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冷兵器時代的士兵如何作戰?

作為一個普通士兵,我手裡只有一枝不太鋒利的矛,沒有盾牌。我只能祈禱我不排在第一排。對我來說,殺死敵人,不如保全自己來得重要。我這次可能跑不快,上次登城牆的時候被石頭砸了,受傷未痊癒,又要上戰場。異族人手裡明晃晃的彎刀,我心裡很害怕,刀子割在肉上的感覺,真的很疼!


打仗打成兵油子這種事在宋朝以後才出現,這種兵算不得兵。

真正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在戰場上,在你不殺人人就殺你的地方,人是不會害怕而退縮的,相反,越害怕,越兇狠。

很多人殺紅了眼,脫下鎧甲,裸著上身,一手拿刀,一手拿人頭,衝鋒陷陣,勇不可擋(秦)

但是如果一方被擊潰的話,害怕變成了絕望,唯一的希望就變成了敵人不殺降。

打仗,尤其是冷兵器戰場,就像鬥雞,一方兇狠不怕死,另一方不兇狠,慫了,就變成了一方追殺另一方而且一旦成追殺之勢,就兵敗如山倒了。所以比敵人更兇狠,更不怕死,才是唯一的出路。

為了不至於被擊潰,陣法出現了,而且陣法與影視作品中人們跑來跑去擺個烏龜殼不一樣,陣型的變化都是非常簡單有節奏的,因為人越多越難控制,只有最簡單的才最實用。

為了對付陣法與正面鬥雞博弈一般的對陣,戰術如包抄,誘敵,夾擊出現。這樣打仗多元化了起來。

歸根結底,打仗,就是兩方的博弈,用盡一切辦法讓你失去穩定,一旦對方穩定性被破壞,就可以像屠牛宰狗一樣殲滅對面部隊。

補充一句,戰場上死人很多,但是傷亡率一般在10%一下,因為傷亡一旦接近10%,軍隊的戰鬥意志基本就崩潰了,所以部隊被全殲,不是指敵人全部在戰場上被砍死,大多是投降,或者逃兵,或者投降後被殺。

所以樓主不用為戰鬥死亡擔心,一場戰鬥下來,如果打贏,自己死的概率約為3~5%,打輸了死的概率約為10%。不過打了敗仗,敵人殺降的愛好和自己人的執法隊會等著你。所以別怕刀割肉,想想被敵人活埋,執法隊砍頭,衝上去擊潰敵人才是唯一的生路。

夕陽中踏著屍山血河享受勝利的榮光,這才是冷兵器時代的士兵心中的夢想。


冷兵器時代,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是靠結陣來來進行作戰的。因此,才有那句成語叫:衝鋒陷陣「。 所謂的陷陣就是要衝進對方的戰陣中去,將對方陣型衝散,攪亂,使得敵方士兵士氣降低最終導致潰散,然後追殺敵人的潰兵,從而達到擊潰敵人的目的。對於步兵而言,在冷兵器時代散兵線就等於把自己的小命直接送給了敵人,要保證自身的安全和最大程度的發揮戰鬥力,結陣是必然的選擇。而且你放心,第一排的士兵無論是武器還是防具都是會得到加強的,以你只有一隻長矛而論的話,你絕對沒可能被放在第一排的。


看過描寫太平天國和清軍作戰的文章,基本就是隔空喊話,比嗓門大,雙方隔著大幾百米,搖旗吶喊,看哪邊先露怯,然後蜂擁而上,掩殺過去,搶點戰利品。倒霉的,被殺的,還是百姓,兵油子們反而獲得長久。


前沖不一定死,猶豫甚至逃跑則極有可能被督戰隊殺死。


首先你不可能排第一排,因為你太慫了,第二假使你這種人真排第一了,那麼就等死吧。你們軍隊必敗無疑。


不同朝代由於生產水平不同,都會有不一樣的作戰形式,但是都會講求軍法和陣型.

例如明朝抗倭戚繼光的鴛鴦陣.有時候你連長矛都不見得有,據說戚繼光隊伍里就有配置竹竿的.

而且你不奮勇殺敵也不見得能夠保全自己,按照軍法,如果你的隊長戰死了,你沒事兒,回去也是要被砍頭的.如果做逃兵...嘿嘿...不過一般來說好年景士兵的戰功獎賞也是比較豐厚的,差年景在軍隊里好歹有口飯吃或者說可以搶口飯吃.


有沒有在飯桌喝酒的時候,誰誰誰說了什麼其實你根本沒聽見,就因為他笑了,所以你也跟著笑了。這就是氣氛的力量

在戰場那種氣氛下,害怕恐懼是常態。頭一次上戰場頭腦是空白的,麻木的被斬殺,活下來了才能有一點點意識,上一次戰場抵十年武術,在戰場上活下來的是老兵,一場戰爭靠的其實也就是那些老兵


個人猜想:個人戰鬥力是基礎,士氣也是重要的因素,最主要的應該是排兵布陣了吧。。。無論是全局還是局部,必須形成以多打少才有勝算,否則就是拼消耗。。。


推薦閱讀:

直招士官的一些問題請教?謝謝各位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冷兵器 | 士兵 | 中國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