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唐家三少和跳舞的這些言論?

B站有人上傳了跳舞在武漢大學的「陣地演說」:

跳舞:網路小說是中國最後一塊文學陣地_趣味科普人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跳舞:

1. 「別和我扯什麼經典文學嚴肅文學。我就放一句話在這兒:時至今日,是我們網路文學,在捍衛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陣地!

2. 「那麼多作家,為什麼寫不出這種「小白文」?別跟我說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話,一年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寫?

因為,真寫不出來!

這就是水平。

3. 「身為一個職業作者,如果你也覺得這是抄襲(指唐家三少),那麼你就是揣著明白裝傻了

要麼,你就是壞。」

「踩三少的,要麼就是壞,要麼就是傻!

4. 「日本有動漫產業,美國有好萊塢,中國有網路小說」。

唐家三少:

1. 「就拿《魔戒》來說,你去看看我的作品,我的故事設定比很多國外的作品要細緻多了。

2. 「(江南)寫書太糾結,一本書改五六遍。他一年就出一本,我一年可是出幾十本啊。」

相關截圖

跳舞本人已回答:

跳舞的回答:如何評價唐家三少和跳舞的這番言論?

跳舞問為什麼現在提這個問題,因為我前兩天才看到。

跳舞本人回答:

跳舞的回答:如何評價唐家三少和跳舞的這番言論?

相關鏈接:

如何看待唐家三少關於《魔戒》的言論?

如何評價唐家三少涉嫌抄襲?

跳舞:如何評價跳舞和流浪的蛤蟆在唐家三少涉嫌抄襲事件中的回應?

跳舞:如何看待唐家三少 1.1 億再登網路作家富豪排行榜?唐家三少的水平如何?寫的是小白文嗎?


11.7更新:

最近在讀彼得·蓋伊的《現代主義——從波德萊爾到貝克特之後》,看到一些段落剛好可以解釋嚴肅作家為什麼不寫(或者說不屑於寫)小白文,也是我之前說過的「當代作家很大程度上放棄了易讀性的訴求」。摘錄一段如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原書看www

……現代主義作家已經盡其所能地摧毀讀者們幾百年來習以為常的傳統。我已簡單列出了他們的反傳統之舉:對情節的淡化,對處理具體情境的方式的顛覆,最重要的是對內心世界的強烈關注。這些小說家和詩人都是現實主義者;只是被他們重新定義的現實主要存在於思想與情感之中,這是傳統作家沒有重視或者無法捕捉與表達的層面。因此現代主義小說與詩歌中的破碎句子,含蓄曲折的插入語,對懸念的輕描淡寫,對故事發展關鍵內容的顛倒,以及深奧難懂的外來辭彙(這在艾略特的《荒原》中比比皆是),使得這些作品如此高深莫測。高深莫測卻功勞卓著。因為現代主義充滿想像力的文字要求讀者必須投入百分之百的注意力,這是旨在娛樂大眾的溫和作家們所無意強求的。

另外陳芳明先生在《台灣新文學史》中,也探討了文學的反映現實功效和藝術審美的關係:

審美標準在論戰中是如此建立起來的:現代主義是個人的、內在的,也是脫離現實的;寫實主義則是社會的、外在的,反映現實的。這是批判現代主義的社會功用論者堅持的信仰,也是衡量文學優劣的一把標尺。不過這把標尺真的是很精確嗎?……

文學讀者在每個時代都屬於少數,他們閱讀詩與小說時,不會持功用論來進行。讀者選擇文學作品,不會優先考慮其中的功用。文學作品能夠吸引讀者,是因為內容本身富於藝術價值。文學之美,因人而異;同樣的,文學功用也是因人而異。真正寫實主義作品之所以感動讀者,並不是因為作者與現實結合,而是因為作者創造了藝術之美。……

……他們的文學能夠在時光之流的沖刷下未被遺忘,絕對不是拜賜於寫實主義的社會功用論,而是依賴現代主義的藝術技巧。

這個觀點我並不完全贊同。在我看來文學的社會功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即使有分高下,也不是非此即彼,更無法相互取代,不必一捧一殺。(況且現代主義作品並非沒有社會功效。)

但這至少說明了文學的評價標準絕非一個,但不管採用哪個標準,都不是看讀者的接受度,而是在專業領域的認可。而文學這門學科發展到今天,對讀者的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同水平的讀者產生分化很正常(雖然很多人不承認文學的專業壁壘)。小白文固然有其市場,但也有必要看到,其對文學本身的發展並無益處,甚至只是倒退。

----------------------------------------------

8.31更新:

今天突然出現了好幾個跳舞大大的粉絲來……「糾錯」(不想用「撕逼」這個詞)。

我沒興趣爭吵,也沒精力叫醒裝睡的人。所以之後這類評論我不會回復了。特此說明。

我的觀點在答案里說得很清楚,對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的看法也在評論里多次補充,有興趣可以翻一下。再強調一次,傳統文學和網路文學並不對立。我這個答案也不評價網文水平,單純針對跳舞對當代文學(請注意不是當代網路文學)的觀點。以後再有說我對網文秀優越感的一律無視。

另外 @楚德來 在評論區詳細介紹了網文的發展脈絡和優缺點,提供了很好的視角,我放到精選區了,感謝補充~~

P.S.友情科普一下中國文學史的幾個時段劃分:

中國古代文學(上古—1840年),近代文學(1840年—1919年,一說止於1917年),現代文學(1919年—1949年,一說起於1917年),當代文學(1949年至今)。

以下原答案。

--------------------------------------------------------------------------------------

我認真考慮過要不要回答這個問題,畢竟我幾乎沒看過幾本網路小說。唐三這個名字我是在「作家富豪排行榜」上認識的,跳舞則是在知乎上知道的。

沒錯,我沒看過他們的任何一本書,不了解他們的寫作水平。

我只能根據跳舞在知乎上若干文學話題的回答,揣測出他的文學知識水平是非常淺薄的。

第一次知道跳舞,是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短板在哪裡?」這個問題上,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任何一個對中國當代文學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出這個答案是多麼鬼扯。然而這種胡說八道居然都有300多個贊……我不禁有些疑惑,跳舞的讀者,難道都完全沒看過中國當代精英文學(包括純文學和嚴肅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是從1949年開始的。其第一階段,因為剛從戰爭走出來,又接連經歷了大躍進、文革等歷史事件,因此帶有鮮明的時代痕迹。特別是文革以來,文學的政治化、教條化越發嚴重,過分強調政治映射、強調階級鬥爭,都極大傷害了當時的文學創作。

跳舞的答案,確實是符合這個階段的文學特色的。然而……早在1978年,該階段就結束了。

(順便說建國初期到文革時期的中國文學,也不是完全沒有佳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1966—1976的地下文學》這本書,雖然該書寫得相當簡略。)

中國當代文學的第二階段,是以1978年的「傷痕文學」為標誌的。為什麼叫「傷痕文學」?因為……他們就是揭傷疤的啊。

這個流派主要以文革為主題,揭示zf、社會以及落後思想觀念對人的傷害。可以說隨著「傷痕文學」的出現,中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達到了頂峰。甚至早期傷痕作品因為過分憤懣和批判,一定程度上都傷害了藝術性。

而這些,到了跳舞嘴裡,居然變成了「沒有對現實的深刻描述,沒有諷刺,沒有批判,甚至連真實的描寫都很少。更多的都是隔靴搔癢,甚至乾脆就是裝聾作啞,裝瘋賣乖」?

你當余華馬原莫言閻連科賈平凹劉震雲格非阿城阿來蘇童王安憶嚴歌苓馮驥才王旭峰遲子建陳忠實林白陳染鐵凝韓少功……全是死的啊?

看到這個答案,我就知道跳舞對文學的了解是多麼淺薄,他看書是多麼少——上面說的作家,只要隨便看過兩三位的代表作,都不至於說出這種話。

這樣的人,居然自詡為「捍衛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陣地」?

最可怕的,還不是他會這樣想,而是他的不懂裝懂,影響了很多他的讀者——跟他一樣「不看書」的讀者。

就在上面那個問題,我還見到有人說「中國當代文學的短板就是沒人敢寫文革」。

請容我先仰天大笑三聲。

所以淺薄如他們,當然更不會知道90年代以後,中國當代文學進入了第三階段,在批判現實主義思潮中發展出更多元的格局,開始從宏大歷史敘事向個人敘事轉變,在原本幾乎清一色的農村敘事中出現了城市主題,比起塑造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來以小見大,更注重個體的獨立性和心理空間的實驗性。

這一轉變,跟西方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是基本一致的。在這個階段,文學創作手法可以說得到了飛躍性發展,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象徵主義等等,都是這個時期被介紹到中國,並得以發展傳承。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跟西方文學一樣,中國文學的易讀性越來越低。

為什麼?

因為越是通俗易懂,其文本門檻就越低,離複雜的創作技巧和思想深度可能也越遠。

作家都是有野心的啊。他們的野心可不是像跳舞說的那樣,「一年賺一個億」,而是想寫出更高水平、更高境界的文學作品。想創作出前無古人的寫作方式,挖掘出更深入的思想內核,反映出更廣闊的世界或更接近靈魂的個體,寫出一部名垂青史的作品。

從詩經楚辭到先秦散文,從兩漢文學到魏晉詩歌,從唐詩宋詞元曲到白話小說,從近代四大革命到當代自由主義思潮;

從古希臘古羅馬詩歌戲劇到中世紀宗教文學,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從浪漫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思潮。

文學從來,從來從來,就是少數優秀作者的事(原本用了「精英」這個詞,但讓人誤會我認為精英文學的進步才算文學的進步,因此修正了。通俗文學的進步也同樣重要)。但正是這少部分人,推動了整個學科的發展,給整個人類社會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使文學創作有了真正的意義。我們當代的作家們,都有著這份自尊和自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把它再推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

莫言在《檀香刑》的自序說:

長篇小說不能為了迎合這個煽情的時代而犧牲自己應有的尊嚴。長篇小說不能為了適應某些讀者而縮短自己的長度、減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難度。我就是要這麼長,就是要這麼密,就是要這麼難,願意看就看,不願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個讀者,我也要這樣寫。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另外,跳舞貌似非常介意別人說網路文學不如傳統文學……當然,網路文學未經過篩選,良莠不齊,平均水平就是不如傳統文學。我也不否認不少傳統文學讀者會對網路文學有偏見。然而,這兩者並不是對立的。2015年茅獎作品《繁花》,就是出身於網路。我沒看過這部小說不方便評價,但這足以證明,英雄不問出處,好的作品並不會因為網路出身而貶損其價值——當然也不會增值。


一個偏題。大一的時候聽畢飛宇的講座,大三的時候聽跳舞的講座。

畢飛宇一直都在說,武大是個非常好的學校。有個女生問問題時候口誤說「你有幸被我們研究」;畢飛宇笑著說說,沒錯,被武大學生研究作品很榮幸。姿態很低,謙和,沒有一句提到自己的成就如何。

跳舞呢……感覺就是一直被欺負的人發達了,可以回來吹比了。他說什麼,現在你們還不是在這裡聽我講…別人出版商拿著鈔票讓我寫…網路文學是中國文學最後一塊土地…

聽講座之前我就看過他的邪氣凜然,惡魔法則等等書,聽完講座覺得看書還是別對作者抱有什麼期待吧…

至於說網文是不是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土地,不是啊,我就保持著閱讀嚴肅文學的習慣。

這就把我從中國排除了?

其實這些言論幼稚得可以了。不過是金錢的溢價效應讓這些問題再度成為問題,如果你真的信奉金錢至上那你就看著網文守護凈土挺好;如果你是個理想主義者,文藝青年,或者隨便什麼人格健全的人,就應該對這些理論不屑一顧。

剛看了跳舞在本問題下的答案,他對自己「網文守護陣地」的說法是,量產引起質變,有讀者會從低層次閱讀進入高層次閱讀。

這我還能說什麼呢?你知道分高低層次啊?那說嚴肅作家寫不出小白文,賺不了錢又是什麼解釋?不是(違禁詞)就是壞,還可能是膨脹。

評論里有些言論,貼出奇文共欣賞。

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日本有動漫產業,美國有好萊塢,中國有網路小說」——把網路文學和前面兩個巨大的娛樂產業相提並論,說明三少的自我認知還是很清醒的——網路文學事實上和「文學」的關係不大,它僅僅名義上保留了「文學」這一稱謂,而實際上更像一個以文字為載體的娛樂產業。

月初的時候在一個中國作協主辦的網路文學高研班上和一些各地作協/網路作協/閱文集團推薦的網文作家有過一些短暫的交流。關起門來,網文作家們多數是很誠懇務實的,他們認可文學的人文和藝術價值,同時也認可這樣一種說法:作為一種文藝形式,網路文學距離長篇評書比距離文學還更近一些。他們從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中汲取的養分只怕遠多於現當代文學。

但對外的時候,網文作家對文學是排斥甚至是懷有敵意的,因為後者試圖將其納入自身體系內,並用文學的那一套話語體系來評價他們及他們的作品。

其實網文本身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非常強壯且獨立的產業,我聽閱文的一位副總裁講了一節課,發現網文已經發展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評價體系,並且這套體系和「文學」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它更像網路公司的KPI考核指標——於是我立即就理解了網文作家們為什麼討厭別人以「文學的標準」來評價他們——他們的創作是基於一個和文學無關的評價體系之上的,在原有的體系中他們是強者,但在「文學」的話語體系中,他們忽然發現自己成了弱者,只有被批評的份兒,遇到這種情況任誰都會不爽的,而質疑對方的資格和動機是最有效的反擊方式。

你們不要老盯著三少、跳舞發言、辯論中的偷換概念、邏輯不清不放,辯論和外交辭令中充斥著各種邏輯錯誤和詭辯術是很正常的,沒有才叫有鬼。事實上他們比大多數旁觀者都要清醒得多——私底下,他們會不清楚自身在「文學」金字塔中所處的地位么,不可能——這其實是話語權的爭奪,而在文化圈裡,「話語權」的重要性大概就和商業圈裡的「定價權」差不多。他們的辯護不說是為網路文學爭取與整個傳統的文學體系平起平坐的地位,至少也是劃清界限,互不干涉。而現實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各地作協在原有組織結構之外另設網路作協,平日里二者基本沒有創作上的交流,有限的交流活動只在上級機構,如宣傳部或中國作協出面促成下小規模進行——因為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彼此沒什麼好說的,就像開出租的和開地鐵的沒什麼經驗可交流一樣,大家坐到同一張檯子上,是給老大面子。

發展到現下這個程度,網路文學已經不再是「文學」的一個分支,而是成為了與「文學」完全不同的東西。這就像我們常開玩笑說「蚊子肉也是肉」,但要是較起真來,蟲子的肉和雞鴨魚牛羊豬的肉真的都是肉么?


不評價他倆的言論,只想發個感慨,其實中國文學陣地一直都在的,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而已,畢竟真正關心文學的寥寥無幾。

雖然現在網路閱讀成為主流(主要指閱讀方式),但是在文學愛好者眼裡,還有一塊地方可以保留,它們是《收穫》《當代》《十月》《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小說界》《上海文學》《北京文學》《鐘山》《芙蓉》《花城》《鴨綠江》《山西文學》《堅果》《讀庫》《天南》(已停刊)……,還有阿乙、曹寇、張楚、張慧雯、徐則臣、喬葉、姚鄂梅、魯敏……等新生代作家讓我們感覺文學依然存續,更有葛水平、須一瓜、蔣韻、方方、遲子建、陳應松、格非、葉兆言、畢飛宇、蘇童等文學實力派長期堅守,讓我們感動。

奇怪吧,在這個網路至上的時代還有一小塊地方為文學堅守,還有一部分人為文學獻身,所以別再感嘆文學已死,作家荒蕪了,其實你從來就沒關心過。


跳舞堪稱教科書版的屁股決定腦袋。

需要的時候,就用「中國文學」給自己貼金,唬得吃瓜群眾真的以為網路文學除了商業價值之外,還發展出了多麼NB的文學價值了呢。

結果,同僚被曝出疑似抄襲/侵權,就立馬「任憑誰寫都得這麼寫,不然還能怎麼寫?」

哦,原來網文作者是沒有閱讀資料後理解消化,並用自己的語言輸出成文字的能力啊,不複製粘貼就不行,這是在黑唐三嗎?在網文界大佬眼裡大量複製粘貼居然連「此處為引用」都不必加。還硬將那些真正在試圖開拓網路小說文學價值、認認真真打磨文字的同行都拉低至與你等同一水平。文學在你們眼裡,就這麼不值錢啊。

-

人喜歡吃快餐,網上訂餐更是方便。吃的人多了,快餐網店便流行了起來。其中不乏幾家優秀的字型大小,或運營模式完善、或菜品的確好吃,賺得盆滿缽滿不說,在消費者中也獲得了一定口碑。

「是我們還在守護中華飲食文化!」,他們說。

後來有人爆料某牌快餐是加了地溝油的,誰想他們頓時惱羞成怒:地溝油不算危害物質!你就是為隔壁三聚氰胺洗地!不用地溝油還能用什麼?不用地溝油怎麼保證這低廉的價錢和一日上千的產量?現在出來逼逼地溝油的人不是蠢就是壞!你們太髒了!


三少和跳舞的這番言論,反映的恰好是人性的弱點,即不管我們在網上面對不公正的事情多義憤填膺,一旦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絕大部分人立即會失去應有的立場。跳舞和三少也不例外。

所以當他說出」網路文學是最後一塊文學陣地「這樣偏頗的話時我一點也不奇怪,一個人在道義上站不住腳,而又急於為自己辯護,自然會選擇轉移話題,從法律轉到道德,從道德轉到專業,諸此種種。

然而很遺憾的是,網路文學從來不是什麼所謂的最後一塊文學陣地。這樣的話,即高看了自己,也低看了別人。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受眾從來就不是一樣的,沒有網路文學,他們現在所擁有的大部分讀者也不會去看嚴肅文學作品,而有了網路文學,絕大部分嚴肅文學的讀者也不會因為後者而放棄了前者。對大多數人來說,看網路小說是一種消遣,而讀嚴肅文學,對這些讀者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愛好。私以為:消遣和愛好還是有點不同的。畢竟像紅樓夢和王小波這種受眾廣泛,老少皆宜的作品和作者還是少數

所以說做人最難的地方一定有這麼兩點:敢於承認錯誤和身居高位而不膨脹。


唐三我是不知道,看他寫出的書體現出的文字水平,也許真的分不清自己和魔戒誰好呢。至於你們跳舞,其實他自己能幹什麼,在幹什麼,想幹什麼,他自己心裡明白的很。你看他寫的書,平時說的話大概也知道這並不是一個癲狂失智的人。但是如果必需要去說什麼話能護住錢袋子那就一定要去說,不管對錯,不管聽起來蠢不蠢瘋不瘋。

人民幣嘛,就是有魔力。利益不相關的事情上有正義感誰都能做到,可一旦有了屁股想不坐歪就難了。


《基督山伯爵》,復仇故事,典型的爽文,讓小學三年級的我看得直呼痛快,直拍大腿。是不是有點現在網文的意思?

《堂吉訶德》,之前流行寫瑪麗蘇文,然後就流行寫反瑪麗蘇文,《堂吉訶德》就相當於騎士文學中的反瑪麗蘇文吧?

說到反瑪麗蘇文,《包法利夫人》,當時可是因為內容太過於「淫穢」被告上了法庭的,像不像現在寫小黃文被網站封掉?

《福爾摩斯》,放在現在的起點的話,應該也是上推薦榜的作品,作者把主角寫死之後,在讀者的強烈要求之下,還讓主角復活了呢。

知乎上得到許多好評的金庸先生,那也是更新速度驚人,套路也是一套一套又一套。

你以為我是想說,現在的網文就和上面那些作品一樣?

還真不是。

上面那些作品最終被視為文學經典,不是因為它們是網文,而是因為它們牛逼。

《基督山伯爵》(我每次提到都想黑它兩句)如何解決睡鼠偷吃油桃的問題那段好不好玩?路奇王霸的菜單那段好不好玩?其他人做得到嗎?

《堂吉訶德》風車巨人,光是這個就能給塞萬提斯樹碑立傳了,其他人做得到嗎?

《包法利夫人》,我不喜歡,但是那個一步步走入深淵的過程,其他人做得到嗎?

《福爾摩斯》……其他人做得到嗎?

金庸,起點上的武俠文也有幾千幾萬了吧,誰寫出過一個人物像蕭峰嗎?周芷若?小龍女?其他人做得到嗎?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它的流行文學,任何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學都必將經歷大浪淘沙,潮流之中必然有留到最後的人,但自己到底是不是那個人,心裡難道不清楚嗎?

且不說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的最後陣地,就算真的是,這最後陣地上的最後大將,恕我直言,還沒有出現。

不然誰能舉個可以讓大家不發笑的例子?

網路文學的興起,撐死了算,不過30年。30年根本不夠大浪淘沙,等過一段時間看看網路文學的走向,再想著給現在的網文作者立廟立祠吧。

我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

感謝評論區 @謝闌 指正。《包法利夫人》被告上法庭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內容「淫穢」。

————

補充一個。其實這個提問下面大多數人討論的是網路文學和經典文學之間的問題,牽扯到唐三,也是因為其與托爾金的比較。也就是說,跟唐三抄不抄襲沒有關係,跟唐七抄襲更沒有關係。不知道某些朋友……是何居心啊?


這個問題我圍觀了有一段時間了,還是決定來答一下。

我讀中文系時間不長,只有一年。不過出於個人興趣,手裡的教材和書單之後也沒斷了讀,再加上零散蹭課,後來陰差陽錯,本科發的第一篇論文居然不是主業領域,而是文學的。

論專業,算個半吊子吧。

跳舞先生的另一個回答:跳舞: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

這兩個問題相輔相成,我就一併答了。

先說結論:跳舞會有此言論完全是出於個人膨脹的心態以及文化素養不足,而後一個問題的關鍵則在於要理清幾個名詞的定義及特點。

按例,我們先來解決幾個問題:

一. 三對名詞的對應關係

這三對名詞大家都不陌生,但對於他們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卻常常弄混。

1.「網路文學」對應「傳統文學」

二者的區別在於載體不同。「傳統文學」並非指「古代文學」,目前除網路文學之外的,走傳統出版途徑的,基本上都算作傳統文學。

2.「純文學」對應「大眾文學」

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目的。

「純文學」追求的是作品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而大眾文學則注重娛樂消遣,作品的商業性更強。吸引讀者、擴大傳播和獲取經濟利益往往為其所看重。

3. 「嚴肅文學」對應「通俗文學」

「嚴肅文學」極為注重作品的內涵,往往具有一定的哲學傾向,手法上多見後現代主義。典型代表就是加繆的《鼠疫》和《局外人》,加繆本人既是文學家也是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

除此之外,「嚴肅文學」多受古希臘的悲劇精神影響,即以悲劇引人深思,給人力量。但前者遠比後者更為複雜深刻。

「通俗文學」類似與「大眾文學」(一般認為後者範圍更大一些),依賴傳播機制和市場運作。與「嚴肅文學」幾乎不考慮讀者的感受不同吸引讀者、擴大傳播和獲取經濟利益是通俗文學要考慮的關鍵點。

關注我的人可能知道我喜歡九州,這裡就拿九州雙璧江南和今何在舉例。

這二人同是網路文學早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但為人處世和寫作風格卻大相徑庭。之前曾有個問題問,江南今何在的區別在哪裡?有人回答說,「江南知道讀者的興奮點在哪裡,而今何在只顧自己寫的爽。」

這正是《悟空傳》和《龍族》兩本書的不同傾向。

二. 三組名詞之間的關係

「純文學」近似於「嚴肅文學」

「通俗文學」近似於「大眾文學」

「傳統文學」多「純文學」和「嚴肅文學」

「網路文學」多「通俗文學」和「大眾文學」

經過上面兩個問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傳統文學」的核心理念在於提供具有較高藝術性和思想性的文學作品,而當前的「網路文學」則更接近於文化商品。

這裡有一個特殊情況:作品最初發端於網路,獲得一定知名度之後就回歸傳統模式。

這種情況多見於早期的網路文學作家群體。這是因為,早期的網路文學實質上只不過是換了個載體的傳統文學。雖發端於網路,但因為那時營利機制尚未建立,且其主體多有較高的身為作家的自我意識,對作品質量和氣質的要求幾乎與傳統文學無異。而比較近的例子,比如金宇澄的《繁花》。

這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榕樹下」的那一批網路作家,即寧肯,慕容雪村,寧財神,邢育森、蔡駿、今何在等,在網路發跡之後多選擇回歸傳統寫作行列。比如後來獲得了老舍文學獎的寧肯,代表作一炮打響後就不再從事網路寫作,網路對他來說只是一塊敲門磚而已。

這裡就涉及到跳舞先生回答中的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有趣的是,如鐵凝余華畢飛宇葉兆言張抗抗王安憶莫言王蒙……等等這些當代中國文學最頂級的名家,都公開說過,網路文學當然是文學的一部分。

但偏偏就有一些一瓶子水不滿半瓶子水晃蕩的人非要排擠網文。

為啥呢?理由我上面說了,動了某些人的逼格而已。

我們暫且不吐槽「當代中國文學最頂級的名家」這個詭異的說法,先來看一下歷屆「榕樹下」網路文學大賽評委的部分名單:

余華、蘇童、王安憶、王朔、畢飛宇張抗抗、阿城、陳村、麥家、邱華棟、李敬澤、高群書、馬原、陸川、曹文軒、溫瑞安等。

發現什麼沒有?

這些作家所讚賞的「網路文學作品」,恐怕不是以唐家三少為代表的那批。

其實認真閱讀這些作家對網路文學的評價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口中的「網路文學」多是虛指「以網路為載體的文學」,少有具體指某些網文。

即便真的具體指向某些,估計「爽文」和「小白文」也是不在其列的。

好,解決了上述的問題,我們來談一下「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區別,這也正是二者長期以來不合,或者說後者的部分讀者「歧視」前者的關鍵。

第一,網路文學為類型文學,而類型化寫作是傳統文學之大忌。

傳統文學力避重複,尤忌片面膚淺,避諱「前人用過之套路」,其核心理念就是致力於探索前人未曾觸及的境界,未曾深入的領域,未曾使用過的手法。

而網路文學卻幾乎等同於「類型文學」,可以按照題材和背景簡單分成幾個類別的,比如武俠,玄幻,修真,穿越,言情。其中男頻多以幻想為核心,女頻多以愛情為主題,而這兩者恰恰是傳統文學所不喜的。

愛情雖然是人的基本情感,也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之一,但傳統文學幾乎從不單一的描寫愛情,因為「愛情是重複的,而純文學致力於探索未知的存在」、「即便表現愛情,也會賦予它以更多社會、歷史、人生和人性的內容,並以後者為重。」(胡平語)

比如同為愛情悲劇,魯迅的《傷逝》和匪我思存的《東宮》就大相徑庭。

而幻想,同樣是傳統文學所不為的。傳統文學,或者說純文學,幾乎天生就是「現實文學」,哪怕是所謂的浪漫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也極少徹底突破現實生活和倫理的束縛,因為「揭露真實」本就是純文學的核心追求之一。

而網路文學中架構出的幻想世界,其實就是以理想為藍本,超越了現實中的種種阻礙,天馬行空,不受束縛。在嚴肅文學看來,這幾乎已經失去了文學的意義,完全變成了一個逃避現實的烏托邦。

「網路文學更迎合人的本性,傳統文學則無意屈從於人的美好願望。所以網路文學是一種輕鬆消遣的文學,傳統文學是一種嚴肅的文學。」

前一段人民日報曾經發過一篇評論,《 「仙俠」不可架空現實倫理》,在網上引起一片輿論嘩然。但其實,這篇人人喊打的文章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的(當然裡面的一些觀點過於牽強)。

這其中有一個很有特點的例子:九州

《九州縹緲錄》作為幻想作品,能被一貫以「傳播古今中外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為宗旨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看重,除了與《哈利波特》的歷史淵源使人文社對幻想類文學抱有天然好感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九州」的設定嚴謹而細緻,接近於冷兵器時代,在幻想的世界中也是有限制的。

《塵埃落定》的作者阿來評價《縹緲錄》:

《九州縹緲錄》是一部創作態度非常嚴謹的奇幻佳作,作者在寫一部能站得住和留下來的作品,非常難得。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 阿來

好吧,夾帶私貨到此為止。接著來看下一個點。

第二,寫作過程中對讀者的不同態度。

傳統文學,或者說純文學在創作過程中是極少考慮讀者的。他們只想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思考用獨屬於他們的方式展現出來,他們並不在意讀者是否喜歡看。

屈服於受眾,被讀者牽著鼻子走,一貫是傳統文學作家所不恥的。

而這恰恰是網路文學的重要特點。

比如上面提到的兩大題材,愛情和幻想。

對於愛情,「普通讀者關心的只是愛情本身,他們希望看到不折不扣的愛情故事,哪怕一次次陷入古老的套路。正是面對這一格局,網路文學生產了大量類型作品,滿足了讀者從傳統文學那裡得不到回應的需求。傳統文學從來堅決排斥類型寫作,卻無意中遺留下廣闊的閱讀市場。」

而幻想則更甚,純文學所追求的「把現實世界最真實殘酷的部分剝除一切偽裝展現出來「在幻想文學這裡被徹底反轉了過來,你想看什麼,你覺得怎麼爽,就怎麼來。

反正是幻想的世界,怎麼寫作者說了算。

這裡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偵探小說作家柯南·道爾。

估計所有人知道柯南·道爾都是因為《福爾摩斯》,但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柯南·道爾對《福爾摩斯》系列並無好感,甚至可以說是憤恨。

因為柯南·道爾是一個有文學抱負的人,他有一個成為嚴肅文學作家的夢。在他看來,像狄更斯,哈代那樣才算真正的作家,偵探故事是不入流的。

但遺憾的是,柯南·道爾的嚴肅文學之路並不順利,作品無人問津,以至於他把怨憤全堆積到了福爾摩斯身上,認為是福爾摩斯妨礙了他的嚴肅文學創作。

於是,擁有一顆嚴肅文學作家的心的柯南·道爾簡單粗暴的選擇了用純文學對待讀者的態度去對待福爾摩斯的讀者——「謀殺」了福爾摩斯。

他立刻遭到了被憤怒的粉絲的圍攻:連載《福爾摩斯》的報紙接到了上千份退訂,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來信中儘是謾罵之詞,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抗議示威的遊行。於是幾年後柯南·道爾不得不讓又福爾摩斯活過來。

書中怪異的「福爾摩斯之死」和「福爾摩斯歸來」就是這麼來的。

這兩點,就是傳統文學和網路文學的主要區別。

這裡指的是當前的網路文學,不包括那批早期的網路作品,也不排除多年以後網路成為寫作唯一介質的可能性。

在此基礎上,我們來看一下跳舞的回答。

結論:跳舞有此言論是出於個人膨脹的心態以及文化素養不足。

坐井偏愛觀天,越是狹隘越易膨脹。知道的越少,越會以為自己無所不曉。

前面有答主貼出了跳舞之前對當代文學的評價,和問題描述中他的話可以互為補充。

從大局上看,如今的中國沒有所謂的當代文學。

沒有對現實的深刻描述,沒有諷刺,沒有批判,甚至連真實的描寫都很少。更多的都是隔靴搔癢,甚至乾脆就是裝聾作啞,裝瘋賣乖。

余華馬原蘇童洪峰格非啞口無言,閻連科劉震雲賈平凹相擁而泣,慕容雪村在一旁遞上紙巾。

跳舞先生在把這個問題下所有答主打成水軍後,跑去「認真」回答了另一個問題(跳舞: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貌似態度謙卑了很多,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

之前的言論:

那麼多作家,為什麼寫不出這種「小白文」?別跟我說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話,一年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寫?

因為,真寫不出來! 這就是水平。

「認真」的回答:

每次看到文學的衛道者們對我們口誅筆伐,我其實是感覺到很荒誕的。

很多時候,我會有一種衝動,真的不想和傳統文學的衛道者們對話。

因為很煩躁,說的好像我很想攀你這門親戚一樣……也不用看看你自己都混成什麼樣子的。

我一直很費解的是,把網文和傳統文學歸納在一起,明明是傳統文學的行業可以收益很多的。 為什麼一些所謂的「傳統文學衛道者「們卻恨不得我們去死呢?

因為私心。

因為這些人,他們才不管網文能不能給傳統文學行業帶來流量或者帶來新鮮血液,是不是有好處。他們只關心一點:網文這個東西沒有逼格,納入我們的範疇,妨礙我以後拿文學的帽子來裝逼了。 就這麼簡單。

這種人,根本不愛文學,愛的只是裝逼而已。

跳舞先生眼中的「裝逼」,其實更類似於一種文化上的自卑,好比農夫眼中「皇帝的金扁擔」。在他看來,他不懂的、換不來錢的東西都屬於「裝逼」。

坐井偏愛觀天,越是狹隘越易膨脹。知道的越少,越會以為自己無所不曉。

他是真的不明白,傳統文學和文學研究界是在認真研究網路文學,以及二者之間是存在著顯著的差別的,而正是這些客觀存在的差別而不是什麼「酸葡萄」的心理,招致了研究界對網路文學的批評。

類型化寫作和媚於受眾,正是傳統文學排斥網路文學的重要原因。

而這兩點,恰恰是優秀文學作品之大忌,是傳統文學界在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幾乎可以說,當這兩點全占的時候,基本就與躋身「經典」行列無望了。

因為經典猶如天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讀經典,人的精神世界會逐漸向上走,但往上爬是克服重力做功,是會累的。

而這種爽文不同,對作者來說讀者就是他的衣食父母,有子女對父母不敬的么?哪個不是生怕父母累著。

傳統文學無論體裁形式,總是一種向上的文學;而爽文和意淫作品只會讓你沉浸在一個虛構的平行空間里,實際上不具有任何的養分,只是自娛自樂而已。

當然,娛樂並沒有錯,自娛自樂也無可非議,但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嚇之」的心態就有些可笑了。

說的好像我很想攀你這門親戚一樣……也不看看你自己都混成什麼樣子的。 那麼多作家,為什麼寫不出這種「小白文」?別跟我說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話,一年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寫?

因為,真寫不出來! 這就是水平。

惠子相梁中惠子若有腹誹,怕就是一模一樣的話了。

「什麼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也不看看你自己混成了什麼樣子,扯什麼文人風骨,無非是自己沒本事。」

真是太陽底下無新事呀。

而另外關鍵的一點在於,跳舞先生對學術領域的文藝批評和文學理論幾乎一無所知,誇張一點說,我甚至覺得他對學術是完全陌生的。

對他來說,如果有人發表了一個對網路小說不利的觀點,那看在他眼裡,就是有人瞧不起網文,有人跟他和他的同行過不去。

至於這個觀點到底是怎樣的,是怎樣得出的,說的是否正確——完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但是只要是本科階段接受過正規教育的,或多或少都會知道,學理層面的批評幾乎是在任何一個領域都無法避免的,而批評往往也並不代表個人好惡,更不代表「厭惡」、「瞧不起」這種主觀而單薄的感情。

舉個例子,我們學校一個教授,他在自己專業領域的成就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但治學風格十分鮮活,總是喜歡研究一些新潮的、和自己的專業八竿子打不著且很少為學術界所關注的事物:比如網路小說,動漫,熱播劇,耽美文學等。

不過你可不要以為他很喜歡這些事物——每每講起這些,都是大寫的嫌棄+苦大仇深臉,有一個diss一個,把他所研究的東西罵得一無是處。

但每當有什麼新的事物出現時,他還是會第一時間跑去研究,然後再對著下一屆學生吐槽一番。如此往複,誰也不知道他對這些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而文藝批評界像這位教授這樣風格的人並不在少數。

多少人都是一邊把自己的研究對象罵的一無是處,好像恨不得這樣東西徹底消失在地球上,一邊又滋滋有味的研究下去。

學術領域的批評,真的不是跳舞先生眼中「劉姥姥進大觀園」式的嘲諷輕蔑。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錐指地,不亦小乎?

總之,這兩個回答生動形象的演繹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含義。

近之,就成了「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陣地」;遠之,「那麼多作家沒本事寫出小白文」。

嗯,相比之下還是離遠點的好。

————————————

看到挺多人在拿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和武俠小說舉例,覺得網文多年後也可以成為經典。

恕我直言,五十年之後,當前這些網路小說的命運恐怕是不會如這兩類文學體裁一樣的。

雖然王國維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但更適合當前這些網路小說恐怕是另一句話:

白骨類象,魚目似珠

「明珠暗投能重放光彩」的前提是這確實是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而不是魚目混珠。

第一,中國古代小說一直到近代才放到「經典」的高位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方文學理論的引入打破了中國傳統的以典籍和詩詞為尊的價值評定體系。這一點已經成為歷史,不會再度重複。

第二,武俠小說其實也是類型文學,且並非所有武俠小說都被奉為經典。即便是金庸,也只有《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寥寥幾本可以說是接近經典行列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之類為迎合市場和讀者而創作的作品並不在此列,射鵰至今仍被諷為「爽文」。

這一點類似於騎士文學。騎士文學當年也是風行一時,粉絲範圍之廣,上至王侯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但騎士文學同樣是類型文學作品,題材重複,情節和思想雷同,喧囂近百年也終歸塵土。騎士文學中確實也能出現《堂吉訶德》這樣的作品,但《堂吉訶德》卻是一本「向騎士文學開戰」的作品,正是他出現終結了騎士小說。從此,後世的人們提起騎士小說,只能想起一本《堂吉訶德》。

所以,還是那句話,類型化寫作和以脫離現實為代價過度迎合市場,只要佔上這兩點,便基本與經典行列絕緣。

當前的網路小說正是兩點全占。

另外,學術界真的從未輕視過任何一種文體,所得出的結論依據的是客觀事實而非先天偏見。學科或領域歧視是學術之大忌,所以真的不用抱著質疑的態度去看待學術界的評價。

本文已轉發至微博文章:網路小說到底是不是文學?

微博:木構檐下

別光收藏,點贊呀(  ̄▽ ̄)σ


和樓上同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忍不住答一發。

這件事情上,跳舞一開始就把嚴肅文學和他們網路文學對立起來,搞得二者不共戴天一樣…

我看了這麼多文學理論了,還真沒哪個明確提出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的定義的,最多就是在談到文類的時候說一下。(評論區有同行指出《文學理論新編》里有談到,這點是我學藝不精…)

我覺得我們不用對嚴肅文學或者經典文學有如此強的敵意,誠然很多嚴肅文學對大眾而言讀起來都比較費勁,不如網文來得爽、來得痛快,但也不要因此過分貶低嚴肅文學,甚至隱約有將其放到通俗文學對立面的趨勢。

(我想告訴某些不看嚴肅文學的同志,這種把嚴肅文學貼上精英文學標籤然後加以批判的方式,只能表現出你的滑稽無知以及為無知正名的衝動,別這樣,有話好好說)

為什麼?因為文學是一門學科(雖然成為學科時間比較晚),是學科,總要發展的。那些你們嘴裡的精英文學,就是從通俗文學發展來的。早先的時候,荷馬史詩、宗教文學、城市文學,其受眾不都是和網文差不多的嗎?都是大眾最喜聞樂見的東西,都是寫出來就是給大眾閱讀的東西,莎士比亞的戲劇擱今天,就是一電視劇網劇劇本。

但別忘了,這些能留下來的,都是經過時間淘汰,最優秀的。

換句話說,莎士比亞戲劇相當於今天最優秀的電視劇劇本。

拿網文和經典文學叫板的各位,不妨想想,你們支持的作者的作品能否代表這整整一個行業?(莎翁是可以的。談到西方文學,談到西方戲劇,避開莎翁,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而文學是發展的,從文學發展這個角度來說,很多作者在力求的事情,就是走前人不曾走的路子。

換句話說,假如荷馬和莎士比亞打下了文學的第一層地基,後世的作者就在這層地基的基礎上,繼續創作。

當然也有一些繼續創作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這點不談。

對於一般的作者,可能靠著寫作養家糊口就可以了。但我要提醒一點…

著作權這個東西,是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後才有的。文學的市場機制,西方世界則是在19世紀形成的。(雖然此前存在靠文學掙錢的情況,但並不是普遍的)

這意味著,在此之前很多文學作家(不能說全部)的創作是自覺的,探索型的,而非為了金錢的。

很多人因為寫了本書就被流放,被祖國拋棄,典型的就是拉伯雷,還有一些人寫書抨擊時世,被時世逼得一生坎坷,也不改其志,如我們可憐的伏爾泰…

從這點上,人家一開始就是奔著高尚的目標去的,攔不住啊。

所以跳舞那句話,什麼每年掙一個億誰不想他們就是不能…別扯淡了,歷史上那麼多人證明了這句話是放屁,證明人家寫東西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抱負,你不能理解也就算了,何必挖苦呢?

當然我這麼說在業內人士看來也許不夠嚴謹,因為19世紀以前的作家也有一些靠作品表現政見啊什麼的…這個且另當別論。

經過這些人的探索,文學是在發展的。到了19、20世紀,文學作品無論是內容上形式上藝術手法上,都發展得非常成熟,和最初稚嫩的形態全然不同了。

可再不同,都是從最初的通俗文學一步步發展出來的。

所以別談什麼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的對立…真的不對立…

舉個例子,你不學加減乘除,就看不懂一元一次方程。對文學來說,也是這樣的。

你不會因為自己只會加減乘除而抨擊一元一次方程吧?

但是一個不會加減乘除的人不會直接看一元一次方程,而一個可能對嚴肅文學的某些意義一無所知的人,卻可以閱讀嚴肅文學。

這也就是為什麼19、20世紀以後的文學會被普通大眾斥責為精英文學,其實不是啊兄弟們,你們老老實實沿著文學發展的脈絡下來,文學到了今天,也確實該是這個樣子了,甚至我覺得…發展得還有點慢了…不然你們看俄羅斯文學一橫空出世到形成托老陀氏那裡吊打世界的那種氣派才花了多少年…

但讀者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很多讀者不可能沿著這條脈絡走下來(雖然這也費不了幾十年),所以對《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微暗的火》這些作品會感到一臉懵逼。

你們看《包法利夫人》可能會覺得,卧槽不就是個出軌的故事么?幹嘛寫的這麼啰啰嗦嗦。

因為福樓拜的創作觀念是「客觀而無動於衷」,要誠實、客觀、不帶感情地敘述,作者要退出對文本的評論。不理解這個,也就很難懂《包法利夫人》的文學史意義。

後來這種寫法影響了很多現代主義文學,阿蘭·羅伯-格里耶更是將這種寫法推到了極致,估計很多人看到他的書只會罵一句:「卧槽,說明文。」

羅伯-格里耶有本書叫做《嫉妒》,裡面全程寫的就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吃飯,他們的每一句話,桌子上的每個細節,都被描繪得異常仔細,看的時候會覺得這人他媽的有毛病吧?

但是從某些細節可以猜出作者的用意,比如桌子上的餐具有三對,說明吃飯的人有三個,那為什麼畫面里只有兩個人呢?

因為敘述者是那第三個人。

他可能是那個女人的丈夫。

再聯繫標題《嫉妒》,想想文中細緻到讓人髮指的描述,這何嘗不是被排斥被忽略又懦弱的丈夫,對這個如此膽大的第三者,神經質一般的嫉妒呢?

然而這種東西,一般人是讀不懂的。

雖然巴特和上世紀很多文論家鼓吹「文學作品的主體是讀者」,然而不得不承認,這種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主體的讀者,是有門檻的。

那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可以對《尤利西斯》這種站在一個時代頂峰的文學指手畫腳?

因為文學是軟學科。追求的是情感表達的方式,而非如物理一般的硬學科,追求絕對的真理。

軟學科就導致兩點:一是人人都覺得沒啥用,二是人人都能說幾句。

唉…

但還是那句話,文學,是發展的。

你可以因為你不了解這些東西而說《尤利西斯》是精英們捧出來的玩意兒,但是對於我們這些沿著文學發展脈絡走下來的人來說,這確實是神作,不能再神了。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還和我說《卡拉馬佐夫兄弟》看著很累,作為一個想一個通宵看完這本書的人,我一開始簡直無法理解,這是什麼情況?

後來我想了想,讓他先看一些普希金,先看一些果戈理,然後稍微了解下俄羅斯文學的發展和基督教的相關知識,想來到時候再看肯定會像我一樣對這本書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體投地。

就是這個道理。

說回網路文學,其實按照我這一篇啰啰嗦嗦扯下來,大家也可以發現了。

網路文學乃至絕大部分通俗文學在做的,都是人家幾千年前在做的事情罷了。

你樂意做什麼當然沒問題,但你一定要用人家千年前的形態(抱歉我覺得唐三跳舞還沒法和千年前的荷馬比)去懟經過幾千年發展的文學…

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

當然,這不代表通俗文學不能產生經典,我剛剛說的標準,一直是「文學發展」這個標準。

如果換做「反映時代的思想性和洞見性」,我相信總有一天網路文學裡也能出現經典作品。

如果換做「我喜歡我樂意」,那我想絕大部分在文學發展中起大作用的經典,在這個標準的某些人眼裡,還不如跳舞唐三的作品。

至於文學為什麼總是那麼多悲劇呢…那麼不讓人想看呢…@稍火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老杜說:「文章憎命達。」

建議去看錢鍾書先生《七綴集》中《詩可以怨》一篇,寫的真是太好了。這裡就不贅述了。

這麼長的答案,謝謝大家看完~鞠躬~

——————————————————

補充一點內容。

我在評論區里也反覆強調,對事對言不對人,跳舞的話有問題,他的粉絲放大了這個問題,那我出來指出這個問題。

再強調,我本人對網文沒有任何意見,任何把個別人的素質低下擴大到群體特徵的行為,都是有問題的,這是罵戰用的,不是討論問題用的。

最後,我對網文沒意見,但是對某些網文擁躉,我有意見。還是那句話,對某些領域不懂不知道又不想學,這完全沒問題,沒人逼你,但你要憑藉臆想來對這個你不懂不知道又不想學的領域橫加指責,這…就很毛病了。

————————————————

看到另一個問題謝闌: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順手也答了一下,網路文學算不算文學,這是一點淺見,希望能以愚力止息這種爭端。


武林外傳鏈接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676108826uk=1400809435

李易峰:

1「別和我扯什麼演技,我今天把話撂在這:時至今日是我們在守護演藝界的這片凈土。」

2「那麼多演員,為什麼演不出這種「爛片」?別和我說什麼德藝雙馨之類的話,一部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演?

因為,真的演不出來!

這就是水平。」

3,「身為一位專業演員,如果你也覺得這是替身(指楊天寶),那麼你就是揣著明白裝傻了。

要麼,你就是壞。」

4,「踩小鮮肉的,要麼就是壞,要麼就是傻!」

楊天寶:

1.「就拿?康熙王朝?來說,你去看看我的作品,我的演技比他們的演技精湛多了。」

2.「(陳道明)演戲太糾結,一個劇本研究五六個月。他一年就演一部,我一年可是演十幾部啊。」

真是有一種郭敬明要和賈樟柯比導演水平的感覺啊。

上面屬於抖機靈,下面我想說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初中讀過一本叫藏地密碼的書,覺得寫的很好。後來又迷上了六道的壞蛋,每日廢寢忘食的看。最近由於這兩部書出了網劇,去看了兩集實在看不下去,就抱著回顧經典的心態去看這兩部的原著。結果看了兩章就沒法看了,文筆蒼白如水。為什麼十年以前我看的津津有味,如今卻索然無味了呢。因為我成長了,我的閱歷增加了。這種作品不會再入我的眼了。

我小時候最喜歡吃麥當勞,現在讓我吃都不吃。

經典的作品是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沉澱,在什麼年紀看都會產生共鳴。就像武林外傳。


「後人只會記得你的著作和榮譽,而不是閑言碎語。」


文學:你誰?!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表示氣的胃疼,diss經典文學,誰給你的臉。

先說結論:唐三之流稱不上作家,只不過是網路寫手;他們的作品與其說是文學,倒不如說是商品。

網路文學發展初期,未受框架和營利機制束縛,確實曾產生了一些不錯的文學作品,也有一批優秀的網路作家應運而生,比如今何在,寧財神,慕容雪村等等。

這些人是可以稱得上「作家」二字的,不光因為作品的水平,更是因為他們擁有作家的自覺。

但是伴隨著網路文學營利機制的引入,諸如起點等等網路文學網站的出現,很多網文就不再擁有被稱為「文學作品」的資格,而變成了流水線生產的商品。

比如早期網路文學作家慕容雪村,為了寫一本關於傳銷的書警醒世人,冒著生命危險混入傳銷組織,去之前連遺書都寫好了。

這份覺悟是唐三跳舞之流能有的?

我合上書胡思亂想,慢慢地害怕起來,想自己不算什麼名人,可畢竟在電視上露過幾次面,萬一傳銷團伙中有我的讀者,被人認出來怎麼辦?我活了三十五年,沒什麼貢獻也沒什麼罪惡,死了也不值一笑,可畢竟還有留戀的東西,萬一回不來了

一時心思紛紜,爬起來寫了一條微博,算是給讀者的交代:

  消失一個月,拿老命開個玩笑,若回得來,還你一個好故事;若回不來,舍我一副臭皮囊。人間寂靜,無非慈悲喜舍,無需唱經落淚、春秋祭掃,既造種種業,須嘗種種果。留偈在此:風華如夢,倏忽百年,鳥歸夕陽,月滿青山。

  我父母雙亡,只有一個至親的弟弟,那時他也在三亞,我把衣物、手機和銀行卡都給了他,還偷偷地寫了一封信,交在一個朋友手裡,跟他說好,如果兩個月後沒有我的消息,就把這封信交給我弟弟。那封信原文如下:

  

志安:

  如果你收到這封信,我大概已經死了。如果遺體找不到,不必費心去找。如果找得到,一火燒化、挖坑埋掉即可,身後事務必從簡,不起墓、不造墳、不立碑,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如果有人聯繫你要寫我的生平,不要答應他,也不要接受記者採訪,我的死不是大事,不必驚動世人。

  我目前有七種著作,版權期都已屆滿,我死後,《成都》、《深圳》、《貪婪》、《紅塵》四本可以再版,《葫蘆提》、《遺忘在光陰之外》和《唐僧情史》不要再版。國內出版可以跟路金波聯繫,我還欠他一點錢,請他從版稅中扣除。國外出版可以跟Harvey和Benython聯繫,他們的電話都附在後面。

  如果五年之內版稅能達到一百萬,我希望你能將這筆錢捐出來,成立一個文學藝術基金,不必冠以我的名字。如果不到一百萬,你自己留著用。

  我活了三十五年,雖死不為夭,你不必過於傷心。你為人忠厚,但不適宜經商,以後多多保重。這些年我一直對你很嚴厲,沒怎麼關心過你,甚至沒跟你好好談過幾次話,現在想說也來不及了,你不要怪我。

  母親的骨灰還寄放在成都,你找時間把她葬了吧,春祭秋掃,你多替我儘儘孝心。

  替我謝謝×××和×××,祝她們幸福,其他不必多說。

  你多保重,少抽點煙,少熬點夜,不要太固執,盡量不要與別人起衝突。我們早年都很不幸,你吃的苦更多,希望你能平安幸福地過一輩子。

——慕容雪村《中國,少了一味葯》

不說別的,就這條微博:

消失一個月,拿老命開個玩笑,若回得來,還你一個好故事;若回不來,舍我一副臭皮囊。人間寂靜,無非慈悲喜舍,無需唱經落淚、春秋祭掃,既造種種業,須嘗種種果。留偈在此:風華如夢,倏忽百年,鳥歸夕陽,月滿青山。

消失一個月,拿老命開個玩笑,若回得來,還你一個好故事;若回不來,舍我一副臭皮囊。」

這體現的才是一個作家的擔當和覺悟。

再來看看唐三跳舞之流說的那叫什麼話:

那麼多作家,為什麼寫不出這種「小白文」?別跟我說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話,一年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寫?

因為,真寫不出來!

這就是水平。

當真是無知者無畏,好一隻井底之蛙

(江南)寫書太糾結,一本書改五六遍。我單本銷量是賣不過他,可是他一年就出一本,我一年可是出幾十本啊。」

「這些規律如果攤開了講可以講兩天,簡單地講其實就一句話:絕對不能給讀者添堵,一定要讓他覺得爽。」

夏蟲不可語冰。

如果那段關於比較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的話是慕容雪村,邢育森等人說出來的,那可能還真的值得坐下來好好聊一聊網路創作與傳統寫作的區別,說不定他們還真有什麼高見。

但事實上是,這群人反而很清楚網路文學之於經典文學價值幾何,比如寧財神曾說過:「網路文學發展二十年,值得看的只有一本《悟空傳》」。

而唐三、跳舞?

得了吧您嘞。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老杜的惆悵他們一輩子也不會理解。

百讀紅樓百動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從細筆驚新語,重向高山愧舊琴。

只有英雄能大勇,恨無才子效微忱。尋常言語終何濟,不把真書換萬金。

周汝昌的執念對他們來說大概只是不值錢的廢紙。

更不要說黃侃「三十歲前不發文,五十歲前不著書」的覺悟,蕭乾一遍遍重複「Ars Longa , Vita Brevis」(生命短促而藝術悠久)的痴迷,葉嘉瑩先生「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的志向。

對這二位來說,這些大概都只是痴人說夢,無稽之談吧。

註:這裡僅評價上述言論,並非指所有網文作者(強調)。

ps.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十年之後你可能還會記得《悟空傳》中的很多句子,二十年之後可能你還會為《呼嘯山莊》結尾處蘇格蘭草場上盛開的石楠花落淚,一千年之後人們還會傳唱「大江東去,浪淘盡」,但一年以後你就未必記得起唐三文中的情節。

澄清一點,我並不歧視網路文學,雖然說句實話,學漢語言的確實大多數人是瞧不上網文的(在文學性角度,並非職業歧視)。但我個人出於對網路文學早期一些作家、作品的感情,對網路文學是持積極態度的。

我diss的是這兩位寫手對經典傳統文學的輕蔑與傲慢。

看見兩個同行的回答,安利一下:

mo sanada:如何評價唐家三少和跳舞的這番言論?

謝闌的回答:如何評價唐家三少和跳舞的這番言論?

第一個回答里貼出的跳舞之前的言論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中國沒有現代文學?

余華馬原蘇童洪峰格非莫言閻連科王安憶鐵凝海子韓少功陳忠實史鐵生路遙張賢亮劉震雲遲子建畢飛宇林白池莉陳染殘雪東西李馮劉索拉徐星何立偉……全被你吃了?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拿好不謝。

更新

被跳舞的回答逗樂了。

你罵我呢,最好就說自己。

下面那些答案里,一個個引經據典的,拉出一位位文學名家的名字來和我們對比……

你自己不臊得荒么?

原來自己不寫小說就不能研究文學,照這麼說沒得過心理疾病就不能學心理,沒生過孩子就不能學婦科,自己不能分解氧化就不能學化學,不是巴菲特就不能學商科。

跳舞三句話,世界上99%的學科灰飛煙滅。

——————————————

我這個回答其實就是一時氣憤,並未從專業角度寫。對評論區的一些言論,發懶丟個書單,有興趣的自己去看吧。

對「什麼是經典」、「什麼是文學」感興趣,或者覺得好看的書都堪稱經典的,去看哈羅德·布魯姆的《西方正典》,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

評論里拿四大名著說項的,先去看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覺得中國古代小說只有四大名著的,去看《中國小說理論史》(南開陳洪);

認為網路小說是通俗文學的代表,覺得我是在用「嚴肅文學」diss「通俗文學」,或者覺得建國後中國文學只剩下網路小說的,去看錢理群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誰來定義經典?

不是讀者,不是受眾,不是銷量,也不只是時間

是學術。

不要用私人的閱讀偏好來臆測一個系統化理論化的學科,所謂「沒人的經典看就等著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這和唐三跳舞的言論沒什麼兩樣。

「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看到挺多人在質疑為什麼能定義經典的不是「人民群眾+時間」,而是「學術+時間」。

這涉及到哈羅德·布魯姆等人的文學經典理論,就不細說了。簡單解釋一下,所謂「人民群眾決定論」很少見於西方文學理論,如果以人民群眾是否喜聞樂見來定義經典,流傳於世的都會是一些下里巴人的通俗之作,中國的偉大作家要首推趙樹理,「詩仙」、「詩聖」當屬王老九了。

ps.有人問王老九是誰。

一個曾經站在中國現代詩頂峰的人物,擁躉數量大概比網路文學的全部讀者多三四倍吧,自行百度「莊稼漢詩派」

代表作:《除了肚裡大疙瘩》《想起毛主席》《歌唱三戶貧農》《東方飛起一巨龍》

(鑒於評論區某燒火棍戰鬥慾望太強,評論改為篩選後放出,不會影響正常回復)

——————————

看到一個很好的回答,推薦一下:

飯糰:如何評價唐家三少和跳舞的這番言論?

把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區別講的很清楚了,以及為什麼當前的網文不可能成為經典。

作者這種不掉書袋也能從專業角度把問題說清的能力值得學習。


現在凌晨一點了。

我認識好幾個莆田系醫院的店長,如果我現在打電話告訴他們,我想跳槽過去,他們會立即安排的。

真的不是吹牛,我手上病人不多,學歷也不高,職稱更不用提,但足夠他們給我開一個月兩萬的薪水,足夠他們在醫院門口的招牌上貼我的照片做宣傳。

科里副主任,挺失意的,全國傑青最後一年,沒評上。某莆田系醫院請他去掛職,一個月一天門診,一年50萬。

我現在的薪水?呵呵噠。

這位副主任,年收入尚不足50萬。

我們為什麼不去?

不是我們不想賺錢,也不是我們道德多麼高尚。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想因為這些錢,髒了自己名聲,我們在未來還有追求。

我這種菜雞想著職稱,人家大神想著長江學者。

鈔票?夠用就行了。

以此角度,回復所謂:

「那麼多作家,為什麼寫不出這種「小白文」?別跟我說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話,一年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寫?

因為,真寫不出來!

這就是水平


先說,問題描述有攪渾水的嫌疑。

別和我扯什麼經典文學嚴肅文學。我就放一句話在這兒:時至今日,是我們網路文學,在捍衛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陣地!

出自:跳舞:如何看待唐家三少 1.1 億再登網路作家富豪排行榜?唐家三少的水平如何?寫的是小白文嗎?本回答最後編輯於2016-05-09,因為當時受到多人批評已刪除,但本問題下其他人回答中能看到截圖。

那麼多作家,為什麼寫不出這種「小白文」?別跟我說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話,一年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寫?

因為,真寫不出來! 這就是水平。

這段似乎也出自上面那個問題,給個轉帖吧(轉自知乎) 跳舞:如何看待唐家三少1.1億再登網路作家富豪排

身為一個職業作者,如果你也覺得這是抄襲(指唐家三少),那麼你就是揣著明白裝傻了

要麼,你就是壞。

不用說了,最近的。

唐三關於江南的話我不清楚,關於魔戒的也是很久很久以前:如何看待唐家三少關於《魔戒》的言論?

這是15年的事,那時候孔鯉還在知乎呢……

總之這幫人對自身水平的認識,跟網文抄不抄襲,不應該放到一起說。

再說對於網文的認識,跳舞有過一個答案,我覺得說得很好:跳舞:網路小說的創作速度會慢下來嗎?

按傳統文學的規則,好文章是慢慢磨出來的,要推敲,要斟酌,要精修,慢慢寫,才能出好文。

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讓傳統文學的受眾滿意。

這也是傳統文學的受眾們,一向鄙視網路小說的最大的理由。

我在這裡斗膽說一句,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對於傳統文學的受眾們,我要對你們說的是:包括我在內的絕大部分網路作者,我們寫的東西,從來沒有把你們當成受眾。

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不是我們網文的目標用戶群體。

也就是說,網路小說,大部分網路小說,就根本不是寫給那些喜歡傳統文學的讀者們看的。

再說一遍:他們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群體。不是基本盤。 我們的基本盤,從來都是那些遊戲玩家,動漫愛好者,追劇追影視的觀眾。 但惟獨,不是傳統文學愛好者。

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致力於,把遊戲玩家,動漫愛好者,追劇觀眾等人群,變成網文讀者。

我們從來沒有搶過你們(註:此處指傳統文學)的用戶,雖然你們的用戶本身已經所剩無幾。

重創,或者殺死傳統文學的,不是網文,是時代,是社會,是人類生活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惟獨不是網文。

就如同電影有藝術片和爆米花電影之分。網文——或者說大部分網文——的定義應該是一種娛樂品,既然是娛樂品,就必然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定製,以便吸引更多用戶;也必然向套路化發展,以便更有效率進行生產。讀者想看強刺激,我就給你升級打臉收後宮的爽點;讀者嫌看少了不過癮,我就保底日更四千。你不要用藝術標準來評判,把它當一種商品來看,這些就都正常了。

但既然如此,他為什麼還會說出「網路是文學的最後陣地」呢?

我只能理解為他又想要錢,又想要臉了……

(此「臉」=好名聲。因為在一般觀念中,總是含藝術性的較為高大上。網文作為一種商品,與此基本是無緣了。 @queen red 在這問題下的回答說的比我明白:

跳舞為什麼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要我說,就是太貪。

以前有個郭敬明的訪談,小明說他什麼都有了,就差一個茅盾文學獎了。跳舞吹網路小說的方法與之類似,網路小說在商業上成功了,也確實湧現出一批有想法的作者,但跳舞聽見這些好話還不夠,非要別人說它十全十美,好的東西都佔全了,又清白,又高尚,文學性又高


因為這個自由過度的世界,我現在會想:

底線之上的自由才應被尊重。

在小說圈裡,大家的夢想都不同。

有人想寫出千萬字的長作品。

有人想要寫出最商業化,受眾面最廣的作品。

有人想要寫創作一個完美的世界,比如江南的九州志。

有人想要嘗試女主劇情向小說,以往在女頻,劇情向為主的作品,以往集中在耽美,一個正常取向的女生作品,不寫戀愛寫什麼?(是了,就是答主我)

有人想要寫嚴肅的社會現實。

有人想要天馬行空,歪歪無極限。

以上,只要不突破底線,你不覺得每一個想法都很可愛么?

但是,按照偉大的辯證法,光明背後是黑暗,優勢必然伴生缺陷。

千萬字的長作品,劇情可能使人疲勞。

最商業最受眾廣的作品,可能要犧牲掉作者自己想法。

過於完美精細的打磨影響了速度。

想要撬動已經壁壘分明的閱讀習慣,可能會被市場拋棄。

嚴肅的現實主義作品,只能是小眾。

歪歪過度會被批為膚淺和小學生閱讀。

這些其實都是正常現象,也讓小說的世界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但在小說圈,沒有底線的自由是什麼?

是明明大眾商業的作品,因為錢賺得最多,便要偷換錢多=作品好的概念。

明明是過度灌水,就因為有了千萬字,就成為業界楷模。

還有像郭敬明唐七流瀲紫這樣,竊取了別人的創意,包裝過後,踩著原作論成王敗寇,當然唐七那個包裝太爛,這麼好的創意到手之後,白白糟蹋,自己尬贊自己好。

還有福布斯榜,福布斯榜是什麼?福布斯榜是一個「什麼作品、什麼作家賺錢最多榜」,他不是小說界的奧斯卡,所謂的中國原創文學榜也不是,因為這個榜單唯一考量的是金錢。

(但並非說這個榜單上所有作品都不好,只是它唯一考量是金錢)

大神說網路文學是文學最後的陣地,無非是想說,因為網路小說創作有極大的自由,是比傳統文學更能體現百花齊放場面的舞台。

但很遺憾,時至今日,因為沒有底線,這種「自由」已經不存在了。

因為現在衡量網路小說的唯一的標準就是金錢。這何嘗不是壟斷?

因為你的小說不賺錢,所以你是雜魚,你沒資格質疑「死後五十年」的版權欺壓。

因為你的小說不賺錢,所以你是雜魚,你的價值就是讓有資本運作的「小說家」攫取創意,速產「精品」。

因為你的小說不賺錢,所以你是雜魚,你沒有資格對這個圈子種種不合理現象發聲,你這條雜魚應該按著規則,盡量吞噬別的雜魚,長成大魚,然後……,自然是繼續維持這些規則,因為你就是這麼長大的啊。

沒有底線的自由,有何「陣地」可守?

其實說起來,網路小說,網路文學的最大意義本是打破渠道壟斷、題材壟斷。

如果沒有網路小說,

像庄羽這樣得罪作協紅人,就只能被主流出版渠道封殺。

大風刮過也永遠只能在《公主志》里伺候關係戶作者,幫主編背鍋。

你看不到精彩紛呈的國術,不知道有天星風水,也沒有途徑去了解複雜的西方宗教文化背景體系,去知道,更不知道這個世界有那麼多那麼多好玩的事,好玩的人,好吃的東西。(有些書真是看著會餓!)

你不必再看老師給你指定的文學大師,面對你根本不喜歡的「文化苦旅」這種對歷史無病呻吟的解讀,你也不必捧著你根本欣賞不來的《豐乳肥臀》去咀嚼早已被時間風乾的鄉賢恩怨。

而現在,打開APP,能看到只有爽文和總裁。

因為灌水過度,評論區里一片「沒有兩百萬我不看」。

我在這個圈子第一個面基的作者,她的簽名檔本是:「備一壺好酒,姐姐給你講故事!」

我們面基聊天時,她興奮地說著她有多少梗,多少腦洞,不喜歡寫熱門題材和套路文。

可現在她卻對我說,先把字數寫上去吧,先按套路來寫吧,先按熱門題材來寫吧,等成大神就自由了。

會么?


雖然熱度已經過了,但

「別和我扯什麼經典文學嚴肅文學。我就放一句話在這兒:時至今日,是我們網路文學,在捍衛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陣地!

這種說法也蠻有意思的。

這句話當然遭到了大家的批鬥。網路文學,就,不繞是否是載體是否為網路的文學這種概念,就說一般意義上我們口頭上指代的網文,一般都是求利去的。既然都一年賺一個億了,還要非得說自己是在捍衛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陣地,那帽子就太大了,太貪心了。都賺那麼多了,還要把高大上的名分也拉上,自然引起了不滿。

但換個方面說,所謂的嚴肅文學(就反正我也不知道具體定義,就我們口口相傳中的那個指代),賺錢方面就不如網路文學了。跳舞也說

那麼多作家,為什麼寫不出這種「小白文」?別跟我說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話,一年賺一個億哎,你以為他們不想寫?

這句話也很有道理的。不可能什麼都不圖,很多「嚴肅文學作家」都是沖著名去的。也就是所謂「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陣地」(雖然沒有到那麼危急的份上,就當做網文寫作激情澎湃的習慣好了)。

和網路小說用腳投票相類似,他們中間更常見的模式是封閉式玩法,一群人坐在一起互稱老師,感嘆大作拜讀,然後論資排輩地排隊登他們的刊物。

很多詩社文學社大概也是這種玩法吧……

所以很奇怪的是,在這場「中國文學最後一塊陣地」的爭奪戰中,好像很多人都在前仆後繼的獻身奉獻且打口水仗,非常激烈非常熱鬧,但作品本身,卻成了最不重要的東西了。

「我做的事情是正道」、「你做的事情不如我做的事情」比「我在做什麼事情」要重要的多。

當然啦,這種時候,叫的響的確實會名氣大啦。審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嗓門則是天生具備的能力。

至於很多人舉的有比較過硬的作品的老師的例子,他們也不至於那麼激動。而且好玩的是,我讀高中的時候是這些名字,我讀本科的時候是這些名字,現在研究生快要畢業了,還是這些名字。

我總覺得最後一塊陣地這種事情,不是爭奪戰是守衛戰,是真的在耕耘的人拿作品說話的。我覺得以前比我們大幾輩的人裡面有很多奇怪的嚴肅文學作家,是因為特殊歷史時期混亂的問題。現在既然分流了,就應該好好的各自悶聲發大財呀~

我不討厭網文,但覺得跳舞說的話不恰當。不過為「嚴肅文學」捍衛的人,好像就……


以前我是跳舞粉。挺喜歡網文的

我也覺得我會一輩子喜歡看網文

但他倆的這番言論..已經不是什麼狂妄自大了...

能認為他們說的對的人永遠不明白經典為什麼叫做經典

也永遠不明白學術就是有高低之分,不存在「一個時代一股潮流」之類的說法.這種說法隻影響受眾和簡單的感官.但不影響學術.

科普文的受眾面比專業的科研論文受眾面多得多.難道科普文專業性比諾獎得主的論文更專業?

跳舞他們就是偷換概念把學術問題變成興趣愛好問題.

就像對聯就是能區分的了高低一樣.打油詩受眾面再高就是不如經典的詩詞曲賦.

某些人的鋼琴曲受眾面在廣他就是不如班得瑞,神秘園的作品

我在舉個例子,我們看網文的時候大聲朗讀出來,就會發現一些行文上的彆扭,但這個在嚴肅文學裡是看不到的.

舉個例子,李光說:XxXxXx 夏日說:XXxXxX 李光說:XXxXxX 夏日說:XxXxXx

你現在看是不是感覺這樣寫文很彆扭,當然不只是這種形式,還有很多,只不過我們心裡「看」網文的時候很少會關注到這點,感覺行雲流水。

但當你寫或者大聲朗讀任何一本網文小說的時候就會發現這種彆扭無處不在。

而這依然只是文學裡其中一小部分內容

很多人眼裡文科或者只要不是數理化的學術問題,他們的理解都是這樣的

「雖然我不懂,但是我覺得」開始各種顛倒是非黑白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文學,音樂,繪畫等等也都是有一套自己龐大嚴謹系統的體系的.

我們愛看網文不是因為網文的內涵,不是因為文筆更不是因為裡面頻繁出現的智障似的言論和涉及到現實的觀點.

而是因為情節.因為每個人都有夢,都有自己無法實現卻憧憬的夢.

但是誰給這倆人的勇氣說這種話?

不只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了.

簡直噁心,令人作嘔.

從此粉轉黑

我一直反對傳統文學對網文的徹底否定.

但我絕對不會無恥狂妄令人作嘔到自比經典!

話說回來,這種言行的背後讓我看到的是自卑....

這在文科類話題下經常會出現...知乎的話直接看中醫洗地就可以...

因為「自卑」所以各種「你們所謂的科學」之類的攻擊....可是自我證明呢?

ps:我不匿名的話你們會發現我在本版塊回答過很多中醫問題..我圈子裡包括我很多都是學中醫的...

只不過我們不會腦殘到去攻擊確實更加正確的「「科學」

這種攻擊只會是因為自卑卻又無從反駁所以強行撕逼罷了.


兩位老大言論不算錯,但確實也偏頗而已。

個人的觀點,其實是新千年後中國的流行文化,特別是內地流行文化中網路小說是唯一一個有意無意發展成熟,巔峰後進而一步甚至對外國自動溢出形成文化軟實力的產業罷了!

說簡單點,新千年其他產業因為各種原因,暫時還沒有發展得起來而已!

如果要說清楚流行文化到底是什麼,這個定義肯定非常的複雜,去了百度百科搜了一下,得到的內容如下:

流行文化並不容易被定義。流行文化是時裝、時髦、消費文化、休閑文化、奢侈文化、物質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眾文化以及群眾文化等概念所組成的一個內容豐富、成分複雜的總概念。這個總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節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區或全球範圍內,在不同層次、階層和階級的人口中廣泛傳播起來的文化。

這麼一看,全部在說玄之又玄的概念,但個人看來不去理會時尚方面的內宅,所謂的一個國家的流行文化,細分大概就是這些產業。

小說,電影,電視劇,音樂,動畫,漫畫,遊戲,綜藝,甚至是現在非常火爆的直播等等產業方面!!

如果去講清楚大概是比較複雜的事情,寫一篇論文都不一定說清楚。但中國流行文化歷史脈絡,大概能梳理一遍。

新千年前的中國流行文化,在東亞、亞洲甚至進一步在世界的影響層面。個人感覺,當初內地的革命意識形態鬥爭,這種當然不能算作是流行文化。

那麼細細說來的話,鐵定就只剩下港台為代表!!

香港電影,港台的文學和小說,以及港台的音樂等等這類,這個其實大致提一下,基本就能明白過來了。

香港的李小龍,成龍,吳宇森,徐克和王家衛等等等等電影人,當年的東方好萊塢絕不是浪得虛名。而且,香港電影對於世界電影類別,個人認為還是頗有一定的影響力。

當今的世界,仍然是以歐美特別是美國為首,歷史都懂。當今是除了歐美為首,其他文化區域,如果沒有得到西方話語權承認和包裝,便就無法借其西方強勢文化去傳播到全世界。

一句話,誰叫西方那麼強大呢!!

而當初得到這樣資源和成功的人,在功夫和動作電影層面,槍戰片層面,不說影響世界電影進程,至少貢獻發揚引領類型電影有巨大作用。主要人物就是以李小龍,成龍,吳宇森等等一群電影人為首。

其他的電影人沒有經過歐美話語權包裝,便會遜色一籌。比如徐克,周星馳和杜琪峰等等電影人,他們在整個世界知名度不那麼大。進一步但在整個亞洲非常具有影響力,更不用提華人世界,進一步東南亞國家等等。

港台的音樂和武俠小說,自然也不用多啰嗦了。音樂方面,即使感覺趕上甚至超過一半在翻唱日本美國音樂,但至少也有鄧麗君,張學友等等名聲極高的歌手。而創作人方面,也有許冠傑,黃家駒,譚詠麟,羅大佑,李宗盛,王菲等等人。

接下來,當然就更不用提,當初港台金古溫梁黃更早時期誕生的武俠小說,還有言情小說等等,可以說是引領了整個華語流行文化二十世紀下半夜,直至今日仍然影響巨大!

至於遊戲,動畫和漫畫,這方面整個亞洲做出來的,積累深厚的華語世界都沒有,不用說都知道是日本。當然,這裡不用多講了。

那麼為什麼當初中國流行文化是港台在引領呢?

答案非常的簡單,因為當初港台在發展到成熟的時候,大陸還在搞各種政治運動,大陸實在太窮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流行文化產業這種東西。

後來改革開放,大陸的小說文學是莫言,賈平凹等等作家的傷痕文學。電影是張藝謀,陳凱歌等等導演,拍出來的反思歷史的民族電影。音樂則是崔健,黑豹樂隊,許巍等人的搖滾對時代的怒吼,或者民謠對經濟化自我迷茫!!!

當時中國工業沒有建立,連現在都是發展中國家,文化傳播伴隨的是春晚這種大舞台,或者盜版磁帶和光碟,當然遠沒有雖然地方小,但工業化娛樂化早已經非常成熟的港台的對手了。

一句話,誰叫我們當初太窮呢?

當時,港台流行文化隨著開放和資本強勢侵入了大陸市場。整個75後,80後再到90後,沒有到95後為止。當初的港台電影電視劇,音樂小說遊戲等等等,這裡都不需要我去找資料,根本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那麼情況後來為何變了呢?

歷史進程大家都懂,後來港台因為歷史原因,開始逐漸的沒落。而大陸發展經濟開始飛速的提升,這基本是一個此消彼長的情況,而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中國內地流行文化也在逐漸建立,港台則不然。

1、港台電影

衰落得非常之快,不說死絕無論從產量質量還是整個產業值,都非常的不堪。原因有很多,香港導演北上,經濟本身不行,電影產業的革命等等。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這個貼子比較詳盡了,個人當初還是看到君臨的回答入的知乎坑,君臨現在卻衰落至此,真是令人唏噓)

台灣電影從全盛時代,其貢獻如楊德昌,侯孝賢等等導演。其題材電影也和大陸的張藝謀,陳凱歌等民族電影類似。只有一個李安進入西方語語權,至今還沒有太衰竭的跡象。但論到工業化的類型商業電影,台灣遠不如當初的香港!!

2、港台音樂

香港衰落太快,只剩下一個陳奕迅撐著面子。其他歌手,不管何韻詩,張敬軒,側田等人,管不管政治原因,他們都撐不起香港樂壇。

3、台灣音樂

涅槃重生,就是陶喆,王力宏,周杰倫,林俊傑,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等等音樂人。或本土,或歐美音樂本土化,革新華語音樂,這一引領就是二十年。

4、港台小說

基本全線沒落,這個會和後面大陸網路小說,作一個鮮明的對比。

那麼,新千年過後大陸流行文化的情況,正如個人開始所講的觀點那樣。其實是新千年後中國的流行文化,特別是內地流行文化中網路小說是唯一一個有意無意發展成熟,巔峰後進而一步甚至對外國自動溢出形成文化軟實力的產業罷了!

其實要證實也簡單,這裡大致列一列便是:

上次個人有個故意用《戰狼2》挑事的題主,開始還帶情緒回復了一遍。結果後來那個答主發私信叫我刪除,還故意開小號人身攻擊被拉黑了,但當時個人也表達了個人長久以來的一個觀點。

令狐伯光:戰狼2獲國人如此親睞,而香港、國外無人問津,是什麼原因?

從整個歷史階段,看產業發展的問題!!!

一,華語影視劇

當時回復的內容大致如下,這裡複製一段過來:

中國從千禧年的壓抑,後來阿拉伯英雄的英勇就義,引起歐美目光,特別是美國將戰略轉移到中東反恐,中國有了近十年的發展時間。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西方經濟危機,難民潮,再到後來俄羅斯的應用就義,引得歐美再次戰略轉向那邊。

中國又能拖了幾年,直到最後。中國改革開放是哪一年,不需要我多講,就我個人看來,前十年1978年1990年開始,1990年到2000年鋪路,2000年到2010年發展。2010年再到現在,國家面臨轉型。

轉型不多講,但從1978年開放,一直到2010年,其實主要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積累建設並且城市化的過程當中。而在2010年過後,雖然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但已經有相當大部分經濟積累,如此推動了一個東西,民間消費增長。

各種各樣的消費主義,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化消費,影視產業也是從這開始起跑。

廣泛認同的說法是張藝謀的《英雄》開啟國產商業大片,但中國電影商業產業開始高速發展,則是在2010年過後。

如果仔細回憶分析,這裡不去找數據,必然就是跟歷史大環境有關。如果不信,我們以這幾年中國票房節節攀升的商業電影,特別是魔幻奇幻電影,大概列一下。

除了《畫皮1》是2008年,《畫皮2》是2012年。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0年,《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3年。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2014年,《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2016年

《西遊降魔篇》2013年,《西遊之伏妖篇》2018年。

《尋龍訣》2015年,《捉妖記》2015年。

哪怕是其他類型的電影,比如開啟青春片商業大賣的《致青春》2013年,再到開啟公路喜劇的《2012年》

再到最後開啟軍事動作片的,《戰狼1》2015年,《戰狼2》2017年!!

電影爛不爛別說,無論從類型,商業回報上來看,這可以說是非常清晰明白的脈絡了。

其實列過過後,華語電影產業,特別是類型商業電影這塊非常的簡單了。雖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還有許多的問題,反正網路上吐槽,嘲諷數不勝數,個人有時也是其中的一員。

原因當然有很多,上面政策,生產商無良,觀眾水平參差不齊等等。

但不過怎麼說,中國電影,特別是商業類型電影在飛速發展。可能主要問題就在於,一個是電影行業精英選擇拍這類現實商業題材的團隊太少。原因是有上面嚴格的卡著,怎麼罵都不會過分!!

比如像是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等五代導演就算收手了,第六代也有賈樟柯,婁燁,王小帥等六代導演。他們是中國電影行業的精英,動用的資源和製作的能力,甚至是市場影響力遠不是其他團隊能比。他們不出手,導致這類題材就很缺乏,拍得不太好。

而那些新人導演,或者不太知名導演的作品太過小成本,沒有大明星,製作也不太高,所以內容是太現實真文藝,普通觀眾基本不喜歡去看,於是導致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什麼外國有改變國家的電影,中國有改變電影的國家。問題是中國真反應現實的文藝電影,中國觀眾往往是不去看的!!

第二個,即使上面列出來的商業電影,也沒有類似《星球大戰》《指環王》,在工業內容,都對整個電影產業全面升級的作品。

好萊塢強大在於不只一兩個系列,而是非常之多。幾十年積累之下,更是深厚無比。中國這一系列商業類型電影,集中在魔幻奇幻方面,但問題都比較多。即使吳京帶來一個戰爭動作片,但後續 也得看。

中國電視劇也差不多,為了篇幅不細講下去。想想當初中國內地電視劇,再到現在的中國電視劇。感覺滿屏女尊假女權。但如果從歷史發展角度上講,其實還是有升級有進步的。

更早期的四大名著不說,比如新千年時期,是《康熙王朝》《漢武大帝》《大宋提刑官》等嚴肅題材,國家意志團隊生產出來的精品劇。雖然不像老四大名著那麼計劃經濟,輕易動用人力。在商業化的過程當中,仍然保留不少當初嚴肅團隊的生產製作模式。

(張紀中的金庸劇簡直非常的典型)

港台這裡不去多講,新千年過後港劇基本沒落了。台灣因為抄日本漫畫的偶像劇,最後興盛了一遍,隨後再衰落了下去。

大概在2005年過後,中國電視劇水準開始急轉直下。便是太過商業化,導致群魔亂舞。阿寶色,披頭散髮,雷劇抗日神劇,於正一流大行其道。

能給撐著內容的仍然是當初一脈相承過來的嚴肅團隊,所拍的那些民族劇,歷史劇,年代劇,諜戰劇。但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看,導致在市場一直不太受歡迎,只有偶爾幾部會火爆。

然後的分水嶺,大概就是《甄嬛傳》《琅琊榜》帶回來審美和製作。嚴肅劇團隊不斷開始商業化,以正午陽光為典型。但也有一個亂象,滿屏的女尊假女權,拍得數量數不勝數,大多數質量都很糟糕。

另外一個,便是更年輕化,類型題材,更適合現在中國年輕人的網劇,由開始的粗製濫造,變成精品和市場佔有節節攀升,可預見未來產業必然會越做越大,和傳統電視類型完全不同,甚至徹底取代。

(今年的《河神》《無證之罪》《白夜追兇》不用我多提)

所以,中國影視劇產業大致情況處在發展有了起色。但論到做大做強,發展成熟建立產業鏈,甚至進一而形成文化輸出,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反正大致就處在這個位置!!

二、華語音樂

其實上面已經說了,香港沒落,台灣有周杰倫等人的餘蔭撐著,但還沒有太發展起來的樣子。不過從創作人數量,還有各種因為選秀,對華語類型音樂有推動。

為了篇幅,這裡不細列下去。

三、華語綜藝

如果文化產業和其他工業有階段,大致分作三個階段的話。

1、從無到有

那麼中國內地綜藝從無到有,必須是2005年左右的《超級女生》,製作非常低劣,甚至就是直接抄襲,但當時國內是無沒有到有,引起全民造星的火爆,李宇秦那一屆簡直是巔峰時期。時間,大概一直到金融危機過後。

(當時的台灣綜藝還撐著,比香港強不少,對華語綜藝有較大影響)

2、製作版權

時間,基本就是金融危機過後。內地由於發展積累,雖然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有錢的人也不少,加上中國在當時還不錯,帶動了民間文化消費增長,標誌性的就是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

其實細看也有意思,大概是比較有錢了,在直接山寨和抄襲方面不大好。於是開始買版權,這幾年中國的各種火爆綜藝,大多數都是花錢買版權,製作上來了,發達國家的成熟模式。

3、自主創新

道理很簡單,買版權已經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需要國內這個圈子自己開始創造,原創。其實跟其他產業頗為類似,中國綜藝還處在門檻上,似乎。

四、中國遊戲

個人雖然做過遊戲,但後來碼字過後,一直沒時間玩遊戲,對遊戲產業不大了解,這裡不說。

五、動畫漫畫

和上面基本一樣,處在發展已經量變程度,但質變還需要時間。更別提發展成熟,建立產業鏈,再到對外進行文化輸出了。

量變應該不用多講,稍關注國漫的應該都了解。為了篇幅,歷史這裡不用多講,大致列一下。

中國2d動畫有:《狐妖小紅娘》《鎮魂街》《一人之下》《全職高手》《妖怪名單》等等等等。

中國3d動畫有:《秦時明月》《天行九歌》《納米核心》《雄兵連》《少年錦衣衛》《地靈曲》《太乙仙魔錄》等等。

個人一直堅持認為,中國動畫3d動畫才是未來!

因為2d動畫全在學日本,學習要超過又很困難。3d動畫從目前中國市場佔有上來看,美國動畫電影非常強勢,但連載動畫內地市場上就沒有。日本2d動畫已經衰落,但瘦死駱駝比馬大,可3d連載動畫日本基本也沒有。再從3d動畫的人才儲備上講,遊戲產業雖然坑,但仍然積累了無數相關技術的人才, 基本直接可以轉化。

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其他國家因為沒有介入的文化模式很少有類似的,中國去發揚光大不會有人罵抄襲難道不是嗎?

(比如玄幻,仙劍,盜墓,中國奇幻等等,做成3d連載動畫絕對沒有畫風和美術抄襲之爭,2d動畫則大大的不然)

六、網路小說

寫了那麼多,其實結果已經很明顯了。為什麼說中國流行文化,現在唯一發展成熟,並且進一步形成文化輸出的產業,只有網路小說呢?

這個其實跟中國網路小弟發展歷程有關。

中國網路小說的發展歷程大體是怎樣的?

好面這個問題,裡面有個答案大概非常好的梳理了一遍。個人在這裡總結了一下,大概有這樣幾條。

1、互聯網發展

就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和文化的發展,用戶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渠道,平台等等商業方面的支持。

(其實和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有些類似)

2、人口基礎

文化產業必然離不開受眾,當初港台的小說文化,其實嚴格說來都比較早了。金古溫梁黃,瓊瑤等等人小說,其實也是比較早的。

而進入新千年過後,雖然經典就是永恆的經典,但現歷史階段的人民娛樂消費文化,不可能一層不變。即使繼承前者,他後面發展出來的文化也必然會有不同。

3、門檻低

網路小說門檻有多低相信大家都懂。一台電腦通電,會認字打字,和邏輯只要稍通暢的人都可以進入這個行業,門檻非常的低。太多作者進入行業,相互廝殺磨練突圍,已經不能是用量變質變能夠形容的了。

4、操作容易

與上一條類似,網路小說和音樂,遊戲,影視劇完全不同。其他產業基本都是需要群策群力的,基本需要團隊。特別是傳播範圍最廣的電影。在固定時間,集中各種製作還有內容,以及等等,不是一個人能搞定的。

5、限制較低

這個得托當初飛速發展的福,而任何國家政府官員都是一群老人,至少是四五十歲的老人。不管怎麼說,思想和政治求穩趨於保守,遠比十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人要保守,穩重慎重得多。

當初上面對網路小說管制沒有那麼嚴格,各種題材,反正有一種能夠想像的題材,中國網路作者都寫過了一樣。後面雖然已經開始嚴格管理,中國網路小說已經發展成熟到巔峰,現在也在面臨轉型和升級的問題。

中國網路小說,基本時間點就是新千年一直發展到現在,發展到成熟到巔峰,再自動溢出,開始傳播到國外的。畢竟,武俠世界這種外國網站,它是由網路小說粉絲翻譯,並不是中國官方或者商人主動輸出,由於受眾較大,這就叫文化自動溢出輸出。

其他國家文化做強做大基本一樣,官方渠道或者商人渠道不引進,當今是網路世界。於是會有粉絲主動引進,原因國內有大量的受眾。強勢的歐美電影,歐美劇不提。日本動漫,韓國電影,甚至是印度電影。

最後結論:

為什麼網路小說成為中國流行文化自動溢出的文化產業呢?

上面的幾條已經說得非常的清楚了,各種條件下面,讓網路小說發展到頂峰。其他產業也在發展,但由於種種原因,現在連建立產業鏈,發展成熟都談不上,遑論自動溢出再到文化傳播形成文化軟實力。

當然,如果站在華語流行文化的角度上講,中國內地流行文化已經能夠充分代表華語流行文化,影視劇,綜藝,遊戲,音樂,直播,漫畫,動畫等等都是!

最後,再說幾點反對兩位大佬的話。他們作為這個行業頂尖的精英,至少一天甚至一個時辰的收入,可能都比我一個月的收入要多。

他們作為行業內的既得利益者,為自己站台宣傳無可厚非,但覺得網路小說非常強大,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話,特別是這種:

4. 「日本有動漫產業,美國有好萊塢,中國有網路小說」。

請恕我個人真的不太同意,雖然中國網路小說發展到達頂峰,而且幾位大佬功不可沒。但如果站在當今世界流行文化的角度上講,這話真的說得太大了。

據個人觀察,自從影視劇發明過後。特別是現在進入了網路世界,當今整個世界的流行文化的傳播主要渠道和平台,是電視劇,電影,遊戲,音樂,動畫,甚至是直播。

而作為紙質渠道的漫畫和小說,已經不是主力了。這個數據很難去找,大概舉幾個例子,個人影響比較深刻的。

西方奇幻文化非常強勢,但完全定義流行亞文化,不是小說而是電影,

《指環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龍與地下城》《魔獸》等等上映,遊戲進入之前,知道的人並不太多。國內的《琅琊榜》《甄嬛傳》《無心法師》等等網路小說。在電視劇開播過後,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前,知道的小說的普通人也不多。

提起這個的意思就是,網路小說確實也是文化類別的一種,但已經不是當今文化傳播的主力。這種自動溢出,只能吸引非常小範圍的人群。和影視劇,音樂,遊戲動不動在整個青少年,還有國家文化的傳播力度而言!

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巨大!!!!

所以,最後個人觀點還是,網路小說巔峰再利用很應該,但還是支持國內拍好影視劇,做好音樂,做好動畫遊戲吧!

畢竟,上次中國文化較大範圍的傳播到其他國家出去,還是作為電視劇的《甄嬛傳》和《琅琊榜》,卻不是作為小說的《甄嬛傳》和《琅琊榜》。

至於外網武俠世界的網路小說的影響力,只能希望有大神的數據支持!!!


今天我就把話放這,經典文學就是比網路文學高等,還不止高了一個層次。

誰不服

有不服的么,人類能發展到這個階段,你認為是和那類喜歡經典文學嚴肅的東西,還是喜歡娛樂性更強的人

知道為什麼喜歡經典文學的人把這當做一個明確的事實認知,因為我們會給予下里巴人足夠的尊重,但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非要不尊重經典文學,那我也別怪我說話不客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跳舞和流浪的蛤蟆在唐家三少涉嫌抄襲事件中的回應?
網路寫手都是怎麼紅起來的?他們的經歷是什麼?
如果把自己的經歷寫進網路小說里,你會怎麼寫?
你們遇到過什麼什麼有生之年系列,或者爛尾文?

TAG:法律 | 抄襲 | 網路文學 | 文學 | 唐家三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