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在中國正在經歷一場衰敗嗎?快消品牌面臨著哪些新的消費趨勢和挑戰?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商業研究所,更多「商業」、「公司」、「行業研究」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寶潔的潰敗,意味著中國上一個時代結束了--中國廣告網--CNAD.COM
文中提到了對中國市場的不重視,新的消費趨勢,以及越來越定製化的需求。大品牌真的會走向衰敗嗎?
寶潔的衰變,釋放了一種非常強烈的信號,也給我們指明了未來的趨勢和方向,那就是未來將有被越來越多後來居上的「小眾品牌」來蠶食整個市場。而我們每個人,無論多麼渺小,都將有機會分得一杯羹,這就是一場商業的裂變。
未來的快消品會進入一種C2F的模式,即:消費者直接對接工廠。未來每一件產品在生產之前,工廠都知道這件產品的消費者是誰,它有什麼樣的需求,然後為它定製生產。消費市場進一步細分化、個性化、定製化。
終於不用服務寶潔了。。。取消匿名------------------------
得匿一下,最近又開始服務pg了。。。
-----------------------分割線---------------------作為一個利益相關者我覺得這裡我可以答一下,我在廣州的廣告圈做了8年,廣州幾乎每一家大型廣告公司的業務都離不開PG,長期沉浸在這個圈子裡,看著客戶的各種報表數據和產品研發方案,協助客戶發起一次次的廣告campaign,也一點點的看著PG的艱難轉型。我試著從產品層面和傳播層面兩個來聊聊PG的問題。
一,產品層面—忽視消費需求的升級,忽視產品升級。
1,從高端貨變為中端產品。PG奉行的多品牌戰略,在剛進入的中國時候,在國人心目中,它是洋品牌,是行業標杆,她的每個產品曾經一度作為其所在行業的最高檔的產品。但隨著消費者的富裕和需求升級么,加上海淘盛行,海外游帶來的「爆買」,消費者的心目中的高端產品已經從PG的潘婷、佳潔士,變成了資生堂、獅王等品牌。當然,PG已經在著手解決這些問題,潘婷也推出了高端系列。2,低端市場被本土企業蠶食
以牙膏市場為例,黑人,高露潔,佳潔士依然佔據著全國銷量的前三,但本土品牌如舒克等迅速崛起以性價比搶佔中低端市場,而且從「兒童牙膏」等細分市場切入,搶佔地盤。甚至本土的「雲南白藥牙膏」等直接開闢了「護齦」等新的市場領域,搶佔了高端市場,一隻牙膏賣到30+,PG系們只有跟在後面模仿和跟進。3,消費者興趣分化
但以前市場容量不足,品牌有限的情況下pg可以一統天下,但當消費者興趣本身都細化的今天,有的消費者喜歡「天然」概念,有的消費者喜歡「日系」的訴求,有的喜歡嘗鮮,99個消費者100種需求,消費者的需求已經完全細分到碎片,難以被一個品牌滿足,這個是大趨勢,PG無力改變。
總結起來就是,高端市場流失,低端市場被搶,消費者分化,只有死守中端市場。
傳播層面——傳播碎片化時代,創新勇氣不足
1,品牌老化潘婷等PG系品牌,已經被新生代消費者視為「媽媽的品牌」,新的消費者她們出生在一個消費過剩,物資過剩,諮詢過剩的年代,每個品牌都在試圖和她們發生關係,擺出各種姿態試圖吸引她們,但PG的傳播呢?每一個品牌都在和消費者談心的時代,PG依然試圖和消費者聊「產品功能」,標準模式就是:一個家庭場景+名人推薦+產品功能的模型,這種方式當然得不到年輕消費群的哈 歡心。 當然PG也在改變,最近SKII就推出了:SK-II:「她最後去了相親角」 關注「剩女」壓力,#改寫命運#_項目,業內褒貶不一,但至少我們看到了改變。2,傳播碎片化
以前大媒體時代,PG只要找4A們拍一條tvc(電視廣告),投放在央視和幾個衛視,拍一套KV(平面主視覺)投放在戶外站牌,所有人的能看到,知道你的品牌,但今天呢?3,創新勇氣不足
PG在改變,而且所有人都看得到,但它們不在是市場上最大膽,最有想法,最有執行力的那幫人了。曾經的PG是業界的黃埔軍校,為各大公司輸送了不少高層和人才,它們曾經代表了市場上最專業,最創新的人,但今天不是。《歡樂頌》大熱,唯品會的植入在其中頻繁出現,這背後是2年前《歡樂頌》的團隊聲明不顯時唯品會就開始介入與合作。《歡樂頌》廣告植入飆演技:蘋果稱霸影帝,唯品會勇奪腹黑影后!pg呢,兩年前在視頻投貼片廣告。
王老吉作為一個國企,都會大膽跟《萬萬沒想到》合作他們的大電影,
萬萬沒想到,廣告拍的比電影好雷克薩斯的新車發布會和樂視手機一起玩,解讀Lexus NX?下一個未知樂視超級手機發布會案例
紅星凱美龍邀請了全球最會拍mv的OK GO樂隊合作拍攝促銷mv紅星美凱龍 × Ok Go 「2天來了」一鏡到底TVC_項目pg呢,今天還在視頻投貼片廣告。
沒錯,PG在做數字化營銷,做新媒體營銷,做內容合作,沒錯,PG都做,但它們已經不再是最專業,最大膽最有執行力的那群人了,自然,市場份額也應該讓出來一些不是么?作為曾經的利益相關者,看了很多人的答案,總覺得沒到肉,並且很多偏見。比如說,大公司對於消費者需求互聯網帶來的行業革命變化反應遲鈍?流程上,公司還是儘力與消費者保持近距離。但是,跟所有大公司一樣,繁複的組織架構,勢必帶來流程緩慢,但是,這是每個大公司的通病,寶潔並沒有比別人更差。如果大象就一定衰敗,那現在所有的巨頭都會慘敗?又比如,提的最多的互聯網帶來的行業革命,互聯網帶來的以阿里淘寶系的行業革命,是革了渠道的命,而不是品牌商的革命!互聯網帶來了全新的銷售渠道,寶潔的介入並沒有太緩慢,一旦介入後也有足夠的重視和投入。再說,人才流失是果不是因。想當年,我的同事都是重點大學裡面的各種學生幹部,不是主席都不好意思見人。大家以進外企為榮,以成為職業經理人為職業理想。現在社會經濟結構巨變,金融,互聯網,IT吸引了更多的資本,錢去哪,人去哪,正常。還有,品牌大眾化,正是寶潔當年獨步天下的絕招。誰家沒有寶潔的產品呢?性價比放到當今社會也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啊!當然少數人的需求,高端也好,小眾也好,寶潔也一直在嘗試,先後推出過自然護膚的東方季道、花肌悅、水之源(名字不太記得了),提供沙龍頭髮護理的倍瑞絲,等等,都不太成功。現在,直接從美國引進了在國外銷售很好的進口產品,從身體護理到織物護理再到家居護理。現在還不清楚銷售情況,可是毫無疑問,這些小恩小惠都不足以再創一個海飛絲之流的經典。
最後一個,廣告策略過時。如果還覺得寶潔只會投電視廣告就太偏見了,至少有一半的經費已經投入在多媒體。最近,奇葩說,papi醬,還有各種時尚網紅,都廣泛看見寶潔的身影。
寶潔有沒有在衰敗呢?答案是肯定的。銷售收入增長緩慢(可能已經沒有增長了),絕對比不上物價指數的增長。銷售份額持續下滑,市場領導地位持續被削弱。但有沒有競手取代了寶潔或者在可預見的未來取代它了?現階段肯定沒有,50%的洗髮水市場份額不是蓋的。未來呢?也許會有更多的品牌擠入大眾的視線,在某些細分類上榮獲市場第一,但是,像今天更早之前寶潔位居榜首遙遙領先的局面,應該不可多得了。因為最最真正的原因,是經濟方式的變革。以福特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規模量產為最大的特徵。在物質還比較匱乏的年代,這些企業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現在,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物質泛濫並且略有過剩(分布極不平均),雖然八二法則仍然有效,但長尾效應也不容小覷。所以,寶潔的衰敗,是經濟變革帶來的產物,時勢造英雄,也造就一個公司啊!寶潔的衰退是在5年前開始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沒有那麼玄乎 --門檻越低的行業,碎片化程度越高。以前日化產品的門檻不低,一是傳播資源由電視把持,二是銷售資源由零售巨頭把持,沒有體量是進不去的。現在你都看到了,誰都能打廣告,誰都能開店。伴隨著經濟增長和需求升級,這是小眾品牌、高端品牌和個人品牌的春天。所以傳統大品牌的整體被蠶食是必然的,只有少量與眾不同的大品牌能夠保持在浪尖,而寶潔恰恰是最傳統的那個。類似的,還有聯合利華和瑪氏也很難過,寶潔只是作為老大被捧成了網紅。
謝邀。
沒有服務PG,答題前也沒有做research,所以PG在(中國的)生意上有沒有衰敗不清楚。從一個營銷狗的直覺上,首先覺得PG從2014下半年開始有在嘗試品牌年輕化,也在一些sub-brand上看到了實在的嘗試,比如液體衛生巾、潘婷高級黑等等,但是目前尚未得知成果如何。這裡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就是正在面臨挑戰的不僅是PG,而是包括PG在內的很多跨國巨頭,在華開始逐漸玩不轉。背後的動因:
①是中國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品質更高、或者更個性的產品,哪怕價格貴一些也無所謂。消費升級的群體,70後及以前的人群,是已經家庭穩定富裕的群體;80後是剛剛度過了最困難的奮鬥期想要對自己好一些的群體;90後則是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從小就有「live for now」意識的群體;想想看,與動輒幾百萬的房子比起來,多花個百八十元讓自己生活品質提高一些,大家是非常「想得開」的。
②是移動與社交網路帶來的信息屏障被打破:上面提到的個性化需求,個性化意味著是大眾中的小眾,這些小眾過去難以鋪貨所以會死掉,而互聯網的長尾效應將「小眾」聚合起來就不小了,我稱之為「分眾」,每一個分眾都足以撐起一類細分領域小而美的品牌,什麼叫「分眾」我舉個例子,淘寶上有一家店叫「黑法師」,它只賣純黑色的東西,酷不酷?;而無數小而美的「分眾」品牌湧現出來,就不斷削弱了原本可能屬於PG們的市場。③是中國意識的覺醒: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90後群體比80後更熱愛中國元素。80後群體中的精英主義還是有很多講不好聽叫「崇洋媚外」的想法的,原因是80後成長起來的那個時段,國產貨真的是爛到家。而90後們開始就幸運的多,越來越多本土新銳設計師、藝術家們的作品,帶動中國設計元素、中國文化開始不「土」反而成為「新時尚」,舉些栗子你們簡單感受一下:故宮淘寶的微博微信號、上下的品牌(愛馬仕旗下的中國文化品牌)、MASHAMA的時裝、劉雯。要開會了,先寫這三段。有興趣再交流。新鮮的帖子,可能能側面回答這個問題吧。原來來自寶潔10MKT 麥青 《出走的寶潔人,進擊的電商人:「寶潔系」在電商》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66088674src=3ver=1signature=Xmn5nhczUTlR7oJ6SQ61oHmRFe3qiHaxwdFQDtXDpoQMRi71vuEVi6j8zcYQ1SDKbBwHsfBypUxINne4Gl6sgLUkPqwPJScDF5PybpCSQjmsTumENZnZY0sAgj6m5bizJ8DwVGM6Y71QfXPch-iyz03ApynEeG*eW0yqhDEjRBU=互聯網時代的商業世界,喜歡用「系」這個詞,去快速定位一個人或組織。雖然簡單粗暴,卻又無比形象——系,決定了你的標籤、地位,以及投資界經常掛在嘴邊的「想像空間」。 「阿里系」與「寶潔系」顯然在商業社會中意義大不同,前者一直被認為是互聯網電商行業的領軍系,後者則被認為是傳統大眾消費品行業的領軍系。
而從2008年起,寶潔系人才紛紛進軍電商行業,和以阿里係為首的電商企業,出現交融之勢。媒體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商業世界最壯觀的「交融」現象,記者與行內分析家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試圖挖掘類似「寶潔系在電商行業之殤與美」的話題等。不過,這些文章和分析最後都流於表面——或者變成了純粹YY八卦文,或者是寶潔系自說自話的PR文,或者變成了對寶潔的聲討吐槽文,無助於讀者去洞悉商業社會本質與趨勢。
希望此文,能以最真實全面的內容、與中立客觀的態度,與各位分享——真正的「寶潔系」是怎樣的?寶潔系人才為什麼出走?他們進入電商行業後遇到什麼挑戰?他們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是什麼?寶潔系在電商行業的角色與價值?未來電商格局中的寶潔系會怎樣?1. 老中青3代「出走」的寶潔人人才出走,是每個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企業越大,出走的人才基數越大。而如今的寶潔,往往會被貼上標籤「人才流失之罪」。為什麼?並非因為流失的人才比例越來越大,而是因為顯露在大眾視野中的離職人員越來越多了。互聯網給了所有人露臉的機會,當老一輩出走的寶潔人還沒來得及享受互聯網的「透明化福利」;新一輩已經迫不及待的「露臉」了。所以,看起來好像一副趕集狀的「跳槽熱」。是的,如今活躍在電商行業的寶潔系人才,儼然已經有了老中青3代的架勢——老一輩,是指90年代最早一批幫助寶潔打下中國市場的人;而中間一輩,是指在21世紀初寶潔生意爆髮式增長階段出走的;新一輩,是指在如今寶潔生意挫折階段出走的新一代。雖然老中青3代都出自寶潔,但各有各的特點,不可統一標籤化。每一個代人的思維方式與行動模式,雖然都受到寶潔整體文化的熏陶,但更受到各自年代的生意狀況、組織氛圍、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的影響,甚至老中青3代內部也有互相不理解的情況。老一輩:開掘者老一輩出走的寶潔人,是最早一批幫助寶潔打下中國市場的元老級人才。當年尚處於寶潔開疆拓土的早期階段,僱傭的人才並不多,早期寶潔人「被迫」成了通才,擁有了白手起家的能力與思維。同時,老一輩寶潔人接受的是最純正的美國企業文化與技能培訓。當年最早一批被派到中國市場的美國人,擁有開荒拓土的能力與精神,他們用最嚴厲的教育,手把手的培養中國當地人才。所以,老一輩寶潔人身上的氣質與思維方式,與寶潔總部的西方人更為相似,對營銷也是發自內心的信仰——他們被稱作「最經典的寶潔人」。老一輩寶潔人的職業道路比較相似,都是美國式的職業經理人路線,先從寶潔跳槽至聯合利華歐萊雅等類似企業;然後伴隨著互聯網的浪潮,又投身於互聯網行業,仍舊擔任營銷或銷售高管,最終也有部分人走上創業這條路。中間一輩:乘風破浪者90年代末開始直至21世紀初的十年間,是寶潔的黃金10年——生意爆髮式增長,疆域版圖瘋狂擴充。同一時期的民營企業家才剛剛起步,寶潔壓根沒看在眼裡。黃金10年內的寶潔人,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們對自己和這家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在離職之後也更多的選擇了直接創業,很多人都選擇了互聯網電商的方向,這也是時代的風口。這一批乘風破浪的寶潔人,後來很多都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我們當年第一批進寶潔的人,壓根沒有那麼多部門支持,也沒有agency支持,所有的事情都幾乎要自己親自干。我們是市場部,可是還幹了供應鏈的活兒,在工廠和工人們一起同吃同住2個禮拜,就為了去qualify一個生產線……等等這些艱苦的工作,也恰恰培養了我們這一批早期員工「通才」的能力,讓我們不只看市場營銷,而學會從全盤生意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與運營品牌。——Joanna Wang, 阿里媽媽CMO
新一輩:拾穗者黃金10年後的寶潔,一面開始更為兇猛的擴招計劃,員工一屆比一屆多,部門開始極速膨脹;另一面,生意上又遭遇無數挑戰,有來自新新人類的需求挑戰,也有來自互聯網電商渠道的挑戰。這是一個尷尬的局面,生意挑戰與人才擴展本身就是矛盾的,必然會產生一個結果:人才出走。這些新一輩的寶潔系人才,在上一代人已經耕耘過的田地當中,成了拾穗者。電商行業截止目前為止,已經有了相對穩固的版圖,新進入者除了切分垂直市場外,就是去做大平台的邊角業務補充。也許是生意遭遇與環境變化,讓這些新一輩的寶潔人,比前輩們都更快的學會了「歸零」心態。畢竟寶潔所賦予他們的傳統生意智慧,在互聯網的新格局中,顯得有點捉襟見肘,甚至有點不知從何下手。2. 誰不想站在風口上?雷軍的風口理論,不僅點燃了整個互聯網行業,更催熟烤焦了整個中國商業社會。無數人前仆後繼的走向了互聯網,選擇了電商行業,夢想著能夠飛起來,或者先一步登上能夠飛起來的船。寶潔系自然也如此,選擇從相對「慢」的快消品行業,轉行進入「快」的互聯網電商行業,本質上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時代、更快的飛起來。這個時代中的人普遍有一種焦慮感——焦慮自己被時代拋棄、焦慮周圍人比自己更快一步、焦慮自己漏掉了什麼機會。這種焦慮感,促使越來越多的寶潔人,拋棄了原來的快消品行業跳槽機會,而選擇了互聯網電商行業。畢竟,誰不想站在風口上?但站在風口上,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對過慣了寶潔舒適生活的人而言,這種起於草根的互聯網行業,簡直是另外一個世界,挑戰很多:挑戰1:思維寶潔所代表的傳統快消業思維,與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從消費者/用戶出發,但思維邏輯上卻又完全不同:寶潔強調well-planned before execution(先制定完美計劃再執行),而互聯網是精益創業MVP的思維(先執行再逐步迭代直到完美)。很多人對TP(電商代運營)印象不好,覺得是刷單、促銷、以及行賄小二造就了TP繁榮。而我們期望,用我們品牌營銷的模式,用最正規化的TP運營方法,去真正的打造品牌,而非簡單粗暴地促銷品牌,去顛覆這個魚龍混雜的行業,去引導整個TP行業良性發展,去重新定義TP行業。——Eric Shao, SoWOW 創始人/CEO
可以發現,前者對消費者的把握,是通過前期的大量調研與寶潔內部論證;而後者對消費者的把握,則是通過產品本身的不斷試錯。這兩者之間雖然目的相通,但在實踐中千差萬別——前者的速度非常緩慢、而後者更追求速度;前者追求內部論證、而後者則直接把論證的問題扔給了消費者;前者追求論證的完美性,而後者追求先上船再買票。
所以,對於寶潔系人才來說,思維變化是最大的挑戰,如果思維沒有變,幾乎寸步難行,因為思維決定了後續的行動與關係。寶潔人進到互聯網行業,首先遇到的挑戰就是思維。這個行業的商業邏輯與思維方式,與寶潔不太一樣。寶潔人越快速調整思維,越快能夠融入互聯網行業。——Jerry Huang, 大眾點評網CMO
挑戰2:節奏思維的根本差異,決定了節奏的差異。寶潔一直被詬病「慢」節奏,而互聯網則一直被稱讚「快」節奏。
而節奏變化存在於從戰略、戰術、到執行的方方面面。比如,寶潔習慣於決策之前的完美論證,講究完善的邏輯與數據;寶潔習慣於每周每月看銷量或廣告反饋,一旦發現苗頭不好,往往要經過很長時間去論證與調整,而電商則是每日跟蹤、隨時調整、小步快進,等等。這些差異,本來無所謂好壞,因為很多是行業本身屬性不同所造成的。但對於跳入互聯網電商行業的寶潔系人才而言,這些就是「暫時性陣痛」了。進入移動互聯網電商行業的最大感受就是1個字 —「快」。互聯網行業是一個贏家通吃的行業,大家看到互聯網行業在這些年來發展的紅紅火火的,其實走進來看你就會看到,這個行業的競爭實在是太慘烈了。貝貝網是2014年4月份上線的,上線8個月後真實交易規模就已經做到垂直母嬰電商行業的第一了,成為了10億美金估值的獨角獸企業,大家都覺得非常興奮,也覺得可以休息一下了。
結果15年初過了一個年回來,我們的友商發起了促銷戰,好像一夜之間我們就不領先了,一個季度所有東西全變了。我們覺得特別恐慌,我們回顧我們的戰略和戰術,發現都沒有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放慢了腳步。所以我們警醒了調整,經過一個季度,我們在Q3又實現全面的超越,成為行業唯一一家單月交易額過5億的電商平台,真的是1個季度改變一個行業的格局,所以現在我們仍然保持捨命狂奔的速度。—Allen Jiang,貝貝網/米折網VP
挑戰3:文化很多人習慣於將寶潔文化,標籤成「陽春白雪」的象牙塔文化;而將互聯網電商企業的文化,標籤為「下里巴人」的草根江湖文化。
雖是戲言,但也有幾分貼切。畢竟寶潔是一家具有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百年老企業,也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且頑固的職業經理人文化,強調的體系化、邏輯化、專業化的職業素養,以及溫和、耐心、公私分明的性格氣質。並且,寶潔一直保留「校招人才」與「內部提拔」2大傳統,使得整個寶潔的文化非常單純單一。而大多數電商企業起於草根,企業文化的建設往往跟不上生意的發展速度,往往是邊干邊建制度、邊干邊完善文化。又因為電商行業本身競爭激烈、節奏飛快,很多企業內部都宣揚一種狼性江湖文化,每每到促銷節日前,全體人員做思想大保健,牆壁上到處貼滿了戰鬥標語,彷彿置身於一場革命戰鬥。而且,隨著生意飛速發展,大批量的外來人才空降,多元文化並存。無疑,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文化環境,給寶潔系人才帶來極大挑戰。挑戰4:工作方式工作方式是前3個挑戰的延伸。對於習慣於體系化和多部門支撐作業的寶潔人而言,他們早已熟稔如何在龐大體系當中,攫取自己想要的資源、取得不同部門的支持、調配大把的預算,從而推進整個體系往前走。而一旦進入互聯網電商行業,很多人馬上就要面臨「無體系、無部門支撐、甚至連預算都沒有」的情況,從0開始怎麼辦?而且往往要做的事情又相當緊急,根本來不及要資源要錢要支持,該怎麼辦呢?這是寶潔系人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挑戰。挑戰5:老闆在寶潔人思維中,根本不存在絕對的「老闆」。老闆只是一個屁股做的Position位子而已,至於誰來做?有沒有能力?做多久?有沒有老闆這個人?都不重要。反正大家都是職業經理人,彙報線上沒有永恆的老闆,只有永恆的工作。這家公司離開了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有本質性的影響,大老闆換了,也就是出個新聞而已。但進入互聯網電商行業,往往大老闆是「相對永恆」的,工作卻不一定永恆。老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性格稜角的人,不再是一個抽象的Position位子。那麼挑戰來了,能不能和這位老闆相處?能猜到老闆心裡想什麼?能做出一件讓老闆滿意的事情嗎?老闆招聘時說的挺好,要在他的企業建立寶潔那樣完善的制度,是說真的假的?如上這些挑戰,主要針對在互聯網電商企業中承擔職業經理人角色的寶潔系人才。還有一批人,是自己創業,他們所遇到的挑戰,和如上前4點是一致的,唯獨第5點挑戰,變成了「如何從職業經理人角色,轉變為企業主角色?」因為要自己承擔創業失敗的風險,必須要在保證創業這艘船不翻的情況下,與市場中的其他企業進行慘烈的競爭,他們面臨的挑戰比職業經理人更大更複雜。凱詰短短几年做到上市,銷售額4個億,今年預計增長50%,其實對我而言,創業本身的辛苦倒還是其次;最大的挑戰是「人」。作為創始人,如何能找到最合適也最優秀的人才?是我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我想任何一個合格的企業帶頭人,都首先要解決人才問題,搭班子,定方向,放權放手,才能讓企業更上一個台階。——Bill Xu, 凱詰電商,創始人
3. 人人都愛寶潔人?
寶潔向來被譽為是營銷界的黃埔軍校,整個市場中充斥著出走的寶潔人。無論是傳統行業,或是新興的互聯網電商行業,在過去十多年中,都比較鍾愛寶潔系人才,為什麼?原因1:基本素質比較強寶潔的人才選拔與培養體系所打造出來的人,幾乎一個模子出來——都具有極強的教育背景、學習能力、好奇心、以及相當強大的職業化素養與專業度——而這些,是任何一家想要穩定發展的企業所渴慕的人才素質。注意,是穩定發展,而並非開拓期。往往處在開拓期的企業,不太樂意招聘寶潔系人才,因為這並非一般寶潔人擅長的領域,他們更擅長從1到100的打造品牌,推動企業穩定發展,不太擅長從0開始。所以就算招聘進來寶潔人,也容易被詬病「眼高手低」,其實很多時候,並非人才本身眼高手低,而是平台沒有到能讓這一類人才踏實做事的階段。當然,寶潔系人才普遍也不會選擇這類開拓期的企業,除非是自己單幹。學習能力強是寶潔人身上的共同點。互聯網行業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鮮的知識湧進來,沒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是不夠的。而寶潔人的好奇心與學習能力,在這個行業是非常有優勢的。——Bill Xu, 凱詰電商,創始人
原因2:強大的體系化思維寶潔有一套完整的品牌管理方法、與生意管理的思維體系,這套經過歷史檢驗的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在紛繁複雜的信息流當中,迅速捕捉到有效信息,再經過系統處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這就是無數民營企業(包括電商企業)希望從寶潔系人才身上學到的內容。
早年間,有許多寶潔人轉行做諮詢,就是賣寶潔這套體系化思維給各種民營企業老闆。企業家當然不滿足於只是外部學習,而更渴望用人才引進的方式,直接搬過來這套體系。當然,最終實踐的效果,因企業而異。寶潔的經驗教會我透過紛繁複雜的行業快速發展、競爭,去看到商業模式以及用戶、行業需求的實質,如何營造一個產品,如何營造一個模式,一切取決於OGSM和WHO WHAT HOW的framework,這樣的思考模式可以讓我們跳開每天在看的獲客成本、流量、競爭對手的各類新鮮嘗試,而把目光聚焦在模式和用戶的核心。——Eric Zhang,1號葯網VP
原因3:營銷本能營銷對於寶潔人而言,幾乎是一種本能。每個經過系統訓練的寶潔人,無論是哪個部門,都下意識的追求品牌營銷。
而互聯網電商行業,長久以來被認為只是一個賣貨渠道,當這個賣貨渠道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時,電商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品牌營銷」的問題。而寶潔系人才身上所天然具備的「 營銷本能」,無疑對電商企業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人認為電商只是個渠道,阿里只是個賣貨的。但並不是,阿里正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營銷生態,在這個生態中,是可以打造品牌、孵化品牌的。而讓電商從單純的渠道平台轉化為營銷生態,就是寶潔人能夠發揮價值的地方。——Joanna Wang, 阿里媽媽CMO
原因4:團隊管理技能寶潔非常重視「團隊管理」與「領導力」培訓,內部每年花費巨額資金對員工進行培訓,而且每一個級別的員工,所接受的培訓有所差別,類似於大學升級一樣(「寶潔大學」)。
這些日復一日的培訓,鍛鍊出一批又一批職業化的領導者——比起個人英雄主義,他們更關注團隊的協同作業;比起個人競爭,他們更關注團隊的共同成長;比起個人所收穫的榮譽,他們更關注團隊整體的榮譽。他們更懂得團隊管理的各項節能——這對每個成長中的企業都有致命的吸引力。當然,也有人詬病寶潔人在別的公司,並未表現出色的領導管理能力,這是為什麼呢?往往,這並非因為技能不強,而是因為思維、文化與性格原因。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矛盾,一個人即便技能再強,如果思維沒有轉變過來,也並不適應互聯網電商企業的文化,又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寶潔人身上固有的傲氣性格,可能壓根等不到展現出色的管理能力,就已經捲鋪蓋走人了。寶潔的工作經歷幫助我的管理知識和技能變得更加職業化,這讓我在極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電商公司中能夠更快更容易地帶領來自不同領域和職能,純互聯網背景的團隊和合作夥伴,同時有著大比例的90後的年輕人一起戰鬥。———Allen Jiang,貝貝網/米折網VP
原因5:單純寶潔人身上普遍存在一種「可愛的單純」。一方面是因為寶潔的選拔體系所天然篩選出來,另一方面是寶潔文化培養出來的(天天被寶潔教育「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
這種單純是指,對人對事的理解比較單純與書面化,以及對夢想的單純執著追求(偏理想化)。為什麼說這種單純很可愛?因為商業社會,魚龍混雜,人來人往,皆為利也,突然出現這麼一幫子相對單純的所謂高級人才,對於企業主而言,無疑是一種寶貴的財富。當然,如果企業對這種單純處理不當,或者看不慣,簡單標籤化為「幼稚」,那大家的結局都不太美好。如今,也出現另一種趨勢,有些企業拒絕接收寶潔系人才,一般都是因為這個企業文化與寶潔系人才確實很難匹配,導致寶潔人留存率較低,但並不一定意味著這家企業不善於用人、或者寶潔人能力不行——輕易不要上綱上線,還不到價值判斷的層面,只是簡單的互不匹配而已,就如同人與人的關係一樣——你也許很好,我也還不錯,但就是不匹配,而已。還有一種有趣的情況,老一輩寶潔人嫌棄新一代寶潔人。這往往是因為,老寶潔人遺憾地發現,年青一代寶潔人身上,缺少了老一輩人的全面技能與艱苦奮鬥的心態。但這也許是整個時代的變化所引發的,並非寶潔的獨有問題。現在寶潔分工越來越細,新一代寶潔人越來越像是螺絲釘,眼睛只關注自己手頭上的活兒,眼界與能力可能都大大不如老寶潔人,這也是跨國企業變大之後的必然結果吧,其實十分不利於年輕人未來的成長。——Joanna Wang, 阿里媽媽CMO
4. 未來新世界
越來越多的寶潔系人才在跳槽時,選擇了互聯網電商行業,是因為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光明未來。但到底未來新世界長什麼樣?寶潔系人才在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這個世界上,最難的是預測。對電商格局的未來預測,誰也說不準,但目前已經有一個基本共識——互聯網電商已經基本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下一步的商業格局,基本是在現有的基礎設施基礎之上進行構建,具體體現在3個主要趨勢:趨勢1:電商Social化一方面,傳統以流量為主導的電商模式越來越難做,成本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新媒體的爆髮式增長發展,為電商提供了新的入口,基於網紅和內容的電商平台與品牌,開始帶領新一輪的電商發展。如今的電商平台,越來越不甘心只做一個賣貨渠道了,紛紛轉身做內容、捧紅人、做直播,電商越來越Social化。而另一方面,Social也越來越電商化,過去品牌對新媒體營銷的要求不涉及銷售,而現在紛紛要求刺激電商銷量,更加簡單粗暴。趨勢2:電商社群化電商在慢慢從「物以類聚」轉變為「人以群分」。已經有十幾年經驗的老電商用戶,以及誕生於互聯網時代的新新人類,都在不約而同的追求更個性、更有差異的需求,而這些細分需求將會由更深入洞察某一類用戶群的平台/品牌去滿足。趨勢3:全渠道未來將不會存在純粹的電商品牌/平台,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在向電商轉型,而電商品牌也在探索線下體驗,未來將會是一個全渠道營銷與流通的時代。如上這些趨勢,都對現有的電商企業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電商企業無不希望尋覓到更懂消費者、更懂營銷(尤其是新時代的互聯網營銷)、更懂得全渠道操作的人才——而這,正是寶潔系人才的機會。而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也已經證明了自己在電商行業中獨一無二的價值。2016年5月14日,杭州希爾頓酒店,寶潔校友會電商主題峰會召開。當今商業社會流行各種類型的企業家或高級人才組織,但一般都是基於同一學校、或同一行業的鬆散聯盟,但寶潔校友會卻是商業社會的「奇葩」組織,它是基於企業的緊密聯盟,連接所有離開寶潔的人才,並每年定期組織聚會活動,至今,寶潔校友會已經成功連接了近1500名校友,也成功舉辦各種類型的商業峰會。2013年,寶潔校友會會長黃勇與鐘鳴等,還專門成立了寶捷會創投基金,第二期資金規模達2.5億,投資方向以消費、營銷服務、電商為主,並積極服務於校友創業項目。對於寶潔系人才而言,寶潔校友會像是娘家,也像是孵化器,一年幾度的校友聚會連接了散布在不同行業的人群,以及同一行業不同產業鏈上的人,大家能夠在這個平台上相互交流、探討、連接,與孵化。而寶潔系人才在各個其他平台的成功發展,背後離不開寶潔校友會如此強大的組織支持。而這次電商主題峰會,主題叫做「智慧·全球·分享」,寓意顯而易見。5. 寫在最後讓我們把眼光,從當下的互聯網電商行業,轉移到整個人類歷史的維度上,可以發現,人類文明的數次迭代,包括中國5000年歷史文明的迭代,無不是通過「交融」來進行——民族之間的交融、文化之間的交融、血統之間的交融、科技之間的交融,才造就了今天的美麗新世界。而「出走」的寶潔人,與現如今「進擊」的電商人,也正在進行一場電商行業的交融革命,讓我們來一起見證,這場千載難逢的交融,是否能創造出新的火花、衍生出新的商業價值!總結:寶潔系在電商(部分名錄)備註:如上僅僅是部分名單,因我工作繁忙時間緊張,無法一一整理於此,等日後有機會再整理更多寶潔系人才的明細情況給大家。最後,這篇文章歷經1個月,幾經修改,相當折騰,一切辛苦,只為最客觀真實的反應真相。感謝寶潔校友會幫助我聯絡採訪人,感謝對此文內容有貢獻的個人,排名不分先後:- 寶潔校友會,會長York Huang,組委會成員Joanna, Alex- 凱潔電商,創始人Bill Xu- 阿里媽媽,CMO Joanna Wang- 1號葯網,VPEric Zhang- 貝貝網/米折網, VPAllen Jiang- 大眾點評網,CMO Jerry Huang- SoWOW, 創始人/CEO Eric Shao曾經被營銷教科書作為「多品牌營銷」經典案例的寶潔現在一臉懵逼,銷量下滑,媒體唱衰,消費者嫌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是品牌知名度不夠嗎,下圖是寶潔的一些品牌,隨便一個都是地球人都知道吧。渠道不行嘛,也不是啊,賣場裡面各種鋪貨、促銷,消費者完全可以輕鬆 touch 到。
但是這都不能阻止,寶潔現在成為了一個知名度很高,隨手可以買到,但是你越來越不想買的尷尬品牌。
我覺著問題有兩個:
1、寶潔產品的核心賣點和現在的主流消費訴求越來越背道而馳;
2、寶潔的營銷渠道越來越 touch 不到現在的主流消費者。
詳細說說:
1、寶潔產品的核心賣點和現在的主流消費訴求越來越背道而馳;
提到寶潔的爆款品牌你能想到什麼呢?
舒膚佳---愛心媽媽,呵護全家。(主打「除菌」)
海飛絲---去屑
汰漬---有汰漬,沒污漬。
寶潔的產品都呈現出了一種強烈的「只打基本功能」和「只對媽媽說話」質感。
寶潔到現在還認為消費者洗頭就是為了去屑,洗衣服就是去污,洗手就是為了除菌。
而且寶潔只願意和媽媽溝通,比如舒膚佳,「為了孩子的健康(各種細菌),作為一個負責人的媽媽,你得買塊舒膚佳。」
在上個時代這個套路是完全行得通的,因為那時候大家對日化產品的要求低,並且購買主力就是媽媽群體,所以寶潔的銷量一直很 ok。
but 現在時代變了,市場趨於飽和,基本功能是每個產品都可以滿足的,消費者開始注意品質和差異化的功能。現在的產品,要有一個獨特的賣點要小眾要有逼格,比如悅詩風吟,「女神必備私品,來自濟州島的國民小清新」、Moist Diane(黛絲恩)「無硅油·精油洗髮護髮」,再搭配文青女神田馥甄的「愛到底是什麼?」TVC,那種文藝·性冷淡的風格,簡直不要比寶潔旗下這種主打「去屑」等基本功能的直男產品強太多。
另外家庭的概念正在瓦解,最典型的是在一線城市,越來越多的單身,越來越多的丁克,家庭成員的數量越來越來少。「媽媽」這個群體正在「消失」。就算是已經生娃的女性,也不會像之前一樣把自己鎖死在「媽媽」這個認知上,而是更多強調自我的價值。
在品牌宣傳上,寶潔也是吃死了媽媽這套。從奧運「為媽媽喝彩」到「媽媽的孩子,孩子的媽媽」,萬年不變的主旋律。。。你看了也許會很感動,但是在消費決策的時候,你還是不會買,因為我不是媽媽。
寶潔和消費者完全不在一個頻率上溝通。
2、寶潔的營銷渠道越來越 touch 不到現在的主流消費者。
資訊的傳播越來越碎片化,主流消費者的獲取資訊的媒介從報紙電視,到社會化媒體和視頻網站。時下的年輕人會看《跑男》《我是歌手》、愛奇藝的《奇葩說》和各種泡菜國歐巴。但是這些新型的媒體很難看到寶潔的身影。反倒是想立白這種國產品牌的「立白洗衣液,洗護合一」冠名的《我是歌手》讓人有點印象。
當然寶潔現在也開始關注這些新媒體,但是問題1依舊沒有解決,在《奇葩說》出現的海飛絲還是再打去屑,愛奇藝的貼片廣告還是主打媽媽,根本無法和年輕人產生共鳴。
對比最明顯的就是,我的爸媽依舊是寶潔最忠實的消費者,但是看了一眼我的浴室裡面的產品,真的已經找不到寶潔的影子了。
本文由『別讓運營不開心』知乎專欄和微信公眾號(bryybkx)獨家原創發布。
日化產品的特點是低技術,同質化。
比如洗髮水,就是把表面活性劑和香料和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放在桶里攪拌攪拌。對,它主要的生產工藝就是——攪拌。成分任何一個化工專業的畢業生都能搞定。所以,寶潔的產品跟其他任何競爭對手的產品都不會有太多的區別。寶潔,其實是一家廣告公司。PG靠廣告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如何利用傳統媒體廣告推銷產品方面。PG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歷史和經驗,碾壓競爭對手,特別是90年代中國的菜鳥對手。比如現身說法式、專家證言、功效對比、免費試用、區域試驗、優惠券等等,一整套武器,搞得爐火純青。但是,05年之後。互聯網的普及對傳統的廣告行銷手段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寶潔的那一套傳統廣告行銷經驗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失效了。報紙雜誌沒人看了,電視影響力也大不如前。互聯網改變了整個廣告業。寶潔這種靠巨額傳統廣告投入行銷產品的手法已經過時。消費者獲取產品信息的渠道變得多元化,信息爆炸讓廣告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所以,寶潔開始一蹶不振。寶潔不缺錢,不缺營銷投入。但是如何把這些投入轉變了銷量的提升,寶潔失敗了。迷惘了。他之前大量的手段和經驗無效了。所以寶潔也開始衰落了。飄柔是洗頭水嗎?NONONO,是洗腦水。但是現在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太豐富了,很難被洗腦了。怎辦?答案:不知道。===========當然,有人提到品牌和產品老化也是一個問題,但並不是寶潔的最致命的問題。7月18日,入職某快消企業4周年,如果說我最大的感悟:因為互聯網企業的觸及和競爭及營銷方式的變革,傳統快消行業從未如此艱難以寶潔為例12年找工作的時候,寶潔在暨大的宣講會人山人海。無數認識不認識的同學都發誓賭咒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去寶潔。而現在,大量以寶潔為代表的曾經的最佳僱主讓位給了互聯網企業。當12、13年華為標誌性的把本科應屆畢業生起薪調到9000元/月,剛剛好超過寶潔的時候,我認為那就是全社會人才流動的標誌性時刻。最優秀的人才應該去互聯網行業,在風口上借力起飛。這是這個時代目前最大的技術和商業的變革。傳統快消行業也要擁抱互聯網,自我革命才能續命。但革命何其艱難。為何要說艱難,以我個人為例去年我負責公司的電動牙刷產品的開發,作為一個痴迷於造物的人,我在產品和行業上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去認知和創造。我考察了全國最具代表性的電動牙刷代工廠。也許電動牙刷是快消品裡面最具互聯網基因的產品,也可以說電動牙刷是電器裡面最有快消基因的產品。但這個產品也讓我感受到了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差距。之前說到轉型艱難,艱難一,產品開發思路差異大互聯網企業的思路,我的揣測是【接受不完美,先上線,然後迭代升級】但傳統快消企業的思路,更多是基於市場營銷理論,做好行業、競品、消費者分析及測評再定奪。所以我看到代工廠展示了很多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生產的電動牙刷,但我們。。。。。。艱難二,財務制度差異大舉例,一個成本在100塊的電動牙刷,也許讓傳統快消企業來做,定價要到1000塊,而對於一個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可以賣到200塊甚至99元,因為產品的消費周期在互聯網企業看來可以拉得很長,甚至是不斷重複的,用戶本身比一次性購買行為更具有收益價值。【買電動牙刷的用戶,一般消費力較高且相當一部分有口腔問題或具有口腔保健意識,那麼我可以和牙科診所合作,推送廣告給到消費者,這也是收益】還有一部分互聯網企業完全是以量取勝,一隻電動牙刷賣到30元/支還包郵。【在寧波有大把這樣的企業。一個單品月銷幾萬支】面對上下夾擊的互聯網企業,傳統快消企業的產品如何定價,如何推廣投入,簡直無法想像。艱難三,整合營銷完成渣整合營銷這個詞的含義從未如此具有目的性和實用價值。傳統快消企業整合營銷玩成渣,互聯網企業整合營銷完成渣,這裡是兩個極端,一個弱成渣,一個把這個遊戲虐成渣。同樣的事件營銷,互聯網企業從KOL的發聲到消費者自創熱點和傳播內容再到用戶購買,再到用戶體驗,然後內容再創造,再傳播,再購買。等等。傳統快消行業是什麼呢,記者最重要!記者最重要!記者最重要!登了幾家報紙,寫了幾篇軟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等等。可以說傳統快消企業在整合營銷上是化石級的老古董,在觸及消費者和讓消費發生的閉環思路完全沒有。高下立判,怎麼競爭。艱難四,消費者選擇更多更易當消費者能看到所有選擇的時候,歷史累計的優勢將不再。所以,細分市場會爆發,主流市場因為消費升級也有顛覆的風險。當任何快消企業能夠無或低成本的把產品送到全中國線下任何一家零售門店或者在消費者手機上真實清晰有誘惑力的展示的時候。渠道優勢這個詞的含義已經發生改變。「農村包圍城市、得KA者得未來」等思路在工業時代跨越到信息時代的時候已然失效。更了解消費者、更差異化的產品、更具有場景需求共鳴的傳播,讓營銷完全變成社會學。等等,艱難無比
你沒錢的時候在河裡洗衣服,用著不知名的肥皂。你有錢的時候開始用洗衣粉買洗衣機了。但是你有富裕的錢的時候,你會買2袋洗衣粉,用一袋扔一袋嗎?快消品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階段其實是中國人從沒錢到有錢的階段,市場從無到有。但是現在很多人從有錢開始邁向有富裕的錢了,也就是向中產階級邁進了。但是有錢了大家還是用一包洗衣粉,但是要不傷害衣物,不傷害手。有錢了你不會一次刷牙同時用2個牙刷,而是開始琢磨買電動牙刷,漱口水了。有錢了,大家渴了還是喝一瓶飲料,但是可能不是碳酸飲料,要改成真茶真檸檬了。更好的品質,更具個性化等等,這才是現在的需求。所以快消的增速放緩,或是衰退我認為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未來有很多小品牌的機會。
首先作為一個在快消品行業的從業人員,非常感謝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區域代理商,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寶潔自身的問題,而是市場變化的必然結果。 我們先來看寶潔公司的業務員的銷售步驟:1.訂立訪問目標; 2.客戶營業場所的觀察;-用觀察技巧進行客戶滲透 -察看我們產品的貨架展示、分銷、助銷及貨量等; -競爭對手的情況;3.銷售演示,達成我們的訪問目的;4. 收款;5.助銷:張貼廣告宣傳;培訓客戶有關人員產品知識; 6.記錄和報告:記錄每次拜訪的結果及機會;填寫每日訪問報告;7.分析、回顧訪問過程,總結得失。實際上寶潔的所有在傳統渠道的銷售都是通過人來完成的。每個業務員的素質以及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市場對於寶潔的接收程度也是不同的。另外寶潔的產品價格也是在上漲的。2016年基本上是一場促銷大戰。行業目前面臨著整體的行業壓力,這是一種「集體性困惑」。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行業封頂:所有行業銷量均出現銷量下滑。 2.廠家加壓:廠家加大對代理商壓力。銷量下滑,費用上升,利潤下降。 3.公司化困境:傳統管理模式不再適應80後、90後。 4.電商打劫:淘寶、京東C端後,B端再次打劫。這些是經銷商群體的共性問題。
一群不明真相的群眾啊。寶潔衰敗?哈哈哈!那其他日化已經死光了吧,蘋果快倒閉了吧。就像0708年嘲笑巴菲特的人一樣吧。當時巴神也被人說落伍,跟不上時代,等大潮褪去的時候大家發現自己才是光著屁股的就都不說話了。至少從財務上寶潔還是無比健康的,Q1的利潤還在增長。放眼望去哪家企業有這樣的利潤率和現金流。一些小眾品牌的增長很多時候都是曇花一現,再過5年,你們都會忘掉的。當年雕牌洗衣粉不也和汰漬打得難解難分,現在你們還記得它?現在哪都在放水,錢太多,催生了一些看似不錯的小品牌。等過兩年潮退了,你們就都看明白了,這才是做一家百年企業的正道。真想研究寶潔,從看年報季報開始,那裡的信息的準確性比你道聽途說或者你的感覺都要準確。然後把眼光放長遠一些,2000前後寶潔也不好過,後來不也走出來了。有不同意見的我們3、5年後再看!
做為普通消費者沒感覺保潔有衰退,不能說一塊大蛋糕被別人吃掉幾口就是被蠶食,就一定會被吃死,換句話說他要是誰都不準吃那才有問題,有關當局就要約談了,搞不好和谷歌一樣被奇葩的清出中國市場。保潔產品線做的廣,國外據我了解還不只攻日化產品,在國內品牌公信力是培養了幾代人形成的共識,這不是什麼奇怪的硅膠毛牙刷能覬覦的。而且我不認為他打算走高大上路線,這定位蠻對路的,社會結構總體是中端群體佔大多數,這些人可以買一百多的進口洗衣粉或洗潔精嘗鮮,但不會指著高價貨過日子,幾百幾千的美容產品跟法國一些大牌爭也沒必要,畢竟雅詩蘭黛也沒想跟你爭洗衣粉市場不是?至於消費水平上升的群體選擇空間也多是轉向更高端檔位,然而這部分品牌仍然不是本土品牌掌控的。化妝品不提,超市貨價上價格更高的洗髮水,嬰兒用品哪個不是日本徳國進來的。讓消費者用這個價錢去買本土品牌?呵呵。在我看來外來品牌消費了本屬於寶潔市場的部分上升人群。玉蘭油我學生時代軍訓時防晒天天用,那效果一個月後眾女生都感嘆不已,當然本人膚色本來也淺,這牌子我媽至今在用,當然我已不用接受日晒考驗於是轉向更高端了。如果真有心在超市隨便翻過一樣日化品會發現這些個牌子其實都在保潔旗下。小品牌的春天是必然的,但由於信仰缺乏問題發展存在先天缺陷,我對這些牌子的信任度不及外來品牌。人啊,還是要有些信仰。
寶潔在中國美容美髮和個人護理市場的市場份額仍排名第一,但是逐年下跌,而在居家護理市場也出現了大幅下跌,衰退的趨勢已經顯現。
最近讀到一篇關於寶潔的文章,講的很透徹,鏈接稍後貼上,侵刪。
產品規劃落後於市場需求的變化:消費者開始關注更有生活品質的高端產品,而寶潔產品規劃的重點還停留在滿足大眾市場(追求性價比)
·
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越發關注生活的品質,特別是要滿足自己的生活品質。他們開始注重自身的健康、與自身的適應程度,以及對生活環境的環保。而與生活品質密切相關日用品,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關注。
·
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也有了變化。對品質的需求導致消費者更願意花錢去獲得健康與舒適,而日用品的價格也是消費者完全可擔負的。
·
寶潔的產品定位仍是大眾產品,其產品的售價與市場均價相當,追求的是滿足大眾市場的需求(高性價比),無法滿足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高端化與定製化的需求。
品牌升級規劃的失靈:母子品牌策略,定位模糊
·
寶潔自然也是看清了形勢,也推出了高端產品,但是其品牌策略出現了失誤:將高端產品捆綁(例如,飄柔倍瑞絲等),在單一品牌下,導致市場對其認知混亂,反饋一般。單一品牌很難承載太多的概念和新產品。
管理層應對市場變遷的反應過於緩慢,不及國內本土品牌
·
作為大型跨國企業,決策鏈過長,導致海外的管理層應對中國市場變遷的反應過慢。這與本土品牌的做法截然相反。
沒有在產品與品牌兩方面規劃的支持,導致寶潔在國內的營銷端也缺少發揮空間
·
因為缺少對國內市場的理解與快速反應,進而導致寶潔缺少在產品與品牌的升級。失去這兩方面的支持,使得寶潔在營銷端能發揮的空間略顯局促。相比競品而言,較為傳統,無論是在傳播渠道的選擇,還是在內容的影響力。
時代,命運。
謝邀,是因為當初在雲南白藥賣過衛生巾所以被邀請了么。一個賣衛生巾的美男子的趕腳。
對於寶潔,首先是無上的尊敬,一個把品牌細分,全球化還有數據營銷玩到極致的巨頭企業,他是工業化市場運營的極致,聯合利華在我心中一直沒有寶潔地位高,純個人觀點。只是時代變了,美國和中國是兩個變化最快的市場,其中中國的大幅度消費方式,消費者意識的改變更是裂變化的。新的名詞是:互聯網化。這個市場也變的互聯網化了。從業以及後期從事了男性-飛機杯的經歷(這個是我個人的一個產品類新的嘗試)以下:1、快消品還是與人口正向的市場容量,而中國(消費)人的逐漸減少(老齡化的使用,尤其衛生巾絕經了,你考慮吧),市場容量一定是逐漸降低的,除非有非常大的品類出現,不過這種可能變的越來越小了,這個是工業全球化的尾聲的證明。2、數據化營銷是寶潔的最強工具,但那是工業化消費市場,現在已經互聯網化,這個我再次重申,現在的數據,一方面是所謂的大數據化,一方面是社群數據,另外就是消費不可控性,最後的不可控性的解決方案是:要不就是柔性供應鏈的C2B,要不就是選擇合適的產品,通過大的渠道,做細。這是個分散個性的時代,垂直領域已經垂直的不能再垂直了。消費趨勢:關於趨勢,這個就是消費者研究的問題了,目標客戶在哪裡,個性化的產生,導致目標客戶標籤的多樣性史無前例的需要被滿足,但是整體無非三種:1、性價比極高,可以充分滿足基本需求,2、高價值,高品質的高級貨,3、定製化的產品。在快消領域,私認為不上不下終究會死,這個也是《定位》所說明的。關於挑戰,:因為個人的學歷是物流管理,還有從事經驗,回到本質,快消品甚至產品還是不會離開4p原理,在這這背後的是供應鏈把控的基礎,我們的供應鏈工廠是否能做到柔性快速反應,我們的產品是否可以優化到極致,我們的渠道是否直接, 中間的耗損以及品牌價值是否與用戶共鳴,這些在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挑戰就是每個人的需求都被無限放大,被無限報道,無限關注。我們的用戶從未如此直接接觸。對於傳統企業,如果通過新的接觸平台,更好的明確粉絲,用戶,潛在人群的區別,並分別發散,更多的布局上下游對於新創公司,是否能看到差異化,是否能明確:產品只是粉絲用戶經營的載體以及敲門磚,我們現在的市場已經是一個所謂的流量市場,用戶的根本運營關聯才是企業最大的價值所在,產品只是載體,只是我們要用什麼樣子的產品結合何種的企業情感去獲取用戶。產生了長期互動,從而獲取更多商業可能。寶潔必然衰退,這是市場以及社群還有歷史發展決定的,凡沉重必輕浮,凡多領域必盲點不可及。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差的時代,每一個人在這裡都會有相應的作為,只是你是否能夠看到這個市場,和你的位置。核心競爭力就是那種我給你,你不可能拒絕,想找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姥姥~我就是這麼傲嬌one piece是存在的~~~完結。ps:已經在做中高產階級的創業項目了。這種快消品,還是交給巨頭吧。回答結論:目前的確在低谷時期。
表面上而言,無非就是產品、品牌、渠道三個原因。產品創新:產品本身要好。1)最近5年引入的新產品本身不夠好,比如棉柔表層的衛生巾、中高端牙膏、護髮素、高端紙尿褲等,5年來這麼多新品除了汰漬熏香這一個系列其他都不敢說成功;2)為了縮減成本,產品品質對比國內玩家沒有以前那麼大的優勢了,比如紙尿褲。品牌形象:消費者還要覺得好。1)品牌形象老化貶值,沒有抓住新一代年輕、富有的消費者(洗衣液、棉柔/夜用衛生巾、進口紙尿褲、最近的無硅油洗髮水)的未被滿足利益訴求點,2)媒體投入重視線上傳播的時機太晚,手段也不夠高明高效,畢竟在新媒體方面還是新人一個。不要因為現在市場狀況去倒推寶潔沒有好的產品,現在流行的無硅油洗髮水寶潔早就有了,伊卡璐你知道嗎?用一下碧浪就知道什麼是好洗衣液了。分銷渠道:在商店裡輕易被購物者選到。1)市場價格不穩定是最大的頑疾,渠道中間消耗太大,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的分到的利潤都更差了,被不必要的一些批發商拿去了利潤。沒錢賺就不要想合作夥伴幫你覆蓋和維持貨架了,都不是義務的是要共同創造價值的。至於說投的錢更多了反而大家分到的錢更少了,中間的錢又是怎麼漏掉了,就是一個大問題了。2)至於說電商、便利店、化妝品店這些新增長渠道轉移消費,倒是其次了,只要產品對價格對,適應是必然的。三個因素都具備的話一定可以在日用品的市場上成功,能夠具備兩個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聯想一下本土品牌就知道了),如果只有一個的話基本就死翹翹。而三個因素中渠道已經是個不利因素了,那麼需要期望產品創新和品牌形象都要很成功,才不會弄砸事情;而中國旗下二十個品牌幾百個系列,又剛好人無完人...
以上癥狀都是3-5年前就基本註定的,因為問題更多的原因還是在寶潔內部決策流程,做事情周期長(換個瓶蓋要1年)、職業經理人任期短、全球-地方的委託代理問題等等~所以你能看到做日化的外企最近都不好過。等它把內部的事情理明白了轉頭成功了,此消彼長,現在的很多問題以後就不會當被做一個問題討論了。
我不認同互聯網時代長尾效應會導致大眾消費品衰落,更可能是長期共存,大公司讓出來高利潤率利基市場給小品牌(行業門檻低,大公司掉頭速度還沒新公司進入的速度快),但仍然會有供應鏈、媒體、渠道的規模優勢來支撐大眾品牌,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就洗個頭的事嘛,要那麼多選擇幹嘛呢,大品牌還是能通過幫消費者簡化選擇來創造價值的。你說未來趨勢怎麼樣,如果你要長期投資而寶潔中國是一個單獨股票的話,那麼現在正是買進的好時機。
利益相關:服務於PG。謝邀
大象要跳舞
啟動比較慢沒數據支撐,憑一個c2f就能預測一個日化巨頭的衰敗,這也太能扯了。最後幾個個性化,定製化,細分化,這個確定是用在日化行業么?如果說是家電、智能手機,或者還能忽悠下
毫無疑問,寶潔和聯合利華這種快速消費品公司正在經歷一場挑戰,雖然目前還沒有品牌有超越他們的趨勢,但是數據也可以證明它們的市場佔有率確實下降了。總結下來,「消費者注意力」和「購買便利性」優勢不在,和轉型很難,是我認為快速消費品巨頭衰落的三個根本原因。1.消費者購買心理變化過去大眾對於品牌的認識渠道絕大部分是電視廣告,影響決策的因素很的程度上是認知度還有價格。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能力也提升很大,價格(性價比)已經不是影響人們購買決策的決定性因素。正如小米的「口碑營銷」和「參與感」,隨著人們了解產品的渠道增多,產品的質量、口碑的好壞、參與度成為人們購買時考量的標準。營銷手法、渠道增多,更多商家通過社群等其他方式發展了口碑和用戶參與度,寶潔的份額被搶不奇怪。2.購買便利性優勢不在過去用戶購買快速消費品大多是在超市,而隨著電商的發展,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早已培養起了用戶的在線購物習慣,更多的企業還在做垂直領域的電商,人們購買快消品非常方便。也許曾經寶潔等大企業可以通過花高價購買超市展位的方式獲得用戶芳心,而現在隨著一大批中小企業的崛起,人們可以輕鬆的貨比三家,中小企業也有機會。3.轉型很難首先,像寶潔這種老企業,公司的內部組織架構也已經在這種模式下優化了半個世紀以上,組織架構、經營模式、渠道等等早已形成規範,調整變化並非一時之功。
其次,當前快消品巨頭的掌權者絕大部分是70後,或外國人,要他們理解年輕的群體和文化是很困難的。
IBM的前CEO郭士納曾寫過一本書,叫《誰說大象不能跳舞》,而現實情況是,大象要跳舞,比一隻螞蟻要難得多得多。
綜上,我認為消費者購買心理變化和購買便利性優勢不在和轉型很難是快速消費品巨頭衰落的三個根本原因
海飛絲、飄柔.....過了25歲就沒有用了,不知道除了能純純的洗頭髮還有什麼功效,現在喜歡選一些味道特別、無硅油、加精油、洗髮沐浴二合一、無淚配方、水果香味。。。等等的,海飛絲飄柔太基本了,而我的要求卻提高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雅漾噴霧的成分只是水和氮氣,300ml賣180rmb還很受追捧這一現象?
※為什麼海底撈不打廣告?
※從蘭蔻事件看,品牌應該如何聰明地選擇代言人?
※小米如何擺脫早期負面口碑的?
※夢露內衣的商業模式是否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