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效的提高德語聽力水平而非德語考試聽力水平的方法?
我是一名大四在讀本科生 去年幸運的過了德福 但是覺得自己聽力水平很有限 聽廣播節目和博客感覺聽不下去 有沒有什麼可以推薦的方法?是否還需要聽寫這樣的手段?我試著看zdf ard的節目 可是很多時候沒有德語字幕看起來還是很費勁。。我很喜歡heute show 但是實在是聽不太懂 跪求各位大神指點迷津!
我喜歡這個問題。學外語本來就不應該奔著考試去。學外語本身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學外語做好「循序漸進,聽說領先,日積月累,熟能生巧,輸入輸出充分」 二十二字訣就差不多了,加上樂趣和成就感就完美了。
很多同學沒有注意「聽說領先」導致聽力(嚴重)滯後,我表示非常痛心。如果一篇聽力文章( 一般是不太書面的)聽一遍基本沒聽懂,而看稿的時候正常速度閱讀一遍基本看懂了,那這聽力就滯後了。聽力存在困難,如果不考慮生詞,不外乎四個方面的問題:一、聲音信號捕捉得不好,二、有不翻譯就不能理解的習慣,三、熟練程度不夠,四、知識背景不足,主題是陌生的領域。
第四點不是聽力本身的問題,那樣聽不懂是正常的,因為看也看不懂。其他三點越早改進越好。其實從學外語的第一天開始,就應該追求每一次的聽力全部要聽懂,課程體系設計的就是讓你聽懂的,為什麼不去聽懂呢,不然什麼叫「循序漸進」呢?很多人似乎不明白這一點,以為聽力是到某一個時期才開始抓的,嚴重滯後了,欠了無數的「賬」,考試要考聽力,才開始考慮「我該怎麼提高一下聽力呢」。還有很多同學在內心深處覺得聽力很難,慢慢來,先提高閱讀能力再說。其實如果訓練方式正確,聽力是聽說讀寫中最簡單的,與說和寫相比,聽可以說是被動的,容易;而和讀相比,口頭的東西比書面的內容又要簡單。口頭的東西能有多難,大家說母語的時候句式和內容有什麼難的嗎?有一些和德國人結婚的中國人,經常耳濡目染,日常聽說基本不存在問題,但是要閱讀點小說和專業書,立即困難就出現了。聽是四會中最容易突破也最應該先突破的能力。
如果聲音信號捕捉得不好,那可能有自己本身發音的問題,而如果發音有(大)問題,一般是由於聽力本身有問題。是不是有點繞?發音發不準,主要是因為聽音就沒聽准,不能起到校準的作用,導致用漢語「近似的」音去替代了德語的音。而如果語音不好,要捕捉語音信號就比發音好的同學更難一些。用母語聽的時候,語音信號大家都能抓得很准,對外國人很細小的語音失誤都能抓到,所以不要想著在語音上矇混過關。捕捉語音信號,可以通過聽寫來練習,課文可以聽寫,課上也可以聽寫教師說的外語,多動筆,記錄一些詞和句子,有時間可以找教師校對一下或者自己查詞典,而不是總是期待教師把每個詞和句子都在黑板上寫出來,耳朵一點沒得到鍛煉。
不翻譯就不能理解,這樣的習慣一定要改,越早越好。本來聽力就快, 耳不暇接,還需要在心裡翻譯成(蹩腳的)中文,那這腦力開銷也太大了吧,CPU風扇肯定呼啦啦地轉吧?有的同學問「那不翻譯怎麼理解啊?」把句子結構理順,主幹找出來,知道修飾關係,知道所指,還需要翻譯個蘿蔔啊?!而不能找出主幹,不知道修飾關係,所指不明,理解都理解不了,翻譯個什麼勁啊?另外,還有很多表達是不方便翻譯的,意會就夠了,以後有人花錢找你翻譯的時候再去費腦筋。不翻譯就不舒服斯基,都是被錯誤的教學方式慣的,被「語法翻譯法」慣的。
聽力不是掃描式地被動地接受語音信號,而是主動地和早已通過輸入內化了的範式進行對比。如果不熟悉所涉及的主題,不熟悉句型,沒有掌握相關用法模式,基本靠辨音能力,沒人能聽懂多少內容。其實,母語的聽力大家並不是把每一個詞每一個音都聽出來了。是的,我們用母語聽的時候其實自己會腦補很多漏掉的語音信號。即使把一行漢字遮住一半,智慧的我們還是能猜出這一行漢字說的是什麼意思。大家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嗎?因為一段語音或文字含有大量的冗餘信息,而我們又掌握著大量的用法模式,所以我們能猜出文字的意思,而聽的時候腦補如此自然以至於讓我們感覺不到。這也正是母語中出現錯聽的原因,類似有的人把「耂虍」補形為「老虎」,有的人補形為「考慮」。如果大家很熟悉德語的 表達方式和用法模式,那麼即使把一段話聽成An die... Stelle m?chte ich .... b.. alln bedann, die mi.. bei mein.. Proje.. mit ihr..m Wissn und ihrer Erfahr..k unterstü.... hamn. 也能用超強糾錯功能把這個聽成:An dieser Stelle m?chte ich mich bei allen bedanken, die mich bei meinem Projekt mit ihrem Wissen und ihrer Erfahrung unterstützt haben. 甚至自己心裡都沒有覺察到這個糾錯過程。有時我們甚至聽前半句,就知道後半句要說什麼。只要知道說話人想表示感謝,就可能會用一些套話,只要聽到bedanken,就能根據用法模式sich (bei jm.) (für etw.) bedanken抓到重要信息;只要聽到關係代詞die,就能預測從句末尾應該有個完成時。有個很流行的笑話說翻譯在等末尾的動詞,馬克吐溫也說德國人銜著可分成分從海的另一邊冒出來,實際上 對於語言水平高的人,並不需要等到句子的最後一個詞冒出來才能知道這個句子的意思。
提高熟練程度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外語學習者朗讀課文都讀不順,閱讀速度很慢,目光需要很多次回掃,視覺處理的速度趕不上聽力播放的速度,換成聲音信號要能聽懂,不就出鬼了么?所以練習朗讀是很有必要的,提高速度也是必要的。不要朗讀半生不熟的材料,不要一直看著文字朗讀,多在腦海里回想。有的時候腦海里會閃過德語字幕(和書上的位置還是對應的),有的時候腦海里會閃過圖像化的場景。閃字幕的情況少了,場景化多了,這水平就在進步,也用不著翻譯了。
還有,一定要循序漸進地提高。提高聽力是一個訓練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好的教練最為關鍵。外語學習要有充分的輸入和輸出。而這輸入必須是可理解性輸入,否則是無效的。放錄音如果學生基本聽不懂,那這除了能豐富課堂環節,能打擊學生的自信,並沒有意義。錄音永遠無法代替課堂的老師,因為錄音是定型的,無法因地制宜,無法因材施教,無法轉變句式,無法調整策略……所以A1到B1階段老師的語音語調一定要好,給予學生可理解的心流輸入,循序漸進才能提高。為什麼看教學視頻學習只能是課堂的補充?因為視頻無法知道你有沒有聽懂,沒有互動,無法磨合。不能執著於放錄音,以為多放幾遍就是練聽力。(稍微)努力一下能夠得著才是訓練,長期的循序漸進才是訓練;偶爾插入一下錄音,並且難度斷層太大,那放錄音就流於形式了。 用純德語授課是好,但不一定最適合,不顧當前情況說學生聽不懂的德語,會是裝逼而無效的。所以,覺得有外教就如何如何,是一種迷信。在基礎階段,語音標準的中國教師,熟知學生的Vorwissen,熟知學生心理,熟知學生學習習慣(牽涉到糾偏的問題),熟知教學理論和方法的中國教師比一般的外教好一百倍。
不管有沒有錄音,聽力文章最好的處理方式其實是由教師朗讀出來,這個過程全部用外語。這個過程中教師務必儘力使學生聽懂,可以降速,可以重複,可以改變句式,可以用動作輔助,可以加上簡單的外語解釋;而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必須配合,儘力去聽懂,有疑惑就用表情反饋出來,用重複沒聽懂部分的詞句的方式反饋出來。長此以往,順著課程體系提高,聽力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外語教師必須錘鍊自己的語音語調,要達到不看人只聽聲會以為是外國人的程度。還要有用地道的外語解釋外語詞句篇的能力,並且一定要切合當前學生的理解能力。加上其他素養,大家就應該明白要做好外語教師並不容易。不在紮實強大的外語能力上長年進行實踐和反思,難成好教師。可以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看準教師的資質,不要被人用什麼外教啊工廠翻譯啊什麼的糊弄了。上面說最好的提高聽力的方式是從最開始就跟對老師,可能對很多讀者並沒有幫助。其實大家也可以自己提高,只不過難度非常大。首先,找到合適的材料很難。C1C2的材料好找,A1A2的材料非常難找。即使找德國廣播電視的兒童頻道,甚至是給3-8歲兒童的,考試通過德福的同學並不一定能完全聽懂。大家可以聽一下Startseite - KiRaKa,是否毫無壓力?
什麼材料是合適的呢?聽一遍基本能聽懂的材料是合適的。聽兩遍還基本聽不懂的材料不要再聽了,趕緊換,以後再來,曲線救國。如果非常簡單的材料還聽不懂,那趕緊找一套教材,從易到難練朗讀練聽寫,改掉翻譯的壞習慣,把熟練程度提上來。多看少兒讀物,找到樂趣和成就感, 媽媽就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多聽少兒頻道,多看少兒節目,因為我們連少兒都不如啊。少兒從娘胎就開始「練」聽力,每天都「練」,每天都用,幾年下來,比大家800學時一萬小時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雖然內容幼稚一點)。我非常奇怪地看到大家推薦的時候言必稱Spiegel和Dradio。我想問一下,你們覺得這些有趣嗎?你們每天都看嗎?不瞞大家說,我每天都堅持看ZDF的少兒節目Logo,因為我覺得這個節目有趣,能看得下去。Tagesschau和Heute-Show這樣的我聽起來毫無壓力,但是我對他們沒興趣。Spiegel天天中東這個歐洲那個什麼的,十萬八千里遠,我沒興趣。ZDF heute 那種正襟危坐的感覺,偶爾看看還行,每天都看實在沒這個動力。最後再強調一遍,聽力有三個階段:一、聽懂課堂上教師念的和說的提純了的德語,二、聽懂母語人士當面說的順應性的德語,三、聽懂非面對面非順應性的德語。你讓我看鳥瞰德國真的沒興趣,無聊死了,聽慢速德語播客會睡著吧,每日德語聽力難以堅持幾天就扔了,所以~
男生:男生愛玩遊戲但是又不想因為遊戲而荒廢學業的,可以去YouTube上邊看一些德國本土玩家的解說視頻,絕對比你在國內成天到晚看國內玩家視頻荒廢人生和學業強,從一開始的一句都聽不懂到後來聽懂的越來越多到後來自然而然的理解進步的確實很驚人的,語言沒有興趣效果並不明顯,當你自己的興趣大於壓力和困難的時候,效果就很明顯了,並且在遊戲裡面你會聽到好多年輕人用語,年輕人現在真是新語言的發明者啊。現在年輕人說的很多話年紀大的都不懂啊。年輕人學外語還是找年輕人吧,別看樓上那一群德語老師德語大神之類的,他們都老啦~~(你們別打我啊,我還年輕,我還要成為男神呢 。。。)女生:天哪YouTube上邊的化妝教程太多了,(別問我為什麼知道)隨便一搜真的一大堆,然後每天都看看,既能學一些化妝的知識又能練聽力,並且好多化妝品的名字英語和德語都是通用的啊,你們又get到的一個新技能。通用:搞笑視頻,自己一搜關鍵字就出來了,在德國網上沒什麼連續劇能看的不像中國資源那麼豐富,好多都得花錢,確實挺麻煩的,不過只要想學習,就能做到。我說的方法適合德語學習了一年以上的同學,不然幫助真的很小你還死活聽不懂,一開始用YouTube的時候可以用開字幕的功能,不過YouTube開字幕的功能有些雞肋,有時候驢唇不對馬嘴,反正我現在習慣了沒有字幕的德國視頻,看有字幕的那種反而都不習慣了。翻牆vpn我剛才在x寶搜了一下是屏蔽的,意思你們懂,後來百度了一下確實能買的,也不貴,你們看著辦吧。我德語確實也一般,但是用了這些方法我每天能很自然的聽力聽兩三個小時,大家在國內學習的人每天聽力聽兩三個小時的人真的不多,大多數都是學霸或者是強迫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逐漸摸索,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我也才學不到三年的德語,反正我感覺我自己在與人交流的時候不懂的也越來越少了,還有我敢說,敢與人交流,經常找各種借口和別人說話搭訕,這是很多中國人難以做到而外國人很普遍的現象,要自信哦,別怕說話千萬別不好意思,你說錯了根本沒有任何德國人會嘲笑你,中國人挺愛自己嘲笑自己人,何必呢,一起努力不更好嗎,為什麼自己不行一定也見不得別人好呢~瀉藥。
技巧上@肖深刻的九叔講得都非常非常詳細到位了,那我就從學生的角度分享下經歷和經驗。
對於絕大部分同學來說,聽力絕對是聽說讀寫裡面最頭特的一個。(至少我身邊的童鞋們都這麼覺得)閱讀辭彙量和語法過關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而寫作和口語我們背了大量的模版,可以隨時套。
但是聽力,從考試角度來說,出現的篇目是隨機的,沒法提前準備。況且放過去就沒了,不像閱讀能夠反覆嚼,本身就帶有一種恐怖的感覺。
可能大家會有過這種經歷,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不是一個句子,而是一堆零零散散的單詞。
比如題目問:托馬斯今天下午要去幹嘛?A.打籃球 B.踢足球 C.游泳然後我們就使勁地等聽力裡面出現選項中的詞語。出現了哪個詞選哪個。但是有變態的題目對話會是這樣的:傻逼娜問托馬斯今天下午去幹嘛,托馬斯說本來是要和飛利浦去游泳的,但是飛利浦腿斷了。所以今天下午先和斯文去打籃球,然後晚上去看足球賽。好了,選項中三個詞都出現,選哪個?大家就懵了,這種考試聽力一套做下來基本都是祖國山河一片紅,況且感覺對聽力的幫助真的沒有很大。我個人覺得練聽力肯定是外教比中教好很多,畢竟語音語調不是一個檔次的。九叔說的那種不看人聽音覺得是歪國人的那種中教我是沒有見到過,條件也不允許。本人老家溫州,也算個不錯的城市了,到現在連個學德語的地方都沒有。當時好不容易在杭州找到一個培訓機構,哪裡還有什麼條件去挑老師,除非是北京上海這種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城市。
所以我覺得有外教,然後德語授課還是非常不錯的。
很多時候是這樣子的,裡面每一個單詞都認識的一句話,從德國人嘴裡說出來50%的單詞沒聽懂。其實也就是兩個原因。1,語音不過關。2,聽太少以至於不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我自己聽力突飛猛進的一段時間是剛來德國開始上這邊的語言班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真的很捉急啊,心慌,老師全部說德語,毛線聽不懂。但是也很快便掌握了老師說話的節奏,其實大部分說的單詞都非常簡單,只不過如果不是反反覆復超多次聽的話,真的很難反應過來。印象很深的我有次在等車,一個人過來問我,Wie sp?t?我愣是聽了好幾遍沒反應過來,後來他無語地指了指我的手錶說,was ist die Zeit?當然,這句話我的水平只聽到了一個Zeit,但是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問了半天是問我時間啊。都是非常簡單的詞,但是就是聽不懂,反應不過來。
養小狗的人一定知道,我們給他取了個名字,也是重複無數遍後他才對這個詞開始敏感,開始能做出反應。聽力也是這個道理。但是一旦開始對那幾個常用詞敏感後,就會發現一片新天地,聽力瞬間能大幅度提高,聽懂的百分比增加了很多。為什麼呢?因為不管是口語也好還是新聞也好,高頻的辭彙都是非常相似的。
所以開始慢慢對這些看似不重要的詞開始敏感。還是這句話,當一個人比較快地說Was ist die Zeit?的時候,我們可能只聽到了Was和Zeit,中間兩個詞說太快沒聽清,意思上影響理解么?對於這句話來說不影響。影響聽力么?影響!大部分人肯定會有那麼一會兒稍稍卡住,誒?剛剛那個Was和Zeit中間說了什麼?這麼卡一下,可能下面一句話已經過去了。對,就是這些非常非常簡單的辭彙,是我們聽力最大的障礙,這些詞基本沒有什麼重要信息卻佔據了一段對話的大部分,如果不敏感,很容易干擾我們對核心詞的捕捉以及理解,從而聽不懂,聽得零散。所以,一個母語使用者能讓我們非常快地提高對這些個詞的敏感程度,且敏感到麻木,在聽力時自動無視掉這些個詞,抓住對話的關鍵詞。在沒有外教的情況下,聽寫絕對是不二的選擇。一樣的,讓你捕捉到每一個詞,就是過程相比外教那種潛移默化比較累一些。
第二個外教的好處是,學習徹底斷絕了中文的干擾。中教的好處是,不懂的東西中文說一遍立馬懂了,但是這也同時是一個致命的缺點,我們的理解和德語之間需要靠中文這個媒介,比直接德語到理解要多花上至少一倍的時間。所以外教很能提高我們對德語直接的理解力,不懂的單詞他會用德語去解釋(變相增加同義詞)或者肢體語言或者畫畫等等,就讓人明白這個詞表達的意思,不知道怎麼解釋這種感覺,但是就是這個詞一出來,你就知道,啊~要表達這個意思。而不是先把這個詞的中文意思想一遍,然後通過中文詞去理解。
打個比方,加入有人用中文對我說「時間」這一個詞,那麼我腦海中下意識出來的就是一個沙漏來幫我理解這個詞的意思。那麼現在就是需要有人對我說Zeit的時候我腦海中先出來的也是一個沙漏來直接理解這個詞,而不是「時間」這兩個字,再由「時間」聯想到我的沙漏來理解。當然這只是一個比方,不一定是沙漏,可以是手錶,鬧鐘,甚至倫敦的大笨鐘,這每個人都不一樣。然後再反過來看那句話was ist die Zeit?前面三個詞都是敏感詞範疇直接被默認無視了,然後Zeit一出來,腦海中沙漏就出來了。話音未落已經全部明白意思了,每一個詞都很清楚。以前我德語更差的時候,喜歡聽那種有聲兒童睡前故事。類似小紅帽,白雪公主之類的。因為本身對故事情節的熟悉,更容易聽懂一些。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這類讀物總是有一大堆用不到的「過去式」亂入Orz。德語是外語,相較外語大腦更願意接受熟悉的母語,所以聽多了大腦肯定會有抵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聽不進去吧。個人感覺,第一點是先選擇你感興趣的內容聽,練習聽力的目的不在於一字一句,而是要慢慢接受德語,舉個例子,我的選擇是看德語直播的球賽,首先我是為了看比賽,我的第一目的並不是刻意去聽清楚解說的每一個單詞,而是看比賽的同時我附帶的去聽德語,球賽的內容我只看畫面就完全看得懂,而解說員說的德語就跟畫面同步反饋給了我,在我本身理解的東西上加上了語言,這樣就避免了在大腦中德語先轉換成漢語,漢語再去理解的過程。
第二點,我覺得不必刻意的給自己安排好每天必須聽滿幾個小時的德語,既然是為了提高聽力這項能力,而不是去應試,就不要把它當成一個負擔去面對,天長日久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效率也是大打折扣。
聽力確實不僅僅局限在做對幾道聽力題,在德國,每個人說話語言習慣以及口音都千差萬別,很多人都說方言,不是誰都會說Hochdeutsch的,像中國一樣,你只會普通話那不一定聽得懂四川話東北話。ZDF有一個節目叫Logo! 專門給德國青少年看的,語言不難,還有畫面配合講解,而且!!!主持人全都是年輕的俊男靚女嘿嘿~~~題主可以從播客上下載~
另外推薦App:每日德語聽力。 裡面有適合各個語言能力的聽力材料~以下是我在其他德語問題下的答案粘貼過來的
一般來說,國人語言水平上不去都是卡在聽和說這兩門。我的新東方老師以前推薦的方法是聽寫和聽讀。聽寫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把一篇聽力,或者是新聞材料,放一句,寫一句,如果覺得自己可以,就放兩句,寫兩句。原原本本,一字不錯。
第二種是聽全文,不要停,用速記法記下要點,然後複述全文大意,一開始只要大意就好,慢慢可以試著複述細節。聽讀就是,邊放聽力材料,他講了半句話之後,跟著說,盡量跟,不要停。
推薦一個德語聽寫練習的app,去搜索「聽魚」,可以聽寫新求精德語的文章,還能給你糾錯。
我是聽 每日德語聽力 有原文 有語音 有翻譯 還能下載
首先YouTube是個好東西,可以看你喜歡的頻道,我就最喜歡看遊戲解說,最近在追一個德文版本的Until Dawn.(真心電影級遊戲)
廣播可以聽一些地方台,比如巴伐利亞州的Bayern 2,放的歌比較少2333333333333歷史片 Die Deutschen鳥瞰德國(個人不喜)Deutsche Radio(這個主要是有原文)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聽
比如關注些每天會放德國視頻的公眾號
我知道的有:逼你學德語 米西德語 等等然後你可以聽一段 把關鍵詞記下來 然後複述這樣聽力口語都有提高了。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