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怎麼樣?

與上海生化所有何區別?


你可以自己去實地考察下,我覺得中心條件應該算是非常不錯的。


搞科研的其實還是看老闆(導師)和實驗室氛圍,就算學校再牛單位名氣再大,每天和你朝夕相處的還是你同事。我清華一同學,大牛組的,但競爭超大,每天都好心累。務實一點么看薪資水平,務虛一點么看實驗室能給你什麼樣的課題和training。


中心的PI工資真心高,這個不是生化所可以比的


私以為,題主想問的是,選擇一個新的研究所讀研更好還是一個老牌的研究所讀研更好?

個人認為,讀研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其次才是同一個方向內哪個導師更適合自己。從研究所這麼大的角度進行選擇,實在太武斷,太不理智了。

交叉中心的研究重點是神經退行性疾病,幾乎所有的課題組都有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課題,除此之外,各個課題組也有各自的研究重點,不妨去中心的網站上詳細看看各位PI的介紹或者給感興趣的PI發郵件諮詢,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課題絕對是你堅持下去的原動力。

交叉中心2012年正式成立,至今不到4年,從最初袁老師一個PI到如今包括多位青年千人在內的16個PI,從最初袁老師實驗室的幾個學生到如今中心各個實驗室的近百個學生,中心的發展勢頭良好。許多年輕PI在回國的短短3、4年時間裡,完成了實驗室的搭建工作,順利地開展了各自的課題,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例如,劉南老師組、劉聰老師組都發表了文章。

交叉中心在2015年搬離有機所,啟用了在浦東張江的新大樓,搬家過程導致的實驗暫停已經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一樓有質譜、電鏡、核磁、X-ray等公共平台的儀器,七樓有高通量小分子篩選的平台,之前在有機所,沒有spf級的動物房,動物實驗難以開展,新大樓里spf級別的動物房即將投入使用。除此之外,一樓還有跑步機、乒乓球桌等活動器材,每一層也都有茶歇的活動室。

中心剛剛起步,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文獻下載的問題之前確實有,網管解決了;雖然身處IT樓中,中心PI每個月都會請國內外的大牛小牛來作報告,絕對不會有隔絕感;學生住的遠,中心安排了班車接送;張江吃飯住宿貴,中心漲了工資……同樣的問題,有些人只看到了問題,卻沒有看到中心的各位PI以及行政的各個工作人員為解決問題付出的努力,未免以偏概全了。

至於袁老師的科研水平,多說無益,不妨去搜一搜五年引用率什麼的,2015年袁老師還再次被諾貝爾委員會邀請做了專題講座。

其實,讀完一個phD並非易事,我很多大學同學在國外讀phD最後卻quit了。所以,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專註自己的課題十分重要。國科大新的博士畢業要求出來了,博士最多7年,要求有文章或者參加盲審,這樣的要求,按時畢業不易,但好好做拿不到學位卻是不可能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不爭論,只說兩點事實,大家自己判斷:

1. 判斷一個科學家的影響力可以看H-index和文章引用情況。袁的H-index是99,她文章總共被引用了5.9萬多次。而近五年的引用則超過2.2萬次,足以說明她的活躍程度。有興趣的可以去google scholar上查。別忘了順便了解一下還有誰能比得上她。

2. 袁自己公司開發的小分子藥物很快就要進行臨床實驗了。這是在美國做的,人家在國內不宣傳罷了。當然這種高級貨對於只會數文章的人來講可能不太好理解。

別以為頂千是開玩笑的。低調的牛人沒空跟你浪費時間而已。


如果單從文章數量上來看,生化所肯定是高產的而且文章質量也相對較高,但生化所畢竟是老所,PI也多,很多研究工作都是投入了很多年,當然相對出的結果也多;中心呢,還是比較新的,很多PI的工作才剛開始起步,自然還沒有能到高產的地步;況且不同的領域發文章的難易程度不同,單從發的文章所在期刊的影響因子來判斷不太妥當;而且中心的老闆很多都挺負責,會定期talk和指導你工作的進行,我相信只要你願意吃苦肯定能學到很多,鍛煉很多,有的老闆也會讓你出去參加一些會議,也能開闊眼界;中心雖然沒有下文獻的資料庫,但只要是你想下的文獻還是能找到方法下到的,實驗資源也是比較優越的。所以至於如何選擇,最大的因素是看你感興趣的方向,和每個所是否有你所心儀的老闆以及能否帶給你想要的,自己想清楚想幹什麼應該就比較好選擇了!


作為中心正式招生的第一屆學生,在中心也喜憂參半的過了四年,見證了中心的成長,也欣喜於自己的成長。如果你想來,可以給你幾點建議,最後的決定還在你。

1. 中心研究實力。因為袁老師在凋亡壞死領域不可取代的身份,以及在生物學術領域所做出的一些開創性工作,都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科研環境。袁老師關注最前沿的科技,也不斷的吸取新鮮的想法與技術,總是對我們的科研提出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創新的思路總是遙遙領先於國內外很多專家。現在的科研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我們中心很多都具備。代謝質譜,蛋白質質譜,電鏡,核磁儀器和研究團隊都是國內領先的,而且年輕的PI幹勁也很足,下班或周末都會在實驗室跟學生們一起解決問題。在build up短短几年時間裡,PNAS,Proteomics等文章也發了很多篇。可以說研究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2. 中心學術氛圍。中心擁有各個領域的PI,也經常會邀請國內外此領域的大牛來中心做講座,平均一周一場吧。像John Yates這樣的世界蛋白質質譜的領軍人物也在中心做過講座。只有你想不到的牛人,沒有我們請不到的老闆!頂尖千人和行業帶頭人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而且我們學生也常參加學術會議,交流學習的機會非常多。

3. 生活問題。中心給我們在外面找的住宿環境是最優化的,就算離中心不到兩公里的公寓晚上也有班車接送,非常方便。住宿生活的性價比非常高。有任何的問題去向研究生部反映,袁老師也會直接跟學生對話,解決我們各種生活問題。

4. 畢業問題。中心已經有了第一屆畢業生,畢業的標準是國科大定的,不是中心私下的規定。生物要發好文章並不容易,耗時也要比化學的長,如果想多快好省地出數據發文章,建議還是多考慮考慮。博士畢業的規定也是比照國科大來制定的,要達到一個合格的博士生應該具備的能力才能順利畢業,不然能力不足畢業了出去對自己也不是什麼好事。另外博士畢業生的出路也都很好,基本都繼續出國深造。

總而言之,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中心給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和科研環境,如果還是不確定,也歡迎你來中心實地考察,跟老師學生們多交流交流,也不能以偏概全吧!


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個人經驗來談,不黑不吹:

生化所與中心的最大區別是一個是老所,一個是新所;

老所資源豐富,管理相對完善,還有。。。名氣大,paper多;新所在建立之初,各種不方便,生活上,學習上,說實話,從進中心開始,我一路抱怨過來的,已經抱怨了兩三年了=。 = 但是!中心最大的一個好處是,PI們剛回國,思維開放,對科研充滿熱情,科研質量上乘,不像生化所藥物所等老所,雖然PI多,但真正撲到科研上的乾貨沒幾個,不小心碰到個坑爹導師,整個研究生博士生涯就毀了,想哭都沒地兒說;

要選哪個所,一個看你感興趣的方向,二個看導師;中心主要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衰老等,若題主對這方向感興趣,建議來看看,畢竟中心的導師80%質量都杠杠的,這點是相對於老所的最大優勢!

這個回復一是希望能幫到題主。二是順便反擊一下2016-03-16那條分abstract, a,b,c,d來酸中心的回復,我不知道她受了多大的傷害,要那麼是說,但我看到了很不開心。


真心不知道拿paper數量說事的親是幾個意思。不懂做science 就不要瞎說,不明白內部情況就不要胡亂做對比,就如同做生物實驗,需要使用正確的統計方法,才能得到正確的對比結果。其他的我不做評論,我是袁老師實驗室的學生,我忍受不了任何攻擊袁老師的言論。

1.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在袁老師實驗室從老闆到師兄師姐感受到的是如何做science,我的實驗也會不順利,但是每天過的充實、快樂、有成就感。這也是我從科研小白到知道什麼是做science到內心裡喜歡做science的過程。

2. 作為學自然科學的成年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我始終認為小不是美大不是美,從小到大才是美。

3. 由於實驗合作關係,我也接觸過多個實驗室的學生,從聊天內容和學生自身感受來看,袁老師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研究生導師和科學家。從我加入袁lab以來,袁老師的每天的努力、對科研的熱愛和專註是不接觸的人無法解讀出的故事。

4. 匿名攻擊別人的言論,我不認為會有多少說服力。


新中心嘛,總有一些不妥當的地方,袁大大確實是個好導師,對學生也很好,本身科研能力也沒得說,總要給些時間發展的啊


不知你是打算來,還是就是問問。就你這個問題,我打算從以下幾點回答:

中心和生化所比哪個好?

abstract:這個毋庸置疑啊,明擺著啊,當然生化所好了,其他的不說,看看生化所每年的文章,看看生化所下面的神經所等等,看看生化所的樓,再和中心比,那啥,我就不黑中心了。

a.當然有人要說了,這是一個新成立的所,沒有paper很正常。當然,這是客觀原因之一,發paper這件事情,靠時間,靠運氣,最重要的靠方向吧。不過,中心的無論是生物組還是化學組,產出並不高,當然,可能還需要時間。

b.中心最近喬遷到新樓啊,棒不棒尼。呵呵了,姐啥也不想說了,學生就是人體空氣凈化器啊!用的網連CNS的文章都下不到啊!!搞生物的地兒,小鼠都不能養啊!!!具體情況,題主有事沒事可以來來浦東張江鎮旁邊的中心新樓瞅瞅,感受一下不一樣的在IT樓中的科研中心。

c.具體說一下paper的事情哈,作為一個科研中心,衡量他水平高低的標準是啥尼?沒錯,就是paper!這中心成立了三四年了,袁大大的實驗室都掛靠在有機所小十年了吧,瞅著有啥大文章不,木有。其他的不曉得,傳統生物這邊發的用個位數數的文章中最好的是一篇PNAS,兩篇elife吧,一篇elife的作者可是在袁實驗室呆了八年。

d.下面這一點可能會有點兒偏激了..先上圖看一下..

這是中心的LOGO,還挺簡潔的是不,是不是瞅著有點兒眼熟,是不。。

那啥.姐就不說了,只求intel大公司,別和我們中心一般見識哈,千萬別告我們抄襲啊。。。我們和你們沒有競爭的哈!!!

最後,姐真心的勸你一句啊,曾經流過的淚,曾經考過的研,如今學了生物的大傻叉,別學生物,別學生物,別學生物!!!

e. 中心給學生的工資從二年級開始,確實是比同專業其他院所要高的,所以大家勒緊一下腰帶的話,勉強也是可以不問家裡要補貼的。

最新動態(3/16/2016):

現在這邊鬧博士畢業危機呢,哈哈哈哈哈,小心來了拿不到學位而且兩手空空的走呦喂~

再來說說(9/20/2016)

上面有人說科研能力的,沒錯,作為一個壓根還沒有入圈的研究生,我實在沒有什麼資格去評論科研能力,而且我根本無意黑任何一個老師,但是,其他的不說,國內科研圈的山頭一座一座在那裡放著,我實在不覺得中心的這些個PI有站在一個學術山頭上。袁老師作為學三代,國內肯定是有一定人脈的,但是能不能撐的起來中心,要看的不是中心的這些個PI有多少青千,要看這兩年,這些小PI是不是足夠有能力,袁老師能不能扶持出數個傑青優青,這才算是能走到科研金字塔的上游左右。還有要看中心的申請的基金,現在經濟形勢怎麼樣大家也都清楚,國家削減基礎科研學科的基金的措施也很明確,所以中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不過好在又沒有從有機所獨立出來,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東西賣一賣好了。

PS.

還有上面那說我酸中心的,哎呦喂,我犯得著嘛,我說的句句屬實,沒黑沒吹。

一個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科研院所,如果是發展向上的,裡面的學生應該大多數都是有盼頭的,不應該總是迷茫的,抱怨的。

只有不敢去改變的人,才總是去抱怨身邊的一切不公。

覺得胖就去減肥,覺得丑就去學化妝,覺得不開心,就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PSS.

馬大為老師組已經不在中心招生了,想去馬老師組的同學直奔有機所去吧。

PSSS.

想繼續就生物專業的同學們請看傳送門,想好再繼續:

現在學生物出路真有那麼不濟嗎? - 工作

該如何奉勸剛剛高考的孩子不要選生物,而選擇金融和計算機等專業? - 大學專業選擇

讀生物專業有錢途嗎? - 職業規劃

大學的生物專業真的那麼坑? - 留學

美國工程院院士李凱:中國863計劃是失敗的

PSSSS.

我知道自己不適合走這條路,我也在努力的找其他的方向,因為我是十分膚淺的人。

在這裡,這個專業前行,我看不到什麼時候我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畢竟,我不想真正等博士畢業的時候,年近三十歲,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社會經驗,養不起家,照顧不來孩子,想著反正也沒什麼其他的地方去,就繼續念著吧,做著不喜歡的事情,過著對我來說悲劇的人生。


同學們都好機智,匿名匿的飛起

強烈懷疑題主在釣魚


這個問題問的,去官網上看就會明白怎麼回事兒了。交叉中心致力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研究,生化所就更廣了。還有就是年齡問題了,剛成立的,各方面不是特別健全,招生,採購 行政很多要依託於有機所,目前實驗樓在浦東,雖然搬了快一年了,依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說謊,不僅僅要看他處於什麼立場,他說了什麼,有一點是人們往往忽視的,就是他沒有講出來的部分—他在隱藏什麼。優點和缺點肯定是並存的,想來的孩紙來夏令營體驗就知道了,別人說的總是別人說的不會是自己眼中的。


不管怎麼說,它今年出售了一個4.56億美元的治療腫瘤化合物,在中國製藥史上都是有重大意義的,似乎證明了它的實力。另外看起來交叉中心更像是做hit 和lead compound的


有機所要漲基本工資了,交叉中心不漲,果然是牛逼的研究機構,厲害!


推薦閱讀:

先讀碩後出國可行嗎,目前清北中科院有多不歡迎碩士?
北京大學理論物理所和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哪一個更適合讀研究生?
求助:如何跟研究生導師鬥智斗勇?
是否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讀博?
保研選擇中科院還是國防科大比較好?

TAG:研究生 | 化學 | 生物學 | 中國科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