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買SUV,求大神推薦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如何選?

今年打算定下來,預算就這些,要求就是喜歡純進口車,畢竟花了這個錢買車了,可以承受進口車比合資多出來的後期費用,貌似其他選擇也沒有了,喜歡開車和自駕,所以對操控和駕駛樂趣比較看重,空間之類的這個級別SUV應該都不差吧?


在50萬區間,有不少SUV可選。可正好框定在這兩台之間,還是挺有意思的。怎麼說呢?兩者有著鮮明的共同點和差異性。

先說共同點吧,在這個級別,最具運動性的SUV,似乎只有Stelvio和X3了。如果再加點預算,還可以有捷豹F-PACE可選,不過那有些跑題了。題主的訴求是:50萬。

再說差異性,差異性可就多了。

1、歷史。寶馬1999年發布了X5,2003年發布了X3。眼瞅著第三代X3也已經在海外發布了。寶馬的X系列,算得上是豪華品牌製造SUV的先行者行列。而Stelvio是阿爾法羅密歐第一款SUV,哪怕是同集團的先行者瑪莎蒂拉Levante也才是1年多的新產品。2、風格。嚴謹的德國人和浪漫的義大利人所製造出來的車子是截然不同的調性,無論是設計之初的理念,還是付諸實操的安裝工藝。兩款車所呈現出來的風格,一定是屬於兩類人的選擇。

日常代步的車型,建議買新不買舊。現款寶馬X3已逢七年之癢,第三代X3則是在6月初就在海外舉辦了發布會。更有消息稱:這一代X3將以國產的方式在中國市場銷售,時間是2018年。所以,現款X3就不要考慮了。Stelvio方面,三款車型價格公布41.8萬-47.8萬,已經陸續到店,隨時付錢開走。

開過現款X3,可還沒等到全新一代;開過Giulia,卻還沒有試過Stelvio。我將Giulia和Stelvio進行了全面的比對,Stelvio基本就是一台加高了懸掛的Giulia。兩台車都基於Giorgio縱置平台,所有動力總成以及行走相關的部件,都是一致的。此前,在評測Giulia的時候,我就認為一台真正敢自稱是「運動型車」的轎車,就應該是這樣的。從每一個關乎駕駛的部件入手,使其和馬路其他的芸芸眾生不同,從而在整體綜合效應下,讓駕駛感受產生質變。想要標榜運動性,絕不是大輪轂、運動套件、大馬力或是一把比較沉的轉向就可以一筆帶過的。

我會下意識的認為,Stelvio和Giulia的駕駛感受非常接近,和試過車的同行交流也可以證實這一點。阿爾法羅密歐的兩款新車,在駕駛的方面非常有的聊,可聊程度要高於同樣標榜運動和操控的寶馬。

碳纖維傳動軸。非常牛X,但實際意義可能並不是那麼大的組件。有,一定比沒有好。對於這個級別的日常代步車來說,碳纖維傳動軸算是最值得標榜的裝備。輕量化,且抗扭矩能力高出普通傳動軸3倍。前陣子因寶馬M3/M4標準版取消碳纖維傳動軸而再一次刷到了頭條,圍觀群眾不禁驚呼:明明是寶馬的新聞,卻讓阿爾法羅密歐上了頭條。沒錯,Giulia和Stelvio,都裝備了碳纖維傳動軸,且是全系標配。

發動機。2.0T四缸機是豪華品牌在中型車板塊的黃金動力,阿爾法羅密歐的功率直接體現在型號上,比如200HP、280HP,分為代表200匹、280匹。Stelvio作為SUV,傳動採用和Giulia一樣的8AT變速箱,驅動則採用了Q4四輪驅動。從Giulia的駕駛感受來看,8AT的調教在高轉速換擋的時候,會有一些衝擊感,不知是不是刻意為之。排氣的聲浪,比同級別的車型更響。技術方面,採用全鋁機身,凈重90KG。裝備水冷增壓空氣冷卻器WCAC,可在低溫下快速升溫達到合理工況,在高溫下,通過油液循環冷卻抑制溫度過高。

虛擬轉向軸和懸掛。虛擬轉向軸對於操控的感受提升非常明顯,轉向變得非常精準,但並不神經質。在快速變道的時候,所謂的駕駛樂趣油然而生。懸掛部分,採用雙叉臂前懸,4根懸掛都是軟硬可調,這對於SUV的姿態控制是更好的。有效抑制點頭和抬頭現象,在Giulia上就能得以體現,相比在SUV高懸掛的情況下,效果更加明顯。

IBS制動系統。取消了巨大的真空助力器,將原有的真空助力器、制動總泵和ABS總泵集成,使得制動效果可以擺脫真空環境的影響。280HP車型採用四活塞前剎車。

有了這些硬體的提升,這讓Giulia或是Stelvio想要在駕駛上有獨到優勢變得更加輕鬆。從Giulia的感受來看,這車並不絕對快,但駕駛過程絕對快樂。你會想要更快一點,甚至動作更大一點。280HP車型標配固定式金屬大撥片,這是駕駛者的挑逗是更加明顯。撥片的阻尼設定,很有法拉利的感覺。

在售的第二代X3車身尺寸和Stelvio相當,可未來第三代X3若是國產,恐怕逃不過被加長的宿命。第三代X3不再採用開眼角的設計,且將雙腎格柵進一步的加大。

新車依然延續了50:50的前後配重比,尺寸變化也不大。發動機的部分,未來面對中國市場主力機器依然會是B48系列2.0T四缸發動機,參照現在的車型預計是184匹和252匹兩種選擇,傳動為ZF的8AT變速箱,驅動方式有後驅和四驅可選。此外,還會衍生出了X3 M40i的M Performance車型,類似M140i的定位。採用3.0L直六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360匹。

第三代X3採用前麥弗遜後五連桿式懸掛設計,減輕簧下重量來提升操控性,並且可以提供M Performance運動型懸掛、動態減震控制、M Performance制動系統和可變轉向系統。第三代X3的變化,基本都在預計之內。除了駕駛方面,在內飾部分更是如此。

新X3的內飾可參考新5系和新7系的,液晶儀錶、外置超寬中控屏、全新款式的方向盤和電子檔把,這些元素熟悉的寶馬的人已經瞭然於心。隨著新7系和新5系的發布,新一屆寶馬車型的定位還開始逐漸轉變,在不丟失運動性的前提下,增加豪華性、舒適性和靜謐性。寶馬不再是過去那個只在乎駕駛,視其他一切如浮雲的倔強個性了。

有意思的是,阿爾法羅密歐有些像過去的寶馬,具體的說是E46那代3系的那個年代,一切為了駕駛,為了駕駛不顧一切。

回到話題,50萬這兩者該怎麼選?如果你的換車頻率相對會高一些,比如在4年甚至更短,我會推薦你試試Stelvio。當然,你得是對駕駛有強烈追求的人。如果你需要安逸一點,保有這台車更長的時間,等等明年的X3吧,興許加長了,會有著和X5一樣的空間。而義大利人,絕不做這樣妥協的事情。


咳咳,開了5天Stelvio的人來裝X了。

首先,Stelvio和X3是兩個不同次元的玩意。

像X3那樣路人皆知?不存在的

開個X3上路,路人甲乙丙丁都知道你是個寶馬,開個Stelvio就未必了,大部分吃瓜群眾是看不懂這個龍蛇十字徽標的。

但是嘛,據說車標上帶動物的一般都比較牛X,這是常識……(有這樣的常識嘛???)

加上那個倒三角進氣口和裝在一邊的車牌,一看就知道不是個普通貨色。

Stelvio的車身線條,和阿爾法·羅密歐向來擅長的跑車比,其實算是很保守了,但骨子裡那種追求優雅的勁兒還在,在車海里脫穎而出沒難度。

但Stelvio絕不低調,開了5天,已經被超過5批人圍觀,問我這是什麼車了(之前開過100多萬的瑪莎拉蒂LEVANTE都沒這效果)。

▼ 阿爾法·羅密歐 4C 跑車

新X3的妖艷眩目科技?不存在的。

LED大燈

智能液晶鑰匙

手勢控制中控台

據說新X3將裝配上面這些妖艷眩目的高科技,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上面 全!都!沒!有!國內銷售的Stelvio最高配版本47.8萬元的2.0T 280hp豪華版加上選配也不過是氙氣大燈+自適應巡航+車道提醒+自動剎車。

Stelvio有一個帶啟動按鍵的跑車方向盤:

方向盤上多了兩片很大的鏤空鋁片:

有高度一致的剎車和油門踏板

有四活塞對向卡鉗:

有連金屬都不捨得多放幾斤的碳纖維傳動軸

……這裡沒圖……

還有各種原廠龍蛇徽標加持

人家Stelvio只是默默做「Old school」教科書級別的示範而已。

除了鍛煉車技,Stelvio還有磨練意志的神級GPS導航

採用國內不常用的門牌號碼查找方式,開啟難度堪比金庫保險箱,還好現在一般都靠智能手機。

以下是加速播放的動圖:

新X3的「平易近人」三缸打樁機?不存在的

傳說新X3國產後會搭配1.5T三缸機,價格下探到「平易近人」的35萬。

新X3比較正常的的2.0T最大馬力248馬力。0-100km/h加速官方數據為6.0秒,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08km/h,這個數據不錯。

但看看Stelvio,同樣是2.0T,280馬力,5.8秒的加速,230的最高車速,義大利人笑而不語。當然,這也是要代價的,起步價200匹的低功版就要41.8萬,羅密歐向來不玩「平易近人」,200匹已經是底線下限,人家就這麼端著。高功版的280馬力47.8萬倒還算合理。

像X3那樣硬邦邦的操控?不存在的

最新一代X3還沒出來,誰都沒開過,這代X3我也沒認真開過,但一位準備換MACAN的現任X3車主找我試了Stelvio,給了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方向比X3還靈敏,而且明顯輕鬆很多。

減震比較軟,舒適性比較好。

正常模式下動力比X3靈敏很多,X3的ZF8AT在15時速跟車時會有小頓挫,Stelvio也有,但改善了不少。

座椅和中控側面的腿部支撐不如X3舒服。

對於Stelvio的性能他是十分滿意的,運動和輕鬆並重,外形比X3搶眼太多,但他覺得有點太前衛,可能還是偏向更保守的MACAN。

低調不露臉的X3車主。

說人話,就是比X3更靈敏,更輕鬆。

看這又輕又快的方向盤,一圈到底!

像寶馬遍地的4S?不存在的

X3哥開上十來公里,來到大城市基本都有的寶馬4S店,跟1234567系一起愉快大保健。

Stelvio哥就折騰多了,比如你在廣東,就需要跑到廣州和東莞的售後中心,和法拉利、瑪莎拉蒂車主一起喝義大利咖啡,到底是超跑車友高峰論壇?還是壓力山大的尬聊?這個就要看你的氣場HOLD不HOLD得住了。

好在,羅密歐官網公布的Giulia保養價格,還算公道,Stelvio應該也差不多。

什麼?怕被忽悠買了法拉利天價養護套餐?那你一定沒看我的《保養秘笈》。

《小強秘傳》怎樣的絕世高手,才能讓4S妹子大喊:老闆,別這樣!

最後,我覺得題主一定沒試Stelvio,試過的人才不會提這種問題。

反正,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說自己「為超凡駕馭體驗而生」沒毛病,當然你說他是個偏科生也沒毛病。

更多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體驗,可以點擊看我專欄的詳盡文章。

跑車范SUV?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 5天體驗


哎呀,提起Stelvio,先容許我裝個逼:阿爾法·羅密歐的這款SUV,名稱取自阿爾卑斯山脈之上、義大利近瑞士邊界的一個埡口。而在這個埡口有一條依山而建的公路Stelvio Pass,以其達到7.4%的平均坡度、橫跨海拔2760米到950米的巨大落差、以及48個連續髮夾彎而在世界最危險公路的前十名中佔一席位。也因為上面所提到的這些不可替代的特質,只要不是每年嚴冬里大雪封山的日子,StelvioPass每天都會迎來絡繹不絕的駕駛狂熱份子和騎士,與他們的愛車/愛駒一同挑戰這條公路,同時也是挑戰自己。

而我,在去年10月份也終於在執行海外項目的時候,連同 @黃恆樂 一同來到Stelvio Pass完成了朝聖之旅(上面的圖片全部源自該次旅程)。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在我和@黃恆樂一起操刀的這篇遊記里條條大路通羅馬 雙肥歐洲暴走第三季【圖】_旅行遊記_太平洋汽車網了解更多,有關Stelvio Pass的內容在第9頁,當然我是強烈建議從頭看啦哈哈哈~

OK逼裝完了回到正題:50萬的預算,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到底買哪款?開始之前需要題主弄清楚一件事:我們這兒說的X3,是指目前國內在售的現款,還是指剛剛在海外完成換代的全新X3呢?

現款X3:

新一代X3:

要知道如果拿剛推出不久的Stelvio去和「風燭殘年」的現款X3對比的話,是不公平也不合適的;但如果是想在Stelvio和全新X3之間作出購買選擇,那麼新一代X3估計最早也得要今年(2017)年底才能買到,要是等國產車型推出(有可能寶馬在國內就會跳過進口,直接給上國產版了)的話,甚至要等到明年(2018),這是不得不提前考慮的,畢竟Stelvio現在就有得買了。

或者我們還是直接以新一代X3為準來做這次對比吧,畢竟上面也說到了,現款X3和Stelvio真的沒啥可比性。

先看Stelvio:其實,無論哪個品牌、無論哪個級別,只要是SUV,一般來說我都是不會有什麼好感的,因為當一款車直接就把功能性和實用性作為設計所要滿足的第一要素時,那麼其實你是可以猜到它對於駕駛者感性層面的照顧肯定非常有限。舉個例子,重心升高外懸掛變軟外加車重增加之後,最起碼你是不怎麼能要求它能有轎車那般凌厲了,而這恰恰卻是我看重的。

不過情況到了義大利人這裡總會有一些驚喜,就拿這個回頭率絕對十足的外觀開始吧,對於一款叫價四十多萬起的中型SUV來說,這算是其他任何一個品牌都無法與之競爭的優勢,因為連我都不得不承認,長年困在車速都很難上40km/h的擁堵城市中,談什麼駕駛樂趣都是白費力氣,倒不如來說回頭率和逼格實際一些。而這大概也是AR推出Stelvio的原因吧——你們不是嫌我家轎車產品坐裡頭太擠,實在難裝這個逼嗎?來來來,我這現在還有SUV賣吶!

不過要是真的得談談駕控的話,我覺得Stelvio應該也不會讓我太失望吧。千萬別誤會,我還沒駕駛過它,這結論純屬推測,但我推測的依據是:1.Stelvio和Giulia共用AR旗下最新的Giorgio縱置平台,不僅僅前雙叉臂/後多連桿懸掛以及高強度輕量化車身這些體格上的優勢,甚至連那根碳纖維傳動軸都照搬過來了,所以在結構基礎上足以讓人對它擁有充分的信心;2.我雖然沒開過Stelvio,但AR的其他車型我此前駕駛過,以及和它同集團且更高一級的瑪莎拉蒂Levante我也深度體驗過的,如果說義大利人能把來自克萊斯勒的那個如此笨重的平台都能化腐朽為神奇,給我們交出一輛算是有跑車Feel的Levante,那麼Stelvio大概是沒有失敗的理由了。

再看X3:其實,我們也不應該去說寶馬X3這麼一款新車怎麼看上去就不顯年輕,甚至要看到開眼角的大燈組才能肯定這是新一代的車型,因為說起傳承來,Stelvio那反傳統的倒三角前臉,歷史不說比寶馬的雙腎隔柵長,也肯定不會更短,人家那也是傳統造型。

所以,只能說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在那麼多年前,就已經在設計上體現出自個兒性格上的特質了。當然,總有人喜歡正正經經,低調內斂嘛,所以這裡也不好分高下優劣,回頭率低一些也只能說大家都看習慣了。

至於平台方面,X3也是妥妥的來自全新平台CLAR,強調的同樣也是輕量化和高強度,而且全新一代5系、7系也都在用,論起血統和身子骨,X3可絕不會輸給Stelvio。一樣的縱置、一樣的50:50前後軸荷分布、甚至因為全新平台的關係,都用上了一樣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懸掛。(值得期待的是寶馬會不會給下一代3系用上CLAR平台呢?如果會,那麼3系誕生至今從未改變的麥弗遜前懸,是不是終於要被束之高閣了?)

可以說,從任何方面我都找不出X3會在底盤素質上輸給Stelvio的理由,但我實在太太太熟悉寶馬了,只能說全新X3我現在靠猜也猜得出它開起來大概是個什麼樣子:它絕對能讓你放心在德國Autobahn飆到250km/h的電子限速,它也絕對能比這個星球上99%的SUV都更能在彎道里給你信心,甚至還能在激烈駕駛中讓你臉上露出笑意——但相信我,會讓你興奮/驚嚇到叫出聲來的,絕對不會是X3

這兒稍微提一下動力,和Giulia一樣,Stelvio在華只有兩款2.0T汽油機,低功率版是200匹,高功率版是280匹;而新一代X3主推的也是寶馬的B48 2.0T引擎,高低功率分別為184匹和252匹,都相對要低於Stelvio一點點;兩款車都是採用ZF的8AT變速箱

而傳動方面,Stelvio用的是AR家的Q4方案,X3自然而然就是寶馬XDrive了,目測性能不相上下,調校也都主要偏向於公路行駛。

總體而言,Stelvio會是一個偏感性的選擇,它的所有方面和同平台的Giulia一樣,都是以討駕駛者歡心為目的,與此同時用SUV的身份來儘可能滿足用戶對功能性的需求,也許除了至今尚待分曉的可靠性疑問,以及未必人人能接受的另類造型外,也挺難找到不喜歡它的理由;

至於X3則依然是寶馬一直以來的作風,用各種技術手段,在上代車型基礎上一再改進,給我們帶來了一台毫無疑問更好的車,但到底這個「更好」是寶馬眼中的還是客戶眼中的呢?或者只能說寶馬並未有想辦法讓你愛上新X3,它只是努力地撇清了一切讓你不去選擇它的理由,而這也是德國車廠一貫的做法。

最後表達一下歉意:因為X3還沒上市所以價格和配置的對比未能實現,望見諒。

對了,題主只問了X3,實際上我覺得真正和Stelvio對標的對手應該是捷豹F-Pace,就不要再啰嗦AR和捷豹兩個品牌間的出奇相似了,恰恰好F-Pace和Stelvio都是這兩家廠推出的首款SUV,甚至連定位都差不多(基於旗下運動轎車平台而打造的運動型SUV),題主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多個選擇也好嘛~


哈哈哈,今天這個命題有些難搞!~其實我是個鐵鐵的寶馬粉,從我學車後,第一輛自己擁有的車就是寶馬,人生第一輛就好比是初戀,愛上了便死死難忘了,儘管它內飾很糙,儘管它保養很貴,但我每次都會對我老公說,我們下次換車,還是要換寶馬!~哈哈哈哈,女人的莫名執著。

但說到阿爾法羅密歐,其實,我對這個品牌還是蠻有熱忱的,因為我之前聽過一個故事,說在義大利的法拉利工廠的後院停車場,停了一水阿爾法羅密歐,為啥,因為對於法拉利員工來說,只有阿爾法羅密歐才能是法拉利最平價的替代品……哈哈哈哈,當然我也沒去過義大利,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究,但這還是奠定了我對阿爾法羅密歐的好感,畢竟它也算是個歷史中有頭有臉的大品牌,只是國內見得比較少而已。

題目中聊到了50萬買台SUV,看也沒提那個相同級別的其它車,比如那個燈場名媛奧迪Q5,還有真皮軟、扶手軟、底盤也軟的賓士GLC級,也沒提到全名為「奇瑞捷豹路虎發現神行」的某款融合印度咖喱與江南菜系口味的作品,說明題主有三個層次的需求:純正的品牌血統、運動化的造車理念、彰顯品位的小眾化設定。那我們就淺淺的分析一下吧。

A、論血統

先聊品牌這個事吧,買豪車不講故事不就白聊嗎,你看百達翡麗、積家、寶璣和江詩丹頓之流,哪一個不是祖傳再祖傳的品牌,「上周」才建立的機械錶品牌能賣60萬一枚嗎,人家恨不得「西周」就有的(比如日晷計時法……)。

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第三代寶馬X3,這兩個車加在一起才2歲(暫且記為1.5歲+0.5歲吧),但兩個品牌加在一起卻有208歲了!

20世紀初,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公司差點就把地樁打在了那不勒斯,後來畫風一轉到了北部工業重鎮米蘭,A.L.F.A.(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的金漆招牌自1910年開啟征程。阿爾法·羅密歐品牌(那不勒斯企業家Nicola Romeo接手後更名的)一開始就是追風者,歐洲大陸各類大小的公路賽參加了不少,代表阿爾法·羅密歐速度精神的四葉草標識隨著一枚枚紅色閃電(如下圖阿爾法·羅密歐RL賽車),閃耀歐洲大陸。

「紅色旋風」在賽車場上颳起之後,阿爾法·羅密歐品牌又乘勝在上世紀30年代擴大民用車領域的業務,以8C 2900B為代表(下圖)的頂級豪華車在歐陸市場大放異彩。專門提這車,除了它真的華貴如公爵夫人之外,還因為它可以講述阿·羅造民用車時的邏輯——沿用賽場上驗證過的好技術底子(比如賽車版8C 2900A),改改就上公路,買家肯定喜歡,廠家自個兒也樂意。如今的Giulia也是如此,阿·羅先開發Giulia QV高性能版,再以此為基礎祭出Giulia普通版……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略知一二,不需細述了。不外乎是阿·羅在賽場上繼續擴張勢力和戰果,民用車市場上繼續增添各級別的大將,賽車與民用相輔相成,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麵包越做越大,就成了今天模樣。

寶馬的故事就更好解釋了——藍天白雲螺旋槳,車標說的就是寶馬的出身,造飛機引擎的主兒。「別摸我」豪車品牌全名巴伐利亞汽車製造廠(Bayerische Motoren-Worke),1916年註冊成立,那時不正打著一戰嘛,鎮店之寶飛機引擎直接就裝德軍戰機上了。一戰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寶馬後來就去造無公害的摩托車了。

摩托車造得溜,寶馬在30年代末又推出了首款轎車產品,接著就是重新打造飛機引擎,裝在德軍戰機上,在西歐的藍天上追得盟軍滿地找牙。戰後,寶馬全面投身民用事業,從摩托車和Isetta這類小玩意開始造起,逐步穩坐在德國三駕馬車ABB的第二王位,以1-7系、X1-X7(X7暫未量產)為名的產品序列,分別佔領轎車與SUV領域的豪華車細分市場。

從血統來說,買阿爾法·羅密歐和買寶馬的唯一區別是,阿·羅的名字讀起來長點。可能在西歐國家,名字長就逼格高吧,比如畢加索的全名就是——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 .

B、論運動

額,真是自己給自己挖坑,運動什麼的,血統那裡不就講完了嗎。好吧,再啰嗦幾句,說說Stelvio和新X3這兩台多功能車怎麼能「運」又能「動」的。

阿爾法·羅密歐SUV從命名來看就很運動了好不。Stelvio之名源自瑞士/義大利邊境上的Stelvio

Pass(斯泰爾維奧隘口),1820年開通,全程48個髮夾彎…… 你沒看錯,真的48個,在隘口頂上賣嘔吐袋能發財致富。

估計Stelvio官圖也是在StelvioPass上面拍的吧,背景就是雪封的阿爾卑斯山脈。跟我們剛剛提到那台8C 2900B一樣,Stelvio滿身賽場上下來的腱子肉,回頭率特別高的事先不說,底盤調校大家都不用揪心(阿·羅的車不好開,難不成豐田普銳斯好開),絕對配得上這身紅色肌肉(紅肌擅長耐力,白肌擅長爆發,冷知識給到),賣潮汕牛肉和新鮮青椒的阿姨絕對不會跟你啰嗦講價——你可以開台X3去買菜,但Stelvio怎麼可能是買菜車呢兄弟。

第三代X3的外觀進化可謂毫無驚喜,除了引擎艙蓋勒線更壯實,標誌性的「鼻孔」也更壯實之外……反正發布之前你們都能想像出它長成啥樣了。寶馬的運動基因不必贅述,無論內飾做工多賽車化(粗糙得讓奧迪睡到半夜到笑醒),紮實的底盤質感,滿溢的過彎信心,都是寶馬能給到的。

照例說說動力參數這些沒生命的沉悶數據吧。Stelvio現在作價41.80-47.80萬,對應200PS和280PS兩款不同調校的2.0T,妥妥的全系四驅,別看汽缸容積加在一起就一瓶可樂家庭裝,這瓶可樂的頂配版本直接就5.8秒破百了好不。新X3剛剛亮相,沒那麼快進口/國產入華,預計40萬左右起步吧,入華之後肯定主打2.0T(3.0T L6一年內一省能賣一台算你贏),184PS和252PS兩款調校,稍遜於Stelvio。

C、論獨特

說起獨特,在中國賣得再不好的X3(可見度超低)都絕對比不上Stelvio,人家阿爾法·羅密歐連車牌都不知道擺哪,太獨特了吧…… 但寶馬,市場保有量其實還是蠻高的,而且其實很多人都把寶馬定義為暴發戶之車,其實我作為寶馬粉,真挺心疼的,所以,在獨特性上,其實寶馬真的是輸了的……(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

阿爾法·羅密歐雖然從一開始都沒有能在中國市場站足腳跟,其實對它來說是個優勢,加上我前面說到的歷史,其實很多中國有情懷又想要追求獨特的人,剛好就會看到這個品牌,每一個購買Stelvio的車主(價格比現售舊X3還低),等同於無成本獲得阿·羅品牌附送的身份象徵,跟當年特斯拉Model S剛入華的首批車主同樣待遇——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你的劍橋碩士上司、三套房的土豪同事、搞農家樂的暴發戶同學、對面銀行的基金經理、一年去三趟馬爾地夫的樓下超市店主,都還沒買這個品牌……

回復的最後,說一句為何我在這裡從來不提行李廂空間分別是XXX升、頭部與膝部空間分別XXX毫米、保養間隔分別是XXXX公里:如果買得起50萬豪華SUV的題主更在意這些,或許會去車托之家而不是知乎這裡。其實,廠家設計產品之初就是對著競品來弄的,這些物理參數相差不了半個層級,甚至小半個都沒有。這時候我們看中的就是品牌調性是否與自己的性格切合了。其實簡單的來說吧,一台Stelvio能讓你成為一個比較有獨立觀點和品位的內涵紳士;一台新X3嘛,可能會讓你像一個心中還有運動嚮往的暖男,但可能為了一些其他因素,你只能在犧牲一點精神層面的追求,去做一個中國式的好男人。


謝邀。

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之前私信我說一直想買輛小眾點的SUV,他個人非常喜歡凱迪拉克XT5,後來幾個4S店轉一圈後家裡人一看就喜歡上奧迪Q5,現在他就想知道凱迪拉克XT5和奧迪Q5哪個更適合他,他才20多歲,還不想在買車這件事上提前步入中年...。我的回答很簡單,「你所喜歡的高於一切」。買什麼車這件事我建議你只買喜歡的,畢竟這輛車90%的時間是和他在一起。

所以當你說不知道這倆車該如何選擇我知道這不可能,至少你心裡的砝碼會在某一輛車型上更偏重些。

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在中型SUV中都比較偏向於運動的設定,而且售價比較接近並且都是進口車型,這樣看來這兩台車的定位還是很相近的。其實樓主並不用在這兩台車中糾結,雖然它們的定位接近,但兩者的性格是有明顯的差異。所以,這裡我不講太多偏向現實的東西,什麼配置、什麼性價比,買這個級別車的消費者,認眼緣。所以,你只要想清楚更偏愛哪一台,還是很容易做出選擇。

眼緣這個怎麼說呢,這樣比喻吧,「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是體育不錯的藝術生,寶馬X3是體育不錯的工科男」。腦補一下這兩個人物設定的性格特點是怎麼樣的,估計就能對這兩台車的性格有大概的了解了。

「體育不錯」講的是它們有著不錯操控,但不是以操控為最大賣點,畢竟它們都是SUV,頂多也只算個「體優生」(高考時能加個10-20分或者床上加個10-20分鐘那種),而並非真正靠競技謀生的「運動員」。那問題來了,意、德哪家的體育更強?

論運動、論操控,阿爾法·羅密歐和寶馬的名氣都挺大的,但真要比起來,恐怕阿爾法·羅密歐還是會略勝一籌,畢竟這個頂著「平民法拉利」的名號(這名號真LOW)不是亂給的。Stelvio是基於Giulia的平台,而X3是基於3系平台,都是兩個偏向運動的品牌下有著非常好運動底子的平台。

如果真要讓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分出高低,那必須要進行同場競技,全新X3還沒有正式入華,現在這一代X3面臨換代了。由於我目前也沒有開過Stelvio,所以就不在這兒當鍵盤車神了。不過「真理之環」告訴我們,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 Quadrifoglio version是目前紐北圈速中的SUV記錄保持者,是目前最能「跑」的SUV;而在國內買到的Stelvio清一色提供的是2.0T發動機,馬力分別是200PS和280PS;而預計引入國內的寶馬X3 2.0T發動機,馬力分別為184PS和252PS,數據上Stelvio是有一些優勢的。

雖然愛運動的男生都會顯得比較陽剛,確實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在SUV中已經算得上男性化的了,但工科男和藝術生比穿著,肯定是要遜色啦。

腦補一下藝術生外表和穿著,個性、高調、時尚,還帶些不羈,基本也就是Stelvio的外觀給大家的印象了;當然寶馬這位「工科男」也是位高質素「工程師」,一套嚴謹的西裝上身,帥嗎?確實挺帥的!稍微吐槽一下,當年寶馬在設計方面可是個引領潮流的品牌,但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平庸了,再加上現在滿大街的寶馬,說回頭率肯定差遠了,假如有,情景應該是「哦,寶馬X1,不不不,應,該,是,X3,吧」;見到Stelvio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哇!阿爾法·羅密歐,真騷!那個車名怎麼讀來著?」「斯特爾維歐」!

不過也可以理解,來自義大利Versace男裝雖然充滿青春的張揚,但真的穿在自己的身上,肯定沒有HUGO BOSE這種簡單嚴謹的德式西裝那麼容易接受吧。

還有藝術生一般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質,就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非常追求完美,對於不感興趣的地方就比較隨性。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我還特意去展台看了這台Stelvio,內飾的用料和做工可能沒有像外觀和動力那樣突出。這一點就完全不同於工科男,什麼時候、什麼問題都一臉正經,滿腦子都是嚴謹!嚴謹!嚴謹!所以在寶馬看來,內飾就是這樣!內飾一定是這樣的!內飾肯定是這樣的!所以全新X3的內飾依然也是這樣.......

另外就是,藝術生嘛?性格肯定有些古怪,所以Stelvio出現什麼故障把你擱在路邊的時候你就要多點耐心和理解了,畢竟哪位藝術家沒有些怪癖呢?對吧。買的時候還需要考慮一點,畢竟Stelvio出身名門望族,也因此有著更高的品牌附加值,但與瑪莎拉蒂共用經銷和維修保養渠道,雖然聽說要比瑪莎拉蒂費用低很多(不然不是坑爹了嘛),但畢竟相對於同級對手來說,Stelvio是僅有的個別純進口車型,現款X3還是進口車,而換代以後也將國產,作為同級中的純進口獨苗,就算「贍養費」高一些,恐怕那些更喜歡進口車的買主也是願意買單的吧。

以上,純屬臆想。

喜歡哪個買哪個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在Stelvio進入國內之前,以50萬的預算,如果需要一台公路性能出色的SUV,那選寶馬X3絕對沒錯。究其原因,不外乎Macan、F-pace超預算,Levante更是高攀不起。直至阿爾法·羅密歐進入國內市場,並把Stelvio也一併帶來,這個問題便變得有意思了。

我也非常有幸的參加了Giulia的海外試駕和Stelvio的國內試駕,我拋開了這個品牌輝煌的歷史,放下了「它是法拉利爸爸」的盲目崇拜,對這兩款全新的產品有了更加理性的考量。

1、眾所周知現款寶馬X3(F25)已走到產品生命周期的末期,而新一代X3(G01)已經發布,並將於明年引入國產。因此短時間內能買到的依然是現款X3。但這無妨我們對其外觀以及內飾方面的評價。畢竟套娃成風的當下,即使換代車型仍需遵從家族設計風格的走向,現款X3乃至新一代X3同樣如此。不得不說國人很吃BMW的這種設計風格,銷量是最好的證明,因為不會有人去買一輛自己覺得丑的車,但終歸難免審美疲勞的境況,而且考慮到乘坐空間的需要,加長在所難免,那個個頭堪比X3的全新X1已經預示了一切,這樣也會讓整個車變得更為龐大,失去了原有的優雅體態。不過X3能夠選擇多種外觀套件這點也算是一定程度上作出了彌補,M Sport package對不少人的吸引力還是有的。

對於Stelvio而言,外形設計算是拿得出手的其中一個方面。如果我說我特別喜歡她那倒三角設計的中網,你肯定覺得我被充值了,於是我做了一個不完全統計:

在Giulia的測試文章下,我發現網友對阿爾法羅密歐前臉的設計的評價,兩極分化極為嚴重,很多人覺得像「憤怒的小鳥」。喜歡的人喜歡的要死,不喜歡的人多看一眼都不願意,這在其他車型上是極為少見的,而且評論丑的要比評論好看的更多。我又詢問了身邊20多個朋友,年齡在20-30歲之間,從事各行各業,有男有女,結果卻恰恰相反,認為好看的佔大多數。我意識到,當你在閱讀文章時,假如你非常喜歡這款車,可能會花時間評論一句,「這車太好看了!」如果你覺得這車挺好看、還不錯、不難看等等想法,卻不會去評論。但是如果你覺得這款車很醜,在匿名的網路環境中你那想要吐槽的神經就立馬被調動起來了,打上一句「我去,這車太丑了,長這樣肯定賣不出去!」所以我們都被評論騙了。

當然,Stelvio除了倒三角中網以外,她那趨於轎跑韻味的C柱設計以及緊湊有力的身材,馬路上獲得回頭率並不是一件難事。看看X4、GLC Coupe和X3以及GLC的價格對比就知道轎跑設計對於SUV的身價提升有多大幫助了。相對於X3,Stelvio仍有著足夠的新鮮感和辨識度,況且沒有歷史包袱的負累,讓設計師得以在Stelvio上盡情揮灑義大利人那份火辣的激情。

內飾方面,X3仍是熟悉的那一套,即使努力營造層次感,但終歸還是擺脫不了固有的格局。尤其是現款X3,看起來已經略顯老氣。不過勝在多年下來的迭代更新,讓iDrive人機交互系統日趨完善和好用,除去手勢控制外,新一代X3還增加了12.3英寸液晶儀錶盤、全彩HUD以及Personal CoPilot駕駛輔助系統等科技配置,而氛圍燈、12.3寸液晶儀錶亦算是為營造豪華感添磚加瓦。

回到Stelvio,記得在去米蘭試駕Giulia之前聽到、看到很多詬病阿爾法羅密歐內飾做工的信息。但是真正呈現在眼前時,並沒有那麼的不堪,基本能與BMW持平,而車內的氣味控制則要好過X3。內飾布局上Stelvio以運動感作為主打,少了一些穩重,論豪華程度自然有所遜色,好在用料上也對得起50萬級別的身價。

方向盤上的啟動按鍵以及背後碩大的換擋撥片才是精華所在,專註於駕駛的人,還會在乎內飾的豪華與否么?至於8.8英寸液晶屏、全景天窗等主流配置都一一出現在配置表上,大部分還是標配出現,滿足日常駕駛的需要沒有任何問題。而作為選裝的主動剎車、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這些也算是跟上了主流水平的腳步。

2、新一代X3與5、7系共享CLAR平台,減重自然成為了重點工程之一,同時動力部分也升級為B48系列兩台高低功率發動機,變速箱依舊採用ZF 8速自動變速箱,另外現款X3依然是熟悉的N20+8AT的組合。運動性能一向是寶馬的安身立命之本,按照他們的說法,X字輩嚴格來說是SAV(Sports Activity Vehicle)而並非SUV,可見寶馬與那些笨拙的SUV劃清界限的決心有多強烈,並祭出50:50配重、xDrive等武器來優化道路鋪裝路面行駛時的穩定性和舒適性。

可惜X3還真遇上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阿爾法·羅密歐在香港地區被粵語譯為「愛快」並非毫無道理,正如Giulia那般,Stelvio先由QV版本再到普通版這麼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與我們熟知的M Car、AMG剛好相反。因此同樣基於Giorgio縱置後驅平台而來的Stelvio把碳纖傳動軸、前雙叉臂後多連桿懸掛以及大量鋁合金材料的底盤部件通通納入囊中,說Stelvio是一台加高版的Giulia並不為過,而且別忘了還有那接近50:50的配重,加上Q4四驅系統仍屬於全系標配,造就了搭載2.0T高功率發動機的280THP僅需5.8秒便能完成0-100km/h加速,足以比肩搭載3.0T發動機的現款X3 35i,但後者得手持80多萬才能帶回家,而280THP要價只不過是47.8萬而已。

3、當然,如果非要逐項逐項去對比的話,X3無可否認是一個更理智的選擇。但我們身邊已經有很多為了市場而妥協的東西,哪怕追求運動的寶馬如今也把1系、X1改用更迎合市場需要的UKL前驅平台。而未來引入國產的X3必然也逃不過加長的命運,我相信寶馬的工程師有能力把堪比X5身型的新一代國產X3仍調校出一貫的轉向手感和操控味道。X3此舉定必能俘虜更多消費者,但也難免與一眾競品陷入同質化的圈子裡。

而Stelvio正好是一眾同質化產品裡面仍保持著原汁原味的那一位,它足夠獨特、有話題性、有阿爾法·羅密歐的賽車血統作背書、還跑得很快,而且到目前為止絕不會成為爛大街的存在。關鍵的一點是,它還是一台SUV,能夠滿足70%的人對於SUV的期待。可能唯一讓我擔心的就是它的後期使用成本和可靠性了(畢竟來自FCA),但這兩項都需要時間的考驗,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總結一下,X3適合那些想要SUV、保守,同時又希望得到一些淺嘗輒止的操控樂趣的人,算是不會出差錯的穩妥選擇,新款或是即將國產的新一代X3也是如此。而選擇了Stelvio則需要給予它多一點包容,接納它的不完美,但得到的享受將會比X3高出好幾個級別。就好比那妙不可言的排氣聲浪,又豈是短短數行文字能徹底呈現一樣,試過自然便會上癮。

這已經不是你要選什麼樣的車這麼簡單的問題了,而是你要選擇什麼樣的自己~


Stelvio是今年阿爾法·羅密歐引入國內的一款重磅產品,名字源於阿爾卑斯山脈上的一條極具挑戰力的公路,不過話說阿爾法·羅密歐的新車好像都喜歡用地名或者路名作為其汽車不同車型的名字,其中可以映射出他們對於車輛的期待,比如說這一台Stelvio。

相比Giulia,SUV車型對中國市場的衝擊力更大,畢竟國內SUV市場的體量相當大,從2016年10月份單月賣出100萬台的SUV就可以看出該市場的火爆。而寶馬X3,老牌的豪華SUV車型了,歷經了一次換代,在國人的心中有一定的地位。

並且這2台車,無論從定位,產品力,和核心人群來看,都非常的相近。

到底這2台車該怎麼選,通過不同的需求點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斷。

外觀需求

這2台車在設計上,可以說擁有非常大的差別。

&

&

寶馬x3:中規中矩,非常典型的寶馬設計,雙腎格柵,天使眼等均是非常經典的設計,但寶馬畢竟已經成為大眾車型了,多年不變的家族設計元素,會造成一些審美疲勞,但整體設計風格還是非常的大氣,並且有非常高的品牌認知度。

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相比寶馬整車的線條明顯更加壯碩,加上側掛的牌照框和三葉草式的前臉設計,非常具有設計感,並且阿爾法·羅密歐入華時間不久,所以大家對這樣的設計會感覺更加的新奇,尤其當你是停留在紅綠燈斑馬線前第一台車的時候,請你接受路人的矚目和回頭吧(之前我開Giulia的時候就一直接受著大家的注目禮,一開始有點不習慣,到後來感覺是種奇特的享受),彷彿這應該是超跑才有的待遇,不過阿爾法·羅密歐不也一直宣稱他們的車都是可以平時開的超跑嗎?。

所以在外觀設計方面:如果你喜歡張揚一些的,那就阿爾法·羅密歐,如果你想低調一些,但也不失運動,那寶馬可能會更適合一些。不過我更喜歡前者,可以被路人注目,認同,感覺很不錯。

內飾設計:

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 :相比x3,Stelvio的設計就要有設計感的多,採用了大量的橫向設計元素,內飾的體量感更大,帶有立體折線的設計,讓整個內飾更有層次感,畢竟是全新的車型。包括空調出風口,炮筒式的儀錶盤等等都能體現出Stelvio的一些設計理念。

寶馬x3:德系老牌設計理念,雖然不過時,但也有點不符合當下的潮流了,方向盤造型整體來說還是比較運動時尚,但儀錶盤還是傳統的機械式,中控布局也非常傳統,畢竟寶馬x3自入華以來,就沒有很大的改款,但這也是寶馬的內飾設計的一大特點,一向被人詬病,雖不影響正常駕駛,甚至按照寶馬的說法,這樣的設計更專註於駕駛,但看上去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性能方面:

兩台車同樣都是2.0T配合8AT搭配四驅,但阿爾法·羅密歐的數據我覺得用逆天形容都不為過,5.8秒相比8.2秒,性能差距毋庸置疑,而整體性能方面也是阿爾法·羅密歐所有車型所標榜的特長所在,雖然說寶馬x3的駕駛運動感也是同級領先,可以營造優秀的駕駛質感,但阿爾法·羅密歐能提供更令人滿意的體驗,身邊的朋友是阿爾法·羅密歐的培訓老師,他跟我透露,Stelvio相比Giulia,乘坐感更佳的舒適,那相比寶馬硬邦邦的懸掛相比,我很相信Stelvio的表現會非常的好。

所以,性能方面,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加速更快,懸掛更有彈性,自然會更多加一些分數。

舒適性方面

介於剛剛提起的懸掛,由於我沒有試駕過最新的x3,也沒開過最新的Stelvio,所以沒辦法發表太多直觀的評論,但基於之前對3系和Giulia的感受,我更期待Stelvio的駕駛感受,因為寶馬肯定一如既往硬邦邦但富有駕駛樂趣,而Giulia的懸掛表現給我一個非常大的驚喜,雖堅韌,但也很q彈,且回彈迅速,過坑時整體質感相當高級,所以採用同平台的Stelvio,我相信體驗的感受也不會差。

先暫時和你分享這一些,畢竟我覺得當下這個對比是有一些不公平,相對上市的時期,阿爾法·羅密歐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相比品牌力,寶馬又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最後的判斷還是要根據你的需求,如果你想更穩一些,售後更成熟一些的,寶馬可能是一個適合的選擇,但如果你想買一台車有不同的感受,體驗超高的回頭率,舒適的乘坐感受和強勁的動力性能,那阿爾法·羅密歐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先說我的看法:選阿爾法Stelvio。(我也喜歡GLC,但正常人都會把同價位主流SUV對比一遍。題主肯定是在篩選出了自己中意的車型後才提出的這個問題,所以大家重點放在這兩輛車上好不啦~)

說實話,拿一款才上市的車跟一款上市六年的車比我是拒絕的,確實有點不公平。不過既然兩個品牌都標榜自己運動,那麼還是有共通性的。其實,我覺得捷豹F-Pace很適合跟Stelvio對比,奈何兩者價格不在一個層面,構成不了直接競爭。

由於題主給出的預算是50萬,我暫且認為是裸車價。阿爾法Stelvio才上市並沒有什麼優惠,X3的優惠在85折左右。所以我拿了阿爾法Stelvio 280HP豪華版X3 28i領先型做下簡單的對比。

外觀:阿爾法·羅密歐的外觀一直都是人們爭論的焦點,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接受,但側掛的牌照會為你增加不少的回頭率。在我看來,這個倒置三角形的中網,相比於Giulia,更適合出現在身材高大的Stelvio上,看起來更加協調。車門跟引擎蓋上的肌肉線條非常有力量感,加上大大小小佔了前臉一半的進氣格柵,非常的有運動感。鐮刀樣式的日行燈辨識度非常高。

19寸的輪轂比X3 18寸的要厚道許多。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單從側麵線條來說,Stelvio跟馬自達CX5非常的像。馬自達同樣也是一款運動品牌,雖然檔次跟阿爾法差得遠,但從CX5單月6300輛的銷量來看,起碼用戶們對這樣的線條跟造型還是非常認可的。

在Stelvio的車尾也隨處可見彰顯力量的線條。全系標配的雙邊雙出排氣,比X3那單邊雙出的排氣要運動一些,而且目測大小塞下一個拳頭綽綽有餘。尾燈造型我感覺跟另一款運動SUV:瑪莎拉蒂Levante很像。並且由於Stelvio尾燈的位置偏中上方,所以從後面看感覺非常的穩重、敦實。

內飾:阿爾法Stelvio的內飾並不像外觀那樣驚艷,中控布局比較一般。最大的亮點就是跟超跑一樣的方向盤一鍵啟動按鈕和巨大無比的換擋撥片,再加上遊艇式的空調出風口,給駕駛者營造了一種很強的戰鬥氛圍。當然,這也僅限駕駛位,乘客是基本感受不到了。

配置相對於寶馬X3,也厚道許多。併線輔助,可變轉向比,無鑰匙進入,方向盤加熱,方向盤換擋,全都是服務駕駛者的配置。看來阿爾法料定Stelvio的車主平時帶人的次數不多,並且就死磕在提高駕駛感受、營造運動感上面了

動力:高配版本的動力達到了280馬力,百公里加速5.8秒。這數據放在運動轎車上都綽綽有餘了,還能跨級跟瑪莎拉蒂Ghibli、賓士CLS一戰。

由於並沒有開過阿爾法Stelvio,所以具體的駕駛體驗就不妄加評論了。

另外現在阿爾法基本沒有專門的4S店,所以跟瑪莎拉蒂、法拉利在同一展廳銷售,逼格大大的有木有哈哈哈。

寶馬X3

外觀:說實話,這輛已經上市六年的車實在是太老了,造型在我看來還不如新款X1。車門與引擎蓋上雖然也有線條,但是並不明顯,力量感不強烈。一直受不了寶馬的霧燈布局,就像一顆大號螺絲擰在前臉上,設計在下方的進氣格柵處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突兀。

由於X3用的是18寸輪轂,所以在視覺效果上不如阿爾法Stelvio。另外在車頭處,從引擎蓋到前臉過度的地方,X3沒有Stelvio那麼流暢;同樣在車尾也是,從車頂過度到車尾的地方,Stelvio呈155°,而X3呈144°,角度越大線條越流暢。所以總體而言,X3的側身線條設計的完全沒有Stelvio那麼性感 。

車尾造型要比前臉好一些,肌肉感的線條很清晰。但單邊雙出的排氣看起來不如雙邊單出那麼運動,而且尾燈的樣式也已經比較老舊。

內飾:寶馬的內飾我一向不想多說什麼,千遍一律,萬年不變,真的審美疲勞。當然了中控布局方面,阿爾法Stelvio跟寶馬X3可以說是難兄難弟。但好歹Stelvio在駕駛位有自己的設計,你X3什麼新奇的地方都沒有,駕駛位跟副駕看起來一樣枯燥。所以,差評差評!!

配置也並不佔優勢,像後視鏡電動摺疊,內外後視鏡防眩目這些這基本的配置都沒有,實在說不過去。就不提換擋撥片,可變轉向比這些提升駕駛感受的配置了。腰部調節,座椅加熱這些舒適性配置也不如Stelvio。

動力:X3 28i的動力也能說的過去,245馬力,百公里加速6.5秒。城市裡也夠用,但如果跟Stelvio比的話還是差了很多。至於寶馬引以為傲的操控,我覺得在SUV上還是不討論了吧。。。

總結:由於寶馬X3是一款已經上市六年的老車型,產品力實在不行了,在外觀、內飾和動力上都不如阿爾法Stelvio。唯一佔優勢的可能就是品牌跟後期費用了吧。如果真的很喜歡X3,可以等到2018年大換代的X3,到時候再來跟阿爾法Stelvio比較也不遲。

附二者差異配置表:


50W的預算,倒是確實可以買進口SUV了。

不過你確定不再等一年看看國產加長X3啥樣嗎?反正要是我我可不會買現款進口X3了,發動機老不說,國產後保值率肯定很悲劇。

Anyway,既然你現在就想買,那就比比看吧。

有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買車最看重的首先是三大件,其次才是外觀設計和內飾等。

先看看現款X3的三大件,首先發動機還沒上新款B48系列,還是一水的老N20,祖傳漏油那是沒得跑的了,不過問題也不是很嚴重,寶馬專修那是駕輕就熟,畢竟祖傳問題有祖傳秘方來解嘛,哈哈。不過3系都換新一代發動機了,X3還沒換,消費者總歸心裡不爽的很,價格比3系高還沒3系好,坑爹呢這是。高低功率2.0T,245馬力和184馬力配合ZF的8AT表現還是不錯的,除乞丐版兩驅sDrive外基本全系標配了寶馬著名的全時四驅xDrive。

Stelvio這邊呢,高低功率2.0T分別是280和200馬力,同樣是單渦輪雙渦管,官方百公里加速比X3好一個級別。國外另有紐伯格林北環跑進了8分大關的四葉草版本,不過中國暫時不賣哈哈哈,聽說年底會引進,妥妥的超預算,無視之。變速箱也是ZF的8AT,調教的還是不錯;不過採用的是適時四驅系統,被寶馬扳回一城。

既然你同樣的價錢選擇買SUV,肯定也不是很在意運動性的了,跑圈什麼的就算了吧,雙方的三大件規格我個人感覺Stelvio略勝一籌,X3還是吃虧在發動機上面。

接下來是外觀。

這兩者比較一下,典型的德國設計和義大利設計,風格大相徑庭。

X3看上去就四平八穩,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可也沒有什麼激情。至少比上一代那個下沉的眼角要好,上一代X3那個設計是真的難看。

Stelvio么,前臉設計和Giulia如出一轍,愛的愛死,討厭的討厭死。不管怎麼說,個性十足是肯定的。

側面看的分明,X3的設計偏實用性,D柱和車頂保證了空間,而Stelvio設計運動感十足,但下沉的車頂和傾斜的D柱多少影響了車內空間。這是一個取向問題,無關對錯,只看你看重哪個。

個人覺得外觀上雙方打平,一個偏實用一個偏運動帥氣,看題主你自己喜歡偏重哪方面。

我個人的選擇是Stelvio,要進口個性就個性到底唄。

接下來是內飾。

我個人對內飾是不怎麼在意的,不過X3畢竟設計年代久遠,看上去比較老氣,但是iDrive系統還是不錯,畢竟有寶馬多年沉澱,Stelvio的義大利車載系統么,勉強夠用。

這是高配。當然看上去義大利的設計還是豪華的多,有種賞心悅目的質感,對吧。

當然既然是買車,不可不提價格。

X3 20i的價格和Stelvio低功率類似,可是28i的價格就算算上優惠也比Stelvio高功率高蠻多的,又一個不選擇X3 28i的理由,錢多請無視。

總結一下,現款進口寶馬X3和Stevio比較,由於年代原因,設計方面和動力方面都有不足,這也是我一開始建議你不要買進口X3可以考慮等待國產加長版X3的緣故。

如果你實在要現在就選擇的話,考慮到寶馬4S的普遍性和保有量,我感覺可以說和Stelvio算打平,那麼選哪個就看你自己更看重個性化還是實用性了。

在這兩個車裡面,選寶馬X3就像選豐田一樣,只是一個中庸不會犯錯的選擇,談不上說是一個好的選擇。

如果是我個人的話,既然花了50w買進口SUV,我還是更在意個性化和設計感的,我會更傾向於Stelvio。


才疏學淺,答非所問一下。

題主如果是青春年少就考慮這些好了,但如果你和我一樣熱愛旅行、釣魚,為什麼不考慮一下新款xc60呢?恕我直言,60w落地的車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決定要買,就挑一個自己喜歡,並且適合自己的吧


理智的想法告訴我,可能X3會更好,不管是現款,還是CLAR平台的新款。但不是所有人買車,都只是出於理性的思考的。

X3的駕駛感受,模樣,配置,就不多說了吧。聊聊Stelvio,我會在近期試這個車,在上周我試駕了Giulia,可以點擊鏈接看 Giulia試駕體驗 。這台車在操控方面的優勢,確實如我們在各類媒體報道中看到那麼耐人尋味。我想Stelvio作為Giulia的SUV版本,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更高的懸掛,其他方面我預計非常接近,我會在試駕之後有針對性的聊Stelvio。

先聊聊預期吧,這個預期也是根據Giulia的試駕感受得來的,應該不算太意淫,或者太偏頗。Giulia在各個操控相關的部分,都有或多或少的優勢以及黑科技。懸掛,有液壓控制,響應10ms,可以抑制抬頭和抬尾的狀態;轉向,虛擬轉向,使得輪胎在任何時候垂直於地面,保證響應;發動機,全鋁90KG,WCAC水冷增壓空氣冷卻器,起到了降溫和超低溫環境下迅速升溫的功效;剎車,名叫IBS,無真空助力器。還有碳纖維傳動軸、鋁合金下擺臂等等。280HP車型還有固定式大撥片。這車裝備累加在一起,讓這台車開起來,很輕巧,且很有運動感,懸掛和車身的互動很細膩,不跨不激進。

Stelvio作為一款SUV,在內飾細節上和Giulia有一些區別。但在駕駛感受,我覺得會非常接近,無非會因為高底盤打來的一些更多的側傾。至於外觀,Giulia的設計我覺得挺漂亮,Stelvio一下被抬高了,我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下。Giulia的內飾,還是隨處可見一些比較隨意的設計和人機工程,不知道在Stelvio上會不會有所改良,等試完車了,再和大家細細聊。


大家都說「歐洲是一家人」。維多利亞女王曾憑一己之力,通過9名皇家後裔將「傳家之寶」白血病傳遍歐洲王室的傳奇故事,足以證明歐洲的確是一家(下圖是歐洲皇室族譜,帶紅的都是有血友病的)。如今車壇,這些標籤依然存在——歐洲車就是操控好,美國車就是傻大粗,亞洲車分為日本車和非日本車,澳洲車就是……算了,白左傾向的袋鼠國在汽車工業上根本沒存在感。

然而歐洲又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印歐語系硬是被分出6個語族和數十個語種,然後就是被地理和民俗分割成的45個國家。屁大的地方,人家「分家」,他們「分國家」,憑著數量優勢順便把世界盃32強的13席給搜颳走了。

瞎掰那麼多,就是為了說說題主說的「意系」和「德系」怎麼選這個話題。

什麼,你們看到的是「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怎麼選?」

Too young,Too simple . 這明明是一道歐洲地理民俗題,就看中國消費者究竟喜歡義大利還是德國的格調而已。

剛剛我提到的歷史地理矛盾,其實就是現在歐洲車壇顯現著的矛盾:一方面,「歐洲車」的標籤看似高度統一的作派,要歷史有歷史(汽車發明之洲),要技術有技術(美利堅大棒國一笑而過),連最終結算貨幣都是統一的歐元;另一方面,「歐洲車」內部又如歐洲數十個語種和45個國家那樣高度分化:德國車精密但沉悶,英國車優雅但總是修,義大利車性情高傲且價格高傲,法國車浪漫但造型奇葩,西班牙車是窮屌絲的福利,瑞典品牌不是死了就是賣了,瑞士貌似在造假車(互聯網汽車)……

那麼,寶馬X3就被貼上了「精密但沉悶」的標籤,儘管寶馬中低端產品的用料和做工從來不敢恭維,開起來卻樂趣十足,也不知道「沉悶」兩字從何而來。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也順勢被貼上了「性情高傲且價格高傲」的標籤,然而阿爾法·羅密歐開始造SUV這麼接地氣的事難不成他們沒讀懂,性情高傲從何而來;一台5.8秒就能破百的性能SUV以進口身份入華才賣40萬出頭,價格又怎麼個高傲了。

說來說去,還是標籤、標籤、標籤。來自消費者潛意識的汽車產業標籤,一直左右著他們的選車邏輯。

其實,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怎麼選,並沒法像車托之家那樣,把兩個高矮肥瘦完全不同的編輯分別塞進兩台車,比對一下膝部還有兩拳頭還是三拳,頭部還有一拳還是三指,然後告訴消費者你應該買哪台車。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

一位大學教師,年輕有為精力旺盛,科研項目接得多,課也開得多,經濟實力上來了,他買寶馬新X3嗎?就算新X3今晚就進口上市,經銷商還給他郵箱發了3年貸款免息優惠邀請,他也不買。為何?簡單啊,學院書記才開個皇冠,你小小教書匠開德國BBA第二豪牌你牛啊。這時候,熟讀唐詩三百首、知道領導心如狗的他,就只能走進阿爾法·羅密歐的4S展廳,開始細心研習義大利車的精神精髓——文藝復興就是從義大利興起,人性的探討與科技的發展,自此改變了歐洲歷史甚至人類進程,我們才得以擁有這些工程學上的瑰寶,就如眼前這台燃燒著激情火焰的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得了得了,買台機械而已,能不扯到人類文明的高層次嗎?

買阿爾法·羅密歐的是懂得格調的知識分子,買寶馬的是錢來得容易的官二代或者礦一代;買阿爾法·羅密歐的是高貴的強經濟型文藝青年,買寶馬的家裡房子又高又貴的土豪;買阿爾法·羅密歐的是熟讀歐洲賽車史的忠實性能迷,買寶馬的是塞車時總是東張西望尋找指向自己的羨慕眼光的自我滿足迷……

對阿爾法·羅密歐的歌頌,對寶馬的偏見,多是因為前者在華還沒走到量,只有信仰沒有實物,後者則與多年來媒體報道的豪車車主挑戰XX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流氓舉動關聯。

其實,論動力、論外觀、論內飾、論個性、論實用、論操控,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和寶馬X3(只討論新X3,舊的實在太落伍了)就是幾乎同時誕生的對壘者,沒有任何方面是一方遠勝於一方的,「精密但沉悶」的標籤對粗糙但靈動的寶馬X3不管用,,「性情高傲且價格高傲」的標籤對親民造SUV還配上一個親民進口價的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也不管用。

所以說,聽大媒體們瞎掰「Stelvio怎麼完勝X3」或者「X3如何秒殺Stelvio」的事,還是留給沒啥分辨能力的人吧。我們只需要知道Stelvio用上了阿爾法·羅密歐的眾多新技術,研發與製作都很用心,且國內價格非常公道;新寶馬X3沒有跨時代的進步,但若之後國產化,競爭力即將大增,是一個值得被期待的豪車選擇。


比較看重駕駛樂趣。。。。可以嘗試下羅密歐。。

但是羅密歐的SUV那款如何我真不知道。。。如果是轎車那是秒殺三系的爽快感。。。


提醒樓主一下,儘管這個價位可靠性是相對次要的考慮點,但是對義大利製造無以倫比的可靠性應該有足夠的了解和心理準備,國內某車評在試駕Stelvio新車的過程中,在走過一段石子搓板路以後,後尾箱開關即出現失靈,強行手動關閉後再開啟恢復正常。。。

享受阿爾法羅密歐的駕駛b格的同時也要忍受一些東西,jc是你的好榜樣。。。


我來搶答,倒不如說是來站隊。

我推薦你買寶馬X3 28i原裝進口。加裝哈曼卡頓音響,加裝抬頭顯示。你,值得擁有。


如果你不急著買車的話 不妨再等一等 新車上市還是觀望一下好


我是寶馬銷售,不過真讓我選,我也會糾結阿爾法和捷豹

選車是玄學,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follow you heart


不急的話等一年新x3


這兩台...前臉都不忍卒睹


這個價位首選的SUV車型,其實是賓士GLC和奧迪Q5,尤其是賓士GLC,作為賓士的中型SUV新一代接班人,無論是產品力還是銷量表現都很出色。GLC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它不是進口車,沒法滿足題主的要求。

純進口車型裡面,50萬級別主要就是寶馬X3,雷克薩斯NX和RX,捷豹F-PACE,林肯MKC這些,以及題主提到的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這些車型里,佔主流的是X3和雷家的兩輛車,其他幾款車型的定位則比較個性化。

這些車裡面,偏向駕駛性和運動性的車型有:

寶馬X3,一款經典的偏向駕駛取向的車型,繼承了寶馬優良的運動血統;

捷豹F-PACE是個運動健將,動力和操控都不弱,尤其是3T版本;

至於阿爾法Stelvio,是前不久才上市的新車,阿爾法·羅密歐這個牌子,我在另一個關於Giulia的回答里也提到過,屬於一個強調運動操控的品牌,旗下的車型都是偏向運動風格調校的,這輛Stelvio也不例外。

而雷家的NX和RX倆車就不是那麼運動了,適合居家日常使用;

林肯MKC則是一台典型的美系巡航車,主打舒適,駕駛樂趣什麼的跟它沒關係;

這麼梳理一番,其實選擇就比較容易了,這些車裡比較照顧駕駛者感受、擁有一定操控和駕駛樂趣的車型,只有寶馬X3,捷豹F-PACE和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三款車而已。

久經考驗的寶馬X3固然是個穩妥的選擇,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現款X3是2011年上市的,距今已有6年多,是一款比較老的車型了,而且馬上面臨換代。根據網上消息,新款的X3將於明年進行國產,新款車型基於全新CLAR平台進行打造的車身,車身重量得到了大幅度的輕量化,操控性,燃效以及安全性都有質的飛躍,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買老款的X3實在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如果不急著用車,完全可以等等明年的新X3。

如果是今年就要買車的話,那麼捷豹F-PACE和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是一種很好的替代選擇。這兩款車都是新上市不久的車,技術比較新,而且都是運動取向的SUV,駕駛操控性能都比較出色。

捷豹F-PACE

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

不過,這兩者的價格定位有些區別:

Stelvio的價格區間是41.8萬-47.8萬,其中47.8萬能買到的最頂配版本是280HP的高功率版發動機,而且Stelvio全系都是四驅

而捷豹F-PACE起步售價就達到了52.8萬,而且只能買到兩驅版本,此外F-PACE的2T車型最大功率只有250HP,想得到更好的動力,只有售價高達69.8萬的3T車型才能提供;

所以我個人覺得3T車型才是F-PACE的完全體,2T的F-PACE是一個向成本妥協的產物(將近8秒的0-100加速),並不能完全發揮F-PACE車體的潛力。相比之下,Stelvio 280HP版本的官方0-100加速為5.8s,動力表現與F-PACE 3T車型基本相當。

所以如果單從駕駛樂趣角度考慮,280HP版的Stelvio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高功率版發動機、ZF 8AT變速器、碳纖維傳動軸、四驅系統加持,是50萬這個價位動力最強、操控性能最出色的SUV之一,你可以把它看做Giulia的SUV版本,天生就是為運動操控而生。結合你的預算、需求,目前最合適的選擇應該是Stelvio 280HP。

而F-PACE的定位要更高一些,2T只是入門版本,如果預算充足(畢竟7折豹,等等的話優惠幅度會比較驚人),3T版本的F-PACE是更好的選擇,動力更加強大,高科技配置齊全,內飾的設計用料完全是豪華車型的水平,除了動力操控之外,還能帶給你更多。當然,這就不是50萬能解決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全新第 6 代寶馬 M5?
寶馬X5與寶馬X6如何比較?
奧迪RS3、賓士A45 AMG、寶馬M2,哪個更值得選?
MINI 是一種怎樣的車?

TAG:汽車 | 寶馬BMW | SUV | 汽車選購 | 阿爾法·羅密歐 |