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軍用飛機發動機不行,為什麼不能把購買的波音747、A380等客機的發動機拆下來或者仿製呢?
有種悲劇叫做「拿著參考答案也不會做」;
有種自信叫做「給你答案你也看不懂」-----------我是分割線-------------------------------
為了對得起大家的點贊,決定正經答一發( ̄▽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拆解成三個環環相套的問題。其一是普惠、通用、羅羅的發動機買回來,是否就能隨便拆解沒人管?
其二是單純靠拆解、仿製,能否製造出性能相近的複製品?其三是民用發動機的仿製品是否能用來充當軍用發動機?對於問題一,發動機三巨頭對自己賣出的產品肯定有十分嚴格的跟蹤保護。這一點可以參考下MH370失事時的報道→發動機數據給馬航MH370航班失聯提供新的線索
羅羅的發動機是會不斷向羅羅監測中心回傳數據的,所以賣出去的發動機現在在哪裡,廠家心裡非常清楚,非法拆解也很可能會觸發某種警報。對於廠家知識產權保護,三一重工跟中聯重科這兩冤家有段故事,網上看到的,不知真假,可以參考下「10月17日,三一企業控制中心主任鍾文紅沖入梁林河的辦公室,告訴梁:GPS顯示,一款在長沙被用於建築商實地測試的三一52米最新型泵車正在中聯的廠區被拆解——三一內部在其製造的所有泵車的GPS中,將中聯廠區設定為報警區域,只要一駛入該區域,泵車就會遠程報警並鎖機。梁林河當即要求測試車輛開回,8天後,三一才將此車召回。」對於問題二,可以參見為什麼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這麼落後? - 賀羽的回答,非常詳細用心。
對於問題三,軍用發動機跟民用發動機在設計時的出發點和技術指標是不一樣的。民用發動機追求經濟性、安全性、維護性、低噪音這些指標,軍用發動機則更傾向於大推力以及惡略工況下的可靠性,俗話講就是勁大結實耐操。雖然兩者的大部分技術是重疊的,但設計指標上的差異造成了軍用發動機並不能簡單套用民用發動機技術我的實驗室部分拆解過一台渦軸發動機,也因為這個原因匿名。倒不是涉及到保密,只是全世界干過這事的實驗室估計不到兩位數,太暴露個人信息了……
參與拆解的人員除了導師和學生外,還包括一位退役的該機型維修工程師。拆解的目的是卸下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外殼並交給專人處理,否則不能在學校里做實驗,我估計整個過程大概佔全部拆解工作量的5%不能更多。最後的耗時是:半年……而且不保證部件沒有損壞……
想像一下要把一台渦噴完美拆解測繪……OMG……
最後,747用的是渦扇1:人家不允許你用于軍用,違反就會進行懲罰,懲罰的代價你付不起。2:客機和戰鬥機的發動機完全不一樣。前者大函道比,後者函道比一般是個位數。3:發動機的核心機是可以借鑒的,所以已經那麼做了。太行的核心機就借鑒了CFM56。4:製造工藝、質量控制做不好,照抄了也沒用。
已經干過了,太行發動機就是這麼來的,只是造出來的離原裝的差太遠。
簡單說簡單說:
1、這事兒咱不是沒幹過,al31、d-30f-9都整來過。但是一打開機蓋蒙圈了,卧槽這玩意兒怎麼拆啊~(悄悄說一下某運試飛的發動機就是用的拆下來的GE)2、發動機的逆向工程不像山寨機那麼輕鬆加愉快,裡面設計的基礎材料、精密鍛鑄造、控制系統等等等等等等是考驗一個國家基礎工業水平的,是需要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去積累的。(砸銀子是必須的)3、這點說的就比較沉重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到底還有多少人願意踏踏實實去做科研,安安心心搞工藝?這麼說可能不公平,應該這麼講,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給他們這樣一個環境,讓他們做真正的「科學家」?
以上內容純屬瞎胡扯,一笑而過便好~(知乎的處女答啊^_^)沒有安裝手冊, 連拆都拆不下來=..=
另外, 不知道lz有沒有誤差/公差的概念. 仿製測繪可以量尺寸, 可是人家設計里的公差你能反出來嗎以我所在的軟體行業推測,很多東西複雜到一定程度之後,逆向工程成本會比正向的還高。
比如軟體,很多公司不公開源碼的原因不是怕你拿了源碼再搞個一樣的東西出來,而是怕被外部發現漏洞。上面說了
軍機不適合裝民用發動機(雖然現在軍機的主流也是渦扇發動機,但用的是小涵道比的)給C919這種想飛到國外去的用又存在知識產權的問題
現在新聞上說國家要做大型軍用運輸機倒是可以用,以中國發動機行業的尿性,說不定已經在抄了,至於能抄到什麼水平就不知道了。
怎麼說呢,中國軍工業還是積累了豐富的測繪仿製的經驗的,主要還是基礎工業不行相關問題:為什麼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這麼落後? - 賀羽的回答
我們國家航發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耐高溫合金,也就是材料上的問題。這個光靠拆是解決不來的。整體工業底子就比較薄弱。不過,咱確實有動作,國產的太行發動機核心機(高壓渦輪+燃燒室+高壓壓氣機)就「借鑒」了cfm56的發動機。不過你想像一下,民航用的都是軍事上用下來的老技術,cfm56又是什麼年代研發出來的,那都是軍事上很多年前用剩下的技術了。美帝最近幾十年軍隊搞的發動機,比如f119之流的能讓你拆或者讓你去分析材料?裝在戰鬥機上的發動機和民用發動機是大大的不同的,除了核心機可能相通,涵道比,壓氣機,乃至噴口都是各有千秋,技術完全不同
當然了,80年代末某事件之後美國人要我們歸還的兩台cfm56樣機(和f100發動機核心機相同)就有一台「毀於大火」→_→然並卵
太行還是不太行說個類似的事,中國空軍曾經拿737改裝過空軍指揮機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為什麼只改裝了孤零零的一架?很不幸,這飛機被好事者拍了照片傳到網上,驚動了美國人,波音公司立馬警告中國,下不為例,否則立馬切斷所有零配件供應,悲哀………
因為仿也仿不像,材料學工藝學我們落後人家至少30年,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
你這邏輯好奇怪,好像你把考上清華的學生看過的參考書拿來看就一定能考上清華一樣。中國造不出CPU按你的邏輯隨便拆一個也不貴對吧,研究一番以後就能量產國產的CPU了 。在你眼裡好像中國的山寨是無敵的一樣,要那樣中國就沒有造不出的東西了你說對吧。
曾經有過拆下來,然後裝不回去的例子
好多人沒說到有個問題吖……軍用不行幹嘛不拆747學?戰鬥機發動機要的是小涵道比,客機的是大涵道比發動機,它就是拆給你也用不了吖
什麼是現代工業: 我就是把所有的零件拿出來,各種刨面圖、視圖給你,但你就是造不出來!
人民幣天天花,題主你能告訴我如何仿製嗎?(最好私信我)
拆下來直接裝簡直就是太naive了,姑且不論人家發動機製造廠家不會讓你用于軍事用途,就算特殊情況,打仗了管你嗎的X了,裝到飛機上,發動機的控制等等的數據介面都是機密,能和我們國家的匹配上嗎?裝上了也就是個裝飾品。仿製其實也是個高端活,沒有點技術積累就是原原本本的圖紙給你也不一定管用。記得,改革開放初,我們國家積極向英美靠攏,因為有同一個敵人蘇聯的存在,大家的關係一度還挺不錯,那個時候,我們國家拿出來寶貴的外匯找英國人商量想買英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英國人也還算夠意思,把羅羅公司的斯貝發動機的技術賣給了我們國家,斯貝是英國60年代末的技術水平,在當時看來還不算太落後,彪哥坐的那架英國產三叉戟飛機就裝了3台斯貝,搞到了技術資料,那就自己開工搞唄,結果呢,質量一直上不去,離英國原產的總是差不少,飛豹裝了兩台斯貝,早期進口的原裝斯貝應該也用的差不多了,現在的大部分都是國產的,但是我們還是經常能聽到飛豹飛機失事的消息,而且還都是雙發空停這樣的事情,不知道質量是不是還是不達標啊。說到拆,其實我們國家的水平還行,國內的幾家航空維修企業都有很不錯的發動機分解能力,仿外形根本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具體的製造工藝我們就不行了,人家那個發動機葉片是在特殊的環境下成型的,我們搞一個模子倒是也能仿個外形出來,但是質量就差好多了,另外一個就是發動機核心的控制,這個沒法仿了,看不見摸不著,都存在ECC里又破譯不了,到底怎麼來控制這台發動機的運轉我們搞不清楚。所以老老實實一步步來吧,從維修開始,學著點人家的技術,慢慢過渡到製造上去,相信我們國家的發動機還是有希望的。
其實我們談論發動機的時候,談論的已經不是發動機本身了,而是生產業的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
生產工藝前面都有說了,確實還存在差距。
這裡著重說一下管理水平。
航空業里很多時候把發動機和飛機機身相提並論,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航發的複雜度和飛機機身的複雜度在一個量級上。波音和空客作為商用飛機機身製造大戶,都有其成熟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在裡面,才能把那麼多零件組裝起來,形成穩定的產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飛機製造商為了規避風險和降低管理成本,把某些零件的生產進行外包,這在某些程度上更加要求統籌全局的能力。
拿C919舉個例子吧,C919上面很多核心部件都是進口的,很多人對中商飛所謂「國產大飛機」的說法嗤之以鼻,覺得名不副實。而實際上,如果C919可以量產,就說明我國有了管理生產大型商用客機的能力。某些零部件的生產可以一步一步來。
如果說這些零部件的生產是硬實力,那麼能夠管理生產大飛機的能力就是軟實力。軟實力硬實力並行發展,兩條頭走路嘛。所以當初組織生產國產大飛機的決定也不可謂不高明。只是,C919遲遲不能下線,也表露出我們在這方面的欠缺。
有點歪樓哈,其實是想說,生產飛機需要這種管理組織能力,生產發動機也是,他們都是超級複雜的系統。總的來說就是,任重道遠啊。
你以為拆積木啊,拆了仿造一下就行了?發動機是幾十萬個零件組裝起來的,隨便一個順序出錯都有可能導致發動機損壞。舉個例子:發動機葉片上的小孔朝向也是經過精細測算的,以保證氣流通過時方向正確。那麼精密的玩意拆都費事,別說仿製了。各航空公司波音空客用的發動機也是交給專業公司維護的。
比如你小時候拆了你爸的手錶,也不可能學會怎麼造,當然,裝回去都困難
推薦閱讀:
※有哪些看起來高大上,黑科技,含量高,而實際上生活中消費者並不買賬,或者並沒有什麼卵用的科技?
※里約奧運中有哪些黑科技?
※Apple Watch 上有哪些官網沒有說的黑科技?
※中國最強武器是什麼?
※奧迪車輛對基礎設施(V-to-I)技術,這項技術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