,影視資料在孩子手邊,定期帶他看展覽和表演,報興趣班等等。具體培養時保持孩子興趣依然重要,仍要鼓勵他觀察來積累素材,鼓勵他創作來表達自己,用提問來啟發他思考和鍛煉其想像力。
總之藝術入門最重要的是通過鼓勵孩子創作來培養興趣,讓他有意願深入探究藝術的美和奇妙。並且注意生活中的點滴,都可以成為藝術教育的素材。這樣孩子學習藝術的同時,也會更愛生活。推薦閱讀:
※「好為人師」是不是我們的國民性格之一?背後的深層動機是什麼?
※在中國為什麼男女分校不流行?
※作為教師如何阻止學生因為丑/胖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