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叛教者尤里安對晚期羅馬帝國的作用?


轉一個貼,供題主參考。

1、尤里安在位期間的作為

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尤里安360年2月叛亂自立,361年11月成為唯一的皇帝,363年6月去世。本段不打算贅述他作為凱撒(實質為地方官)期間的作為,其時作為一個地方官,他的行動都是在貫徹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皇帝的意旨,更加體現的是他的執行力,並不對帝國的整體形勢和命運造成深遠影響,在成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之後,他才具備這樣的能力,並負起這樣的責任。

(1)他的叛亂自立

公元359年,沙普爾二世發動突然襲擊,圍攻阿米達,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正在歐洲前線,沙普爾二世在付出慘痛的代價之後拿下阿米達,隨即撤軍,第二年捲土重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皇帝結束歐洲前線的戰事,率軍奔向亞洲前線,這時,尤里安在高盧趁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忙於保衛東方邊境無力他顧的時候發動叛亂自立。沙普爾二世攝於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壓力撤退,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旋即領兵西進對付尤里安,皇帝在行軍途中染病去世,尤里安得以繼承皇位。

(2)他到君士坦丁堡之後的政治作為

公元361年底362年初尤里安抵達君士坦丁堡,他將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埋葬在使徒大教堂,以這一行動宣告自己為合法繼承人。旋即開始大清洗,主持中央政府的四位「首相」被處死,其中兩人是火刑,其餘官員全部被流放,連以吹捧尤里安著稱的阿米亞努斯都認為「被處死的四位中至少有一位是無罪的」,也認為尤里安的清洗太過分。大清洗之後,尤里安並未任命新的相應的官員,羅馬帝國的中央政府已事實上解散。羅馬歷史上內戰後的大清洗似乎見怪不怪,但是一般是針對前任的家族成員,極少涉及普通官員,這樣連根拔起的徹底清洗更是獨此一例。大清洗之後,尤里安大權在握,他一方面自稱「平等者中的第一位」,一方面小心翼翼的把所有權力集中在自己一人之手,他積极參加元老院會議,經常發表演講,卻只有他的幾個「朋友」和家奴能為他提供建議,阿米亞努斯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他似乎並不打算採納他們的意見(見下文,三拒阿米亞努斯);以弗所的馬克西姆斯更為出名,他是那個時代比較常見的打著哲學旗號的玩雜技的和魔術師之一,安德斯沃斯指出他是當時公認的騙子。這些人組成了皇帝的「內閣」。之後,尤里安又將君士坦丁大帝改革時集中到中央的司法權再次下放到地方,配合他解散中央政府的行為,帝國中央集權受到致命打擊,地方勢力抬頭。

(3)他的改宗

在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去世之前,他一直宣稱自己是基督教徒,以爭取軍隊的支持——因為基督教徒組成了軍隊的絕大部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剛一去世,他馬上就宣布拋棄基督教,轉投多神教,並禁止基督教徒擔任公共職務和教師,只是他沒動軍隊,與社會上基督教徒勉強過半相比,軍隊中已是基督教徒占絕對多數,尤里安還沒傻到給自己找死,同時,他還挑撥基督教派系間、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衝突,這一做法也招致了阿米亞努斯的保留意見。他對基督教徒的迫害雖不及戴克里先皇帝徹底和粗暴,但和君士坦丁父子對多神教的政策相比,就顯得極端的多了,君士坦丁父子只是發回了在大迫害期間被多神教神廟侵佔的基督教堂的地產和動產,停止了對多神教神廟的國家資助,關閉了一些以儀式淫蕩或血腥著稱的神廟(如各地的阿弗蘿蒂特神廟,大母神廟等),並未限制多神教徒擔任公職和教師,並未試圖給多神教徒「洗腦」。君士坦丁授予基督教神職人員多神教神職人員已經享有的各項特權。這一點很容易被人歪曲,認為是君士坦丁大帝授予基督教神職人員一堆不和諧的特權,但是其實這些特權是多神教神職人員早就享有的,直到狄奧多西大帝才取消了多神教神職人員特權。但是尤里安的宗教改革並未獲得多數多神教徒的支持,阿米亞努斯就是持保留意見的多神教徒之一(但是尤里安似乎從來都不算接受這位顧問的意見),尤里安的宗教改革有兩個方面讓多數多神教徒很抵觸,其一,他信任以弗所的馬克西姆斯,他所推崇的多神教有過多的神秘主義傾向,其二,他試圖對多神教進行教會化改造,這一過程中侵犯了很多地方教團的利益。但是尤里安仍然成功的煽動了一小部分狂熱的多神教徒,他們開始打砸搶基督教堂和基督教徒,在他去世後,基督教皇帝上台,迫害政策取消,但是基督教徒的怒火難以平息,他們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報復,君士坦丁父子努力維持的社會安定崩潰,宗教仇殺開始主導羅馬國內社會。

(4)他遠征波斯和死亡

關於這次遠征的動機,大部分史學家認為是「動機不明」,安德斯沃斯提出兩種可能,其一,以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轉移國內對他的批評,其二,徹底解決波斯的威脅。但是他所召集的軍隊是對他怨聲載道的基督教徒占絕大多數的組織,他居然把自己放在這樣一個危險的環境中,而他所召集的軍隊規模既超出了他的經驗,也超出了帝國的承受能力,幾乎所有精銳部隊都被聚集起來冒險。關於遠征軍的規模有6.5萬和10萬兩種比較常見的說法,這裡不贅述。這一孤注一擲的行動遭到了兩方面的徹底的失敗,其一,這支部隊在取得了一些勝利之後被波斯軍隊徹底擊敗,在撤退途中本人喪命,有被波斯士兵所殺和被羅馬士兵所殺兩種說法,但無論是波斯士兵如入無人之境突破層層防禦拿下皇帝性命還是自己的士兵反戈相向,都足以說明他有多麼的喪失民心軍心。其二,因為各地的部隊都被抽調到了東方,防禦體系被打亂,北方前線空虛,好不容易穩固下來的萊茵河-多瑙河邊界(其中萊茵河邊界的穩定還是尤里安他自己所為,也是他叛亂之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再次被突破,以至於瓦倫蒂尼安皇帝一登基,就得奔赴前線解決那些棘手的麻煩。

2、簡單的評價

我們簡單回顧了尤里安作為皇帝的作為,在做出評價前,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是很有意思的,同樣是迫害了基督教,迫害手段最激烈的戴克里先卻沒有受到後世基督教史學家們的責難,他的雕像甚至裝點著教堂(最著名的一尊如今還在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而尤里安卻被戴上「叛教者」的帽子,受到各種負面評價,直到吉本給他翻案。

(1)當代歷史學家怎麼看待這位皇帝?

從蘭克、布克哈特、亨利皮朗以降,極少有歷史學家給予這位皇帝讚揚,安德斯沃斯的一句話可以作為代表「割讓土地成了尤里安對羅馬帝國最有影響的遺產」,之後便用大段的文字去說他的宗教政策引起了如何的混亂。

(2)當時的人們怎麼看待尤里安

我們可以簡單的回顧四個片段。其一,對於他的大清洗和解散中央政府的行動,當時的社會上一片反對之聲,就連他核心圈子裡的阿米亞努斯都發出了不同的聲音(見前文)。其二,他在安條克的遭遇,當他在安條克主持了一場異常奢華的祭祀的時候,「只有安條克的祭司抱著自家的鵝來參加了」(吉本如是說),民眾對他避之不及,基督徒自然不會對這種祭祀有好感,而多神教徒也不大能接受這樣過分的奢侈,參加者寥寥(經過君士坦丁父子的努力,當時羅馬社會奢侈浮華的作風已經消退,代之以克制節儉),祭祀之後他用祭祀用的動物餵飽了整支軍隊(這是得殺了多少動物),至於軍隊的表現,沒有明確記載,不要忘了,這支軍隊是基督徒為絕對多數的。其三,他的死,如此輕易(見前文),如果不是眾叛親離,那也只有可能是那位波斯士兵以中了5億大獎的運氣,以海格力斯的力量丟出了那支標槍。其四,他去世後,軍中沒有悲痛,沒有踟躕(對比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去世後,他的軍隊墨跡了多久才因為尤里安是君士坦丁家族的最後一個男丁而接受他),馬上就歡快的選舉了基督徒約維安為皇帝,幾乎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約維安把軍隊安全的帶回羅馬後就去世了,軍隊馬上就歡快的選出了基督徒瓦倫蒂尼安為皇帝,同樣沒有反對的聲音。從這四個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尤里安是多麼的不受歡迎。

我們可以簡單的評價一下這位皇帝的執政風格和政治遺產了。

(3)執政風格

首先,他獨斷專行,既不能忍受一個完善的中央政府的制約,也聽不進顧問們的意見和建議(其實他比較聽不進阿米亞努斯的話,但是很聽以弗所的馬克西姆斯的話),對民眾的意見也並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看法。其次,他公私不分,我們很難從他的執政中看到他有多麼在乎公眾利益,而歷史學家門也都喜歡強調他幼年的不幸對他決策的影響(見下文),換句話說,他的很多行動是在「報復」,通過政治上的推翻來報復君士坦丁父子加於他的不幸,解散政府,破壞集權,宗教迫害,但凡君士坦丁父子所奉行的,他就要廢除,但是廢除後並未建立新的體制予以替代。再次,他賭徒心切,無論是趁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應對波斯入侵期間造反,還是「目的不明」的發動波斯遠征,還是宗教改革,都能看出他做事風格的孤注一擲,這與第一點是契合的。

(4)政治遺產

我們知道,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去世時,帝國運行正常,各條邊境雖不算安寧,但至少都能穩住,國內經濟在飛速復興,君士坦丁的經濟改革正在發揮作用,基督教與多神教相處基本和諧,基督教正在和平的擴展,多神教正在和平的衰落,還沒有人想到要用暴力去強迫他人改宗,除了一些特別過分的神廟受到了打擊,但這是來自政府,而非民眾。那麼尤里安留下了一個怎樣的帝國?

首先,帝國政府停擺,中央政府被解散,地方政府獲得了被剝奪的大部分權力,地方勢力抬頭,君士坦丁大帝改革以體制管理取代個人專斷、加強中央集權、規範地方管理、實現帝國一體化的努力付諸東流,帝國重新淪入戴克里先改革之前極其低效混亂的管理模式中,瓦倫蒂尼安兄弟並未對這種破壞做出完全的修復,狄奧多西大帝重整了東部,卻未能來得及對西部做出相應的調整,以至於狄奧多西大帝去世後東部統一而繁榮,沒能重整的西部卻馬上陷入分裂和內戰之中,是內戰而非蠻族入侵毀掉了西部帝國。因此,尤里安對西部帝國的崩潰負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其次,不明智的宗教政策掀起了社會上宗教仇殺的狂潮,狂熱多神教徒打砸搶基督教徒,狂熱基督教徒以打砸搶還擊,整個社會一片血雨腥風,到狄奧多西大帝重整帝國秩序時,已嚴重到了如此程度,不得不徹底取締多神教,聯想到尤里安所復興的那部分多神教在多神教內部都是不那麼「主流」的,可以說尤里安對多神教的死亡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再次,遠征波斯的失敗導致割地賠款,此後羅馬與波斯一直為了這個問題糾纏不休,瓦倫斯皇帝的全部皇帝生涯幾乎就搭在了和波斯人周旋和試圖收復失地上了,直到狄奧多西大帝才設法打壓了波斯人的氣焰,雖然波斯不願意歸還尼西比斯,但割讓了肥沃的北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作為補償,原先被波斯控制的亞美尼亞也被瓜分,其中1/3併入羅馬直接統治,2/3仍歸波斯,但是自治,波斯境內的基督教徒受羅馬帝國政府保護,這才重新實現了和平。遠征波斯巨大規模的兵力調配也徹底打亂了君士坦丁大帝建立起來的防禦體系,西部邊界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蠻族們再次南下,以致瓦倫蒂尼安皇帝上任後就不得不馬上奔赴前線,他的全部皇帝生涯也搭在上面。

以上算是尤里安留給帝國的最主要的遺產了。當然,他還沒來得及對君士坦丁大帝的經濟改革做出應對,我不知道是該謝天謝地,還是該感嘆壯志未酬身先死。

3、尤里安行為動機淺析

尤里安如此「充滿個性」的施政風格的動機一直是歷史學家們探討的熱門話題,無論是吉本絞盡腦汁給他的吹捧找理由,還是當代史學家們分析他的過激行動的緣由。

(1)報復

報復說是最常見的說法了。

我們知道,尤里安身材矮小,面容醜陋,愛晃動腦袋,說話含混不清,在高盧時,軍隊給他起了很多外號,如亞洲佬」、「嘮叨的鼴鼠」,和君士坦丁父子高大英俊的形象差別極大,以至於他去世後約維安完全沒法穿他的衣服,因為實在是太小了。

我們也知道,尤里安幼年和少年時的生活非常困苦,從小與家人分離,在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屠殺堂表親的時候和加魯斯僥倖倖存,在被軟禁和戒備中長大,只是因為幾位基督教神父和主教的極力保護才逃過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懷疑。擔任凱撒之後,皇帝下達的任務總是顯得非常艱難(考慮到當時的內外環境,其實也不算過分,君士坦提烏斯本人也像超人一樣飛奔於各條戰線之間,還要處理各種內政,甚至為了照顧一下舊貴族的感情還去了趟羅馬)。這樣痛苦的經歷讓他在成為不受約束的「平等者中的第一位」之後要報復給予他痛苦的君士坦丁父子,他的做法不是挖墳掘墓鞭屍揚灰,而是拿帝國開玩笑。

但是,因為成長的痛苦就要報復,這合理嗎?我們來看看4世紀的兩位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可謂不幸。幼年時便與母親分離,君士坦丁大帝是個非常孝順的皇帝,在他繼位後幾乎馬上就找回了母親,而他的母親一直是他最主要的「形象大使」,四處巡視行善,可以說,羅馬歷史上沒有任何一位皇太后能在皇帝壯年時如此多的參加公共生活,而皇帝去世後也非常恭順的葬在了母親的身邊,可見幼年時與母親的分離是如何痛苦。少年時,他被戴克里先召入宮廷(戴克里先還沒傻到相信自己威望無敵,他也是要人質的),在平定埃及叛亂和對波斯的戰爭中表現非常出色,而戴克里先皇帝所下達的任務也同樣是異常艱巨的。在和戴克里先共同出現在公共場合時,因自己高大英俊的相貌更加襯托戴克里先長得丑而受到進一步的記恨。在安排戴克里先安排繼承人的時候被可以忽略,伽勒里烏斯一直想弄死這位年輕人,在戴克里先退位後更是變本加厲,君士坦丁趁其不備出逃,直奔不列顛,這段逃亡和450年後阿卜杜拉赫曼的逃亡一樣驚心動魄。剛到不列顛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儘管西部的軍隊對他根本不熟悉,還是擁戴他為皇帝,他也帶著他們收拾河山,大力改革,繼續戴克里先的工作,重建繁榮富強的羅馬帝國。

狄奧多西大帝幼年和少年時是否有那麼多不幸的遭遇已不可知,但他和他父親被解職也確實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打擊,而他的父親更是被處死了,他不得不擔驚受怕的回到老家種田。格拉西安皇帝決定不計前嫌任命他為東部皇帝時,他並沒有表現出忍辱負重,人在曹營心在漢,而是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職責,對曾經給予他巨大不幸的瓦倫蒂尼安家族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非但沒有搶奪小皇帝的皇位,還兩次幫他們擺平針對他們的叛亂,甚至連對基督教各種反感的吉本都對他讚美有加(尤里安和狄奧多西大帝是吉本吹捧的最肉麻的兩位皇帝)。

同樣遭遇了不幸的前半生,為何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尤里安的報復是不合理的,是極度不負責任的。

(2)「哲學家」的自負

我們知道,尤里安除了「叛教者」,還有一個頭銜是「哲學家」,至於他是不是哲學家,我不能評說,但是他確實是按他所理解的柏拉圖的「哲學王」的架勢去行使他的權力的。

柏拉圖的「哲學王」無非是說應當由睿智的哲學家來擔任君主,這樣他就可以以自己的睿智來指揮自己的手下共建和諧社會了。且不說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就如何判斷這位是否睿智、是否是哲學家,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柏拉圖也沒有給出答案。尤里安似乎並不糾結這個問題,他覺得自己是哲學家,所以睿智,所以帝國必須以他的「睿智」指導來運轉。

前文已經說到,尤里安解散了中央政府,熱衷在元老院發表演講卻從來不打算聽元老們的意見,他有一個朋友和家奴組成的「核心圈子」行使中央政府的職能,卻並不打算聽他們的意見(尤其不愛聽阿米亞努斯的意見,倒是對馬克西姆斯「從善如流」,可憐阿米亞努斯還使勁給他拍馬屁,溜須拍馬之功絲毫不遜尤西比烏斯,可惜尤西比烏斯至死也沒混進君士坦丁大帝的「核心圈子」,也沒能在中央政府謀得什麼官職),他的一切政策都出自自己,沒有人能約束,沒有人能反對。沒有制約的權力帶來什麼,我們大家都知道。

4、尤里安的繼承者

尤里安接手的帝國是一個運行正常、慢慢復興的帝國,尤里安留給繼任者的則是一個外患重重、內部動蕩、政府停擺的帝國,現在簡單說說他的繼承者們。這段時期是尤里安統治與狄奧多西大帝改革的過渡時期。

約維安以割地賠款為代價,將困頓疲乏陷入重重包圍之中的帝國精銳部隊帶回了羅馬,在取消了尤里安的迫害政策之後就去世了。瓦倫蒂尼安被選為皇帝,他任命自己的弟弟為副帝,兩位皇帝在君士坦丁堡舉行完儀式之後就分別奔赴前線,瓦倫蒂尼安在北方前線驅趕尤里安統治時期南下的蠻族,瓦倫斯在東方前線和波斯人周旋,試圖收回失地。

兩位皇帝都小範圍的恢復了被尤里安解散的帝國中央政府和被尤里安破壞的地方管理體系,但是必須承認,儘管瓦倫蒂尼安打仗很猛,瓦倫斯和波斯人的周旋很漂亮,但兩位都是純軍官出身,並沒有傑出的行政管理能力,沒能徹底恢復君士坦丁大帝的改革,但也基本遏制了混亂的進一步加劇。兩位皇帝都復興了君士坦丁父子的做法,在公共生活中不因為宗教信仰排斥誰,他們的中央政府中既有基督教徒,也有多神教徒,既有阿里安派,也有正統派。但是這樣只能維持暫時的安寧,社會衝突仍在繼續,直到狄奧多西大帝在東部徹底重建政府,而西部因為這一環節的缺失,慢慢走向分裂、內戰和崩潰。


換個角度講講吧,尤里安藝術審美和圖文宣傳水平是羅馬皇帝中最高的,幾乎不是之一。

多圖預警,宗教政治大家撕的也累了,換換胃口。

尤里安的標準像,身著數百年前就不流行了的?μ?τιον,留著過時了幾個世紀的腮鬍子,神情虔誠而肅穆,宛如柏拉圖的哲人王復生。雕塑細膩而富有感染力,私以為3世紀之後中羅馬雕塑中第一。

尤里安發行的各種錢幣也是絕唱!側臉四分之三胸像極其傳神,鬚髮流動自如,眼睛上的高浮雕畫龍點睛,人物簡直呼之欲出。加上復古的服飾,精美的銘文,導致他是錢幣上識別度最高的皇帝。 它也運用了整個古典時代流動硬幣中最高的浮雕度之一,從鑄幣技術上也是十分牛的。

讓俺再流流口水。

為了對抗基督教,於是抬出希羅偉大的哲學傳統。尤里安不計餘力的宣傳自己首先是哲人,然後才是元首。尤里安被描繪成幾近完美的斯多葛哲學家;體魄健壯,精神抖擻;為了自己的追求從不剃鬍子,而是把鬍子紮起來。

嘆而觀止的阿納托利亞式的低浮雕;尤里安和他的皇后一同身著庫柏勒祭司的服飾,頭戴桂冠,凝視遠方。低浮雕能雕出這樣的眼神張力和流動感,簡直。。。

尤里安對庫柏勒崇拜有著非同尋常的執著。這是他定製的庫柏勒坐像;平心而論這個雕像水平不低於前4世紀的啥普拉克西特列斯,表情細節寓意全部優秀。在那個工匠藝術流失的年代有品味實力搞出這樣雕像,十分驚人。尤里安還親自為庫柏勒崇拜做禱文,帶頭在軍隊內禮拜;當然最終效果我們都知道。

尤里安作為多神教文明整體的絕唱,在藝術史自然有他不可磨滅的地位。當然尤里安同學投胎投錯了世紀,所以後世他只能被各類聖人們踩在腳下,一遍一遍的被不同的人們蹂躪。

-----------------

花樣蛋疼死

被黑叔叔捅死

被阿胡拉馬茲達大神和沙普爾踩在腳下。。。哎,怎奈一個慘字了得。


他當皇帝之後的最大正面貢獻應該還是他死的早,還沒來得及對君士坦丁老賊搞的新幣體系和財政體制改革下手就駕鶴西去了,嘔


不同意上面幾位答主的意見,實質上君士坦丁王朝的問題是很嚴重的,從350年西部的君士坦斯被馬格嫩提烏斯殺死後,必然導致了東西部的對立和內戰,開始時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還處於劣勢,經過殘酷的內戰,最終君士坦提烏斯才剷除了馬格嫩提烏斯兄弟,代價是帝國喪失七分之一的兵力,萊茵河防線全線崩潰。派尤利安去高盧時,來自黑森地區的阿勒曼尼人已在圍攻高盧中部的歐坦城,只是由於羅馬退役老兵的堅守和尤利安的到來才撤軍。尤利安本身兵力薄弱,即使得到高盧殘餘軍隊的支持也不足一萬,冬天還被蠻族圍困了40天,須知他可是副帝尚且如此,經過多年的努力征戰和經濟復甦,才重新光復了整個高盧。

由此可知君士坦丁體系並不像那些回答里描繪的那麼美,反而問題多多內外交困,尤利安只是化繁為簡,減輕了高盧地區的惡政與腐敗,給予了高盧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同時君士坦提烏斯雖有一定能力,勉強扛下多瑙河與薩爾馬提亞人的大規模戰爭,勉強應付住薩珊帝國的入侵,但對萊茵河防線和不列顛純屬鞭長莫及消極放棄,之所以高盧的羅馬軍團支持尤利安打內戰也正是因為他們原來是被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放棄所致。

363年尤利安陣亡後,瓦倫提尼安兄弟之所以統治尚屬順利是因為他們堅持了尤利安的統治原則,堅守邊界,簡化統治,君士坦丁王朝的那幫專制官僚其實並不比皇帝貼身顧問有用,甚至還更加有害。


一個值得理想主義者追思的情懷黨,無數實用主義者喊打喊殺的扯淡改革家。


在基督教徒和以基督教為大宗的背景下,尤里安的作用永遠都是負面的,連外號都叫叛教者,羅馬諸神真是棺材板都蓋不住了。連君士坦丁這種貨色都能沾了基督教的光被稱作大帝和亞歷山大、凱撒齊名,就知道對羅馬皇帝評價的扭曲到了什麼地步。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逼乎里喜歡把西帝國解體的鍋推給基督教和君士坦丁?
古羅馬為什麼要對迦太基進行徹底的滅絕?
如果美國是新羅馬帝國 那麼現在的格局 是羅馬與埃及 還是羅馬與漢朝?
羅馬帝國當初只是個農業小城邦,為何最後卻能戰勝一眾強敵,成為地中海的霸主?
神聖羅馬帝國最終沒有完全吞併義大利的原因是什麼?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