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象地理解薩皮爾-沃爾夫假說?

維基百科中對該假說的說明:

薩丕爾-沃夫假說(英語:Sapir–Whorf hypothesis、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是一個關於人類語言的假說,由語言學家兼人類學家薩丕爾(Edward Sapir)及其學生本傑明·李·沃夫(Benjamin Whorf)所提出,是一門心理學及語言學的假說。這個學說認為,人類的思考模式受到其使用語言的影響,因而對同一事物時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這項學說引起了一些爭議,也招致了一些批評。

現今有一些人造語言的發明的部份而生,如邏輯語、道本語等。

語言相對性原理(薩丕爾-沃夫假說)認為不同語言裡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類會影響語言使用者對於現實世界的認知,也就是說不同的語言的使用者會因語言差異而產生思考方式,行為方式的不同。這個語言結構影響語者認知結構的說法涉及到人類語言學,心理學,語言心理學,神經語言學,認知科學,語言人類學,語言社會學,語言哲學等多個領域並在這些領域中被廣泛學習。


-

舉兩個例子。

假設有同一個描述對象:

因為客觀條件的制約、生活便利的需要和語言的發展,不同語言對之產生了不同的簡便描述方法。

操甲語言者將之描述為:

操乙語言者將之描述為:

操甲語言者認為這個事物的重點特徵是鬍子和髮型,而操乙語言者認為這個事物的重點特徵是臉型和卐字。事實上,兩種語言里認定的重點特徵都是原來的描述對象的重要特徵,而且原來的描述對象還有更多其它特徵,只是——根據薩丕爾-沃夫假說——人們受所操習語言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判定事物重點的時候就會因語言的不同而產生偏差。

這是從「側重點」的角度理解該假說中提到的「不同語言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的影響」。

再舉一個「正反面」的例子。

初學翻譯者總是把「趁熱」翻譯成「while it"s still hot/warm」,正如他們總是把「before it gets cold」翻譯成——

同一件事情,兩種語言從相反的方向來理解,便使得被母語思維鎖住的人無法在「趁熱」和「before it gets cold」之間搭建起橋樑。這似乎正好證明了,我們在思考時使用的素材並非所思事物的本質,而是不同語言各自約定俗成而從思考對象的整體概念中採納的一部分。「趁熱」也好,「before it gets cold」也好,哪一種表達在邏輯上都是與表達對象對等的,也絕對沒有「片面」之嫌,但在實踐中,它們之間卻有著一層確鑿的隔膜。

我們通常認為薩丕爾-沃夫假說的弱假說是成立的。因為這一層隔膜,操乙語言者聽到操甲語言者的描述後,便可能誤解成這樣子——

-


推薦閱讀:

為什麼用五筆打字也會經常出現拼音筆誤?
一個人五官中至少遮住哪些地方會辨識不出來?
有哪些心智技巧能讓生活、工作、思考、意志得到改善?
認知科學如何解釋人類對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壁壘?
在個人去「理解世界」的過程中,數學起何種作用?如果不精通數學,是否可能導致不能達到「理解」的較高程度?

TAG:思維 | 語言學 | 認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