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職場人士,貌似能力與機遇都遇到『天花板』,如何進一步提升自我?
36歲已經不小了。職場上干到相當於中層經理的這麼一個位置。但是接下來,無論個人能力、智商與體力、外部機遇都面臨無形天花板。但自認為接下來還有十年可戰鬥,應該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進一步自我提升,以求用十年時間作『最後的努力一躍』。但沒什麼好的方向,有個想法先去留學學個MBA。這種方向似乎也並非最靠譜。想聽聽知乎上各位高人的意見。
註:不需要針對 過於私人、過於訂製化的回答這個問題,針對 『這一類』人群發表高見即可。
關注這個問題的人看起來也不算少,只是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解答。我看2012年6月寫過一篇文章,叫《從30歲到35歲:為你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 》。雖然題主已經過了35歲,但我這篇文章對於您來說依然是適合的,因為從30歲到35歲的積累,正是為了下一個10年的瓶頸突破。對於男人來說,35歲才是職業生涯的真正開始。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們通常也遇到35歲左右的年齡段的生涯突破問題。我將稱其稱為瓶頸突破,與題主的天花板突破是一個意思。不針對個案,特針對「這一類」人群發表下自己的看法。主要從3個層面進行突破:
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我在《職場救贖》一書的最後一部分內容,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如何構建你自己的個人品牌。你到了30歲以後,再去頻繁跳槽,肯定是不合適的,最大的不利,就是你的專業知識成長,永遠只是停留在一個相對低的層次上,而這又會影響你職位的晉陞與薪水的增長。我該幹什麼,適合做什麼,此時應該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定位。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專著《專業主義》中也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台,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專業。」 你是一流的商務人士,還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別就在這裡!給自己一個專業定位,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會為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增加更多有價值的籌碼。我們曾經遇到過5年跳槽13次、接觸過10餘個行業的客戶。假如你也這樣,就毫無專業性可言了。當然,為了支撐你「專業化」的品牌形象,你還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個方面,就是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問題,要脫離具體的操作層面的問題,把你看待問題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遠一些,成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你要向這個行業里最優秀的人看齊,並以他們為目標,作為自己修鍊成長的榜樣,一步一步彌補與優秀之間的差距。這個時候,在職學習、進修、培訓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學會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第二個方面,就是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每一個行業的優秀人才,都有自己聚 集的圈子。比如哈佛商業評論網、職業經理人網、業務員網等等,都是相關人才聚 集的地方。為什麼有些人出去講一次課就要好幾萬?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一個行業的發展?原因就是他們的影響力太大了。你要想成為優秀的職場人士,也必須像那些最優秀的人看齊,樹立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用你的思想去影響別人。我們去年遇到一個非常優秀的小夥子,至今印象深刻。他是一個印刷專業的大專生,畢業之後去印刷廠做銷售。或許在有些人看來,這個專業、這個職位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正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沒有什麼含金量的職位,他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構建著自己的影響力。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要求:每月都要寫一篇文章,發表在這個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上。當然,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夠達到發表的質量,但每個月必須要保證質量寫一篇。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是樹立了你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第二,可以讓你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前面提過知識結構的問題,這裡需要再強調一下。你通過學習、培訓等方式,得到的知識,終究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要想形成你自己的知識結構,你需要將這些外來吸收的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在實踐的過程中,同樣的知識理論,在不同的情況下,每個人的感受和心得是不一樣的。你寫文章的過程,也就是對你自己在實踐中的感悟和心得進行總結和反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結構,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你「自己的」知識。
第二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這裡指的是中層管理者,也是你的第一個管理者目標。我在《職場救贖》的第六章也單獨討論過這個問題)。除了那些對於技術十分熱衷的人,如果你要想在職場上獲得更多的空間,職位上的晉陞必不可少。有些人會說我不願意成為一個領導者,我只希望做好自己的份內事,我就滿足了。對於抱有這種想法的人,我只能說很抱歉,這不是你能選擇的。原因很簡單:你25歲的時候,可以做一名基礎員工;30歲的時候,也可以做一名基礎員工;但你到了35歲以上的時候,你如果還只想著做一名基礎員工,那就不太現實了。如果一個已經35歲的人,他的能力還只是局限在基礎崗位上,那麼,這樣的人基本上是沒什麼價值的(當然,落後的國企及事業單位除外)。所以,不管你是否願意,你都必須把職位晉陞作為你職業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目標,並為之付出努力。
走上了管理者崗位,是你職業成長的關鍵一步。以後的發展空間,都與此次的晉陞密不可分。但這個位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坐穩。蓋洛普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基礎員工之所以離職頻繁,很多時候問題並不在於公司,而是在於其上司——公司的中層管理者。你是超級業務員,但未必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從專業人員到管理者角色的轉變,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許多人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柳傳志說「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而帶隊伍這件事的具體執行恰恰就落在廣大的中層管理者身上。所以,到了35歲這個年紀、且又成為中層管理者的時候,必須要考慮的是如何轉換自己的角色,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隊管理者。中層危機是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你如果能夠在此方面進行有效突破,則為你未來的生涯發展帶來強勁的後勁。第三件事情,就是找一家成長中的公司,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伴隨其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長潛力和發展空間的公司,並隨著公司一起成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你可以親眼目睹一家公司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曆程,對於公司的運營也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夠體會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長中的位置和作用。二是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你的價值會有更大的發揮餘地,會更容易展現出來。很多人在找工作時都傾向於尋找大公司,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長,尋找規模不太大的成長中的公司,其實是更好的一種選擇。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於人才的需求較為迫切,你的職位晉陞也會更快。三是你的忠誠度會為你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回報。企業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忠誠度。沒有哪一個企業喜歡朝秦暮楚的員工。尤其是現在跳槽率、流失率在眾多企業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忠誠就成為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職業精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空降兵式的職業經理人所帶來的效果並不被企業所看好,更多的企業更願意從公司內部培養與企業共同成長的、擁有共同價值觀的高級管理者。阿里上市時的那27個合伙人,有創業元老派,有公司內部培養派,當然也有空降高管派。但那些最晚加入阿里的空降高管,也已經為阿里工作了至少6年,不可謂不忠誠。
以上為本人淺見,如有不妥之處,望指教!樓主你好。
我今年34歲。職場上位置和你差不多。跟你交流下我的一些想法。(1)
30多歲,人已進中年。隨著職業生涯的一步步深入,我覺得通過某些「努力一躍」使天花板突破的可能性已經很低。在職場中走得越遠,能起關鍵性的因素也就越少。對於一個剛進職場的畢業生來說,也許學歷和學校是關鍵性作用。對於剛到團隊的新手來說,他過去的經驗就起關鍵性作用。但是,現在對於我們在職場中已摸爬10多年的人來說,能起這種關鍵性作用的因素已幾乎消失。
留學學個MBA,是你舉的一個例子,但我想你也很清楚,有無這個MBA顯然已不是你能夠突破天花板的決定性因素。
(2)
年輕的時候我很喜歡這麼一句話, 「路走的再遠,也不要忘記自己到底想去向哪裡」。走了這麼多年,我最後發現,這句話說的不是很對。因為,我們許多人一出發的時候,儘管走的堅定而有力,但其實根本並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裡。
我想了很久這個問題,現在大概明白了,這句話應該要這麼說:
「路走的遠了,不要忘記回頭思考下,自己到底想去向哪裡」。
我覺得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能走多遠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在為著什麼,還在這樣堅定的走下去。
共勉!我在36歲時和題主的情況差不多,但更要命的是,此時我在中層經理的崗位上已經徘徊了十年!待遇也接近停滯了五年,而比這更恐怖的是我自己覺得這樣的生活蠻好,我的進取心不見了。直到有了兒子,看著他一天天長大,我忽然想不透一件事:我如何給兒子說他爹是幹什麼的?貌似成天忙忙叨叨,但本質上還是個混。於是我只想去做一件事,它的成敗不重要,甚至它是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投入我的全部去做了!重要的是我可以忘記自我世界的得失,去做一件對他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於是我服從於內心這個傻念想去做,2015年我四十歲了,忽然發現已經突破了這個音障到了新的境界。不靠別的,只有情懷與無畏四個字。另外,話說回來,35到45歲是機會最多的人生階段,多年的積累隨時有爆發的機會,前提是—別壓制它,該爆就爆!
三十六歲,中層經理,還有上進心。
這三個條件已經讓你領先了同齡的很多人。你能在三十六歲還來知乎問關於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問題,我很佩服你。我的建議只有一個。
你積攢了足夠的財力,有了三十六年的人生閱歷,甚至還有一顆難能可貴的上進心,既然如此,何不做點自己很感興趣但因為種種因素而一直擱淺的東西呢?
你沒給出任何條件,所以不知道你會喜歡什麼。
但我認為,或音樂或寫作或運動或語言或物理數學都是能讓人對生活充滿激情和追求的東西。三十六歲,與其去學MBA,不如去洛杉磯看一場NBA。
與其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會彈鋼琴,不如自己學著彈一首曲。如果你喜歡英國,湊夠足夠的錢,就去英國看看。
如果你曾經喜歡周杰倫,那周杰倫下一次的演唱會,就買張票去祭奠一下青春。如果你青年曾幻想寫一部小說,那現在就可以動手。三十六歲,或許不會是一個學習的好年齡,但一定適合感受生活。我比你小一輪多,還處於一個吐口口水都是滾燙熱血的年齡,相信你也經歷過。
我沒有你的閱歷豐富,沒有你的經驗積累,甚至當別人男朋友的責任都承擔不了,所以我的建議在你聽來,肯定顯得幼稚。我不期望我能影響到你的決定。
我期望的是,十多年之後,三十六歲的我如果失去了熱血和對生活的追求,對未來茫然無措不知道做什麼,回頭翻到知乎上我現在寫的這個答案時,會突然在那麼一刻燃起鬥志,來完成現在這個無力無錢的二十幾歲的我,的願望。
題主,我相信你在十幾二十幾歲一定有一些願望和愛好被擱淺了,如是如此,現在撿起來試試,也不遲。
共勉。活到老學到老,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機遇么,只要沒死就有希望!
我也是一名即將步入30歲的一名銷售中層管理人員,同樣也會面臨樓主的問題,但這些問題:1、關鍵取決於自己的心態,自身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和激情,2、還有就是自我驅動的學習能力,保持讓自己每天都能吸納或者接受最前沿的信息知識,3、定期的自我反思和復盤,不斷完事自己的不足;當然上面的很多專業朋友都給出了不同的建議,其實都差不多,關鍵自己是否去執行,對於短期目標和計劃的執行能力,比什麼理論都重要;
題主如今36歲,有沒有想過,你現在所謂的「天花板」狀態,與剛開始工作狀態的差距?有時候所謂「天花板」並不是來自於外部的限制,而是你自己內心對自己的限制。
轉一篇之前看到的文章給題主。底部有看到文章的網址。
曾經有人戲言,人生中智商的最高點永遠停留在高考那一刻了。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們的種種能力都大有退化的趨勢。想想剛剛步入職場的時候,誰不是朝氣蓬勃、滿懷信心,恨不得能征服全世界,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時間這把刀,消磨了我們的銳氣,不再自負,可也趨於平庸。
如果以下情況正發生在你身上,請儘快把曾經的自己找回來。▍工作激情減弱
很多人在一剛畢業的時候,對工作充滿了期待和激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職場經歷逐漸累積,工作流程和模式慢慢形成,工作就沒了當初的新鮮感,工作的激情就會逐漸「退化」。這樣的狀態很容易演變成工作倦怠、無成就感,隨之創造性和主動性都會降低,進而嚴重影響工作績效。原地踏步、安於現狀就成了他們身上的標籤。解決對策:
職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激情減弱,會直接導致工作倦怠,身處職場的激流中,自我懈怠,遲早會被淘汰。此時,你需要認真考慮個人的職業定位,自己是否能夠在本職業上有新的突破,如果突破不了,觀察周圍是否有更適合我發展的空間。如果對一個職業有一定的厭倦了,可以適當的轉換行業,保持職場激情,這樣也未嘗不可。▍學習能力退化
很多人剛開始工作時,工作完全在他的掌控範圍內。但隨著工作內容逐漸增多,他發覺需要看書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但自己卻時常感覺精力不夠,有的內容要看很多遍才能掌握,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反應迅速了。從生理變化的角度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減退,學習能力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再加上部分職場人安於現狀,學習意識薄弱,因工作忙碌而忽視了持續的學習,就會出現學習力退化的現象。解決對策:因生理因素帶來的學習能力下降,並不影響你隨時攝入新的知識和技能,你可以結合實踐經驗,使之與理論知識相互促進,相互增長,以自己的職業定位為中心,參照個人職業規劃的需要,定期參加一些相關的學習培訓,保持閱讀習慣,讓自己處於學習狀態之中,是提升個人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危機意識消退
在一個工作環境里呆久了,熟悉了工作流程,熟悉了周圍的人和事,危機感就會慢慢懈怠,習慣安於現狀。然而,有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不少年頭,以為升職的機會會輪到自己,可惜結果往往不能如願以償。當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而底下新進來的員工又比自己年輕,而且能力也很突出,且薪水還拿的比自己少。這一刻,很多人才意識到自己危機的到來。解決對策:當意識到自己職業上處於一定瓶頸的時候,切莫做一個職場的老油條。一定要在工作上不斷給自己訂立新的工作目標,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最好每天都有一點進步。這樣不僅能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避免同樣的經驗重複八年十年,最終落得被下屬取代的下場。▍書寫能力退步
現代化辦公設施和通訊設備日益發達,機器在很多方面可以代替人手操作。在這樣的環境下,職場人的「動手」能力明顯減弱,甚至消失。大多數人只會坐在電腦前敲鍵盤,不少職場新人連複印、發傳真都不會,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部分職場人綜合能力弱的缺陷。解決對策:提高個人綜合勝任力,提高動手能力。在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初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動腦的同時多動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會有積極影響。▍身體素質下降
高強度的工作任務還是需要有一定的體力和精力來扛,這讓很多上班族難以抽出時間去鍛煉,有時間只能補睡眠,因此身體機能和體質都在持續下降。像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疾病正在日趨年輕化,越來越多的辦公室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解決對策:身體、精神狀況會直接影響工作狀態,容易滋生疲憊、煩躁的心情,因精力不充沛,處理事情時就容易草草了事,影響效率也會降低質量。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再忙碌,也要抽出時間安排運動或健身,對恢復身體機能,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HR幫 - HR互助及服務平台我不明白什麼是能力的天花板。
也不明白什麼是機遇的天花板。
既然我不明白,那老太太們更不明白。那麼你的表達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離天花板還很遠,那就去提高你的表達能力吧。不過表達能力背後的根源應該是思維能力...本人年紀不算大,才疏學淺,要是有什麼說的不好的地方。
你倒是來打我啊......
開個玩笑,你不愛聽就當沒聽到。你覺得我說的不對,就用新的信息說服我。
其實我深深的認同天份和機遇的威力。但我更堅信,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通過努力成為總監級別的人物。
你已經沒機會了,安心混吃等死吧。
全世界都可以這麼看你,只要你不信,你就還有機會。今年剛好36,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做過銷售,搞過運營,現在合夥做一個小公司。始終提不起勁。浪費時間中。。。。。
推薦閱讀:
※你現在遇到了什麼職業生涯方面的困惑了么?你打算怎麼去突破自己這樣的困惑?
※軟裝設計行業規劃的迷茫?
※網路作者未來如何規劃?
※中國最偉大的職業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