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知道滄海桑田這個道理?


是地震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 」 《國語·周語》

「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 《史記·周本記》

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

——《毛詩正義註疏·小雅·十月之交》

另,在《水經注》《夢溪筆談》等這些專業性較強的著作里,有更清晰的地震記載,上面兩條記載是更早的。再早的我就不知道了,還望高人出馬。地震地殼運動,高山變成平地,滄海拔地而起。

滄海變桑田,滄海應該是泛指,有可能是湖泊,更有可能是大江大河,當然我們現在知道也有可能是海洋。古代人視野沒有現代人那麼開闊。詞義指變化巨大,用滄海表現更誇張,更使其意思形象生動吧。


剛好讀到一本書,冒昧回答一下。宋代有一本書叫《太平廣記》,其中的《卷第九十三.異僧七.宣律師》提到了了唐朝兩個人的一段對話,其中一人說道:遠在迦葉佛時代(距今大約190萬年),四川還是一片海洋。(跑個題,其中還提到了那個時代,人類的體格比現在大好幾倍,壽命也很長,物產比現在豐富很多,真是黃金滿地。而且還提到漢字的起源,遠遠早於倉頡時代) 不過這本書一般被認為是志怪小說,沒什麼人相信是真的。不過,只要肯深入典籍,就會發現,今人的智慧不一定比得上古人。


與其跑到知乎問這個問題,不如自己去圖書館翻翻典故。古人之所以知道「滄海桑田」,其實很簡單。漢代以後,鐵制農具大規模使用,荒地被深挖,農民經常可以挖出一些貝殼類的石頭,或者魚骨狀的石頭,即化石。古人再傻也知道這些肯定不是風化形成的,老百姓據此可以推測,自己耕耘的土地,很久以前應該是海或者河。故民間很早就有了滄海桑田的傳說。


「滄海桑田」最早出現在葛洪的《神仙傳》,滄海桑田的證據(我所知道的)最早在《夢溪筆談》見過。


那是因為題主低估了人類歷史的長度。


所謂滄海桑田,一是來自於遠古神話,比如共工怒觸不周山;另一方面我認為是古人對於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


個人以為來源於遠古的記錄(傳說或史籍)。請參考山海經。


氣候變冷之後,海退,大量徒弟露出了了


推薦閱讀:

歷史學和金融學在職業發展上存在交集么?
太醫為什麼不是太監?
印加帝國是否是某個國家的縮影?
導致古埃及文明沒落的海上民族到底是什麼民族?
你能殺掉襁褓當中的希特勒嗎?

TAG:歷史 | 社會 | 古人 | 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