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解?


我在這裡解釋了不少人稱為「道經」的部分:《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 in nek 的回答

現在借這裡,簡單談談所謂的「德經」的部分。

其實我個人是不認可這種分法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德,不是個人的屬性,而是個人的社會屬性。不是自己的道德修養,而是你對別人(整體)有多「好」。所以,《道德經》中談個人修養的部分,是不應該被稱為「德經」的,但一如我在前面那個「道經」解讀中說的,名這個東西,不過看你我的認知,在這「一輪」交流中,你我都知道指什麼就好。

接著解讀。

還是那句話,對於流傳甚久,修改頗多的經典,短距離的解釋是沒有用的,特別是那些蠢人還喜歡拆成一小段一小段單獨解釋和流傳,導致這東西的先後順序都很難保證,所以我們還是要用「構架語義」來長距離地理解這句話。

在道經中,老子談了規律(的特點),規律是別人的,現在我們需要把眼光收回來,看我們自己怎麼做。這是做事的基本心法,看明白形勢的發展,但形勢你控制不了,你自己也不能怎麼樣,所以,看明白就好了,剩下的事情是你怎麼辦,世界是那樣變遷,別人如何是個「妙」,你決定不了,但你可以決定你自己如何。世界冷冰冰,沒有好壞,沒有善惡,沒有愛恨,但我個人有。

兒子不聽話,那是他,你改變不了,你可以決定打他,也可以決定給他講道理,也可以由著他,讓他自己碰壁。你自己氣急敗壞,嘔心瀝血,聽之由之,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以為自己可以控制他,實際上你控制的是你自己。理智的思考,是站在客觀規律上,然後選擇自己做什麼。這就叫「絕學無憂」,這個東西本來就是這樣,你唯一能選擇的是你自己做什麼,你氣急敗壞兒子就會變好嗎?你得了病,上竄下跳,罵家人打醫生,病會好嗎?你連你自己的身體都控制不了,還控制得了你兒子?

這樣的心態想問題,就叫「眼前此刻」,你的每個動作,不過是一個簡單的決策,看形勢是看形勢,最終還是回到眼前。這樣你就不會那麼累了。(插一句,從影響的角度,打兒子,「用愛心去感動」兒子,和用一哭二鬧三上吊來逼迫兒子,說到底都是影響,很多人把1,3看作是影響,而把2看作是其他東西,這是很無知的。特別是如果把你的"目標"考慮在內的時候,如果你的目標是「對」的(你我認知的對),似乎三者都很好,如果你的目標是「錯」的,2又有多好呢?所以,從「目標」這個維度,影響,並沒有因為方法而有什麼不同)

回到道德經上,老子前面談了道理是怎麼樣的了,現在的事情是你個人怎麼樣了。

他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這是說,你要得到那個「德」,就是大家都覺得你好(從而借用眾人的力量),你要做的是像水一樣,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注意,這個「別人」是「大部分」人,是那個整體互相爭論,衝撞得到的結果),你本身不和這個「整體」的結論爭。

你走路碰到一個石頭,你會繞開它,心裏面不會有什麼不滿。但為什麼你走路碰到一個凳子,你要一腳踢開它,然後消耗能量在現場大罵:「丫的誰家的凳子,下次再讓我看到,老子劈了它回家當柴燒……」。這關鍵是看你把什麼東西看做是「妙」,本來就是那樣的,而把什麼東西看做是「欲」,覺得是可以改變的。

而你必須理解,眾人之心,實際上是個「妙」!

上等的「善」好像水一樣,反正就是向一個方向流,你攔著,我躲一躲,該怎麼流怎麼流,大家都有所求,要這樣,要哪樣,以為有多堅強,卻不知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你就像水一樣流過這些自以為是的「至堅」。心中有自己的教堂,穩穩地守在上面,別人以為你傻逼,你才是你心中的英雄。在這個大潮中,找到適合你達成目標的位置(居善地),心中有你的星辰大海(心善淵),交往表現出友好,表述和行為表現出「信」(找不到現代的詞語表示了,但什麼是「信」我們應該都知道),政治(眾人的管理)上追求穩定(這樣不影響你實現目標,因為做事需要較為穩定的環境),做具體的事時追求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決定行動時選擇好時機。

這,就是「成功」之道。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這是對的,但你的心,永遠「無尤」。

你心中有所欲,水的策略是實現「欲」的最好辦法。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基本的道理,他們以為老子說的個人修養是對你每個行為的控制,不明白的是人家指的是整體上是否整個社會相抗,你個人是囂張,謹慎,喜樂無常還是忠肝義膽,其實是無所謂的,關鍵在於你拿走這個社會多少資源,而這些資源影響多少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理想追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你看,這些都是給你解釋這個的。你千方百計想得到的東西,到頭來都成了你的負擔。買個蘋果回來,你都有「爛掉之前把它吃掉」的負擔,成了富翁有保護這些錢不被人搶了的負擔。所以,吃飽就好了,剩下的事情,用來追求你真心想追去的東西,不要這也要留著,那也要留著,那些東西有就好了,要知道他們是負擔,不要把那個作為目標。這個世界上的東西都不是越多越好的,容器不挖掉中間就是個疙瘩,房子不開個窗口就是個墳墓——東西,要空出(無!)一部分才會起作用的。

這個既不反對五色,也不反對田獵,這反對的是用這個掩蓋了你自己心靈中真正的追求。(順便說一起,我個人認為,大部分人的真正的追求是:證明自己。這句話不是簡單這四個字的意思,有空我另外拉主題掰),用你不真心追求的東西填滿你的內心了。這樣你內心也不會快樂的。

好了,最後來到要給題主解釋的這個了: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有了前面的基礎,這段話其實已經很簡單了。

寵辱若驚。寵辱被你所介意,是因為你的心被控制在這個上了,你有寵辱這個概念,是因為你的命運主宰在別人手裡(你把成功的希望也寄托在了別人的手裡),上司說你一句好,你高興得要死,說你一句壞,你又害怕得要死。如果你的心思放在你的真正目標上,上司和下屬,都不過是你目標中的「天下之至堅」(你別天真地以為下屬就不堅,這不過看你的追求,如果你的小心態只是讓他幫你家修個水龍頭,他就不堅了,如果你的心態比如是成就一個大業務,你看看他堅不堅。那個限制是來自能力和邏輯的,不是他自己願不願意的問題。上司同樣如此。我們每個人都被現實的妙所控制),你用「天下之至柔」穿過他們就好了,你的心太小,才對寵辱那麼在乎。

至於身有大患(大病,大災難都行),你應該慶辛才對,因為如果你死了,就沒有這個「大患」了。千古艱難唯一死,想到這一點,你還有什麼可怕的?被老師罵兩句你就去自殺?這個月的業績完成不了你就回家找老婆哭?你連死都不怕了,你倒怕起這種東西來了?

解決寵辱若驚的方法,就是貴「大患若身」。心懷天下(對大部分來說其實不需要,但心要稍大一點對誰都好些,至少你會更容易獲得人生的快樂),怎麼會在乎小小的寵辱?

所以,心要大一點,你把自己放在天下上,不是放在你個人上,就才可以托於天下啊。就算你不託天下,你能幹點事,終究不能把自己看作是這個世界的一隻小寵物啊。


「寵愛」,只能來自於「上位」之人。只有自居下位、不敢平等看待「上位之人」的人,才會在乎「寵」這個概念。

自己把「寵」放在心裡,就已經把自己放到了一個「下」的位置了。

所以,「寵為下」。自強不甘人下之人,會在乎這個「寵」么?

既然為下,那來自「上」的「寵」,必然是得也得驚,失也得驚,否則,如何契合「上下」之位置關係?


有人喜歡得獎、喜歡被人讚許,喜歡各種頭銜、光環,喜歡被點贊、被關注……這些都是「得寵」;害怕被冷落、被拉黑、被批判、被指責……這些都是「失寵」,或「得辱」。

得或者失這些「寵」——在乎這些外在評價,本質上都是把自己的人格置身於一個比自己更高明、更有說服力、更有資格、更權威的對象之下,甘願成為其奴、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而這背後則是人格的不獨立和不成熟。

一個靈性上真正成熟的人,會明白一切人格平等,哪怕聖賢的人格也不能凌駕於凡夫;他有自知之明,不需要別人來肯定或者否定,所以會反感來自任何「上位」的所謂「恩寵」。哪怕是奧斯卡、諾貝爾這些所謂的權威獎項,也不會理睬,因為接受「恩寵」,也就是承認自己的人格居於另一個存在之下,有違「平等」的真理。

聖人在乎的,是尋求亘古不變的真理,是天地宇宙的大道,又怎麼會在乎同樣渺小的一小撮人對自己的評價呢?

此乃「寵為下」。


你可以把自己看作是一條橫線,如果自己得寵了,那橫線就向上傾斜,如果自己失寵了,那橫線就向下傾斜。

像這樣。

所以呢,不管得寵還是失寵,對於橫線來說,都是有高低起伏的,就像這條線收到了驚嚇;

得寵的時候,告訴自己要不爭,要謙虛,這樣就不會有過失;失寵的時候,告訴自己,要努力,要積極,這樣才能彌補;所以,不爭,時刻保持謙虛,同時努力的,積極的生活,不放棄,這樣符合道。

得寵的時候,道會警告你,要小心了,失寵的時候,道會提醒你,要努力了。


舉一個真是的例子,是某位老說他自己女兒的,這位老師是一名道德經的研究者,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老師。這個故事是我在他的微信看到的。

「下午接到女兒的電話:『爸爸,我終於知道道德經裡面講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是什麼意思了。』她一字一字的清晰將這個說出來,我很驚訝,怎麼會是這個話題?我就問:"那是什麼意思?我還不清楚,可以跟我講講嗎?『

她說:拿我這次考試吧,數學考了一百分,今天試題講解時候,別的同學都把試卷放在桌子上,而我將試卷放在桌子里,偷偷的看。

我好奇地問:那是為什麼呢?得了一百分還不放出來啊?

她悄悄地說:我怕老師改錯了,我得不到一百分!我六年來期末考試從來沒有得過一百分,而這次小升初考了100分,我得到它既感覺意外,又很興奮,老師你們都表揚我,我又很害怕失去這個100分,你看:這不是得之若驚,失之若驚嘛、、、、、、


寵和辱一個讓你高興,一個讓你不高興,本質上其實都是上對下的表現。所以說「若驚」,都應像受到驚嚇一樣。


被寵愛的時候會害怕失去,所以驚慌。寵為下,因為只有比你權利,職位,或者心理年齡大或者職位高的才會寵你。所以寵辱若驚


世人認為「受寵」是再好不過的,恨不得全天下都來寵著自己,哄著自己,圍著自己轉,讓自己像皇帝似的活著;世人認為「受辱」是可恥的,沒面子的,心裡很不爽。獲寵者 發現自己被寵著實在太爽了,不想失去,別擔心失去,活的反而悶悶;受辱者 整天被鄙視 被罵傻逼,覺得很不爽,多麼渴望牛逼,可突然有一天中了1萬億,卻不自在了,心虛了,害怕。如果不認為「得寵」就是牛逼的,「受辱」就是傻逼的,辨證的看問題,那麼不管「得寵」也好「受辱」也好,都能泰然處之。這可是哥畢生的奮鬥目標啊……


推薦閱讀:

老子的哲學思想是反智主義嗎?
論老子的三寶觀與中醫整體觀的養生?
道德經從哲學意義上講是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哲學意義上有什麼價值?
《道德經》翻譯最好的書是什麼?
道德經第七章如何解讀?

TAG: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