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佛教和道教的差異在哪裡?
1.老子是樸素唯物主義,為什麼後人可以將其思想發展為道教?(宗教是唯心吧)
2.看了一些大陸、台灣、日本的書,為什麼感覺佛教與世俗界接觸要更多(比道教多),很多佛理故事廣為流傳?3.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感覺道士的醋罈子被打翻了)4.我們很多傳統的習俗,都和道教息息相關,為什麼很多人都不自知?5.儒教為什麼已經很少有人提起了?(一般指儒家)
謝邀。
1.用唯物唯心很難去界定宗教現象。
所以說道教唯心是一個誤會居多,我們一般講唯氣而已,也就是不同於佛教對於世界本體性空的解釋,我們有氣這個「物」作為解釋的基石。這種觀點從三代先秦一直延續至今,才是道教的本底。都說修道要修心,這只是人操作層面的東西。而不是本體論上的認識。就好比你造汽車和開汽車強調的東西不同。講修心,是因為對於人來說,心為君主之官能,為氣之君,調心能靜氣,真氣自來,但反之,君無民則無所君也。民為君根,後世不明其理,一味言心,而失民本,早非道德本意。調心養性不過相當於開車不要沒事就「路怒」和平穩駕駛類似。但汽車本身製造與怎麼駕駛之間並不能完全等同。華夏自古是研究汽車製造後延伸到怎麼開汽車的。這是合理的,駕駛系統在造車系統內。而不是以怎麼駕駛去解釋汽車的構造。
所以說,我們和唯物最接近,都是承認外界有一個客觀主體。只不過這個主體千變萬化,又同時可以解釋精神現象和所謂難以理解的各種「超自然」神佛鬼怪等等。那麼在道教視野下,沒有唯心是造,沒有萬法唯心,沒有超自然。如果有這樣講的經典,往往在強調人這個層面可以感受接觸到的範圍。在人的範疇內,心性的修養確實占很大一部分,因為人心日重而已,才不得不強調吧。但這都是在人的小圈子裡打轉轉。先秦道家諸子都是從人的小圈子裡出來的,回到了自然之中的狀態,我們稱做由人而天。在這個自然語境下,研究的是造汽車,自然是咋回事,啥規律,我們怎麼做,壓根沒有唯心的說法,所以往往被現代人(中國特色的)歸結為樸素唯物主義。
2.華夏自古的修行要靠自然,我們以自然各種氣為根本。
那麼自然是我們的根基,是我們不離的環境,我們更加註重和自然的關係。對人,更多當做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重視其自然屬性。而佛教更注重以人的心愿心識心氣修行。對於外界世界只認為是心造,因緣假合而已,所謂緣起性空,就是不承認有任何客觀存在的實體,但又要給出一個本體論解釋造作出來的理論,所以實際操作層面多以心識為本為主程度修行手段。所以從本質上,從方向上看,他們的重心就在人心上,人群中,在於人的信仰多寡。無休止的傳教背後指明的是一種真實需求,就是靠人多寡,信仰誠否來修行。那麼傳教力度決定他們真實內涵的高下,這恰恰和現在的商業社會結合的很好。很多理念行為一拍即合。所以在現代社會,宗教和商業結合到了嚴絲合縫的地步,據說現在有錢人經常能接到承包寺廟的招標書。還有放高利貸的。不知釋迦王子在天看到這些事情,會不會一句方便即究竟了事呢?如果是,只怕也是個假貨啦。^_^
剝開不同表達,佛教不過是另一套語言體系下的神道。是靠著人的信仰,收集自然中人這部分氣來構建自己修行的一種體系。那麼他們修心自然也會有一部分自然之氣在身上。只不過沾染了他們認知而非純凈之非天然而已,因為不管他們如何自言涅槃六道之外,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那麼他們的行為同樣產生了氣。所以在我們眼中不過另外修習的異種之氣而已。所以才會在歷史上嘗試著被納入道教體系。本質上講,就是外道神明自稱佛和菩薩而已。^_^就和音譯的搞得一樣。
反過來以這個視角來看,道教修行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保持了以自然為根基的修行思路。那麼親近自然。第二部分,是以人和自然交互為主導的祭祀體系的變形。也就是以人的力量補充自然神靈能動之力。所以我們特別重視土地山川四瀆風雨雷電之神。這和自古的蜡祭一脈相承。所以道教傳播信仰,往往在傳播人要愛護敬畏自然。而不是對於人為發明的什麼理論,覺悟圓滿的自大進行崇拜。但最後這部分受到佛教的衝擊,也逐漸變成以人頭為修行根基的體系,而忘了自然神靈本身的自有修行。簡單來講,第一部分,叫做仙道修行,第二部分,叫做神道修行。現在仙道太難,自然條件要求太高,幾近沒落。神道也有大量被外道干擾變形的形式,逐漸變質。所以道教的沒落來源於自己不知道在幹什麼。再有的一類情況,就是以傳播道教為名義做一些事業以此謀生,和修道登山無關。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粉飾以文化而已。
3.距離產生美。太熟悉的東西自然不重視。不出問題不得重視。
要不是霧霾越來越嚴重,飲水衛生出了問題?有誰會在意我們平時的分秒不離的空氣和水呢?平凡簡易無處不在,不可或缺,所謂道須臾不可離也。其實不被人重視,民不知有之,原本就是華夏先王們的境界。不知有帝,上古治世也。我們每一秒鐘都沁在這個自然環境,呼吸代謝,這些都是自古華夏生靈崇拜自然神靈的真實原因。是一種守根護本的體現。
人心喜新厭舊是不守其本之後的必然。是人心越來越厚重,越來越自以為聰明,慾望越來越繁盛之後的必然。今人總說向外求,其實不是向外向內,而是向上向下。守根是向下使勁,往上長,那麼重民而君自清。無為不以強作之心擾其氣也。但後來人心日厚,心識造作紛起,各種以調製心的方式來控制氣的思路成為主流。而佛教恰恰是這個時期轉型成功的。針對厚重紛繁的人類社會性專門做了各種藥丸。所以實事求是的講,佛教適合社會性的人。各種傳銷形式的大坑無非是因為人心慾望太貪婪才會掉進去。操作人心的恐懼和貪婪是宗教的慣用手法,也是他們最重要的法寶。但我們一般不肯用,不得不用也是很克制的。這種東西在華夏神道設教中是針對最差情況,最次的人群,最糟糕的時代才會出現的,所以佛教和宗教大興之時,只能說明上面三點出現了。
崇洋媚外是不守其本之後的必然。這和他山之石完全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問題。也不是實事求是的真的說明外來的東西就是對的就是好的。因為在沒有認真研學自家東西之前,壓根就是想當然,任由社會輿論左右自然真實的一種表現。無根無基自然如此。
4.息息相關而不自知。
一來先王之道就是這種趨向的。最後隱於無名。世人不知。所以放任下面的事情發生。這和上一點類似,不多言了。
二來,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明的實際內涵在不斷的被各種說法改頭換面。不斷再被替換意義。還好我們這個文明特別重視記載,不然的話,很多東西完全不會有人知道了。都會被置換成莫名其妙的說法了。佛教在傳入中國時候,在翻譯,在造作神話故事的時候,不斷地再重新構造替換我們文明中被重視的部分。很多節日明明氣歷下的定製,卻替換成佛菩薩們生日,印度的故事,這種置換在上文講的更加適合社會人傳播的推動下,不斷消解原有文明中的乾貨。導致了後世子孫根本不知道古代文明中的有意義部分。愚民之甚莫過於宗教。和一神教直接以血腥的方式消滅古代文明,貌似溫和的宗教不過是以滲透的方式不斷覆蓋扭曲原有的文明。但話說回來,老百姓啥都知道真的好嗎?
所以亂世宗教興盛的前提都是民智大開的時代才對,過而猶不及,才會有反動。那麼宗教應運而生。所以我們也經常把自己藏在其中,看情況決定以什麼方式來完成要做的事情而已。
有些人希望真實,希望自己親自登山。而有些人只想過的好,這些都無可厚非,那麼喜歡幻想的人,是有權利靠吸食藥物生存的。我們沒權干涉。所以我們對宗教的態度是比較溫和的拆解而已,而不是激烈的對抗。能夠起到一定限制,達到一種平衡就可以了。但現在的問題是,傳統文化,大眾接觸到的傳統文化基本被宗教裹挾,基本被準會道門的說法裹挾。那麼自然要與以制衡而已。
5.儒家不是宗教。
對於鬼神的認識,對於祭祀重視不等於是現代學科分類定義中的宗教或者原始宗教。儒教的說法自古並不多見,一旦出現往往是以儒家為教育的意思,而不是現代的宗教意義。今人所說的儒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社會以及學界反思我們為啥被動挨打時候的一種思路。認為西方文明的強大部分來源於信仰,那麼我們應該把儒家改造成宗教。但這個想法還好沒有太多人支持。一個世俗社會為主體的寶貴在近二十年的國際風雲中更加凸顯出來。儒家還好是個世俗的學政體系。否則文明撐不到現在。早就完蛋了。原來寫過。大家可以去看看。現在儒家和政事的分離也是件好事,回歸純粹些的學問探討才是當務之極。而儒家above all,真正帶給我們的是學習教育乃我們民族文明根本的理念。
夫子之德,就是萬世師表,以學成聖。但學習教育是允許各種聲音,各種不同的學問並存,可以互相磨礪,討論,共存的。總體看來不是那種一言不合就以神的名義滅你的宗教可以比肩的優勢文明。不能以一時之衰退的現象就全盤否定。但要是被改造成了宗教,就徹底喪失這其中的活力,而且後世子孫更加沒法看到先賢的原來面貌了。但這不等於儒家對於製造亂象的敗世之學就一味容讓。夫子還有誅少正卯呢。所以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此謂之周而不比。這恰恰也是華夏文明的一大特點。有原則的靈活造就寬容共生。
居然正好有這種邀請!
一佛說來世道重今生
道教更講究今生今世之事,佛教更多說來生之事,道教不否認來世,但認為今生人應該過得不留遺憾,更認為來世之時人早已不是自己。
二肉身和色身的區別
佛教教人,最初先修四念處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故佛教管飯食叫藥石,視肉身為臭皮囊。道講今生佛求來世,佛家說是臭皮囊,道家說是香口袋。
三背景
佛教來源於印度尼泊爾,位於西方。道教生於神州,位於東方。
四中國有名帝王皆拜道士為師,無有拜佛
這點體現在各種民間小說,歷史記載之中,當然這也許會讓你覺得道教不出世了,但出世入世之間哪裡有那麼多分別,
五 道說金木水火土,佛說地風水火
道教源於華夏,華夏自古以來講究把事情分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象,後四象化五行,為事物發展的五種形態。佛教說的地風水火是印度思想,為物質構成,正因地風水火是物質構成的說法,道教說物質的時候也會說地風水火。
六 對靈魂的態度
佛說來世道說今生的區別在於對靈魂的看法,佛教認為一切都是空氣,但佛教畢竟是印度來的,帶有印度教原有的思想。印度教經典《薄伽梵歌》中說靈魂是根本,肉體是衣服,人死了再如輪迴,好比是一個人換一件衣服一樣,所以注重下輩子。
道教繼承的是華夏原有的靈魂看法,你投胎轉世後就不是你自己了。
七 入世的態度
今天人多認為道教是很消極的宗教,其實道教是很入世的宗教,在古代各行各業的拜的祖師爺幾乎都是道家人。今人熟知道門五術都是為世人服務的方法,而不是遠離世人的竅門。從歷史和現實看佛教比道教更講究出世,從佛陀時代佛教就講究離恩愛出家等事。
還有今日這段文字,也可為註解。對於我們的肉體,佛曰臭皮囊,道稱香口袋。
佛教認為眾生皆苦,道教認為重在今生。
其實,苦也罷,甜也罷,哪怕我們卑微,也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我們,今生寫意,快快樂樂,就是大逍遙、大自在。
前世今生,酸也罷,辣也罷,哪怕我們不曾記憶,都要做個圓滿的自我;記得又如何,都不妨礙我們做最真實的自我。
你認為今生苦,下輩子更苦,你認為今生甜,下輩子更甜。
心態決定一切,也決定修行的路,這是我的香口袋,千生萬世都是香口袋。
我沒那麼賤,認為自己生來有罪,認為自己人生皆苦,我們都是祖師爺眷顧的孩子,我們都是繼承祖師爺理念的後生,我們最美,我們最帥!
瀉藥
一條條答
1.老子是樸素唯物主義,為什麼後人可以將其思想發展為道教?(宗教是唯心吧)
這是道教起源的問題,張道陵以道為尊,奉老子為祖師,整合了方仙道、老黃道與原始民間信仰,形成了最早的天師道。它是一個自然形成的過程,張道陵完成了資源的整合。
老子的哲學主張既不唯物,也不唯心。正因為這種包羅萬象的性質,更方便作為複雜的民間信仰的理論基礎。比起其他的一神教和多神教,在中國儒家,法家思想被統治集團壟斷,墨家不符合集團組織的利益,只有道家思想,這種國情下,更適合作為一種宗教團體對於世間萬物的最終解釋權。而且道家思想很厲害不是嗎?
2.看了一些大陸、台灣、日本的書,為什麼感覺佛教與世俗界接觸要更多(比道教多),很多佛理故事廣為流傳?
宗教就在世俗,沒了世俗就沒了宗教。宗教團體吃喝拉撒睡哪一點離開了世俗的供給?所以不存在佛教與世俗接觸得多的說法。區別在於佛教比道教更加地商業化。因為佛教所販賣的宗教符號比道教的玄學概念更接地氣,更容易讓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接受。
你沒發現這些東西大多數都是雞湯嗎?這些書的受眾不是宗教學者,它的市場定位也不是文化研究,而是尋求心靈安慰的普通人,包括那些一心信佛普普通通的佛教徒。和咪蒙異曲同工罷了。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現在叫:經濟學。一件事物的發展背後一定有其利益基礎。
越是高學歷,高智商,越喜歡道教。因為道教的根是東方哲學,佛教的根是宗教個人崇拜。越是高智商越能發現宗教的自相矛盾與騙局,而這世界上的人,除了知乎這種地方,大部分人都是愚蠢的。
3.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感覺道士的醋罈子被打翻了)
常見獵奇心理。類似於現在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國內大火,已然危及到佛教的利益了。
2000年的融合與變化,佛教早已不是當初的樣子,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佛教文化。無論是什麼宗教,經念得好不好,還得看會不會演戲。什麼戲?"宗教搭台,經濟唱戲"。
4.我們很多傳統的習俗,都和道教息息相關,為什麼很多人都不自知?
上哪找那麼多像題主一樣聰明且有自知之明的人?
這個議題很大,但您對這個議題的諸多疑問卻將整個議題束縛了起來,更誤導了探索的方向。這是很令人遺憾的。其實佛教在中土是外來的宗教,真正能夠擺在一起比較的是「儒學與道學」,更是中國的「道德、文化與思想」為何在六朝時期的梵文佛典輸入裏,瓦解於無形的原因。綜觀其因,「文字的邏輯敘述」是個禍害,再來就是國人對「時空」的誤解。
最近我在「知乎」上回應「為什麼大家在討論維度的時候都是在時間上做文章?」的論見,引來了一些注意,這對國人詮釋「時空」應有所裨益。「高維度空間」是「三維度空間」懸宕出去的,震來虩虩,沒有「廣義相對論的重疊空間」之虞,只有如何「震」、何以「震」的考量。一言以蔽之,「高維度空間」的論見不能以數學語言論之,而一旦以「第四個維度」為時間,往「高維度空間」推衍就成了「時間」的衍生了。那麼「第四個維度是時間」,豈不是說「四維度時空」就是「四維度空間」嗎?暫且不說「高維度空間」,這個「四維度空間」能夠用數學推演出來嗎?其實「高維度空間」無它,震來虩虩,「三維度空間」可以直溯「十維度空間」,無涉「時間」,是謂「十方」,盡虛空界,諸佛現全身。
當然有人反駁,而提出「弦理論」之見解,並說「弦理論」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空間可能是「九、十維時空中的三維度膜」。老實說我對這樣的說法不能理解,但卻苦於對「弦理論」的無知,所以也不能提出詰問。其實這個「高維度空間」的推衍,好像假設了我們的「三維度空間」真的就是現實中的「三維度空間」,但真的是這樣嗎?或許那根本就只是數學研究宇宙的表示,不代表這個宇宙是「三維度空間」,那麼這個世間有無可能本來就是「高維度空間」呢?
我的看法是「時間」不變,而「高維度空間」繞著「時間」而變,就是藏傳佛學的「時輪」內義,也是「易學」的「時位」內義。為了進一步探索「時位」與「廣義相對論的重疊空間」的關係,容我繼續這一方面的「空間」論述,因為在兩千年前的《易經》裏,「時空」的混淆就已經釐清了,而「儒學與道學」承自「易學」的思想,卻因為對「易學」的演繹與歸納,而產生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學說。
從這個源頭出發,才能探悉中國的「道德、文化與思想」的精髓,然後才能對「儒學與道學」有所了解,再然後,才能探索「佛教與道教的差異在哪裏」。一言以蔽之,「彖」與「象」的解讀直截牽涉到「倉頡造字」與「時位與陰陽」理則的問題。只不過這對瞭解「文字的本質」無濟於事,因為「時位與陰陽」正是「八卦」之內涵,甚至「文字圖符」原本先於「文字音韻」,也是「八卦」的內涵。
事實再也清楚不過了。從文字的本質來說,中文的造字原理緣起於「伏羲氏作而八卦形其畫。軒轅氏興而靈龜彰其彩」,而後倉頡取法八卦與靈龜,並「覽二象之爻,觀鳥獸之跡,別創文字以代結繩,用書契以維事。宜之王庭則百工以敘,載之方冊則萬品以明」;「伏羲」與「虙羲」互通,但不知從何時開始,「伏」字取代「虙」字而流傳於世,於是就將一個深具哲學意義的「虙」字給徹底遮掩了起來。不過中文造字以「八卦」為基,是絕對錯不了的,但也因為「八卦」的卦象繁複,詮釋者多有謬誤,而令人無所適從,甚至從六朝的「王弼掃象」以來,《易經》逐漸淪為「卜筮之學」,一路偏頗,「致千九百年之易坐長夜之中」;更加令人遺憾的是《尚書》與《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根源,更是老子與孔子所承襲的中國哲學之學統,其地位與印度本土哲學的《奧義書》與《四吠陀》等同,更迥異於西方哲學所立基的「希臘學統」。
「八卦」的哲學意義甚深。首先「八卦」以「三畫卦」建構「單卦」,再以兩卦重疊為「複卦」或「重卦」,其排列,「初上九六,二三四五,八字命爻」原本隱涵了中國人的「時空」觀念,「時位」也,而不是有一位上帝創「時空」,造「天地」,使得「能所二分」的觀念根深蒂固。
何以故?中國人原本就沒有西方哲學的「時間」與「空間」觀念,而以「八卦」之「長爻」與「短爻」就其「不同的現起」來建構彼此間的關係,並以其依存關係而有了「事物(爻)流變間之起滅順序」,因而成就了中國人的「時間」觀念;「空間」亦然,一點也不抽象,乃「有形事物 (爻)之相對位置」,故由「初」而「上」,以「長爻」說「九」,以「短爻」說「六」,循下而上,乃有了「二、三、四、五」,「爻辭」乃成;其「卦」之整體呈現為一個「由上而下」的結構,但其「爻」之流變,卻應解構為一個「由下而上」的次第,而「卦爻」壓縮,乃成「時空」。
這個就是中國人的「時空」觀念。以「乾卦」做個解說。「初九」定陽爻,曰「潛龍勿用」,下也,陽氣潛藏;次有「九二」,曰「見龍在田」,時舍也,天下文明;三有「九三」,曰「終日乾乾」,行事也,與時偕行;四有「九四」,曰「或躍在淵」,自試也,乾道乃革;五有「九五」,曰「飛龍在天」,上治也,乃位乎天德;六有「上九」,曰「亢龍有悔」,窮之災也,與時偕極。
姑且不論每個「爻」的哲學意義,但其層層疊上的轉輒,其間有「幾」,謂「幾者動之微」;「幾」是《易傳》裏最重要的觀念,庶幾乎可說,儒家的玄學思想就是從「幾」的觀念開展出來,而「幾」為「象」之爻變,謂之「二象之爻」,可說「幾」動,「象」成,一顯皆顯,動而不動,似動凝動,謂之「太易」,「太極」也,「動靜相待」必有「幾」,「有無」之間必有「幾」也,「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可說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石,而偏離這個思想,則都不宜稱為「中國哲學」,其因乃「陰陽」不是「道」,「一短爻一長爻」才是「道」,其「一」者,「幾」也。
更有甚者,老子以「象」說《易經》,卻因陳義過高,幾乎說不下去,及至孔子以《易傳》之「幾」解「卦爻」形成之義,《易經》之傳衍才有了可能,這是孔子的「儒家玄學」對「中國哲學思想」的傳衍的顯著貢獻,起碼對了解《易經》,是居功厥偉的,史稱「至聖先師」,僅從《易傳》之造,就知當之無愧。何以故?「幾」在往後的「儒釋道」思想的融匯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否則無法成就一個立基於中國哲學思想的「中土大乘佛學」;其「初、二、三、四、五、上」之「位階」依時而成,故曰「六時位成」,而「六爻之位」的每個「時位」層層迴上,都有「幾」的作用,甚至由「單卦」至「重卦」也是「幾」的促成;那麼「太易」初動時,也有「幾」嗎?誠然如此,其「幾」凝動似動,如如不動,但因「動不動」不可久佇,「微之動」乃生,曰「始生者自生」,卻非有一外力促生。
這麼一個「如如不動」的狀態,以「易」來看,就是一個「艮卦」,是「三易」之初始,所以虞夏守「艮」,曰《連山》;「艮」無它,乃「艮止」,「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故《易傳?象辭》曰:「兼山」,此時無論說,不知「言」,故「謙」字未造,是為無言之「謙」;「兼山」不動凝動,其間有「幾」,「動之微」初動即已,但在「動不動」間「歸藏」,傳至商朝,殷商乃守「坤」,曰《歸藏》,「坤以藏之」是也,因「坤」乃「地也,萬物皆致養焉」。
由「艮」至「坤」,是為「謙卦」,曰「艮下坤上」,故《易傳?象辭》曰:「地中有山」;行至周代,轉「坤」為「乾」,「否卦」乃成,「坤下乾上」,故《易傳?彖辭》曰:「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至此,「三易」成,故《三字經》有曰,「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幾千年下來,「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然「否終則傾,何可長也」,故遲早有一天,「艮坤乾」之勢必逆轉而上,先「乾下坤上」成「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再然後「坤下艮上」成「剝卦」,「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三有」歸藏,「三易」連山,「幾」不動似動,「艮止」也。
整部《易傳?序卦》講的,不外「卦」與「卦」之間的流動,「幾」也;令人困擾的是,整部《易經》爻象繁複,似乎左說右說都言之成理,於是就不免令人無所適從,正所謂「卜中」為用,因「用」本從「卜中」,但是事實上,「卜不中」亦可為「用」,所以前哲先賢註解《易經》莫衷一是,庶幾乎說明了《易經》隨著年代而逐漸沒落的必然之理;但認真說來,「註解」之思想驅動,原本就屬於「萬物流出說」(theory of emanation),縱或解釋「六十四卦」的卦象別有創見,亦不能使思想往上回溯,於是思想乃逐漸退化,誠非《易經》初創的動機。
要注意的是,「謙卦」是周文王在羑里演繹「周易」以後才發展出來的,但在「周易」之前,只有「八卦」,並沒有後來的「六十四卦」,而「謙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不帶「凶象」之卦,甚至連「悔吝」俱無,是一個很重要的吉卦,故曰「亨,君子有終」,是「周易」逆溯至「歸藏」與「連山」之依憑,可直截與「兼山」印證一個沒有「言說」的「艮止」之境。
姑且在此以《易傳?繫辭》之說破之:「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以是知「天下之道」的關鍵在「冒」,更在「如何冒」,一言以蔽之,冒者冃目也,「冡而前也,從冃從目」,冡者ㄇ一豕也,「覆也,從ㄇ一從豕,豕何事於覆之乎」,今作「冢」,冢者ㄇ豖也,從ㄇ從豖,「豕絆足,行豖豖,從豕繫二足也」,ㄇ者「古坰字,亦作回,遠界也」,豖置於ㄇ下,乃一幅「絆足之豕豖豖行於遠界」的圖影。
另者,覆者從覀從復,覀者「覆也,從ㄇ,上下覆之」,前者「歬」也,「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也」,故知「冒」的「覆而前」,乃人類在一個「上下覆之」的天地之間磕磕絆絆,不行而進,探索宇宙奧祕的圖影,「重」也;倘若在「覆而前」的過程裏,「突前犯之」,則為「冃見」,犯而取之,則謂之「最」;最者冃取也,從冃從取,「欲犯者必先覆之,後可取也」,故知「犯而取」之前提為「突前犯之」,「突前犯之」的前提為「覆而前」,故知在「上下覆之」的「天地」之間「不行而進」,才能為「冒」,若「犯而見」,突前以見,則為「冃見」,或「犯而取」,強行駕馭,則為「最」,故屈原在《楚辭?天問》有曰:「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上下未形」就是一個「覀」字,「覆也」,「冥昭瞢闇」就是一個「冥」字,「幽也,從ㄇ從日從六」,日掛天庭,地廓迎之,謂之「六」,「入」也;兩者皆從ㄇ,天也,但為動態,非另一代表「天」的「一」之靜態可比擬,合「天之動靜」為字者則唯「雨」字而已矣,故「雨」解構起來,「一象天,│則地氣上騰,ㄇ則天氣下降也,陰陽和而後雨,點則雨形」,事實上「雨」之古字並無「一」在上抑之,故知其ㄇ為「天氣下降」之意,其「天氣下降」之形必「屈曲究盡」,故扭曲「ㄇ」之字形而有「九」,「陽之變也」,而「六」即為「易之陰數」,變於六,正於八,故「入八」從入從八。
《易經》最具關鍵的「六、九」就是這樣來的,故《易傳?序卦》有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故「屯卦」為《周易》繼「乾卦」與「坤卦」之後的第三卦,曰「震下坎上」,乃第一個轉「上下」為「下上」之卦,也是第一個破《易傳?文言》的「文飾之言」,而不再有「擴張、展開」等人文詮釋的發揮,更是第一個不再有「用九」、「用六」之爻辭,以「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故曰「羣龍無首」,以「用六,永貞以大終也」,故曰「利永貞」,兩者合併就是「乾坤」的「創生原則」與「終成原則」。
「用」字大妙矣哉,「卜中」固然可「用」,「卜不中」卻也可「用」,故曰「險中」,是以《易傳?彖辭》有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也,動乎險中」;其時「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故《屯?初九》有曰:「盤桓,利永貞」,其「動」,以「九」承下,「六」在上,是第一個「九六爻動」之「幾」,故《易傳?象辭》有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疑為「字」首次出現於中國哲學論述裏,但其「字」非「文字」之「字」,卻是「女子貞不字」之「字」,並以其「字」意,故有「待字閨中」之造,更因「十年乃字,反常也」,故「坎」居「震」上,「屯卦」乃造,但緣此「女子貞不字」之造,「女、子」從此在「字」上衍生,而有了往後的「安」與「字」之糾纏,意義非凡,深含中國人之生命哲學。
緊接著「屯卦」就是「蒙卦」,曰「坎下艮上」,「艮止」第一次出現於爻辭裏,故《易傳?彖辭》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這麼一個「蒙」字,意義如此重大,豈可小覷?宋儒張橫渠藉「蒙」字、造《正蒙》,豈有倖然?更有甚者,《易傳?說卦》有曰:「坎為豕」、「艮為鼠」,故「由坎而艮」的「蒙卦」,實為「由豕而鼠」,就說明了「豕」往「鼠」迴上之必然,是曰「鼠豕兩端」,又「豕,何事於覆之乎」,「乾坤」的「創生原則」與「終成原則」乃得以循環並進。
「蒙」從艸從冡,「冡」從ㄇ一從豕,意義甚深,乃六十四個「易卦」裏少數幾個從「豕」之字,故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易傳?彖辭》更曰:「蒙以養正,聖功也」,正是《正蒙》之內意,更是清文字學大師王筠取「童蒙求我」而造《文字蒙求》之意;自此而後,其它的「卦象」一一逐次登場,先有第九卦的「乾下『巽』上」,而後第十卦的「『兌』下乾上」,再來第十二卦的「『離』下乾上」,所以從「卦」在《易經》裏出現的次第來看,「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實為「乾坤震坎艮巽兌離」。
這一切卦爻之所以得以開展,皆因「震卦」。「震」字意義非凡,從雨從辰,「雨」如上述,「陰陽和而後有雨」,而「辰為三月,農時也,物皆生,從乙,七象芒達,從二,古上字」,形「ㄏ二匕乙」,正是一幅「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的圖象,故「震、農、晨」所有與「天造草昧」有關的字皆從「辰」,為「震」促起「物侯曆法」之造的明證。
何以故?《易傳?雜卦》有曰:「震,起也」,震(長爻在兩個短爻之下)見一陽初生,知其起,有起必有止,故艮(長爻在兩個短爻之上)覆以一陽,見其止也,故震陽起於下,艮陽止於上,艮與震綜,皆一陽二陰,是以艮可以言震,震可以言艮,而其之所以得以綜言者,「坎」也,故「震下坎上」為「屯」,「坎下艮上」為「蒙」,乃錯綜藏象,故《易傳?雜卦》曰:「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臨觀「屯蒙」之義,文字之本義本質本象乃彰,蓋因屯者,「難也,從屮貫一,一,地也,屮曲其尾,所以會難意也」,乃「天造草昧」掙脫地面覆蓋的圖象,故曰「剛柔始交而難生也」;「難生」而生,故「坎」居上,既為上,「九五」的剛中之君,乃為陰所困,卻因「六二」之應,故「不失其所居也」;「蒙」正巧相反,以「六五」居君位,以「九二」為臣,故謂「雜而著」,「失其主宰也」。
這麼多卦裏,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震下坤上」的「復卦」,《易傳?彖辭》曰:「復見天地之心乎」,是六朝王弼以降,宋明儒哲釋「易」,大多守「復」之因,更是「新道家」學說趁「漢儒」崩毀,取《老子》的「歸根復命」重新恢復「道家」思想的重要依據,以「復」本為「行故道」,更因「復」本為「復」,「從夊從畐省」,而夊者「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畐者,高也,「滿也,從高省,象高厚之形」,「行遲曳夊夊」與「豕絆足,行豖豖」形似,而 之ㄇ又為「遠界」,故《復?初九》曰:「不遠復」也,正是「冒天下之道」。
這麼一來,就把中文文字的「類表象」與「卦象」結合了起來,蓋因整部《周易》的每一卦必以《彖辭》先斷卦意,故坊間有學者稱「彖者,斷也」,其「斷」非「斫斷、斷絕」之「斷」,卻為「判斷、斷定」之「斷」,意義雖無大誤,但屬思想上的「二度假借」,並因其「假借」,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亦即「知其『現象』,不知其『本質』」,是為其憾。
「斷」字甚深,無空白不能斷,無空白更無以為繼,但與「斷」同音源的「彖」以「斷」作為《周易》上論卦要義之詞句,不免唐突,甚至因應「籀文」而造的「秦篆」,其「篆」亦有「斷而不斷」之意,否則不能延續「籀文」的傳衍;「彖」字無它,從彑從豕,彑音既,豬頭也,豕音矢,豬也,更因「豬面凹,四足竭尾」,或坐或立,均象其「腹肥尾垂」之形貌,「豬面凹」的形象亦極為清楚。
「彖」之一字無它,只不過將其「豬頭」整個凸顯出來,另有三個與「豬頭之彑」有關的字就更可用來敘述「豬頭」的凸顯。第一個就是「彘」字,從彑從比,豬的別名,乃漢武帝劉徹的乳名;第二個為「彑交」字,上象頭,下象足;第三個為「豨」,音低,是臺語呼「豕」為「豨」之由來。其之所以凸顯「豬頭」者,「以給祭祀」也,故「豚」字乃造,「豚又」也,從豕從又持肉,更有「腞」之一字,象「以給祭祀」的豬頭「斷而不斷」。
由「彖」而「豚」而「腞」,豬頭斷而不斷,均以之祭祀,是為「彖」意,故知其「彖」不外「尋求天意」也,以是知「彖」先有「斫斷」之意,後有「斷定」之意,故曰「彖者,斷也」,甚至「腞」的從彖持肉,更說明了一個連身帶頭的整體祭品以「豬頭」前引,其「豬頭」斷而不斷,其繫若絲,則為「緣」,哲學意義極深,與「彖」與「斷」絲縷牽連,斷而不斷。
因應「豕」而造之字多得不勝枚舉,但或多或少都有「坎」意,故《易傳?說卦》曰:「坎為豕」,因「豕性燥,內剛象坎」,《孟子?盡心上》更曰:「食而不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故知其「坎」有自,連滋養了人身都不受人的敬愛,於是乃有了「豕交獸畜」的詞語以示「待人不以禮」;「豕」字引用最多的當屬「家」字,卻也最為困擾,其因固然乃「家」從豕在宀下,「圈豕為家」,卻也不無「以坎為居」之意,是「居安思危」的由來。
其它從豕之字,如「逐」從豚省從辵,追也,而從辵從豚則為「遯」,同「遁」,逃避也,《易傳?序卦》曰:「遯者,退也」;「逐遯」一追一遁,「無肉者」追「有肉者」也;又如「圂、溷」從豕在囗中,廁也,如「遂隧隊墜邃」從八從豕,八者分也,分豕故遂意也,從意也,如「豙毅」從豕辛,豕怒毛豎也,如「據劇遽躆」從豕從虎,豕虎之鬥不相捨,鬥相丮不解也,如「甤蕤」從豕從生,艸木實蕤蕤也。
這麼多從「豕」之字最應注意的是,「逐」與「遂」雖然僅有一個「八」之別,但是「逐」在「逐遯」的引申裏,因辵乍行乍止,而逐漸有了「逐次、逐日」的「循序」意義,思維於是外緣,而「遂」反因「從意」而有「遂心、遂願」等「順遂而就」之意,於是就與「如、就」等字意義相通,均有「遂求元聖」之意,思維「內入」;譬如我等就文字的本義本質本象探索,就是向虙羲倉頡等之「原創者」遂求創造「八卦、文字」的原始意義,是一個往上攀登的思想,故屬「進化說」(theory of evolution),或「創造說」(theory of creation),以有別於「逐字」演繹的「萬物流出說」(theory of emanation),只能是一個往下流淌的思維,諸多「文字的故事」或「文字學」的「方法論」解說均屬之,愈演說,思維愈往下拉扯,理性思維於焉大作,不可不慎。
當然,由於伏羲氏軒轅氏,甚至黃帝、蚩尤、倉頡都屬神話中的人物,故以「倉頡造字」總結歸納其前朝先人的「大造字」過程實屬無可厚非,只能說是一種歷史敘述的手法,更是文字敘述本身的侷限,不能因為一再強調其間可能的歷史錯謬,而模糊了文字本身的「現象與本質」,需知連近年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佚書《十問》,其中黃帝問天師如何「食神氣」都屬佚事傳聞呢。
易言之,「倉頡造字」與「大造字」是一個歷史辯證問題,卻不是哲學問題;倘若在這個關結上窮追猛打,則難免又困惑於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受狡蛇愚弄的窘狀,反而對原本已經混淆的「本質與現象」更加困惑起來,然後「時位與陰陽」理則就愈發混淆;這麼一路發展下去,思維的邏輯就只能在「文字的故事」裏攪和,反而忘了「文字的本質」原本就是一個哲學問題,與「文字的現象」的衍生必須釐清,否則必受歷史的蠱惑,猶若「創世紀的哲理」困惑於「聖經的故事」一般。
職是,要瞭解文字的本質,必須破除造字的過程,亦即在排除時間的干擾下,從文字的狀態著手,否則無法排除「地域性」與「時間性」的影響,需知現行的《說文解字》原本為宋朝徐鉉的「大徐本」,其中由東漢到北宋幾百年的篡改、謬釋,早已使得《說文解字》面目全非,更因梵文佛典的翻譯而有了《切韻》、《唐韻》之造,中文的「形聲字」乃大為增加,再也回不去商代「籀文」僅有百分之三十「形聲字」的中文象形字結構,是為歷史遺恨;這麼一看,許慎的「六書」就不必更動,「假借與轉注」不必剔除,「會意與指事」更不必歸併在一起;易言之,「六書」之造深涵許慎糾正當時的「音韻」造肆的動機,其引用「籀文與秦篆」的詮釋更只是說明了六種文字形態與宇宙實物所聯結在一起的「狀態」,這對瞭解文字的「本質」乃至國人的思維與意識有絕對的幫助。
謝邀。
又是個龐大的問題。簡單說下。
一、理論和來源差異
因為兩國——古印度和古中國,社會、文化氛圍截然不同,民眾的生活體驗也不同。在同時期——老子和釋迦牟尼時期,道家文化已經傳承了兩千多年。
1、道,是建立在遠古中國人祖先對大自然(宇宙、來源)長期觀察,和人應對自然環境而積累的生存經驗、技能和文化基礎上,而創立的「天人合一」理論和方法;
2、佛,是建立在古印度種姓文化基礎的社會中,以社會最底層奴隸群體(卑賤種姓)生活體驗為主的,為脫離苦難,而創立的「離苦得樂」的理論和方法。
二、三觀差異
1、世界觀——對世界來源和定義。
佛家,緣起性空,四大皆空。一切皆虛幻。
道家,無中生有,有歸於無。無有皆真實。
2、人生觀——人生目標和意義——受世界觀影響。
佛家,生老病死,人生一切皆苦(看看今天印度社會,可以想像古印度有多苦)。
——出離求解脫。——走「斷苦惱,了生死,生智慧,證果位」之路。(苦集滅道)
道家,心神歸道(內心清靜),身歸自然(身體健康),行歸社會(工作生活順利)。
——入世也逍遙。——走「道法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一」之路。
3、價值觀——面對現實觀念和生活,如何取捨——為人生觀服務。
佛家,因果論。今生,是為來世服務的。因為人生苦,所以利用今生時間,為進入極樂世界或重新投胎做準備——玩的好的,證果位,到菩薩、佛(宗教範疇)。
道家,命運論。命,先天註定部分;運,今生可掌控部分。怎樣用老天給你的牌,玩好今生的牌局。玩到極點,為與道合真(非宗教範疇)。玩到超人境界——成仙、成神(宗教範疇)
三、在中國,兩教傳播動機、方式有別。
從最高境界,到形成宗教組織,再高明的理論,也難免成了為「人慾」服務的工具。教徒們的爭鬥,無非體現在三點上。「立場」、「利益」,「我見」。真修的,不管是修道和修佛,哪有這個閑心?拋開「利益」、「立場」兩個角度——因為難免「我見」,說下差異。
佛教,更注重傳教。佛教雖然內部鬆散,但對外一致。完善理論的、講經的、說法的,辯論的等等,針對社會發展,與時俱進。組織、分工,實施,太厲害了,所以佛教徒的數量之大,令人咂舌。
道教,更注重傳道、傳法。道教傳承,有些規矩是該遵守的,有必要的原因。但在傳播上,雖然門派眾多,但分崩離析,一家一個祖師,一家一個法。傳來傳去傳沒了。道教整體,對內,呵呵。對外,呵呵呵呵。
忽然覺得說這些挺無聊的,就到這吧
文科生與理科生的區別(滑稽)
回答有關宗教問題,是一件令人猶豫的事情,因為一般來說,對於信徒來說,宗教情感是非常強烈的,即使對於非教徒但傾向於宗教主旨的人來說,這種深深的宗教情感,會對別人的評判做出激烈的反應。其實不只是教徒或者傾向於宗教的人士,即使是反宗教的人士,也是一樣的。如果有人肯定宗教中好的一部分,也會激起他們強烈的反應,所以宗教討論很少會產生有效和理性的結果。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人是生活在一個看不見的信條基礎上的,無論你相信什麼或者不相信什麼,這種深藏的無意識框架,在佐佑著人的行為和思想。如果你稍微離開這個框架,就會清晰的覺察到每個人身邊那個看不見的牢籠。
- 在判斷宗教差異之前,先回顧一下中華文化歷史進程中,宗教的路程。在文字產生前,根據考古發現,我們會清晰的看到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族裔文化的相似性,華人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提升生命,華人的生命世界是如此的璀璨,毫不遜色於其他文化。可以想像,中華大地的先祖,通過定期的祭祀儀式,圍繞著篝火講故事和歌舞,來傳遞鮮活的生命體驗。然後是文字的誕生和成熟(3000多年前),其基礎是6000年前或者萬年前的人類生命經驗積澱。文字中的智慧是如此的深刻,以至於到今天,這種漢字內在智慧還在沉睡之中,並沒有進入華人的生活。這個階段,中華之道,主要是通過文物和每個文字來體現的。春秋戰國始,華人開始理性化,抽象化前人的生命經驗,華人對世界的認識,從不同的視角,用大量的文章來表達。形而上的與形而下的,華人可以自由的探索和表達這個世界。我不是專家,個人淺薄的看法,這個階段,對於民眾來說,其傳播主要是通過先祖祭祀,社廟,以及各種民俗來進行的。此時,並沒有類似基督教教堂的那種方式,並沒有大量的牧師到處講道。但是這種宗教的雛形應該是有了,儒墨等團體已經形成,以及數量不多的形而上道論先驅。各個門派內部,應該有一個文化傳遞過程和組織。遺憾的是,這個階段,並沒有形成道論支撐下的宗教,並且由此而建立的內在開放,自由的生命探索體系,以及由此生命體系延伸出來的教條的,針對民眾傳播的宗教體系。也沒有形成道論與儒墨銜接起來的,一個整體貫穿的生命上下通道。從而形成了一個失去彼岸支撐的,孤立的此岸世界。各種古代的智慧結晶,還是停留在散亂的各種母題原型狀態。而此時的其他族裔,比如猶太文明和印度文明,他們已經從其各種母題原型,而開發出成熟系統的,宗教前的文本。我的猜測是(沒有認真研究過),也許是由於春秋戰國時的道德衰落,以及不停的戰爭殺戮,沒有穩定的生活,也就失去了這次文化提升和整合的機會。
- 遺憾的是,中國又馬上進入了另一個文化大一統和嚴格的文化控制時期,自秦漢始,自由的文化和生命探索階段結束了,以儒為主的意識形態開始成熟,自由多元的文化社會環境逐漸衰落,一元的文化意識,將一代代的華人引向儒和官場世界,從而一個多元開放的,具有創造性的中華文化,逐漸的變得教條化,政治化,短淺利益化,單一化。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散落的各種生命主題原型,更沒有可能得到繼承,整合和提升。從漢朝的民俗,節日,文物可以看出,那時的智者,將那些還殘存的遠古智慧記憶,放到節日和各種民俗中,然後藉助民眾的力量繼續攜帶殘存的中華生命記憶。整個社會的環境,將聰慧者引向官文化和儒文化,華人失去了陽光的照耀,月光也無法進入華人的生命,而舉起其生命之覺。漢晉之後,其他族裔文化開始大量進入,到唐朝時,中華之道基本結束了,當時的華人,基本不理解那些殘存的,碎片式的儀式了。當時的文人開始將這些儀式進行形而下的解讀和重構,從而形成我們現代所理解的民俗和節日含義。而唐宋的文化框架,基本上就是我們今天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我們甚至將其看成是中華文明的根本。
- 即使是這樣,唐宋還保留著秦漢時的一些表面儀式,遺憾的是,此後的元清兩次朝代更替,不僅打擊這些表面儀式,並且也從服裝,髮型,個人文化認同意識等層面,徹底粉碎。從此一個中華的世界消失了。當我們再次提及華人這個名詞,已經不再是一個生命世界,而只是一個機械冰冷的外在名詞。我們失去了標誌華人的服飾,髮型,歌舞,內在的民族認同感以及華人自己的生命歸宿。作為族群認識,那個印在靈魂深處的華人生命印記,再也沒有流淌在華人的呼吸里。由里及外,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家園。在這種情況下,日韓開始自稱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並且日本的野心家也想以此為由,而大搞侵略和擴張,再搞一個中華文化大一統?(不過非常敬佩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從而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活的中華文化樣本。)
- 在這種教條僵化的文化環境下,華人開始反思,開始厭惡自己的文化,自民國始,文人開始拋棄自己的文字,節日,民俗等,將其看成是落後愚昧的農耕文化象徵,其實當時人們所看到的,只不過是已經逐漸衰落了2000年之後的中華文化灰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開始改造和拉丁化漢字,更改節日,並且不僅粉碎封建意識,取締宗教,還要粉碎古代文物和建築,從而建立一個與中華文化沒有關係的西方式世界。在一個失去深層文化傳承和智慧的環境下,當時的知識分子不可能汲取西方的深層文化,也不可能有完整的判斷力。我就是在這種文化意識狀態之下成長起來的,我不知道中華文化,我甚至不知道我不知道什麼。但在我的意識里,我自認為知道一切,可以判斷一切,其實我的一切知道,只是無知向外的投射。
- 說了很多無關的話,回到主題,在這種宗教真空,中華文化真空的狀況下,從機械理性唯物的視角,我們該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呢?從一根毫毛,又如何判斷大象之完形?我們真的理解道教嗎?我們真的理解佛教嗎?我們理解世俗宗教現象之後的宗教本質嗎?我們受過基本的宗教和神話啟蒙嗎?在你的身邊,真的遇到過活的,具有歷史積澱的生命傳承者嗎?一代代的,活的呼吸,傳遞給活的呼吸。據我所知,絕大部分宗教徒上層,在解放時都離開了,少數剩下的,又經歷了後來的撤銷和批判。然後,在這種真空中,我們突然走向宗教,此時我們怎麼會突然得到一種宗教判斷力呢?就像一個剛剛學習數數的孩童,企圖去判斷數學的前沿探索,這種工作又如何進行呢?我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 據我個人實際經歷,40歲前(此前我已經走過10年的個人生命探索),我不知道中華文化(我所學的所謂中華文化,甚至不是儒家文化,只是主義視角下的,儒家文化中的一個小小的角落,這不是中華文化),不理解道教內涵,知道一點佛教,40歲後,我才突然發現,我甚至根本不知道漢字。大膽的妄言一句,10年了,我不斷的搜集和學習中華文化,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見到過完整,深刻的道教解說,我見到過道教徒,但是沒有見過完整的道教解說。我所看到的道教現象,基本還是在迷信表層,或者物理感官道教(這不是道教,這是中醫和武術,雖然此中也是有無限深度的),或者是用「主義」的視角,對古代文本進行狹隘機械理性解釋,猶如用階級鬥爭分析藝術本質一樣。作為一個宗教,它應該是能對自己的文本,進行深刻和超越性的生命解讀,其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符號,都能對應到具體的生活,並且不是讓我們束縛於狹小,而是從此岸,跨越到彼岸的世界,並且形成一股持續不斷的永恆之光和力量。我們能理解每一個似乎迷信的儀式和故事,我們知道其中的每一個細節如何在生活中起作用,如何激發出我們的新生命,以及如何到達永恆的彼岸,並且將這彼岸之光照耀到這個世界。我還沒有見到過如此的道教,更沒有見到過如此道教之後,那個無限的中華世界,以及在如此中華世界中,鮮活呼吸的華人。他能讓枯死的中華之樹,再次復活,他能像女媧那樣,能從死的僵物中,造出新生命。他能補出燦爛的天空,他能讓破碎的回到完整,他能讓消失的中華山海,再次出現在人間,他能讓萬年的先祖發聲,他能將所有的中華子孫,摟在懷裡,為他們吟唱生命的歌謠,讓他們不再孤單和迷失。
- 我們有家,知道回到哪裡,我是40歲後,第一次用心去稱呼自己為華人,我第一次看到先祖慈祥的面孔,第一次傾聽中華之聲,第一次理解漢字的每一個筆畫,第一次驗證了中華神話的世界,第一次慶祝中華節日,第一次接受了中華之愛和胸懷,我本沒有任何時間,來此匆匆寫下這些奇怪的文字。我不研究中華文化,我不知道什麼,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華人,但是我愛我的同胞,想念我們共同的先祖,想把先祖告訴我的故事,告訴願意傾聽的華人。
似乎我沒有回答您的問題,回答這些問題重要嗎?用辭彙和邏輯堆砌起來的概念,與我們的生命相關嗎?把自己束縛於一個個的無意識概念框架,真的能解放我們嗎?道教不是一個我們已知的理論,中華之道在等待著我們用生命去發現,並且由此而發現和完成我們自己的生命。
記住,我們是兄弟姐妹,並且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華人 - 在中華世界裡,扶桑之樹上,那美麗綻放的生命之花。
祝同胞們周末愉快!
(似乎沒有回答問題,有些遺憾之處,特臨時補充幾句。佛道可以進行理性比較,其基本實踐中間過程,差別很大,或者說基本不同。至於中間的體驗和落實,也是差別太大,或者說基本不同,雖然其中有部分重疊處。所傳說的相同,那是在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後,那落在文字之後的東西了,那個相同,完全沒有必要用特定宗教文字來描述,並且它已與宗教無關。目前有些道教傳承,我個人看來不是道教,而是佛教為其本,1000多年來,佛教已經偷換道教之基,從而變成現代奇怪的道教,道教只是名稱,外在的式樣可以完全不同,但已失道根,只有佛根。民眾所理解的道教,認為道教與佛教不同,那是因為民眾基於宗教外在表象的理解。從宗教本質上,看不到道教傳承,但是某些道教形式傳承,可以說還存在。至少在文本和對外宣傳中,看不到道教內在解讀。至於人們所傳說的道教只對內傳之說,在古代可以理解,但是在現代環境下,這種傳說不成立,一個覺醒的道人,不可能採取如此方式。覺醒的道人,可以不對民眾深傳道質,但一定會廣傳道光,而這種道光,在文字和媒體上看不到。
原諒我粗魯的判斷,我沒有做一個老好人,採取和稀泥似的安慰方式,雖然這種機械理性的判斷沒有多大意義,只是希望一個魯莽的評論,能激勵大家從另一個方向重新反思中華之道。如果我的評論讓中華文化的愛好者感到失望,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終於甩掉了2000來年的包袱,雖然迷失墮落了,但是一個空空的世界,也許更容易接續2000多年前,那曾經丟失的世界。死亡之後,唯一的道路就是新生。我的個人體驗是,前10多年,我總是從積極的一面成長,後來漸漸的,錯誤的人生和曲折的生命樣本,會給我更多的啟發。一次跌落,會讓我記憶的更加深刻。
如果你問我個人愛好,我接觸過很多各種宗教和非宗教,文字的,以及面對面的。而個人的狹隘生命落實,我走過某些道教內在指引,並且是基於一個更加廣泛的中華文化根脈基礎之上,特別是從最早的考古文物,中華地理人文,漢字到先秦文明。後來散落到民間的,各種看似迷信落後的儀式,儒家傳承,以及中華文化衰落的過程,對我的啟發也很大。如果你一定讓我用一個僵硬的名詞來定義我的宗教旅程,我只是一個企圖回歸中華家園的華人。
我不是學者,不研究文化,只是一個普通的生命存在,只是讓生命去攀緣陽光,並且真實而自然的成長。生命是從水中噴發出的火焰,向上去觸摸天空,這是一次愛的旅程。
如果我的宗教判斷言辭,觸犯了教徒或者非教徒,請見諒。
4.我們很多傳統的習俗,都和道教息息相關。
確實如此,節日,民俗,漢字,神話等等,通過道文化,才能解釋其隱藏的本質。但到目前為止,我們找不到一本書,能用中華文化的視角,用道文化方式,來詳細解釋傳統。我們能見到的,主要是儒家解釋,是在形而下的框架下展開的。而很多道家對傳統的解釋,雖然很精彩,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另一側面,但由於受到2000年形而下意識的灌輸,無意識地攜帶著儒家視角,還沒有深刻地展現其完整和超越性的一面,當然也更沒有在民眾中形成影響力。因為在民眾眼中,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全部。這也可以理解,如果北朝鮮的金家一統天下2000年,要想突然讓人們接受任何其他文化,即使是儒文化也很難。其實北朝鮮的目前文化環境,才幾十年就可以這樣,可以想像,2000年會怎樣改造一個族群,任何一個名詞,都要通過那個2000年主流意識的折射。即使你離開那個族群,到火星上生活,你也很難從潛意識中消除它的影響)
1、道家與道教是有區別的。老子的理論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一定規律(道)。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複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
從「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見於下文老子故事孔子問禮第4段)可見: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類似於神的概念,萬物的規律(道)由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誤解了此處自然的意思。道教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把「道」具象化了(各種神)。無意識的「道」變為有意識的「道」;從唯物變為唯心了。
2、宗教和政治是分不開的。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推崇佛教,那時佛教就比道教興盛了。一直延續到現在,就顯得道教有些衰萎了。
3、上邊說過宗教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宗教為統治者的統治提供了合法性(受命於天、神佛轉世等)、理論基礎(釋道儒三教都有治國理念)等。現在佛教興盛是末代王朝的宗教政策傾向有關。另外,現在一些所謂佛教徒,並不真正理解佛教真意。只是出於功利目的(求子、求財、求仕等),把佛教作為求取名聞利養的寄託。這也是原因之一。
4、道教是本土宗教,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正因如此,太過世俗化把一些宗教特徵淡化,而轉變為習俗。對於習以為常的事,人們往往容易忽視。
5、中國有三教九流之說。三教即釋、道、儒,儒教也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之一,有自己的信仰和神祇。儒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尊孔子為先師,後又被稱作聖教,故孔子亦被尊為儒教聖教主。儒教的意思,就是儒者們所從事的「教」。教,就是教育、教化。這個教育教化,不僅是指學校貴族教育,而且是對廣大民眾進行教化。這個教,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教育,而是藉助神祇進行教育教化,即「神道設教」。「神道設教」是儒教聖經《周易》里的話:「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周易·觀·彖》)依照儒者們的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用神道教育民眾,民眾容易接受和服從。後世有人把這句話解釋為儒者們自己不信神祇,而僅僅用神祇來教育民眾,乃是對儒教的誤解。現存所有的儒教文獻,都找不到儒者們不信神祇的記載。儒者們有時抨擊或否認某些低級的神祇,那是為了維護更高的、更加重要的神祇信仰,就像基督教、佛教都常常抨擊該教之外的神祇一樣。
昊天上帝創世化育萬民,自先秦起儒教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系統那樣的等級體系。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說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時,則依品級配享、從祀於天壇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稱為「淫祀」。「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山河湖海,原則上都是儒教的神祇。各種自然現象,風雨雷電等,也是儒教的神祇。那些對人有益或者與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植物,也可以成為儒教的神祇。各種著名的人物,也都可以作為儒教的神祇。但是他們成為神祇,必須得到國家的認可,納入祀典。否則被認為是「淫祀」,即超出規定的祭祀。這樣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對,認為它不會帶來幸福:「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聖教尊敬的神仙是仁義聖道的體現。
所謂非其所祭,就是說祭祀那些不該由自己祭祀的神祇。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所有的神祇。而諸侯不能祭天,只能祭祀處於自己境內的名山大川。普通百姓,能夠祭祀的公神就更少,除了灶神,幾乎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因此這些神祇在道教里供平民崇拜,道教里的高級神祇除了三清,大多數來自儒教,品級也與儒教類似,天神比地神尊貴,也比人神尊貴。
都散了吧,一個個兩家經典都沒讀過還在這發什麼佛道對比,都是自己喜歡哪個就吹哪個唄,不客觀,也不真實。
一個修行為了不生,一個修行為了不死…
本書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參加者都是在高校任教的教授,且都具有博士學位。其中緒論部分由洪修平執筆,儒家部分由江海執筆,佛教部分由楊維中執筆,道家道教部分則由白欲曉執筆,全書最後由洪修平統一通讀和修改定稿。
差異是最早的道教其實就是邪教。
一些道吹說「越是高學歷,高智商,越喜歡道教。」
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任會稽內史。就「喜歡道教」。信道教迷信的不得了。當時的另一撥道教徒,號稱「長生人」,由教主孫恩領著到處殺人放火,馬上殺到會稽。手下問王凝之,是戰是降,該怎麼決策。王凝之自己跑到屋子裡燒香拜神,然後和手下人說我已經向大道請了數萬鬼兵,那些敵人不足為慮了。就這樣不戰,不降,不走。他和兒子就被「長生人」道教徒們給殺了。
王凝之的舅舅,郗愔,迷信道教,喝符水,喝到肚子出了毛病。被醫生治好,拉出來的粑粑都是以前吃下去的符。
可見喜歡道教,無關乎智商。
為什麼說最早的道教是邪教呢,王凝之的舅舅為什麼要喝符水呢?
那就是道教的傳教手法了。宣傳喝符水能治病。
熹平中,妖賊大起,三輔有駱曜。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修法略與角同,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為奸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曰五斗米師。實無益於治病,但為淫妄,然小人昏愚,競共事之。后角被誅,修亦亡。及魯在漢中,因其民信行修業,遂增飾之。教使作義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隱,有小過者,當治道百步,則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殺;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輪子功也宣傳練練功就能治病,全能神宣傳世界末日信他們就能躲過災劫。
這不是邪教是什麼?
更不用說最早道教幹了什麼事。太平道「殺人以祀天」,五斗米道淹死自己親生的嬰孩稱「賀汝先登仙堂」。他們殺人放火,殺害官員,反動叛亂,分裂國家領土。他們還搞男女雙修。道士宣揚一晚上要睡十個以上的女人。
這就是差異。
謝邀。
無中生有,靜中生動,所謂大道無形不可言說等,都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按比喻來分析,應該來自於「水」,世界很多宗教和神話都是源自於水。不過,我們還是要搞清楚老子思想並不等於道教,最大區分在於「成仙」。
佛教的誕生於約中國的春秋時代,其實當時印度也是屬於列國紛爭,百家爭鳴的時代。佛教和耆那教只是沙門思潮的代表,其它批判婆羅門教的思想還有很多。就像基督教作為猶太教的改良一樣,大家應該知道耶穌反對猶太人作為唯一被上帝選中的族群,他認為世界上的人不管什麼種族膚色都可以上天堂。同樣,釋迦牟尼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即婆羅門階級才可以涅槃或轉世天道,他認為不管出生多卑賤,人人都有機會涅槃(成佛)。所以,作為「二代」宗教的佛教不管在思想成熟度,僧團戒律的建立,思想的傳播方法(經論)等都遠勝於道教。
按丁山和饒宗頤的說法,道家的「一即一切,一切歸一」 或者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等思想和婆羅門教很有淵源。丁山甚至從比較古楚語和古梵文發音後得出一個令人難以信服的結論,老子是印度人。古代道家有個儀式叫「飛升」,今天看來有點可笑,就是放一把火把自己燒成灰燼,也就立馬「成仙」了。這個儀式確實是古代婆羅門教固有的。
佛教東來後深深衝擊了本土的道教,以至於道教在理論上有佛教化的傾向,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也反過來影響了佛教,包括把道家的「無」等同於佛家的「空」,把禪定等同於練氣,把「成仙」等同於「成佛」等等,最終倒把中國的佛教改造成了完全不同於釋迦牟尼佛教的樣子。不完全信教但是對於鬼神有敬畏過年的時候會去寺廟祈福奇怪的是寺中有道觀,但是在寺里拜的卻是佛。觀里的都是道士沒有和尚。所以究竟是道教還是佛教?我總覺得在某些地方是不是沒有分得那麼清楚了?
在中國,是不打算要什麼宗教的。因為,我們的宗是祖宗;我們的教化,是政府的事情。佛教,的組織架構,為好學的中國人借鑒好歹拼出了一個本土宗教「道教」。而佛教大量的吸取中國古典文化,和中國的哲學精神,並借「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世俗氛圍,得以脫胎換骨,變身漢傳佛教,延續了佛教的生命。但是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以及後來的伊斯蘭等教。都不能越雷池一步,挑戰中國祖先和國家的權威。
儒:
我這樣說是對的,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佛:
你應該這樣做,你會感覺到這樣是對的 道:我也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對的,但是我這麼說,你不覺得很炫酷嗎!1、兩教實際的共通點很多,能直接看佛經的,基本上道教的經書也能看得差不多。
2、道教本身還是有很多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地方,而且有些修習方面,和佛教相比,本質上是一樣的。3、其實,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來看。二者的區別,甚至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更甚於基督教,還是歸結於如何理解這個(本心)。我猜想,幾大宗教,其出發點應該都相似,只是後面的演進,後人的解讀,慢慢的產生了偏差。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這句話很實用,切莫看到某個名詞,就固定思維了。名詞也只是「它」的代號而已。很簡單。沒有差異,都是宗教。都是信不信的事兒。信則有,不信者無。只講信不信,不和你講理。和佛,和道沒關係。道和佛,他們有差別。做夢娶媳婦,凈想美事。打坐玩幻覺,竟想美事。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儒家很少提起是因為程朱理學的原因,明代皇帝刪理學種積極向上的思想,清代李光地扭曲理學做文化幫凶直接影響最後近代屈辱史.
54運動革命政治正確是打倒儒家.
道教佛教拚命把什麼失去血性,沒啥卵用的鍋給儒家.但是這兩點任何一個不帶有色眼光認真學歷史,客觀評價三教好壞的,都知道多扯淡
然而起點網文跟風成癮,大部分所謂的傳統文化愛好者是人云亦云葉公好龍.有人強行斷章取義黑幾句,就一群人覺得「哇,好像確實如此」
看知乎三教版塊相關回答就能看得出
儒家的一般就引經據典說明一下黑儒的一些錯誤.不去吹什麼諾獎,也不忽悠別人.討論也都是引經據典實事求是.
佛教會說起他是外道,但遇到罵佛教的也會拿出自己的教義經典認真解釋,反駁對方.
但是道教呢?一般被黑了就是給你蓋大帽子說你叛國,崇洋媚外.或者扯淡不及格文史內容.
為什麼?因為道教徒普遍文化水平低啊!
道教:引用了道家思想加上吹牛就成了天下文化出道教,滑天下之大稽.
為什麼現代普遍錯誤的以為古人多愚昧多無知多迷信?
因為道教徒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偏偏要說中國文化出道教,文言文又不及格,古代數理化文史藝術知識一問三不知,又要望文生義胡說八道.
猶如梁興揚道長還愛用自己高中不及格水平物理大談特談和現代物理學這個那個多麼多麼相似.
梁興揚的很多回答其實和某節目主持人老梁一副德行.全靠一手百度,只不過粉絲多,知乎很多人不想撕他..這種一手百度的玩意忽悠外行顯得高大上...然而錯誤百出.談物理...物理不及格水平暴露.
談傳統文化,小學功夫不到家水平暴露.文史不及格水平暴露.不是大談特談多麼玄奧是道啊玄啊就是附會不及格物理水平
哪怕談他自家的東西.「鬼仙」這個詞重陽祖師說過,鍾呂傳道集說過,靈寶畢法說過.他說是起點網文創造.
這種宗教但凡理科的誰會去信?所以如今道教徒偷換概念靠道家名氣苟延殘喘.
佛教:佛教喜歡說爾等都是外道,現在的佛教徒也愛死不要臉的諾獎出來就說我佛多麼多麼聰慧.
雙縫干涉實驗的意義毛都不懂看到個因果就以為是自家的因果觀瞎扯淡.
可至少...佛教徒對傳統文化不懂的就說你們是外道
絕對不會學道教徒那樣說這些文化出自我道教,結果自己屁都不懂只能胡說八道丟人現眼。還摸黑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推薦閱讀:
※關於儒家的一些想法。不避諱,是為了反儒黑。歡迎儒黑批判,儒黑們怎麼看呢?
※儒家思想對現代中國人的影響有多大?
※為什麼被孔子評價不甚高的曾子卻繼承了道統?
※怎樣反駁黑儒學的人?
※長輩說自孔子以來,儒家就是用來愚民的。如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