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Robo-Advisor, 是近年來風靡華爾街的創新性金融科技 - FinTech。但究竟什麼是智能投顧?什麼不是?它解決了投資者的那些理財痛點?它如何顛覆了傳統人工理財模式?它將引發如何的金融行業變革?


受互聯網理財、大資產管理的推動,社會大眾理財意識和理財需求逐漸加強。2015、2016年智能投顧行業風生水起,創業公司、資本機構紛紛入場,但受到監管、市場尚未完全成熟等因素影響,2017年大多公司也從2C逐漸轉向2B業務,同時除創業公司外,券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相繼戰略性布局進入智能投顧行業。通過國內理財市場的發展趨勢及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智能金融行業觀察認為:隨著固定收益理財剛性兌付的打破, 未來中國智能投顧行業仍將會呈現較強發展趨勢。

本報告主要研究了智能投顧誕生髮展的市場土壤、國內智能投顧發展類型、階段、代表企業、上下游圖譜等。智能金融行業觀察還對目前中國市場上仍在運營的智能投顧平台進行評分排序,根據智能化水平、資產管理規模、投資管理水平、投顧服務水平、創始團隊實力和資本實力,對六個指標進行打分,評測出2017中國智能投顧市場排行榜。

以下為報告詳細內容:


先了解投資顧問是幹什麼的,才能對智能投顧有更清醒的認知:

我在下面這個問題有詳細的回答

最近這麼火的智能投顧是什麼? - 美國

最近「智能投顧」(Robo-Advisor)這個話題確實火得不得了,作為這個行業較早開始摸索實踐的從業者(氪空間第四期項目「理財魔方」獲1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要做中國化的智能資產管理應用_36氪、36氪首發|理財魔方完成2000萬Pre A輪融資,智能投顧暖風將至?),也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記者和VC機構是越來越多。雖然苦逼吭哧了一年多的創業終於成了大家都看好的大方向,但我同時也發現,如前兩年的P2P一樣,很多魚龍混雜的平台開始打著「智能投顧」的旗號,一面坑用戶,一面圈投資人的錢,沒有靜下心來好好鞏固自己的智能投資管理系統,這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是不利的。

所以看到知乎上有「智能投顧」這個話題,感覺還是應該把這個概念說清楚,行業也應該在喧囂中沉下心來把基礎的事情做好。當然本人的理解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分割線1———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看行業相關數據

以理財行業裡面最為標準化的公募基金數據來看,整個基金產品和基金銷售在中國可以說已經發展得非常充分。截止16年6月中國公募基金資產規模已達7.95萬億元,公募基金公司108家,基金產品數量達3114隻。銷售端有銀行、券商、第三方基金銷售平台、電商、直銷等眾多銷售渠道百花齊放。6月末公募資產規模達7.95萬億元。

不僅基金產品多,而且基金投資收益也都還不錯

先看基金六個月業績:過去24個半年裡只有7次虧損;平均半年收益率8%;投資任意一隻基金滿半年正收益概率71.8%。

再看基金一年業績:過去12年里只有兩年虧損;平均年收益率19.2%;投資任意一隻基金滿一個自然年度正收益概率79.8%。

但基金投資者卻往往是虧錢的

從基金贖回比例數據來看,投資者平均持基時間約為一個季度:

在投資用戶踴躍申購之後的一個季度往往伴隨著大幅虧損,說明投資用戶在賠錢:

來,我們一起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投資產品在掙錢,投資用戶在賠錢!
投資產品在掙錢,投資用戶在賠錢!
投資產品在掙錢,投資用戶在賠錢!

基金行業發展得那麼好,產品也很掙錢,為什麼投資用戶卻是賠錢的?

「做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市場,確定好投資類別。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

上面這段話清晰地說明了投資收益中資產配置的重要性,而資產配置又是投資顧問的重要職能,中國理財市場里存在大量掙錢的金融產品,也有大量低學歷的金融銷售,但恰恰缺少大量優秀的投資顧問,缺少專業人才給投資用戶做資產配置,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大部分投資用戶會賠錢。

缺少投資顧問是中國用戶投資賠錢的最重要原因!

———分割線2———

什麼是投資顧問:

既然投資顧問這麼重要,在介紹智能投顧之前先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投資顧問。在國內大家對投資顧問(Financial Advisor簡稱FA)可能都比較陌生或理解有偏差,但投資顧問在美國這樣的金融發達國家是卻比較常見(美國人民當了100多年的韭菜,到上世紀70年代左右最終認命自己打不過市場和機構,乾脆把錢交給投資顧問管理)。準確定義投資顧問是幹什麼的,首先要了解一下發達金融體系里投資理財行業的分工。

發達的金融產業依靠的是專業化分工和規模效應,投資理財領域如下圖存在「金融產品」和「投資顧問」兩個層面的分工:

1)金融產品:

金融產品本質上是為大眾或專業投資者提供基礎的投資工具。公募基金就是最典型的標準化投資工具,舉個栗子,如果你非常看好互聯網行業,你就可以選擇互聯網投資方向的基金,而該基金專攻方向就是通過專業的調查研究,選擇最有前景、價值被低估的互聯網公司股票進行投資,並通過這種投資獲得儘可能的收益;金融產品一般是不進行資產配置的,好比一個明確投資互聯網行業的基金就不應該去投資鋼鐵行業的股票,否則就違背了大家申購這個基金的初衷(當然國內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基金數量不少,韭菜身邊到處是坑啊)。

2)投資顧問:

投資顧問是連接用戶端和金融產品端的重要橋樑

投資顧問連接用戶端——通過一系列細緻深入的訪談了解用戶的風險偏好

這裡面的關鍵是用戶有時候實際表達與他真實的風險偏好是有差異的。比如隔壁老王說他有30萬要理財,目標是半年後能買輛勞斯萊斯,如果真的按照老王的意思直接給他組合資產,最後大概率是30萬被完全虧掉,因為極高收益都是伴隨的極大風險,但這其實並不是老王真正期待的的。所以判斷客戶真實的風險偏好需要理財顧問非常專業細緻的溝通,而這種溝通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

投資顧問連接產品端——根據不同用戶的風險偏好定製的配置資產組合

但凡涉及「投資」,比「收益」本身更重要的事情,永遠是「風險」。資產配置就是在風險確定的情況下,給出在該風險下最高收益率的投資組合方案。如果投資高比例的股票基金是為了在更高風險下追求高收益和高流動性,那麼投資更多貨幣基金卻是在低收益下獲得高流動性和幾乎無風險。如果只看收益不看風險,不管你的決策怎樣,投資結果怎樣,其性質都是感性的,或者說就是賭博,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風險不透明的P2P。資產配置有很多現成方法論,如:Markowitz Mean-Variance Model,Black–Litterman Model等等,當然實踐使用中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些參數,鑒於是科普就不在這裡一一展開了。

總之,如果把金融行業類比餐營業的話,那麼金融產品就好比是各種食材,按標準配料,類型豐富;而投資顧問則是廚子,選擇並加工上好的食材,最後做成客人喜愛的大餐。人精力有限,術業也有專攻,想在兩、三個領域同時做到頂尖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專業的事情還需要專業機構來承擔。

———分割線3————

智能投顧

一般來講智能投顧就是人工智慧+投資顧問的結合體,搞清楚上面什麼是投資顧問後就應該好理解了。(當然金融領域類也有人工智慧+金融產品結合的方向,比如說量化投資Hedge Quant,下面也會有介紹)

與傳統投資顧問一樣智能投顧依然承擔者用戶和金融產品之前的橋樑作用,那麼人工智慧又是如何發揮這個橋樑作用的呢?

通過演算法和模型定製風險資產組合

計算機的普及解決了幾十年前金融統計計算效率的問題。幾十年前不少大學還都沒有計算機,一個簡單的線性回歸(linear regression)都需要幾個研究生算幾個小時,通過手工計算一個幾十年序列收益均值的協方差矩陣,想想就要崩潰了,等算完了,估計投資機會也過去了。將計算機引入金融研究,極大的提高了金融的運行效率,大規模金融統計計算終於成為了現實。這幾年也能看到不少機器學習如SVM、神經網路、甚至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做股票預測的論文。所以金融投資擁抱計算機和智能演算法過去就一直存在,人工智慧與金融未來只會結合的更加緊密。

具體在資產配置這塊應用,可以通過資產配置模型由計算機得出最優投資組合,也可以通過多因子風控模型更好更準確的把握前瞻性風險,還可以通過信號監控、量化手段制定擇時策略。計算機的加入讓資產配置做得更精準,也讓投資決策變得更加理性。

通過大數據識別用戶風險偏好

隨著這幾年互聯網應用的增多和數據積累,我們可以看到類似亞馬遜向我們推薦個性化的商品、netflix推薦個性化的影視節目、還有今日頭條這樣推薦個性化的新聞。同樣在智能理財領域也是根據用戶這塊大數據識別用戶的個性化的風險偏好,根據不同的風險偏好提供個性化的理財方案。

這樣一個好處在於解決前面說的傳統理財顧問通過溝通識別風險偏好的帶來的高成本問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種成本最終也會反映在用戶的投資收益裡面,降低這塊的成本就是幫用戶提升收益。

更厲害的地方在於這種風險偏好的識別可以實時動態計算,一般風險偏好會表現為恐懼和貪婪兩個方面,而且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大部分人的風險偏好會隨著市場漲跌、收入水平等因素的變化而波動。比如15年上半年牛市的時候很多人都進入了股票市場,這就是貪婪導致的風險偏好的提升,但到了15年下半年熊市的時候,大家的風險偏好因恐懼又開始下降。如果是理財顧問來做這件事情,得到結論可能會有一定的滯後性,另外帶來額外的溝通成本也會增加不少。

總之因為客戶收入、年齡、性別、心理特徵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風險偏好和風險偏好變化軌跡,根據這樣的特性智能理財就要做到千人千時千面。

因此識別智能投顧就有以下四個標準,離開這些標準說自己是智能投顧都是耍流氓:

1、通過大數據獲得用戶個性化的風險偏好及其變化規律

2、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風險偏好結合演算法模型定製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

3、利用互聯網對用戶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進行實時跟蹤調整

4、不追求不顧風險的高收益,在用戶可以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實現收益最大化

當然大家也要理性的認識到,在智能理財領域計算機還無法完全替代人,在一些關鍵時刻還是需要人依靠專業經驗來做決策,如果100%依賴計算機也會導致一些特殊風險的出現,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智能理財也都會保持人工智慧+專業經驗的狀態。

我非常堅信智能投顧在中國有比美國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看看電商,淘寶、京東加起來市場份額比amazon還大,為什麼?因為中國線下零售太弱了,沒有沃爾瑪等那樣的壟斷機構成為競爭者。你再看看現在國內線下投顧市場是個什麼水平,比中國零售當年還弱。如果你對中國智能投顧的未來有信心,歡迎大家加入一起為行業的未來奮鬥!

———分割線4———

中美智能投顧的差異

說到智能投顧,不得不說美國的Wealthfront、Betterment、Future Advisor等

這些公司曾經也是我們的模仿對象,也是現在很多國內智能投顧公司號稱的模仿對象。但經過我們一年的創業實踐,通過長期大量用戶數據的積累分析,我們認為如果完全模仿Wealthfront這樣的美國公司,在中國必然沒有前途。

國內還沒有文章詳細解讀過Wealthfront,我先介紹一下吧。

Wealthfront的首席投資官是大名鼎鼎的Burton Malkiel,Princeton的大學教授,《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書中文名是《漫步華爾街》,吐槽這個翻譯)的作者,這本書基本代表了被動投資(Passive Investing)的投資哲學,即不能長期戰勝市場,所以只應該集中精力在三件事情上:1、多樣化分散投資;2、降低支付費用;3、降低稅負(非401K部分投資在美國要交投資所得稅)

這個邏輯在於,既然長期戰勝不了市場,那就乾脆直接投資市場算了(投資指數ETF),而且要投資不同的相關性弱的ETF,當然中間也需要識別用戶風險,根據風險定製資產配置方案,並且低頻做rebalance。當然,如果大家都是這麼做,那大家的收益和風險也就差不多,Wealthfront還有什麼獨特優勢和市場價值?既然收益一樣那就比費用唄,依託互聯網的低人工費用,Wealthfront成功的把費用降到了0.25%,線下大量支付1.50%傭金的用戶看了會怎麼想,這意味著一年收益瞬間就可以提升1.25%的收益啊,要知道美國銀行存款利率接近於零啊,立馬大量的用戶就被互聯網搶過來了。

Wealthfront按照Burton Malkiel的投資哲學去執行,效果還不錯,2011年底發展到現在,最新的AUM(Assets Under Management)是$3.52 billion,去年同期是$2 billion,發展速度還是挺快的。但是我說這個投資哲學只適用於美國,為什麼呢?看圖:

以SP500指數為例,在Wealthfront發展的過去5年可以用收益高(年化收益9.3%,在美國同期存款和貨幣基金收益幾乎為0%)波動小來形容,投資這種指數讓客戶賺得臉都笑歪了,能不成功嗎?

但如果在中國投資指數並長期被動投資,結果會是這樣:

與SP500指數相比,滬深300過去5年是這樣的,年化收益只有0.06%(餘額寶最高的時候都有6%啊),而且一不小心買在了去年6月的最高點,資產直接縮水近50%,讓中國用戶像Wealthfront這樣持續投資指數,公司玻璃就等著挨磚吧。

所以像美國智能投顧這樣按被動投資法,在中國做指數投資,用戶肯定拿不住。

所以我們現在結合一年多的實際經驗,也引入了熟悉中國基金業的著名研究專家,潛心搞了大半年,終於找到了我們認為適合於中國市場的智能投顧之道。至於是什麼,這個已經離題就不說了,以後會讓大家知道!

———分割線5———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把一切計算機參與的金融活動都納入到智能投顧的這個範疇,這樣理解是有偏差的,下面說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

1、量化投資(Hedge Quant)

量化投資大部分交易是由計算機完成,也使用各種模型演算法,但主要只針對股票和商品的現貨、期貨、衍生品市場,並不涉及大類資產的配置,量化投資並不等同於智能投顧。

量化投資也有兩大的分支:技術分析和無風險套利

技術分析也就是國內各種「大師」經常說的MACD、KDJ、二八輪動等,特點是能止損,但勝率低,收益要看天吃飯;

後者運用的金融工程裡面的無套利定價原理,利用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尋找市場上的無風險套利(Arbitrage)機會,所有Arbitrage的基礎,就是在高度有效 (Efficient) 的市場中發現微小的失衡。這方面最著名的投資機構當屬Jim Simons的Renaissance
Technologies,他的獨門秘籍據說來自麻省理工等從事密碼破譯和語音識別的數理高手。國內做的比較不錯的有申毅(此人去年對國家救市方法的質疑上過很多媒體的頭條如何評價申毅在第一財經針對目前股市的言論和建議? - 金融,有沒有印象?),原高盛ETF部門的負責人,但在國內主要做私募,基金開放期非常短,門檻高非土豪投不了。

總之量化投資只能算是交易策略範疇,投資品類集中也會導致風險不夠分散,就算是Jim Simons也有表現平平的時候業績慘淡 量化巨擘「文藝復興」關閉10億美元基金。

現在有很多量化投資的金融產品為了營銷也打著智能投顧的旗號,大家要注意識別。而智能投顧是把量化投資的對沖基金作為一個資產大類加入到整個資產配置之中。

2、P2P債權的風控識別(Credit Risk Analysis)

傳統銀行在貸款的時候會對貸款主體進行風險識別和控制,避免把錢帶給信譽較差的帶塊主體導致壞賬。當然傳統銀行更多的是靠人和流程來控制,P2P在這塊的創新主要是運用了計算機演算法,輸入貸款主體的特徵(如收入、職業、歷史還款記錄等),通過邏輯回歸或者機器學習的方法,算出貸款主體未來按期還款的概率,提升了單一靠人貸款工作的效率。

可以看出來這種計算對貸款主體的風險識別雖然也大量運用了計算機和演算法,但是他是為貸款機構服務的,並沒有解決普通投資者的長期資產配置問題,只有智能但無投顧。所以你只要看到P2P平台說自己是智能投顧,那多半都是假的,小心被騙。


智能投顧(Robo-Advisor),是利用人工智慧的優勢,結合投資人的風險水平、期望收益以及市場動態,採用多種演算法和模型給予投資人綜合的資產配置服務

創新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核心,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入到科技金融的大潮當中。智能投顧作為金融創新的一種,在海外市場具有低成本、專業化等特點,發展十分迅速。智能投顧具有較好的用戶體驗,標準化的服務輸出,較大程度避免投顧和客戶之間的利益衝突,防範了道德風險。雖然智能投顧已經成為當下最火熱的名詞,而且相較於傳統的投顧也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智能投顧在中國發展的初期,仍然有著諸多的挑戰。


智能投顧真的有意義么,如果真的不錯是不是很多人就都會投資


謝邀。

我們可能正處於金融科技的三次浪潮中,而這次改變中,智能信貸和智能投顧是兩大焦點。

目前,國內的智能投顧分為幾類:

第一種是高頻薦股,幫助客戶追求阿爾法收益,很多券商和互聯網公司都在這個領域開展業務;

第二種以海外資產配置為主,需要消耗每人每年五萬美元的換匯額度;

第三類是像璇璣這樣,以人民幣投資為主,同時服務持牌的金融機構客戶。

總的來說,國內的智能投顧走出了幾種分支。在國外,智能投顧單指通過大類資產配置,來替代人工投顧服務的模式。

我們認為,國內的智能投顧 慢慢地發展成,類似國外的,以追求大類資產配置收益為主的方向。

因此,我們更願意將智能投顧叫做數字化資產配置

璇璣曾聯合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金融評論一起發布過中國智能投顧(數字化資產配置)白皮書。具體鏈接如下:http://www.pintec.com/public/pdf/lj_report_161030.pdf

報告中有詳單詳細的解釋和大量國內外案例。感興趣的知友們,可以看下。

我們能否想像在金融智能化的浪潮下,我們能夠將這個服務的核心變得更加便捷高效。

用客觀數據來代替主觀判斷;

用風險分散的理念來代替產品推銷的行為;

用智能便捷的交易來替代繁瑣人工的交易;

當我們將一個個性化不標準的事情變得標準化而仍然個性化後,我們就能夠大幅的降低服務門檻和成本,並且7*24小時的提供服務。

這就是2009年以來在美國逐漸興起併流行的robo advisor的服務。他的核心是幫助用戶以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式獲取符合用戶目標的穩健長期的收益。

大類資產配置是投資界公認的所謂「免費的午餐」,非常適合給大眾做長期理財的規劃,資產配置的基礎理論包括現代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三因子模型等,需要大量的計算來獲取精確的結果。而由於大類資產具有周期性,也非常適合用數據的方式來分析,擬合,預測。

智能投顧不但在投資配置和交易執行能力上可以超越人,他還可以做到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投資人來克服情緒的弱點。

多次調查顯示,對每個人財富的最大威脅就是不良好的投資習慣。比如在15年中追漲買入股票,比如在同一個資產上過度的博弈。

而投資通常是反人性的,因此許多人雖然意識到需要克服情緒的弱點,確很難做到這一點,而通過智能投顧,能夠非常好的幫投資人解決這些問題,並長期帶來獲利。


智能投顧(Robo-Advisor),是利用人工智慧的優勢,結合投資人的風險水平、期望收益以及市場動態,採用多種演算法和模型給予投資人綜合的資產配置服務

創新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核心,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入到科技金融的大潮當中。智能投顧作為金融創新的一種,在海外市場具有低成本、專業化等特點,發展十分迅速。智能投顧具有較好的用戶體驗,標準化的服務輸出,較大程度避免投顧和客戶之間的利益衝突,防範了道德風險。雖然智能投顧已經成為當下最火熱的名詞,而且相較於傳統的投顧也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智能投顧在中國發展的初期,仍然有著諸多的挑戰。

1. 缺乏行業標準和監管指引

智能投顧正如歷史上眾多的其他創新一樣,正經歷著行業標準混亂的階段。這意味著給了一些投機者打著智能投顧的旗號卻行非法薦股和無牌照代銷之事。

2. 我國智能投顧還難以降低交易成本

歐美等國的智能投顧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其成本大幅低於同等水平的傳統投顧服務。無論是交易成本、管理費用還是流動性管理,智能投顧的成本都非常低廉。然而我國當前市場上正常的智能投顧均是以公募基金為資產標的,通常其認購、贖回、託管成本和管理費用綜合高達1%-2%,是國外智能投顧的2-4倍。

3. 市場認知程度較弱,用戶教育方興未艾

當前我國證券市場仍然以散戶為主,市場情緒波動巨大,很容易出現不理性的投資行為。在這個方面智能投顧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通過金融學中公認的科學投資方法,如組合投資、資產配置等概念,引導投資者理性配置自己的資產。

---------------------------------------------------分割線--------------------------------------------------------

我國現有的智能投顧產品主要分為兩種模式:

一類是以黑盒策略為代表的智能投顧產品,例如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

一類是以白盒策略為代表的智能投顧產品,例如鳳凰金融的魔鏡智投

鳳凰金融魔鏡智投屬於白盒策略產品,白盒策略提供的是在專業投顧能力和大數據基礎之上打造的戰術型資產配置組合。顧名思義,白盒策略是公開、透明的。持倉基金、調倉規則公開,用戶在購買任何一款組合產品之前,都可以對其背後的交易策略了如指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選擇並且輕鬆實現一鍵買入策略產品。因此此類產品更適合於那些有一定投資經驗的進階型投資者。

魔鏡智投策略產品分為「三國爭霸」、「牛熊輪動」「金股輪動」三種產品。其中「三國爭霸」,即三產業輪動策略,三產業輪動指的是在醫藥、大宗商品、TMT幾個行業輪動,追漲殺跌。三產業輪動策略屬於業內首創的策略,因此也是鳳凰金融的一大亮點。

招商銀行摩羯智投屬於黑盒策略產品,用戶並不知道系統調倉的邏輯,所有的判斷都是系統根據用戶一開始填寫的問卷而計算出來的。黑盒類產品最佳的目標客群是對專業投資不甚了解的小白用戶。客觀上,業務發展會更依賴於外圍環境及基礎設施。

把魔鏡智投和摩羯智投對比來看,屬於黑盒類產品的摩羯智投更容易吸引小白;而屬於白盒類產品的魔鏡智投需要透明化,解釋成本較高。所以,黑白盒互補的策略體系才能夠充分覆蓋到更多用戶群體。


說到常用的理財工具,我們會想到:股票、基金、網貸、黃金等等。但是說到智能投顧平台,相信很多朋友就很蒙圈了,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以前我有給大家介紹過理財魔方和阿牛定投。最近又陸陸續續的發現了好幾家智能投顧平台。我估計以後,還會有更多新的智能投顧平檯面世。看來,這又是未來的發展的一個趨勢啊!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畫了一張思維導圖:

其實我們可以使用的投資工具有很多,除去大家比較常見的股票、基金、網貸、黃金、銀行理財外,還有外匯,期貨這些高冷投資產品。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智能投顧平台,是屬於基金這個投資工具,下面的一種投資方式。

關於基金的文章,我以前有寫過很多了。簡單的來說,基金就是我們一群人,不知道怎麼投資,然後大家一起出錢,雇一個專業人士幫我去投資。這就好比,我們投資一家工廠,請一個CEO來幫我們管理。

當然,基金這種投資工具,是受到嚴格監管的,不是說隨便找一個人來都可以幫我們做投資。也就是說,這個「CEO」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說要學歷高啊,經驗豐富啊等等。並且,這個「工廠」也是經過相關單位嚴格審核的,不是說隨便找個人,都可以來開設一個工廠。

那我們再來看看基金是怎麼賺錢的。基金經理(也就是我們請的CEO)他會幫助我們去選擇有投資價值的投資標的。比如,好公司的股票。這個時候,有人就問了,怎麼來確定,一家公司股票的好壞呢?這就要看基金經理的能耐了,每位基金基金都有自己選擇股票的標準。(當然除去股票,基金還可以投資其他的工具,我這裡我們只是拿股票來舉例。)如果說,基金經理買入的這些股票上漲了,基金就跟著賺錢,反之就賠錢。因此,我們選擇基金的時候,找一位好的基金經理是非常重要的。

而智能投顧平台,其實和基金非常相像。只是智能投顧平台,用現代演算法取代了基金經理的角色。通過一定的標準,來選擇符合條件的基金進行投資。投資的基金賺錢了,智能投顧平台就跟著賺錢。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智能投顧平台,投資的標的都是公募基金。(或許以後,還會出現投資其他標的的智能投顧平台)。

那麼問題又出現了,智能投顧平台,真的能夠賺錢嗎?根據我的觀察,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各家智能投顧平台的運行還是非常平穩的。今年這上半年,我們A股走勢不好,但是很多智能投顧平台都是跑贏了大盤的。這說明智能投顧平台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同時智能投顧平台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他會根據市場行情進行調倉,讓智能投資組合能夠持續的上漲。(同樣,每一家智能投顧的測評標準不同,以後有機會再詳細給大家做分享,這裡先給大家說說什麼是智能投顧平台。)

我一直覺得,智能投顧平台,對於一些不知道怎麼買基金的朋友,是一個很不錯的入門選擇。只是,智能投顧平台剛剛才推出,還沒有經歷過長期市場的檢驗。所以到底在牛市的時候表現如何,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不過根據他們的投資邏輯,我估計有的智能投顧平台,在牛市的時候是跑不贏大盤的。也就是說,賺錢的時候,賺的會少一些,但是虧錢的時候也會虧的少一些。那麼,我們就看出智能投顧的優勢,就在於一個字:穩!所以呢,我剛才說,它適合那些不知道怎麼買基金的朋友。

但是,由於智能投顧平台推出的時間還不夠久,而且目前,在智能投顧這個領域,還沒有政府的監管。因此我覺得,這樣的新工具,我們可以進行嘗試性投資。但是,目前不建議大家投入大量的資金。我們可以跟蹤觀察,等到條件成熟的時候,再追加投資。那到底智能投顧平台的未來會怎樣呢?讓我們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胡瑞 國家理財規劃師 微信公眾號【胡瑞微講堂】


智能投顧這個詞,同樣來源於美國,ROBO-ADVISOR(機器人顧問),已經有大約20年的歷史,最近在國內被炒成了熱門辭彙,聽起來非常高大上,機器人到底怎麼做顧問呀?

智能投顧=投資顧問+機器人(人工智慧)

要清楚智能投顧,首先要弄清什麼是投資顧問,在經歷了一百年的博弈後,美國散戶認識到自己很難通過投資賺到錢,成熟的投資者開始把錢交給專業金融機構的投資顧問管理。在金融體系中,投資顧問起到的作用是連接用戶和金融產品,了解客戶的風險偏好,根據不同用戶的風險偏好為客戶配置個性化的資產組合。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近幾年最讓人激動的技術進步,神經網路、深度學習等演算法革新提高了金融的效率。在資產配置領域,智能投顧可以通過模型計算出符合要求的最優投資組合,通過模型控制風險,量化制定策略,智能調倉。這樣,智能投顧就可以替代傳統投資顧問,為更多的人提供高效服務了。

科技改變服務模式,並沒改變金融本質。

與傳統投資者一樣,智能投顧平台的用戶需要在網上填寫調查問卷,包括他們的可投資金、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

智能投顧平台的不同之處是,在獲得這些基本信息後,通過演算法為用戶提供投資組合建議,不過通常是投向低成本的ETF,而不會投向更多的大類資產。此外,智能投顧還幫助投資者定期對投資者進行重新評估,並對資產組合重新調整。

相對於傳統投顧,智能投顧有以下幾個優點:

1、降低投資理財的服務費用;

2、提高投資顧問服務的效率、信息相對透明、分散投資風險;

3、避免投資人情緒化的影響,由機器人嚴格執行事先設定好的策略。

分散配置ETF,被動投資的邏輯

我是美國最大的智能投顧公司betterment的粉絲,已經使用這個公司的智能投顧服務快一年了,而且推薦給了很多人。由於法律原因,他們不能接受外國人的投資,開戶需要美國居民的SSN(社會保障號碼),他的幾個核心邏輯我很喜歡。

1) 投資需要長期打算,短期的起伏無法預測,但長期來說,市場是向上的;

2) 主動投資不如被動投資,跑贏指數的基金經理,永遠是少數人,所以從長期來看,基金經理並不比機器人或指數可靠;

3) 使自己更理性,在出現波動的情況下,通常在焦慮當中做出反應,還不如不做反應,損失通過時間可以彌補回來;

4) 財務規劃應該和個人的退休和其他計劃結合起來,從而可以量化的達到個人的目標;不單單是你的投資金額,你所有的資產也要整體規劃,這樣才能動用每一分錢為自己不斷的賺錢。

智能投顧平台所採取的策略是被動投資的投資哲學,大多數人戰勝不了市場,那麼就直接長期的投資整個市場(ETF指數基金)好了,而且要持有相關性弱的ETF,進一步分散風險。這樣,只需要降低傭金和稅負,就可以輕鬆跑贏整個市場。很多投資圈的人都讀過《漫步華爾街》這本書,這本書是被動投資理論的代表作,而本書的作者Burton Malkiel,正是Wealthfront公司的首席投資官。

智能投顧盈利來源是向客戶收取管理費,美國市場這些平台的管理費通常是每年0.25%~0.5%,這超低的傭金正是保證被動策略跑贏市場的關鍵。

智能投顧模型十年收益統計

從智能投顧模型過去十年的收益水平,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周期越長,年化收益越高(由於2008年發生了重大金融危機,所以10年期收益低於5年期收益);

2)股票指數類佔比越大,收益越高,但收益偏差越大(從標準差可以看出來)債券指數類佔比越大,收益越低,但收益偏差越小,越穩定;

3)在足夠長的周期下(以5-10年為基準),根據不同的配比,收益水平在2%-6%之間,相對來說是可預期和穩定的 。

在美國處於融資階段,規模尚小發展迅速

我不只是使用過產品,還實地考察過三家智能投資顧問公司,在交流中我發現提供投智能投顧策略的公司在美國有很多,他們為配合方提供演算法,完成交易,智能投顧的技術壁壘並不高。

這裡需要澄清一個概念,智能投顧和量化投資並不是一回事,智能投顧是被動分散投資策略,計算機起到匹配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的作用;而量化投資是高頻套利的主動型投資策略,計算機建立套利模型擇時買賣,智能投顧的資產配置中可以包含量化投資基金。

智能投顧大概有5家典型的公司,其中最有名的是wealthfront和betterment,根據最新的數據,最大的公司是betterment,管理了大概60億美元的資產,發展速度高過其他競爭對手。但60億美元,在美國只能算是一家中小規模基金的水平,所以這個方向遠遠不能代表美國投資界的主流,但卻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諮詢機構CHAPPUISHALDER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72萬億美元的理財市場中,目前187億美元的智能理財市場僅佔比0.03%。大部分創業公司還沒有實現盈利,處於融資發展階段。智能投顧是傳統資產管理機構的「互補」,但不是「替代」。

在中國環境不成熟,還需要一個過程

這確實是一個能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好產品,那麼在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呢?

首先是政策原因,在美國,機器人投顧與傳統投資顧問一樣,受到《1940年投資顧問法》的約束,並接受 SEC 的監管。美國的投資顧問監管牌照基本涵蓋了資管和理財服務兩塊業務。

但在中國,投資顧問與資產管理兩塊業務是分開管理的,適用於不同的法律法規。現階段,尚無專門的法律條款對智能投顧業務進行規範。

其次國內ETF太少,美國典型智能投顧平台投資標的大部分為ETF,美國市場ETF有上千隻,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散化的投資對沖系統風險,而中國目前ETF基金並不多,可分散的風險也有限。

另外被動投資是長期投資,中國的股市不是有效市場,投機性強,長期投資理念缺乏,用戶認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A股波動過大,作為投資ETF的智能投顧產品也面臨回撤較大的風險。如果通過QDII配置全球,成本高不利於被動投資。

在國內的投資領域,已開始有人做智能投顧,其中也包括一些做海外資產配置的公司,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由於法律界限和投資標的物的問題,這個美好的新生事物被廣泛接受還需要一段時間。

親歷 真實 透明 與您分享海外投資狀況

http://weixin.qq.com/r/3kRxaQLEI19crUYK9xHM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公眾號:向毅海外投資 xiangyitouzi


我也粗淺的爆些乾貨吧

和一個做過線下十年的理財師聊過,他們也在做線下的智能投顧領域。

對線下的智能投顧理解:

主要是對接金融產品和客戶,他們拿到一些優質金融資產,常配置的理財形式有私募,貨基,債基,票據,銀行理財(不是面相普通用戶的)等,用戶端基本放棄掉百萬一下的底凈值用戶,通過所謂的技術模型 為用戶制定理財方案,聊天總爆料99.99%以上的用戶都是穩健的,年回報期望10-20左右,所以他們的技術模型幾乎不存在。

將智能投顧搬到線上:

面對幾千幾萬幾十萬投資額度的用戶,互聯網技術模型確實起到了核心作用,不能向線下人工選擇簡單的解決用戶訴求。可量化的資產目前基本為基金和股票開放性投資方式,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分析緯度,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技術模型,為用戶提供更合適的投資理財方案。

這裡可能有人問,怎麼就大數據,大數據到底什麼鬼?

舉個栗子:

1.股票數據大多以圖形表現為其中之一的分析依託,那麼圖形演算法的準確性必要依賴大數據技術。

2.量化的基金股票數據累計超過10年,這麼龐大的數據分析也需要大數據技術來解決。

end

------------------------

我計劃8月份發布我的智能投顧產品,歡迎志同道合的兄弟們過來勾搭,探討這個全新的領域。


所有通過數據演算法等非全人工方式,為投資者提供理財建議或直接代客投資的產都可以稱之為智能投顧。目前所指的智能投顧主要是指類似於wealthfront,betterment 這類,基於演算法為用戶推薦適合其風險偏好的投資組合;

傳統投顧主要依賴於理財經理與客戶的直接交流,了解客戶投資偏好,雖然也會按照基本的資產配置理論進行組合配置,但是由於現有私行理財公司還是銷售導向偏多,並不能非常好的匹配用戶風險偏好;

常見智能投顧運作模式:

1.通過調查問卷收集用戶風險偏好;

2.通過演算法或專家觀點篩選可投資資產池(betterment這類主要是各大類資產的ETF)

3.基於馬克維茨現代投資理論,輔以其他的一些模型或AI的優化,生成用戶的投資組合.

4.定期回測,優化組合比例,引導用戶調倉或自動幫助調倉;

它解決了投資者的那些理財痛點?

1.門檻降低:目前由於傳統投顧成本偏高,門檻也相對較高;智能投顧完全軟體話實現,對於門檻可以降到很低,幾百幾千即可起投;

2.更好的風險收益比:相較於定期理財,和基金投資,由於均衡的組合,是的你能獲得的收益和你承受的風險是匹配的;

3.更透明:投資的產品均是市場標準化產品,也不存在理財經理個人能力不同而造成影響;

它如何顛覆了傳統人工理財模式?

這個暫時還不好說

它將引發如何的金融行業變革?

目前美國市場betterment等已經有了約30+億美金的管理規模。目前用戶正在慢慢接受。完全的行業變革,暫時還不好說;


智能投顧(Robo-Advice)也可被稱作為機器人投顧、智能理財、自動化理財等。利用大數據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演算法,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水平、預期收益目標以及投資風格偏好等要求,運用一系列智能演算法,投資組合優化等理論模型,為用戶提供投資參考,並監測市場動態,對資產配置進行自動再平衡,提高資產回報率,從讓投資者實現「零基礎、零成本、專家級」動態資產投資配置。智能投顧的主要特點是分散投資、智能推薦、個性化理財。

我們平台叮咚錢包也將在下半年推出智能投顧產品,敬請期待。將打造的中國領先的在線智能機器人資產管理顧問,致力於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專業、便捷、低成本、全透明、全數字和個性化的一站式全球化資產配置服務。


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對於智能投顧這個詞的含義其實各方也都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數據模型,為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投資解決方案。但我想說的是,如果制定好一些標準化的流程,並讓計算機實現,然後輸入特定的數據,單純的讓這套數據模型去「匹配」出一套方法,這個離「智能」還相差甚遠。所謂智能,必須要所設計的數據模型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具有自主學習並不斷優化自身的能力,才算是真正的實現智能。

牛菲特股票從誕生就一直致力於機器人智能數據模型研發,實測已初見成效,歡迎炒股的朋友們親測。 同時也期待同行業的同仁們做出更多更好的產品,讓高端大眾化,讓老百姓也能分一杯羹。


所謂的智能投顧平台,是指其藉助於計算機模型和技術,為經過調查問卷評估的客戶提供量身定製的資產投資組合建議,包括股票配置、股票期權操作、債權配置、房地產資產配置等。

Wealthfront前身是一家投資諮詢顧問公司。2011年12月,這家公司更名為Wealthfront,轉型為一家專業的在線財富管理公司,成為最典型的智能投顧平台。

與大部分的智能投顧平台一樣,Wealthfront的特點是成本低,其盈利來源是向客戶收取管理費。根據花旗銀行報告的數據,美國市場這些平台的管理費通常是每年0.25%~0.5%。

其背後的智能投資邏輯,大致為以下過程:

  1. 首先投資者需首先填寫一份調查問卷,內容涵蓋年齡、家庭收入、投資目的、虧損接受程度等7個簡單的問題。

  2. 根據投資者對這幾個問題,對客戶的風險偏好做一個自動評分 (0.5分-10分,0.5分間隔)

  3. 根據此評分,給出相應資產配置建議,(例如下面是對風險偏好為8分的人配置建議)

    智能理財的優勢

    博道投資認為智能投顧除了費用低廉,至少還有以下三個好處:

    1.分散,幫助理財用戶將資產分散到不同籃子里,追求風險和收益的匹配;

    2.個性化,根據理財用戶的個人情況,為每位用戶提供個性化投資建議,滿足不同需求;

    3.長期投資,追求長期穩健的回報,而不是擇時擇股的回報。

    智能投顧服務現狀

    根據小博粗略了解,目前推出智能投顧服務的平台不下20家,尤其整頓後的互聯網金融,紛紛將此作為轉型方向,幾無例外的推出「阿爾法狗」概念,強調「技術型」出身,在資產配置領域颳起了高科技風潮。

    就產品來說,大致包括獨立建議型(僅做公募基金推薦)、混合推薦型(除了公募基金,還包括p2p等理財產品)和一鍵理財型(平台設置好組合比例,一鍵下單)三種。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中國智能投顧的風險

    其一是牌照。僅銷售金融產品這項,就需要相應的金融產品銷售牌照,否則「單說不練」,只提供建議卻無法在該平台直接購買基金、債券等,則影響用戶體驗。但對於一些業務情況、股東實力都不符合門檻要求的機構來說,要拿到這張牌照則比較困難。

    其二是監管。在我國,金融行業是高度管制的 ,並且分業管制,銀行理財,股票,信託,公募,私募,每種產品都有自己的牌照,能同時擁有這麼多牌照的公司少之又少,如果因為牌照和資質缺乏或者只能提供一兩類資產,最後又淪落成了賣自己的產品,與整體配置的理念背道而行。

    其三是法律制度。在我國,投資顧問與資產管理兩塊業務是分開管理的,適用於不同的法律法規。現階段,尚無專門的法律條款對智能投顧業務進行規範。

    其四,智能足夠智能了,個性足夠個性嗎?幾個問題顯然無法了解一個人投資「適當性」的全部,而且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不同階段、不同狀況下都可能存在差異,「阿爾法狗」自然無法跟蹤這麼緊密。

    (資料來自於博道投資官微)


智能投顧就是通過網路和移動終端,藉助於互聯網技術和機器演算法,把以前只對高凈值客戶的理財服務,以很低的成本,快速,大範圍地推廣給廣大投資者。大多數的智能投顧都是根據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結合個人投資者的具體主觀風險偏好,
和客觀風險承受能力,
以及理財目標,通過後台演算法給客戶進行資產配置優化。智能投顧充分利用了移動互聯和量化投資的技術紅利,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管理服務選擇。具備「多元化、多資產、跨區域、低成本、私人化、理性化、全天候,全透明、全數字"的特徵。


2017年中國智能投顧排行榜權威發布,理財魔方居第一

最近央行、銀監會等制定的「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發布,該新規明確給出了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時間表,過去剛性兌付保護下的固定收益理財將受到來自以資產配置為主要方式的浮動收益理財的衝擊。

智能投顧這些年來一直是中國浮動收益投資和資產配置領域的先鋒,因此最近發布的《2017年中國智能投顧行業深度分析報告》也引起了不少行業熱議,這份報告客觀全面的對2017年中國智能投顧的現狀進行了分析,並且評測出2017中國智能投顧排行榜。

從這次評選結果來看,理財魔方與招行的摩羯智投並列位居智能投顧行業第一,理財魔方更是在創業型智能投顧公司中穩居第一。

這份報告分別從「智能化水平」、「資產管理規模」、「投資管理水平」、「投顧服務水平」、「創始團隊」和「資本實力」六個緯度進行打分。

在智能化水平方面,理財魔方因為是唯一行業內實現「千人千面」的智能投顧,通過全AI驅動實現了投資端的自動化投資決策和顧問端的個性化定製服務,智能化水平最高。

在資產管理規模選項中,理財魔方評分位居非銀行系第一,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10億,這兩年來,智能投顧行業不少創業型企業由於獲客困難,很多企業表示已轉型智能投顧2B模式,但近期理財魔方在C端資管規模方面的快速突破,也標誌著智能投顧的風口已經來臨。值得一提的是,理財魔方即使在整個智能投顧行業中也是緊咬招行摩羯智投之後。

在投資管理水平方面,評選排行榜使用了夏普率作為測算標準,經測評,理財魔方(風險10)2017年7月至11月的夏普比率高達3.32,在行業內排名第一。

在投顧服務水平方面,理財魔方因為擁有主動一對一及時服務、微信客服、IM系統和客服電話,是行業內投顧服務水平最高最全面的智能投顧。報告顯示理財魔方的用戶留存率達到90%。

在創始團隊方面,報告從創始團隊人員是否具有資深的資產管理經驗和深厚的人工智慧技術背景,從核心團隊的構成和創始人員的背景資料等信息來衡量智能投顧平台實力的高低。

理財魔方創始團隊在人工智慧和金融投資各自領域都是首屈一指的。創始人兼CEO袁雨來,清華計算機博士畢業,曾在百度搭建千萬級用戶的智能音樂推薦平台,擁有豐富的人工智慧經驗;聯合創始人馬永諳,經濟學碩士,13年證券從業經驗。曾參與創立本土第一家MOM私募基金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任總裁,參與設計與管理了中國第一支MOM和FOF私募基金,著有《FOF管理手冊》一書。其核心技術運營團隊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南開等高校,具有百度、大型基金公司工作經驗。

資本實力選項中,報告顯示,理財魔方2014年獲得1000萬天使輪融資,2016年底完成2000萬人民幣Pre A輪融資。

看來即使經過2017年證券、銀行大機構戰略性布局智能投顧行業,2014年成立、早早紮實打下根基的智能投顧理財魔方,還會穩居行業前列。

分析報告詳細信息請查看下方鏈接: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1213/15866439_0.shtml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智能投顧必將會是大勢所趨。以後智能投顧將會取代現在的職業基金經理,分析師這類人群,成為投資人的首選


互聯網金融已進入2.0時代,誰將引領下一波全民理財風暴?可以確定的是「智能理財」、「智能投顧」乃新風口。互聯網金融1.0時代就是在網上列出理財產品,向用戶展示理財產品。對於互聯網更深的技術、人工智慧卻沒有很好的應用。而2.0時代「互聯網+財富管理」成為「眾創」的核心路徑之一,就是將理財與互聯網技術、人工智慧深度結合在一起的模式,對理財產品進行篩選和推薦,並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推薦,客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市場和金融產品知識就可以享受這種服務。中國版智能投顧也在此背景下托出水面。

1

什麼是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Robot-Advisor簡稱RA)是一種新興的在線財富管理方式,它根據個人投資者提供的風險承受水平、收益目標、風格偏好,運用一系列智能演算法及投資組合優化及理論模型為用戶提供最終的投資參考,為市場的動態對資產配置再平衡提供建議。2

智能投顧的概況

智能投顧還是一個年輕的行業,開始於2009年的智能投顧技術,經過短短几年的發展,已經在國際主流成熟市場逐漸被認可,各智能投顧公司的估值大幅提高。在國外,Wealthfront、Betterment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花旗集團的最新報告顯示,機器人投顧的管理資產規模(AUM)從2012年幾乎為零增加到了2015年底的187億美元。智能投顧從2014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尚處於萌芽階段。

3

智能投顧的特點

1、效率高:智能投顧將金融專家的知識和經驗演算法化,一套系統可以同時服務於成千上萬需求各異的投資者,效率較高,且能夠讓每位投資者享受到專業的投資服務;

2、較低的服務費用:智能投顧分析效率高,且規模擴張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通過向投資者收取較低的服務費用,能夠有效地增加服務對象,以此提高總盈利水平;

3、便捷性:投資者可以隨時通過手機等工具了解資產組合的表現和獲取投資服務,不像傳統投顧那樣需要提前預約,而且能夠節約花在交通上的金錢和時間成本;

4、客觀性:智能投顧基於數據的客觀表現和科學計算,對於數據的分析不會帶有偏見,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客觀的結論;

5、低門檻:傳統上的資產配置是由私人銀行加主權基金這些大的機構使用的,主要面向「高精值」人群,而通過智能投顧的解決方案,能夠把這個服務門檻降到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和新富裕的人群來使用。

4

智能投顧的發展前景

國際知名諮詢公司AT Kearney預測,未來五年,機器人投顧的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 68%,到 2020 年,全球機器人投顧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將突破 2.2 萬億美元。智能投顧在國內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首先,中國人口眾多,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多樣化,而目前國內理財顧問面向的對象都是高凈值人群,很多投資者有理財需求,但未能達到理財顧問的門檻要求,智能投顧能夠較好地符合這類投資者的需求;其次,通過近年各類互聯網理財產品在中國的推廣,互聯網金融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投資者願意通過更為便捷的網路及手機APP進行理財投資;最後,當前銀行存款利率水平不斷下調,餘額寶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斷下降,人們亟需個性化的資產配置組合。


大家可以去體驗下福龜:http://fglai.com

這個是一個智能投顧平台,不過現在才剛上線。提供了理財報告和理財報表。

有現金流和五險一金,後面計划上說是會提供上百中不同的理財報表。

我覺得未來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與智能投顧相關的資金埠、資產埠、技術埠都存在有智能投顧憑一己之力難以克服的困難,智能投顧的發展必須隨著金融市場的成熟亦步亦趨,難以在短期內快速發起。但這種「身不由己」,並不意味著個體參與者只能隨波逐流,不斷創新探索也可能創造獨特的機會,又反過來助力金融市場成熟。

詳見本人文章:

傳統投顧解決不了的問題,智能投顧也許能起到推動作用-鈦媒體官方網站


自己手機App更新了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一路搜索來到此問題,於「智能投顧」,斗膽談一點個人認識:一、從無到有,以前的銀行券商基金都是,人為主體的投顧,從無到有,一方面人的成本(五險一金)剔除了,另一方面因為機器的可複製性出現,才能夠把投顧這個標準化為產品,克服了以往好投顧(無論營銷抑或看方向牛的個人投顧),這個層面的替代效果是非常好的;二、有了,還會細分很多,這裡也還是將營銷和方向研判兩個維度來看,營銷呢,更多是基金銷售、理財售賣等類似摩羯智投這樣的「智能投顧」,包裝一堆數據,終究還是讓你買理財買基金,然後銀行等主體,來掙通道費,銀行自身的廣大客戶群體,這個簡單粗暴,效果肯定差不了,然後呢,就是藍海智投這樣的公司,目前看了下公司的北京和產品,胡說下哈,公司呢,終究還是繞過了私募這個拍照,然後呢,因為互聯網(受眾的廣大)去實現一個新的切口,當然就是吃公募、私募的蛋糕了。其實,就是個互聯網化的過程,機器來替代人,有利有弊,投顧的方向,最終也是多元化的,就是因為客戶基於不同風險和不同收益需求來設計產品,當下定期3%,你量化做的好,5-6%,那就客戶少不了,但是,就和基金一樣,最大的問題是,錢多了,錢的進出,風控,不要把自己養成了別人的肥肉,被別人大快朵頤就好


我覺得智能投顧就是運用大數據的技術,採用協同過濾的用戶進行推薦,採用邏輯回歸等演算法對其投資組合進行預測。


智能投顧( Robot-Advisor)以下簡稱RA,是一種新興的在線財富管理服務,它根據個人投資者提供的風險承受水平、收益目標以及風格偏好等要求,運用一系列智能演算法及投資組合優化等理論模型,為用戶提供最終的投資參考,為市場的動態對資產配置再平衡提供建議。

智能投顧三大優勢:

低成本: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大大降低投資理財的服務費用;容易操作,提高投資顧問服務的效率

高效率:精確、快速匹配投資需求。 精確了解投資人的理財需求,又可以快速匹配適合的投資策略。同時還能保持實時的數據披露和高流動性

多資產:跨區域、低成本、理性化、全透明、全數字。持續跟蹤市場變化,資產偏離目標配置的時候進行再平衡

微信號:betaxiaobei4


推薦閱讀:

TAG:投資 | 理財 | 互聯網金融 | 金融 | 智能投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