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來知乎出現很多「不理性的觀點頂到熱門問題的前列,然後又被理性的答案逐漸擠開」的現象?
既某些一個問題總會被非常不理性的觀點頂到熱門問題的前列。然後那些觀點又被理性的答案逐漸擠開前列。
比如之前關於廣州黑人百度貼吧的問題。 再比如這幾天的打電梯熊孩子事件。 希望有了解知乎的人士予以評價。針對個別知友的疑問補充一下:這個問題問的是對這個現象的原因和本質的分析,以及各位的看法。
首先給結論:這個現象是正常的,必然的,良性的。而且,相對來說符合我的預測。它可能將最終成為知乎問答的可重複可依賴的發展路線。
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第一,是什麼能讓專業的理性的用戶看到相關的問題;第二,是什麼能夠讓專業的理性的用戶有動力去回答這個問題。
在找到合適的模式之前,我覺得我是無法回答這兩個問題的,尤其是第二個問題簡直就是無解。
邀請機制對解決第一個問題有一定幫助,但它無法解決第二個問題。因為即便你邀請了專業的理性的人士,他也不一定覺得這個問題有回答的價值。或者不一定願意花時間去回答它。
那麼,如果換一種模式呢?如果廣撒網,鼓勵更多的人來回答問題呢?
每
個人的看法都可能是錯的,可能是非理性的,當知乎可以鼓勵更多的人來回答時,必然就會出現錯誤的或者非理性的回答,並且某些回答還很有可能符合大多數人心
中的預期,因此,某些非理性回答或者某些錯誤的回答還很可能獲得很多的贊同票數。——這都是正常的,但很多人並未認識到一點:非理性的或者錯誤的回答也有價值。尤其是贊同較高的回答。
- 首先,這種回答引起了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引起了人氣,引起了互動,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使得更多的人能在時間線看到它,提升了專業人士或者理性人士能看到該問題的概率。
- 其次,這種回答讓專業的或者理性的人士知道了更多人對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知道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能夠非理性到什麼程度,有了這種回答,並且知道了群眾對它的支持,那麼專業人士或者理性人士可以更有針對的去糾正這種錯誤以及非理性。
- 最後,非理性回答或者錯誤回答被頂到高票,更加激發了專業的或者理性的人士回答該問題的動力,因為當專業的或者理性的人士發現這個問題居然能夠被人如此曲解的時候,往往會覺得這個問題更有回答的價值。專業的或者理性的人士回答問題的慾望常常被一個高票的非理性回答或者高票的錯誤回答所激發。
- 我希望有一天,大家能意識到,一個問題之所以能被討論成現在這個樣子,正因為某個看起來不靠譜卻有很多贊的那個回答,帶動了整個問題的活力與生機,從而也引來了真正靠譜的那些回答。
正因為我一直認為非理性的錯誤的回答也可能是有價值的,所以我才會在更早的時候鼓勵這種現象,參見我的專欄:勇敢回答,擁抱錯誤,擁抱變化 - 固定區 - 知乎專欄
當然這個專欄文章成型比較早,當時的想法還不成熟,不過現在看到這些現象,至少一部分佐證了其中的想法。
——
最後跑個題帶點私貨:這種觀點可能很難理解,實際上正如更多的國人很難理解言論自由一樣。很多人對言論自由的疑惑在於言論自由是否包含散播謠言的自由。但一
個言論不可能憑空被斷定是錯的,只要批駁謠言的言論與謠言本身同樣得到自由傳播,那麼面對謠言你就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的批駁之,並且這種批駁言論可以與謠言同樣的被自由傳播,並且讓接收者受眾自行判斷其真假,自行判斷要接受哪種言論,不但提升了大眾的判斷能力,還保障了言論自由。
「可能」接受到更多的謠言。但是恰恰相反,只有人們接觸了更多的謠言,才能夠提升自己對謠言的判斷能力。才能夠真正的「民眾素質提高」。對民眾能接收到的內容進行審查並不會有助於人民素質提高,反而會降低民眾的判斷能力。對發言許可權進行限制無助於提升民眾辨析能力。所以我一直堅持認為,內容審查弊大於利。
排名第一的yilinwang很好的詮釋了這個問題。
————————————————————————————————
關注我的人應該知道,我和yilin撕過幾次了,但我對他沒有惡感因為他跟有些人相比還不錯,雖然把我拉黑了,但是從來沒說過髒字
我覺得他主要就是先入為主太嚴重了,有些思想根深蒂固不願改變
舉個例子,
某個關於大躍進的被刪除的問題下,冷哲提出了反饋失靈這一理論,他自然又是反對進場,
但實際上,我在他以前的答案下,發現他對反饋失靈這一現象其實是心知肚明的
我覺得他如果能夠擺脫偏見在很多時候會好很多。比如在大躍進的問題上,我的觀點是:餓死人是由於一直存在的極左思想失去制約,冷哲則更進一步,直接指出這是這種自上而下的體制在一定條件下的必然結果。
而現在的」主流「觀點是:這一切都是老毛的錯,沒有毛就不會有這些事。
請問,哪一種才叫五毛呢?
為表誠意,已解除匿名一種人:
「誒,不就是這麼回事兒么。」
「想都不用想啊,這就是我親眼見過的,那肯定是對的。」「真相只有一個!」「你說了這麼多我不懂的,你就是在秀優越感!」另一種人:
「真的是這樣嗎?看看別人怎麼說,查查資料里有什麼可以借鑒的。」「Everything isn"t always as it seems.」「我這樣會不會太武斷?也許還有別的可能。」「我的經驗和學識告訴我答案是這樣這樣的,但是我最好思考一下怎麼能夠更好地 deliver 我的想法。」所以你看,
1)不專業的吐槽,是信手拈來的。專業的答案,是要花時間思考的。2)本來專業人士也沒想花那麼多功夫的,因為光看那個題目,以為答案會很簡單,誰知道從哪跑出來個不懂裝懂的在那顛倒黑白。這一下子,簡單的事情被複雜化了——原來大眾的想法是這樣啊,這還真不好辦呢。因此,
1)反對的答案總是在糟糕的吐槽之後出現——因為真的沒想到一個話題可以被扯地這麼面目全非。2)出現地慢,因為他吐槽是他的事兒,咱們不能因為別人吐槽亂寫答案,就可以放鬆邏輯思考。3)排名第一的糟糕答案被摺疊地晚,因為它早早被分享到各處了,而且很多人只看被推送的答案卻不看其他的答案。從眾心理讓大眾覺得給票數多的答案投票是「保險的」。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你也看到了,每次都要好幾天才能撫平。這跟中國人的價值觀的確有關係,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教育*(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沒有著重培養邏輯能力:
如某評論:
還有你說中醫 雖然以現代醫學的觀點看 可能很多都不符合科學原理 但在西醫傳播到中國之前 中國人都是靠什麼治病的?既然它能長久的存在必然有其道理
既然它能長久的存在必然有其道理
跟中醫有效沒有必然聯繫。例:纏足、八股文而可惜的事情是,高票答案犯了以下錯誤:中間立場
你覺得兩個極端觀點的妥協,或者說中間立場,肯定是對的。
雖然大多數時候,真理確實存在於兩種極端的中間地帶,但是你不能輕易的認為只要是處於中間立場的觀點就一定是正確的。謊言和實話的中間地帶依然是謊言。
例子:小紅認為疫苗會造成兒童自閉症,孫越從科學研究的結論中得出結論認為疫苗不會造成兒童自閉症,小明認為兩者觀點的妥協——疫苗會造成兒童自閉症,但不是全部的兒童自閉症——才是正確的。小明犯了中間立場的謬誤。
非黑即白
你把黑和白作為僅有的可能,卻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你使用了簡單粗暴的假二分法,來掩蓋其它可能性的存在。你想通過非黑即白的選擇來誤導討論,破壞辯論的建設性。
例子:在談到反恐戰爭時,總統說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戰爭,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總統這裡犯了非黑即白的謬誤。
我:我認為明天決賽阿根廷隊將奪冠。
你:了解。但我認為義大利隊將奪冠。
我:收到。但我仍然認為阿根廷隊奪冠。
你:義大利隊。
我:阿根廷隊。
你:義大利隊。
我:好吧,義大利隊。
我們就這樣達成了一致。
——如果爭論不歡而散,那麼必有一方是虛偽的上文有些略科幻,但是的確是對的。那為什麼我說「中國教育」在邏輯教育上有比較嚴重的問題呢?不是因為一個人可以反對同性戀。這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你不去迫害就行。問題在於:一個人可以既支持同性戀,理由是「我認為不同的性向和性癖應該得到同等尊重」,但反對「戀童癖」,即使大多數「戀童癖」是沒有攻擊性的;還有支持「漢醫」、「中醫」,但卻對「蒙醫」嗤之以鼻的人 ,問其支持中醫的原因,大多數是「老祖宗的東西」——這種矛盾的行為說明了大多數人在判斷的時候,先下結論,然後通過結論尋找可以立足的理由,整個邏輯論證的過程是虛假的。換句話說,很多人「只有觀點,沒有理由」。那麼自然是「不真誠」的,也是「虛偽的」。爭論必將不歡而散,除非「不真誠」的一方意識到自己的「不真誠」。那麼問題出在哪呢?出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有一個觀點,並不是我們自己思考,或者真正研究過,認同其邏輯的。由於觀點本身很多,我們很可能支持內在分裂的觀點——比如「黃種人不比白人差」、以及「黑人就是臟+笨」,而不自知。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多問自己「為什麼」,多發現自己的邏輯誤區。知乎的確可以幫很多。比如,問自己「為什麼人要愛國?」「什麼是愛國賊?」等等,你要看的是「邏輯」,而不是「觀點」。回到問題:這個爭論過程有點像古龍小說的情節,但並不好笑。當我第一次說我認為阿根廷隊奪冠的時候,你應該了解,我一定是掌握了某些賽前信息才敢這樣說,比如我深入研究過雙方的實力對比。而當你聽到我的觀點之後卻反對我的觀點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一定掌握了更強的信息。也許你有內幕消息知道梅西傷情嚴重上不了場。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信息,但我可以從你此時的態度判斷這個信息一定很強。而我如果在這個情況下仍然堅持認為阿根廷隊奪冠,你就得進一步了解我一定掌握更強的信息,比如我知道裁判向著阿根廷。以此類推,直到幾次往返之後我發現你仍然堅持義大利隊,那我只好認為你剛剛從未來穿越回來,於是我決定贊同你的意見。
所以兩個理性的人只要進行古龍式對話就可以達成一致。據我最近看 The Big Questions 這本書介紹,更進一步,經濟學家 John Geanakoplos 和 Herakles Polemarchakis 證明這個對話不可能永遠繼續下去——也就是說最後一定會達成一致。再進一步,計算機科學家 Scott Aaronson 證明,如果對話雙方都是誠實的,那麼這種對話可以在不太多的幾步內結束。
有人可能會提出,前面說的一致的「priors」 ,是一個特彆強的條件。畢竟生活中的理性人並非都學習過足球理論。也許兩個人對梅西的重要性有不同看法。但是這個「不同看法」也是可以通過古龍式爭論達成一致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兩個真誠而理性的人應該對事情有相同的看法。如果爭論不歡而散,一定是有人不誠實!
我做了一點小調研,這個理論有很多推論。比如說一個真正理性的人,如果他認為其他人也是理性的,那麼他不應該買股票。為什麼?如果他買股票,就必然有人賣這支股票 — 這就意味著兩人對這隻股票的升值前景(不一定是確切的預測,可以是一個概率)有不同看法。可是奧曼已經證明理性的人不應該有這種不同看法。
這個定理中所假設的理性的人,被學者成為「truthseekers」,真理追求者。如果我們是誠實的真理追求者,我們終將能夠達成一致。
比如現在第一名不是很理性,但是他導出了一個 Somehow 正確的答案。我也認同部分他的觀點和論證。但是我不會點贊,因為我覺得邏輯還有問題。但是如果一個人,他本身是觀點大於邏輯的人,也就是看到「中醫不好」點贊,或者是看到「中醫不好」點反對,那他就是一個被觀點驅動了的人*(當然點反對沒啥問題因為不會污染 TL)。在廣州黑人,和電梯熊孩子兩個事情中,大多數人是認可觀點在前——熊孩子是錯的需要管教、廣州黑人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不好,但並沒有考慮「熊孩子為什麼錯」「怎麼錯」「錯到什麼地步」「誰有權判定對錯?我有嗎?」「判斷對錯之後誰有權懲罰?」、或者「黑人真的都是收入低文化無嗎?」「為什麼?」「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是廣州?」「為什麼沒看到廣州人回答問題?」「為什麼我會聽到傳言,即使傳言的傳遞者沒去過廣州也不認識黑人?」就像是現在 @yilin wang的回答,我看完之後的問題是「為什麼他的回答里包含的都是『中國人沒有邏輯,喜歡某人卻不喜另一同類型的某人,或者是不喜歡某人但喜歡另一類似的國人;或者大學寢室室友明明譴責針對我國的恐怖主義但對911卻一片叫好,這幫人是不是屁股決定腦袋沒有用邏輯?』的論證,他理論上應該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邏輯差或者沒有受過良好邏輯教育』,但他得出的結論卻是『中國人顛倒黑白』?」「這兩種觀點等同嗎?為什麼?為什麼要用一種觀點代替另一種觀點?」「 @yilin wang 是否想要用正確的論證在最後一步導出錯誤的結論?還是他自己也不知道?」「 @yilin wang 的政治觀點是什麼?會產生偏見嗎?」「他跟冷哲是什麼關係?」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他跟冷哲什麼關係,也不是特別感興趣,因為這樣的興趣犯了邏輯錯誤中的「稻草人」和「人身攻擊」等。但是他的正確或者近似正確的論證,一直暗示的是「中國人邏輯能力不行,或者是中國人持自相矛盾的邏輯」;我認為由於他本身的「證實偏見」,或者是「逆火效應」,他把容易混淆的兩個論點混淆了,用近似正確的論證給出了錯誤的結果。雖然他的結論不完全對*(由於論證和結論不對應),但是他的論證是有價值的,因為至少他沒有在論證裡面打自己的臉,沒有像不支持黑人運動的女權運動者一樣;他的主要問題在於他的「證實偏見」影響了他的結論,因此我跟他之間如果有任何對話,不會像是「古龍」對話,而此時「不真誠」的一方是他。做一個總結:在知乎,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是,我們只支持觀點而並非邏輯,比如某邏輯是錯的,但用了一個「熊孩子需要管教」的關鍵,那麼我們如果沒有足夠強的邏輯能力,或者不擅長問問題*(「怎麼定義熊」「誰能定義熊」「定義熊有普遍意義嗎」)那麼我們會跟著觀點跑,於是點贊。接下來我們又看到一個「打人是不對的」觀點,於是我們開始反思之前的邏輯,但很不幸的是我們還是在被動接受別人的觀點,而不去梳理邏輯,於是我們雖然點贊了,但是理由是「看上去『打人不對』比『熊孩子需要管教』更加三觀正」……知乎用戶雖然三觀正的比例稍微高一點*(相比別的),但是「三觀正」不是「有邏輯的並且能發現自己三觀互相抵觸的『三觀正』」、所以才會有某些一個問題總會被非常不理性的觀點頂到熱門問題的行列。然後那些觀點又被理性的答案逐漸擠開前列。****ps:有可能你已經給我點贊了,但是你有想過我在論證中犯了哪種邏輯錯誤嗎?某些一個問題總會被非常不理性的觀點頂到熱門問題的行列。然後那些觀點又被理性的答案逐漸擠開前列。
首先,「極其錯誤的觀點」是誰定義的?你既然都有自己的立場和答案了,其他人的答案在你眼裡自然是一文不值了------------------------------------------------------------------------------------所有人都一個想法才可怕呢,無論對於錯,意見說出來,大家看到,也會引起大家的思考
進步不在於錯誤理論被正確理論取代,而在於錯誤理論被貌似正確的理論取代。——霍金斯。
換而言之,我們所面臨的世界萬物的種種問題,只要人類社會還在進步,那麼就是尋找正確理論的過程,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貌似正確的理論」,最終都會成為後來人的墊腳石。
知乎也是一樣,先來的人總是為後來者做嫁衣。發現別人的錯誤,並將其作為自己理論的反面教材,總是會比自己去尋找積極論據來得簡單順手。這就不單單是從黑白兩派進化到灰的過程,放眼望去,整個人類社會都是如此。
所以一開始出現的所謂的「不理性觀點」,是相對於後來出現的觀點而言才顯得「不理性」,但誰又能說後來的觀點就是「理性」的呢?只是當所有人都懶得再繼續思考下去的時候,「結論」就出現了。
因此,為什麼不理性的觀點頂到熱門問題的行列?因為「真理更容易從錯誤中產生。——培根」。而人人樂於尋找真理。
為什麼那些觀點又被理性的答案逐漸擠開?因為「這種現象是思想進步的直觀化進程」。通過邏輯推理得到這個貌似跑題的答案,是想從根本上回答題主所問的問題。看到張嘴奴才、閉嘴支那的人,我就想起這張圖。
我認為很好啊,這證明知乎有一個很好的促進理性討論的機制。
比如這個問題,至少現在高票區的頭幾個都是偏執類答案的代表~~~爭取支持的最簡單的手段是營造對立,爭取極端,裹挾中立。這一招已經被無數人使用過了,最近的可能是阿扁。。。。額不對是香港之子黃之峰。而且,極端化的言論是最不需要考慮邏輯上的漏洞的。「猶太人是敗類,是劣等民族,我們去消滅他」。小鬍子不會從生物學角度給你論證的,只要提出一兩個證據就可以高喊這個口號了,而孤證總是很好找的。而且,基於大部分人的思維水平和閱歷深度,能不能判斷孤證是有問題的。不信?你看看現在那誰誰的文章是被怎麼瘋傳的。至於題主你的後半句,我持保留意見,就不討論了。
題主以為知乎前排真的有真理有理性?圖樣圖森破知乎前排在多數時候只有嗶格的較量,誰架子端得高深莫測,誰就贏了。點下一個贊,和答題的理智精英抱成一個高級精英團,感覺自己棒棒噠。還有一些時候前排是兩群中二少年的較量,一個說XX都是這樣的,一個說XX絕不應該是這樣,一個說XX沒有錯,一個說XX都是錯,人不中二枉少年,少年就要燃燒熱血,要維護宇宙和平,或者痛斥這個吃人的社會。當然我也要承認,少部分時候前排真的有乾貨,比如看了此貼排名第一的答案我就感觸良多,我想起夕陽下攔住我宣講XX大法好的慈祥聖母,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因為觀點激烈、情緒飽滿者更急於發聲。
同意@阿九 的回答。但補充一下,阿九描述的是其中的一個階段,我來描述一下整個過程。當一個爭議性問題被提出,往往就有持「左」意見者,持「右」意見者和持中者存在。「左」、「右」意見者雖然觀點相反,但有些特點是如出一轍的,一則是觀點激進非黑即白,一則是字裡行間充斥情緒。 因為充斥情緒,所以他們不是來討論問題的,而更多是為了既定的觀念找認同而已。 看過著作《烏合之眾》的人應該都對一點有深刻印象,既情緒遠比理性更易在群體中傳播,引起共鳴。陷在情緒中的群體表現較為狂躁,更急於宣揚自己,更無法接受其他觀點。於是「左」「右」紛紛跳出,點擊關注大漲,其實就是開打了。於是有了「一個問題總會被非常不理性的觀點頂到熱門問題的行列」這麼個事。
要是一般網站就這麼著了,不會有什麼實質的變化。要不怎麼說知乎用戶素質高呢。很大一部分人還是理性思考的,經過圍觀前期的「撕逼」,提出中正理性的觀點,就是@阿九 描述的那個過程,原來觀望的用戶紛紛贊同,「左右」中也有部分人冷靜下來,選擇贊同(總比對面的觀點好,是吧)。於是有了「然後那些觀點又被理性的答案逐漸擠開前列。」這麼個事。
整理一下過程:
→爭議問題提出→有定見的少數人表達觀點,大部分人觀望→情緒化及激烈觀點引起naive們情感共鳴,贊同或反對,話題熱度上升→經過沉澱,理性回答提出,得到意見持中者及觀點不定者贊同→理性回答被頂起。其中可以看出,naive的數量決定話題上升的速度,理性用戶的數量決定最終什麼答案留下來。
知乎的用戶結構由此可見一斑,近來這種現象發生越發頻繁,說明naive越來越多了,那個老生長談的事實,知乎變了。至於知乎官方是否後台操作榜單,我也不造啊,需要研究後再下結論。比如現在排名第一這種嗎?沒辦法,有些現實生活中的盧瑟必須用網路站隊秀智商博取「我不是一個人」這種趕腳而已,認真,你就輸了。
最高票的答案完美的驗證了題主的問題,可惜只是前半段。
可悲的人們往往在其中而不自知。
比如現在第一的答案,答主的核心觀點是沒錯的。但是從"毛是否偉大"都能引發爭論來看,答主也是自己說的人群中一員。ps:個人以為,毛有大功大過,但功勞可謂震古爍今,過失根本沒資格與其比較。噴子們:第一,不要一邊把先烈拯救中國當做理所當然,一邊把他們的過錯都當作對自己的虧欠,這種行為叫做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第二,跪舔康乾大帝你怎麼看?站出來反對一下排名第一大 V 的觀點吧。
現在排名第一的 @yilin wang 的答案簡單歸納一下,就是說現在知乎上的這些現象都是因為「很多中國人的價值觀是黑白顛倒的」。而導致「很多中國人價值觀是黑白顛倒的」原因,是「中國的教育是為意識形態服務」。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這個答案也可以被歸為「被頂到熱門行列的不理性答案」,因為夾帶的私貨太多。
排名第一答案傳送:為什麼近來很多知乎的問題中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 - yilin wang 的回答
我們把他的答案從下往上看,也就是從「中國的教育」來說。
問題出在教育上面。
自從我們踏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們的教育工作者,靈魂的工程師,就告訴我們,要熱愛祖國,要熱愛黨,要尊重師長。可惜,從來沒有人教育過我們,要熱愛自己,要熱愛人的尊嚴,要熱愛生命。
我想讓答主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的教育裡面是否真的像你這樣所說的對於生命尊嚴有所缺失?
我是93年出生,99年入學。光憑我在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高中學習的記憶里,我依然還能記得語文中出現的這些文章。
食指的《相信未來》,相信未來_百度百科
食指在文革時期的作品,我想讓所有在讀我的答案的人再讀一遍這首詩。雖然我很討厭出題者對詩進行機械化的分割和分析,但是課本上的這首詩是不是教育我們熱愛自己,熱愛尊嚴,熱愛生命?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在這篇課文裡面我第一次看到,帕斯卡的「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現在再回讀,是不是在教育我們思考的珍貴性,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楊絳的《老王》,老王_百度百科
同樣是記文革中的往事,文章里不難讀出作者對弱勢群體的愧疚與感激,楊絳先生呼籲的尊重他人,人人平等的聲音也一直在耳邊回想。篇幅問題我就簡單舉出我有印象的三篇,當然我敢肯定,如果我再翻出小學和初高中的課本,這一類的文章不會少。
我無意在這裡討論類似文章在教材中佔比的問題。只是想說答主是不是離開課堂太久而忘了這些課文,還是選擇性失明,主觀臆斷我們的教育中對尊嚴,對人權,對生命教育的缺失?(當然如果您在入學的時候沒有這些課文可以理解,但至少可以說,我們的教育是在不斷進步的。)因為我痛苦的發現,熱愛生命,熱愛人的尊嚴和熱愛這個祖國,這個party,是根本矛盾的。歷史上、我們的祖國和party多次草菅人命,踐踏人類的尊嚴。
當然這句話在我剛才的論述下已經不值一駁了。
再者,我們又要拿出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米帝舉例:美國教育人們熱愛生命熱愛尊嚴尊重人權,所以美國沒有草菅人命?沒有踐踏人的尊嚴?所以,美國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從1000萬銳減至20萬?所以,美國的起源不是因為對生命尊嚴人權踐踏的奴隸制?所以,美國大兵沒有在海外戰爭中草菅人命?按照答主的說法,我們的教育是在維護政權?美國的教育是在自毀根基?教育,為意識形態服務。因此,我們的教育要迴避一切讓孩子們人性復甦的東西,只教會他們膜拜在祖國和party之下,也就是是膜拜在強權之下。
不可否認教育為意識形態服務的事實,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所以什麼樣的東西能讓孩子人性復甦?
私以為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和上層的文化建築。你一個在山溝溝里接受人權生命尊嚴民主自由教育的,每天只上三小時快樂教育的孩子,和一個一年能出八趟國,逛博物館逛展覽看電影像吃飯的接受愛國主義專制教育的孩子,誰的人性復甦的更好?我們的教育,本質上是在培養奴才。
我們的教育,本質是在培養著能扛起這個曾經艱難前行的國家的脊樑。培養著未來這個強大國家機器上堅實可靠的鐵釘和螺絲。培養著能夠引領中國這艘巨輪能在滔天巨浪中前行的舵手。
但他們不僅僅是奴才。魯迅先生說過,學會了做奴才,也就學會了做主子。
因此,這幫奴才看見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不自覺的就擺出了一副主人的嘴臉。
我們的祖輩父輩,我們這一代,做了題主口中所說的「奴才」,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子子孫孫,能做「主子」。
所以,我們這幫「奴才」卑微,貧乏,見識淺薄,但我們知道像牛一樣往一個方向努力,把這個國家往更好的地方拉一把,就滿足了。我再老調重彈一下,這就是中國的悲哀。
有這麼多人在為這個國家默默無聞的努力和奮鬥,這是中國的希望。
剛剛討論完「中國的教育」,那我們來看看「很多中國人的價值觀是黑白顛倒的」這個結論是否成立。
很多人認為:
毛澤東是偉大的。文革有可取之處。大饑荒餓死三千萬人是為了發展國家工業。薩達姆、卡扎菲、拉登很厲害,敢與美國抗爭。中醫是科學,或者是比科學更高級的東西。日本人個個都是殺人兇手對孩子一定要體罰。911的當晚,我所在的大學宿舍爆發出一陣陣歡呼,彷彿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節日。問題出在教育上面。
把人們的價值觀扭曲歸結在教育上無可厚非,但是我高中學習政治時就教育我要辯證地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青少年三觀尚未健全,所以熱血,衝動,容易受誤導,非黑即白應該算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如此,放眼世界也是一樣。香港的佔中青年如此,逢中必反,熱愛揮舞民主大旗黨同伐異。
台灣的太陽花青年也如此,占立法院,拆匾額,視大陸如洪水猛獸。美國的青年也如此,無知程度令人咋舌毋庸諱言。所以,無知的人和無知的聲音哪裡都有,並非只有大陸。大陸的無知者比較多,也不是教育一家之勞。
回答這個「為什麼近來很多知乎的問題中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問題上來,
@康克由 已經回答得很好,不過贊有點少哦。為什麼近來很多知乎的問題中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 - 知乎用戶的回答以上。前兒看了一位大神說的,現在知乎的人總是把問題上升到哲學層次,然後再用辯證法來解釋!終於造就了理中客!知乎如此!社會其實也是如此!其實我更願意看到人們堅持心中的看法!就算激烈討論後,沒說服誰!給他人也是一種啟迪!可是這樣的人越來越不敢出來回答了!
知乎是討論版,不是統一思想的。支持的人多,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能因為他和你的標準不一樣就說人家是不理性的。理性、數據本身就有各種解讀。以前的精英社區不代表是對的,以後的大眾社區也不一定是對的。人,特別是中國人,吵了幾千年了,太正常了。順便,知乎的使用方法不是說看看排名第一的答案就是了,要看全部答案以及評論。
以為排第一的就是對的,先入為主的去點贊。
電梯打孩子那件事,個人覺得是熊大人打熊孩子。這就是言論自由的根本意義。只要允許討論,一個一個相對真理一定會誕生,更迭。最後靠近絕對真理。
本來想寫一大段,但是對於這種問題我最終選擇了放棄
沒有人能夠真正獲得真相,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包容不同觀點。以國內爭論最激烈的大饑荒為例
http://www.foia.cia.gov/sites/de ... /DOC_0001098172.pdf這是美國CIA官方網站的關於中國三年大饑荒的文件,大家可以清楚的從域名判定這就是CIA的官方網站,已經解密
從CIA提供的大量信息中可以看出,相當多的東西是和我們想像的不符的
那麼什麼是真相?沒有人能夠真正獲得真相,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包容不同觀點。推薦閱讀:
※2011 年,知乎上獲得贊同票最多的 Top 20 匿名回答是哪些?
※怎樣在知乎上做出一個完美回答?
※知乎上,看到有的回答文字很長,卻又能引起繼續閱讀的慾望,是不是有什麼技巧?
※你覺得知乎上有軟文嗎?如果有,哪些回答算是軟文?
※遠嫁,你後悔了嗎?我後悔了,真的很孤獨,很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